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艺术学概论》第二章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对其功能 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质特性展开。德国 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特别 是造型艺术,除掉它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之外,还可以产生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格监视的。 美的人物产生美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反转过来影响 美的人物,国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美的雕像。”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达·芬奇《蒙娜丽莎》
二、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 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 化地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 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 精神的提升和跃迁。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与娱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古希腊人就认 为,巨大的乐趣就来自于对美的艺术品的观照。 卡西尔:“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艺术品给了我们最 高的愉悦,或许是人类本性所能有的最持久、最强 烈的愉悦。”
➢艺术学概论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而艺术 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那么,它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 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一、中国的论述
否定论者的观点 墨子坚持认为 “国有七患”,其中第三患就包括“先尽民力 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正是基于这一点 ,墨子指出,当国家遭遇凶饥时,“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 夫彻县”。意思是说,危难之际,国君应撤掉鼎食的五分之三 ,而大夫则不再聆听音乐。有关音乐本身,墨子的看法是:“ 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正因为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所以 ,“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2-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二章【备注:不知道怎么删-还是专业人员删比较妥当】

2-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二章【备注:不知道怎么删-还是专业人员删比较妥当】

• 肯定论者的观点
• 与墨子针锋相对的则是荀子 (儒家)。他在《乐论》中
写道:“夫乐者,乐也,人
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
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
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
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 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劝学》
伟大的艺术家,如阿尔伯蒂、
达·芬奇、丢勒等,都认为
艺术可以像镜子一样忠实地
复现现实社会,因而,现世
的人间之美、理想生活之美
都得到了空前的肯定。尽管
这一时期并没有留下为数可
观的理论篇什,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艺术家
的非凡实践也让后世见证了
一个时代的思想与艺术的高 文艺复兴时期将艺术视为镜
度。
子,突出的是艺术对现实的 认识功能
•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功能 观则更多地从“掌握世 界”的方式上加以展开。 马克思对19世纪英国批 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 评价,恩格斯对巴尔扎 克的推崇,都说明他们 是深刻意识到艺术的认 识作用的,而他们在意 的美的规律、诗意的裁 判等,则表明他们深入 到了艺术功能的核心。
许布纳尔《西里西亚织工》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艺术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 而艺术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 产物,那么,它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 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

《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

《艺术学概论》课程要点重点部分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2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

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本章的重点难点: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第二节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艺术学概论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艺术学概论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 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
书 简
戏”。

席勒认为:人在为衣食操劳、疲于奔命的时候,是不可能想到去游戏, 想到去弄艺术的。只有暂时不为衣食发愁,拥有过剩精力的时候,才去 玩游戏,才去弄艺术。
席勒用狮子作比喻: “当狮不受饥饿折磨,也没有别的猛兽向它挑战的时候,它的没有使 用过的力量就为它自身造成对象;狮子的吼叫响彻了充满回声的沙漠, 它的旺盛的力量以漫无目的的使用为快乐。”
(这一个观点影响了西方整个以写实为主要审美追求的古典艺术)
例子:
《吕氏春秋•大乐篇》;“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听凤凰之鸣,以 制十二律。”
《管子》:“凡听征,如负猪死觉而骇。凡听羽,如鸟在树。凡听宫, 如牛鸣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锥登木以鸣。”
《吕氏春秋•仲夏记》:“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之音以歌, 乃以麋骆置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五磬之音,以致舞百舞。”
三、艺术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 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 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 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 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 在两个方面:
1、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 力。
席 勒
2、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
《 美 育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哲学永恒三命题: 1、我是谁?2、我从哪里来?3、我要到那里去?
艺术永恒三命题: 1、艺术是什么? 2、艺术是怎样诞生的? 3、艺术将怎样发展下去?
西 班 牙 阿 尔 塔 米 拉 洞 窟 受 伤 的 野 牛
马塞利诺的女儿玛利亚惊呼“看!牛。”
西 班 牙
阿 尔 泰 米 拉 穴 顶 的 野 牛

