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告状的孩子

合集下载

孩子爱告状 你该怎么办

孩子爱告状 你该怎么办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孩子动不动就将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向你告状,常令一些父母不知所措:对他的告状很关心,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问题,受了欺负,真是两难。

其实,父母并不用对孩子的告状太过在意。

孩子喜欢表现,是儿童期的一个特点,很正常。

孩子告状6大动机1、为渲泄紧张情绪而“告状”。

有的孩子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成人“告状”。

这实际上是孩子渲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以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

2、检举他人,希望成年人对他的是非判断作出肯定。

“告状”说明孩子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

但孩子总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即使这些缺点与别人的一样也不容易发现。

3、孩子“告状”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遇到问题时常手足无措,他们便“告状”,以求成人帮助解决问题。

4、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

5、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

6、嫉妒他人,企图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当孩子兴冲冲地跑到你面前又要告状时,你是不是立刻就感到头大呢?别着急,这样的时候你需要冷静一下,一步步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1、认真倾听父母首先要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认真倾听。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告状时,父母不能随便敷衍,这样对孩子是不礼貌、不尊重的,会使孩子更感委屈。

父母应耐心倾听,并从孩子的角度去尊重和理解他。

2、弄清事实听完了孩子的讲述,接下来就是要弄清事实,帮助孩子寻求解决的办法。

父母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但不应完全无原则地相信自己孩子的话,更不应找别的孩子的家长争吵,而是应该鼓励孩子说出事情的过程。

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父母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

3、对症处理父母弄清楚了事实的真相和孩子告状的原因之后,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4、教孩子学会处理矛盾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已经帮他们处理过很多问题了,不妨让孩子试着处理小朋友间的矛盾。

大班爱告状的孩子教育随笔

大班爱告状的孩子教育随笔

大班爱告状的孩子教育随笔在幼儿园里,有个小家伙特别爱告状。

每次一见到老师,他就像个小法官,开始陈述案情,声音大得像是上了发条一样。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毕竟孩子们之间的小打小闹总是免不了的。

小明和小红在玩玩具,小明一下子抢了小红的汽车,小红立马跑去告诉老师:“老师,老师,小明抢我玩具!”一瞬间,整个教室就像被点燃的烟花,嘈杂声此起彼伏,谁都说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师无奈地笑着摇头,心想这孩子真是个小小“告状王”。

说起来,这告状的习惯可真是让人头疼。

平时一起玩的时候,明明是小伙伴们在玩得开心,结果一告状就变成了小小法庭,大家都得站出来作证,紧张得像是参加了全国知识竞赛。

每当这个时候,老师总是用那种耐心十足的声音说:“大家要学会解决问题哦,不要老是跑来告诉我。

”可是这孩子们就是听不懂,眼睛一转,又开始在心里盘算谁是下一个“告状目标”。

每次告状,就像过节一样,大家心里都乐滋滋的,唯独老师感到一丝无奈。

孩子们告状的背后,是他们对公平的渴望。

他们觉得被不公正对待了,立刻就想寻求帮助。

我看着他们,心里暗想,这可真是一种“小法治”意识啊!不过呢,告状也有告状的烦恼。

就像小红一次告状,老师耐心听完后,给了小明一个“警告”,小明当场就不乐意了,心里想:“凭什么呀,我又不是故意的!”于是,整个班级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尴尬。

就像是做错了事的小学生,脸上挂着无辜的表情,但心里又埋怨那个“告状者”。

告状有时候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小李爱吃零食,一天他就把自己的饼干分给小伙伴们,可好景不长,小张却去告诉老师:“老师,小李在给我发零食!”结果小李瞬间就成了“违规者”。

老师听了,也只好笑着说:“零食分享是好事啊,小李,不用告状。

”这时候,小李的脸上瞬间变成了困惑的表情,心里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却又复杂,分分钟都可能因为小事变得风云变幻。

再说说小芳,她总是喜欢告状,有时候明明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她也会拉着老师的手,仿佛这世界上的一切不公都与她有关。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孩子爱告状怎么办1、对待孩子的态度要认真在倾听“告状”时要认真,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也不要偏听偏信,先要弄清事实真相;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大人们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父母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

2、公正处理告状的内容在了解事实后,大人们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若是有理的“告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是非判断力;若是其他类型告状,则通过耐心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3、父母学会换位思考当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当父母的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并借此机会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可以问问告状的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养成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4、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告状时,应尽量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还会助长孩子只看别人缺点、不看别人优点、搬弄是非等坏习惯。

