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上海市思政教育教改项目
上海市思政教育教改项目
上海市思政教育教改项目是上海市政府出资组织实施的一项旨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计划。
该项目旨在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育方法,推进跨学科教学,加强党性教育和党建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质量评估,开展思政教育研究和教材编写等。
为了实现项目目标,上海市思政教育教改项目通过资金投入、组织培训、举办研讨会和研究项目等方式来支持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同时,该项目还鼓励高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法治教育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上海市思政教育教改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高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上海市和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上海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
上海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作为国际大都市,拥有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创新平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建设上海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进一步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1. 建设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广大高校提供优质、多样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
2. 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 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建设内容1. 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整合上海市各高校、社会组织和企业等资源,筛选优质实践项目,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支持。
2. 实践教学项目培育:从社会需求出发,培育一批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公益实践等领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践机会。
3. 基地建设与管理:建设符合思政课实践教学需求的基地设施,包括实验室、工作室、实训基地等,确保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4. 师资培养与交流:加强教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参与项目实践,通过交流与分享,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
四、建设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专门的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地规划、资源整合等工作,在校内校外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建设方案。
2. 建设阶段:严格按照建设方案,组织基地建设工作,包括建设基地设施、完善管理制度等。
3. 教师培训阶段: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力,增强师资队伍的质量。
4. 教学实践阶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推动教学实践深入开展,积极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五、预期成果1. 建成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为上海市高校提供良好的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燃烧学实验课程为例
[摘要]根据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燃烧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教学内容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探索。
课程建设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耦合,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辩证思维、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能源动力;实验课程;思政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5-0118-02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燃烧学实验课程为例胡晓红,凡风仙(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与利用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热能工程、制冷及空调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和热力系统及设备等行业的设计、开发、制造、管理、安装与运行工作,并具备卓越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专业。
我校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能源动力类专业)》,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OBE 教育理念,制定了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要求。
该毕业要求中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应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和可靠结论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基于相关领域的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还要求学生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这就需要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的有机耦合,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燃烧学是介绍燃烧理论、燃烧技术及其应用的课程,是我校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1]。
上海理工大学党建思政德育高教专项项目管理办法
上海理工大学党建思政德育高教专项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等文件精神,着力培养和造就我校一批党建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工作骨干人才,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党建、思政、德育和高教工作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党建、思政、德育和高教工作科学化水平,特设立上海理工大学党建思政德育高教专项项目(以下简称“校党思德高专项”)。
第二条学校科技处是校党思德高专项的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审批、实施和检查等有关事项。
第二章申报第三条校党思德高专项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额最高不超过0.5万元/项;重点项目资助额最高不超过2万元/项。
要求项目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前景,通过资助开展工作,积累一定的基础后有可能获得市级、省部级以上资助的项目。
第四条校党思德高专项重点支持全校从事党建、思政、德育和高教工作的在职教师,资助党建、思政、德育和高教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公开竞争,择优立项。
第五条校党思德高专项接受具备以下条件的项目申请:(一)申请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状况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时间,能作为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对所申请的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资料准备,一年内可望取得预期结果。
(二)经费预算合理,依据充分。
第六条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项目:(一)申报项目名称和内容与已承担的各级各类项目的名称与内容雷同者;(二)承担各级各类项目逾期未完成者;(三)党思德高专项未按时完成或完成质量被评议为“差”的项目负责人;(四)在研的党思德高专项项目负责人;(五)负责并完成党思德高专项的项目总数已达到两项。
第七条校党思德高专项项目申请每年集中受理(具体时间以当年发文通知为准),申报事项由科技处统一安排并在网上公布。
第八条校党思德高专项项目选题必须有明确的预期目标,获资助的重点项目负责人在资助期内须至少公开发表A类期刊学术论文1篇,一般项目须至少公开发表B类或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篇,所有论文须标注由上海理工大学“党建思政德育高教”专项资助。
思想政治方案
上海理工大学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基地(分析测试中心)工程思想政治工作方案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基地(分析测试中心)项目部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任务三、基本工作原则四、组织体系五、工作措施六、综合治理七、宣传工作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性质工程名称:上海理工大学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基地(分析测试中心)建设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监理单位:上海宝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1.2 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80号上海理工大学校区内,场地内一栋建筑(分析测试中心大楼)设有地下室。
办公生活区西侧为办公区域,东侧为生活区域。
1.3 建筑概况上海理工大学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基地(分析测试中心)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主体为一幢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9983.39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996.27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6987.12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高度49.8米,建筑层高有6.0M、4.2M、4.1M。
二、工程目标1、绿色工程目标创建节约型达标工地。
2、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且评获区优质结构。
3、进度目标本工程工期597天,开始时间2013年9月1日,结束时间2015年4月20日。
4、安全文明目标施工现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确保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确保无管线事故、无重大伤亡事故,确保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优良工地”。
三、思想政治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党的十八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本工程的各项管理要求和创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本项目的建设,创建精品,展示形象。
