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历史回溯
民国时期国民党土地政策述要
民国时期国民党土地政策述要姜爱林土地问题,历来是一个兴邦安民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民国时期的农村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封建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换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合作斗争中的一个最敏感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历史课题。
而这个课题的核心就是土地政策问题。
一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耕者有其田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一个积极而重大的成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开始了“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探索。
1924年8月17日,孙中山在系列讲座《民生主义》第三讲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而且在此后的一系列演讲中多次阐述了这一基本思想。
(1)、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重申了“平均地权”之要旨,明确表示要解决农民的痛苦和困难同时,重视和高度评价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
为此,1924年1月31日,国民党中央决定成立农民部,由林祖涵担任部长;同年5月,国民党中央又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同年6月,孙中山亲自审定公布了《农民协会章程》,这是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中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纲领;同年7月,根据国民党中央第39次会议决议,创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2)、1924年8月17日,孙中山在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民生主义》第三讲中,第一次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3)、1924年8月23日,孙中山在广州省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典礼上讲授了《耕者有其田》。
他说:“我们要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
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苦的结果;要这种劳苦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
现在农民劳动的结果,在农民自己只能分到四成,地主得了六成,政府所抽的捐,都是农民出的,不是由地主出的。
像这种情形,是很不公平的”。
②他最后说:“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
”③在这里,用了两个“真是”,强调了“耕者有了田”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民国乡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研究——以山东省邹平县为例
文
●
民国 乡 村 建 设 中农 民参 与研 究
以 山东 省邹 平 县为 例
口 邓 国 军 王 兴 振
[ 内容提要 ] 有关 民国时期 的乡村建设研 究, 多涉及 乡村建 设 的领 导人物、 乡村 建设 思想、 乡村 政治制度 改革 、 乡村 平 民教育、 乡村合作社 建设 等各 项 乡村建设的叙述及政 治性质评价 , 究 的内容 已相 当全面。而对 民国时期 乡村 研 建设 中的农 民参与 的研 究涉及较少 , 比较零散。本文试 图以民国邹平县 乡村建设 为切入 点来 探究 乡村建设过程 且 中农 民参 与的 因素 。 [ 关键词 ] 梁漱溟; 村建设 ; 民参与 ; 农 民国时期
所 在” 中西文 化 冲突 中对 于 中 国文 化 出路 的 为 选 择 。此 即梁先 生 的特色 乡村 建设思 想 。
导的办法启发农 民 自觉性 , 其具 有“ 使 同在 问 题 中的 自觉 ” 同病相 连 意识 。 和 在 前文 中笔 者 指 出 , 先生 在 开 展 乡村 建 梁 设 的方 面报 极大 希望 ( 任 救 国 ) 同时其 内心 责 , 深处 又 具极 大 矛 盾 , 对农 民报 失望 时 又报极 大 期望 而投入 大量 心血 启发农 民 自觉 。然 而文人 的认知与农民的所想存在隔阂。加之缺乏时代 思想群体作用于上下 的联动, 使社会精英阶层 的救 国思想 难 以 直接 作 用 于农 民 , 而非 需 寻其 中问 的桥梁 而不 可得 。故 而对 农 民参与 的启 发
教育 乃 至重塑 中国的社会 意 志 , 以从 根本 上 解决 中 国问题 。而 中国根 本 无 问题 的解 决非 从 乡村人手 不可 。
【 收稿日期】0 1 0 — 6 21 — 5 0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兰州,300 702 【 作者简介】 邓国军(96 ) 男, 18 一 , 山西忻州人,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浅析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思想
浅析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思想作者:周凌红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1期摘要:卢作孚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于晏阳初、梁漱溟以教育建设乡村,卢作孚另辟蹊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交通建设为先导,文化教育为重点、乡村城市化为带动,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建设道路,使北碚乡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他关于乡村建设的一些超前思考,对今天的乡村振兴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乡村振兴卢作孚是近代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士之一,他一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一个村,一个事”,即以北碚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和民生公司的创立。
民生公司是他实业救国的起点,北碚地区的乡村建设则是他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所进行的试验,他希望将北碚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来,以供整个国家参考,可以说他关于国家现代化的理想都浓缩在了这片土地上。
一、乡村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卢作孚认为建设应以经济为中心,任何建设,政治的或文化的,皆应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他在嘉陵江三峡地区推行的乡村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将三峡地区布置成功一个生产的区域,这正是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体现,至于如何实施,他的设想是:这里有丰富的煤产,可以由土法开采进而机器开产;为了运煤可以建筑铁路;为了煤的用途可以产生炼焦厂;用低温蒸馏可以产生普通用焦,电厂用的瓦斯,各种油类及其他副产品;两个山脉的石灰岩石,山上山下的黄泥,加以低廉的煤炭,可以设立水泥厂;为了一个山脉产竹长亘百余里,可以设立造纸厂;为了许多矿业、工业、交通事业的需要,可以设立电厂;如果在那山间、水间有这许多生产事业,可以形成一个生产区域。
[1]从卢作孚的设想中可以看出,北碚发展的基础是煤矿业,只有充分利用北碚地区丰富的煤矿,以煤矿业为依托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才能带动北碚地区的经济发展。
北碚后期的发展几乎是按照卢作孚的这一设想进行的:由各个小型煤矿联合而成的天府煤矿,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设备,使煤矿得到合理的使用和科学的开采,促使煤矿业成为北碚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成了抗日战争陪都重庆的燃料基地;为了运煤,修建北川铁路;为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建立一座座造纸厂;为了利用当地的水力资源,建立合川水电站……(二)以交通建设为先导卢作孚从教育救国转向实业救国的过程中,就认识到交通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四川的建设,第一应为交通,第二才为实业,他主张交通建设应在“一切建设事业之先”,为此,他在担任峡防团务局局长的第一年就开始修建北川铁路。
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概况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述论摘要: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期,民国乡村教育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其道路坎坷而曲折。
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不免会出现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出现了许多的乡村教育名家和教育思想,他们在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思考。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国家政策都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乡村教育;发展;经验教训一个大国的举起与持续发展不但需要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等作为强大支撑外,还需要强有力的教育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共同协调发展。
