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发费用的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要求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要求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四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一定比例将研发费用加计入当期成本,以减少企业纳税负担的政策。
该政策的目的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在我国的推行始于2024年。
起初,加计扣除比例为150%,后根据《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于2024年提高到200%。
2024年再次提高到200%的基础上,对部分特定情形的研发费用提高至300%。
2024年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第一个实施年度,以后每年限额度予以调整。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要求首先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企业纳税人;二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三是明确具体的研发费用。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研发费用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两部分。
直接支出主要指的是人员费用、设备购置费用、材料费用等与科技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间接支出主要指的是企业研发活动的管理费用、科技活动办公场所的租金以及科研设备折旧等。
其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要求企业在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真实发生原则计提,并依法支付。
企业需要将研发费用的相关凭证、票据、合同等完整保留,并通过会计账簿和其他相关凭证明确记录,以方便税务部门核查。
再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要求企业纳税人按照扣除比例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将其加计入当期成本。
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根据企业所得税税负调节基数进行调整,税负调节基数是指企业当年取得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与最近一年营业收入的比值。
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税负调节基数超过30%且不超过60%的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为150%;税负调节基数超过60%的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为200%。
最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要求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填制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信息填报到相应表格中。
企业需要提供真实、准确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数据,并保留相应的相关材料备查。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指国家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的研发费用,从而减少企业的税负,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背景、适用范围、操作细则及政策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来看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背景。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国家出台了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整体国家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接下来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适用范围。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24年12月发布的《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于企业在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所发生的费用。
具体包括研究开发人员工资、培训费用、试验检测费用、仪器设备购置费用等。
同时,也对一些非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特殊政策补充,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
然后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操作细则。
根据具体的操作细则,企业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可以将合法且符合政策要求的研究开发费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加计扣除。
具体的扣除比例和上限金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通过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的研发费用来减少企业的税负。
增加企业研发投入的企业,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降低其税负,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积极性。
最后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果。
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有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一方面,该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税负,提高了企业的净利润,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经济资本,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另一方面,该政策增加了企业对研发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促使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解读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指国家对企业在进行科技研发活动时产生的费用予以加计扣除,从而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首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要点是明确了哪些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根据国家的规定,研发费用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用、购置科研设备费用、购置研发耗材费用、实验室租赁费用、合同研发费用以及其他与科技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等。
这些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予以加计扣除,并在计算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后再计入税前利润中,进而减少企业的纳税额。
其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适用范围是明确的。
根据国家的规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进行的研发活动,并且是企业自行开展的,与研发活动相关的费用,并且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企业只有在符合相应条件下才能享受到这一政策的税收优惠。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通过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另一方面,研发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的支持,可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在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需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推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激励,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然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条件,对于一些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门槛。
其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监管,如何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监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于研发费用的政策
关于研发费用的政策,你知道哪些?相信通过对于研发费用概念的了解之后,那么关于于研发费用的政策,我们可以从间接政策、直接政策和有可能出现的新政策三个角度来系统的介绍下研发费用政策。
一、间接政策所谓的间接政策,就是诸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双软企业评估等科技型政策,这些政策有的是对企业的研发费用设定了门槛条件,但至于企业最终可以享受的政策优惠力度,实际上和研发费用本身并无直接关系(这里仅就单一政策论,不考虑重复享受政策的情形)。
为了便于初次接触者的理解,我们先罗列下,这些常见政策对研发费用的要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5,000万元至2亿元(含)、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不低于5%、4%和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双软企业评估:当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占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还有诸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类政策,虽然没有对研发费用投入设置门槛条件,但在评价时会根据研发投入来计算得分。
