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doc 24页)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七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七项基本原则

并参与其中是极其重

④ ⑤ ⑥ ⑦
赋予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以小组或团队精神,共享知识和经验;员工积极地寻求增加知识和经验的机遇; 以实现目标过程中提倡革新和创新精神; 对工作满意,树立对组织的自豪感;为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 向顾客及受益者展示组织特长和优势。
21
3.4
过程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理解体系是如何产生结
20
3.3
全员参与
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胜任、授权和参与,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
值能力的必要条件。
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组织,各级人员得到尊重 要的。通过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力,促进在实现 组织的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参与。
① ② 在组织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制定过程中,充分让员工参与献计献策; 在经营管理上,员工参与适当的决策和过程的改进;让员工积极地寻求改进的机会;
③ 以上过程包括识别相关方的需求:
a. 可影响决策或活动,也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他自己感觉到被决策或活动所影 响的个人或组织 。 b. 考虑哪些如果需求和期望未得到满足,将对组织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风险的各方。
29
4.1
组织所处的环境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 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及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 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24
3.6
循证决策
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总是包含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它经常涉及多
种类型和来源的输入及其解释,而这些解释可能是主观的。重要的是理解 因果关系和潜在的非预期后果。对亊实、证据和数据的分析可导致决策更

质量管理体系汇编目录

质量管理体系汇编目录

质量管理体系汇编目录一、连锁总部质量管理制度···················第4 页1、文件体系的管理规定·第4 页2、质量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制度·第5 页3、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第6 页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制度·第8 页5、质量否决制度··第9 页6、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第10页7、药品购进管理制度··第12页8、质量验收管理制度··第13页9、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第15页10、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第16页11、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第18页12、进口药品管理制度··第19页13、药品配发复核管理制度·第20页14、有关记录和凭证的管理制度·第21页15、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第22页16、药品效期管理制度··第23页17、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第24页18、退货药品管理制度·第26页19、质量事故报告制度··第27页20、质量查询管理制度·第28页21、质量投诉管理制度··第29页2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第30页23、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管理制度··第30页24、计量管理制度··第31页25、质量教育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第32页26、中药饮片购、存、配发管理制度··第33页27 中药临方炮制管理制度··第34页二、连锁门店质量管理制度 (38)1、质量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制度·第38页2、连锁门店进货管理制度··第39页3、门店进货验收管理制度··第39页4、门店药品陈列管理制度··第40页5、门店药品养护检查管理制度··第41页6、门店处方药销售管理制度··第42页7、门店药品拆零销售管理制度··第44页8、门店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第44页9、门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第45页10、门店中药饮片购、存、销管理制度··第46页11、门店药品销售质量管理制度··第48页12、门店间药品调剂管理制度··第49页三、连锁总部质量职责 (52)1、总经理质量职责··第52页2、业务经营副总经理质量职责··第52页3、质量副总经理质量职责··第53页4、质量管理部经理质量职责··第53页5、连锁分部经理质量职责··第53页6、业务主办质量职责··第54页7、质量管理员质量职责··第55页8、质量验收员质量职责··第56页9、保管员质量职责··第57页10、养护员质量职责··第58页11、发货员质量职责··第59页12、复核员质量职责··第59页13、运输员质量职责··第60页四、连锁门店质量职责 (61)1、门店负责人岗位质量职责··第61页2、门店质量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第61页3、门店营业员质量职责··第62页4、门店养护员质量职责··第63页五、工作程序 (67)1、质量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程序··第67页2、药品购进管理程序··第70页3、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第73页4、药品入库储存程序··第76页5、药品在库养护程序··第78页6、药品出库复核程序··第80页7、药品销后退回处理程序··第81页8、不合格药品控制性管理程序··第82页9、药品拆零和拼装发货程序··第86页10、药品配送程序··第87页11、药品购进退出处理程序··第90页12、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方法··第91页13、中药饮片零货称取操作程序··第93页14、首营品种审核程序··第94页15、首营企业审核程序··第96页连锁总部质量管理制度文件体系的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制订质量管理标准文件的编制、修订、审核、批准、撤消、印制及保管、分发的规定,规范本公司质量管理文件的管理。

管理体系手册(质量、安全、环境三合一)

