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级MPA-E)(12月28日公共管理学学位评估分委员会讨论通过)一、培养目旳为各级政府和公共部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中国公共领导人才。

该学位获得者应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认知中国国情,切实理解和把握全球化发展旳趋势,具有爱国奉献、明德为公旳思想境界,熟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对现实公共管理问题既能进行专业而独到旳分析与研究,也能切实掌握详细旳运作、协调与沟通技巧,卓有成效地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旳现实问题。

二、学分规定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期间,需获得基础课程18学分,应用能力与技巧课程15学分,现代公共管理前沿9学分,专业实践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44学分。

三、学制及学习方式弹性学制(2~4年),采用学分制。

学习方式以分段集中形式为主。

修完课程后回工作单位做毕业论文。

四、课程设置1、公共管理基础课程(18学分,考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70590113) 3学分(考试)●公共管理(70590103) 3学分(考试)●公共政策分析(70590193) 3学分(考试)●政治学(70590133) 3学分(考试)●公法学(80590453) 3学分(考试)●公共经济学(80590373) 3学分(考试)2、应用能力与技巧课程(15学分,考试)●英语(60640413) 3学分(考试)●政府、市场与社会(70590413)3学分(考试)●战略思维与决策(80590523)3学分(考试)●领导科学与艺术(80590213) 3学分(考试)●论文设计与写作(70590363)3学分(考试)3、现代公共管理前沿(9学分,考试))●公共管理前沿(70590403)3学分(考试)●公共政策专题(80590463)3学分(考试)●国际公共管理专题(80590543)3学分(考试)(国际公共管理专题学分获得方式:境外调研后交汇报或参与5次以上国际学者旳讲座、汇报或研讨,并提交有关分析汇报。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年12月修订,2011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1)(该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能够引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管理部门的应用研究工作,以及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

三、学习年限:2~3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8,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80510053)3学分(考试)秋●《资本论》选读(60510013)3学分(考试)秋以上两门只选其一(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 2 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25学分以上)(1)基础理论课(≥3学分,考试,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运筹学(A) (60510024)4学分(考试)秋●高级应用数理统计(80512043)3学分(考试)春●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秋●应用随机过程(70510273)3学分(考试)秋●组合数学(60240013)3学分(考试)秋●高级微观经济学(70510113)3学分(考试)秋(2)专业课(≥9学分,考试)●决策理论(70510063)3学分(考试)秋●高级信息系统(80513733)3学分(考试)秋●高等运作管理(70510513)3学分(考试)秋●IT与组织(70510223)3学分(考试)春●高级运筹学(70510053)3学分(考试)春●随机建模与优化(70510523) 3学分(考试)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讨课(3)必修环节(2学分,考查)(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 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4)选修课程(≥11学分,考试)●信息管理(80510042)2学分(考试)秋●企业资源规划(ERP)(80512362)2学分(考试)秋●经济与金融视角的管理技术创新研(80514393)3学分(考试)秋究方法●供应链管理(80511192)2学分(考试)春●商务智能(80511212)2学分(考试)秋●网络时代的质量管理(80511382)2学分(考试)春●运作管理专题(80512102) 2学分(考试)春●服务管理(80512092)2学分(考试)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未选课程●全校各系(院、所)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生课程五、论文从选题报告通过到申请论文答辩不少于1年。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建设管理系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技术和管理并重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坚实的工程、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和技能,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善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高效管理工程项目,并具有卓越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建设行业领军人物和后备帅才。

(1)掌握建设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专业设计和进行专业交流的所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在专业各领域继续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基础。

(2)能从事建设与房地产领域的项目管理实践,如项目的策划、评估、设计、建设、经营和维护:具有较宽广的视野,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不断学习运用新工具,能适应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

(3)能继续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在某一专业方向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4)拥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并能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具有持久的毅力和开阔的胸襟,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志于成为服务社会的领导者。

