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合集下载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脉就是脾胃脉,微者是虚,弦者是寒实。

胃既虚,寒又盛,所以法当腹满,假如要是不满,可是胃是虚的,那么就算寒不在胃里,也必从下往上攻,所以大便难。

寒在下乘着胃虚就往上攻,所以两胠疼痛,大便难,这是寒从下上乘的一种现象。

「当以温药服之」,这温药服之是双关的,上面那段「法当腹满」当然也要用温药了,那么「便难,两胠疼痛」这个病也要用温药了。

这一段它分为两解,一个是趺阳脉微弦,微者胃虚,弦者寒盛,胃虚又有寒,依法当腹满,不过这是虚满。

「不满者必便难」,如果不满,胃虽然虚,可是寒当时没在胃里头,那么当时就不满,光虚而已。

可是他不只胃虚,下面还有寒,一定有寒,不然脉不会弦的,这下面的寒也必乘虚而上攻,所以「大便难,两胠疼痛」,道理就是由于胃虚,寒从下上。

这两种情形,无论是胃虚而满,或者是大便难、两胠疼痛、寒从下上这种情形,都应该用温药来治疗。

该用什么温药呢?他在这没有具体讲,这是原则上的说明。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有实有虚,实满里头有东西,按着有抵抗,大力按,有拒按、有疼痛,就是胃家实那种满,一按就疼;如果胀满,按之不痛,表示里面没有东西,所以也就不疼,因此不痛者为虚。

如果里头实的很,你碰不得,一按他就疼,这为实,实者可下,虚者不可下也。

舌苔黄这是里实的一个症候,我们临床上常看舌苔,腹胀满又拒按,舌苔再黄,肯定是里头热实,那么没下的时候舌苔是黄的,下之后,病实解了,腹满也除了,那么这舌苔黄也自然解了。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以温药。

说的是腹满虚实的辨证方式,这个说的是只有虚寒的情形。

虽然腹满,但他不是一直都这么满,有时候他会稍微好一些,可是过一会儿他又会再满起来,那么像这种有时会减轻的腹满呢,这是属于寒,言外呢,要是不减,就是属热,不属于寒。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Presentation on theme: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1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腹满、寒疝、宿食三者病位均在脘腹部,病变脏腑均以脾胃为主,症状多有腹满或腹痛,所用方剂亦可相互借用,故合为一篇加以讲述2 腹满——即腹部胀满,其病机较为复杂,有虚实寒热之别,实热证者多责之于肠胃,虚寒证者多责之于脾肾寒疝——是一种阴寒性腹痛病症,多由于寒气攻冲或寒积日久所致。

病情有虚实之别,病位有表里之异宿食——又称伤食、食积,是由于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所致,临证主要表现为嗳腐吞酸,脘腹痞满或疼痛,呕恶泻利等症3 一、腹满4 [原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痛,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1)[原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痛,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1)5 [提要] 本条论述虚寒性腹满病的病机和治疗原则病机:脾胃虚寒兼挟肝寒上逆主症:腹满,或大便秘结、两胠疼痛治则:温补6 [原文]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與温药。