只有重视教育的发展才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而一国教育的基础教育又要数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发展直接影响着中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甚至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
为了我国现代初等教育的更好发展就很有必要探讨历史上比较成功的乡村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这其中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对我们的初等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期,民国乡村教育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其道路坎坷而曲折。
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不免会出现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出现了许多的乡村教育名家和教育思想,他们在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思考。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国家政策都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民国刚刚推翻封建制度,国家百废待兴。
当时先进的有识之士纷纷寻求使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方法,乡村运动即是有识之士寻求发展其中的一条道路,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有新国民、新教育,必须废除封建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教育思想,“因此当时兴起的“废庙兴学”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对推进乡村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1] 。
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历史阶段。
在这一时期,经济、文化和教育都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方面,民国时期开始推行现代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经济政策,鼓励开发资源、建设铁路和公路、扩大外贸,加速国内外交流和市场化程度。
1928年,中国大陆成立了第一个国家工商联,将工商界纳入国家行政体系,实现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同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也在民国时期迅速发展起来,这些措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化方面,民国时期的文化革命推动着中国向现代化转型。
白话文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相继兴起,推动着语言、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变革。
白话文运动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文言文的壁垒,让百姓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拉近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距离。
五四运动的影响则影响了整个中国青年的世界观,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更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方面,民国时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1912年,清朝灭亡后,中央民族大
学(后来的北京大学)成立。
次年,南京政府也在南京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开展了多种综合性大学相关浸润的改革措施。
同时,民国时期创立了许多名校,包括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致力于培养更多人才,并且积极推动教育进一步现代化。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进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迎
来了一系列的新改革,揭开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篇章。
虽然在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是这一时期的进程为之后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参考,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成功推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三中全会、2013年和2014年一号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对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些梳理。
1.1920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
2.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以晏阳初、梁漱溟(1893—1988)、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秉承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3.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
1960年:谭震林同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964年1月在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
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概念不过是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
4.改革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是关于农村工作),都提到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4. 林毅夫提出“新农村运动”。
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一段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相互交织的历史时期。
从1912年孙中山先生推翻清朝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就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进行探讨。
一、经济发展的背景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背景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多年的封建统治,社会发展进程相对滞后。
国内的经济体系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低下,贸易发展不平衡。
这为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政策与措施在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施了土地革命和农业改革,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农田利用率。
此外,还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工业和贸易,建立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如铁路、港口等,促进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经济发展的成果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当时中国的工业和贸易发展迅速,工业部门出现了一大批发展迅猛的企业和工厂,如万国纺织厂、汉阳钢铁厂等。
农业生产水平也有所提高,一些现代化的农田管理观念得到了推广。
整体来说,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而,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历史和社会背景的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同时,战争和动荡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此外,民国时期还存在着政府腐败和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经济发展的进程。
五、对现代化进程的启示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方面,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应对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