二、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5)熟练掌握并能应用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及统计)、物理和化学知识的能力;(6)设计及执行社会实验和调查、以及分析解释数据的能力;(7)具有使用建设管理实践所需的专业技术、技巧和工具的能力;(8)进行建设管理和房地产领域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并能使之满足经济、环境、政治、伦理、美学、健康与安全、可建造性和可持续发展;(9)辨识、分析规划及解决项目管理问题的能力;(10)有效沟通、团队合作、领导统御的能力;(11)跨领域学习和组织跨领域团队工作的能力;(12)理解和表达各种不同的工程范畴的能力;(13)有实地实习参观经验,并了解工程与社会的关联性;(14)具备专业伦理、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15)了解时代发展,并具有应用现代化科技及信息工具的能力;(16)宽广的国际视野及外语沟通能力;(17)了解工程和管理解决方案对全球、社会和自然的影响;(18)理解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工程性与以探求真理为目标的科学性间的关系;(19)具有进一步深造的背景和终身学习的认识与能力。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2008年6月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08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1)(该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引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管理部门的应用研究工作,以及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

三、学习年限:2~3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8,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80510053)3学分(考试)秋●●《资本论》选读(60510013)3学分(考试)秋●●自然辩证法(文科类)(60610053)3学分(考试)春以上三门只选其一(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 2 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25学分以上)(1)基础理论课(≥3学分,考试,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运筹学(A) (60510024)4学分(考试)秋●高级应用数理统计(80512043)3学分(考试)春●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秋●应用随机过程(70510273)3学分(考试)秋●组合数学(60240013)3学分(考试)秋●高级微观经济学(70510113)3学分(考试)秋(2)专业课(≥9学分,考试)●决策理论(70510063)3学分(考试)秋●高级信息系统(80513733)3学分(考试)秋●高等运作管理(70510513)3学分(考试)秋●IT与组织(70510223)3学分(考试)春●高级运筹学(70510053)3学分(考试)春●随机建模与优化(70510523) 3学分(考试)春●能源与资源管理学(71010113)3学分(考试)秋●决策与对策模型方法(71010124)4学分(考试)春(3)必修环节(2学分,考查)(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 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4)选修课程(≥11学分,考试)●信息管理(80510042)2学分(考试)秋●企业资源规划(ERP)(80512362)2学分(考试)秋●IT与企业变革(80511223)3学分(考试)秋●供应链管理(80511192)2学分(考试)春●商务智能(80511212)2学分(考试)秋●网络时代的质量管理(80511382)2学分(考试)春●运作管理专题(80512102) 2学分(考试)春●能源环境经济学(81010022)2学分(考试)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未选课程●全校各系(院、所)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生课程3、补修课程(本专业直读生不用补修,其他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适当选择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记非学位课要求学分。

13、清华大学本科生各专业培养方案-165页

13、清华大学本科生各专业培养方案-165页
.......................................................................................................1 建筑技术科学系............................................................................................................................ 6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6 土木工程系.................................................................................................................................... 9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9 建设管理系.................................................................................................................................. 13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TsinghuaUniversity

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TsinghuaUniversity

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清华经管学院遵循清华大学的基本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

经管学院本科生教育的理念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学院实现这一理念的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由此确定本科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

经管学院本科项目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数字经济时代商务活动规律,能够有效驾驭信息通信技术以提升绩效、引领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会计学专业培养既掌握国际前沿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通晓全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展趋势,又熟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端会计研究和实践人才。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中文、英语和数学三种基础技能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即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以及新生研讨课等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三个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

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跨越专业界限,选修任选课程。

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能。

会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

毕业后应具备在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中运用现代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研究型工作的能力。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的特点是更好地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00910011
建筑市场交易与行业规制
工程管理英语
40030062
物业管理
30910082
房地产价格理论与估价方法
40030512
工程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
30050132
建筑设备
建设管理研究方法
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经济政策
40021321
建筑设计概论
40021351
建筑设计原理
30020572
城市规划原理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目录(含基础读写(R&W)认证课)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 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3学分
(1) 数学 22学分 必修
10421055
微积分A(1)
5学分
2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10421065 10421094 10421102 10420803 10910013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四选一
1学分
2学分
2学分/2周
5.实践环节 18学分
Project类课程 4学分
40030721
建筑设计概论
40030741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40910122
建设管理课程综合设计
实习类课程 14学分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外语实践
40030402
测量实习
40030584
交流的所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在专业各领域继续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基础。 (2) 能从事建设与房地产领域的项目管理实践,如项目的策划、评估、设计、建设、经营和维护:具
有较宽广的视野,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不断学习运用新工具, 能适应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 (3) 能继续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在某一专业方向进行了较深入的学 习,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4) 拥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并能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具有持久的毅力和开阔的胸襟, 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志于成为服务社会的领导者。