(3)[原文]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與温药。

(3)7 [提要] 条论述虚寒腹满的辨证和治则辨证:腹满有时减轻,有时胀满如初病机:脾胃虚寒,寒凝气滞治则:温阳散寒8 [原文]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2)9 [提要] 本条论述腹满虚实的辨证和实证腹满的治法辨证:实证腹满的特点是按之疼痛,苔黄;虚证腹满的特点是按之不痛病机:实证因宿食或糟粕内积大肠,实阻气滞;虚证因脾胃虚寒,寒凝气滞;治则:实证用攻下法10 [原文]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金匮要略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金匮要略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痛、呕吐②因疝或蛔虫引起的寒性腹痛③胃肠痉挛、肠道蛔虫梗阻、嵌顿性疝等属
阴寒内盛者可化裁运用。3、赤丸证——寒饮所致厥逆的证治16十六、寒气厥逆赤丸 主之。【讨论】脾胃阳虚寒饮上逆故四肢厥冷。以药测证当有腹痛、呕吐、眩悸、 苔白滑、脉弦紧等证。病机为阳虚寒甚水饮上逆治当温阳散寒化饮降逆。按本证疑
有脱简难为后世法临床运用不多。二实热证1、厚朴七物汤证—腹满兼表证的证治9 九、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讨论】1、本条是倒装句 “病腹满发热十日”是倒装文法不是先腹满后发热而是发热后再出现腹满。倒装的目 的是突出腹满主证。2、关于“饮食如故”a/ 程云来认为是“热能消谷”b/ 徐忠可认为 胃气素强c/ 尤在泾认为“胃气未病”以尤说为是因病变重点在肠胃气未病故尚能饮 食。3、本证是表里同病里证重于表证脉浮是表证腹满是里证有脉数及发热十天的病 史说明病已传变于里故本证是里重于表的表里同病。4、治当表里双解本证表里同病 属于实证本应先表后里但其病变重点已偏于里故应表里同治。证腹部胀满按之疼痛
未用足此为下不得力在这种情况下再见腹满拒按的可再下之以尽去其邪。文莽彦医 案②体虚不任攻下如素体本虚下之得利不止病情转虚舌苔虽黄但不可再下此须注意 再者湿温苔黄禁下更应牢记。③药不对证如阳明热结津枯燥屎不行单用下法则大便 难通苔黄难去此时则应改变方法如考虑用增液承气汤等。4、虚实对照的辨证方法“腹 满时减复如故”与“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正好互相对照前者为虚寒证后者为里实证。腹 满有时减轻不一会儿又恢复原状此乃脾气虚寒运化功能减弱所致“脏寒生满病”即指 此。因为寒为阴邪得阳则散故有时减轻得阴则聚故又“复如故”。假如是实证腹部胀 满便没有减轻的时候即使减轻一点也微不足道这充分说明了“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乃 为典型的里实证。“减不足言”是插笔目的是加强辨证与“不减”对举加强实证的辨证。 这种主证对比一虚一实相互对照的辨证和写作方法颇值效法。虚证实证主诉腹满时 减腹满不减腹诊按之不痛按之痛甚舌苔苔白滑焦黄起刺治法宜温补理中辈宜攻下承 气辈三、证治一虚寒证10、14、161、附子粳米汤证—脾胃虚寒、水湿内停的腹满痛 证治10十、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词解】1、雷鸣形容 很响的肠鸣音。2、切痛切为急迫之意切痛形容腹痛得利害。【讨论】1、病因是寒 湿“腹中寒气”说明本证病因是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故病除脾胃虚寒外还有水湿。 “雷鸣”说明有水方中用附子配半夏也说明胃肠有水。叶橘泉就认识到附子、半夏可 去胃中积水两者缺一效果大减。2 、主要表现为“寒象”和“逆象”本证以“雷鸣切痛、 胸胁逆满、呕吐”为特点可概括为“寒象”和“逆象”腹中寒气水湿流于胃肠水湿不化故 雷鸣切痛中焦虚寒、寒气冲逆胃失和降故胸胁逆满、呕吐。证肠鸣频频其声可闻腹 痛剧烈喜按喜温胸胁逆满呕吐时作吐出为清稀水饮或挟有不消化物四肢冷小便清苔 白脉沉紧而缓理脾胃阳虚阴寒内盛水饮上逆法温中散寒止痛化饮降逆方附子粳米汤 方中附子温中散寒以止痛半夏降逆止呕配附子善化寒饮粳米、草、枣扶助中气以缓 急迫。临床见脾胃寒甚多加蜀椒、干姜逐寒止痛。【临床运用】1、腹痛呕吐2、久 痢杨某女39岁气郁久痢元阳下陷一剂泻止。【鉴别】理中汤中气虚陷下利为主中焦 虚寒附子粳米汤寒饮上逆呕吐较著2、大建中汤证—脾阳衰微、中焦寒甚的腹痛证治 14十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 建中汤主之。【词解】1、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形容腹皮突出好象有头足状的块状上 下冲动是由于腹中寒气攻冲所致。【讨论】1、病机是“腹中寒”腹中寒说明脾胃阳虚、 中焦寒甚与上条“腹中寒气”病机相同但中阳更虚寒气更重条文首言“大寒”可证。2、 主证满痛有面广、痛剧、成象的特点由于中阳大虚、阴寒积于腹中上下攻冲故有上 述特点①面广从上下来说由腹到心胸从内外言由脏腑到经络均被寒气充斥故可见腹 部上下痛和心胸中大寒痛。②痛剧“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心胸中大寒痛”不仅说明痛、 满的范围广同时也说明疼痛剧烈。本证腹痛有二个特点一是“上下痛”即其痛上下走 动而无定处二是“不可触近”即拒按。③成象即“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乃阴寒凝聚所 致。或有蛔虫亦可见。3、呕吐有格拒现象即“呕不能饮食”附子粳米汤证虽有呕吐但 尚能饮食足见本证脾胃虚寒的程度更重。4、本证既为虚证为什么“痛而拒按”呢实证 的满痛是着而不移其满不减。本条“不可触近”似乎象实证但其痛是上下走动、痛无 定处其满是时增时减仔细分辨属虚自明。证腹部胀满疼痛剧烈痛无定处拒按胀满时 增时减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呕不能饮食伴唇淡苔白手足逆冷或吐蛔脉沉伏。理中阳 衰弱阴寒内盛法温中祛寒大建中气方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有缓急之分方中川椒、干 姜温中散寒人参、饴糖建立中气共收建中散寒之效。【临床运用】①中阳虚弱之腹