管理体系手册(质量、安全、环境三合一)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CCC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管理体系手册版次:2018叐控状态:文件编号:Q/WT.G03.101-2016GB/T19001-2015/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2015/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挃南GB/T 28001-2011/OHSAS 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CNCA-00C-005 强制性产品讣证实施觃则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依据: CNCA-C11-01-2014 强制性产品讣证实施觃则 QICHECQC-C1101-2014 强制性产品讣证实施绅则 QICHECNCA-C11-09-2014 QICHENEISHI 件CQC-C1109-2014 强制性产品讣证实施绅则 QICHENEISHI 件相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待法觃収布日期: 2018.01.01 生敁日期: 2018.01.01 批准:分収号:管理体系手册目彔0.1 企业简介 (5)0.2 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和产品实现流程图 (6)0.3 手册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7)0.4 手册不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条款对照表 (8)1 管理体系范围 (9)1.1 总则 (9)1.2 应用 (9)2 规范性引用文件 (9)3 术语和定义 (10)4 组织环境 (10)4.1 公司环境概述 (10)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0)4.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 (11)4.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1)5 领导作用 (11)5.1 领寻作用和承诹 (11)5.1.1 总则 (11)5.1.2 以顼客为关注焦点 (13)5.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3)5.2.1 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3)5.2.2 方针的管理不沟通 (13)5.3 岗位、职责和权限 (14)5.3.1 职责和权限 (14)5.3.2 管理者代表和质量负责人 (14)6 策划 (14)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 (14)6.1.1 总则 (14)6.1.2 措施的策划 (14)6.1.3 环境因素 (16)6.1.4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17)6.1.5 合觃义务 (18)6.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9)6.2.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9)6.2.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20)6.3 发更的策划 (20)7 支持 (20)7.1 资源 (20)7.1.1 总则 (20)7.1.2 人员 (20)7.1.3 基础设施 (21)7.1.4 过程运行环境 (21)7.1.5 监规和测量资源 (21)7.1.6 知识管理 (22)7.2 人员的仸职能力 (22)7.3 意识和培讦 (23)7.3.1 意识的培养 (23)7.3.2 培讦 (23)7.4 信息交流 (24)第2页共56管理体系手册7.4.1 总则 (24)7.4.2 内部沟通 (24)7.4.3 外部沟通 (24)7.5 文件化信息 (24)7.5.1 总则 (24)7.5.2 文件控制 (24)7.5.3 让彔控制 (26)8 运行 (27)8.1 产品实现所需过程的运行策划和控制 (27)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7)8.2.1 顼客沟通 (27)8.2.2 不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28)8.2.3 不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29)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30)8.3 设计和开収 (30)8.3.1 总则 (30)8.3.2 设计和开収策划 (30)8.3.3 设计和开収的输入 (30)8.3.4 设计和开収的控制 (31)8.3.5 设计和开収的输出 (31)8.3.6 设计和开収的更改控制 (32)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32)8.4.1 总则(供应商选择不评价) (32)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33)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 (33)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34)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34)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35)8.5.3 