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南开15春《社会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推荐)

南开15春《社会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推荐)

南开15春《社会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社会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单项选择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 B )A 10年B 15年C 20年D 25年★考核知识点:养老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1节。

2.根据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规定,起付线的标准是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B )A 5%B 10%C 15%D 20%★考核知识点:医疗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2节3. 张某在一家单位工作了3年,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失业了。

按照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规定,他可以领取多长时间的失业保险金( B )?A 6个月B 12个月C 18个月D 24个月★考核知识点:失业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3节4.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C )A 缴费满1年 B被动失业 C 生活困难 D 已登记失业,仍有就业意愿★考核知识点:失业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3节5.下列哪种情况不算工伤?( C )A 见义勇为受伤B 抢险救灾受伤C陪客户喝酒导致酒精中毒D 出差洽谈业务时受伤★考核知识点工伤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4节。

6. 因工死亡职工的配偶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B )发放。

A 30%B 40%C 50%D 60%★考核知识点:工伤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4节7. 因工死亡职工的母亲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A )发放。

A 30%B 40%C 50%D 60%★考核知识点:工伤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4节8. 因工死亡职工的子女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A )发放。

A 30%B 40%C 50%D 60%★考核知识点:工伤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4节9. 因工死亡职工的儿子,如果是孤儿的话,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B )发放。

A 30%B 40%C 50%D 60%★考核知识点:工伤保险,参见讲稿第10章第4节10.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社会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 C )A公共性 B权威性 C福利性 D价值中立★考核知识点:社会政策的定义参见讲稿第1章第2节1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政策法规体系的有( D )A社会保险法 B工伤保险条例 C道路交通安全法 D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考核知识点:社会政策法规体系参见讲稿第1章第3节12. 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 C )负责供养无依无靠的贫民。

2021年形势与政策期末复习题库

2021年形势与政策期末复习题库

/第2学期《形势与政策》期末复习题库判断题1、请判断对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因而,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有能力解决所有民生问题。

”A.对的B.错误2、请判断对错:“通过30近年改革开放,国内国力大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主线改观。

但随着时代变迁,民生问题也在不断发展。

虽然仍有少某些人为衣食而忧,但更多人是在住、行以及社会平等权益、社会分派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有了新规定。

”A.对的B.错误3、请判断对错:“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有助于化解影响社会和谐因素。

”A.对的B.错误4、请判断对错:“当前,国内劳动力构造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就业难)问题成为影响国内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突出问题,是咱们必要长期面对和积极应对艰巨任务。

”A.对的B. 错误5、请判断对错:“国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受益人数不断增长。

”A.对的B. 错误6、请判断对错:“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领海基线起算200海里内可以划定专属经济区,黄岩岛西距菲律宾苏比克湾仅120多海里,菲律宾对黄岩岛享有领土主权。

”A.对的B. 错误7、请判断对错:“截至当前,位于南海‘九段线’内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水域中四十各种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占领最多,达29个。

”A.对的B. 错误8、请判断对错:“南海诸岛按照其分布地理位置,可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当前在南海诸岛中,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完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治理)、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均存在争议。

”A.对的B.错误9、请判断对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必要承担国际义务,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对气候变化只有挑战,没有机遇。

”A.对的B.错误10、请判断对错:“气候变化问题攸关人类生存、全球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重大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关系世界各国长远发展,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伙,携手努力,共同应对。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概念1、社会学研究的价值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

首先,社会学可以使我们从其他的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观点来了解社会世界;其次,社会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自我启蒙,即增加对自我的理解;第三,社会学研究为评估政策的成效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和实际的援助。

2、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援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全部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从而看清自己。

社会学的想象力或者说社会学视角,有助于我们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更广阔社会的问题。

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3、“安乐椅〞哲学孔德认为答复下列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正如科学的观察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他认为科学的观察也可以解释社会的根本定律——安乐椅哲学。

孔德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成为一个更加适宜人们生活的地方4、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三种主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考察小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符号以形成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并相互沟通。

功能主义---孔德、斯宾塞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社会是由相互联系、协同发挥作用的各个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冲突理论----马克思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认为社会是由剧烈争夺稀缺资源的竞争性群体构成的,本质是对权力的争夺5、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

