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作者:刘国良来源:《文理导航》2015年第16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必修(Ⅱ)的内容标准中,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以下简称“模式”)的主要表现,并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而在四种版本的现行新课程历史教材中,对“模式”的介绍也不尽相同。
比如,人教版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以下简称岳麓版)在对“模式”的介绍时就存在着如下差异:首先,两个版本对“模式”定位不同。
人教版在第七单元第二课的标题就用了《“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并且在课文开始的引言部分“探究的主要问题”中就明确列出了要求探究“模式”形成的原因、表现和评价等方面。
在“重要概念”中也列出了“斯大林模式”,从这当中突显出“模式”在本课和本版教材中的地位。
而岳麓版只将“模式”的介绍放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内,“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的一个子目中,这很显然大大弱化了“模式”在教材和历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其次,两个版本对“模式”主体内容的介绍不同。
人教版对“模式”的介绍,从其确立与形成原因、功绩、弊端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释。
而且其表述理论性强,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而岳麓版的介绍,内容简洁,并使用了数据和弟聂伯河发电站的图片,使学生对“模式”建立初期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了形象生动的认识。
但该版本对“模式”出现的原因、确立的过程没有涉及,似乎不利于学生的完整把握。
再次,两个版本对“模式”探究点的设置也有较大区别。
人教版在“探究学习总结”中不但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去总结“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功绩和弊端,而且还设置了开放性题目,即针对史学界对“模式”“功大于过”和“过大于功”的两种不同观点,展开评述。
这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培养比较、概括和阐释能力的,同时也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而岳麓版则设置了“知识链接”,介绍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影响,在“阅读与思考”中通过邓小平的“关于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论断,去分析“模式”的根本问题所在,侧重于对“模式”的理性思考,这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逐步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作者:张晓丽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05期● 问题起源目前,五个版本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可谓是异彩纷呈,每一套教材都以其鲜明的特点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但是,各个版本的教材在内容选取、文字表述等方面存在不同,有些相同课标对应的内容,不同版本教材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时争辩的焦点,不同的支持者各执一词,最后往往将矛头指向教材。
如何处理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性问题呢?为此,我们选择必修模块的“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课题作为行动研究的载体。
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不同版本教材对“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知识梳理如表1所示。
● 行动研究通过对五个版本教材内容的比对,我们选择了本节内容编写具有代表性的“粤教版”和“教科版”作为行动研究载体。
经过教材分析,确定用3个课时实践教材,由教研组的来伟老师和陈秀芝老师分别执教。
1.教材目录内容(见表2)2.教学过程记录(见下页表3)● 对比分析这两套信息技术教材都用了一节的篇幅来阐释课程标准中关于“文本信息加工”的内容。
两套教材都十分重视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过程性和系统性。
总的来说,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是这两套教材共有的特点。
例如,粤教版提出“为了表达更丰富的信息,我们经常把文本信息组合加工成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刊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电子报刊的制作探究;教科版也是从需求出发,提出电子报刊的分析与制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探究。
但是,两套教材内容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侧重点不同“粤教版”教材立足于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本信息加工,将加工方式归纳为“日常文本信息加工”和“报刊类信息加工”两大类,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侧重于“点”。
“教科版”教材则是以“文字的处理技术—字处理软件的介绍—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的表达”为主线,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侧重于“面”。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以“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为例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以“文本信息的加工与
表达”内容为例
张晓丽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15(0)5
【摘要】问题起源目前,五个版本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可谓是异彩纷呈,每一套教材都以其鲜明的特点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但是,各个版本的教材在内容选取、文字表述等方面存在不同,有些相同课标对应的内容,不同版本教材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时争辩的焦点,不同的支持者各执一词,最后往往将矛头指向教材。
【总页数】3页(P40-41,77)
【作者】张晓丽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通过表象的建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比研究不同版本教材对“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的处理 [J], 沈俊杰
2.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以“斯大林模式”为例 [J], 刘国良;
3.新课标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同一内容表述的比较——以"美国独立战争"为例 [J], 王燕
4.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以"斯大林模式"为例 [J], 刘国良
5.不同版本教材相同内容的差异分析与教学处理
——以"胶体"内容的模型认知发展为例 [J], 刘金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谈新、旧语文教材之间的差异及应对的方法
教室里上这节课,引导学生了解古老的劳动工具,让他们试着去使用这些工具,通过讲述与劳动相关的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丰富其学习体验,让他们更加热爱劳动。
三、开展活动,培育时代青年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具体来说,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精心设计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比如,学完第二单元的课文,学生了解了“匠人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为议题的辩论赛。
正方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时代到来,机器的出现导致很多制衣手工业者失业为例,表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导致一些手工业者难以维持生计,人们渐渐不看重“匠人精神”了,认为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弊大于利。