顼客戒外部供方的财产 (36)8.5.4 产品防护 (36)8.5.5 交付后的活劢(用户投诉信息管理) (36)8.5.6 更改的控制 (37)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38)8.6.1 总则 (38)8.6.2 迕货梱验和试验 (38)8.6.3 工序梱验和试验 (38)8.6.4 最织梱验和试验 (38)8.6.5 梱验和试验让彔 (38)8.7 丌合格输出的控制 (39)8.7.1 丌合格品控制的职责 (39)8.7.2 丌合格品通用处置程序 (39)8.7.3 上道工序丌合格处理程序 (39)8.7.4 丌合格品的评审 (40)8.8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控制 (42)8.8.1 运行控制 (42)8.8.2 生命周期管理 (42)8.8.3 安全操作 (42)8.8.4 作业许可 (43)8.8.5 社区和公共关系 (43)8.8.6 职业健康 (43)第3页共56管理体系手册8.8.7 清洁生产 (44)8.8.8 隐患管理 (44)8.8.9 应急准备不响应、亊敀管理 (44)9 测量、分析和改进 (45)9.1 总则 (45)9.1.2 顼客满意 (45)9.1.3 分析不评价 (45)9.1.4 合觃性评价 (46)9.2 内部审核 (46)9.2.1 内部审核的依据和内容 (46)9.2.2 内部审核的职责 (47)9.2.3 内部审核计划 (47)9.2.4 内部审核的实施 (47)9.3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敁的监规和测量 (48)9.3.1 总则 (48)9.3.2 监规和测量内容及要求 (48)9.4 管理评审 (49)10 改进 (49)10.1 总则 (49)10.2 纠正措施 (49)10.2.1 各部门的职责 (49)10.2.2 不产品有关的纠正措施工作程序 (50)10.2.3 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丌符合纠正措施工作程序 (50)10.3 持续改迕 (51)附表一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52)附表二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53)附表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54)附表四生产一致性管理过程职能分配表 (55)附件一不生产一致性及产品召回有关的人员的职责 (56)第4页共560.1企业简介编制说明:1、本公司是QICHE生产企业,因此手册中也包含了产品强制讣证的生产一致性管理方面的内容。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
(f)自然条件存在危险(台风、地震、雷电、地基沉降、空气腐蚀等); (g)其他。
第 22 页
危险源如何去辨识?
危险源辨识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 我们以压滤机运行为例:
第 23 页
压滤机运行的危险源辨识?
压滤机的安全附件
(1)防护罩:防护罩缺失造成机械伤害(抓手的联动链条与齿
(a)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方式、设施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 的条件,获得相应的审批和许可; (b)仓库及其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c)有符合储存与使用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d)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e)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 28 页
(3)安全检查表法:采用预先设计好的安全检查表或制度与规程
,到现场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记录和分析,并据此获得危
险源资料。 (4)事故树分析法:可针对各类事故进行分析,并按事故树分析 要求展开和绘图,获取危险源资料
第 18 页
危险源类别及其作用
2.1 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就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一般分为两大类。
第 29 页
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
2.5 危险化学品由专人管理,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定期
进行检查
2.6 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应分库存放。 2.7 对剧毒化学品的储存和领用应严格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 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 盗、丢失或误用时,必须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第 8 页
记录控制程序
4、记录填写要求 4.1记录填写要及时、准确、真实、整洁。 4.2记录需要更改时,采取划改的形式,并在划改处注 明更改人的姓名和更改日期 5、记录的保存 5.1 记录保存时应防潮、防火、防蛀等,并有专人保 管,防止丢失和损坏。 5.2 记录的保存期一般为1年至5年,存档的记录为长 期保存,有特别要求时按要求保存。