建一流工程,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思想。
2、目标与任务:全面完成施工生产任务和完成各项管理目标,鼓舞士气,团结员工,树立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紧围绕按期保质完成工程各个节点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施工管理有机结合,切实抓好职工思想教育和各项制度落实,提高职工政治觉悟,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凝聚力,激发工作干劲,确保工程达到规定的工期、质量、文明施工要求;确保职工精神振奋、遵纪守法、施工文明、内部治安稳定,成为公司的示范性工程,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出效益、出人才、出精神。
理工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
理工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
陈征
【期刊名称】《英语教师》
【年(卷),期】2022(22)17
【摘要】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根据理工类院校的学科特色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特色,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主导,在已有课程思政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理工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
从主体、两翼和内核等维度阐述理工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
认为理工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需求,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效果。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陈征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现途径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2》U nit 6为例2.对标《指南》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生态模式
——基于省级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的反思3.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4.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问题及建设
路径研究——基于上海某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现状的调研分析5.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越来越重要。
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被纳入到国家教育改革中。
因此,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项目,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项目目的:该项目旨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
项目内容:1. 课程策划与设计: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确保课程内容科学合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资源整合与开发:整合并开发优质的课程思政教材、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辅材料,并提供给参与项目的学校和教师使用。
3. 师资培训与支持:组织专家开展课程思政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4. 课程实施与评估: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课程实施工作,组织对示范课程的评估和改进,并推广成功经验。
5. 教学研究与分享: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并组织教学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和创新。
项目效益:1.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地实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
4. 积累和分享成功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5. 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声誉,为学校发展和提升社会影响力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执行机构:该项目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组织实施。
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参与项目的指导和评估工作。
高校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以“生态环境建筑材料”为例
高校教学课程思政探索①———以“生态环境建筑材料”为例孙畅(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200093)[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建设也纷纷展开。
鉴于此,以“生态环境建筑材料”为例,从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入手,结合课程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思政分析,并给出实现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6-0092-02近年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在2020年6月份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1]。
该意见明确提出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学科建设中,通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以及建立思政评价激励机制,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如今在大学教育中,工科专业占据了很大比例,由于专业性之间的独立性与封闭性,思政与专业教育之间经常出现“两张皮”现象,学生难以获得知性教育与德行教育的统一发展。
因此,对如何发挥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土木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不仅需要培养土木人专业夯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职业素养。
“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方向一门专注学术前沿的课程,涉及绿色生态节能等热点内容,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极具创新价值。
因此,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筑材料”课程专业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一、生态环境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一)生态环境建筑材料课程属性生态环境建筑材料课程是我校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新增专业课程,该课程是在顺应整体土建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化方向转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为“土木工程材料”和“高等建筑材料”等行业基础的深化补充课程,主要目的是解决建筑行业中对绿色生态建筑材料的需求问题,更加注重国内外学术界的前沿研究成果,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以及培养生态环保理念[2]。
2023年度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2023年度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摘要:一、项目背景1.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设立2.项目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积极影响二、项目内容1.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具体实施2.项目涵盖了哪些课程领域3.项目如何促进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三、项目成果1.项目实施以来的成果展示2.对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探索3.项目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贡献四、项目展望1.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2.项目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3.为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正文:2023年度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项目旨在推动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课程思政教育。
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设立,正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项目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有助于培养一代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
二、项目内容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实施涵盖了多个课程领域,如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语文等。
项目通过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项目成果自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方面,项目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与探索,为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另一方面,项目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四、项目展望展望未来,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将继续坚持正确的方向,深化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推动我国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
2024年度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2024年度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本项目旨在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研究内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实践模式等,同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形成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本项目将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实践与普及,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学生深入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本项目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方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建设本项目将系统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材质量。