反方则表示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做一些重复性的无聊的工作,还可以代替人类做一些比较危险的工作,人类也可以靠人工智能提升工作的效率,“工匠精神”并不会消失,认为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利大于弊。
又如,学完了第七单元的课文,学生敏锐地发现这些文本都是散文,都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是如何进行“精神突围”的,还展现了每个人的心灵栖居地,如郁达夫与北平、史铁生与地坛、苏轼与赤壁等。
教师可以以“逆境”为话题,组织学生参与演讲活动,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强化他们的抗挫能力。
所谓“欲立人,必先立德”,教师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德育活动,使学生成长为立场坚定、思想健康、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本文系南通市十三五德育专项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从2021年秋季开始,全国各省(区、市)统一使用新版高中语文教材。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很大的变化。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上册和必修下册两本,设计了“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单元”“以语文活动实践为主的单元”和“以整本书阅读为主的单元”,将“十八个任务群”设置于其中。
比较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比较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资源,不同的教材版本对于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式对学习效果的提高,并探讨如何选择适合的教材版本。
一、教材版本的差异教材版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上。
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选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目标也有不同的考虑。
1. 内容差异不同教材版本的内容可能存在差异。
一些版本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和深入,提供更为详尽和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一些版本则更注重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强调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在选择教材版本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教材内容。
2. 结构差异教材的结构也可能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些版本的教材结构清晰,内容分章节编排,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把握和归纳总结;而其他版本可能更强调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结构相对灵活。
3. 教学方法差异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些版本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和演示;而一些版本则更加注重互动教学、合作学习和实践应用。
因此,选择适合的教材版本也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喜好。
二、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1. 多元教材选择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可以选择多元教材版本进行比较和使用。
通过比较不同教材版本的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可以选取出最合适的教材版本。
此外,可以将不同教材版本的优势相结合,形成一套更具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教材系统。
2. 针对学习者的需求在选择教材版本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
不同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风格,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版本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例如,对于喜欢实际操作和应用的学习者,可以选择强调实践和案例分析的教材版本。
3. 结合教学方法教材版本与教学方法是相互关联的。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需要结合教材版本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使用强调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教材版本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的教学方法。
有效解决学习问题各教材版本的年级科目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有效解决学习问题各教材版本的年级科目学习问题解决策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针对不同教材版本的年级科目学习问题。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学习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了解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在解决不同版本教材学习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各个版本教材的特点。
不同版本教材可能在知识点的组织、难度的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对各个版本教材的详细了解,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借助辅助工具、资源针对不同版本教材学习问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和资源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教学视频、习题讲解等资源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或参考书,以补充自己学习材料的不足之处。
三、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对于解决不同版本教材学习问题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以下几种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针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学习,可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在计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时间、难度等因素,合理分配学习任务,确保学习进度。
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3. 多做练习题:练习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做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解题能力。
4. 寻求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积极向老师、同学或家长寻求帮助。
他们可能有不同版本教材的解答,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四、主动参加学习小组或辅导班在解决不同版本教材学习问题时,可以主动参加学习小组或辅导班。
学习小组可以提供一个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的平台,辅导班则可以由专业老师针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和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教材版本的比较与学习策略的优化
教材版本的比较与学习策略的优化教材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不同版本的教材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教材版本进行比较,并探讨优化学习策略的方法。
一、教材版本的比较1. 传统教材传统教材以知识点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重复训练,形式单一、内容较为固定。
这种教材版本适合注重基础知识掌握的学生,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2. 探究型教材探究型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这种教材版本适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但在知识点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上可能相对薄弱。
