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研究须立足于学生的学来研究教,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为旨归已成为教学论研究者的共识。
教学论研究从研究“教”向研究“学”的转向,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注,使教学激励被纳入教学论研究的视野,教学激励研究,无论对教育发展还是对师生个体发展,都有价值,首先,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激励的方法与艺术。
可以促使教师改变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缺陷,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学激励本质在于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教学激励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正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具有激励性。
当前由于厌学导致学业失败的学生越来越多,面对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这个棘手问题,教师却没有有效的教学激励措施。
教师通常的做法是要么依赖经验,要么依赖直觉,或者简单套用书上或其他人的建议来获得常识性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但采用常识性的办法激发学生动机常常令教师们捉襟见肘,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教师应该转变陈旧观念,尝试新方法。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厌学、弃学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其实,动机是一种个体积极学习和成长的先天的能力和倾向,是个体产生行为、获得个人控制感和胜任感的一种先天心理倾向,对所有学生而言,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边缘学生,都有积极的心理活动潜能,包括先天的自尊和学习动机。
但学生的内在的固有的先天动机会受到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被遮蔽。
认知心理学强调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认为学生后天习得的自我概念、目标及对成功或失败的预期、自我评价过程中的评价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动机。
社会认知学派强调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认为他人的社会情感支持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强化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先天的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三者之间具有交互作用。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1彭兴顺教授所著《教育就是唤醒》一书,读来颇有感悟。
其中有一个章节讲到"终身学习教师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谈到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
而要避免不学无术,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诚哉斯言!目今能够静下心来读书者寡矣!浮躁的社会,物欲的大比拼。
果有潜心读书钻研者,却大多会被视为另类,不为他人所容。
尝记访学英伦之时,借住一当地人家,进门首入眼帘的便是一座依墙而立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厚薄不一,林林总总的各类书籍。
而房主人——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英国老兵,仍每天坚持阅读,认真做批注,在我归国之前,还赠我一本有关中世纪历史的典籍作为纪念。
我每天出门上课坐公交,发现车上乘客都是"低头一族",但是大家不是在玩手机看视频,而多是在读书看报纸。
教育专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由此观之,此言不虚也。
我们生活中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淘汰更新速度一日千里。
如果不能坚持每天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不断摄取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知识养分,何谈教书育人?恐怕自己先要被大浪淘沙了。
愿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为中华教育的千秋伟业添砖加瓦!《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与唤醒。
”教育的功能就是唤醒人们心灵当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们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过读完本书我深有体会,深深地感悟到: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为老师,我们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业不精,人师之大忌;德不正,为人师之大害。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始终敬畏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提升自我心理素养。
关于教育工作的经典佳句
关于教育工作的经典佳句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德2、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3、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味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
-------田本娜4、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叶澜5、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6、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9、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10、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事业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11、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12、有了真正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它。
——(英)狄德罗1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德)爱因斯坦14、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英)托·富勒15、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多蒙茜洛诺尔特16、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 陶行知17、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洛克18、经验证明,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学生怎样学习。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深度好文)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和鼓舞,激励学生是一个长期的功夫,既要用心,又要用对“力”。
优秀的榜样、适当的竞争、简单的赞美、积极的文化和一定的荣誉都是激励学生的好办法。
具体如何运用这些激励的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了我们的鼓励,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路上,需要我们为师者一次又一次的激励。
榜样激励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榜样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社会名人榜样示范(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东校望江路校区左岳老师)在常规班会教育中通过播放学生们喜欢的歌曲,带他们去赏析歌词中激励人心的歌词。