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6月23日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10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400本方案适用于以下研究方向:1、公共政策2、政府管理3、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4、公民社会与治理5、区域发展与政策(含台港澳地区)6、发展规划二、培养目标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教育致力于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非盈利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的高级人才。

三、知识结构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教育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课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1、基础理论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学科特点,达到坚实宽广的要求,着重学习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理论。

2、研究领域根据本研究领域发展的特点,注重对本领域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交叉学科鼓励学生根据论文研究的需求,跨学科选择人文、社科、经济及理工科研究生课程。

四、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周内,按培养方案制订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批后,交学院业务办备案。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学院业务办备案。

2、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博士研究生完成“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后,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一次学科综合考试。

资格考试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初,考试内容覆盖学科基础课程,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研究生。

资格考试不及格者可以重考一次,重考成绩记载与正常考试相同,但在成绩后记“重考”字样。

重考仍不及格者将不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处理办法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批准并报研究生院,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EM)培养方案(适用于2013级入学研究生)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和学习时间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现场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学制一般为2年。

教学安排可采用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两种方式。

三、学分要求总学分数不少于4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3学分,工程管理核心课程13学分,工程管理限选课程不少于6学分,领域方向课程不少于13学分,学位论文6学分。

四、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程(3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1学分(考试)●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管理核心课程(≥13学分)●工程师的领导力(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战略管理(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管理经济学(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定量分析与决策方法(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财务和投资(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市场和营销(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工程管理前沿讲座(申请新开课)1学分(考查)3.工程管理限选课程(≥6学分)◆管理模块(≥2学分)●精益运营和持续改善(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软件项目管理(84100062)2学分(考试)◆商科模块(≥2学分)●公司组织与治理(80511002)2学分(考试)◆商务法律模块(≥2学分)●国际经济法(80660102)2学分(考试)4.领域方向课程(≥13学分)●最佳工程管理实践(必修)(69998051)1学分(考查)●工程管理导引(选修)(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查)(1)能源环境管理方向(≥12学分)1)宏观能源类课程(≥4学分)能源工程和技术方向(≥2学分)●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查)●能源系统工程(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能源政策和管理方向(≥2学分)●能源环境经济学(81010022)2学分(考试)●能源与资源管理学(71010113)2学分(考试)●能源与环境评价方法学(81010012)2学分(考试)2)宏观环境课程(≥2学分)●能源与环境(80050012)2学分(考试)●可持续发展引论(90050012)2学分(考试)3)环境学院专业基础及专业课(≥6学分)●环境与市政工程实践与案例分析(1)(80050142)2学分(考试)●水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与管理案例分析(80050322)2学分(考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案例分析(80050302)2学分(考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案例分析(80050312)2学分(考试)在导师指导下选择相关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2)生产制造管理方向(≥12学分)产品开发管理类课程●产品开发管理(80168102)2学分(考试)生产管理类课程●生产与运作管理(80160252)2学分(考试)●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70160093)3学分(考试)●高等质量管理学(80160172)2学分(考试)●物流概论(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管理信息系统(80160242)2学分(考试)●现代安全工程(80160052)2学分(考试)先进制造专业类课程●先进制造技术(90130032)2学分(考试)●机械故障诊断(80130432)2学分(考试)●现代智能信息处理(80130402)2学分(考试)●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实践(80130152)2学分(考试)在导师指导下选择相关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3)信息管理方向(≥12学分)●信息管理概论(84108042)2学分(考试)●业务流程与信息资产管理(84108033)3学分(考试)专业基础及专业课(7学分)●软件工程前沿技术(84108052)2学分(考试)●服务系统构建与最佳实践(74108012)2学分(考试)●企业IT架构管理(84108022)2学分(考试)●云计算与新商业模式(84108011)1学分(考查)补修课程凡缺少如下课程知识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补修,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培养方案doc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培养方案doc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培养方案篇一:清华经管学院XX级本科培养方案清华经管学院 XX 级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清华经管学院遵循清华大学的基本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