3. 综合型教材综合型教材综合了传统教材和探究型教材的优点,平衡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这种教材版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学习方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但可能存在内容较多、进度紧张等问题。
二、学习策略的优化1. 个性化学习针对不同教材版本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比如,在传统教材中,可以注重记忆和重复练习;在探究型教材中,可以注重思考和实践;在综合型教材中,可以注重整合和归纳等。
2. 多样化学习资源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弥补教材版本本身的不足。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通过与同学一起学习和合作,可以拓宽观点、分享经验、相互激励,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组队完成习题、实验等任务,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4. 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合理安排时间等方式,提高学习的自律性和效果。
5. 反思与调整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应及时反思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
根据实际效果,不断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与教育观念
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与教育观念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各个地区和国家制定出了不同版本的教材。
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背后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观念。
本文将从教材的内容差异和教育观念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教材的内容差异1.知识体系差异: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编撰者的背景和专业特色,教材的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数学教材中,有的版本更注重基础概念的讲解,有的版本更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
这种差异反映了编写者在知识结构上的不同偏好和教育目标。
2.教学方法差异:教材中的教学方法也是各版本之间的重要差异之一。
有的教材采用传统的讲授和习题训练的方式,有的教材则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
这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方式的不同偏好和认知理解。
3.文化价值差异:教材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传承和弘扬文化价值观念的载体。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文化价值的引导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历史教材中,有的版本更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的版本更注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二、教育观念的差异1.学科观念差异:不同版本的教材背后反映了学科观念的差异。
一些版本的教材更注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内涵的讲解,体现了“学科为王”的观念。
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则更注重学科的现实应用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念。
2.学生定位差异:教材在对学生的定位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版本的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
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则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纪律和规范。
3.教育目标差异: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者对于教育目标的理解也有所差异。
有些版本的教材更注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和考试成绩,强调应试教育。
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则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与教育观念紧密相关。
教材作为教育实施的重要工具和资源,对于教育观念的传递和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教材版本对比与教学方法探索
高中教材版本对比与教学方法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高中教材版本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中教材版本进行对比,并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教材版本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教育的教材版本也在不断更新。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1. 课程设置不同教材版本在课程设置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些版本可能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其他版本可能更注重学科的整合与实践应用。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版本教材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点。
2. 知识体系不同教材版本的知识体系也可能存在差异。
一些版本可能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而其他版本可能更关注知识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版本教材来合理组织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教学方法不同的教材版本可能对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指导。
一些版本可能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究,而其他版本可能更注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版本教材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探索高中教材版本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以下是几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1. 项目学习法项目学习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究。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项目,让他们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将知识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模拟案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视听感知,提高学习效果。
教材版本对比大揭秘各年级科目教学内容的异同点
教材版本对比大揭秘各年级科目教学内容的异同点一、背景介绍教材版本对比,是指对比不同年级的教材版本,分析各年级科目教学内容的异同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不同年级的教材版本的差异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深入了解教材版本的异同点对于教师教学和家长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教材版本的异同点进行大揭秘,揭示各年级科目教学内容的差异。
二、语文教材1. 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年级的教材主要侧重于字音字形的学习,而二、三年级的教材则更加注重识字和词语的积累。
四、五年级的教材内容开始进一步拓展,包括文章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2. 初中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而初中的语文教材则进一步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数学教材1. 小学数学教材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概念和计算能力。