了解歌曲背后的励志故事,比如《孤勇者》词作者唐恬多年抗癌仍旧坚持创作,后来实现梦想为自己的偶像作词的经历,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实现梦想。
2.学生自我成长榜样示范(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东校望江路校区左岳老师)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上,通过讲授或者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曾经坚持不放弃最后成功的经历,通过回顾自己在某一项技能学习或者比赛中,通过设立目标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来激发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奋斗激情。
3.“小先生”的学习榜样示范(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王瑞老师)为了激励更多的同学勤思考、多提问,我在班级开展了“小先生”助答疑活动。
每个科目推选三至四位表现突出的学生,组成该科目的“小先生指导团”。
指导团每天收集班级同学问题,问题收集好后,指导团所有成员进行研讨,形成讨论结果,然后由当天各指导团轮值主席给需要的同学解答。
这样做可以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还可以营造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受益的不仅是问问题的同学,还有“小先生指导团”的小老师们。
竞争激励人生总会面临很多挑战,鲶鱼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努力向前跑,那么我们就很难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所以适当的竞争能激励我们更好地前行。
孔子职业观的名言
孔子职业观的名言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小”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3、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4、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5、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6、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7、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我愿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
8、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9、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1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11、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容纳孩子最可谴责的行为。
12、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13、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马卡连柯14、心灵塑造的最佳工程师。
15、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16、慈父+慈母=教师。
17、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1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1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20、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去启迪一代人的心灵。
21、我们都随时处于正在学习的过程。
22、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终将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
23、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24、天荒地老,教师的童心不泯。
25、心灵和心灵撞击,生命和生命对话。
26、师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沐浴阳光。
27、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28、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29、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30、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
31、“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32、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3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34、道而弗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
教师对学生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每当想起这句名言时我就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素质教育在哪里?学生一次家庭作业的不完成,引起教师无止境的对学生批评,学生一次体育测试的不达标,换来学生无止境的练习,学生一次数学成绩的不及格,引起教师无止境的对学生埋怨等等。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一系列的行为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对学生的包容和理解。
是什么因素束缚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一、传统的教育束缚了教师的态度传统教育的分数量化、等级排名让教师失去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技巧的形成;思想的升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分数的高低,没有注重对学生智慧潜能开发。
每次检测、考试无形中让教师产生巨大的压力。
弥漫给学生的是无止境的练习。
这时教师就会在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间徘徊,教师的对学生态度也在有形与无形中形成。
我发现德国的素质教育优先于中国。
例如:有过一个题目叫《你有多诚实?》的小测验. 第二个问题:我完全忘记了做德语作文,该如何对老师说?对于中国的学生会欺骗教师,而德国的学生承认自己忘记了做作文。
为什么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学生只会说假话吗?不。
只是因为德国的教育工作者,对孩子犯错的包容心特别强,从不感情用事地惩罚孩子,而是找到孩子犯错的根源,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
传统的教育束缚了教师的态度,让教师的包容心特别狭窄,只会对学生无止境的埋怨,这样会在学生心灵里播撒扭曲和仇恨的种子。
二、文化素养决定着教师的思想去年,在县级培训中我听一位专家讲了凯利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有的教师还留下了眼泪。
这与文化素质有关吗?没有。
班主任的激励艺术
班主任的激励艺术摘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班主任的激励艺术,是指在班级工作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多鼓励与赞扬,能让学生心灵充满阳光,能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勇于探索。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关键词:诚信激励身教激励榜样激励话语激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班主任的激励艺术,是指在班级工作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多鼓励与赞扬,能让学生心灵充满阳光,能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勇于探索。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一、诚信第一有效激励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教师的威信是最具权威的。