孩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后,就不会动不动告状了,而且对他将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也有帮助。

2孩子爱告状的原因1、追求自我表现据研究表明,很多孩子爱告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自我表现一番而已,因为孩子想要从家长和大人得到肯定的评价和表扬,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爱告状的行为。

2、逃离责任还有一部分孩子爱告状是因为害怕承担后果,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所以想先通过告状的方式来误导家长们的判断。

3、嫉妒别人孩子爱告状还有可能是因为嫉妒的原因,因为嫉妒别人所以想通过告状的方式来让大家贬低对方。

4、检举当然并非是所有孩子爱告状都是因为不良的出发点,其实有些孩子爱告状是真的因为正义感爆棚所导致的,因为想通过检举的方式来约束别人。

3如何对待爱告状的孩子1、认真倾听在倾听“告状”时要认真,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也不要偏听偏信,先要弄清事实真相;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大人们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父母可以适当地安慰孩子。

大班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小朋友

大班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小朋友

大班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小朋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重要。

大班教育是传统教育中的一种,指的是一个老师教授多个学生。

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这种教育方式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爱告状的小朋友”。

在大班教育中,“爱告状的小朋友”是指那些在课堂上,经常会去告老师别人的小孩。

这些小孩通常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缺乏安全感许多“爱告状的小朋友”往往由于自身的原因,缺乏安全感,导致他们很容易感到惧怕或者无助。

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借助告状这种方式来扩充自己的支配感,从而减轻自己的不安全感。

二、过于关注他人在大班教育中,“爱告状的小朋友”通常会过分关注同学而忽略自己。

这种关注的程度会导致他们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处于弱势,而同学在强势,因此会利用告老师别人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

三、自尊心过高另外一些“爱告状的小朋友”,通常自尊心过高,他们认为自己是课堂里的佼佼者,因此也会利用告老师别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

以上三点,便是为什么“爱告状的小朋友”会在大班教育中出现的原因。

这一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让老师在课堂上难以管理。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完善大班教育的管理机制。

为了规避“爱告状的小朋友”的出现,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纪律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这些机制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竞争心态,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建立一种积极的教育文化。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共同的道德体系中共同发展、协作和互相尊重。

这将使学生们在学校发现愉快和安全感,从而减少告状的现象。

最后,我们也需要检查和调整我们在生活中的态度和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治愈“爱告状的小朋友”这一问题。

在大班教育中,孩子的自然状态下是真正的孩子。

有时,他们会犯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失望。

相反,我们应该花时间去了解他们并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 爱告状的孩子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 爱告状的孩子

教学文档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爱告状的孩子上课刚进教室,就接到小瑶的诉状信号,“老师……〞洪亮的嗓音瞬间打破课堂的宁静,我马上打住她的话,示意课下再解决,我没有认真往下听,也不了解她说了什么,只看她怒气冲冲,满脸的委屈想要诉说。

这孩子毛病又犯了,遇到什么事,早晚不说,专挑上课向老师诉状,一旦开个先例,她必是滔滔不绝,为自己百般地辩白。

起初为了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我尽量防止她的话题,课下也没见她再找我诉状。

心想都是小事,小孩子简单忘事,过去就过去了。

没想到之后,小瑶屡次趁刚上课,呈现状辞,或许是无心之举,但是这孩子总是显得理直气壮,见到老师就想陈诉一番,好像老师成了她的包青天。

有时课下,也会跑到我跟前说谁谁哪个同学的不是,虽然在我看来都是芝麻蒜皮小事,但在她那里总是振振有词,向老师讨个说法。

小瑶同学懂事善良,上课踊跃致辞,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是一个踏实、有责任心的好学生。

不好的表现就是课上课下爱向老师诉状,刚开始我觉得她是个爱说的学生,但时间长了,好似就成了习惯似的,一到上课就开始“打小汇报〞。

因此,我屡次引导她改正这个毛病,但是效果却不佳。

于是,我又单独找她谈心,告诉她这样做是不好的,做人要心胸宽广,多包容他人,不和他人在小事上斤斤计较。

遇事要沉着冷静,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插话、打小汇报,做一个严以律己的好学生。