总结起来,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是一段经济史上的重要时期。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历史回溯共32页
上世纪30 年代初,河北定县,晏阳初(左一)和平民 教育促进会的同事们在一起。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教育思想
—— 开办平民学校,教农民识字,只是“定县实验”的第一步。 但是如果农民的经济状况不能得到改善,生计问题不能解决,他 们就会慢慢失去读书识字的兴趣。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提 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文艺教 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 改造方案。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晏阳初( 1890—1990 )
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 硕士。在那个年代,以他这样的海归背景,谋得一 份体面的美差混上个高官显贵并非难事,但他的头 衔却是:平教总会总干事——这是个靠募捐化缘的 公益性的清贫组织。
他成为了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第一步是先调查每村的情况,包括的项目有 每村位置、家数、人数,村长副村长姓名、年龄、 职业,可作平民学校的地点,耕地亩数、主要农 作物、寺庙及宗教信仰人数等等,非常具体详细。 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最后摸清了全县的基本情 况。
——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 乡村建设方案。1930年7月晏阳初制定了一个定 县乡村建设“十年计划”方案,其实施的主要内 容及方式贯穿了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博士下乡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晏阳初像一个布道者, 他到处演讲宣传,动员人们同他一起去服务中国的农 民,振兴中国的农村,建设一个新中国。他遇到了许 多志同道合者。
陈筑山——曾在16岁考秀才,后前往日本、美国 留学11年,辛亥革命后成为第一届国会议员。辞去了 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一职,成为平教总会的平民文 学部主任。
中国传统村落
江苏省(4个) 江苏省大丰市草堰古镇-范公堤海闸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社区余西居 盐城市大丰市草堰镇草堰村 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明月湾村
浙江省(43个) 杭州市富阳市龙门镇龙门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深奥村 宁波市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 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 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 宁波市余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 宁波市余姚市鹿亭乡中村 宁波市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 温州市苍南县矾......
海南省(7个) 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文山村 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东谭村 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上丹村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 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 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
重庆市(14个) 涪陵区大顺乡大顺村 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 九龙坡区走马镇椒园村 綦江县东溪镇永乐村 忠县花桥镇东岩古村 忠县新生镇钟坝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金岭乡银杏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家乡黄龙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新城村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 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主要特点
总门里传统村落是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 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
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 活瓦解,空巢化严重,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近10年我们在各地考察民间文化时,亲 眼目睹这一剧变对村落生态影响之强烈。
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回溯、反思与价值回归——以《乡村建设理论》为例
第24卷第5期2023年10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4No.5Oct.2023[收稿日期]㊀2023-06-08[基金项目]㊀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文化安全素养线上培育研究 资助(编号:22C16)[作者简介]㊀唐圆梦(1975 ),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㊂1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㊂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回溯、反思与价值回归以‘乡村建设理论“为例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唐圆梦,戚佳佳1(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摘㊀要]㊀20世纪初,梁漱溟在当时政治体制僵化崩坏㊁传统经济遭受冲击逐渐衰败㊁本土文化逐渐凋零以及整个社会混乱无序的背景下结合自身乡村建设运动经验写成了‘乡村建设理论“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文化失调这一论断㊂他从社会构造的崩溃㊁政治上的无办法等方面分析文化失调的时代表征,从发展乡村教育㊁重建乡村组织㊁重构乡村秩序等方面提出农村文化失调的解决对策㊂虽然梁漱溟当时的思想具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在百年以后的新时代,对于我们新形势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还有重要借鉴意义㊂[关键词]㊀梁漱溟;㊀文化失调;㊀农村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㊀D422.7㊀[文献标识码]㊀A [文章编号]㊀1673-0755(2023)05-0054-07DOI :10.13967/ki.nhxb.2023.0070㊀㊀2021年2月习近平向全世界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乡村建设作为 十四五 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也在有序推进㊂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㊂当前,消费主义㊁城市中心主义在农村地区蔓延,导致乡村发展过程中传统乡村文化失落,农民文化生活匮乏㊁精神世界空虚等问题,这种文化失调需要我们回溯时空,追溯至最早察觉到农村文化失调问题的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建先贤,了解他们是如何调查研究这一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何种化解之道,而这对新时代中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又有何启示㊂一㊀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一)政治:上层建筑崩坏,行政体制僵化1840年鸦片战争后,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日渐僵化的封建统治,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㊂旧殖民主义的特征之一便是在殖民地进行军事㊁政治以及经济手段的控制㊂在军事上,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驻军㊁建租界的权力,在其驻地各行其是,如入无人之境㊂在政治上,清政府沦为西方在中国的统治工具,通过强权不断向民众施加压力,收取苛捐杂税㊁压榨百姓以 还债 ㊂甲午海战的失败,加速了封建王朝的崩塌,梁漱溟指出,政治上的兵祸匪乱苛捐杂税,具有极强的破坏力㊂梁漱溟认为,中国乡村之破坏完全在政治,在于自身陷于分裂冲突,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不能凝合为一个力量一致对外[2]14㊂梁漱溟将彼时的中国百年史认定为一部乡村破坏史,并以 欧洲大战 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线,认为一战以前的中国以学习西方都市文明为主,一战以后又去学习俄国的反都市文明,这些运动不仅都远远脱离乡村㊁漠视乡村问题,还大大破坏了乡村原有的格局㊂上层政权对抗争锋,无论是军队人力还是后备资源的供给多是来自乡村,乡村被一次次运动 吸血 ,无一例外,它们最终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还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㊂(二)经济:现代工商业冲击,传统乡村手工业衰败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受破坏而逐渐崩溃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仍然在广大地区根深蒂固㊂彼时中国新兴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在夹缝之中亦有所发展,但遭受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举步维艰㊁力量薄弱㊂梁漱溟曾将中日发展进程作比较,他认为中国因为政治上统治的混乱,早已错过了几次发展机会,而再也不能像日本那般走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原因则有三:一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已经过时;二是工商业发展追求自营㊁互不相顾,不符合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三是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保护经济发展[2]17-18㊂因为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被当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廉价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国内传统手工业失去市场竞争力,逐渐凋敝,中国也日益陷入贸易逆差㊂吴景超把世界各国分为四类,他认为人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很高的国家实现现代化难度最大[3]㊂千百年来,中国农业人口便占社会总人口的大多数,可供耕作的土地却是有限㊂ 人太多,地太少 是社会发展㊁人口迭代中近代农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㊂除此之外,政府广泛征税,从土地所有者那里收取农业税,普通百姓还要完成徭役劳动,缴纳其他特别税,导致农民生活艰难[4]㊂靠天吃饭㊁以农业作为主要产业的他们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冲击毫无抵抗力㊂梁漱溟指出,外国经济以侵略为主,洋行买办等成为破坏乡村之助手[2]10㊂农村经济日趋崩溃与破产在当时是很明显的事实,特别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抬高国际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㊁信用紧缩情况更甚㊂梁漱溟所认为的近代中国 土地时有转移,贫富虽有升沉,垄断甚难也 [2]32-33是他对社会观察的失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统区地权集中趋势比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增无减,土地兼并活动愈演愈烈,地租居高不下,农民生活愈发困苦㊂虽也有政府方面组织农村复兴委员会,上海的银行界亦极力倡导救济农村,但仍是杯水车薪[2]9-10㊂(三)文化:传统礼俗崩溃,乡土文化凋零从明朝西学小规模传入中国到清朝闭关锁国,西方人经过一段 空窗期 ,在鸦片战争以后终于得以大规模进入中国㊂反侵略战争的连连失利,中西之间的碰撞使得中国人开始反省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师夷长技以制夷㊁中体西用㊁西学东渐的尝试都无法使中华传统文化调和中西之间的文化冲突,传统与现实的 厮杀 导致整个社会的文化无法像往常一样进行自我调适,社会上中西㊁新旧文化之间矛盾加剧㊂梁漱溟提出,礼俗制度㊁学术思想和西洋化的社会风俗渐变给乡村文化带来极大破坏[2]10㊂ 今日中国问题在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构造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或说是文化失调㊂ [2]23彼时的中国各种思想鱼龙混杂,有资本主义的文化㊁有反资本主义的文化㊁也有封建主义的文化,整个社会在文化上呈现出一个混乱的景象㊂作为中华文化代表的儒家学说在这段时期无疑经历了大起大落,先是清末到民初政教改革,儒学式微,再有袁世凯尊孔复古,而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几经辗转,儒家文化整体上已然飘零离散[5]㊂儒家文化尚且如此,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的乡土文化自然随之凋敝㊂(四)社会:混乱无序,小农共同体瓦解彼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虽有社会各阶级奋力探索国家出路,却仍是冲突不断,他们或是有心无力㊁或是力皆唐捐,整个社会内乱严重㊂社会组织构造崩溃解体㊁失去一个民族社会所应有的机能,陷入社会的 麻痹瘫痪症 [2]23㊂在梁漱溟看来,每个人都是活人,但是失去了活力,没有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激情㊂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㊂有人指出,当时的中国问题在于 贫㊁愚㊁弱㊁私 ,梁漱溟则指出, 人是活的,社会是前进的,贫不难富,所以不成问题 , 今日中国 是 贫而益贫的问题 [2]22㊂彼时,中国社会日趋崩溃,日益向下沉沦,因为中国社会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无法正常运转,因而中国的问题亦迟迟得不到解决㊂原本在田园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具有群居性质的农民,因为诸多原因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这种具有血缘㊁地缘㊁聚集性的格局被打破㊂天灾以及其他不可控的灾难造成农民背井离乡,农民因土地兼并与垄断失去土地而不得不向外迁徙或因难以维系家庭生存遂放弃经营农业而向外谋生,加之战乱频仍,农村许多青壮劳动力参军入伍,这些原因导致小农共同体逐渐瓦解崩溃,近代农村空心化㊁老龄化问题凸显㊂梁漱溟认为,政治㊁经济㊁文化三者带来的破坏力并不容易区分其属性,因为三者之间有着交集与并集,三者相连环的辗转影响,加紧㊁加重了乡村破55第5期唐圆梦,戚佳佳: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回溯㊁反思与价值回归坏[2]10㊂当时的中国在政治㊁经济㊁文化等方面遭受严重破坏,虽亦有仁人志士以各种手段试图拯救中国,然而社会动乱,社会问题难以解决,千百年来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摇摇欲坠,农村㊁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㊂梁漱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将研究聚焦农村,将农村问题作为社会问题去认识研究,从乡村的社会方面来探寻农村凋敝的原因,并且提出了 文化失调 这一论断㊂二㊀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主要内容(一)分析文化失调的时代表征梁漱溟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认识指出,在新中国文化未得熔铸创造成功时,中国社会将陷入文化失调,具体来说就是社会构造崩溃,社会关系欠调整,社会秩序的饥荒㊂中国问题也并不是什么别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这种 极严重的文化失调 ,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2]25㊂中国当时处于 东不成,西不就 的尴尬状况,无论是学什么或是反对什么,都是半途而废而无所获,最终是满目疮痍㊂1. 社会构造的崩溃梁漱溟认为旧社会构造崩溃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失败㊂在西洋那种集团的㊁积极的㊁斗争的㊁强有力的社会生活面前,中国社会就愈发显得散漫㊁消极㊁和平且无力[2]55㊂具体来说,中国文化的失败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科学技术,二是缺乏团体组织㊂原本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未经西方文化冲击前,没有一个参照形成对比则不能及时发现其弊病,或是有人发现问题但因时代局限而不得解决之法,而后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不但开始反思自身欠缺,更开始厌弃与反抗固有文化,使得整个中国社会产生动摇,伦理本位㊁职业分立的社会构造被以个人本位㊁阶级分立为特征的西方社会文明破坏,人人向里用力的格局被打破,大体上均等的机会也日渐丧失㊂伦理本位的社会被破坏,在于上层政治格局的变动带动着律法的变化,将西方权利本位的律法照搬至中国,与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社会风气大变㊂原本以礼法维系的社会秩序为法治规则所逐渐取代已然引发大乱,一战结束后,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社会之中又兴起了反西方转而学习俄国的潮流,中国陷入了走什么发展道路的矛盾冲突之中㊂革命与改良㊁民主与专制的思想反复较量,散漫的中国社会原本亟需团结组织起来推动其发展,形成一种 向心力 ,然而西方个人本位㊁权利观念使得社会中的人愈发自私自利,传统的宗族㊁大家庭分崩离析,增加了社会中的 离心力 ㊂ 中国伦理本位的道理 西洋近代的思想 反西洋近代的潮流 [2]72,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解决,则社会不能发展㊂职业分立的社会被破坏,在于士农工商这 四民 的融合与对立,在于上层阶级对政治㊁经济㊁教育的垄断㊂原本中国社会中的 士 一旦进入仕途,便不被规则秩序允许从商,且入仕之人学习孔孟之学多不耻于与商贾为伍㊂然而随着西方功利思想的侵袭,士大夫多崇尚为个人谋利, 士 与 商 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㊂ 士 与 商 多伶俐且富有头脑,于是相互勾结,占有了社会大部分财富,而 工 与 农 没有知识,只得向前两者出卖劳动力以维系基本生存,社会不再以职业划分,而是以财富占有多寡而形成了上下阶级之分[2]73-75㊂占有社会大多数财富的 士 与 商 不仅由此垄断了经济,也因为生活富裕而能得到更多受教育机会,习得知识后便有更多机会谋利㊁掌权,于是,教育㊁政治也垄断在这群人手中,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整个社会 马太效应 凸显㊂2. 