质量管理制度全文

质量管理制度全文

一、总则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公司竞争力,我公司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规范各项活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二、质量管理政策1. 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锐意进取,追求技术创新和管理高效。

3. 倡导团队合作、持续改进,达到质量零事故、零缺陷。

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总体质量政策和目标。

2. 总经理:制定公司具体质量目标和计划,并监督执行情况。

3. 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

四、质量管理责任1. 董事会:对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监督。

2. 总经理:负责组织并实施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对质量目标的达成负责。

3. 质量管理部:领导全公司开展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并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

五、关键工作流程1. 产品设计阶段:制定产品设计方案,明确产品要求,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2. 采购管理:严格控制供应商质量,保证原材料符合要求。

3. 生产管理:制定标准作业流程,确保产品合格率。

4. 检验检测:严格把关,确保产品合格出厂。

5. 市场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客户权益。

六、质量管理评审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质量管理评审会议,对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改进措施和持续改进方向。

公司设立质量管理监督小组,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八、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稳定运行。

九、质量管理培训公司定期组织各类质量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确保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十、质量管理改进公司通过质量管理评审和监督,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公司的长期发展。

十一、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公司每年对各部门进行质量管理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激励全员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公司最新最全面的管理体系(完整版).doc

公司最新最全面的管理体系(完整版).doc

公司最新最全面的管理体系(完整版)最新最完整的参考书目,第一章总则.3一、公司管理大纲二、员工守则,第一部分公司管理制度,第一章文件管理制度,第二章文件管理制度.7第3章保密.9第4章印章使用管理制度.10第5章许可证管理制度.6.15第6章证书管理系统.15第7章会议管理系统.16第8章办公用品管理系统.18第9章车辆使用管理系统.20第十章车辆管理辅助系统.21第11章交通费用补贴制度.23第12章考勤管理系统.24第十三章商务旅行管理系统.26第14章通信管理系统.29第15章公司宴请接待系统.第十六章员工用餐管理制度第十七章借用和报销规定第十八章员工招聘、调动、离职等规定.34第19章计算机管理系统.36第20章合同管理体系.36第21章健康管理体系.36.第22章财务管理体系,第23章财务报销管理体系,第24章员工薪酬管理体系,第25章诚信建设体系。

54第二部分部门管理体系.第一章行政办公职责.第二章财务部职责.遗漏-敦促收款方返还资金并处理异常账户。

五、负责产品售后服务,负责接待客户并协助处理客户投诉。

六、负责客户沟通和联系以及潜在客户的发展。

七、负责建立公司的营销数据库。

第四章技术部首先,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技术调查、工厂布局。

第二,新产品开发、样品生产、鉴定和审核。

三、产品技术标准、技术参数、工艺图纸、工艺定额、材料消耗定额、产品规格等技术文件的制定和管理。

四、研究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促进公司进步。

五、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并进行技术监控,确保正常生产。

六、向有关部门提供技术服务,接受各方有关技术信息的反馈和处理。

七、负责建立公司的技术数据库。

8.收集客户对公司产品使用的各种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提供具体的改进方案。

九、根据工艺流程编写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五章生产部一、根据公司计划和市场部的需求计划,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和具体的生产运营计划。

二、负责组织各部门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版一本通 word版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版一本通 word版

《I A T 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最新版一本通》(第2版)附录W O R D版(总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质量管理办法质量成本管理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道理很简单,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应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更应减少质量损失\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如何用较合理的质量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质量成本管理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之道.附质量体系的财务表现如何运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和报告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一般有三个方法:过程成本法、质量损失法、质量成本法。

1、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指用于分析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中任何过程所发生的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

(1)符合性成本指为了满足拥护全部规定的和隐含的需要,现有过程不发生故障情况下而发生的费用。

主要指过程的预防、鉴定、外部保证等方面的投入。

(2)非符合性成本由于现有过程的故障而发生的费用。

主要指过程质量故障造成的损失。

过程成本法着重分析非符合性成本故障的产生原因,寻找降低的方法,为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供信息、指出改进提供途径。

“过程成本法”一般在需要时进行,没必要定期报告。

2、质量损失法质量损失法是针对由于质量差而产生的内部和外部损失,并按照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情况,分别列出内部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类目。

典型的外部无形损失是指由于顾客不满意,以及造成抱怨、申诉或索赔等而造成影响今后销售的损失。

典型的内部无形损失是由于返工、人与机械控制不当、失去机会等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后果。

有形损失是指内部和外部故障损失。

如果企业结构单一,有关活动简单或单纯,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最好采用质量损失法(只统计有形损失),而不必进行复杂的质量成本管理。

3、质量成本法见下面附。

附质量成本法概论1、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Quality-related Costs)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IATF16949:2016文件编号:XR-IATF /QM-B0制订日期:2017/9/30修订日期:2019/5/15 版次:B3 版受控状态:受控文件/参考文件生效日期:2019/5/15副本编号:保管部门:品质部前言本质量手册依据IATF16949:2016编制,本手册发布日期即为生效日期,按生效日期开始执行。

本质量手册引用ISO9001:2015所规定的概念和术语的定义。

本手册由品质部负责组织编制、修订、换版及解释协调。

本手册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发布。

本手册的管理按《文件控制程序》实施本手册的附件是补充说明手册的附录本手册由品质部归口管理。

修订记录和发放范围批准令批准令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满足顾客要求,不断提高本组织质量管理水平,持续稳定的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并努力超越顾客期望,依据IATF16949:2016标准,本公司制定了《质量手册》。

经审定,本《质量手册》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实际情况,现正式批准发布,从2017年09月05日开始实施。

本《质量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是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同时也体现了我公司对顾客的承诺。

因此,要求全体员工充分理解、正确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落实质量职能,全面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满足顾客要求及期望,达到顾客满意。

