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5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
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单元质量检测五B卷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单元质量检测(五)(B 卷 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60分)(一)文言文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夷陵县至喜堂记欧阳修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
贩夫所售不过鱐鱼①腐鲍,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虽邦君之过市,必,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②郛郭.州居无,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
其、井无异位③匽而民之列处,灶、廪、常下乘,掩鼻以疾趋。
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
?以狄之而诗人亦曰蛮荆岂其陋俗自古然欤 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④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
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⑤,新吏舍。
三年夏,县功毕。
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
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
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然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水道大江,绝淮,抵汴东水门,五千五百有九十里。
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
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作至喜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
无不可爱。
堂记藏其壁。
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
(选自《欧阳修夷陵诗文译注》)[注] ①鱐(s ù)鱼:干鱼。
②郛(f ú):外城。
③匽(y ǎn):厕所。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与测评:第五单元验收检测 Word

姓名,年级:时间:第五单元验收检测对应学生用书P101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纸上的竹吕峰古之文人雅士与气节之士,大抵都爱竹,所谓“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在我看来,竹生长于山野之间,挺拔苍翠,自有一种洒脱俊朗之姿与清冷之气。
节象征节操,中空则虚怀若谷,正因如此,几千年来,竹子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所以我不仅爱山野之竹,亦爱纸上之竹。
画墨竹起于唐代,据说吴道子、王右丞都是此中妙手,但未见他们流传的作品。
宋代最有名的要数文与可,苏轼曾对他称赞备至,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苏轼为文与可所画的偃竹题了此文,千百年来引用者甚多.所谓胸有成竹方能画竹,无疑是一种行家的见识。
其实苏轼也是极擅画竹。
他画的竹子,个性十分强烈,有着浓厚的禅味与浑然天成的真趣,所谓“东坡竹之庄子”“妙而不真”,即只求神韵,不必求其形似。
米芾曾在《画史》中记载苏轼画竹的情形,说:“子瞻做墨竹,从地一直起自顶。
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可见苏轼的艺术观与他的文学观是一致的,那就是崇尚“行云流水”式的自然之道。
元代有赵孟頫、李息斋、吴仲圭诸人,都以画竹出名,但以吴镇的竹子画得最好,能穷极变化、神形兼具,能和文与可相媲美。
明代的马守真、清代的郑板桥,都是画竹圣手。
尤其是郑板桥的墨竹,风骨神采,写画描摹,古今无出其右者。
郑板桥一生最喜欢画兰草与竹,兰为花中君子,竹为气节象征,这里面自然寄寓着他愤世嫉俗的孤标傲岸的情怀。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第五单元测评+Word版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
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雅之堂”而疏于管理。
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
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
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
“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
明承元风,逐渐强化。
《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
《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喈、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喈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
高明感于蔡伯喈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
理学家丘溶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
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高中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试题(共16页)

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gǔdài)诗歌散文欣赏?〕(时间是:150分钟总分:150分)一、(15分,每一小题3分) 1.以下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A.险峻.疏浚.逡.巡俊.俏怙恶不悛.B.亵渎.案牍.黩.武牛犊.买椟.还珠C.骁.勇妖娆.饶.恕缭绕.百折不挠.D.枢.纽讴.歌老妪.抠.门呕.心沥血解析:A.逡—qūn,悛—quān,峻、浚、俊均读jùn;B.均读dú;C.骁—xiāo,娆—ráo,饶—ráo,绕—rào,挠—náo;D.枢—shū,讴—ōu,妪—yù,抠—kōu,呕—ǒu。
答案: B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落圆舞曲老牛舐犊夙兴夜寐B.真缔舶来品目不暇接怙恶不悛C.誊写肇事者门可落雀抵足而眠D.讴歌拌脚石佶屈聱牙谈笑风生解析:B项中“缔〞应为“谛〞;C项中“落〞应为“罗〞;D项中“拌〞应为“绊〞。
答案: A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可刘教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________的问题。
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展充分的调查研究,________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píngjià)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
高考的逻辑很简单,________在根底教育中承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________有资格承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以致只要/就B.质疑/置疑以致只要/就C.质疑/置疑以致只有/才D.置疑/质疑以致只有/才解析:“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疑心(用于否认)〞。
“以致〞和“以致〞都是连词,都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
“以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第五单元试卷(含答案).doc

