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1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中国农村劳动⼒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国研⽹“中国农村劳动⼒转移”课题组⽬前,我国农村劳动⼒已由1952年的18243万⼈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总数的67.2%,⽽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
根据⼯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前农村劳动⼒⼈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占社会劳动⼒总⼈数的⽐例达到⼯业化国家重⼯业化前期平均40%的⽔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如果达到⽬前⼯业化国家平均20%的⽔平,则将产⽣3.44亿剩余劳动⼒。
如此庞⼤的农村劳动⼒转移,在世界上是史⽆前例的。
⼤量研究表明,劳动⼒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提⾼农村劳动⽣产率的重要途径。
⽬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鉴于我国⽬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转移压⼒已初见端倪,⼤量剩余农村劳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针对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转移渠道⾓度,提出了⼏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现状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今,农业劳动⼒向⾮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条漫长⽽曲折的过程。
⽬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般服务业50%的从业⼈员均来⾃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的⼤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
⼀、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基本进程按照当前的统计⼝径,农村转移劳动⼒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以上的农村劳动⼒;或者虽然未发⽣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农产业就业6个⽉以上的劳动⼒。
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
农业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东北农业大学
农业经济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东北农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农业弱质性表现在()参考答案:农业依赖天气等自然因素,产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从而引起价格波动。
;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较小,这使得农产品价格很容易受产量波动。
;农业科研周期长,农业技术进步慢。
;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不耐储存,对生产者很不利。
2.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一般认为,农业包括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有的国家也把农业看成是一个由()组成的产业系统。
参考答案:产前部门、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3.农业产前服务主要是()服务。
参考答案:生产资料供应4.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一般认为,农业包括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有的国家也把农业看成是一个由()组成的产业系统。
参考答案:产前部门;产后部门;产中部门5.农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功能包括()。
参考答案:粮食安全功能;经济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6.农业生产力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参考答案:劳动密集型耕作;封闭、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粗放式耕作;技术停滞7. "中国,7%土地,养活22%人口"。
"美国,一个农民养活80个人",说明中国农业和美国农业同样发达()。
参考答案:错8.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包括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参考答案:错9.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参考答案:对10.我国面临着耕地资源数量减少与质量下降的双重威胁,不可能保护农产品稳定增长。
(。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
参考答案:生产者的数量;相关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2.替代农产品是指两种或两以上在()上相似,并可相互代替的农产品。
参考答案:效用3.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就是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农业劳动力
阿瑟·刘易斯的就业转换理论:
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 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 只需支付与传统农业维持生存相应的工 资。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消失为 止。
传统农业部门逐渐摆脱了剩余劳动 力的负担得以挣脱贫困,并开始了真正 的增长发展。此时,二元结构的经济转 换成为同质即一元的现代经济。
?
农业劳动力=乡村从业人员?
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1)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2)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
域性 (3)内容的多样性 (4)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 济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2)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 (3)农业劳动力即是重要的生产要 素,又是消费者。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需求:是指农业部 门维持在生产对农业劳动力文化、技 能及健康等达到一定的素质。
2、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 动时间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 的复杂性。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 数量在减少。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
(1)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 业劳动力潜在的需求的大小。 (2)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 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 (3)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 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四、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
1、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 2、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3、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 在较大差异。
2、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
A、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 分为:
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B、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可分为: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三重内涵及其政治经济学阐释
摘要: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主要机制。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从产业、空间、身份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其具有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三重内涵。
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的推演逻辑,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特征事实,但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过程,而是存在着依次递减、多种落差的结构特征,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化具有契合自身国情的独特性质。