社会学创始人法国人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世界的想法,也就是所谓实证主义,是由孔德首先提出斯宾塞英国人社会学第二创始人反对孔德关于社会学应指导社会改革的主张认为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适者生存——社会达尔文主义6、新教伦理韦伯不同意马克思关于经济是社会变迁核心力量的主张。

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一、政治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立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科学发展观
4.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
5.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
2.全国和地方人大及其代表的选举,成员及机构设置
3.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政协主
席及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长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职务和职责
4.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
三、国家和社会生活
1.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及中国的对外政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3.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新技术和新文化的应用
4.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
四、基本法律和法律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与组织体系
2.刑法、民法及其他法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3.维护社会稳定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和主要法律
五、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1.社会上的主要道德问题和基本道德要求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3.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
4.防范犯罪与警惕网络安全
以上是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整理。

同学们要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掌握社会生活和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同时,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全国通用自学考试00283社会行政复习资料20210322自考期末复习题

全国通用自学考试00283社会行政复习资料20210322自考期末复习题

00283社会行政1、行政组织体制是:指行政组织结构中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2、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异同来划分的是:完整制与分离制。

3、行政领导是:通过指挥和说服等途径影响组织内的个体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

行政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以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4、简述行政领导的要素。

答:(1)领导者(2)被领导者(3)群体目标(4)客观环境。

5、行政领导的独特性表现是:(1)其等级性(2)权威性(3)综合性和服务性方面。

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求由低到高排是:(1)生理需要安(2)全需要(3)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7、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预算。

8、行政机关是:执行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是为执行政务而建立的各种执行机构。

9、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10、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居核心和关键地位的是:人事行政策。

11、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行政机关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和措施,对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政人员与行政事务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实施的一整套管理活动或管理行为,它包括对国家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奖惩、纪律、工资、福利、退休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

12、首次提出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的学者是:巴纳德。

13、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导决策系统。

14、临时方案: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时方案。

15、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16、行政机关主动立法:指行政机关根据行政需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

17、理幅度又称行政控制幅度,是指一个层次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领导所能直接、有效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

科学的行政幅度没有统一的标准。

18、简述行政控制幅度的宽窄与行政层次关系。

国开大学《社会政策法规》课程判断题期末复习指导

国开大学《社会政策法规》课程判断题期末复习指导

国开大学《社会政策法规》课程判断题期末复习指导1、.社会工作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国家法律、政府行政法规和其他各种政策文件被称为社会工作的政策法规()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2.社会工作服务购买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3、.低保对象的审核中,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及离退休金属于家庭财产()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B4、.法律体系是国家、政府和党政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回答错误判断题(2 分) 0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B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6.《规划》指出,到2020年实现所有在岗社会工作服务人员都能系统接受良好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7、.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应当遵循“收益广泛、群众急需、服务专业”原则()回答错误判断题(2 分) 0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8、.临时救助工作程序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回答错误判断题(2 分) 0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B9.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及家庭结构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大基本要件()回答错误判断题(2 分) 0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B10、.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其中现金、银行存款、机动车辆、房屋及债券等均属于家庭收入()回答错误判断题(2 分) 0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B11、.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及重病患者,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回答错误判断题(2 分) 0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12、.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认定为无劳动能力()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13、.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中,60周岁以上或者重度疾病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无履行义务能力()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14、.在监狱服刑的特困人员,应当及时终止救助供养()回答错误判断题(2 分) 0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40.社会救助中,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可采取发放临时救助金、发放实物,以及提供转介服务的救助方式()回答错误判断题(2 分) 0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B15、.《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推进宜居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共安全、便利和舒适的环境()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A16、.未成年人具有受保护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的权利()判断题(2 分) 2分(难易度: 中)A.对B.错正确答案: B17、.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社区建设基本原则中的“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题答案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题答案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促进经济增长B. 保障社会公平C. 维护国家安全D. 提高个人收入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B. 效率性C. 可持续性D. 随意性答案:D3. 社会政策的实施主体通常包括哪些?A. 政府B. 企业C. 非政府组织D. 所有以上答案:D4. 社会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效果B. 降低政策成本C. 增加政策的知名度D. 吸引更多的政策参与者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政策在解决贫困问题中的作用。

社会政策在解决贫困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如失业保险、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政策,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最后,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收入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2. 阐述社会政策在促进社会包容性方面的重要性。