经管学院本科生教育的理念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学院实现这一理念的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由此确定本科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

经管学院本科项目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数字经济时代商务活动规律,能够有效驾驭信息通信技术以提升绩效、引领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会计学专业培养既掌握国际前沿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通晓全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展趋势,又熟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端会计研究和实践人才。

经济与金融专业(含保险方向)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中文、英语和数学三种基础技能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即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以及新生研讨课等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三个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

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跨越专业界限,选修任选课程。

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能。

会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

毕业后应具备在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中运用现代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研究型工作的能力。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培养方案

研究方向课程
教育经济学
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问题,如 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成本效
益等。
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
市场营销管理
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价、促销等 。
实践环节与能力培养
社会实践
通过实习、社会调查等形式,了 解社会现状和问题,提高实践能
力。
学术研究
参与教师或自己的学术研究项目 ,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团队合作
通过课程项目、竞赛等形式,培 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03
学位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
论文选题与文献综述
论文选题
学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兴趣和学术方向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 值的论文题目。
文献综述
学生需广泛阅读和理解相关文献,对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有深入的认识 ,能够准确把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流能力。
实践项目合作
02
与海外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海外志愿者活动
03
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志愿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
05
学生管理与职业发展
学生组织与社团活动
1 2 3
学生会
学生会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参与学校治理,举 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创业支持
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实现创 业梦想。
06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师资队伍介绍
教授团队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学 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团队,其中包括多名国家级杰出人才和 优秀学者。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含金融方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含金融方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含金融方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急需大批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素养、包括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功底和分析方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经济学第二学位通过对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接近于经济学本专业本科生的系统而严格的培养,使学生对其专业领域及其他广泛领域的经济问题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考和严谨的分析,为将来从事本专业与经济学有关的工作、或者其他与经济学相关的职业奠定基础。

从2015年秋起,将开设金融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框架、同时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及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的复合型经济金融人才。

从2015年秋起,将开设金融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框架、同时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及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的复合型经济金融人才。

二、基本要求培养方案中先修课的要求为专业学习提供数理基础,包括微积分类、线性代数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类课程。

必修课包含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性课程。

在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选修任选课程。

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涵盖了经管学院一学位学生可选经济学、金融学类课程。

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通过第二学位的学习,拓宽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视野,奠定全面而专业的经济学基础;培养学生尊重经济规律的思维习惯,在第一学位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能与经济学学习结合,并为经济学提供用武之地;提高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金融方向的培养希望能更好地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课程设置上,既包括必修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课,也包括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经济、金融理论或应用性选修课。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清华经管学院遵循清华大学的基本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

经管学院本科生教育的理念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学院实现这一理念的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由此确定本科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数字经济时代商务活动规律,能够有效驾驭信息通信技术以提升绩效、引领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会计学专业培养既掌握国际前沿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通晓全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展趋势,又熟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端会计研究和实践人才。

经济与金融专业(含保险方向)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中文、英语和数学三种基础技能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即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以及新生研讨课等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三个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

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跨越专业界限,选修任选课程。

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能。

会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

毕业后应具备在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中运用现代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研究型工作的能力。

经济与金融专业的特点是更好地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年12月修订,2011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1)(该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能够引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管理部门的应用研究工作,以及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