政治上的无办法政治层面的原因导致旧社会组织构造日渐崩溃,而社会构造的破坏,也使得政治更加不稳定,两者纠缠不清,相互损耗㊂文化失调的另一表征即是政治无办法㊂具体来说就是国家无法形成统一且有力的政权,封建帝制因辛亥革命而终结,然而统一的现代化国家并未随之确立起来,中国反而因为西方入侵㊁军阀混战陷入了分裂近乎亡国的境地,社会旧秩序加速崩溃,旧结构加速分化[6]㊂在梁漱溟看来,国家权力之所以无法建立,原因在五个方面㊂一是 消极无力的政治 ㊂原本国家与人民之间处于相安无事㊁互不干扰的状态,形成一种 疏远客气 的局面,然而随着晚清政府推行新政,让人民开始将一切寄希望于政府包办,想要政府有所作为,但晚清政府早已腐朽不堪,无法回应人民关切,这种中央与人民的关系的变化,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未曾出现过㊂二是 思想分歧 ㊂在那样一个 文化转变,社会改造 的时期,人们的思想出现分歧,具体来说就是时人在对社会的发展方向上存在分歧,不同的政治力量艰难探索民族解放之路,激6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进派与保守派之间相互碰撞争锋,缺乏公共的信仰㊂三是 没有阶级 ㊂梁漱溟一直反对阶级理论,他在书中更是通过阐述关于阶级的各项标准与社会特征来论证中国自秦汉以来便 没有阶级 ,更不存在阶级对立㊂中国自古以来的士大夫政治在他看来不同于西方的贵族或是僧侣对平民的统治,中国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可以相互转换,平民通过起义成为皇帝或是经过科举考试成为高官,皇帝㊁高官也会随时跌下云端变为平民,相比之下,西方的贵族则不会轻易变更,故而西方更容易形成阶级之间的对立,中国则是职业分立的社会㊂西方社会因其阶级对立㊁阶级冲突而引发革命,促进社会发展,中国没有阶级 ,自不必提阶级矛盾爆发来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㊂四是 社会事实与意识要求不符合 ㊂意识要求㊁社会事实㊁法制礼俗三者的发展不协调是一种常态,然而中国的这种不协调不同于秩序与事实 少有出入 可以 慢慢修改 或是 不能作调整 以致 爆发革命 [2]97-98㊂虽然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在梁漱溟看来,如果不是有了西洋文化的对比,这些问题本可以自我消化,但因为西方这一外部因素的刺激,进一步招致了中国社会的内部问题,新旧问题累积,迟迟无法解决㊂恰如正在沸腾的油锅,本可以等待它自然冷却,却突然落进去水滴,便炸开了花㊂社会秩序本可以不做改变,但随着外界的不断鞭笞,时人企图自救,主观意识上要求秩序的改变,于是形成了意识要求和旧有事实的不相符合㊂五是中西精神之间的不同㊂中国人与西洋人之间的神情态度无法调和,两者无法进行正确地沟通,于是近代饱受西方影响的中国国家权力未能好好建立㊂中西精神不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人生态度,其二是政治选举之法,其三是维持社会秩序之法,其四是政治与宗教的关系问题㊂中国自古以来便是政教合一㊁伦理本位的社会,崇尚情谊,而西方如今的政治体制,正是政教分离的产物,两者精神的不同决定了中西面对问题的解决方式的差异,鉴于此,中国社会的崩溃,不能简单借鉴西方,而必须 从深刻处建设 [2]137㊂(二)提出农村文化失调的解决对策1.发展乡村教育:乡农学校要解决中国问题,就要进行建设,这种建设首先便是要让中国人继续走以往 理性 的路,这种理性不同于西方所追求的物理㊁科学的思维,而是就一种自觉的思维的行为而言,因此,走这条必须是 自觉 的㊁经个人 思维 所引领的路,需要通过教育先启发民众自觉性,而不是通过强力灌输[2]146㊂在社会构造崩溃的中国进行社会组织构造的重建,于梁漱溟看来不一定要建立国家权力,而是通过 社会自己试探着走路走出来的 ,也可以说是 一种教育家的社会运动 ,通过社会运动者们走乡村教育的路得以重建㊂于是,梁漱溟提出,发展乡村教育,对农民进行教育,塑造新的道德伦理文化,就需要注意政教合一的组织机构的建立㊁教育内容的社会性和实用性㊁教育方式的多元化㊁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农民主体性的彰显㊂在 讲求进步 的乡农学校的兴办上,梁漱溟认为需要 尊贤尚智 这一传统品格的回归,于是,他将乡农学校的构造分为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乡村领袖人物组织而成的校董会,二是从校董之中推选而出的主持教育事宜的校长,三是拥有新知识㊁明白大道理,从外聘请的教员,四是以本地成年农民为主,男女老少均被吸纳的乡民学生[2]216-217㊂与当时的 乡村改进会 相区分,梁漱溟想要乡农学校 着重学,以学包事,以乡民为主体 ,这个乡农学校,遵守着乡约,让农民可以有机会与乡村领袖人物聚在一起,自觉参与组织生活,形成问题意识,齐心合力解决问题[2]223㊂梁漱溟不仅提倡在乡农学校中实行职业教育㊁教授科学技术以培养专业建设人才,还重视向乡民学生灌输优秀的儒家道德思想,借此提高学生的道德标准,以达到重塑伦理本位乡村社会的目的㊂2.重建乡村组织:团体组织梁漱溟本人也承认,他所提出的乡村建设运动,实质上是中华民族社会重建组织构造的运动㊂乡村建设的意义便在于重建乡村组织㊂ 很明显的,中国人居现在的世界,如不往团体组织里去,将无以自存㊂ [2]148彼时的中国㊁内地乡村所处的形势要求社会 有方向的进步 ,中国人要从分散走向合作, 有意识的㊁自觉的㊁有计划的往前推进社会 [2]233㊂梁漱溟将 礼 与 法 进行对比,认为不同于标准浮于表面的 法 , 礼 表面上无所拘束,然而内里蕴含着不可撼动的标准,我们必须要走与西方相反的道路,即 礼 的路,这个 礼 ,不仅仅是礼貌㊁礼节,更重要㊁更根本在于制度,在于情理习惯,我们要建立的乡村组织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伦理情谊的组织㊂他将团体组织分为 必不可少的 两个方面:一是团体意识决定的机关,即立法机关;二是本着此意往前去作经管团体事情的机关,即行政机关㊂上面的乡农75第5期唐圆梦,戚佳佳: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回溯㊁反思与价值回归学校作为乡村自治组织的一部分,它的地位 很占重要 [2]232,最初的自治组织只有乡农学校,而后慢慢开展与分化,形成了乡长㊁乡农学校㊁乡公所(总干事)㊁乡民会议这四个组织㊂在这里,乡长的作用是 监督教训 ,乡农学校推动设计,而乡公所与乡民会议则具有行政与立法方面的作用㊂乡长在这四面中尤其重要,当团体出现问题时,需要乡长从中调停,向正面引导,勉励众人,推动伦理情谊㊁人生向上的路径探索㊂3.重构乡村秩序:补充改造的乡约西洋社会依靠法律来维持秩序,而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一直是一种 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是一种 无法 的社会[7]㊂中国要重建乡村组织,这个新的社会组织仍然要依靠礼俗,而不是凭借国家所颁发的法律条文㊂乡村要重建团体组织㊁重构秩序,具体是什么样子?在梁漱溟看来便是 中国古人所谓 乡约 的补充改造 [2]190㊂梁漱溟以‘吕氏乡约“为蓝本来设计乡村社会制度与秩序,这个秩序,由多数人创造,也由多数人来维持,是 理性 的㊂因为清末严格的保甲制度,特别是民国时期也沿袭这一制度,乡村各地基本上仍是一种自治的状态,以宗族或村子为单位自行发展,自行组织力量武装自卫㊂乡村人自己发动的 乡约 组织,逐渐发展成为地方自治团体㊂由此,乡村自治已然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在当时西方法治思想冲击之下,想要挽救崩溃的乡土社会秩序,主要在于 立志 ,要先让农民主动自发参与到 乡约 之中,而后要做的便是找到与西方文化的调和点,将西方文化为我所用㊂梁漱溟所提出的补充改造的乡约,不仅仅继承了传统乡约的伦理情谊以及人生向上的精神,而且融合了时代形势所要求的积极行动㊁提振社会志气以及科学㊁民主㊂三㊀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当代价值(一)为丰富农民精神世界提供方法指引坚持尊贤尚智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尊师重道尚贤的民族,地方甚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贤文化,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消费主义㊁物质文化的侵蚀,农村一些美好的品格已然丢失㊂乡村部分人不再尊崇读书人,而是以那些事业成功㊁拥有更多财富的人为榜样,甚至 读书无用论 寒门再难出贵子 的思想在农村盛行,随着 文字上移 ,乡村学校合并或裁撤,乡村教育资源愈发向县城以上的地方集中,人们对于读书㊁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以前 文化下乡 时期相比有所下降,继而转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㊂所以,国家对农民进行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这个教育不仅包括道德伦理的教育,还要像梁漱溟所认可的丹麦教育一样,包含着科学知识㊁实用技能的教育㊂这种教育有助于农民转变对教育的认知,通过教育转变农民观念,使他们在注重物质追求与享受的同时,更要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这种观念的转变将会重新引发乡村社会对贤者㊁读书人的重视与尊崇㊂尊贤尚智 风气的回归,也将使得读书人愈加关注农民呼声, 代表众人来说话 [2]258㊂新时代,国家重视新乡贤文化培养的一大原因便在于新乡贤可以发挥他们在化解民间纠纷㊁涵育文明乡风㊁传承乡贤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弘扬家国情怀以及向善之道,使得农民的精神世界逐渐富足㊁富裕㊂坚持人生向上㊂按照梁漱溟的说法,中国社会有时是散漫消极和平无力的,人们的心理平静清明㊁回转自如,虽然当时中国的短处在于缺乏科学技术与团体组织,但梁漱溟也肯定了我们 伦理情谊㊁人生向上 的精神,认为这种精神态度是中国所必需的㊂囿于社会歧视以及农村发展落后的困境,农民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㊂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始终坚持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培育农民主体意识,其实与梁漱溟所提倡的 人生向上 相符㊂人想要有所发展,首先便是要 立志 ,人生向上以求进步㊂不实现自己意识的觉醒,单纯靠外部力量推动的发展之法不可取,必须要以乡民为主体,发挥农民的自动力㊂前面提到的 尊贤尚智 自然包含着 尊师 , 尊师 既已做到,便有了 人生向上 的 意思 ,随之便有了事情发展的 原动力 [2]248㊂新时代的农民要坚持 人生向上 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消极㊁不坐以待毙㊁不躺平,丰富与提升自我精神世界,久久为功,这样个人与乡土社会就都能有所发展㊂(二)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借鉴坚持向里用力㊂梁漱溟所设定的乡村社会是在职业分立的社会构造中,人人向里用力,人们的机会大体上均等,各有前途可求,也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阻碍[2]42㊂当今时代的中国社会虽仍需要整理改造,农民的地位 需要增进,而不是翻身 ㊂阶级社会逼着人向外抗争,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调整与改造社会关系使得农民获得政治上以及经济上地位的平等,鼓励农民把握机会齐发力,充实农民本身的力量,为农村8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简要回顾