特此发布!总经理:2017年09月5日修订日期:2019-5-5质量方针、质量承诺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诚实守信,积极拓展市场全员参与,强化过程控制持续改进,提高质量业绩廉洁自律,诚信道德责任质量承诺:质量方针人人皆知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质量目标一定达到质量目标:见附件9.6总经理:2019年5月5日企业概况1.公司名称:有限公司2.总经理:3.成立日期:2009年5月4.产品项目:汽车用中控电器盒的生产5.公司简介:新蓉机电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诚为本,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宏扬“以人为本,铸就诚信;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迅速步入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质量管理体系七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七项基本原则

• 有效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好处
5
2
质量与质量管理体系
6
2.1
什么是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
① 质量:
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a. b. 实体:指可感知或想象的任何亊物,包括物质的(如产品)、非物质的(如:服
务)等;
特性:指固有的或赋予的、定性的或定量的可以区分的特征(如:状态、颜色、
气味、含量、杂质,以及及时性、准确性等等)。
25
3.7
关系管理
为了持续的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供方等相关方的关系。
相关方影响组织的绩效。组织应管理与所有相关方的关系,以最大限度的发
挥其在组织绩效方面的作用。对供方及合作伙伴的关系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 的。


最高管理者在建立经营方针和战略上,应把供方、协作方、合作方都看作是战略同盟 中的合作伙伴,形成共同的竞争优势。
24
3.6
循证决策
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总是包含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它经常涉及多
种类型和来源的输入及其解释,而这些解释可能是主观的。重要的是理解 因果关系和潜在的非预期后果。对亊实、证据和数据的分析可导致决策更

加客观,因而更有信心。
① ② ③ ④ 最高管理者制定方针和战略,必须在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 和决策。 确立经营目标同样也需使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采取措施收集与目标有关的数据和信 息;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可信,并易于理解。 采取有效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基于对经验和直觉的逻辑分析结果,作出决定 并采取措施。 提高各级员工对数据和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收集、分析决策的知识和技能,提高 管理和决策能力。

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第一部分:引言
公司质量管理文件是公司内部重要的文件之一,对于确保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部分:质量管理目标
公司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具体目标包括但
不限于: - 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减少产品缺陷率 - 提高员工培训和素质,提
升服务质量 - 提高配送和售后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第三部分:质量管理制度
1. 资源管理
公司将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质量管理有效开展。

2. 流程管理
公司将建立完善的产品设计、生产、检验、销售等流程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环
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3. 控制措施
公司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检验、员工考核、客户反馈等,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

第四部分:质量管理责任
1. 领导责任
公司高层领导将对质量管理负总责,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

2. 部门责任
各部门负责人将对本部门质量管理工作负责,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第五部分:质量管理评估
公司将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质量管
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结语
公司质量管理文件是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指导,是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公司将严格遵守质量管理文件的规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一、质量方针本企业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客户至上、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的服务。

二、质量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2. 提高客户满意度,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意见反馈;3. 确保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减少产品的不合格率;4.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三、质量组织与职责1.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2.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过程控制和生产线管理;3. 销售部门负责客户的需求调查和满意度管理;4. 各部门需配合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四、质量管理体系1. 建立并遵守相关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2.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规程和工作指导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操作要求;3. 设立质量管理档案,记录和管理所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4. 建立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并采取纠正措施;5. 建立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并采取改进措施;6. 进行定期的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质量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和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2.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原理、操作规程、工艺改进等;3. 每位员工都要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并接受相应考核。

六、持续改进1.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予以奖励;2. 进行过程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3.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改进;4. 进行定期的供应商评估,确保供应商的质量符合要求;5. 制定和实施年度质量目标,推动持续改进的实施。

以上是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范文,可以根据具体企业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汇编版(共191页)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汇编版(共191页)

受控状态:管理制度汇编(依据I SO9001:2015 标准要求编制)版本号:第04 版持有部门:持有人:分发号:2015 年 11 月 10 日发布2015 年 11 月 15 日实施XXX实业有限公司发布管理制度目录1目的对现有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制定相应的客户销售政策。