三、学习年限:2~3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8,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80510053)3学分(考试)秋●《资本论》选读(60510013)3学分(考试)秋以上两门只选其一(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 2 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25学分以上)(1)基础理论课(≥3学分,考试,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运筹学(A) (60510024)4学分(考试)秋●高级应用数理统计(80512043)3学分(考试)春●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秋●应用随机过程(70510273)3学分(考试)秋●组合数学(60240013)3学分(考试)秋●高级微观经济学(70510113)3学分(考试)秋(2)专业课(≥9学分,考试)●决策理论(70510063)3学分(考试)秋●高级信息系统(80513733)3学分(考试)秋●高等运作管理(70510513)3学分(考试)秋●IT与组织(70510223)3学分(考试)春●高级运筹学(70510053)3学分(考试)春●随机建模与优化(70510523) 3学分(考试)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讨课(3)必修环节(2学分,考查)(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 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4)选修课程(≥11学分,考试)●信息管理(80510042)2学分(考试)秋●企业资源规划(ERP)(80512362)2学分(考试)秋●经济与金融视角的管理技术创新研(80514393)3学分(考试)秋究方法●供应链管理(80511192)2学分(考试)春●商务智能(80511212)2学分(考试)秋●网络时代的质量管理(80511382)2学分(考试)春●运作管理专题(80512102) 2学分(考试)春●服务管理(80512092)2学分(考试)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未选课程●全校各系(院、所)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生课程五、论文从选题报告通过到申请论文答辩不少于1年。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计划
1
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宽博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全面掌握现 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人文关怀、 战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未来能够从事经济学、社会学、国 际政治和心理学等各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复合型 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要求 学生需了解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和心理学四个专业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分析政治、社会、 市场和国际现象的能力;了解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脉络,能 够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文科高等数学和统计 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研究工具;强化语言学习,熟练地掌握一 门外语。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学习社会科学 的共同基础课程,同时也接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和
国际政治专业核心课程 8门,23学分 近代国际关系史(3学分),比较政治学基础(3学分),国际政 治经济学基础(3学分),国际组织(3学分),国际关系学理论 基础(2学分),社会科学统计学入门(3学分),外交学(3学分), 中国对外政策(3学分)。 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 9门,28学分 普通心理学(3学分),生理心理学(3学分),实验心理学(3 学分),人格心理学(3学分),发展心理学(3学分),认知心 理学(3学分),心理统计学(3学分),异常心理学(3学分), 心理测量学(3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
心理学四个方向的入门课程。 从第二学年秋季起,通过双向选择,学生在经济学、社会学、 国际政治和心理学四个专业方向中选择其一作为主修专业 学习,同时选修社科班其它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 完成课程和培养环节要求后,社会学、国际政治两个专业授 予法学学士学位,经济学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心理学 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主修专业培养总学分不少于159学分。其中春、秋季学 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29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共15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社会学专业核心课程 8门,24学分 中国社会(3学分),社会统计学(3学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 法(1)(3学分),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3学分),西方社会 学思想史(下)(3学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2)(3学分),文 化人类学(3学分),社会分层与流动(3学分)。 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8门,24学分 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经济思 想史(3学分), 世界经济史(3学分), 计量经济学(1)(3学分), 中级政治经济学(3学分),中国经济专题(3学分),货币银行 学(3学分)。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2008年6月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08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1)(该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引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管理部门的应用研究工作,以及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

三、学习年限:2~3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8,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3学分(考试)秋●《资本论》选读()3学分(考试)秋●自然辩证法(文科类)()3学分(考试)春以上三门只选其一(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 2 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25学分以上)(1)基础理论课(≥3学分,考试,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运筹学(A) ()4学分(考试)秋●高级应用数理统计()3学分(考试)春●应用随机过程()4学分(考试)秋●应用随机过程()3学分(考试)秋●组合数学()3学分(考试)秋●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考试)秋(2)专业课(≥9学分,考试)●决策理论()3学分(考试)秋●高级信息系统(80513733)3学分(考试)秋●高等运作管理()3学分(考试)秋●IT与组织()3学分(考试)春●高级运筹学()3学分(考试)春●随机建模与优化(70510523) 3学分(考试)春●能源与资源管理学()3学分(考试)秋●决策与对策模型方法()4学分(考试)春(3)必修环节(2学分,考查)(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考查)(2) 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4)选修课程(≥11学分,考试)●信息管理()2学分(考试)秋●企业资源规划(ERP)(80512362)2学分(考试)秋●IT与企业变革()3学分(考试)秋●供应链管理(80511192)2学分(考试)春●商务智能()2学分(考试)秋●网络时代的质量管理(80511382)2学分(考试)春●运作管理专题(80512102) 2学分(考试)春●能源环境经济学()2学分(考试)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未选课程●全校各系(院、所)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生课程3、补修课程(本专业直读生不用补修,其他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适当选择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记非学位课要求学分。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级本科生培养执行计划()DOC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级本科生培养执行计划()DOC