这种结构特征导源于我国实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所以应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阐释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演变进程。
依据这种理解,逻辑一致地提出后续改进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相应理论和政策含义:重视非农化笼统表述背后的结构特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阐释非农化问题;从全面深化改革视角改进非农化进程;注重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重点关注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非农化;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事实,城乡二元结构意味着不同部门存在劳动生产率落差,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历了从城乡之间对立割裂,到城乡之间商品要素快速流动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表现为标度产值结构变迁的工业化,以及标度就业/人口结构变迁的城市化,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正是这些结构转变的主要驱动力量。
由此出发,探究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发生机理、主要类型、经济效应及未来趋向,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值得强调的是,理解城乡之间的结构对立可依据产业、空间、身份等不同视角,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相应也具有非农业化(产业视角)、非农村化(空间视角)、非农民化(身份视角)三重内涵。
对于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进程的中国而言,关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不同内涵,以及这些内涵的相互关系,是重要且必要的。
中国的体制转型背景暗示着:不能依据已有理论或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三重内涵假定为齐头并进、同步完成的过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1摘要自改革开放,1989年出现了“打工潮”现象,2003年起,被称为“民工荒”的现象却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进入2006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向珠三角蔓延。
本文将从“打工潮”到“用工荒”这一转变,探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对策。
关键词打工潮民工荒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引言改革开放前,生产方式及户籍制度等原因,极大限制了城乡人口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积聚于农村但想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进城打工数量逐年递增。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城市化的提高,“民工潮”现象大大减化,逐步演变为相反的现象。
2003年,被称之为“民工荒”的现象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进入2006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向珠三角蔓延。
在“民工潮”还没有消退、农民工就业仍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民工荒”。
2004年春季,我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先后出现“民工荒”,到2006年,“民工荒”在珠三角等地区进一步蔓延。
二、“打工潮”与“民工荒”的成因分析(一)“打工潮”成因一是有限的农业用地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人多地少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中,约有2万多亿元的土地让位于城镇建设。
同时,生态土壤恶化等影响,我国农业可用耕地面积大幅缩减。
二是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造成了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享受较齐全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居民却得不到这种服务,生活水平长期低下。
虽然工业生产率提高迅速,但农业生产水平却得不到显著发展,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出现。
在这一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农村劳动力更愿意流向城市。
(二)“民工荒”成因一是农民工工资的低少。
长期以来,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雇佣大量农民工生产廉价竞争力极弱的产品,使得这些企业只能在微弱的利润下生存,农民工只能得到极低的工资。
劳动经济学第5章 劳动力流动
• 非法移民往往没有资格享受当地政府的福利计划,直 接或间接支付着税收,可能增加当地人口的总收入。
• 总的来说,移民因迁入这个发达的区域而获益,当地 居民人口也收益。
第三节 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分
(五)年龄
劳动力流动的高峰年龄是在20岁-24岁之 间。因为首先一个人越年轻,那么他从人力资 本投资中所能够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会越高。 其次,年轻人的心理迁移成本相对较低。
(六)教育
较高的教育水平确实有较高的迁移率。
30岁-34岁的美国公民的迁移率(%),1993-1994年
教育水平 在同一州内部的各县 在各州之间迁移的
(年) 之间迁移的人员比例 人员比例
9-11
3.9
2.7
12
4.4
2.6
13-15
4.8
3.3
16
4.9
4.4
17 及其以上
6.7
5.0
26
(七)职业与技术等级
• 职业流动性的高低可用职业流动率大小来表 示。
• 职业流动率是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 与总的就业人数之比。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 反比。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推-拉”理论 迁出地的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产生的激发机制 经济因素的另一方面是区域经济规模水平,决定了其人 口承载力和劳动就业容量。
(三)失业率
市场宽松的时候,辞职率上升;反之,辞职率 下降
(四)家庭
许多经验研究发现:未婚比已婚更容易流动; 妻子就业阻碍流动;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 越不容易流动;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农业劳动力转移
各国模式
美国加拿大 欧洲
日本 发展中国家
美国加拿大
美国、加拿大是典型的人少地多、人均资源丰富的国家,因而从理论上讲,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压力不大。 但是,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同样出现在这两个国家,它的直接动因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以美国为例,工业化启动以前,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力的比重在70%以上,而到了19世纪末,该比重已降 至40%以下。从1910年开始,美国的农业劳动力供给出现了相对减少和绝对减少并存的现象,并不断加剧。20世 纪70年代以后,美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显著减慢,这标志着美国农业劳动力在完成了大规模转移后,进入了缓 慢稳定的转移阶段。
农业产业化
当前,中国农业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国家投入能力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对农业投入比例下降、绝对 额有限,农业基础脆弱,比较效益低下,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单纯的原料性生产 比较效益低,没有竞争力,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瓶颈。三 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被分割,农业部门留下产中环节归让工商部门,实行多部门“条条”管理, 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致使农业比较效益低,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休制障碍。这三大问题,也是造成农村劳动 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的最直接原因。针对上村问题,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证明,能够突破小农户瓶颈约 束,排除传统体制障碍,增强市场农业发展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新路子和有效途径是农业产业 化。因为:
发展中国家
由于在资源、技术、资金、人口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推进及 其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并不顺利。