孩子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小毛病,下决心改掉坏习惯。

通过那次交流,她也懂事很多,之后上课也没有随便乱说的现象了。

对班里个别学生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时处理问题,找个别学生谈谈心,了解孩子面临的实际困惑,援助孩子走出思想的误区,鼓舞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观察记录《爱告状的孩子》

观察记录《爱告状的孩子》

爱告状的孩子今天,在区域玩玩具时,孩子们很开心,都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欣欣小朋友跑了过来,“老师!老师!你看,昊昊他弄坏了怿琳的画。

我走近一看,怿琳的绘画作品被画的到处是线条,我还没来得及问明原因,就听见围观的小朋友不停抱怨,阳阳说:“他以前还抢我的卡片,到处丢!”美美说:“对呀!他每次都是乱丢玩具,又不收拾好!高高说:“有一次他把我画的画扯坏了,他很坏!”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向我诉说他之前的“不好”,这让我有些吃惊,当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遵守规则、打人、没有排好队、不好好吃饭、掉饭粒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

后来在sunny推荐的一本《婴幼儿心理“十万个为什么”》书籍中,阅读到宝宝爱告状,“为什么”中才了解到,向老师或家长告状,是孩子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行为。

告状其实是他们向成人反应情况的一种方式。

也就是说。

当孩子遇到自己无法解决或者处理的问题时,他们通常会向家长或老师等更有能力的成人寻求帮助。

这些寻求的帮助方式就是孩子告状的行为。

那么,除了向成人告状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理由。

孩子们之所以会表现出告状的行为,或者说向老师反映情况的行为,与孩子的是非观念,即道德的发展水平有关。

孩子有很强的规则意识,认为规则是权威人物,如父母或老师制定的,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在幼儿园里,当发现其他小朋友出现了违背老师制定的规则行为时,孩子们通常会毫不犹豫地向老师报告。

那么有些个别的孩子渴望通过告状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即满足被关注的需要,当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时,他需要找到一个关注,譬如,指出别的小朋友的缺点,显示自己很能干,来得老师的赞许或表扬。

那我们遇到爱告状的孩子,我们要认可孩子们告状的行为。

告状与幼儿对规则的意识、对规则神圣不可侵犯的认识有关。

要先了解孩子的告状原因,区别对待爱告状的行为。

如果有的孩子告状是为了引起老师,那么老师要反思自己和幼儿的交往过程,看看是否寻求成人肯定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幼儿园案例分析:爱告状的孩子

幼儿园案例分析:爱告状的孩子

幼儿园案例分析:爱告状的孩子
案例描述:
“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他说我坏话……”,相信每一个幼儿教师,都遇到过孩子们的这种告状行为。

我们班的蕊蕊几乎每天都在告状,不论是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她总是第一个跑来告诉老师,弄得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不闻不问吧,觉得忽略了孩子,耐心的寻问吧,她会变本加厉,进而没完没了的告状。

尽管我再三强调:“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但她还是乐此不疲。

案例分析:
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蕊蕊爱告状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受了欺负想寻求老师的同情和保护;二是给他人告状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三是想充当正义的小使者。

分析了原因,我想我就要有的放矢,改变蕊蕊的这种爱告状的行为。

一天午睡前,我找蕊蕊谈心:“老师知道你是个很热心的孩子,老师和班里的每个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你。

”蕊蕊笑了,我接着说:“你是不是很喜欢和老师说话,很想把你看到的告诉老师呀?”她点了点头。

“老师也很喜欢和你说话,可是,我们不能什么时候都说话,这样会打扰到其他人的,我们约定每天睡觉前说会话好吗?”“好”“那你以后就将你看到的,想说的留到我们两个谈心的时候说,不总告状了好吗?”“好”。

接下来的几天,蕊蕊的告状次数明显减少,我给与她及时的表扬,并坚持睡前和她聊几分钟。

让她把想说的都告诉我,满足她说的愿望。

慢慢的,她变得不爱告状了,我想她感受到了,不乱告状的她老
师更喜欢。

父母课堂爱告状的孩子读后感

父母课堂爱告状的孩子读后感

哎呀,刚读完《父母课堂:爱告状的孩子》这本书,我得说,这书真是戳中了我的笑点,同时也让我有点脸红。

你瞧,这书里讲的那些爱告状的小孩,不就是我小时候的翻版嘛!
书里头,作者用了好多真实的例子,讲了这些小屁孩儿们为啥爱告状,还有家长们怎么应对。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故事是,有个小孩儿,每次他弟弟一拿他的玩具,他就跑去跟妈妈说:“妈妈,弟弟又拿我的东西了!”然后妈妈就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处理这俩孩子的争端。