如果一个懂得把握威信的教师从小就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那么他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非常顺利。
为此,我不但在班级设立了激励制度,而且每学期都要变变花样,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竞争热情,更要在每学期给那些在竞争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以各种奖励,只要是我承诺过的,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在所不惜。
因为教师的诚信度决定了你的威信度,不要说空话而不履行诺言。
如果有一次欺骗伤了孩子的感情,那么今后的各种竞争对他们而言都失去了意义。
一个没有斗志的集体将是死气沉沉的可怕的集体。
今年在我所教的这个班,我曾经答应孩子们要在六一儿童节送他们一件特别的礼物。
条件是要他们认真学习,把期中考试努力考好。
孩子们都很卖力,期中考试成绩都很理想。
于是我给六十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储蓄罐,还在每个罐里面偷偷放了一张小纸条,写上“在我心中你是最重要的”,“你是最棒的孩子,加油!”,“你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等祝福的话。
许多孩子回去发现了这个秘密,非常激动。
教育的艺术不止于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
教育的艺术不止于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作者:蓝淑青来源:《速读·上旬》2021年第08期◆摘要: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一旦错过了,就很难挽回。
家长、老师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也是指引者,乐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孩子的表扬与鼓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设金光大道。
教育的艺术,并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与唤醒。
◆关键词:教育;艺术;鼓舞;唤醒新一代是祖国未来幼苗,教育是仁爱沃土,教师是春的使者,唤醒沉睡的种子并健康成长是教育的深切内涵。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一旦错过了,难以挽回。
而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于影响性教育;只有沟通、激励之下成长的孩子,其人生观方现光明。
一、别让坎坷与波折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教育的内涵不止于传授,鼓舞和唤醒更体现其内涵。
孩子的成长,并非韭菜种植,不可能均衡成长。
比如问题学生,其存在的客观性不得不让人拒绝,但是又不得不让人接受。
而这时候,正是教育艺术价值的体现。
上学年我的六年1班有一名问题学生,有过“再逼我交作业,信不信我在你面前跳楼?”那让老师心酸的历史。
开学前我对这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智力一般,不求上进,再加上母亲早逝,父亲续弦;而继母心思都放在亲生儿上。
可怜的孩子,慢慢的成为一个孤独的人,性格变得暴躁横蛮。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内心真正的他,并非野蛮无理。
因为他的暴躁举动,并非伤及他人;他的自残行为,或许是对环境不满的一种发泄方式。
他,欠缺的是关怀与鼓励、积极的人生观。
二、奉献真爱,金石为开世界万物,皆有差异,同样,一个班集体,差异存在是必然的。
若能发现、发掘闪光点,每一个孩子将能发光发热。
开学那天,我站在教室门口给进来的孩子问好。
他,瞟了我一眼,然后态度傲迈地走进座位。
开学礼结束后,我表扬了几名在行走路上挺腰且没说话的同学,他就是其中的一名。
由于习惯不专心,那位同学没有听到表扬的内容。
所以放学时我发现他奏近同学细问详情。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3篇_心得体会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3篇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3篇,感谢您的阅读!《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与唤醒。
"教育的功能就是唤醒人们心灵当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们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过读完本书我深有体会,深深地感悟到: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为老师,我们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业不精,人师之大忌;德不正,为人师之大害。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始终敬畏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提升自我心理素养。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做一个"爱教"、"会教"的好老师。
自古以来,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老师也一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成功。
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的差异参差不齐,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通过对本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爱的智慧,爱的科学和爱的艺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暂时没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童心、责任心和信心。
教育孩子的过程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学会观察,善于倾听,及时做好家访,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最后要亲近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生要做到关怀、宽容、关注和赏识。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是乌申斯基所说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
魅力语言灿烂课堂——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美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动力。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只有在具有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四个特征基础上,才能将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从而切实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语言艺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即是通往心灵的路。
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借助于语言——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它是一种在科学性、规范性基础上形成的富有情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是连接知识和学生接纳知识的一条纽带。
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这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2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意,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
因而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语文教学语言美,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则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入学后,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但注意的持久性与稳定性相对较差,因而更需教师注重课堂语言的组织与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但从学校的课堂实践及与学生的交流来看,目前还存在着教师语言过于成人化、复杂化或简单化的倾向,缺乏感染力与吸引力;评价语言缺少个性或价值。