简单罗列这几类常见的政策,想给大家传达如下几点信息:首先,除了这些全国通用的政策(门槛比较高、涉及面较小的诸如国家级研发平台等政策在此忽略),各个地方针对本地实际情况还会出台一些诸如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培育工程、XX计划等区域性政策,涉及科技创新方面的,几乎都会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情况作出要求。
其次,不同类型的政策覆盖面是不一样的,有些是针对软件企业,有些是针对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并不是所有企业有研发费用投入就会享受该政策。
此外,这些政策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具体标准也是有区别的,从多年的服务经验来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比重在2%以上几乎是最低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去申请享受一些政策。
上市研发费用新规
上市研发费用新规上市研发费用新规: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支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日益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研发活动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我国监管部门近日发布了上市研发费用新规,从多个维度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进行规范和激励。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围绕这一新规的一系列问题,以帮助读者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一、新规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在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同时也注意到一些上市公司在报告研发费用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报告,提高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新规的发布变得尤为必要。
新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上市公司在报告研发费用时更加透明和真实,避免虚报、夸大和滥用等行为。
同时,通过激励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标准化研发费用报告:上市公司需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报告要求,对研发费用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
确保研发费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2.加强审计监督: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在研发费用报告中提供相关支出和使用的详细信息,并接受审计机构的审计和监督。
确保研发费用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
3.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对研发费用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包括研发项目、费用构成和预期效益等。
提供更多关于科技创新的信息,方便投资者进行决策和评估。
4.激励政策:为激励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新规将研发费用纳入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适用范围内,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享受相应的减免和优惠。
三、新规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新规的发布将对上市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1.提高研发管理水平:要求标准化的研发费用报告和加强审计监督,将促使上市公司提高对研发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投入控制能力,避免浪费和滥用研发资源。
2.增加投资者信任:通过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状况和投入情况。
关于研发费用的财务制度
一、研发费用的定义研发费用是企业为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而发生的支出,包括研究费用、开发费用、实验费用、试制费用、原材料及直接人工费用以及间接人工费用等。
研发费用作为一种资本支出,不会立即体现在当期利润表上,而是通过摊销逐步地计入利润表,以反映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
二、研发费用的核算原则1.合理性原则:企业的研发费用应当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合理性和完整性。
任何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费用支出都不应该计入研发费用中。
2.可分性原则:研发费用应当能够明确地分辨出来,便于核算和分析。
不能将其他费用混入研发费用中,导致研发费用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3.持续性原则:企业应当持续投入研发费用,以保持竞争力;研发费用应当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一致。
4.可比性原则:企业的研发费用应当经过合理的核算和处理,以便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便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决策。
5.法律合规原则:企业的研发费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三、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核算方法:企业可以采用直接成本法或间接成本法来核算研发费用。
直接成本法是将直接与研发活动相关的费用作为研发费用,间接成本法是将企业的总成本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研发费用。
不同的核算方法会导致研发费用的计量结果有所不同。
2.摊销方法:企业在确定研发费用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摊销方法将其逐步地计入当期利润表,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通常情况下,企业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摊销法进行研发费用的摊销。
3.资本化: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可以选择将一部分研发费用资本化,即将研发费用作为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中,以增加企业的总资产和净资产。
资本化的前提是研发费用具有较高的未来收益性和稳定性。
4.会计政策:企业在制定研发费用的会计政策时,应当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会计政策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
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读
5、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国家 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6-1、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事前备 案
• (1)高新技术企业不管当年度是否有盈 利,都要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 (2)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年度预缴时就 享受税收优惠,但必须在预缴前到主管 税务机关办理备案手续,备案享受税收 优惠的时间是享受年度的1月1日—12月 31日(一次备案)。
11、国家鼓励高企的研发费用投入
• 1、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比例是高新技术 企业认定中的最重要环节。
• 2、因此,在这里我们希望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有 关量化指标,如研发费用,尤其是2008年认定的, 今年就要资格到期复审的高新企业,要加大研发费用 投入,同时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否则将会影 响到明年的高新企业资格认定,对于尚未到期的但研 发费用不高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将给予关注。
• 说明:但税前可扣除的研发费用不等同于可加计扣除 的研发费用
6-1、研究开发费的归集范围
• 一、企业研发费用(即原“技术开发费”),指企业在 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 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 (二)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 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 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 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 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 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分为8大类领域,共列 举了213个技术项目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 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 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一文全解(2021年10月14日更新)