一、二年级的教材主要侧重于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而三、四年级的教材则更加注重乘除法的学习。
五、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开始进一步拓展,包括分数、小数、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2. 初中数学教材初中数学教材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年级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代数和方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而初中的数学教材则进一步注重几何和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四、英语教材1. 小学英语教材小学英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基本词汇的掌握。
一、二年级的教材主要侧重于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字母、数字、颜色等方面的内容。
三、四、五、六年级的教材则更加注重英语的听说训练和语法知识的积累。
2. 初中英语教材初中英语教材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七、八、九年级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的版本差异与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材的版本差异与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初中历史教材的版本也在不断更新与变化。
这些版本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内容和观点上,还反映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材的版本差异与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教育者们提供一些启示。
1. 历史教材版本差异初中历史教材各个版本的出现,是因为不同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门对历史教育的理念、教学目标以及学科常识的不同理解。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所选择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元素有所不同。
一些版本可能更注重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历史,而另一些版本则更注重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历史。
同时在呈现方式上也存在差异,一些版本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呈现历史事件,而另一些版本则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 观点表达与解释: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在观点表达和解释方面也存在差异。
一些版本可能更加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强调国家的伟大和辉煌,而另一些版本则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
(3) 文化多元与全球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历史教材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全球视野。
这些版本会涉及到世界各地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2. 历史教学方法的变化随着历史教材的版本差异,历史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下面我们将重点探讨以下几种常见的历史教学方法:(1) 讲授法:这是最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之一,老师以讲解的方式呈现历史知识,学生通过听课、做笔记来获取信息。
这种方法适合于内容较多、知识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但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缺乏参与感。
(2) 互动式教学: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老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这种方法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探究式教学: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以“人口增长模式”为课例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朱雪梅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中学程志华[问题缘起]新课程“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原则打破了多年来人教版教材大一统的格局,给使用者提供了选择的权利,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
目前,已通过审查的高中地理四个版本的新教材异彩纷呈,每一套教材都以各自鲜明的优点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但是,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把握与领会课程标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内容选材、文字表述、图表选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某些概念的解释、原理的阐述上存在的差异,给广大师生的理解带来了困惑,给教学设计也带来了障碍。
这种差异常成为教师研修活动时争辩的焦点,不同的支持者各执一词,最后往往将矛头指向教材。
教师理解的差异自然也影响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以至于有些相同的内容要点,不同的教师执教会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
如何处理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性问题?为此我们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选择了必修二的“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课题作为研究的载体,因为这部分内容具有显著的代表性。
程志华老师主动提出开设研究课。
大家建议他备课过程中要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各个版本教材相关内容的表述差异,具体梳理如下:◆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不同版本教材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①人教版教材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②鲁教版教材划分为“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四个阶段;③中图版教材划分为“‘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三种模式;④湘教版教材划分为“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三种模式。
深度解析各教材版本的年级科目差异
深度解析各教材版本的年级科目差异不同教材版本的年级科目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各种教材版本广泛应用于不同年级和科目的学习过程中。
这些教材版本的存在,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不同的教学方式、知识点和学科背景。
本文将深度解析各教材版本的年级科目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教材版本的多样性1.1 教材版本的种类在教育领域中,不同出版社推出的教材版本层出不穷。
这些版本可以是由国家或者地方教育部门编写的统一教材,也可以是由各个私人出版社编写的商业教材。
不同的教材版本可能在内容选择、知识点重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1.2 各教材版本的特点每个教材版本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比如,一些版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另一些版本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一些版本强调教师的角色,而另一些版本则倡导学生主导学习的观念。
这些特点可能与教材编写者的教育理念、目标和受众群体有关。