社会政策在促进社会包容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提供平等的社会服务和机会,确保不同群体,包括少数族裔、残疾人士和弱势群体,能够参与社会生活并享有平等的权利。

此外,社会政策还有助于消除歧视,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三、论述题1. 论述社会政策在应对老龄化社会中的策略和挑战。

在应对老龄化社会中,社会政策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策略。

首先,通过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其次,通过发展老年教育和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再次,通过医疗保健政策,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然而,社会政策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等,以及代际公平问题等。

四、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某国实施的最低工资政策对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最低工资政策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然而,这一政策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部编人教版2023二年级社会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根据部编人教版2023二年级社会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根据部编人教版2023二年级社会下册期
末复习资料整理
根据部编人教版2023年二年级社会下册期末复资料整理
一、地理
1. 我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 面积广阔: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 地势复杂:包含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

- 气候多样:南北气候差异大,有温带、季风、高原、海洋等气候类型。

2. 我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 人口众多: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 民族众多: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主要民族。

- 文化悠久: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3. 城市和乡村的特点:
- 城市:人口多、交通便利、建筑高楼大厦、商业繁荣。

- 乡村:人口少、交通不便、农田众多、环境清新。

二、历史
1. 我国的古代文明:
- 夏、商、周: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朝代。

- 长城:是我国重要的防御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 丝绸之路:是我国与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

2. 祖国的解放和建设: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解放了。

-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

3. 中华文化的瑰宝:
-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中国节日:春节、中秋节等,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以上是根据部编人教版2023年二年级社会下册期末复资料整理的内容。

请注意,以上整理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查阅教材或其他权威资料获取详细信息。

学校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学校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学校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填空题1。

学校社会工作以优势视角、需要取向、潜能挖掘为理念。

2。

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具体分为中级目标,中期目标和具体目标.3.将维护学生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作为最优先考虑,同时重视对学生各种权益的维护体现了优先性原则的需要.4。

偏差行为是内部社会体系性质与功能的问题,解释偏差行为的理论主要有标签理论失范理论差异交往理论亚文化理论5。

心灵、自我、社会是米德符号互动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6.默顿根据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二者的不同关系区分了社会行为遵从,创新,形式主义,隐退,反抗五种不同的模式。

7.美国社会工作学者埃德森提出四种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分别是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会互动模式、社区学校模式。

8.学校变迁模式中工作者的角色:倡导者、辩护人、赋权者、教育者、咨询者。

9。

在我国已有的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中,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取向,社区工作为辅助平台,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访问教师的角色,充当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桥梁纽带14.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和哲学取向是社会工作、学校教育与哲学精神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应用提供行动指南和思维方法。

15。

同事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伙伴,学校是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 16。

对学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用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文化价值观念、大众传播媒介。

17.作为一个利他主义的专业,社会工作本身是以案主利益和社会发展为取向的。

18.学校社会工作遵循学生需要为本的助人理念,服务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必须以了解学生需要为前提,因此,需求调查是学校社会工作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

22.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23.考试焦虑的三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生理成分、通过防御或逃避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24。

自杀行为可分为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三种类型.25.儿童虐待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疏忽照顾和情感虐待。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制度产⽣的最初萌芽以1601年()颁布《伊丽莎⽩救济法》为标志。

A、法国B、英国C、瑞典D、德国2、社会保障是以()为主体,依法律或政策规定,通过国民收⼊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活权⼒予以保障的⼀种制度。

A、国家B、团体C、机关D、企业3、社会保障的()体现为社会保障基⾦“取之于⼰,部分⽤之于⼈,或部分取之于⼈,⽤之于⼰。

”A、保证性B、普遍性C、公平性D、互济性4、社会保障的四⼤基本原则包括()A、公平原则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C、责任分担原则D、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E、法制性原则5、西⽅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A、《新济贫法》B、《伊丽莎⽩济贫法》C、《疾病社会保险法》D、《⼯伤事故保险发》6、1601年《伊丽莎⽩济贫法》主要实现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上。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7、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的标志是()的建⽴。