浅析《金匮要略》“腹满”病之辨治

浅析《金匮要略》“腹满”病之辨治

浅析《金匮要略》“腹满”病之辨治尚莹莹;吴晓华;郭召平;杨伟;陈利清;黄天生【摘要】腹满是以腹中胀满为主,或伴有腹部疼痛的一种症状,属脾胃系病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对“腹满”的病机、辨证分型和治则方药作了详细介绍.该篇将其分为虚寒证和实热证,提出治疗腹满病的治疗原则,即根据腹满寒热虚实的辨证,虚寒证宜温之,实热证以泻下等.寒泻法适用于实热证腹满,其代表方剂为实热性腹满四方(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温补法适用于虚寒证腹满,代表方剂有附子粳米汤和大建中汤.温下法适用于寒实证,代表方剂为大黄附子汤.【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6(029)008【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金匮要略;腹满;虚寒证;实热证;寒泻法;温补法;温下法【作者】尚莹莹;吴晓华;郭召平;杨伟;陈利清;黄天生【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腹满是以腹中胀满为主,可伴有腹部疼痛的一种症状,属脾胃系病症,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多个系统病变均可引起此症状的发生,病机较为复杂,《伤寒杂病论》多处记载有腹满症状,其中《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对“腹满”的病机、辨证分型和治则方药作了详细介绍。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第2条言:“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明确提出腹满病有虚实之分,“按之不痛为虚”,虚者多为脾虚运化不健,并非有形之积阻塞,故按之不痛。

“痛者为实”,实者多由宿食或燥屎等有形之邪阻滞或情志失调等导致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调从而发为本病。

在此基础上将“腹满”分为虚寒证和实热证,虚寒证属太阴,病位在中下二焦,多责之脏气虚。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9)厚朴七物表里双,桂枝去芍三物加;腹满发热脉浮数,行气除满兼发散。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10)附子粳米疗效奇,半夏草枣五药齐;温中化湿功偏擅,雷鸣切痛此方医。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

(11)
厚朴三五小承气,重用厚朴运气机;腹满腹痛大便闭,邪热通便效亦奇。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12)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13)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
近.大建中汤主之.(14)
大建中汤建中阳,饴糖人参配椒姜;中焦寒气胸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

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如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一炊顷.千金.作
炊三升米.)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15)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
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三五)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三五)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三五)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原文】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如果是实证,里面被东西完全堵到的时候,不会时减,什么叫时减?就是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

一般来说,虚证的时候,才会时好时坏,一会好,一会不好。

所以,实证出现的时候,是持续的。

所以,我们用虚实,可以看所有的病。

例如一个心脏病的人,我们怎么知道他的动脉血管堵到了?因为堵到了是“实”,我们就会问病人胸痛是持续的痛还是断断续续的痛?病人回答你是持续的痛,那就是堵到了,是实。

如果病人肚子被大便堵到了,那是持续的胀,这个条文说的是腹满时好时坏,所以是虚证,当然,你按他的肚子,也不会痛。

这个时候就当开温药给病人。

这个条辨就是要提醒我们在攻坚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他里面有实才行,如果没有宿便,我们若就这样攻下的话,会让病人的里更虚寒,因为攻下的药都是寒凉的药,如果确定是虚寒造成的腹痛腹满,这时候就要使用温药。

如果真是实的胀满,里面是大便堵到了,结果你看错了,你以为是虚寒,于是你开温药给病人,结果会让大便更硬,大便从肛门出来就很痛,有时甚至连芒硝都攻不破,病人本来是实热,结果误给温药才会这样的。

所以我们要攻下之前,最好先看看舌苔,再压压病人的肚子,张仲景就是告诉你,不一定要去摸脉,还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诊断。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课件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课件
二、宿食在上的证治
兼证→呕吐、不能饮食、手足厥逆 治法:温补中阳,祛寒止痛 方药:大建中汤 蜀椒、干姜(重用) —温中散寒止呕止
寒疝
寒疝 — 是一种阴寒性的腹痛证,是由于寒气攻冲, 寒性收引而形成。 《说文》曰: “疝者,腹痛也” 与后世所说小肠、大肠的疝气痛不同
二、血虚寒疝 (原文18条) [分析]
病机:血虚内寒 症候:胁腹疼痛、喜温喜按 治法:养血补虚、湿阳散寒
太阳表邪未 解而兼见里 实,且里证
饮食如故—说明病变中心在肠,不在胃 重于表证
治法:表里双解→行气除满,佐以解表和营卫
方药:厚朴七物汤 厚朴三物汤 药
桂枝汤—芍
(二)里实兼少阳证 (原文12条) —少阳阳明合病 [分析] 按之心下满痛—部位特点:痛的范围满于胸腹 而旁
及两胁→疼痛拒按 +兼有 阳明证—大便秘结,苔黄厚燥 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大黄、枳实—去积通便
(四)里实积胀俱重 (原文13条) 病机→实热与燥屎内结,里有实邪,腹满不
减 →攻下里实 →大承气汤
(六)脾胃虚寒 (原文14条) [分析]
“心胸中大寒痛”→为严重脾胃阳虚,阴寒内盛
(病因病机) 范围广
从上下看:从腹部到胸中,寒气都攻冲作痛 从表里看:从经络到脏腑
主证→疼痛 痛势剧烈:痛不可触近,为严重的虚寒证
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三、寒疝兼表 (原文19条) [分析]
病机:表里皆寒证,里寒为主因,外寒为诱因 腹痛—寒气内结
证候 肢
手足逆冷—阳气大衰,不能达于四 手足麻木不仁—气血失于温养
卫不和
身体疼痛—寒邪痹阻肌表,营
治法:两解表里寒邪 方药:乌头桂枝汤 乌头、蜂蜜
Hale Waihona Puke 桂枝宿食一、宿食在下的证治 大承气汤 —宿食内停,肠胃气滞不畅