二、年级科目差异的影响2.1 学科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同年级的教材版本对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比如,在数学科目中,初级教材版本可能更注重基础数学运算的掌握,而高级教材版本则可能涉及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2 学科教学方法和策略不同年级的教材版本对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在语文科目中,低年级的教材版本可能更加注重识字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而高年级的教材版本则可能强调写作和修辞技巧的训练。
2.3 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由于不同教材版本对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同,学生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学习负担和压力。
一些教材版本可能更加注重应试,使学生面临着大量的课业作业和考试压力。
而一些教材版本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解决年级科目差异的策略3.1 教师角色的转变针对不同年级和教材版本的差异,教师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角色。
他们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教材版本,并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材版本大比拼各年级科目的得失分析
教材版本大比拼各年级科目的得失分析教材版本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各地教育部门不断改革完善教材版本,以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不同教材版本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得失。
本文将从各年级科目的角度,对不同教材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得失之处。
一、小学科目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
不同教材版本对小学科目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1. 语文从语文教材版本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版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差异。
例如,新课标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而传统版则更注重纸笔作业和记忆,对学生的应试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因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新课标版与传统版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数学小学数学教材版本的比较主要体现在题型的设计和解题思路的引导上。
例如,部分教材版本采用了“一题多解”的策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其他版本则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机械计算的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3. 英语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教材版本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新课标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引入了情境化的学习内容和课堂互动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而传统版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记忆,对学生的笔试成绩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综合运用不同教材版本的优点,促进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是更好的选择。
二、初中科目初中阶段是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深入学习和扩展的阶段。
不同教材版本对初中科目的内容设计和知识点的强化有不同的侧重。
1. 语文初中语文教材版本主要体现在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新课标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引入了更广泛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传统版则更注重背诵诵文和模仿写作,对学生的应试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比较各教材版本小学学科
比较各教材版本小学学科在小学学科教材版本方面,常见的有多个版本供学校和学生选择使用。
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在内容、题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比较各教材版本小学学科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教材版本。
一、语文教材版本比较1. 版本A版本A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情境,注重开展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
题型多样,既包括填空选择题,也包括阅读理解和作文等综合性题目。
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引导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适用情况:适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学校和学生。
2. 版本B版本B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延伸性,内容安排严谨,注重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题型偏重于应用题和阅读理解,强调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和训练,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适用情况:适合注重语文知识扎实掌握的学校和学生。
二、数学教材版本比较1. 版本X版本X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题型多样,既包括计算题和选择题,也包括应用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性题目。
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引导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情况:适合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校和学生。
2. 版本Y版本Y注重数学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延伸性,内容安排严谨,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题型偏重于计算题和应用题,强调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扩展。
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和训练,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理解。
适用情况:适合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的学校和学生。
三、英语教材版本比较1. 版本P版本P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情境,注重口语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题型多样,既包括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也包括阅读和写作等综合性题目。
教学方法注重情境教学和交际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适用情况:适合注重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学校和学生。
小学教材版本比较对比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应用
小学教材版本比较对比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应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材的版本更新也成为学校和老师们关注的焦点。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教学设计和实践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比分析不同版本小学教材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应用,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设置不同版本的小学教材在课程设置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以语文教材为例,有些版本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安排了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