这事儿我小时候也干过,现在想想,真是挺搞笑的。

书里头还提到,有时候孩子们告状,其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或者他们想要得到关注。

这让我回想起,我小时候告状,很多时候是因为我觉得不公平,或者我想让爸妈注意到我。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还真是有点小聪明,但也有点小狡猾。

作者还建议家长们,要教育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有问题就找大人。

这个观点我特别认同。

我记得有一次,我弟弟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我直接去找爸妈告状,结果他们让我自己去和弟弟谈谈,看看能不能一起修好。

虽然开始我觉得很委屈,但最后我们还真把玩具修好了,而且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不再动不动就告状。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笑,因为书里的故事太贴近生活了,就像在讲我自己的故事一样。

但笑过之后,我也在反思,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让他们学会独立,学会处理问题,而不是总是依赖大人。

总之,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回忆起了很多童年的趣事。

我想,等我以后有孩子了,我一定会用这本书里的方法来教育他们,让他们成为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嗯,不过,在那之前,我得先找个对象,哈哈。

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读后感

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读后感

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读后感“小孩爱告状”的现象在孩童之间是非常常见的,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交场合,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现象的出现却受到了不少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小孩的坏习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小孩自我保护的表现。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而应该寻找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小孩爱告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孩子的告状行为可能是源于他们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年幼的孩子对于事情的分辨能力较为缺乏,他们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和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寻求帮助,告诉成人或者其他有权威的人真相,以期获得公正的待遇。

孩子的告状行为也可能是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具有依赖性,他们往往需要大人的照顾和保护。

当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或者受到了欺负时,告状成为了他们争取权益的一种方式。

通过向成人求助,他们希望获得帮助,保护自己的权益。

小孩爱告状的原因还可能与心理成长阶段有关。

年幼的孩子对于事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都有限,他们往往会把一些小事当成大事。

在他们的眼中,一丁点的不满或者冲突都可能被夸大成为严重问题。

因此,他们会不断告状,希望得到关注和解决。

针对小孩爱告状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成人应该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告状时,我们不能轻易忽视或者怀疑他们的诉求,而应该耐心倾听并且给予关注。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我们的重视,他们才会觉得安全,并且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告状只是孩子们一时的求助行为,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寻找解决方法,并且鼓励他们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减少告状的频率。

我们也需要给予孩子正确的行为引导。

告状并不总是一种正确的方式,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他们需要学会忍让和包容。

毕竟,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只有学会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教育笔记-爱告状孩子

教育笔记-爱告状孩子

教育笔记-爱告状孩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笔记:爱告状的孩子——接纳孩子、尊重孩子语言课上,我正在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有趣的绘本故事,大家听得正精彩处,突然冒出一个声音:“老师,老师……”抬头一看,是聪聪在叫我。

为了不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我举手给了他一个噤声的手势,想让他过会儿再跟我说,可是他还是不停地喊着“老师,老师”我只能无奈地停下来,问他:“你有什么事吗?”“图图在剥前面小朋友椅子上的学号。

”“好的,我知道了。

”我告诫了一下图图后继续讲起了故事,还没翻两页,又听见聪聪喊起来:“老师、老师……”“又怎么了?”我只能无奈地停下来。

“轩轩在玩妞妞的衣服。

”哎~~好好的一节课就被聪聪不时的告状声给打断了。

而聪聪也没听到多少,就顾着关心哪个孩子开小差了。

第二个活动是区域游戏,聪聪还是那个老毛病,时不时地过来告状:“老师,他们小超市里的东西放得很乱很乱,我跟他们说都不听。

”“老师,他们把小吃店的东西带到娃娃家去了。

”“老师老师,楠楠她们在抢玩具。

”40分钟内只见他跑进跑出好多回,时不时地听到他的大嗓门,结果自己都没玩到什么。

而小朋友们也很生气,都嚷嚷着,你老告诉老师,我们不要跟你玩了。

吃饭前我带着孩子唱歌,他又嚷起来:“老师老师,吉吉他不唱。

”这一次我没有再附和他的话去提醒没唱歌的吉吉,而是冷静地对聪聪说:“聪聪,你提醒别人是好的,但是你这样会影响大家唱歌。

”吃完饭后我把聪聪叫到了跟前:“聪聪,你是个爱帮助老师的好孩子,老师也知道你想让小朋友都改掉缺点,但是你跟老师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时间,不然会影响小朋友们上课的。