金匮要略》笔记36|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肠套叠便秘胃痛全身性水肿)

金匮要略》笔记36|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肠套叠便秘胃痛全身性水肿)

金匮要略》笔记36|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肠套叠便秘胃痛全身性水肿)0.2272021.03.07 21:11:12字数 3,123阅读 560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附子一枚炮半夏粳米各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粳米汤是在下焦寒盛时使用的一个处方,而这个寒是在肠子里面,西医叫“小肠套叠”。

如果下焦虚寒是在肾臟里面的话会全身都痛,这时是附子汤证。

“雷鸣”就是肚子咕噜咕噜叫个不停,是水在肠子里面流动的声音,站在病人旁边就听到了,“切痛”是如抽筋般的巨痛。

心跟小肠互为表里,本身不受病,小肠是绝对不可以开刀的。

肚子痛分寒热和虚实,喜按为虚,拒按为实。

寒则收,小肠一寒套叠在一起,拉据着很痛。

吸入的气无法到下焦,因腹部太冷了,气便回逆,出现“胸胁逆满”的现象。

吃下去的东西因为肠套叠在一起而下不去,又因为下焦寒重时寒气往上走到胃里面,造成胃的蠕动也减缓下来,无法研磨食物,便“呕吐”。

附子梗米汤在治疗类似肠套叠的腹部寒痛时,第一付药的第一碗下去就好了。

炮附子去寒,半夏去水止呕(因胃寒,水已经渗入小肠),粳米、甘草、大枣都是很好消化的食品,可以把肠胃失去的津液补足。

真正的粳米是糯米稻谷脱壳后不加工或较少加工的全谷粒米,类似于白米的前身——糙米。

用量:炮附子3钱,粳米2平匙,半夏3钱,甘草1钱,三碗煮一碗或六碗煮两碗均可。

经方煮汤的方式视剂量多少,药量少的三碗煮一碗,多的六碗煮两碗,再多的九碗煮三碗。

腹部寒痛的辨症:舌苔白,肚子叫得很厉害,小便淡白,压肚子喜按。

临床上,此方亦可用于胆结石、子宫癌、胰臟炎、腹膜炎等的雷鸣切痛。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ー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以利为度。

厚朴、大黄、枳实,这厚朴三物汤的三味药看起来就是小承气汤,其实功能却不一样。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好,我们开始,我们今天要介绍这个,第十篇。

第十篇,分几样,第一个腹满,第二个寒疝,第三个宿食,这一篇就分了这三个重点。

那腹满呢,包括了实,包括了虚,我们有虚和实,如何去辩证,如何知道他是虚,如何知道他是实,这就是这个条辩要讲的。

这个腹满包含,只是一般的气胀,怎么,老师我总是每次吃完饭,胃口什么......这个很正常啊,能吃能喝能拉能睡,可是每天的肚子很胀,常常排气,哦,上面隔气出来,气很多在里面,这个气怎么处理。

对不对,这个是最简单的,那个人完全正常。

没有脾脏肿大,没有胰脏,没有胰脏癌,没有肝癌,什么都没有,就是肚子很大,气很多,常常哦哦,然后放屁,所以呢这种人去旅游的时候,一个人一个房间最好。

那实在没有办法,要两个人在一个房间,就开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在经方,在伤寒论里面提到,哦,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就是专门治疗气胀,这个气胀本身不是很严重的病。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qū)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那你如果说,摸到这个病人呢,趺阳脉,就是讲冲阳的脉,冲阳在脚上面,足阳明胃经上的冲阳脉,微弦,弦呢,代表是寒,有寒水,法当腹满,这个腹满跟腹痛不一样,肚子痛,腹满的时候,胀满,腹满者必便难,意思是说,如果你摸到的胃上的脉是寒的,胃里面是冷的,应该是肚子胀满,结果这个人没有胀满的话,就是便秘,所以一个实一个虚,如果是胀满的话,就是虚,如果便秘的话,就是实。

反正都是寒。

如果两胠,就是这个疼痛(倪师按后腰部)肾脏后面到膀胱,我们的输尿管的地方,就是这两个地方,哦,中,这个下来的地方,虚寒从下往上走,当以温药服之。

第一段的话的意思是,就是告诉诸位,你是病人有虚寒的现象,胃脉虚寒的,虚寒的现象,肚子会胀满,还有就是肚子是实的,肚子也会胀满,这里讲的是,胀满但不痛,这是虚寒,虚寒的现象呢,最明显的就是两边痛,不是中间痛,中间痛的话,可能是承气汤症,不然小肠或大肠痛,承气汤症,这是虚满的一种症状。