艺术学概论框架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艺术学概论框架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虽中外思想史上早已使用“文化”这一概念,但19世纪中叶后,“文化”概念才 成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热心讨论的问题 现代意义上,文化人类学确立于1922年,其标志是英国人类学家 马林诺夫斯基 和 拉布朗正式出版他们的著作 在此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了现代文化学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真正形成艺术文化学 定义:主要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以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文化与艺术 19世纪最有影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文化定义 “所谓的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泰勒第一次从整体性上来界定文化,他相信文化发展同社会发展具有一种一致性因此可以对科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各种精神文化现象产生与发展做出较为可信的说明 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定义,则是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 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提出来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 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 从总体说,文化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包含了哲学 宗教 道德 科学 从文化结构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一方面文化子系统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另一方面,它们又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文化大系统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 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进程 苏联美学家卡岗认为: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 因为“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从中认识自己,并且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才能认识它所反映的世界” 显然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首先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 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都是深嵌在那一个民族文化或时代文化的框架之中 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 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 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等每一个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与哲学 哲学定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它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普遍性的根本规律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哲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要作为人类感性 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必然经过美学这一中介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来研究感性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美学的范围和对象绝不仅仅限于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艺术美,又包括自然美和其他一切现实美,以及审美主客体关系和审美意识等更具普遍性的一般规律 它包含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的全部领域,但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艺术毕竟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往往要经过美学这一中介来进行 例孔子提出了“礼”“乐”为中心美学思想,并用“兴、观、群、怨”等范畴对诗的特点和功能作了概括,要求做到了美与善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等等,对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 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 例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庄子美学推崇天然之美的思想影响,他不但大力倡导“自然”“清真”的风格,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

(完整)2-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二章【备注:不知道怎么删,还是专业人员删比较妥当】

(完整)2-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二章【备注:不知道怎么删,还是专业人员删比较妥当】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对其功能 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质特性展开。德国 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特别 是造型艺术,除掉它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之外,还可以产生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格监视的。 美的人物产生美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反转过来影响 美的人物,国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美的雕像。”
•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功能观则更多地从“掌握世界”的方式 上加以展开。马克思对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高 度评价,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推崇,都说明他们是深刻意
识到艺术的认识作用的,而他们在意的美的规律、诗意的 裁判等,则表明他们深入到了艺术功能的核心。
许布纳尔《西里西亚织工》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 孔子明确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其用意就在于让艺术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人 认识社会与历史,同时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当然,更为根 本的目的则使外在、他律的社会规范更加自然地内化为个 人内心的自律的诉求,从而,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就有 了最为根本的契合。
• 二、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论述
•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 格拉底等哲人都程度不同地表达过对艺术的肯定性意见。
•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里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忧虑。首先, 艺术有可能是虚假的,不能提供真理。其次,艺术家有可 能模仿人性中的“卑劣部分”,而如果人们通过艺术作品 模仿其中的人物的言行,就有可能产生伤风败俗、戕害心 灵的严重问题。但是,柏拉图也并非一味地排斥艺术,而 是相信艺术的美可以滋润人的心灵,要求艺术接近包含真 与善的理想形式,从而拒斥丑恶的东西,最终为其“理想 国”服务。

(完整版)艺术概论 第二章

(完整版)艺术概论 第二章

三、舞蹈 (一)舞蹈的主要特征 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 的人体动作(律动)为主要表现手段。主要特征:动作性、 抒情性、同音乐的密切联系。
第二节
主要艺术门类
(1)动作性:舞蹈是用手势说话的艺术。动作有一定标准: 第一 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第二 必须有内涵。舞蹈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物内
第二节
主要艺术门类
(二)音乐的类型 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器乐中又分为管弦乐、铜管
乐和打击乐。 按体裁不同,分为独奏、齐奏、重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和独
唱、重唱、合唱、 歌剧等。 (1)独奏:是由一个人演奏的器乐作品 (2)交响曲:是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的大型乐曲 (3)协奏曲:是一件或几件乐器的独奏与管弦乐队的演奏相互配合的大型乐 曲,一般以独奏乐器而定名。如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歌舞化和程式化
虚拟性和象征性
歌唱和舞蹈为塑造人 物和表现内容的重要 手段
第二节
主要艺术门类
(二)戏剧的类型
传统: 以话剧着眼,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
现代: (1)以题材为标准,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 童话剧等等 (2)从演出形式来分,有剧场的戏剧、街头剧、广场 剧等。
第二节
主要艺术门类
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的艺术种类和样式。除了话剧之 外,还有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等等。戏剧表演的歌 舞化,是戏曲艺术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戏 曲除了具备戏剧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之外,还有形式手法的特 殊性。
音乐剧:起源于欧洲的通俗歌舞剧.
第二节
主要艺术门类