“你说得真好!”“你说得太好了!”等既空又泛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评价,长期的使用带给学生的只有精神上的慰籍而缺少思维的碰撞与认识的飞跃。
班主任激励学生的14种方法
班主任激励学生的14种方法德国教育家XXX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可见,班主任除不断激励自己外,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出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育人氛围。
因此,掌握和运用激励学生的14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物质激励法。
物质激励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一个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物质奖励直观对接,给予适当的奖励,包括奖品、奖学金。
尽管它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武器,但对受奖者本人也会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须恰当运用此法,防止走极端。
既不能认为“精神至上”,否定物质的作用,也不能标榜“物质至尊”,以免学生陷入“向钱看”的误区。
2、情感激励法。
唐代诗人XXX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心理学家也认为,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种情感的需求。
所以,班主任以饱满的热情、诚挚的真情来以情育情、以情感情,学生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在研究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才能切实培养他们的研究生活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3、兴趣激励法。
XXX:“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在思想教育中,班主任要注意结合社会生活中新颖有趣的事例进行说理,以符合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同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积极健康的特长和爱好,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与鼓励,以令其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
4、信任激励法。
信任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催化剂,它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共振,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在“用人不疑”上,更体现在对学生的放手使用上。
也只有班主任在基础上的放手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5、目标激励法。
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班主任只有不断启发学生树立高标准,才能真正增强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期2012年 5月 13日编辑:张虎强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师德培训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5月13日、14日是给老师们补充学习,补交作业,修改作业的时间,请需要补交作业,修改作业的老师抓紧时间完成提交。
这次的师德培训已经接近尾声了,老师们也基本完成了这次的师德培训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完成作业、发表日志、论坛讨论等方面都做的非常好,有很多位老师获得了满分,祝贺大家。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师德培训学习,从老师们的日志,作业,我的教学故事,论坛讨论等可以看出每位老师都非常认真对待这次学习,从这次培训中获得了很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感悟。
希望以后有更多让我们老师在网上学习的机会。
满怀激情,为梦想而工作通衢中学叶志育我有幸拜读霍懋征老师的文章。
其中一句话——“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在我眼里更是一项事业。
这种观念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
”让我深受启发。
卡内基钢铁公司总裁齐瓦勃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是单纯为了赚钱。
我们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
我们只能在工作中提升自己。
”带着激情去工作吧,把工作当作事业干。
不要说我们普通教师没有事业,我们的事业就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就在我们教书育人的工作里。
有人说,怀才就象怀孕,时间长了就会被人看出来,激情会让大家更早看到我们的“才”。
带着激情去工作吧,把工作当作乐趣干。
如果你懂得享受工作的话,你就不要单纯把工作当成负担,要从中感受乐趣。
“世上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带着激情去工作吧,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干。
究竟为谁工作?有的人说是为学校干,有的人说是为领导干……其实,我们平时教育学生:学习是为自己学的,同样,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为自己干的。
学校靠我发展、我靠学校生存。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来干,又何愁工作做不好?其实说到底,每个人都需要工作,都要用劳动来换取生存的资本。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来源于卢梭及裴斯塔洛齐的思想,一方面来源于他的同代人、福禄贝尔主义的主师爷福禄贝尔(F.W.A. Fr?bel),主张教育的天然性、启发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尤其注重教育的人性价值,因为神性恰恰是通过人性而唤醒并弘扬的。
如此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胶条和倡导民主的特征,带来许多国家二十世纪教育方式的革新。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
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动的高级生命体,教育者只要去关注这种天性,顺其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去启发、鼓励和加以方法上的开导,使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释放,还有什么本领学不来呢?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这是这句话的重要内涵。
此外,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式教育,会使学人失去思辨和批判能力,它意味着下一代人的精神退化。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多萝茜洛诺尔特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对我一生成就最有影响的是我从幼儿园里学到的这两句话: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要分一半给别人.教育家名言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狄更斯:“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 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
因此,如何培养和打造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教学,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一代, 不仅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具有高度发挥想象力的习惯和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炼意志。