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寒气水湿相搏。
2.主症: 雷鸣切痛―水气相击而鸣―喜温按、痛时止,复如故 胸胁逆满-寒饮水湿上逆攻冲 呕吐—胃气上逆-呕吐物多清稀、完谷不化 脉见沉、紧、弦
★其特点为“痛、满、吐”类似于“急性胃炎”
讲解
3.治法:温中散寒止痛 4.方药:附子粳米汤
炮附子—温中散寒以止痛 半夏—化饮降逆以治呕 粳米、甘草、大枣—补益脾胃以缓急
治疗虚寒性腹痛:附子不如干姜 治疗虚寒性呕吐:半夏不如蜀椒 温阳脾胃:枣、草、米不如人参、饴糖
【辨治要领与思绪】
四诊合参,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确保 辨证精确旳基本措施。


主证
附子粳米汤
病机
脾胃虚寒 水湿内停

胸胁逆满

雷鸣切痛

呕吐
治法 • 散寒降逆 • 温中断痛
治腹痛
附子
治呕吐
半夏
养脾胃 甘草 粳米 大枣
★理中汤(人参汤)亦治中焦虚寒证 理中汤――下列利为主――――药性升提 附子粳米汤――以呕逆为主――药性降逆
【辨治要领与思绪】
①附子粳米汤证旳主症是腹中冷痛、 呕吐、肠鸣辘辘,苔白滑、脉沉迟等。
②附子大辛大热,粳米、甘草、大枣 补中缓急,两者相合既能温中散寒、止 痛缓急,又能预防附子辛热太过。这是 仲景药物配伍特点之一。
肠:腹胀痛,便秘不爽。
第1条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 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 药服之。
第3条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 药。
【词解】
▲趺阳: 足背上五寸,骨间动脉处,即阳明经冲阳穴。 为(人迎、寸口、趺阳)三部之一,候脾胃。
▲胠: 古腋字,指胸胁两旁当臂之处。

金匮要略课件PPT 腹满寒疝宿食病模板

金匮要略课件PPT 腹满寒疝宿食病模板

【方剂】 厚朴三物汤
【临床应用】肠梗阻、肠麻痹、腹膜炎、胃扭转、胆道蛔
虫病、十二指肠壅积症、食物酸酵性肠炎、急性肠炎、
下利后重腹胀等。 【加减】伴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腹部窜痛, 攻冲不定,加木香、乌药、沉香、郁金;肠腑气滞加莱
菔子;气滞血瘀加桃仁、赤芍;食滞胃肠加山楂、麦芽、
莱菔子。
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汤的比较
第 十 条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斤) 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甘草一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 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第 十 条
【证候特点】
满——腹部胀满明显,范围广泛,连及胸胁
痛——剧烈,喜温熨热敷 鸣——大如雷鸣 呕——呕吐物多为清水涎沫或夹不消化饮食 全身寒象——四肢厥冷,唇舌青紫,面白
第 九 条
【厚朴七物汤的临床应用指要】 适应证:本方主治里实气滞兼表寒。证见脘腹胀满或痛,
拒按,便秘,发热,微恶寒,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 临床应用:胃肠性感冒、急性肠炎、痢疾初起、肠梗阻、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加减:腹胀甚,加香附、大腹皮,或木香、砂仁等行气之 品。
数等。本方亦可用于寒实(湿)内结与寒热错杂性腹满。
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第 十七 条
【病因】 内因——阳虚阴盛
外因——外寒入侵
【病机】 阳气虚衰,阴寒痼结,正邪相争 【治则】 温阳破结,散寒止痛 【方剂】 大乌头煎 【用药注意】
1、乌头用量根据痛证轻重缓急而定;
2、先煎、久煎、蜜煎,以缓解乌头的毒性,且可以延长 药效;
3、病人体质的强弱而给予不同的剂量 ,每日只能服一次。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四分。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舌黄用下法的原则
1.不可但见舌黄即用下法
例如:湿温患者舌苔黄,禁下
2.舌黄未下者用下法的条件
• 腹满 • 按之痛
3.不见黄苔可否用下法 有可能,如寒实证、水饮、瘀血等
4.黄苔下之后,如仍有可下之征,可再下
腹满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四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四分。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病名解释
宿食:即伤食,是食停于胃肠所引起 的疾患。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四分。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主要内容
• 病因
• 腹满虚实的辨治
• 证治
• 误下变证
腹满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四分。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实热内积,气滞不通
腹满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四分。
腹满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四分。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运用2
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心包炎、心源性喘息,体力尚佳, 而症见心下有压迫感,便秘,胸中苦满,心动悸,呼吸困难 等;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脑出血、脑软化症,见实证者, 心下部强度紧张,便秘,不寐,肩酸痛者;胃炎、胃酸过多、 胃溃疡、肠炎、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胆结石、肝炎、黄 疸、胆囊炎、胰腺炎、肝硬化、习惯性便秘、口臭症,其证 亦为实者,脉诊、腹诊均有力者;急慢性肾炎、肾病、肾萎 缩、肾结石、阳痿等症,症见便秘,脉弦,腹诊腹直肌硬者; 肥胖症、糖尿病、半身不遂、肋间神经痛、癫痫、神经衰弱、 失眠症等,脉诊、腹诊均为实证而伴有胸胁苦满者。