艺术学概论第二章(最新版)2013

艺术学概论第二章(最新版)2013
原始狩猎图(骨哨与乐队)(先秦7分07秒)
26
2013-10-14
韩民青先生: 审美超越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它不仅不是悲 怆的,而且是高尚的,有着伟大光明前程的。 审美决不是人的自我陶醉,决不是用幻化的审 美创造物去发泄一下个人的激情,它进入了一 个超越现实世界的更高境界。审美超越的实质 是:以审美特别是艺术的方式超越了主观与客 观的对立、意识的物质的对立、人类与环境的 对立、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在审美中,人以丰 富的审美想象使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发 生在审美创造中(特别是艺术创造中),使得主 观与客观相沟通,在审美中不再有主观与客观 严格对立。

2013-10-14 27
审美对象有物质的一面,也有意识的一面,不 可能离开意识而独自存在美及美的事物,这样 也就使意识与物质获得了一体化而再无对立。 主观与客观、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分离、对立, 也包含着人类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当 主观与客观、意识与物质的对立在审美中被超 越了,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在审美中就不见了, 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也被审美所抹杀。 由此可见,艺术的审美特性不仅是人类艺术的 终极意义,同时还有一定的人类精神文化的终 极意义,至少,它能参予人类精神终极意义的 追寻。
幽兰(古琴与编钟)(先秦7分29秒)
2013-10-14 1
兴仁民族板凳舞片段
2013-10-14
2
古埃及壁画
2013-10-14
3
第一节 艺术的形象性

人类的艺术历史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各种各样 的姿态万千的艺术形象组成。这些艺术形象, 不管是时间性的艺术形象,还是空间性的艺 术形象,以及综合性质的时空艺术形象,以 及有超时空性质的文学形象,都将环卫在你 的听觉和视觉里,以及想象里,使你的艺术 创造、艺术欣赏、艺术判断及你整个的艺术 实践过程都离不开艺术的形象。

第二章《艺术学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艺术学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艺术学概论》第二章第二章:艺术学概论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各种形式以及艺术家的创造力来传达情感、思想和体验。

艺术学概论是研究艺术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艺术的本质和意义的学科。

本章将介绍艺术的定义、分类以及艺术的功能和影响。

首先,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广泛的话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艺术可以被定义为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戏剧,都可以被视为艺术的一种形式。

除此之外,艺术还是一种反映社会、文化和时代的方式。

其次,艺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形式和媒介进行分类。

绘画、雕塑和建筑属于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属于表演艺术,文学则是语言艺术的一种。

这些不同的形式具有各自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传达工具。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周围世界的观察。

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让人们思考和反思。

艺术也能够传达一种社会和政治的意义,反映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除了表达和传达的功能外,艺术还扮演了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角色。

艺术是一种文化遗产,能够保留和传承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

它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还可以成为社会问题的呼声,引起人们关注并激发行动。

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长远的。

它能够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让人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艺术还能够激发思考和创造力,提升个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对社会而言,艺术是一种交流和团结的工具,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减少不同文化和社会之间的隔阂。

总结来说,艺术学概论是研究艺术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媒介传递情感、思想和体验。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思想和情感的传达工具。

它具有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功能,能够保留和传承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引起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行动。