A、社会福利制度B、社会救助制度C、社会保险制度D、失业救济制度8、世界上第⼀个实⾏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A、德国B、英国C、美国D、瑞典9、世界上第⼀部社会保障法()A、德国颁布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B挪威颁布的《社会援助法》C、英国济贫法D、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10、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的颁布者是()A、富兰克林B、华盛顿C、丘吉尔D、罗斯福11、1942年由()主持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研究报告,对西⽅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产⽣了巨⼤的影响。

A、俾斯麦B、伊丽莎⽩C、罗斯福D、贝弗⾥奇12、()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社会保险制度由此产⽣。

A、《疾病社会保险法》B、《⼯伤事故保险法》C、《⽼年残障保险法》D、《社会保障法》E、《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13、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研究报告中建议,社会保障制度应包括()A、社会互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14、现代西⽅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最早出现的理论流派是()A、费边社会主义B、凯恩斯主义C、福利经济学D、新历史学派15、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A、费边社会主义B、凯恩斯主义C、福利经济学D、新历史学派16、福利经济学的形成标志是以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写的《福利经济学》的出版。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考试题型:1、单选(10)2、多选(10)3、判断题(10,错的要改过来)4、名词解释(4)5、简答题(4)6、分析题(1)1、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性(社会保障的普遍性;以全体公民为保障对象、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性、社会保障运作的社会化)、福利性、互济性(具有统筹互济、分担风险的特征)、强制性(强制参加、强制缴费)2、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在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这种效能和作用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

(1)经济功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资金市场发展;(2)社会功能:体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3、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英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收入性福利和实物性福利:(1)收入性福利:涵盖国民保险和非缴费性福利两部分。

(2)实物性福利涵盖医疗服务、住房福利、教育和社会福利服务等方面内容。

4、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保障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成员中的劳动者群体。

社会保险的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筹集。

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对象是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

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或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优抚安置5、家庭保障方式的性质与特征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代际交换方式2、以土地保障为基础,自然就业和土地的稳定产出是经济支撑3、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基本社会结构4、传统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是文化背景6、社会保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条件1)工业化的冲击: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封建土地制度日趋瓦解、圈地运动合法化、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雇佣劳动者。

工厂企业间竞争加剧、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相对剩余人口。

竞争和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两极分化。

2)家庭功能变迁:家庭的经济功能受到了削弱;家庭的人口规模日益缩小;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家庭失去了土地保障;强调国家责任的社会保障思想的兴起。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总结高中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总结高中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总结高中社会政策是指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社会政策的出现源于现代社会对于公平、公正和社会福祉的追求。

它涉及到政府与市民的权利与义务,涉及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

本次社会政策概论课程的学习,帮助我对社会政策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

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到英国的福利国家模式,社会政策的发展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模式和路径。

这些模式和路径都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反映了各个国家对于社会问题的不同认识和解决方法。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接着,我们学习了社会政策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

社会政策以公平、公正和社会福祉为目标,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障。

在社会政策实施中,需要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这些原理和价值观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帮助政府和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和政策选择。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具体的社会政策领域。

比如教育政策、医疗保障政策、就业政策等等。

这些领域都与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对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策在这些领域上存在各种差异,这些差异受到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这些政策领域,我对于社会政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最后,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评估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社会政策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策制定者充分了解社会问题和需要,以及政策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通过对社会政策的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调整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效果和公共意义。

通过本次社会政策概论课程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社会政策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

社会政策不仅对于个体的福祉和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也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末考试社会科学复习要点

期末考试社会科学复习要点

期末考试社会科学复习要点社会科学是学生们在中学阶段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期末考试前的准备中,了解并掌握社会科学的复习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社会科学的复习要点展开论述,帮助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历史1. 重要历史事件:从古代到现代,重要历史事件是社会科学考试的重要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明、古代帝国的兴衰、世界两次大战、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等。

2. 社会制度:了解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如取悦制、君主制、共产主义制度和民主制度,理解这些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制度的出现和演变。

二、人文地理1. 地理位置与气候:学习各大洲和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气候条件,例如: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等。

2.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环境保护、全球变暖和污染问题等。

三、经济1. 经济学基本概念:学习供求关系、市场经济、经济增长和消费者权益等基本经济学概念。

2. 各国经济体系:比较各国的经济体系,了解各个经济体系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

四、政治1. 政治理论:学习不同的政治理论,如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民主主义等,理解它们的核心思想和实践应用。