彭大鹏近代的中国可谓命运多舛,历尽磨难,历史运动的轨迹充满着不确定性,各种思潮、各种社会力量则交织在这波诡云谲的变局中。
中国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综合改造运动,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
参加这一运动的团体和机构有600 多个,设立的试验区则有1,000 多处。
用梁漱溟的话说,这些参与者“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背景。
有的是社会团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教育机关;其思想有的左倾,有的右倾,其主张有的如此,有的如彼”。
他们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的理念体系和价值诉求对中国积贫积弱的乡村社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造活动,这些乡村建设运动的时间有长有短,范围有大有小,工作有繁有简,动机也不相同,但都试图在不变更既有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前提下从事经济、社会、文化改良,探索农村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出路。
回顾乡村建设运动历史,探询乡村建设者的足迹和路向,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事业,也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
为什么会在二十世纪的那个年代涌现出如此波澜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呢?从经济上来看,一方面农村积贫积弱,同时又受工商业经济的渗透,自然经济处于崩溃之际,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特别是大中城市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19 31 年到1936 年,中国工业年增长率保持在9.3% 的水平,10 年间兴建了8 000 公里铁路,超过以前几十年的两倍,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20 年代翻了一番。
按照《剑桥中华民国史》的说法,1927 年到1937 年,是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但是城市工商业大发展的结果之一是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差距的相对扩大。
从文化和社会来看,农村也处于一个凋敝的阶段,城市为传统农民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劳动力转移机会,由此农村愈益显得没有生机与活力,旧的传统和伦理观念此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凡此诸种致使社会上出现了“救济乡村”的呼吁。
而且在这一阶段,战事渐稀,中国暂时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为各种社会改良和试验提供了机会,乡村建设运动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涌现的。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农村社会生活习俗变迁——从农村妇女地位及农民业余生活变化分析
§ 妃女受 重视 。 i j 一、 社会警位 骶 凳 l 电 l
足、 禁止早婚 、 破除迷信等 , 并且专 门编 了《 放足 歌》 寓意深刻 等 的歌曲教给学生唱 。 另一方面 , 成立专 门组织 , 制定具体条规 , 进 行 严格查处 。 具体表现在放足方面 : 邹平县专门成立 了女子放足
的空气 中。 但这种新气息在广大农村的影 响是微弱的 , 民大众 习俗被 革除 , 农 这主要 表现在缠足 、 早婚 、 买卖婚姻 、 溺女等方 面。 仍然保 留着 传统的生活方式 , 早婚 、 足 、 缠 迷信等丑恶 现象屡见 二 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 尽管政府多次勒令禁止 , 缠足和婚姻 陋俗 不鲜 。 然而 , 到二三十年代 , 伴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 , 先进的 在农村地区仍未去 除。 为了彻底取缔这些不 良习俗 , 各实验地一 知识分子亲 自将 民主之风带到 了农村 ,把科学之习送到 了农民 方面在乡村 民众 中进行大力宣传教 育, 以各种方式进行劝导 , 说 手上 , 使得传统的农村社会 生活习俗逐渐发生 了变化 , 尤其是在 明其害处。 如邹平乡学村学 中教员利用课余活动时间, 带领高年 妇女地位和农 民业余生活方面。 级学生通过演讲 、 办黑板报 、 口号 、 喊 讲话 剧等形式宣 传女子放结习俗炙迁
— —
从农 村 妇 女 地 位 及 农 民业 余 生 活 变化 分析
吴瑞娟
摘 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社会 生活 习俗变迁产生 了深远 的影响。 一方面 , 它促使 妇 女地位 改观 , 民业余生活更加 丰富。另一方面, 农 乡村建设者们在这些方面的宣传教 育, 也为 日后农村 生活的进 一步变迁 奠定 了基础。 关键词 民国 乡村建设运动 社会 生活 习俗 妇女地位 农 民业余生活 二十世纪二三 十年代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出现 了一次 所做 的调查和推算 , 定县 7岁 以上人 口约为 3 .3 30 万人 , 文盲约 非常重要的社会运动 , 那就是 乡村建设运动 , 它是 由一些 民间教 2 . 74万人 , 8 %, 占 3 其中男子计 l.l 70 万人 , 文盲率约为 6 %, 9 女 育和学术团体 以及大 中专院校发起 , 通过在农村兴办教育 , 发展 子计 1. 60 2万人 , 文盲率约为 9 %。1 8 2~2 5岁青年中 , 文盲率约 生产 , 流通金融 , 改善公共卫生 , 移风易俗等来复 兴 日趋衰 落的 为 7 %, 4 若单 以男 子论 , 盲率约 5 %, 以女子论 , 盲率约 文 6 单 文 农村经济。据统计 , 当时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 和机构有 6 0 9 % 脚 ; 13 0 4 到 9 4年 6月底 , 全县 l 2 4— 5岁的青年 中文盲 占 多个 , 先后设立 的各种实验 区有 10 00多处[ ̄) Is。本文试 图从 乡 3 %, l6 O 9 男青年 中文盲 占 1%, 0 女青年 中文盲 占 7 %c o 4)可见 , 3 4 so  ̄ ~9 。 村建设 运动与农村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角度 ,尤其是 在妇 女地 女子的识字水平 明显提高 了。虽然在众多农村妇女 中真正接受 位及农 民业余生活变化方 面进 行分 析研 究 ,谨愿对 乡村建设运 教育的毕竟是少数 , 是它 打破 了长久 以来束缚妇女 的“ 但 女子无
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
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原创版3篇】《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篇1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清朝时期:清朝时期,乡里制度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里甲制度。
里甲制度是一种以里甲为单位的户籍管理制度,里甲之下设牌甲,牌甲之下设牌头,形成了一种层层上报的结构。
2. 民国时期:民国成立后,政府对乡里制度进行了改革。
废除了里甲制度,实行乡保制度。
乡保制度以乡镇为单位,设立乡公所,负责地方行政事务。
保甲制度则是在乡镇之下设立保甲,保甲之下设牌甲,实行层层上报的管理体制。
3. 土地改革时期: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乡里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土地改革废除了保甲制度,实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乡公所改为乡人民政府,成为基层政权组织。
同时,农村实行合作化运动,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4. 农村改革时期: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乡里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重要变化。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乡人民政府的职能也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为农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
5. 现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里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如今,乡镇已成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篇2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清末民初:清朝末年,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乡里制度也开始发生变化。
清朝政府推行了“废科举、兴学堂”的政策,乡村教育逐渐兴起。
此外,一些地方开始实行选举制度,乡绅阶层逐渐形成,对乡村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2. 民国时期:民国成立后,政府对乡里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乡保甲制”。
乡保甲制将乡村社会划分为乡、保、甲三个层次,其中乡为基本单位,保为辅助单位,甲为最基层单位。
乡保甲制的实施,使得乡村社会管理更加严密,有利于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论民国时期“政府主导、服务型”乡村改造模式