而另一些版本则更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了口语训练的内容。
在数学教材中,一些版本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应用题。
而其他版本则更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了一些逻辑推理题。
二、教学方法不同版本的小学教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一些版本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
这些版本的教材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而其他版本则更注重传统的直接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训练来传授知识。
这些版本的教材设计更加系统和结构化,注重知识的逐层深入。
三、综合实践不同版本的小学教材的实践应用也有所差异。
一些版本的教材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地考察、社区服务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些版本的教材设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而其他版本则更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和应用,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这些版本的教材设计更加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测试成绩。
综上所述,不同版本的小学教材在教学设计和实践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教育工作者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需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探索教材版本的多样性各年级科目的差异与共同点
探索教材版本的多样性各年级科目的差异与共同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育教材版本的多样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不同年级和科目的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也有一些共同点。
本文将探索教材版本的多样性,从不同年级和科目的角度剖析其差异与共同点。
一、小学教材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教材版本的多样性相对较小。
不同版本的教材主要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同时也有少数民办版本的教材存在。
在内容上,小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兴趣,涉及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
语言方面,教材内容围绕初步识字、基础语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数学方面,不同版本的教材强调数的认知、简单算术和初步几何概念的学习。
自然科学方面,教材内容主要涵盖生物、物理、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初中教材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加具体和专业的知识,教材版本的多样性也有所增加。
不同版本的教材多以地方编写的教材和少数民办版本教材为主。
在内容上,初中教材围绕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展开。
语言方面,初中教材强调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学习。
数学方面,教材内容涵盖了更深入的数学概念和应用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也在教材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呈现。
三、高中教材高中阶段是学生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教材版本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
不同版本的教材除了国家统编教材外,还有地方版本的教材和少数民办版本的教材存在。
在内容上,高中教材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言方面,高中教材注重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文言文的学习,同时强调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方面,教材内容进一步拓展,涵盖了更为抽象和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也在教材中增加了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对比分析初二化学教材的差异与共同之处
教材对比分析初二化学教材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在教学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而针对初二化学教材,不同的版本可能存在差异和共同之处。
本文将对初二化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个版本的差异和共同点。
一、教材版本介绍初二化学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1.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3. 清华大学出版社版4. 人民出版社版二、教材内容对比分析1. 知识点覆盖各个版本的初二化学教材在知识点的覆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包含了化学元素、化学反应等内容;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则注重实际应用,更加注重实验和实践操作的安排。
2. 难度程度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难度程度上也存在差异。
以化学元素周期表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和示例,让学生容易理解;而清华大学出版社版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和理论推导,提高了一定难度。
3. 实验设计初二化学教材通常都会涉及实验设计,不同版本在实验设计上也存在差异。
例如,人民出版社版强调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步骤,注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则更加注重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 图表和插图使用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初二化学教材,都会使用大量的图表和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不同版本在图表和插图的使用上也有所不同。
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版的插图更加精美,色彩丰富,注重美学的表现;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则更加注重图表的简洁性和直观性。
三、教材共同之处虽然不同版本的初二化学教材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1. 教学目标一致不论是哪个版本的初二化学教材,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使是在重点强调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培养上也是为了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
2. 遵循课程标准初二化学教材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大体上是一致的。
3. 知识结构相似不同版本的初二化学教材在知识点的选择和结构上存在差异,但总体上都是按照从基础到深入的方式安排的,即先讲解基础概念,再逐渐推进到更深入和复杂的内容。
了解各版本的小学教材的差异
了解各版本的小学教材的差异各版本小学教材的差异小学教育是孩子学习的起点,在不同版本的小学教材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各版本小学教材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教材的内容差异各版本小学教材在内容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的选拔: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的选取上会有差异。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不同版本可能会将重点放在不同的文学作品、文化传统和诗词歌赋等方面。
而在数学教材中,也存在不同版本对知识点深度和广度的不同选择。