11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1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 十
概述
病位相近:均涉及胃肠(胆);脾、肾(肝) 合篇意义 症状相似:腹部胀满疼痛
治法方药:可相互借用
概念
1.腹满病: 狭义:症状,腹部胀满,可出现在多种疾病过程中。 广义:疾病,以腹部胀满、疼痛、便闭、呕吐为主症的疾病。 2.寒疝病: 《说文》:“疝,腹痛也”,指急性发作性的寒性腹痛病。 3.宿食病:
〘病因病机〙
表里俱虚,内外皆寒,寒邪充斥,阳气不行。
第2段:论寒疝发作时典型证候的治法 寒疝绕脐痛-主症:剧烈疼痛。
部位:绕脐周围:寒气结于三阴经脉
若发则白汗出-白:“薄”,通“魄”,逼迫也 1.呈发作性:感寒辄发 2.疼痛剧烈,逼迫汗出 手足厥冷-四肢厥逆。〘病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其脉沉紧者-阴寒内盛(由弦紧→沉紧,甚至伏而不见)
宿 食 (二)宿食在上的证治(24)涌吐法-瓜蒂散:涌吐实邪 病
后世发展:消导法
〘习题〙
1.名词术语解释:
两胠 白汗 腹满病 寒疝病
宿食病 雷鸣切痛 如一炊顷 2.怎样鉴别腹满病寒热虚实证?
3.腹满病有虚寒、实热、寒实证,各举一方说明其病
机、证候特点及功效。 4.试比较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厚朴三物汤、厚朴七 物汤的证治。 5.寒疝发作时的典型证候是什么?用何方治疗?并说
〘病机〙脾胃阳虚,阴寒之气时聚(满)时散(减)
《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 此为寒-脾(胃)虚寒 当与温药-温补:宜服四逆辈
(二)实热性腹满 【原文】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2)
〘解析〙 病者腹满-辨病;以胀满为主症,兼痛、闭、呕症 腹诊+问诊: 按之不痛为虚-喜按,得按则舒。 〘病机〙脾胃虚寒,气滞不运 痛者为实-拒按,按之痛剧。 〘病机〙实热内结,腑气不通 可下之-为寒下法-承气汤类

[医学]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医学]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实内结
(原文十五)论述寒实内结的证治。 病机:寒实内结 治则:温阳通便 方药:大黄附子汤
方药释义
大黄附子汤 大黄:泻下通便 附子+细辛:温经散寒,止痛
腹满病
三、预后 (原文四)论述寒实内结,里阳衰 竭的危候。
寒疝病
一、证治
(一)阳虚寒盛 (原文十七)论述寒疝的病机和证治
概说
二、合篇的意义 病位 症状 脉象 方药
腹满病
一、辨证与治则 1、虚寒性腹满 (原文一)论述虚寒性腹满的脉证 与治则。 病机:脾胃虚寒,气滞不运 (原文三)进一步论述虚寒性腹满 的辨证和治法。
虚寒证固当温中,实寒证又宜 温下,需具体分析。
虚寒证可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等,实寒证可用大黄附子汤等。

腹满病
二、证治 (四)里实积胀俱重
(原文十三)论述积和胀俱重的腹满证 治。 病机:积胀俱重 治则:攻下积滞 方药:大承气汤
实热腹满四方证治比较
方名 厚朴七物汤 大柴胡汤 厚朴三物汤 大承气汤
表邪入里而 病邪在里而 实热内结, 燥屎积滞于 病机 甚于里,积 连及于表 气机壅滞 肠道
滞壅积肠道
腹满,发热, 心下满痛, 痛而闭
方药释义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温血散寒 羊肉(血肉有情之品):补虚
生血
寒疝病
二、证治 (三)内外俱寒
(原文十九)论述寒疝兼有表证的证治。 病机:寒疝兼表证 治则:两解表里寒邪 方药:乌头桂枝汤
方药释义
乌头桂枝汤 乌头:祛寒止痛 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表寒
寒疝三方证之比较
方名 病机
主证 病性 治则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教学目标
了解腹满、寒疝、宿食三病的概念及 其相互关系。

《金匮要略》笔记35|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腹满发热厚朴七物汤)

《金匮要略》笔记35|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腹满发热厚朴七物汤)

《金匮要略》笔记35|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腹满发热厚朴七物汤)这一篇讲三类问题:腹满、寒疝和宿食。

腹满有实和虚,如何辨证?如何治疗?最普通的问题是吃喝拉撒睡都好,就是腹胀、放屁很多,这是《伤寒》里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此方专门去气胀,气胀本身不是很严重的病。

跌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跌阳脉即冲阳脉,在脚上的足阳明胃经上,应是比较缓的,现在“微弦”代表里面有寒水,应该是腹胀满,没有腹痛,胃因为寒而胀满,肠子因为寒而没有蠕动。