2. 国际关系: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包括国家间的合作、竞争、争端和战争等。

五、社会学1.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了解不同社会结构,如家庭、教育体系、职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等,以及社会变迁对这些结构的影响。

2. 社会问题:学习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种族问题等,并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六、法律与伦理1. 法律概念与原则:学习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公平正义、法治精神和宪法法律等。

2. 伦理与道德:了解伦理与道德的区别,探讨伦理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如职业道德、环保与社会责任等。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的复习要点包括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学和法律与伦理等多个方面。

山东建筑大学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及试题及解析

山东建筑大学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及试题及解析

非常感谢您的垂询。

关于山东建筑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试题及解析,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请您耐心阅读。

一、学科背景“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属于综合性学科,并且在不同的院校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课程设置。

在山东建筑大学,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对时政、法律制度、社会现象等的深入分析,增强学生对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

二、考试形式和内容根据山东建筑大学的规定,形势与政策的期末考试一般为闭卷考试,试卷难度相对较高,主要测试学生对于政治、法律、经济及社会事件等方面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政治制度:如我国的政治体制、宪法及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2.时政要闻:如国家政策、重大事件及热点问题等;3.经济发展:如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经济政策等;4.社会现象:如社交网络、文化娱乐、人口流动等;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广泛而且尤为注重时效性,因此考生需要在课程学习期间就多加关注和学习,积累相关知识和观点。

三、复习建议考试前,同学们应该认真准备,以下是我个人的复习建议:1.系统复习相关知识点,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分类整理;2.读懂相关文章,尤其是重要政策文件,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相关活动,可以增加政治素养、加强社会责任感;4.多读、多看新闻,了解时事热点、掌握新闻背景,有利于理解分析试题;5.通过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提高考试技巧及应对能力。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题多选题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题多选题

社会政策期末复习题多选题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在进行社会政策的期末复习时,多选题是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一种常见题型。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多选题,供同学们复习参考:1. 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提高社会福利B. 促进社会公平C. 维护社会稳定D. 增加经济增长2. 社会政策的实施主体通常包括:A. 政府B. 非政府组织C. 私人企业D. 国际组织3.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A. 教育政策B. 医疗保健政策C. 环境保护政策D. 国防政策4. 社会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社会需求B. 经济能力C. 政治环境D. 法律框架5. 社会政策评估的方法可能包括:A. 成本效益分析B. 政策执行情况跟踪C. 政策效果评估D. 政策影响预测6. 社会政策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A. 资源分配不均B. 政策执行难度C. 社会接受度问题D. 政策目标的冲突7. 社会政策的类型可以按照其功能划分为:A. 收入再分配政策B. 社会服务政策C. 社会安全网政策D. 社会参与政策8. 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问题识别B. 政策设计C. 政策实施D. 政策评估与调整9. 社会政策对以下哪些群体的影响最为显著:A. 弱势群体B. 中产阶级C. 老年人D. 青少年10. 社会政策的国际比较可以提供以下哪些洞见:A. 不同国家政策的异同B. 政策效果的比较C. 政策制定的借鉴D. 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以上题目涵盖了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目标、实施主体、范畴、制定过程、评估方法、面临的挑战、类型、影响群体以及国际比较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社会政策课程的内容。

社工行测知识点总结

社工行测知识点总结

社工行测知识点总结社会工作行测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广泛且复杂的内容,包括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实践、社会福利制度、社会问题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就社会工作行测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有志于参加该考试的人士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

一、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和改善社会福利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社会政策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政策的概念和作用2.社会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3.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机制4.社会政策的目标和效果评估5.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6.社会政策对特定群体的影响和保障措施二、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互动,协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工作的定义、原则和伦理规范2.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社会工作实践的过程和流程4.社会工作与多元文化、跨学科的关系5.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和创新6.社会工作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三、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促进社会公平而建立和运行的制度体系。

社会福利制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福利的概念和种类2.社会福利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3.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和运行机制4.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福利服务和福利补贴5.社会福利制度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支持措施6.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作用和影响四、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分析是社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它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从而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

社会问题分析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分类2.社会问题的根源和成因3.社会问题的评估和诊断方法4.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分析5.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关系6.社会问题的解决策略和社会工作干预模式以上提及的知识点只是社会工作行测考试的一部分内容,但却是社会工作行测考试所涉及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畴1.政策定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定义的三层含义:第一,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第二,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第三,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2)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3)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4)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容2.制度定义:“制度”(或“社会制度”)主要指一种规体系,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结构(组织或群体等)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辨析:而政策则是一个组织为达其目标而制定和实施各种规则和方案而采取的行动。