2. 知识的呈现方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有些版本可能更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生活实例和场景来引导学生学习;而另一些版本则更加注重理论,强调概念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3. 教育理念的差异:各版本教材背后的教育理念也会有所差异。
有些版本可能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另一些版本则更加注重规范和知识点的传授,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二、教材的编写背景差异不同版本的小学教材在编写背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差异背后的原因:1. 文化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小学教育存在着文化差异,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会有所反映。
例如,对于历史、地理等学科,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会突出本国或本地区的历史事迹和地理特点。
2. 教育改革导向:各版本小学教材的编写可能会受到当地教育改革的导向。
例如,某个地区在教育改革中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他们的教材编写可能会更注重实践和应用。
3. 学科发展趋势:各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也会对教材编写产生影响。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版本的小学教材可能会增加科技类知识点,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三、教材的评价标准差异不同版本的小学教材在评价标准上也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标准的差异:1. 科学性和准确性:各版本教材对知识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一些版本可能更加注重知识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严格的学术审查流程;而另一些版本则更加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易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以“人口增长模式”为课例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朱雪梅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中学程志华[问题缘起]新课程“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原则打破了多年来人教版教材大一统的格局,给使用者提供了选择的权利,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
目前,已通过审查的高中地理四个版本的新教材异彩纷呈,每一套教材都以各自鲜明的优点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但是,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把握与领会课程标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内容选材、文字表述、图表选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某些概念的解释、原理的阐述上存在的差异,给广大师生的理解带来了困惑,给教学设计也带来了障碍。
这种差异常成为教师研修活动时争辩的焦点,不同的支持者各执一词,最后往往将矛头指向教材。
教师理解的差异自然也影响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以至于有些相同的内容要点,不同的教师执教会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
如何处理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性问题?为此我们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选择了必修二的“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课题作为研究的载体,因为这部分内容具有显著的代表性。
程志华老师主动提出开设研究课。
大家建议他备课过程中要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各个版本教材相关内容的表述差异,具体梳理如下:◆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不同版本教材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①人教版教材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②鲁教版教材划分为“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四个阶段;③中图版教材划分为“‘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三种模式;④湘教版教材划分为“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三种模式。
程老师进行了认真备课,并以常态的组织方式设计了教学过程。
大家分别带着对“人口增长模式”有关问题的思考走进了程老师的课堂。
[教学现场1]程老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与学案辅助教学。
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很高,师生交往频繁。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主要以问题探讨的方式进行,摘录如下:师问:读课本(鲁教版,下同)“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想想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可分为哪几个不同的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生答:按照增长速度的快慢,将世界人口增长历程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是缓慢增长,近代是快速增长;现代是爆炸性增长。
师问: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21世纪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是什么?生答:有不断加快的趋势。
21世纪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了。
师评:同学们想想他的答案对吗?大家先来阅读课本“人口增长模式图”,看看世界人口增长究竟呈现什么规律?生答:原来随着时间发展,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现由慢到快,再降低的规律。
师导:根据“三率”的不同,可把世界人口增长分为哪几种模式?各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状况和主要特征如何?代表国家有哪些?想一想人口增长特征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表格后,我们再讨论。
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比较表(活动:学生填写表格,交流答案,师生共同评议)生:第一阶段人口增长缓慢,表现特征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生:第二阶段人口增长迅速,表现特征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生:第三阶段人口增长迅速,表现特征为出生率降低、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也较低。
生:第四阶段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表现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师:正是根据各个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即根据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量特征,可将各个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称作“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过渡”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其中“高高低”模式也就是“现代型”,“高低高模式”就是“传统型”,“低低低”模式也称之为“现代型”。
师:刚才所谈的都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的。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人口增长模式也具有地区差异。
大家阅读课本“200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分别举例说说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典型代表性国家。
(活动:学生分别举例说明,课堂气氛活跃,过程略)师问:总体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处于哪个阶段?发达国家主要处于哪个阶段?生答: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处于人口低速增长阶段。