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长远的,能够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激发思考和创造力,促进文化交流和团结。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艺术总论1.广义: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2.艺术包括: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民族民间艺术3.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出现,是19世纪末叶才逐渐形成4.“艺术学之父”:康拉德·费德勒5.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①柏拉图: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②黑格尔:a.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b.在艺术作品中,人们总是可以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③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①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②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③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①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1.艺术生产理论——马克思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叫作“艺术生产理论”。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的启示①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a.起源: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b.特点: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c.性质:其本质是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②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③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把创作——作品——鉴赏当作一个有机的、完整的艺术系统来进行研究第二节: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一、形象性——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1.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第二章《艺术学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艺术学概论》第二章

• 孔子明确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其用意就在于让艺术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人 认识社会与历史,同时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当然,更为根 本的目的则使外在、他律的社会规范更加自然地内化为个 人内心的自律的诉求,从而,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就有 了最为根本的契合。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对其功能 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质特性展开。德国 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特别 是造型艺术,除掉它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之外,还可以产生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格监视的。 美的人物产生美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反转过来影响 美的人物,国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美的雕像。”
• 对于与《韶》乐相对立的音乐,孔子也有鲜明至极的态度: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 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 殆。’”(《卫灵公》)在另一处,孔子又道:“恶紫之 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
• 可见,孔子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音乐,而是有所区别的, 既有对其所认同的音乐(《韶》乐)的赞美,也有对其不 予认可的音乐(郑声)的鄙夷。
许布纳尔西里西亚织工第二节艺术的主要功能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其多元的功能体现乃是建立在艺术的审美特性基础在讨论艺术的主要功能时就需要用审美这一核心将这些功能整体地联系起来即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和审美体验功能
艺术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而艺术 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那么,它 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 的功能。

艺术学概论——艺术的起源

艺术学概论——艺术的起源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一、本章的内容概要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 )艺术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中国古代认为音乐也是由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而来。

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

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 2 )艺术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需要注意的是,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未能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

尤其是这种说法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

事实上,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并且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由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揭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 3 )艺术起源于“表现”。