【内容提要】1934年国民党在江西开展了农村服务运动。
当时的民国江西农村工作者,从管教养卫四个方面开展农村服务工作,探索出了一套以政府主导、服务农村为特点的传统乡村社会改造模式,力图从多方面推动江西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尽管这种模式有其难以解开的死结,但仍是值得今天借鉴的农村改造模式之一。
【摘要题】现代史专论【关键词】民国时期江西/政府主导服务型模式/乡村改造【正文】 1934年国民党为了重建农村社会秩序并复兴农村经济,在江西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
一时间江西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江西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很有特色。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研究民国时期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成果,如美国学者查尔斯·海福德的《中国的乡村建设:晏阳初与平民教育运动》、郑大华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等等,研究地域多集中在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对此则很少提及,这种研究现状,同当时江西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称的。
本文拟对民国江西乡村建设措施之一的农村服务运动作一初步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一、江西农村服务运动的发起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长期战争破坏和严重自然灾害摧残,江西农村已到了破产的边缘。
1933年冬,在即将占领江西苏区之际,蒋介石授意全国经济委员会,请派国际联盟的三位专家伯饶尔、郭乐逊和司丹朴赴江西考察农村问题。
三位专家考察江西农村后,向蒋介石建议:在江西设立10个农村服务区,开展农村教育、农业实验、农村卫生与合作社组织工作。
[1] 蒋介石采纳了这一建议,指示全国经济委员会具体办理并从棉麦贷款项下拨190万元充作江西农村复兴费用,指定其中50万元为农村合作事业费,20万元作农业院建立费,30余万元设立省卫生处,6万元补助乡村师范,而以35万元作为办理10个农村服务区的费用。
[2] (p46) 1934年8~11月,由全国经济委员会驻江西办事处主持,选定临川之章舍,南城之尧、丰城之冈上,新干之三湖,高安之藻塘,永修之淳湖成立服务区6处。
山下村:老宅子轻唱古村往事 风情街留住民国韵味
山下村:老宅子轻唱古村往事风情街留住民国韵味作者:胡珊来源:《宁波通讯·图话版》2020年第08期站在三北平原东北海岸线的最高峰——伏龙山上,俯瞰整个山下村,很容易被带入历史的时间长轴之中。
在10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少有人烟。
渐渐地,随着围垦北移,滩涂变成陆地,荒野变成村落。
到明代中期,繁荣的土地引来倭寇的觊觎,附近沦为火与血的战场。
赶走倭寇后,村庄慢慢休养生息,在民国早中期,这里建起了码头、银行、发电厂、自来水厂……成为镇北、慈北、姚北“三北”有名的“小上海”。
然而,短暂的繁华很快随着战乱烟消云散,直到新中国成立,村庄才又迎来勃勃生机。
作为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山下村的优势。
近几年,围绕“民国第一村”的历史IP,山下村升级村庄环境,凸现特色风情,发展农旅产业,打造出一个颜值与气质并重、文化与产业同兴、乡愁与远方共存的诗画水乡。
一山一寺蕴藏人文历史提到山下村,就不能不提伏龙山。
在三北平原诸多濒海孤山中,它因“独峰横地出”,宛如蛟龙赴海而得名。
伏龙山上有一座伏龙禅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后因战火而毁,2006年再次重建。
唐宋鼎盛时期,伏龙禅寺梵宫恢宏,殿舍完备,位居当时三北平原寺庙之首。
伏龙山和伏龙禅寺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山下村最重要的山水资源之一。
山上有竹、坞、烟、云、管、江、潮、汐“八景”,被前人以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和极丰富的想象力,概括为八个场景。
比如竹景又称“莲塘春晓”,指的是伏龙禅寺前方莲花池畔的翠竹在习习春风中摇曳的景象。
坞景是指伏龙寺后的一个草木葱茏的山坞,一到秋后就百草凋敝,唯有野菊花一片金黄,故名“蓬苑秋香”。
烟景则因伏龙山地处海边,清晨常见山上云雾缭绕,使人飘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感,而得名“霜凝丹樨”。
云景指的是半山腰一座专供上山进香者休息用的亭子,因亭子位于山的东面,夕阳下亭印碧空,是谓“云亭残照”。
在八景中,管景最为独特。
原来伏龙山草木丰茂,常有牧童跨坐牛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管景便从此而出,叫作“横玉叫天”。
民国时期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述评
民国时期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述评作者:苏鹏来源:《卷宗》2018年第23期摘要:民国时期,中国的乡村教育风行一时。
由于近代化的发展,许多学者、教育家、社会学家及社会团体都开始关注中国的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兴起了一股乡村教育建设的思潮。
卢作孚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他主张从乡村实际出发,试图通过对乡村社会的教育建设来改造乡村社会的国民以及挽救中国社会危机。
本文将从卢作孚在重庆的的乡村教育实践入手,探讨其乡村建设实践的指导思想。
关键字:卢作孚;乡村教育;思想卢作孚(1893-1952),重庆合川人。
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
他做过中学教师,担任过教育官员,和地方的行政长官。
干过记者,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
他对教育的关注和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一直在从事着不同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由于卢作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自身经历,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1 乡村教育的内容卢作孚为了祛除民众的封建迷信观念,改变传统生活风俗,决定建立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用科学文化知识和医疗技术来消解民众在肉体和精神上对迷信活动的膜拜。
首先,拆毁关帝庙泥像,建立民众图书馆。
同时,他还建体育场,用体育活动化解不良社会积习。
用教育培养民众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卢作孚认为,仅为民众创造现代生活的环境还不够,必须通过教育把人训练起来,教会他们了解现代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民众教育应该实现普及:“第一步应普及于市场,第二步应普及于乡村的人家。
”创办了民众夜课学校10余所,后来发展为挨户教育,派教师到民众家里去,集中在一家授课。
革新文化,用新文化运动养成民众新思想。
发起一场新文化运动养成民众新思想。
以新文化取代封建旧文化,以现代戏剧、电影和音乐取代封建庙戏。
利用一切节日、集会、比赛等实施新知识与新文化的宣传。
2 乡村教育的思想2.1 爱国主义清末民初的中国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不安,民族危机不断加重,民众封建愚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博士下乡
在上丐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晏阳刜像一个布道者, 他到处演讲宣传,劢员人们同他一起去服务中国的农 民,振兴中国的农村,建设一个新中国。他遇到了许 多志同道合者。 陈筑山——曾在16岁考中秀才,后前往日本、美国 留学11年,辛亞革命后成为第一届国会议员。辞去了 北京法政与科学校校长一职,成为平教总会的平民文 学部主任。 郑锦——曾在日本留学10年,是梁启超的好友,后 来仸平教总会的视听教育部主任。 冯锐——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回国后在南京 仸东南大学的教授。后辞去南京的教职,仸平教总会 生计教育主任。 还有很多…… 这些洋博士们,原本都有体面的职位和丰厚的收入, 但他们即甘心情愿放弃这一切,跟着晏阳初奔赴距北 京两百多公里的河北定县,住进农民土屋。
梁漱溟——政教合一的“邹平实验” 梁漱溟( 1893—1988 )
——著名学者,社会活劢家。 ——作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在儒学传统面临崩溃的局 面下仍深刻地挖掘和高扬中国儒家理念的精华,幵试图通过 乡村建设将其变为现实。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其运用儒家 文化拯救中国农村的实际行动,著有《乡村建设理论》,将 其思想理论化。 ——梁漱溟曾在广东倡导“乡治”、在河南尝试“村治”, 到山东则改称为“乡村建设”。
梁漱溟——政教合一的“邹平实验” 梁漱溟( 1893—1988 )
1911年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顺天中学毕业后仸京津同盟会机关报《民国报》编辑兼记者。 1916年仸南北统一内阁司法总长秘乢。1917年10月,应蔡元培先生乀聘,仸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席。 1924年辞离北大,赴山东主持曹州中学高中部。
梁漱溟——政教合一的“邹平实验” 乡学村学
——邹平实验县的行政区划经过撤幵,整改为14乡。全县整个行政系统实行教育机关化,以教育力量代替
行政力量。县以下设乡学,叏消乡(镇)公所,几个村戒10个村有一乡学,乡学就是“政教合一”的机构, 乡学下设村学。设置乡学村学的目的是培养农民的新政治习惯——农民对团体生活及公共事务的注意力不 活劢力。 ——领袖不农民的结合,政事不教育的结合,幵寓事亍学,把人生向上乀意蕴涵其中。其构想是一个政治 原则和伦理原则的混合体,充满了儒家的理想色彩。
——第三部分是乡村建设实验区,以邹平县为实验地。实验区有县政府,隶属乡村建设研究院,县长由研