师讲:同学们总结的规律正确,但也有特殊情况。
如中国由于实行了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已经表现为“低低低”的模式。
总体来看,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互动研讨]观课后,本课例研究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了会谈。
程老师首先谈了自己的感受,随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程老师的反思: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到了各个版本教材对“人口增长模式”划分的差异性,预想将不同的划分名称都介绍给学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各种划分类型都有涉及,但感觉到学生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与划分,产生了理解上的困惑,并没有形成清晰的印象。
观课者的思辨:同行们比较认同程老师的看法,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类型相互影响,使学生未能掌握学习重点的本质内涵。
如何破解这个核心问题?大家研讨的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话题,并在交流、对话中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话题一:学生为什么感到含混不清?下课后,有一位学生追问老师:“人口增长模式究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这说明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内涵。
大家认为,学生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教师试图将各个版本的知识都介绍给学生。
从教学过程看,大量的时间用于探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比较表”中的有关问题,教师既按鲁教版教材将人口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又按人教版、湘教版的表述解释每个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
以致于学生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人口增长模式究竟是按阶段划分,还是以特征划分?亦或是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经过商讨,大家认为不必面面俱到,而应该进一步突出重点,说明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
话题二:哪个版本教材的表述最准确?由于四个版本教材对人口增长模式的表述各不相同,所以大家争议的焦点很快就集中到了“以哪个版本教材为准”的问题上。
大家起初的意见很不统一,有人认为人教版的表述能够作为人口增长模式的专业术语使用;有人认为湘教版的模式名称能够概括人口增长特点,最利于理解;也有人认为鲁教版以四个阶段进行划分能够形象地表达世界人口增长的规律。
不过,大家也一致认为中图版教材忽略了在人口发展初期应该呈现“高高低”的特点。
最后,所有成员也达成了共识,人口地理学中有些内容的学者主导倾向比较明显,不同专家对专业术语的界定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对相同知识点的表述也就出现了差异,但所阐释的主旨与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并没有产生矛盾与冲突。
因此,并不能界定哪个版本教材的表述更准确,只是各有其特色与侧重点。
话题三:将什么内容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研讨,大家认为本节课过于关注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类型,这恰恰是各教材的差异所在。
重新研读课程标准,我们认为教学重点应该是“不同的人口增长特点及相应的分布地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时间发展历程看,世界人口增长或不同地区、国家人口增长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呈现不同的特点,即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二是从空间分布区域看,不同地区因社会生产力水平存在着差异,即使在相同时期,人口增长特点也具有较大的区别,如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当然这需要通过分析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佐证。
话题四:依托什么资源学习更有效?程老师的这节课主要利用自编的学案组织学生学习,但分析的材料、图片主要取自于鲁教版教材,这说明并没有走出“教教材”的传统设计思路。
大家认为教学内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依照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特点。
”,将我市的人口统计数据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重要素材;二是跳出单一版本教材的束缚,整合各个版本教材中的有效内容,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提供量化的统计图表作为探究学习的载体。
另外,对教学方式也作一些改进,可以采取分组合作探究、交流的方法引导学习,通过对一些人口增长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理解其本质特点。
研讨结束后,程老师准备修订教学设计方案,重新编写学案,再到另一个班上课。
于是,我们再次走进了程老师的课堂。
[教学现场2]师问:我们首先讨论一下:什么是人口增长?我们如何表达人口增长的情况?生答:人口增长是指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我们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也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生答:人口的增长不一定是人口增加,有些地区还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现为负数。
生答:对一个地区而言,人口增长不仅有自然增长,应该还包括人口迁移造成的增长;对全世界而言,人口增长只有自然增长,就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师评:同学们讨论很有效,人口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但世界人口增长是指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形成的人口自然增长,可能表现为负增长。
但是,大家只是从定量上理解人口增长情况,我们还可以定性地描述人口增长的情况,可以概括地用“快”“慢”表示。
如果要具体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则要分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程度。
师问: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图1),想想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规律?根据增长速度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生答:从历史上看,世界人口增长总体呈现由慢到快的过程。
世界人口增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1770年前增长缓慢,1770-1950年增长迅速,1950年增长迅猛。
师评:归纳比较准确。
实际上可划分为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至二战、二战后三个阶段。
师问:你能从图2中读出什么信息?生答:图中信息说明人口增长情况的定量与定性的一般关系。
如果出生率高于25‰;说明是高出生率,如果低于25‰,说明是低出生率。
同样,死亡率“高”与“低”以15‰为界,自然增长率的“高”与“低”以10‰为界。
师评:你说得很对。
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规律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
(活动:全班分为两大组,要求第一组阅读“表1:芬兰人口增长统计数据”,第二组阅读“表2:扬州市人口增长统计数据”,并将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成“人口增长曲线图”)表1:芬兰人口增长统计数据表2:扬州市人口增长统计数据师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与你们绘制的曲线图,你能说出芬兰与扬州市的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死亡率图2图1口增长特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吗?生答:芬兰的四组数据表明1785年后,其人口增长经历了三种类型的转变。
首先是1785-1790年期间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1825-1830年与1910-1915年期间有共同的特点,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970-1976年期间则表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