此时如果病人没有胀满感,就一定有排便难,是食物堵在肠子里面,大便没有排出来。

胀满是虚,便秘是实。

“两胠”,就是我们背后肾臟的输尿管到膀胱这两边,也就是肚子的两边痛,这是虚寒症。

如果是热实,肚子一定是持续的痛,痛在中间,而且拒按,舌苔是黄的,那是承气汤证。

如果是寒实,就是大黄附子细辛汤证,这两种都会有持续胀满的症状。

如果是虚寒,两胠就会疼痛,没有大便,因为根本没有东西在里面,虚寒也会痛,但是喜按。

造成这个虚寒的原因,是因为下焦太寒,一直没有治好,于是寒就往上走,走到胃上面去,“当以温药服之”,可开理中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诸如此类的温药,就可治好。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虚就是没东西在里面,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中医辨症虚实用触诊,用手按天杼穴,喜按为虚,拒按为实,虚症用温药,实症攻下。

还可以看舌苔,舌苔黄的,就知道肚子里面有宿便未清,当攻之。

攻完了以后,再看看舌苔,还是黄的就需要再攻,直到舌苔黄退掉为止。

如果再攻就太过了,会伤到正气,所以不可以乱攻的。

也就是说大承气汤三碗,喝了第一碗之后,如果舌头还是黄的,就再喝第二碗,第二碗喝完舌苔变淡白了,就是已经好了。

结果你认为“这个药那么好,倒掉好可惜。

”于是将第三碗再喝下去,这就太过了,过与不及都不好,中医是讲究中庸的医学。

中医有很多辨证的方法,如果见不到病人还可以问小便的颜色,从深黄变到黄继续吃,直到变成清澈的淡黄便可停药,代表里面的热没有了。

《金匮要略方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金匮要略方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金匮要略方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qū)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

(一)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二级】(二)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二级】(三)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四)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五)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三级】(六)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七)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八)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三级】(九)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一级】(十)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一级】(十一)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二级】(十二)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二级】(十三)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一级】(十四)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三级】(十五)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三级】(十六)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二级】(十七)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二级】(十八)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一级】(十九)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