经管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06 年 9 月 一、培养目标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包括经济学知识、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 方法,为学生未来从事与经济学相关的职业奠定基础;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要深入理解中国和国际会计 准则,以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等相关知识,了解会计事务操作过程,为日后参 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以及从事会计学相关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金融学专业力求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 现代金融专业理论基础、分析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要求的高素质金融专 业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所需 要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参加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本领,使学生成为从事组织信息化建设 和管理,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会计学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金融学、经济学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不低于 172,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140,夏季学期实践环节 17 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四、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1.人文社科类课程: (32 学分)  “两课”: (14 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3 3 4 1秋 1春 2秋42春 体育课:(4 学分)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 1 个学分;第 5~7 学期的体育专项为限选,不设学 分,记通过与不通过;第 8 学期的体育为任选。

体育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获得本科学位。

 外语课 (4 学分)实行以英语水平考试 I 为标志的目标管理,本科学位必须通过水平考试 I,并获 4 学分; 学生应选修外语系为我院提供的外语课程 2 门,共 4 学分,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经济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熟悉信息技术与经济、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工程、供应链与产业组织、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经济与管理,金融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信息经济与管理、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及网络金融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的动态及趋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统计与数量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能够胜任各类企业技术管理与经济分析的需要,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信息经济与管理;2)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工程;3)知识经济与商会管理;4)网络金融、贸易及管理;5)高技术管理与风险投资;6)管理信息系统;7)决策管理;8)企业运作管理。