研究内容包括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语言表达的规范准确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体融合发展本项目将研究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本项目将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研究内容包括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干预措施、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巧等,为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培训本项目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研究内容包括辅导员的选拔与培养、职业发展路径等,为辅导员的职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理工大学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总体规划
上海理工大学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总体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它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以下简称“05方案”)和《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年发展规划(2005-2007)》,以及《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一五”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适应新时期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坚持主渠道和多途径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
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使其时代性更强、实效性更大、吸引力更足、感召力更强,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法制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为主线,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围绕着如何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青年学生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教学改革。
2.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全面地反映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解决学生思想的实际问题,形成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3.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要大力探索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努力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大学物理中的课程思政
大学物理中的课程思政作者:张立瑶顾铮先田伟许春燕丁亚琼李小丹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5期【摘要】课程思政是一项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是简单的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堆叠,而是两者的高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促进专业课程中的思想育人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作,实现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理想过渡。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物理评价体系【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大学物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78-01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堆叠,而是将两者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在课程中恰当的融入思政教育,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政治思想。
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特色和背景,思政教育的融合也必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大学物理作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具有理论推导多,公式繁琐,逻辑思维要求强等特点。
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理论知识会有所畏惧,甚至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而言本来就不是太高。
当前的思政课教学现状中,学生也存在着出勤率低、课堂亲和力差、课上抬头率低的现状[1]。
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如何将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有效地相结合,让学生有兴趣、有乐趣、有热情,是在大学物理这门课程中推广课程思政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对于课程思政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老师的教学成效,学校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一、育德于教,寓教于乐面对物理课程教学中原本就存在的理论性强,学生觉得难度大、乐趣低的情况,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自发源于美国后,以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推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功效性,如今已经被世界多国采用并推广[2]。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为例
大学(思政教研)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21年2月Feb.2021总第502期Vol.502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为例李思雨,周强(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31)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外合作办学利用"国内+ 国外”的办学模式,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探索人才培养的不同路径和方法。
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下大学生的特点,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思政教育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提出了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8-0128-03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和国外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其中不乏优质高校,借助双方优质的办学理念和师资,达到共同培养的目的。
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里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具有特殊性。
一、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特点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要求的新使命。
新形势下,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这部分大学生的特点是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学生思想意识较成熟,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从小家庭条件富裕,在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其知识涉及面广,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
2019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
2019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一、项目背景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也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2019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正式启动,旨在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模式创新。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2. 推动课程融合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各专业课程融合,促进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制定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提高课程质量和效果。
三、推进措施1. 制定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意见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意见,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路径。
2. 设立专门机构与岗位建立课程思政教育管理机构,设立专门岗位负责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与管理,确保项目能够有序推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项目成效1.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经过课程思政教育的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2. 促进学科交叉推动了课程理念的更新和创新,让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实现了有效的融合,促进了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
3.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展望与总结2019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大资源投入,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走上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发展轨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深化改革,加大资源投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需求。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立项申请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
课程学分学时:■学分■学时课程负责人:
课程所属学院:
课程所属专业:
教务处制
2018年6月
填写要求