就具体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强化学生心理图式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它更应是情感的艺术。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
”托尔斯泰也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并感染大众,而优美的音乐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感人的。
优美的旋律通过歌词的直接引导,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
由于音乐旋律在个体鉴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每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基调,如亲切、自豪、神往、风趣、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
对于这些独特的情感基调,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再在审美之中产生相应的联想记忆。
这种记忆体现在心理结构之中,并形成音乐的心理图式,运用这种心理图式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我们聆听《十五的月亮》那种温柔、令人陶醉的旋律,会唤起崇敬战士的情感;又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那质朴自然、富于想象的歌词,从容舒展、节奏自由、回环起伏、清新优美。
具有云南特色的旋律,使学生陶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
因此,通过培养学生不断地聆听、欣赏和熏陶,优美动听的旋律一旦化为想象力,同样会形成对低级趣味的音乐旋律进行排斥和否定的力量,形成正确的心理情感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浓厚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发明的前提,只有创新意识强的人, 才可能对每件事物进行思考,并设法改进它。
激励-唤醒-鼓舞
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统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我想对于作文教学亦是如此。
写作是一种半封闭的心理操作过程,要完成这个心理操作过程,平时我们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和多彩的生活素材,而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积累写作语言和材料,这只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真正反映学生作文能力的是如何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习作,给习作添光彩。
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运用所积累的材料,唤醒他们开拓创新,鼓舞他们勤于练笔,写出的作文才更生动、更精彩。
一、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提炼思想。
叶圣陶曾说过:作文指导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
因此说,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使思想健康正确地反映现实生活才能做到言之有理。
其实小学生的作文所反映出的思想观点错误的并不多,多的是不会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即只知道“写什么”,而不知为“什么写”。
今年“六一”,我班举行了“成语接龙”比赛,全班分五组以淘汰的方式来决胜负,开始学生情绪高涨,可后来第一组过五关斩六将冲到决赛时,被淘汰的那三组学生心理不平衡了,不断地为第五组同学呐喊助威,存心与第一组作对。
后来第一组以一词之差输了,其他组的更是幸灾乐祸,惹得第一组的选手抱头痛哭。
至此,这次活动的意义已荡然无存。
显然,学生只注意其表面现象,而未作深入思考。
因而我这样引导他们:第一组同学靠什么连败三组进入决赛,他们为什么哭呢?第五组同学凭什么最后获胜?并且出示刚学过的“圣人千虑,必有一失”等格言让学生思考,最后让学生为每一组都设了一奖项(根据各组比赛的表现而定),这样学生的思考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深化了思想认识,写出的作文主题新且不雷同。
二、激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扩大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
丰富的知识对学生写作文时分析内容,提炼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且能启迪学生的联想。
而要使学生的作文新颖而高远,独特而创新,就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善于想象别人未提到的,并具有较高的、健康的材料。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来源于卢梭及裴斯塔洛齐的思想,一方面来源于他的同代人、福禄贝尔主义的主师爷福禄贝尔(F.W.A. Fr?bel),主张教育的天然性、启发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尤其注重教育的人性价值,因为神性恰恰是通过人性而唤醒并弘扬的。
如此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胶条和倡导民主的特征,带来许多国家二十世纪教育方式的革新。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
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动的高级生命体,教育者只要去关注这种天性,顺其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去启发、鼓励和加以方法上的开导,使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释放,还有什么本领学不来呢?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这是这句话的重要内涵。
此外,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式教育,会使学人失去思辨和批判能力,它意味着下一代人的精神退化。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多萝茜洛诺尔特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对我一生成就最有影响的是我从幼儿园里学到的这两句话: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要分一半给别人.教育家名言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狄更斯:“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语文教育教学名言
语文教育教学名言语文教育教学名言语文教学名言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2、"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
"——英国教育家洛克3、"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4、"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5、"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6、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7、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8、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9、"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著名作家萧伯纳10、"所谓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索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1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第斯多惠经典语录
第斯多惠经典语录1.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就像我小时候学画画,老师不是直接告诉我怎么画,而是给我看那些大师的画作,跟我说:“你看,他们能画出这么美的画,你也可以,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那时候我心里就像有一团火被点燃了,特别想拿起画笔去创作。