制度与政策不同之处(理解):一,从基本视角上看,制度主要是指一套既定的规则、结构和行为规,而政策则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在一个领域中的行动体系;(制度概念是从静态的视角,而政策概念则主要是从动态视角去反映一个领域的状况)二,就规的要素而言,尽管政策和制度都包含了规的要素,但制度概念所反映的规要素主要是一种客观的、既定的规体系。

而政策概念中的规要素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制定和实施规的行动;三,从产生的方式上看,制度即可以是自上而下规定的,也可以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自然形成的;而政策则是一个组织有目的地制定和实施的。

或者说,制度可以是自发和自然形成的,但政策却是人为的。

3.公共政策定义: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核心特征:公共性公共政策基本特点: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4.社会政策定义(了解):政府或其他组织在社会公平等价值目标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满足民众基本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等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行动的总和。

社会政策实质: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社会政策根本特征:福利性5.社会福利与社会保护(1)社会福利定义: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产品或服务的制度和过程。

(基本含义:一,社会福利是以非商业化的方式为社会成员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二,福利性项目应该有公共资金的支持,因此能够无偿或低偿地提供给受益者。

)(2)社会保护基本含义: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涵:强调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保护,并且不再是基本生活的保障和最基本权利的保护,而是要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强调平等权、发展权等较高层次的权利。

6.我国社会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1)国家宪法和法律(2)行政法规(3)国务院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5)地方政府规章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1.需要的基本类型(布莱德萧):(1)规性需要(2)感觉的需要(3)表达的需要(4)比较的需要2.马斯洛的需求七层次(以本门课教材表述为准):(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认知的需要(6)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3.社会需要的四个层次最低层次——社会整合第二层次——追求秩序第三层次——社会稳定及和谐第四层次——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注:传统社会中,社会整合主要通过共同的情感和;工业化之后的现代社会主要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整合,但按照涂尔干和帕森斯的观点看,社会分化基础上的社会整合,还必须有一种团结的集体所具有的共同情感作保证。

)4.社会问题含义:社会问题可以被认为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第五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1.社会政策的主体定义:是指发起社会政策行动或提供相关服务的行动者。

社会政策行动是由“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两个方面构成的行动过程。

其中提供服务的一方的行动者即为社会政策行动的主体,而接受服务一方为社会政策行动的对象。

社会政策主体的三个层次:(1)责任层次(2)角色层次(3)公共行政层次2.如何理解“制度化的行动者”?社会政策的主体是一个制度化的行动者体系,在其中每个行动者都被要求按照一定制度规而担负一定的责任,扮演一定的角色,并具有易逾期责任和角色相适应的权力。

3.各种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政府体系之外的各种民间非企业性组织的总称。

非政府组织(NGO):国际上通常将政府组织体系之外的民间组织称为“非政府组织”——None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官方话语中,对这类组织更多的称呼为“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特点:(1)民间性(区别于政府组织),它们一般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并有权在法律规定的围自我管理和独立活动;(2)非营利性(区别于企业组织),民间组织不专门从事商业性活动,即民间组织不包括企业组织,而是主要包括各类政治、文化、社会服务及其他类似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NPO):指不以营利为目标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

(通常只被用到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而不包括各类民间的政治组织和其他非社会服务性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等商业性服务组织比较:服务容比较接近,都是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服务产品;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标。

非营利组织特点:(1)最大特点: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标(2)提供的服务具有福利性特征(3)公共性(4)有多样化的资源支持系统4.第三部门研究者对非营利组织的别称。

所谓“第三部门”指的是在社会服务领域中在公共部门(政府)、私人部门(企业)之外的另一个部门,即各种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

5.社会政策的对象定义: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是接受社会政策帮助的个人或家庭,或者说是受社会政策行动影响的人。

6.社会政策对象的分类一.从基本原则上看,可以分为一般性对象和专门对象;二.从社会政策行动的运作方式上看,可以分为普遍性对象和选择性对象;7.普惠型福利模式: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每个人是否都有没满足的需要。