1. WORD 文档格式,五号宋体,单倍行距;表格各栏目大小必要时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但应注意整体美观,便于阅读。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使用缩写。
如另附页,需在表格中简述要点。
3. 如实填写各项,语言表达应准确、完整、严谨。
如有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将按照撤项处理;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 所需签字之处,必须由相应人员亲笔签名。
5. 申报书内容格式编排应规范,A4 双面打印。
1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2.拟建设课程的基本情况
2-1.课程建设基础(目前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授课对象、授课人数、资源积累等)2-2.课程性质、作用及教学目的
2-3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2-4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
3.课程内容设计方案
4.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
为了顺利推进课程建设,在立项期内,具体的时间安排和详细步骤。
5•拟取得的项目建设成果
6•经费预算
7•其他说明
8•推荐意见
学院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 学校意见(教务处代)
负责人签字:盖章:。
上海市高校思政课程优秀案例
上海市高校思政课程优秀案例
上海市高校思政课程优秀案例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案例:1. 上海交通大学:该校思政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思政讲座、讨论班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同济大学:该校思政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思政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3. 上海财经大学:该校思政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设一系列的思政讲座和研讨班,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
4. 上海戏剧学院:该校思政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思政讲座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艺术创作和社会意识。
这些案例都是上海市高校思政课程的典型代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社会意识。
课程思政立项的任务书评审和开题
任务书评审和开题是课程思政项目立项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对项目的可行性、技术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和保障。
下面将就任务书评审和开题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任务书评审1.任务书评审的意义任务书评审是对课程思政项目立项申请材料中的任务书进行审核和评价,其目的是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任务书评审的流程(1)提交申请:项目负责人根据学校相关要求,将课程思政项目立项申请材料提交至指定部门。
(2)初审资格:相关部门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初审,确保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3)专家评审:学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任务书进行评审,评估项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4)评审结果:评审专家根据任务书的内容、创新性和可行性给出评审意见和建议。
(5)修改完善:项目负责人根据评审意见对任务书进行修改完善,确保任务书符合要求。
(6)最终评审:学校相关部门对修改后的任务书进行最终评审,确定是否通过立项。
3.任务书评审的重点(1)项目的科学性:评审专家将重点关注项目的科学性,包括项目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和创新点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
(2)项目的可行性:评审专家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包括项目的实施计划、预期目标和资源保障是否合理可行。
(3)项目的创新性:评审专家将评定项目的创新性,包括项目的研究思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
二、开题1.开题的意义开题是课程思政项目立项后的第一步工作,其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和保障。
2.开题的程序(1)准备材料:项目负责人根据学校要求准备好开题材料,包括开题报告、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等。
(2)答辩环节:项目负责人根据学校安排,进行开题答辩,对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进行详细阐述,并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
(3)评审结果:评审专家根据开题答辩的内容和材料,给出开题评审意见和建议。
大学物理中的课程思政
大学物理中的课程思政【摘要】课程思政是一项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是简单的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堆叠,而是两者的高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促进专业课程中的思想育人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作,实现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理想过渡。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物理评价体系【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大学物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78-01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堆叠,而是将两者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在课程中恰当的融入思政教育,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政治思想。
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特色和背景,思政教育的融合也必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大学物理作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具有理论推导多,公式繁琐,逻辑思维要求强等特点。
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理论知识会有所畏惧,甚至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而言本来就不是太高。
当前的思政课教学现状中,学生也存在着出勤率低、课堂亲和力差、课上抬头率低的现状[1]。
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如何将课程思政和大学物理有效地相结合,让学生有兴趣、有乐趣、有热情,是在大学物理这门课程中推广课程思政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对于课程思政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老师的教学成效,学校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一、育德于教,寓教于乐面对物理课程教学中原本就存在的理论性强,学生觉得难度大、乐趣低的情况,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自发源于美国后,以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推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功效性,如今已经被世界多国采用并推广[2]。
目前而言,案例法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还比较少,常用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教学中[3]。
12个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12个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高校的工科专业亦需要逐渐树立起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通过深入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工作。
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着重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领略中国智慧:激发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和行业领域发展信心中国制造成就中国道路,中国智造蕴含中国智慧。
要培养“中国制造2025”急需的“新工科”人才,首先要引领广大学生对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真听、真懂、真信,只有对中国道路有充分信心,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有准确把握,才能将中国智慧转化为鼓舞自己立足行业主动进步的不竭动力。
案例1课程思政●教学素有“制造业黄埔军校”美誉的上海理工大学,坚持“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校已成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国际视野开阔、人文底蕴深厚的先进制造业优秀人才的教育高地。
近期,上理工正式推出《智慧中国》“中国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外院士、专家学者、杰出校友等人员组成。
该课程分“中国制造与大国崛起”、“中国智造与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与中国未来”三个模块,围绕六个专题,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选择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内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充分领略智能制造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智慧,从而增强大学生立志投身于先进制造业学习,将个人的成才梦有机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认识,并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认同和理论自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立项申请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综合素养课程[ ]专业课程
课程学分学时:■ 学分■ 学时课程负责人:
课程所属学院:
课程所属专业:
教务处制
2018年6月
填写要求
1. WORD文档格式,五号宋体,单倍行距;表格各栏目大小必要时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但应注意整体美观,便于阅读。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使用缩写。
如另附页,需在表格中简述要点。
3. 如实填写各项,语言表达应准确、完整、严谨。
如有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将按照撤项处理;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 所需签字之处,必须由相应人员亲笔签名。
5. 申报书内容格式编排应规范,A4双面打印。
1.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2.拟建设课程的基本情况
3.课程内容设计方案
4.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
5.拟取得的项目建设成果
6.经费预算
7.其他说明
8.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