一、现行有效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沿革1. 财企〔2007〕194号 和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及指南——无形资产,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会计口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是有关研发费加计扣除的法律规定,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是国务院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制定,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了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4. 财税〔2015〕119号 ,放宽了研发活动范围,采用负面清单方式,进一步扩大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范围。
文件有效期自2016年1月1日至今(部分条款被 财税〔2018〕99号 废止)。
5.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 ,明确了财税〔2015〕119号文的政策执行口径,简化了研发费用在税务处理中的归集、核算及备案管理,进一步降低优惠的门槛。
文件有效期自2 016年1月1日至今(部分条款被 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 、 财税〔2018〕64号 和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1号 废止)。
6. 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 ,完善和明确了部分研发费用掌握口径,在体例上适度体现系统性与完整性。
文件有效期自2017年1月1日至今。
7. 财税〔2017〕34号 、 总局公告2017年第18号、国科发政〔2017〕115号、 国科火字〔2017〕144号 、 财税〔2018〕76号、总局公告2018年第45号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管理体系。
8. 财税〔2018〕64号 ,规定了从2018年1月1日起,取消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限制,企业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 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核算要求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核算要求【原创版】目录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定义和意义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核算要求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举例说明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和完善5.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策略和建议正文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定义和意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其研发费用支出按照规定的比例加计扣除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
这项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核算要求企业要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需要满足以下核算要求:1.建立研发费用台账,详细记录研发项目的各项支出,以便于核算和管理。
2.将研发费用按照项目进行归集,确保各项支出能够准确对应到相应的研发项目。
3.对于费用化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对于资本化支出,应当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50% 进行摊销。
4.企业应当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举例说明假设某企业 2011 年度与研发相关的支出为 500 万元,其中费用化支出为 100 万元,资本化支出为 400 万元。
根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该企业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费用化支出的 100 万元加计扣除50%,即实际扣除金额为 150 万元;将资本化支出的 400 万元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50% 进行摊销,即实际扣除金额为 600 万元。
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力度,以进一步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创新。
例如,政策适用范围已经扩大至大部分行业,加计扣除比例也有所提高。
未来,我国政府还将继续加大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支持力度,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五、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策略和建议1.建立健全研发费用台账,确保各项支出能够准确归集和核算。
2.合理选择研发项目,关注政策适用范围和加计扣除比例,以提高税收优惠的享受程度。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速折旧优惠条款(已经取消)
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 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 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 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 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 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 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适当”可按苏国税发[1999]366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适当”可按苏国税发[1999]366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即可在国家规定同类折旧年限的基础上加速50%。 即可在国家规定同类折旧年限的基础上加速50%。 企业为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而购置的达 到固定资产标准或形成无形资产的软件,经主管税务机关 备案,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 备案,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集 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经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 折旧年限最短可为3 折旧年限最短可为3年。
新法加速折旧优惠条款: 新法加速折旧优惠条款: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 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 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所称 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 产,包括: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 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 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 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配套文件: 配套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 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 号)
企业所得税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大全汇总
企业所得税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大全汇总企业类型具体要求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执行时间政策依据享受优惠时间一般企业除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以外的其他企业。
上述企业应为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
75%或175%2018.1.1-2023.12.31财税〔2018〕99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6号企业可以选择在10月份预缴申报当年第3季度(按季预缴)或9月份(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就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也可以统一在次年办理汇算清缴时享受。
100%或200%2022.10.1-2022.12.31(2022年四季度)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28号制造企业(除烟草制造业)制造业企业是以制造业业务为主营业务,享受优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的企业。
制造业的范围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确定,如国家有关部门更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从其规定。
收入总额是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100%或200%2021.1.1开始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
100%或200%2022.1.1开始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16号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
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解读和实操讲解
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解读和实操讲解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解读和实操讲解企业研发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效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
本文将对该政策进行解读和实操讲解。
一、政策解读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