有事你可以下课悄悄地告诉我,可以吗?”聪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其实告状是幼儿园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我们大人看来可能有点像多管闲事,但对孩子来说却不是这样。

聪聪是一个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他很希望受到老师、同伴的认可,为了让人关注,受人承认,所以他会经常借由告状来寻求老师对他的关爱和认同,想要提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

孩子爱告状,正确的化解法

孩子爱告状,正确的化解法

孩子“爱告状”,正确的化解法“爱告状”是孩子在幼儿期的比较常见现象,幼儿花样百出的告状行为,往往令老师不胜其烦,如果处置不当,会给幼儿心理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爱告状,是孩子阶段性的正常现象。

福建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林贤浩指出“爱告状在幼儿期比较明显,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致消失”。

幼儿在开始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了沟通和表达的需求,但还缺乏深度思考,想什么就说什么。

“告状”既是孩子和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又是独立处理问题尚未成熟的表现,它。

所以,“爱告状”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作为老师应有正确的认识,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有心理准备,需要我们耐心、科学合理的应对。

二、孩子没有好坏之分,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用“爱”将他们抚慰。

成长是一个过程,不能因为几件小事就把孩子判断为好孩子和坏孩子。

事实上,如果想让一个人往更好的方面发展,最简单最好的办法是赞美他已经具备了这个特征,就是欣赏他、鼓励他和赞美他。

不能因为孩子犯一点点错误,老师就表现出“不耐心”,“不喜欢”。

老师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可以明确的告知孩子老师不喜欢不赞同的是他的“某某”行为,希望他做出何种改变。

孩子即使有错,也要让孩子明确地感知到老师对他的的喜爱,比如通过语言、目光以及动作。

三、耐心倾听、弄清事实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

孩子在“告状”的时候,无论多么的“不值一提”,都要鼓励孩子努力全面的说下去。

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大人们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想一下发生的事情,同时适当地安慰,这样既让孩子感觉被重视,又锻炼了他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让孩子改掉“爱告状”的习惯,是利用以后的每一次教育机会,而不是本次的“粗暴”阻止,如“你好烦”“不要告状”等。

有学生告状遭老师斥责后,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打击,抹杀了孩子的积极性,慢慢的就不爱说话,甚至在教学活动中不敢或不愿发言。

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读后感

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读后感

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读后感《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篇关于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的文章,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多多呀!你说这小孩子为啥老爱告状呢?原来呀,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想要引起大人的关注,觉得这样能让大人重视自己。

还有的时候,是他们不太会处理和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只能找大人帮忙。

另外,有些孩子是规则意识特别强,看到别人不守规矩,就忍不住来告状啦。

知道了这些原因,那咱们大人可得好好处理。

可不能敷衍孩子,得认真听他们说,让他们知道咱在乎他们的感受。

要是孩子们是因为不会处理矛盾来告状,那咱就得趁机教教他们,怎么和小伙伴好好相处。

要是因为规则意识告状,那得先夸夸他们守规矩,再告诉他们处理的办法。

读完这文章我就想呀,以后我要是碰到小孩子告状,一定得有耐心,不能嫌他们烦。

得帮着他们慢慢长大,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变得更棒!这文章真不错,让我学到了好多和小朋友相处的妙招,感觉自己都更懂小孩子的心思啦!《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刚读完一篇讲小孩爱告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的文章,来和你们唠唠我的感受哈。

哎呀,你说小孩子咋就那么爱告状呢?我算是明白了,有时候他们是觉得自己受委屈了,想找个依靠,觉得大人能给他们撑腰。

还有啊,可能是他们在争宠呢,想通过告状让大人更偏爱自己。

另外,也许是他们对是非对错特别较真,看到不对的就得说出来。

那咱们大人该咋办呢?呀,得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抱抱,让他们知道咱们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然后呢,慢慢引导他们把事情说清楚,别着急批评谁对谁错。