拉美国家从二战后开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非常快。这些移民通常是几经周折 之后最终落脚于大城市的,特别是各国首都。1950-1980年墨西哥城人口由不足300万增加到1500万;里约热内 卢人口由290万增至1070万。这种超常速度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同时,因城市基础设施、 生活服务条件等不能及时地满足和适应大量聚集人口的需要,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诸如城市人口膨胀、 住宅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环境恶化等等。这些城市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居民住在贫民窟。20世纪60年代 末、70年代初,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中居住在贫民窟的居民占46%;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占50%;哥伦比亚的圣 菲波哥大占60%。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劳动力转移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乡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互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希望能够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农业现代化带来乡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角色逐渐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但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更加依赖于机械化和科技化。
因此,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乡村劳动力的转移。
许多农民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或其他地方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困境然而,农业现代化也带来了一些困境。
一方面,由于农业现代化导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工作的条件和待遇并不理想,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三、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为农民带来了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条件。
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四、乡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乡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是复杂多样的。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导致了乡村劳动力的流失,加剧了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问题。
五、促进乡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为了有效推动乡村劳动力转移,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权益和福利。
此外,还应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改善农村劳动力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9.农业劳动力资源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提高农业劳动利用率的意义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 使劳动者真正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 创造更多的财富
提高农业劳动利用率的途径 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开发利用荒地资源,向农业广度进军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 自然因素:农业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达到或超 过劳动年龄的人数,原有劳动力的自然减员等 - 社会因素: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状况, 人口生育和流动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状况取决于:农民生活水平,农 村医疗保健条件,农村教育状况,农业专业化水平,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等
实际计算时,“产品数量”和“劳动时间”需要具 体化 : - 产品数量—可以是实物量(总产量、商品产量等)、 价值量(总产值、增加值、利润等)、作业量(如耕 地、播种、收割等作业量) - 劳动时间—可以按直接生产劳动者计算,也可按 全体农业劳动者计算,劳动时间的单位可以是年、 日、小时
常用指标:每一农业劳动力全年生产的粮食产量、 肉类产量等;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人口数量
如果农部门生产效率提高到与非农业部门相同的 水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约为2.75 亿,如果 与其它东亚国家一样,提高到非农部门三分之一 的水平,则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约为1.5 亿。 1994 年
1978—1992 1980—1995 1996-2005 1.05~1.33 1
刘建进、王红玲
Ng Bhattacharyya 和 Parker、 郭金兴
人口政策失误导致的人口及劳动力数量增长过快 (1950年人口5.5亿,1953-1957年、1962-1973年、 1982-1996年三次生育高峰,2005年人口突破13亿)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家庭经营体制,物质技术装 备水平提高) 耕地面积减少(劳均耕地面积减少) 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虽然已吸收1.4亿)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1958年起实施 的户籍制度)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2,中西部地区是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江西46.0%,福 建41.5%,安徽34.4%,重庆31.3%,河南30.0%,湖北29.9%,四 川29.0%。 以上9省占全部外出劳动力71.3%
3,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较高
以年轻人为主:2002年平均33.4岁,2004年平均30.1岁; 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 2004年分别占63.3%,12.1%
二元经济模型(图5-2)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含义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也是现代化 的过程。
工业化:指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壮大,在经济 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过程。一般用工业产 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化率)衡量。 城市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和社会生产 力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一般用城市人 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衡量。
韩纪江:《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3年第5期
80000 60000 万人 40000 20000 0 剩余量 农村劳动力 1985 5452 37065 1990 11581 47293 1995 16667 48854 2000 22324 49876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基本思路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
工业化引致人口和生产力向城市聚集。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动器”:
城市为工业提供规模和廉价的基础设施服 务。
一个经典说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 ——钱纳里和塞尔昆“多国发展模型”
3,城市化滞后与超城市化
城市化滞后,是指城市化发展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水平。表现在两个方面:
二、改革以来:80—90年代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途径探 索 城镇化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 受2 0 年以来不断蔓延的全球 金融危机影响 ,大量劳动密集型产 07 业 中的企业倒闭。中共十七 届三中全会通过决 定允许农 民以转包 、出 租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 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样 农业集约经营便具备条件 ,可大规模从 事农业生产 ,摆脱小农经济 , 加速 中国农业的现 代化和全球化步伐 。在 农业现 代化进程 中,必然游 离 出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 从而 出现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 移的现象 。这是现代农业和现代 非农业发展的共 同需要 ,也是一条规
22 扩 张 农业 内部 就 业 容 量是 解 决农 业 剩 余 劳 动 力 问题 的 现 实选择 .