1. 适用范围该政策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注册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2. 适用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企业研发费用支出项目,包括科技活动、科学实验、技术开发等。
3. 扣除比例和限额企业可以按照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除。
具体扣除比例为,一般纳税人不超过75%,小型微利企业不超过150%。
对于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可以在后续年度继续扣除,最长不超过5年。
4. 扣除方式企业需要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申报研发费用税前扣除。
具体操作流程为,填写《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申请表》,并提供相关支持材料,如研发项目名称、研发费用明细、发票等。
税务机关将依据审核结果,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批准扣除。
二、实操讲解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明确扣除项目企业在申报时,需要明确具体的研发项目和费用科目。
研发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要求,费用支出应能够以发票和其他相关票据予以证明。
2. 规范费用管理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应注意规范费用管理,确保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
研发费用支出应有相关凭证,如发票、支票、银行转账凭证等。
3. 完善审计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研发费用支出进行审计,在确保支出符合政策规定和财务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支出准确、全面。
4. 加强沟通与馈赠企业在申报时,应主动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政策执行的具体要求和申报流程,及时解决问题。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读及操作流程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读及操作流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将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按一定比例加计扣除的政策措施。
该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适用范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研究开发活动中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其中,“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为从事科学技术活动,获取科学技术信息,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发生的直接支出和间接费用。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核心要点:1.加计扣除比例:企业在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可以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3倍加计扣除。
例如,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为100万元,则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300万元。
2.研发费用的确认:企业在确认研发费用时,应符合国家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的相关规定,即费用必须是直接支出和间接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研究设备购置、试验验证等费用,间接费用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专利申请费用等。
3.研发费用的记录和报告:企业在发生研发费用时,应建立相应的费用台账,对研发活动的费用支出进行详细记录。
同时,在年度财务报表中,应详细披露研发费用的支出情况,包括费用发生时间、金额、用途等。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操作流程:1.研发费用支出凭证的准备:企业在发生研发费用时,应准备相应的支出凭证,包括发票、收据、费用报销单等。
2.研发费用的确认和记录:企业应根据研发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将费用进行确认和记录,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费用的明细。
3.费用台账的建立:根据研发费用的确认和记录情况,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费用台账,对研发费用的支出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4.研发费用的计算和申报: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研发费用的3倍进行加计扣除,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上进行申报。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24年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相关事项的通知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24年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相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4.05.21•【字号】•【施行日期】2024.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24年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相关事项的通知各有关企业:根据《厦门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厦科规〔2023〕1号)、《厦门市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管理办法》(厦科规〔2021〕7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兑现2024年企业研发费用补助(以下简称“研补”)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补助条件和标准(一)补助条件1.在本市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规上工业、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以市统计局名单为准)。
2.开展的自主研发活动符合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要求,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前(即2024年5月31日前)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3.所属2022、2023年度均有自主研发费用,其中2023年度自主研发费用高于200万元且较2022年实现增长。
(二)补助及奖励标准1.补助:企业年度自主研发费用高于200万元且较上年实现增长的,年度自主研发费用每满200万元给予10万元补助,最高补助500万元(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企业最高补助1000万元)。
对年度自主研发费用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按其可获得的研发费用补助额,再增加5%给予补助。
2.奖励:企业年度自主研发费用高于500万元且自主研发费用增长率超过20%的,给予奖励30万元;增长率超过40%的,给予奖励50万元。
二、补助流程及时间安排(一)初步筛选名单2024年6-7月,市科技局向市税务局获取申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信息,按照研补具体条件筛选符合补助条件的初步企业名单。
(二)企业填报信息2024年10月,市科技局发布研补填报通知及初步名单,列入初步名单的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填报相关具体信息,逾期视为放弃当年研补,不增补填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该政策的背景和重要性。
随后在正文部分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该政策的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果分析、影响因素、建议、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背景介绍近年来,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研发的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指对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发生的合格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按一定比例予以加计扣除,从而减少企业纳税金额,降低企业税负。
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可以追溯到2018年,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
其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具体政策细则,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政策支持和激励。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促进企业开展更多的创新研发活动,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也有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重要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这项政策能够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对研发费用进行加计扣除,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资金进行研发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
这项政策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是一种有效的政策手段,能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于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研发费用的政策,你知道哪些?