2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客户分类管理工作。

3客户分类管理办法ABC 客户分类管理法以销售额、回款情况等重要指标为基准,把客户群分为关键客户(A 类客户)、主要客户(B 类客户)、普通客户(C 类客户)三个类别。

在清楚地了解了客户层级的分布之后,即可依据客户价值来策划配套的客户关怀项目,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求特征、销售行为、期望值、信誉度等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配置不同的市场销售、服务和管理资源,对关键客户定期拜访与问候,确保关键客户的满意程度,借以刺激有潜力的客户升级至上一层,使企业在维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3.1关键客户(A 类客户)关键客户是金字塔中最上层的金牌客户,是在过去特定时间内销售额最多的前 5%客户。

这类客户是企业的优质核心客户群,由于他们经营稳健,做事规矩,信誉度好,对企业的贡献最大,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值得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该类客户的满意度。

对这类客户的管理应做到:a)指派专门的营销人员(或客户代表)经常联络,为他们提供最快捷、周到的服务,享受最大的实惠。

部门经理、总经理、董事或董事长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至少确保每年有一次的拜访计划。

营销人员有两次以上双方会面机会。

b)密切注意该类客户的所处行业趋势、企业人事变动等其它异常动向。

双方高层应确保一年一次的书信、电邮或电话联系。

c)应优先处理该类客户的抱怨和投诉。

3.2主要客户(B 类客户)主要客户是指客户金字塔中,在特定时间内销售额最多的前 20%客户中,扣除关键客户后的客户。

这类客户一般来说是企业的大客户,但不属于优质客户。

质量体系所有表格

质量体系所有表格

文件发放清单QSR0401-01共 3 页第 1 页编制/日期:/2002年7月28日审批/日期:/2002年7月28日文件发放清单QSR0401-01 共 3 页第 2 页编制/日期:/2002年7月28日审批/日期:/2002年7月28日文件发放清单QSR0401-01 共 3 页第 3 页编制/日期:/2002年7月28日审批/日期:/2002年7月28技术类文件更改通知单QSR0402-01 NO:文件发放/回收记录QSR0401-02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文件反馈单QSR0401-03 NO:文件更改申请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文件最新状况一览表编制:审批: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文件最新状况一览表编制:审批: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文件复印申请单QSR0401-06技术类文件一览表QSR0402-02 共页第页编制:审核:QSR0403-01 质量记录一览表编制:审批:QSR0403-01 质量记录一览表编制:审批:QSR0403-01 质量记录一览表第3页共4页编制:审批:QSR0403-01 质量记录一览表编制:审批:QSR0501-01 质量方针、目标展开表质量方针:质量超越满意,产品持续改精修订状态:0 二0 0 二年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QSR0502-01产品清单NO:QSR0502-01 外贸产品清单NO:QSR0502-01江阴亚成产品清单NO:QSR0502-01惠兰灯饰产品清单NO:QSR0502-01 乐斯博产品清单NO:QSR0502-01北大方正产品清单NO:QSR0502-01沈阳华润产品清单NO:QSR0502-01八方机械厂产品清单NO: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计划单QSR0502-02车间:年月日编制/日期:批准/日期:QSR0502-04要货通知单单位名称:订单号码:发货时间:年月日编制/日期:审批/日期:批准/日期:信息传递单QSR0502-05 NO:管理评审会议通知QCR0503-01 NO:会议记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QSR0503-03 管理评审报告共页第页生产指令表年度培训计划编制: 审核: 批准:2002 年度培训计划编制: 审核: 批准:培训效果调查表员工登记台帐员工培训记录表QSR0601-06培训需求申请单部门:NO:QSR0601-07人员上岗资格审查表培训效果考核表QSR0601-08员工培训档案QSR0601-09 NO:制表人/日期:设备维护、保养记录QSR0602-03 NO:注:1、保养结果可在相应栏目内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doc 24页)Section 4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4.1 General requirements一般要求4.2 Documentation requirements文件要求4.2.1 General总则4.2.2 Quality manual质量手册4.2.3 Control of documents文件控制4.2.3.C.1 Control of Customer-Supplied Documents and Data – The organization shall establish and maintain a documented procedure(s) to control all customer-supplied documents and data (e.g., network architecture, topology, capacity, installation termination assignments, and database) if these documents and data influence the design, verification, validatio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 servicing the product.客户提供文件及数据控制-组织将建立并且维护文件化程序以控制所有客户提供的文件和数据(例如,网络体系结构,布局,容量,安装结束任务及数据库)如果这些文件和数据影响设计,验证,确认,检查及测试,或服务于产品。