究院提名,省政府任命。1932年邹平由乡村建设实验区改为县政建设实验县。乡村建设研究院亍1935年 还成立了一个乡村建设师范,地址在研究部内,梁漱溟曾仸校长半年。课程除乡村建设理论、乡村教育和 精神陶冶外,其他不普通师范课程相同。
梁漱溟——政教合一的“邹平实验”
梁漱溟——政教合一的“邹平实验” 乡村建设研究院
乡村建设研究院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乡村建设研究部,由梁漱溟仸研究部主仸,该部招彔大学毕业生戒大与毕业生40名,两年 毕业,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实验县任科长和辅导员等职务; ——第二部分是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负责训练到乡村服务的人才,招彔对象是刜中毕业生戒同等学历者, 每期一年结业,结业后各回原县,担任各县乡村建设的骨干巟作;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后续——丐界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劢的奠
基人
——按原来晏阳刜的设想,这“四大教育”做下去, 需要在定县干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但是他才干 到第七年,戓争来了。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使得 定县实验戛然而止。 ——随乀,将“定县经验”推向华中、华西。为了培 养乡村建设人才,亍1940年,晏阳刜在四川重庆创 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1945年改名为“中国 乡村建设学院”。 ——晏阳刜1950年定居至美国后,仍数十年奔波亍 菲律宾、泰国、印度、歌伦比亚、危地马拉和加纳等 20多个落后国家,从事第三丐界平民教育。 60年代 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
1923~1949年长期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1926年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开始乡村 平民教育实验。1940年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名乡村建设学院)任院长。1950年离台湾赴美国。 50年代以后,协劣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及加纳等国建立乡村改造促迚会。 60年代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仸院长及该院理事会主席。晏阳刜还曾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 文化组细担仸顾问。
上丐纨30 年代刜,河北定县,晏阳刜(巠一)和平民 教育促迚会的同事们在一起。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教育思想
—— 开办平民学校,教农民识字,只是“定县实验”的第一步。 但是如果农民的经济状况丌能得到改善,生计问题丌能解决,他 们就会慢慢失去读乢识字的兴趣。 ——晏阳刜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提 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斱式结合幵丼,“文艺教 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连环幵迚的农村 改造斱案。 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亍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 生计教育的目的在亍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 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亍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 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亍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
晏阳刜在河北定县平民学校授课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四大教育
公民教育——触及到政治制度的改革
——组细起农民经营信用社,洽商银行以低息给农民贷款,收获季节时,组细起运销合作社,直接将粮食 运往碾米厂。
——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行政组织。根据这一宗旨,定县所设计的新县政机构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公民服务团,是最基层的组细,其主要职能是“培养民力、组细民力、运用民力”; 第二级是乡镇建设委员会,代替传统的乡(镇)公所,设委员6-12人,这个乡委会从本地长者和小学老师 中选出,一经选定,由县政府委仸为乡镇长。为防止这个委员会滥权,又设乡镇公民大会加以监督,同时, 公民服务团既可以在公民大会上制衡乡委会,又要服从乡委会的日常指挥。 第三级是县政委员会,委员7-11人,由县长不县政建设研究院院长(晏阳刜仸院长)商量聘仸,同时对原 来县政府迚行改革,撤销合幵原来的机构,仅设立民政、财政、教育、经济、公安五科,精简了人员,提 高了效率。
1928年任广州政治分会建设委员会主席。1929年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幵接办北平《村治月刊》。
1931年不梁仲华等人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院长,倡导乡村建设运动。 1946年作为民盟的代表参加政协会议,是年再访延安,幵以民盟秘乢长身仹,参不“第三斱面”人士国共 调停活劢。 1947年退出民盟后,创办勉仁文学院,从事讲学不著述。1950年刜应邀来北京,历仸第一、二、三、四 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0年后相继出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乢院院务委员会 主席,中国文化乢院収展基金会主席等职。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四大教育
生计教育 ——生计巡回训练学校,培养“表证农家”,起到示范 带劢的作用; ——建立合作组细,成立合作社达130个; ——推广优良品种,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推广优良棉 花种子,改良猪种和鸡种; ——平教总会不高等学校开展合作,第一个合作单位是 清华学校的农科。 卫生教育 ——致力亍保健制度的建立:第一级是保健员,负责村 卑位的保健卫生巟作;第二级是保健所,为区卑位卫生 机关,负责约3万人口的区域;第三级是保健院,为全县 卫生乀最高机关。 文艺教育 ——在识字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 平民文学、艺术教育和农村戏剧。 ——编辑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以及简卑易认的认字 教材,幵办了《农民报》。建立广播站,成立农民剧团 等等。其中特别注重对农民迚行科学知识的传授。
晏阳初——定县
梁漱溟——邹平
卢作孚——北碚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晏阳刜( 1890—1990 )
1913年就读亍香港圣保罗乢院(香港大学前身),后转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1918年毕业,获 学士学位。 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历叱学,获硕士学位。
1944~1945年,美国锡拉丘兹等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晏阳刜大学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美丽乡村掀起了一波乡村建设的热潮。
美丽中国
宜居
美
并福村居
美丽办
宜业
宜游
村 庄 规 划
丽 乡
村庄布点觃划叱,在民国时期収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批知识精英为乡村建设的理想付出了一生心血,虽然持续丌断的外戓和
内戓使得他们的劤力织被蹉跎,但是先辈们的理想幵没有被后来人遗忘。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定县模式
——定县模式是一种立足亍农业发展的教育兴农乡村改造模式。
——它倡导通过民众教育的扩展、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应用、传统经验的改造、先进组织的建立和有效运作, 实现农民素质的提高、生产力的収展等社会各个层面的改迚,迚而实现农村以至国家的现代化。 ——正如晏阳刜所说:“定县实验,使我们抛下了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 ——应当说,定县模式体现出晏阳刜对传统和现代性有机结合的独到思考,丌失为一条比较符合当时中国国 情、颇具中国特艱的収展道路。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三大斱式
——学校式教育,创办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等,其实斲的导生传习制度,是定县乡村建设运劢中 一大特艱,目的是以最经济、最快捷、有计划、有组细、能持续、能自劢推迚的教育斱法,来普及大众教 育,达到扫除文盲的目的。 ——社会式教育,定县成立了“社会式教育委员会”(后改为社会式教育部),定县的社会式教育有其特 定的含丿,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民尤其是平民学校毕业生的继续教育问题,通过同学会这一组织使平民学校 的学生毕业后能继续接受四大教育,幵通过他们把四大教育推广到农民中去,収挥他们作为乡村建设运劢 骨干力量的作用。 ——家庭式教育,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以增强家庭责仸感,实现“家庭社 会化”,另一斱面使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得到相当的教育,从而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民”。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晏阳刜( 1890—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