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流行于现代西方各种美学思潮。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显示出这种说法的巨大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亚里士多德把人看作是肉体与心灵、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 因而,他认为要实行和谐的结合,形成幸福、完美的人格, 既培养理性,又不排斥感性,而艺术可以是一种理想的手 段。通过“净化说”,他深刻地解释了悲剧艺术何以给人 带来快感的问题,从而为悲剧艺术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 价值判断。
• 古罗马时期,贺拉斯也是力图要将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统 一起来,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观念。同时 期的朗吉弩斯在提出“崇高”命题的同时,其实也看到了 崇高(包括自然和艺术的崇高)的审美效应,认为它可以 激发壮丽、尊严的情感,拓宽和提升思想境界,使人能够 高瞻远瞩,俯视真理,从而胸襟开阔地追求理想的、有意 义的人生。
•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确是一种模仿,但是并非笨拙的 实录,而是具有真实的内容,是一种有价值的、严肃的人 类行为,并认为这是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之一。
• 在他看来,艺术的模仿甚至可以反映事物的必然性与内在 的规律,较诸个别事物更真实、更美,因而,在追求真理 上,艺术的模仿甚至可以获得高于历史的特别价值。
核心的功能?
• 二、西方的论述
•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 格拉底等哲人都程度不同地表达过对艺术的肯定性意见。
•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里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忧虑。首先, 艺术有可能是虚假的,不能提供真理。其次,艺术家有可 能模仿人性中的“卑劣部分”,而如果人们通过艺术作品 模仿其中的人物的言行,就有可能产生伤风败俗、戕害心 灵的严重问题。但是,柏拉图也并非一味地排斥艺术,而 是相信艺术的美可以滋润人的心灵,要求艺术接近包含真 与善的理想形式,从而拒斥丑恶的东西,最终为其“理想 国”服务。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达·芬奇《蒙娜丽莎》
二、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 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 化地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 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 精神的提升和跃迁。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与娱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古希腊人就认 为,巨大的乐趣就来自于对美的艺术品的观照。 卡西尔:“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艺术品给了我们最 高的愉悦,或许是人类本性所能有的最持久、最强 烈的愉悦。”
• 无论是对音乐消极的否定还是积极的肯定,都属于围绕着 功利主义的观念,忽略了艺术的非功利的特殊意义,同时, 也都在夸大音乐的功能。其实,比墨子与荀子的论述更早 也显得更为辩证的当属孔子的观念。孔子同样十分精通音 乐,在《论语》里,他赞叹道:“子在齐闻《韶》,三月 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中世纪充满宗教的气息,其中不乏神秘主义、禁欲主义 以及对所谓彼岸的憧憬。神学家们认定人的原罪,而上帝 则是至美至善的。他们一方面认定艺术会令人滋生情欲, 败坏道德;另一方面又觉得艺术可以显现“真理”,对于 教义的理解有促进意义。
•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其功能也就重新 得到了重视。许多当时最伟大的艺术家,如阿尔伯蒂、 达·芬奇、丢勒等,都认为艺术可以像镜子一样忠实地复现 现实社会,因而,现世的人间之美、理想生活之美都得到 了空前的肯定。尽管这一时期并没有留下为数可观的理论 篇什,但是艺术家的非凡实践也让后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 思想与艺术的高度。
•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功能观则更多地从“掌握世界”的方式 上加以展开。马克思对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高 度评价,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推崇,都说明他们是深刻意
识到艺术的认识作用的,而他们在意的美的规律、诗意的 裁判等,则表明他们深入到了艺术功能的核心。
许布纳尔《西里西亚织工》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四、审美体验功能
艺术接受者应当进入到艺术家的语言的形式状态 中,仿佛自己也经历了艺术家所体会到的那种从 不确定的、压抑的情感再过渡到充分表达后的 “轻松自如”的“解救”状态。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墨子与荀子在艺术功能问题上的分 歧?
• 2.试以具体例子说明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 3.为什么说艺术的审美体验功能是最为重要或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其多 元的功能体现乃是建立在艺术的审美特性基础,即审美认识功 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和审美体验 功能。
一、审美认识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活 动可以独特而又影响至深地认知人、社会、自然 与历史等。
艺术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而艺术 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那么,它 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 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一、中国的论述
否定论者的观点 墨子坚持认为 “国有七患”,其中第三患就包括“先尽民力 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正是基于这一点, 墨子指出,当国家遭遇凶饥时,“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夫 彻县”。意思是说,危难之际,国君应撤掉鼎食的五分之三, 而大夫则不再聆听音乐。有关音乐本身,墨子的看法是:“乐 非所以治天下也。”正因为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所以, “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 孔子明确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其用意就在于让艺术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人 认识社会与历史,同时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当然,更为根 本的目的则使外在、他律的社会规范更加自然地内化为个 人内心的自律的诉求,从而,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就有 了最为根本的契合。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对其功能 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质特性展开。德国 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特别 是造型艺术,除掉它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之外,还可以产生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格监视的。 美的人物产生美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反转过来影响 美的人物,国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美的雕像。”
• 肯定论者的观点
• 与墨子针锋相对的则是荀子。他在《乐论》中写道:“夫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 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 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 不能无乱。”也就是说,人们喜爱音乐,是其内心的需求。 而且,音乐亦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秩序。他进一步指出: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 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 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荀子无疑是将音乐的效果与政通 人和、国泰民安联系在一起了。
• 在“非乐”篇中,墨子对音乐的存在意义则作了更为直接 的否定。同样,墨子一概反对建造超乎日常需要的华美宫 室和观赏游乐之所、华丽衣裘、精美舟车等。显然,他是 站在上法“圣王之事”、下中“万民之利”的政治角度上 而不看好音乐艺术的。然而,这种崇俭尚用的功利主义态 度却是极端的,根本没有顾及黎民百姓也有衣食住行等基 本需求以外的精神需求,因而,在历史上也并未得到广泛 认同。
• 对于与《韶》乐相对立的音乐,孔子也有鲜明至极的态度: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 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 殆。’”(《卫灵公》)在另一处,孔子又道:“恶紫之 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
• 可见,孔子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音乐,而是有所区别的, 既有对其所认同的音乐(《韶》乐)的赞美,也有对其不 予认可的音乐(郑声)的鄙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