4.2.4 Control of records记录控制Section 5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第五章-管理职责5.1 Management commitment管理承诺5.4.2.C.1 Long- and Short-Term Quality Planning –The organization’s quality planning activities shall include long- and short-term plans with goals for improving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长期和短期质量策划-组织的质量策划行为应包括以提高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长期策划和短期策划。

Performance to these goals shall be monitored and reported. These plans shall address: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监控和汇报。

这些策划应注明:a) cycle time,循环时间b) customer service,顾客服务c) training,培训d) cost,成本e) delivery commitments, and交货承诺,等f) product reliability.产品可靠性5.4.2.C.1-NOTE 1: Top Management should demonstrate their active involvement in long- and short-term quality planning.注解1:最高管理者应积极参与到长期和短期质量策划中。

5.4.2.C.2 Customer Input – The organization shall implement methods for soliciting and considering customer input for quality planning activities.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establish joint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s with customers. [4]顾客输入-组织应将顾客输入纳入质量策划中。

组织应会同顾客建立质量改进程序。

5.4.2.C.3 Supplier Input – The organization shall implement methods for soliciting and using supplier input for quality planning activities. [4]供应商输入-组织应将供应商输入纳入质量策划中。

5.5 Responsibility, authority and communication职责、权限与沟通5.5.1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职责和权限5.5.2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管理者代表5.5.3 Internal communication内部沟通5.5.3.C.1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Feedback – The organization shall inform employees of its quality performance and the lev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4]组织成绩反馈-组织应通知其员工关于质量成绩以及顾客满意程度。

5.6 Management review管理评审5.6.1 General总则5.6.2 Review input评审输入5.6.3 Review output评审输出Section 6 Resource management第六章资源管理6.1 Provision of resources资源提供6.2 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6.2.1 General总则6.2.2 Competence, awareness and training能力、意识和培训6.2.2.C.1 Internal Course Development – When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s internal training courses, it shall establish and maintain a process for planning,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these courses. [4]内部课程开展-当组织开展内部培训课程时应当建立并维护一个程序以确保课程的计划、开展及实现。

[4]6.2.2.C.2 Quality Improvement Concepts – Those employees that have a direct impact on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ncluding top management, shall be trained in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continual improvement, problem solving,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4]质量改进观念-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所有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员工应当接受持续改进、解决问题及顾客满意等基本观念的培训。

[4]6.2.2.C.3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Awareness – Training requirements shall be definedfor all positions that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Employees shall be made aware of training opportunities. [4]培训需求和意识-培训需求应针对所有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职位。

员工应该知晓培训的机会。

6.2.2.C.4 ESD Training – All employees with functions that involve any handling, storage, packaging,preservation, or delivery of ESD-sensitive products shall receive training i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prior to performing their jobs.ESD 培训-所有包括操作、仓储、包装、保存及运输ESD敏感产品的员工都应接受静电放电培训,以确保他们开展工作。

6.2.2.C.5 Advanced Quality Training – The organization shall offer appropriate levels of advanced quality training. Examples of advanced quality training may includ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process capability, statistical sampling,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roblem identification, problem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 [5]高级质量培训-组织应体统适当更高层次的质量培训。

高级质量培训可以包括统计技术、过程能力、统计取样、数据收集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分析积极纠正预防措施等。

[5]6.2.2.C.6 Training Content – Where the potential for hazardous conditions exists, training content shouldinclude the following:培训内容-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培训内容应包括:a) task execution,作业执行b) personal safety,个人安全c) awareness of hazardous environment, and危险意识,等d) equipment protection.设备保护6.2.2.HV.1 Operator Qualification – The organization shall establish operator qualification andre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all applicable processes. These requirements, at a minimum, shall address employee education, experience, training, and demonstrated skills. The organization shall communicate this information to all affected employees. [4] HV.1 操作员资格-组织应当为所有必要过程建立操作员资格及要求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