要是发现孩子是为了争宠,那得告诉他们,咱们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多的。

要是因为较真对错,那就趁机给他们讲讲宽容和理解。

读完这文章,我就反思自己以前对待小孩子告状的态度,真是不太对。

以后我可得改改,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和他们好好沟通。

这不仅能让孩子们更信任我,也能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为何喜欢告状

幼儿为何喜欢告状

幼儿为何喜欢告状幼儿爱告状,有的父母和老师为此发愁,是不是孩子思想品德不好?其实幼儿的告状和我们大人所讲意义上的告状是有区分的,更没有“告发”的意思。

孩子既然找老师告状,说明他们缺乏道德评价的独立力气,也说明是对老师的一种信任。

案件“如何”“裁决”,基本上是依老师的评价为转移的,老师假如是表扬或批判了他,他也能够欣然接受;老师假如是表扬或批判了别人,他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正由于这样,老师对“告”上来的事情或是对“告状”双方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老师的“判决”应当是严峻、认真、客观、精确的。

假如老师应付了事或各打五十大板,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道德评价力气的提高性。

在大人眼里的一桩小事,却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

所以,老师确定要处理好。

一般的孩子都爱告状。

这是由于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的道德熟识还处在一个特殊稚嫩的阶段,道德概念和道德学问也是比较贫乏的。

这是孩子们爱告状的主要缘由。

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对于什么是非,好坏与善恶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直观,具体和肤浅的特点。

什么是好?和我一块玩,给我小人书看就是好。

小皮球借给别人而没借给我,就是坏……。

孩子就是这样依据个别的现象,具体的小事,直接的利害来看待好坏、推断是非的。

不行能像大人那样从本质上去把握道德的含义。

另外,由于年龄小,心理简洁,心里有了什么思想,情感立即就要表现出来,行动也特别简洁外露;不像年龄较大的孩子,心理比较简洁,擅长掩饰自己的思想。

所以,往往由于一点具体的小事,就极易引起他们的冲突、纠纷,甚至动起手来,冲突多,纠纷多,当然“告状”的也就多了。

由于儿童的道德评价力气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对于是非,好坏和善恶还不能独立地进行推断,所以对父母和老师就有很大的依靠性。

这是爱告状的另一个缘由。

孩子们头脑里的那些稚嫩的道德观念,是在家庭、幼儿园集体生活环境中,以及父母和老师身体力行的熏陶中形成的,与他们平常所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禁止”“许可”有亲热关系。

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孩子》

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孩子》

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孩子》1200字
在幼儿园中,有一位孩子总是喜欢告状,他们叫他“小管家”。

小管家总是不喜欢别
人跟他一起玩耍,只是总站在一旁盯着别人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人犯错了,立刻就跑
到老师的面前将这个错误告发出来,有时候他还抢着去告诉它的爸爸妈妈,这让其他
的小朋友很不愉快,也让老师很头疼。

有一天放学后,我看到小管家独自坐在操场上,于是我就悄悄地走到他身边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喜欢告状呢?”小管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只是想让每个人
都遵守规则,如果没有规矩,就不能玩得开心。


我很欣赏小管家的这种态度,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
过度严格的执行,就会让其他小朋友受到困扰,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在幼儿园里,
而是在军营里接受着训练。

我决定和小管家谈谈,告诉他虽然规则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我们遵守规则的同时,也
要尊重其他小朋友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感受,这样所有的小朋友都会感到快乐和自由。

在下一节课上,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组活动,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
角色来扮演。

小管家在听完我的建议后,终于妥协了。

他没有像以前一样去检查别人
的错误,而是加入了其他人的游戏。

他学习了如何与别人相处,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错误,而不是一味地去责备别的小朋友。

最后,小管家成了一个懂得尊重别人,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并且和别的小朋友也变得
更好相处了。

在幼儿园里,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犯错了怎么办,更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和平相处,如何尊重他人,保持公正心态。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找到快乐和自由,健康
地成长。

幼儿爱告状的解决方法

幼儿爱告状的解决方法

幼儿爱告状的解决方法
幼儿时期,孩子们通常会有一些告状的行为,可能是由于他们想要得到关注、表达情感或者想要获得奖励。

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解决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方法来应对幼儿告状的行为:
1. 建立信任和尊重: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的行为也是有价值的。

在与孩子互动时,我们应该表现出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受到重视的。

2. 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们告状的行为可能是由于他们感到不安、不满或者被伤害等原因引起的。