律 。目前 ,我国农业发展面l 的最 大制约 因素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 f 占 大量存在。我国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 出路问题 ,是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本文就 “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 径和模式 ”这一问题 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特 色 的 小城 镇 。
( ) 强农业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为 了实现农业 剩余劳动力的 3 加 彻底转移 ,除了要降低农民进城 的 “ 门槛” , 进城农 民一定的优惠 给 政策外 ,更重要的是搞好小城 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 这不仅可 以改善小 城镇生活环境 ,增加吸引力 , 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 电网络 、水利工 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直接创造 大量就业岗位 , 也有利于启动农业市 场 ,同时可以改善投融资环境 ,吸引国内外投资。
谈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谈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谈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化相关联的。
本文从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综合分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
一、相关概念1、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
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野生植物采集野等;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
我们说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广义农业劳动力。
2、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生产需求量的农业劳动力。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包括某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
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针对产业来说,同一行业的地区之间流动,就地区来说是一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就全国来看,它并不属于行业之间的转移。
所以,就全国讲,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其他产业的移动过程。
一个剩余劳动者一旦转移到其他行业,就完成了这一任务,不称其为剩余农业劳动力了。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2000年底达到1.8亿。
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加入WTO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
农业劳动力
③人均GNP在2 500~5 0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 动力的比重在33%~10%。
④人均GNP在5 000美元以上,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 的比重在10%以下。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 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 产率的差距。 如果差距扩大,转移的拉力就强,转移的 速度就快;反之,如果差距缩小,转移的拉 力就会减弱,转移速度就慢。
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农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农业劳动力供给的 数量及质量。
(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主要来自农村人口资源。人口资源
的状况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综合状况决 定的。有其明显的特点。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 推动力
农户自身就是一个农产品再生产和农业劳动力再生产 相统一的独立运行的社会经济单位。
在农村人口资源中,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 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 力之间的界限也不十分严格。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 严重不足
传统农业中,一般农民对子女的学校教育重视不够, 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总体素质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进程在加快,要求农业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 质。但是,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形成的农业劳动力 供给资源,却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 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
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为了谋生和提高生 活质量的需要,人们再就业选择中就偏爱那些劳 动报酬高的产业部门,而不愿意到劳动报酬较低 的部门就业。
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章节复习思考题
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章节复习思考题导论导论不仅起到开篇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统领全书的功能。
在导论中,首先阐述了农业的概念,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根本特性。
其次分析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地位,农业的基本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以及现代人们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
然后概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近代的农业经济思想与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最后则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本书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农业?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2.试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3.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4.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5.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和近代的主要农业经济思想6.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第一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本章在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介绍了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它们可以分别用表格、图形和函数式来表示;分析了影响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及其变动对供求均衡的影响;在分别讲解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最后,介绍了农产品供求均衡的应用,即农产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农产品供给、需求的循环变动导致的蛛网类型以及最高价格限制和最低价格限制政策问题。
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2.农产品供给有哪些特殊性?3.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4.何谓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要具备哪两个条件?5.何谓农产品需求规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有何区别?7.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8.何谓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试用图和公式来表示。
9.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0.何谓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种类?试用图和公式来表示。
11.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及作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及作业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农业?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基本贡献有四种形式: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还具有五个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2、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作业1)3、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仅作为了解内容,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农产品供给就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并且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农产品供给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
农产品供给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农产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生产成本及技术条件、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同时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还有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农产品生产者数量,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其他因素。
2、什么是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构成农产品需求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二是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