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五年制培养相关条例的规定执行。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试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主要参考书目杂志类:[1]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3]Journal of Finance[4]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5]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6]Decision Science[7]Management Science[8]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9]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0]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1]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2]Marketing Science[13]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4]Sloan Management Review[15]Harvard Business Review[16]ACM Computing Surveys[17]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8]《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21]《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22]《金融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23]《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24]《中国管理科学》,中国科学院著作类:[1]谢康、乌家培主编《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2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选择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下列第 1-9 课程为必修课,共计 26 学分;其余学分可选修下列 第 10-19 课程和 A 组、C 组中的任何课程。
30510393
审计学(1)
3学分
30510893
财务报表分析
3学分
40510073
高级财务会计
经济与金融专业的特点是更好地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 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 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程设置上,既包括必修的经 济学与金融学基础理论课,也包括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理论或应用性选修课。此外,培养目标强调学 生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高素质综合型经济金融人才。
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1)
1学分
40511331
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2)
1学分
2.专业相关课程 50学分
(1)共同专业基础课 11学分
30510833
经济学原理(1)
30510803
经济学原理(2)
30510123
会计学原理
30510842
信息管理导论
(2) 专业课 39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1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五、专业核心课程
共同专业基础课 4 门,11 学分 经济学原理(1)(3 学分)、经济学原理(2)(3 学分)、会计学原理(3 学分)和信息管理导论(2 学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12 门,30 学分 计算机语言(2 学分)、数据结构(3 学分)、计算机系统原理(3 学分)、运筹学(1)(3 学分)、数据 库原理及应用(3 学分)、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3 学分)、计算机网络(2 学分)、管理信息系统(2 学分)、 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2 学分)、系统分析与设计(2 学分)、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2 学分)、生 产与运作管理(3 学分)。 会计学专业 9 门,26 学分 中级财务会计(1)(3 学分)、中级财务会计(2)(3 学分)、管理会计(1)(3 学分)、财务管理(3 学 分)、审计学(1)(3 学分)、高级财务会计(3 学分)、税制与税务(3 学分)、财务报表分析(3 学分)、会 计理论(2 学分)。 经济与金融专业 8 门,24 学分 中级微观经济学(3 学分)、中级宏观经济学(3 学分)、政治经济学(3 学分)、计量经济学(1)(3 学 分)、公司金融(3 学分)、公共财政学(3 学分)、投资学(3 学分)、货币银行学(3 学分)。
6 学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
(3) 中文 4学分
学生应在大一修下列两门中文课。
10510072 10510082
中文写作 中文沟通
2学分 2学分
(4) 大学英语 8学分 学校开设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必修 8 学分,安排在 1-2 年级,每学期必修 1 门,其中必修课组的
课程至少占 4 学分。学生入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 4 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 或“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必修课组的其他课程或经管学院开设的以下两门英语课。
推荐学生选修下列课程,每学期1学分,最多可修4学分。
S1510021
实验室科研探究(1)
1学分
S1510031
实验室科研探究(2)
1学分
S1510041
实验室科研探究(3)
1学分
S1510051
实验室科研探究(4)
1学分
(9) 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 1-2学分
推荐学生选修以下系列课程。
4051130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 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资源开发 利用的技能。
会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 经济学、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毕业后应具备在企业管理和 资本市场中运用现代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研究型工作的能力。
3学分
40510323
中级财务会计(1)
3学分
40510333
中级财务会计(2)
3学分
40510343
管理会计(1)
3学分
40510742
会计理论
2学分
40510823
税制与税务
3学分
40511093
财务管理
3学分
20510102
计算机语言
2学分
30510053
计量经济学
3学分
30510403
审计学(2)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经济管理学院 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清华经管学院遵循清华大学的基本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经管学院本科生教育 的理念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 而出。学院实现这一理念的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由此确定本科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 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
30510053 30510793 40510193 40510522 40510842 40510992 40511273 40511323 30510942
B 组 会计学
计量经济学 运筹学(2) 管理系统模拟 优化模型及软件工具 电子商务 企业资源规划 信息资源管理 人机接口设计 Java程序设计
10510112 30511062 40511412
物质科学
中国与世界:法律传统 中国与世界:制度演变 中国与世界:中国问题的法律与政治 中国与世界:政治转型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10430205 10431014 生命科学
物理学导论 物理学概论
5学分 4学分
2学分
30510273
数据结构
3学分
30510283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3学分
30510332
系统分析与设计
2学分
30510773
运筹学(1)
3学分
智能技术
2学分
40510223
生产与运作管理
3学分
40510853
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
3学分
40510872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2学分
4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为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会计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 统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 170,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140 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 15 学 分,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3学分
10510152 00611843 00781872 00802762 社会科学
中外艺术史 艺术史导论 西方古典音乐文化 外国美术史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30700313 30700283 40700143
中国与世界
心理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网分析 政治学概论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10640952
中级英语口语
2学分
10640962
中级英语写作
2学分
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
可以报名参加。
(5) 数学 学生在以下每类数学课程中任选一门(组)。选修数学双学位概率论、数理统计两门课,可不再选 修概率组课程,但要确保整个通识教育课程组选课至少 70 学分。
2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微积分课组,以下任选一组
10421055 10421065 10420874 10420884 10420963 10420973
微积分A(1) 微积分A(2) 一元微积分 多元微积分 大学数学(1)(社科类) 大学数学(2)(社科类)
线性代数课组,以下任选一门
40510403 40510652 40510673 40510763 40510943 40510952 40510973 40510983 40511003 40511072 40511082 40511103 40511123 40511133 40511192 40511202 40511223 40511242 40511263 40511282 40511313
二、基本要求
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中文、英语和数学三种基础技能 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即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以及新生研讨课等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三个专业的共 同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跨 越专业界限,选修任选课程。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
30510073
公共财政学
3学分
40511423
投资学
3学分
30510523
货币银行学
3学分
30510743
中级微观经济学
3学分
30510763
中级宏观经济学
3学分
30510973
计量经济学(1)
3学分
30511053
公司金融
3学分
5
40511033 10510064 30510422 30510863 30510883 30510953 30510962 30511003 30511013 30511033 40510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