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主动与老师或者其他成年人沟通,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可以被理解和被支持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为孩子提供积极的沟通渠道,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在与孩子互动时,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哪些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所带来的后果。

5. 采用正面的反馈和奖励:我们应该采用正面的反馈和奖励来鼓励孩子好的行为,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得到认可的。

例如,我们可以为孩子做出好的行为的赞扬,或者为他们提供一些奖励。

应对幼儿告状的行为需要我们建立信任和尊重、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以及采用正面的反馈和奖励。

这些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

孩子爱告状的家访记录

孩子爱告状的家访记录

孩子爱告状的家访记录尊敬的家长: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了解您家庭的情况以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我特意安排了这次家访。

在与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经常向您告状,我非常关心这一情况,并希望能与您一起探讨如何妥善处理孩子爱告状的问题。

在家访过程中,您提到孩子告状的频率很高,无论是父母的事情还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纠纷,孩子都很喜欢将问题报告给您。

您表示孩子天性善良,希望能够保护弱者,但同时也希望孩子学会独立处理一些小问题。

我完全理解并支持您的观点,坚信孩子在处理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孩子爱告状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得到成年人的认同和表扬。

当孩子告状时,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安慰,这是他在家庭中感受到安全和被重视的方式。

另一方面,孩子可能缺乏应对问题的自信心,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或无法求得自己的公正。

因此,他选择寻求成年人的帮助,以便他们来解决问题。

这也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但我们也需要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告状并不总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倾听孩子的问题:当孩子向您告状时,首先请认真倾听他们的问题。

让孩子知道您关心他们的困难,赞赏他们的勇气和诚实。

2.询问孩子的解决办法:鼓励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帮助孩子明确表达他们的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面临问题时,鼓励他们首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例如通过与其他孩子协商、妥协或发展解决问题的技巧。

在他们成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加强他们的自信心。

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适当关心和引导孩子,让他们愿意与自己分享问题,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5.榜样的力量:身为家长,您的行为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中,您需要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通过积极处理问题、尊重他人、以身作则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告状的孩子
学习故事背景情况:区域活动时有些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

观察与记录::
区角游戏时,刘明垚时不时地过来告状:“老师,他们建构区里的东西放得很乱很乱,我跟他们说都不听。

”“老师,他们把甜品店的东西带到外面去了。

”“老师老师,王禹博他抢我玩具。

”40分钟内只见她跑进跑出好多回,时不时地听到她的大嗓门,结果自己都没玩到什么。

餐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念古诗,她又嚷起来:“老师老师,陈柯成他不念。

”这一次我没有再附和她的话去提醒没念古诗的陈柯成,而是冷静地对瑶瑶说:“垚垚,你提醒别人是好的,但是你这样会影响大家念儿歌。

饭后我把刘明垚叫到了跟前:“垚垚,你是个爱帮助老师的好孩子,老师也知道你想让小朋友都改掉缺点,但是你跟老师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时间,不然会影响小朋友们上课的。

有事你可以下课悄悄地告诉我,可以吗?”刘明垚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识别与分析:
其实告状是中班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我们大人看来可能有点像多管闲事,但对孩子来说却不是这样。

他们希望受到老师、同伴的认可,为了让人关注,受人承认,所以他们会经常借由告状来寻求老师对他的关爱和认同,想要提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老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并引导幼儿正确表现自己。

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阶段是儿童道德认识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有了认识。

特别是中班幼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善于观察关心周围的幼儿易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能纠正同伴的错误行为。

垚垚在跟老师告状的同时还潜藏着一个目的,即借此向老师表明自己已经记住老师的话了。

支持与回应: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这一行为,当“告状”是完全正当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主持正义,批评教育被“告状”的幼儿,以树立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但是我们也应该引导幼儿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幼儿的告状都是些很小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出面解决,不利于幼儿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要教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虽然不替孩子解决问题,但要保持支持及感兴趣的态度,让孩子独立思考、分析情况。

如果他无法前进,请给予指导,不要给予答案。

你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法过分苛求。

他一定会有些不太好的开头或者是处理某些情况不当,但是如果我们过分责怪他,他就会停止尝试。

当孩子开始学习这些技能时,要多注意过程,而不要太注意结果。

如果他处置问题的方向没错,但是事情没有想象中的成功,要赞赏他所采取的步骤,然后帮他检查出存在的问题,另外教师也要示范有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