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二十) 附方《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方见上)。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药释义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温血散寒 羊肉(血肉有情之品):补虚 生血
寒疝病
二、证治 (三)内外俱寒 (原文十九)论述寒疝兼有表证的证治。 病机:寒疝兼表证 治则:两解表里寒邪 方药:乌头桂枝汤
方药释义
乌头桂枝汤 乌头:祛寒止痛 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表寒
寒疝三方证之比较
方名 病机 主证
腹满病
一、辨证与治则 2、实热性腹满 (原文二)论述腹满虚实的辨证和 实热腹满的治法。 宿食停积于胃,或燥屎积于肠道— —实证
虚寒性腹满与实热性腹满的鉴别
证型 虚寒性 实热性
脾胃虚寒,气滞不 胃肠实热,燥屎积 病机 运 滞 按之不痛,腹满时 腹诊 按之痛,腹满不减 减,复如故 舌诊 苔白滑 治法 温药 苔黄燥 泻下
腹满病
二、证治 (三)里实胀重于积 (原文十一)论述胀重于积的腹满证治。 病机:实热内结,气滞不行 治则:行气除满 方药:厚朴三物汤
方药释义
厚朴三物汤 厚朴—行气除满 大黄—通便祛积 枳实—行气除满 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黄四两 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枳实五枚,大黄四 两
当归生姜羊肉 大乌头煎 乌头桂枝汤 汤 寒气内结,阳 内外俱寒, 血虚内寒 气不行 表里皆病
绕脐痛,发则 腹痛,逆冷,腹痛及胁痛里 白汗出…… 急 手足不 仁…… 里寒 表里皆寒 血虚而寒 破积散寒止痛 调和营卫, 养血散寒 祛寒止痛
病性
治则
寒疝病
二、误治变证 (原文八)论述寒疝误下后的变证。 气上冲:正未虚,正气尚能抗邪 (桂枝汤) 气不冲:正气大伤,邪气下陷,聚 于心下 (泻心汤类)
腹满病
二、证治 (四)里实积胀俱重 (原文十三)论述积和胀俱重的腹满证 治。 病机:积胀俱重 治则:攻下积滞 方药:大承气汤
实热腹满四方证治比较
方名 厚朴七物汤 大柴胡汤 厚朴三物汤 大承气汤 表邪入里而 病邪在里而 实热内结, 燥屎积滞于 气机壅滞 肠道 病机 甚于里,积 连及于表 滞壅积肠道
腹满病
一、辨证与治则 3、辨表里之寒(自学) 4、寒实可下之脉症治法(自学)
腹满病
二、证治 (一)里实兼表寒 (原文九)论述腹满表证未罢兼见里实的 证治。 病机:太阳表邪未解兼见阳明腑实 治则:调和营卫,行气除满 方药:厚朴七物汤
方药释义
厚朴七物汤 厚朴三物汤:厚朴—行气除满 大黄—通便祛积 枳实—行气除满 桂枝汤去芍药:调和营卫,解未 尽之表邪。
腹满病
二、证治 (七)寒实内结 (原文十五)论述寒实内结的证治。 病机:寒实内结 治则:温阳通便 方药:大黄附子汤
方药释义
大黄附子汤 大黄:泻下通便 附子+细辛:温经散寒,止痛
腹满病
三、预后 (原文四)论述寒实内结,里阳衰 竭的危候。
寒疝病
一、证治
(一)阳虚寒盛 (原文十七)论述寒疝的病机和证治
表里同病,实证应先解表,后攻 里; 若里证重于表证,则表里两解。 虚证则应先温里后攻表。
腹满病
二、证治 (二)里实兼少阳 (原文十二)论述心下满痛的证治。 病机:表里同病 治则:表里两解 方药:大柴胡汤
知识链接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呕不 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与 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 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概说
二、合篇的意义 病位 症状 脉象 方药
腹满病
一、辨证与治则 1、虚寒性腹满 (原文一)论述虚寒性腹满的脉证 与治则。 病机:脾胃虚寒,气滞不运 (原文三)进一步论述虚寒性腹满 的辨证和治法。
虚寒证固当温中,实寒证又宜 温下,需具体分析。 虚寒证可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等,实寒证可用大黄附子汤等。
腹满,发热, 心下满痛, 痛而闭 主证 脉浮数,饮食 往来寒热, 如故
腹满不减
苔黄脉弦
满痛偏于中 满痛侧重于 满痛偏于中 满痛多在绕 部位 腹 心下两胁 脘 脐部 调和营卫, 和表攻里 治则 行气除满 行气除满 攻下积滞
腹满病
二、证治 (五)虚寒饮逆 (原文十)论述脾胃虚寒,水湿内停 的腹满的证治。 病机:寒饮逆满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降逆 方药:附子粳米汤
方药释义
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之邪 大黄、枳实—泻阳明热结之 实 芍药—破结止腹痛 半夏、生姜—止呕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病案举例
许某,女,43岁。两天前饱餐3小时后突 发上腹疼痛,以左上腹为著,呈持续性疼痛、 阵发性加重,向后背放射,多次呕吐苦水, 口渴喜冷饮,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 数。证属少阳热结,郁迫阳明,腑气不通。 治宜和解少阳,攻泄阳明之实。方用大柴胡 汤加减:柴胡15克,黄芩15克,半夏10克, 白芍12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大黄15克 (后下),玄明粉15克。1剂,急煎服。服药 3小时后排稀便约400克,腹痛减轻,继用原 方。第二天,呕吐停止,腹痛缓解。第三天 诸症悉除。
宿食病
证治 (原文二十一~二十三)论述宿 食在下的证治。
(原文二十四)论述宿食在上 的证治。
复习思考题
1、虚寒性腹满与实热性腹满如何鉴别? 2、实热性腹满如何辨治? 3、寒疝如何辨证论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金匮教研三病的概念及
其相互关系。 掌握腹满寒疝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熟悉宿食的脉因证治。 背诵条文:3、9、10、11、12、13、 14、15、18、19
概说
一、病名含义 1、腹满——以腹中胀满为主的疾病。 “胃脉余,气有余则胀”、“胃中寒则腹胀” 2、寒疝——由寒邪凝滞引起腹中急痛的病证。 “腹痛也”、“心痛曰疝”、“疝,心腹气痛” 3、宿食——即伤食或食积。 “胃虚不消水谷,故食积中,为痹而痛”
方药释义
附子粳米汤 附子:温中散寒以止腹痛 半夏;化湿降逆以止呕吐 粳米+草、枣:扶益脾胃以缓急迫
腹满病
二、证治 (五)虚寒饮逆 (原文十六)论述寒饮厥逆的证治。 病机:寒饮厥逆 治则:温阳散寒,化饮降逆 方药:赤丸
方药释义
赤丸 乌头:温脾肾之阳 细辛:散腹中沉寒痼冷,止痛救逆 茯苓+半夏:化饮降逆 朱砂(为衣):重镇降逆 酒(下药)温和流行
弦脉—阳虚不能外达,皮毛失之温煦(里寒) 紧脉—寒邪入内,影响脾胃运化(外寒) 寒邪与阳虚相搏——寒疝
寒疝病
病机:阴寒痼结 治则:温阳破结,散寒止痛 方药:大乌头煎
方药释义
大乌头煎 大乌头:大辛大热有毒,散沉寒 痼冷而止疼痛。
寒疝病
二、证治 (二)血虚寒滞 (原文十八)论述寒疝属血虚的证治。 病机:血虚寒疝 治则:养血散寒 方药:当归生姜羊肉汤
腹满病
二、证治 (六)脾胃虚寒 (原文十四)论述虚寒性腹满痛的证 治。 病机:脾胃虚寒 治则:建立中气,温中散寒 方药:大建中汤
方药释义
大建中汤 干姜+蜀椒;大辛大热,温中散寒 人参+饴糖:温脾和胃
附子粳米汤与大建中汤药物比较:治虚 寒性腹痛,干姜优于附子;治虚寒性呕吐, 蜀椒胜过半夏;温养脾胃,甘草、粳米、 大枣不如人参、饴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