2. 第斯多惠讲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我同学小明就遇到过这样两种老师。
一个老师就是把知识硬塞给他,他学得可痛苦了。
另一个老师呢,总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小明在这个过程中可积极了,还说这就像在寻宝,他是探险家,老师是给他指方向的人。
3. 第斯多惠提到:“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精神长相。
”我觉得太对了。
你看大街上那些有气质的人,他们肯定是接受过好的教育,就像经过精心雕琢的美玉。
我邻居家的姐姐,她读书很多,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优雅,这就是教育在她身上的体现啊。
4. 第斯多惠曾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这就好比一个没吃饱饭的人,怎么能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别人呢?我有个朋友想当老师,他自己先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他说:“我得先把自己变得优秀,才能教好学生呢。
”5. 第斯多惠说:“对学生来说:知道论证的方法,比知道论证本身更为重要。
”我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的时候,老师不是只给我们讲那些数学定理怎么用,而是着重教我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论证。
就像给了我们一把万能钥匙,而不是只打开一扇门的钥匙。
这让我在面对各种难题的时候都能有自己的思路。
6. 第斯多惠讲:“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
”就拿环保教育来说吧。
不是只让我们知道哪些东西污染环境,而是要让我们真正去做保护环境的事情。
我和家人出去旅游的时候,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我就想起这句话,然后我就主动去把垃圾捡起来,还告诉那个人要爱护环境呢。
7. 第斯多惠提到:“凡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最具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来源于卢梭及裴斯塔洛齐的思想,一方面来源于他的同代人、福禄贝尔主义的主师爷福禄贝尔(F.W.A. Fr?bel),主张教育的天然性、启发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尤其注重教育的人性价值,因为神性恰恰是通过人性而唤醒并弘扬的。
如此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胶条和倡导民主的特征,带来许多国家二十世纪教育方式的革新。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
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动的高级生命体,教育者只要去关注这种天性,顺其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去启发、鼓励和加以方法上的开导,使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释放,还有什么本领学不来呢?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这是这句话的重要内涵。
此外,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式教育,会使学人失去思辨和批判能力,它意味着下一代人的精神退化。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多萝茜洛诺尔特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对我一生成就最有影响的是我从幼儿园里学到的这两句话: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要分一半给别人.
教育家名言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狄更斯:“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发现”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
学必有疑,有疑比有所思。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
维的导火索”。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启不发。
”布鲁纳:“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
是值得学习的。
”有位名人曾说过:“把热爱自己的专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好教师。
”布鲁纳指出:“油画教育过程的标准,是效果和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古人强调;“善诱者,善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
本世纪7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没有掌握一定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力因素包括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七种能力,其中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
上述全部质量因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皆能
得到一定的训练,而且非智力因素也与所增长。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著名外语教授许国璋同志在个北京市自学青年颁发毕业证书的会上讲了一段话:“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无不都是靠自己学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谁能教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谁能教爱因斯坦发现解释宇宙的根本原理?谁能教鲁迅先生刻画出阿Q的形象?自己的学习和创造是前进的一种动力。
”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显示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年级愈高就愈是如此。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一位教育家所说:“求知兴趣的首要源泉和头一颗火星保护在对课堂讲解材料。
对被分析事实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之中。
”乌申斯基说过:“智慧不
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华罗庚先生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
“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孟子讲: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也。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只要途径之一。
”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多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籍华人李政道教授说得好:“实验无论如何都不会国防。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主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革命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
”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
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周恩来:“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北宋学者欧阳修曾言: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清人唐彪说:“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基斯德说得好:“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马卡连科认为:“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