农产品需求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中间需求的变化;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规律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规律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那些事儿。
你看啊,这就好比咱过日子。
一开始呢,大家都主要在农业里忙活,就像咱小时候啥也不懂,就知道在田地里撒欢。
那时候农业可是大头啊,大家都指望着从地里刨出生活来。
可慢慢地,社会发展啦,一些人就开始不满足于光和土地打交道了。
就像咱长大了,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闯荡。
于是乎,工业就起来啦!好多人跑去工厂里干活,制造各种各样的东西,这可不就热闹起来了嘛。
再后来呀,第三产业也越来越重要咯。
什么服务业啊、文化产业啊等等,就好像咱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不光要吃饱穿暖,还得有各种娱乐活动,各种享受呢。
你想想,以前咱买个东西可能就去村里的小卖部,现在呢,大商场、网购,多方便呀!这就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体现呀。
这不就跟劳动力转移一个道理嘛。
你说这劳动力转移是不是挺有意思的?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第三产业,就像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不断地在进步,在变化。
咱再想想,以前农村里的那些年轻人,不都一个个往城里跑,去工厂打工或者干服务业嘛。
这就是现实中的劳动力转移呀!他们为啥要跑呀?还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多的机会嘛。
而且呀,这三次产业间的转移可不是随便转转的。
它是跟着社会需求走的呀。
就好比说,要是大家都不买东西了,那服务业不就受影响了嘛,劳动力可能就得往其他地方流咯。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以后会咋发展呢?我觉得呀,第三产业肯定会越来越重要,毕竟大家都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了嘛。
但农业和工业也不能丢呀,没了它们,我们吃啥穿啥用啥呢?所以说呀,这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就像是一场大冒险,充满了变化和机遇。
咱可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别被落下咯。
不管是在哪个产业里,只要咱努力干,都能有出息,都能过上好日子,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总之呢,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咱得好好把握,让自己在这个大潮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内涵,包括对农业劳动 力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两个方面。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形式,包括对农业劳 动力的
(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农业劳动力资源: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 和质量。
4
劳动力的数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23
2、拉尼斯—费景汉模式
该模式认为,刘易斯模式存在两个缺点: 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
作用。 二是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
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 条件。
24
农业部门的产出和工资
-25-
(1)第一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
零值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
认识体会掌握
时间7-10年
(4)
4、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与发 展的基础。 (2)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即他是在农业生产力各 要素中,唯一具有活力和发展最快的。 (3)农业劳动力即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又是消费者。
8
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农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 力进行农业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首先转移的是零值劳 动力。
工资W1
(1)
(2)
(3)S
尽管农业劳动力减少,
但农业总产出不变。
F
W1
工资水平不变,劳动
力供给无限
O
E
D1
D3 D2
L1
L2 L’3 L3
劳动
供给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26-
(2)第二阶段—伪装失业者被工业吸收
农业伪装失业者转移, 农业总产量下降,农业工 资不变。
一是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 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
二是空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 市的流动。
17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 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 重逐步下降。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 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工资W1
(1)
(2)
(3)S
当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 F 出与工业劳动力的边际产 W1 出相等时,劳动力转移停 止。
O
二元结构转化为现行一
元结构。
E
D1
D3 D2
L1
L2 L’3 L3
劳动
供给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28-
缺陷:
首先,它与刘易斯模式一样,假定农业部门存在 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并且工业工资 水平是不变的,显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其次,还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农业 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也是不合理的。
13
2、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
1 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 2 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 3 政府相关政策
四、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
1
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
2
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3
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 在较大差异。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 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 方式主要有两种: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资本家把得到的更多 的利润用于在生产, 产业规模扩大,继续 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多,耕地少, 劳动生产率低
劳动生产率高,工资 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
入
OA代表农业部门的收入,OW代表城市工业部门的 工资, WS代表水平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工资差异使传统农业过 剩劳动力向现代部门流 动,形成完全弹性的劳 动供给。
实际工资/边际产出
D3 D2
WD1F代表最初的剩余, D1 用于再生产。
边际产出线由D1K1右
W
移至D2K2,劳动雇佣由
A
L1增加到L2。
只要农业部门有剩余劳 O 动,这个过程就能会继 续下去。
F GH
S
K1 K2 K3
L1 L2 L3 L4
刘易斯模型
S’
劳动供给
-22-
刘易斯模式的不足
•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忽视农业的发展。 •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 失业。 •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
18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呈现两个阶段的变 化趋势:
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 (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
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 下降。
19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
1、刘易斯模式
1954年,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曼彻斯 特学派经济和社会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 题为“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发展 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第一个理论模式。其基本 含义如下:
工资W1
(1)
(2)
(3)S
总产量下降,粮食短缺, F
粮食价格上涨。
W1
农产品价格上涨,促使 工业提高工资,工业的无 O 限劳动供给结束。
E
D1
D3 D2
L1
L2 L’3 L3
劳动
供给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27-
(3)第三阶段——农业现代化阶段
农业部门的收入不再取 决于不变制度工资,而是 由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决 定,意味着农业的商业化。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状况取决于:农民生活水 平,农村医疗保健条件,农村教育状况,农业专 业化水平,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等。
5
2、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
2
3
4
流失性 可再生性 能动性 两重性
3、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农业劳动在时间上
(1)
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农业劳动在空间上 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2)
(3) 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9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 劲的经济推动力。 2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 弹性。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 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4农业劳动力供给量的增长具有 超过需求量增长的总体趋势。
2、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
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农村人口 及其结构、农业劳动的经济收益、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