优点:(1)对象面宽(2)操作比较简便(3)能够防止或降低“贫困烙印”(因被贴上“穷人标签”而自卑或受到歧视)(4)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整合,降低各类群体间因福利分配差异而导致的矛盾缺点:(1)福利开支巨大;(2)给并不真正困难的人提供福利服务,导致福利资源的浪费,效率和具体效果不及预期8.选择性福利模式: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首先要界定社会中或一个群体中哪些人真正具有特殊困难,将福利项目集中提供给那些最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优点:(1)能够集中使用福利资源,从而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避免或降低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2)降低普通人对福利的依赖(3)选择性福利专门针对困难者,可以收到较好的再分配效果缺点:(1)需要专门的受益者选择机制,因此操作一般比较复杂(2)一旦受益对象选择失误,即可能导致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又可能导致一些真正需要的人被排除在外(3)难以避免“贫困烙印”现象10.社会政策的受益者:是指从一项社会政策行动中具体获得好处的个人或群体。

大多数社会政策都有其特定的受益者指向。

直接受益者与间接受益者分析:(1)社会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指一项社会政策行动直接帮助的对象。

例如:社会保险项目的直接受益者是参加保险的劳动者,社会救助的直接受益者是获得救助的贫困家庭。

(2)社会政策的间接受益者是指从一项社会政策行动中实际获得好处的其他个人和群体。

一项社会政策的实施,往往不仅使其直接的对象受益,而且会给为直接受益者提供服务的组织或个人带来好处。

例如: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增加将使高校扩大招生,这不仅将使大量的学生受益,还会使学校及其教职员工受益,同时,教学用品的供应商、学校附近的服务行业等多方面的组织和个人也将获得一定的利益。

11.社会政策的受损者: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利益受到相对损害的个人或群体。

受损者的分析(哪些人是受损者)(理解):在各种不同的福利模式和税收制度中,各类群体的受益和受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其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得失的感觉也不同。

(1)在“高福利”的社会政策模式下,庞大的支出需要高税率来维持,因此工薪阶层负担很重,尤其是在累进制度下,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中产阶层更有可能感到较重的负担;(2)如果政府的社会政策更多的倾向于中产阶层,那么低收入阶层会感到利益的缺失;(3)如果政府将很多福利经费投向帮助贫弱群体,其他阶层的人也可能因自己能享受到的社会服务太少而感到利益受损(4)一些组织也会在社会政策过程中有利益得失,比如企业组织对政府税收、社保项目等的变动都非常敏感(5)政府福利开支的变化还可能对一些专业服务机构及相关产品的供应商带来影响12.弱势群体什么是弱势群体?(概念的含义)(1)首先,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能力相对低下的群体;(2)其次,弱势群体是指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3)这里的弱势是针对这一群体总体状况而言,并不意味着其中每一个个体都处于弱势;(4)只有那些由于不可克服的能力障碍或社会因素而导致弱势的群体才会被认为是弱势群体。

那些由于本身不正当行为而导致地位低下的群体(如罪犯、吸毒者、非法移民等)一般不会被纳入到弱势群体畴;社会政策在帮助弱势群体中的作用机制(如何帮助弱势群体):(1)福利救助(2)提供机会,如:直接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立法消除就业领域的歧视等(3)增能。

对于弱势群体,还应该提高他们利用机会的能力13.社会政策资源的调动方式:(1)社会集资(2)社会捐赠(3)国际援助(4)志愿者服务(5)社会网路与社会资本第六章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1.什么叫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全背)是指社会政策的主体(政府)为了满足全体或某些社会成员的需要,或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的全过程。

社会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了收集和分析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的信息,政策方案的设计、论证和试点,最终政策的通过和发布等一系列步骤,并且在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来自政府部和外部各个方面的影响。

2.社会政策决策的容:(1)是否采取政策行动(2)社会政策行动的受益者围(3)福利水平的高地(4)资源的调动方式(5)社会政策项目的运作方式3.社会政策的决策层次(1)宏观政策决策(2)技术手段设计(3)运行方案设计4.社会政策的决策模式:(1)代议制决策模式(人民委托其选举出的代表来做决策)(2)集中制的决策模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的领导班子集体决定)(3)精英决策模式(专家在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分析所谓社会政策的可行性,从总体上看是指一项社会政策能够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