相信通过对于研发费用概念的了解之后,那么关于于研发费用的政策,我们可以从间接政策、直接政策和有可能出现的新政策三个角度来系统的介绍下研发费用政策。
一、间接政策
所谓的间接政策,就是诸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双软企业评估等科技型政策,这些政策有的是对企业的研发费用设定了门槛条件,但至于企业最终可以享受的政策优惠力度,实际上和研发费用本身并无直接关系(这里仅就单一政策论,不考虑重复享受政策的情形)。
为了便于初次接触者的理解,我们先罗列下,这些常见政策对研发费用的要求: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5,000万元至2亿元(含)、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不低于5%、4%和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双软企业评估:当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占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还有诸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类政策,虽然没有对研发费用投入设置门槛条件,但在评价时会根据研发投入来计算得分。
简单罗列这几类常见的政策,想给大家传达如下几点信息:
首先,除了这些全国通用的政策(门槛比较高、涉及面较小的诸如国家级研发平台等政策在此忽略),各个地方针对本地实际情况还会出台一些诸如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培育工程、XX计划等区域性政策,涉及科技创新方面的,几乎都会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情况作出要求。
其次,不同类型的政策覆盖面是不一样的,有些是针对软件企业,有些是针对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并不是所有企业有研发费用投入就会享受该政策。
此外,这些政策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具体标准也是有区别的,从多年的服务经验来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比重在2%以上几乎是最低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去申请享受一些政策。
还有一点想重点强调是,这些间接性政策最终体现形式多数是所得税减免、地方扶持性资金奖励和小额补贴。
对于没有研发费用投入的企业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享受这些政策,还有诸如招商引资政策、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等其他的政策可以去挖掘,同样可以进行实现减少税收的目的。
二、直接政策
所谓直接政策,就是企业最终可以享受政策力度的大小和研发费用投入的总额直接相关,最常见的就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研发支出补助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中与研发费用有关的表述如下: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
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
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
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让大家更为直观的感受下研发费用投入给企业带来的政策优惠:
案例:
假设某个企业2018年全年的研发费用经最终确认为1000万元,按
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算,企业可以少交1000*75%*25%=187.5万元的税
款,按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企业可以少交112.5万
元的税款。
那如果最终确认的研发费用总额为2000万元的话,相应少交的税款就会翻倍。
而研发费用支出补助政策则更为简单粗暴,通常是设定不同类型企业研发费用的基准值,超出部分直接按比例给予补助,同时设定补助上限;或者是按地区研发费用投入总额把区内企业由高到低排名后按名次奖励。
当然,这类政策主要针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额度较大或者新增投入较大的企业,对大部分中小企业只有观望的份儿。
说起研发费用直接补助力度较大的,还有一类政策,那就是科技口组织申报的专项资金类研发项目,我们在研发费用定义那篇文章(原文链接:研发费用,一个看似清晰实则模糊的概念)里也提到,这类专项资金项目的费用归集要求更严格,范围也更小,但是整个项目总经费通常都是可以计入研发费用中去的。
针对这类项目,政府资金支持额度通常是按照项目总经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这个比例通常最高不超过30%,有些地方不超过20%,不同地域会有所区别。
介绍完两类政策,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无论是直接政策还是间接政策,其实要想完全区分是很难的,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政策是可以重复享受的,比如高企和加计扣除。
所以,实际操作中,很少有企业只去申请享受单一政策。
也正是因为很多企业同时在享受多种政策,而这些政策彼此之间又会产生略显复杂的关联,最终给政策的推行、消化理解和实际处理带来了不少误区,当然,也有不少可乘之机。
三、有可能出现新的政策
我们提到研发费用时经常会带上销售收入,其实这个概念很好理解,投入和产出比,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指标,类似于性价比一样的概念。
从国际上来看,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时,关注的是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比如目前的第一梯队是韩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这个比重达到了3%,而大部分人觉得应该列入第一梯队的美国却尚未达到这个比重。
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比较与竞争,国内城市,尤其是新一线城市之间在创新能力方面的竞争也体现的愈发明显。
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各个城市你追我赶
的出台关于研发费用的各类政策,除了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外,政府部门绩效考核里的创新评价指标也是推动因素之一。
上面提到的这些政策,会实实在在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优惠。
但是,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应该已经发现了,这些政策对成规模、体量大的企业更为有利,而对很多资金压力本来就很大或者尚未盈利的中小企业来说,加大研发投入和获取政策资金本身就是互为牵制的关系。
那如何引导这部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呢,虽然这类企业里的单个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金额会很小,但是这类企业的整体数量庞大,整体上还是会影响一个城市的研发占GDP比重的,所以政策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
比如,有些城市在探索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对可以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研发支出直接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助;再比如,有些城市也在探索用研发费用进行质押融资的可行性和风险。
有新的变化,就会带来新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研发费用除了被上市公司广泛用来调整企业财务报表外,也几乎成了所有科技创新类政策的必备门槛条件之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越早建立研发费用台账和管理制度,企业可以享受的政策机会点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