六月二F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第五单元试卷D.桎梏(kO )主谳者(#n )日晷(guD 缣尜(ji 如) 2.下列有错别字的•-项是( )A. 痼疾告罄颠覆以衲报裘B.坟茔誊写沉溺兔起鹘落C.逸豫凯旋锦囊革灭歹 尽D.贿赂弥繁俳优报薪救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 B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C.而临事忽焉丧 之丧:死亡 D.而读书者与之 与:许可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敛不凭其棺C.虽万乘之公相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5.比较下列各组屮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汝殁以 ②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 也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 误的一项是( ) A.苏洵字明允,眉山人,南宋吋期散文家。
他和儿子苏轼、苏辙被后人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屮。
B.《文与可画赏笪芥偃竹记》是苏轼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记叙了他 和文与可的深厚怙谊。
C.《祭十二郎文》作者韩愈,唐朝散文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死£谥“ 文",称韩文公。
D.张岱,字宗子,兮陶庵,山阴人,自称蜀人。
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
《陶 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写的一部书。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7 — 1 1题(15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 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忠,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 冇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其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测试题(人教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8小题,24分)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违(wéi)背省(xǐng)亲遐迩(ěr)老胥(xū)B.户牖(yǒu)俳(pái)优勖(xù)勉窦(dîu)穴C.矜(jīn)疑骈(pián)文俾(bǐ)使大辟(pì)D.日晷(guǐ)反间(jiàn)罹(lí)难绞缢(yì)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其又何尤(怨恨)②有郭四者,凡(总共)四杀人B.①是(这)疾易传染②请其矢(取出,带有表示恭敬的意味)C.①与饮食之气相薄(迫)②富者就(于是,就)其戚属D.①贫亦罄(尽)衣装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其根本,追究根源)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①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②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B.①主缚者亦然②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C.①牖其前以通明②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D.①余叩所以②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天时顺正 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C.吾辈无生理矣 D.唯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5.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B.贫者则面语之C.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D.夜缒而出,见秦伯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皆利系者之多利:获利B.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剂:(财产的)等差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羁:捆绑D.情罪重者,反出在外情:案情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B.①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①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②其孰能讥之乎D.①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②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言同,(余)于是乎书 B.(胥)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C.狱具矣,胥某谓(某姓兄弟)曰 D.(某姓兄弟)复请之,吾辈无生理二、阅读理解(共9小题,36分)(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9—12题。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含解析

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所怙.(hù) 省.(shěnɡ)吾归取其孥.(nú)B.汴.(biàn)州佐戎.(rónɡ) 斗斛.(hú)之禄C.万乘.(shènɡ) 其嗣.(cí) 殒.(yǔn)其生D.奴婢.(bēi) 尚飨.(xiǎnɡ) 曷.(hé)其有极【解析】A省:xǐnɡ,C嗣:sì,D婢:bì。
2.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D)A.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去世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品C.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D.而不克蒙其泽.乎泽:通“择”,选择【解析】无此通假现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B.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C.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D.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解析】A项古,安家;今,娶妻。
B项古,青年;今,少年儿童。
D项古,成长立业;今,开始存在。
4.选出下面各句中的“其”字不是代词的一项(A)A.吾其.无意于人世矣B.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C.亦未知其.言之悲也D.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解析】 A 项“其”为语气词,其他为代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 .⎩⎪⎨⎪⎧吾往河阳省.坟墓不省.所怙 B .⎩⎪⎨⎪⎧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 C .⎩⎪⎨⎪⎧始.速祸焉汝之子始.十岁 D .⎩⎪⎨⎪⎧惟其.所愿曷其.有极 【解析】 C 项两个“始”都是副词,当“才”讲。
A 项第一个“省”是探视,第二个“省”是“了解”“懂得”的意思。
B 项第一个“致”当“接迎”讲,第二个“致”是“表达”的意思。
D 项第一个“其”是代词,第二个“其”是语气助词。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业水平检测题5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五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险峻.疏浚.逡.巡俊.俏怙恶不悛.B.亵渎.案牍.黩.武牛犊.买椟.还珠C.骁.勇妖娆.饶.恕缭绕.百折不挠.D.枢.纽讴.歌老妪.抠.门呕.心沥血解析:A.逡—qūn,悛—quān,峻、浚、俊均读jùn;B.均读dú;C.骁—xiāo,娆—ráo,饶—ráo,绕—rào,挠—náo;D.枢—shū,讴—ōu,妪—yù,抠—kōu,呕—ǒu。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圆舞曲老牛舐犊夙兴夜寐B.真缔舶来品目不暇接怙恶不悛C.誊写肇事者门可落雀抵足而眠D.讴歌拌脚石佶屈聱牙谈笑风生解析:B项中“缔”应为“谛”;C项中“落”应为“罗”;D项中“拌”应为“绊”。
答案: 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________的问题。
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________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
高考的逻辑很简单,________在基础教育中接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________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以致只要/就B.质疑/置疑以至只要/就C.质疑/置疑以致只有/才D.置疑/质疑以至只有/才解析:“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
“以至”和“以致”都是连词,都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
“以至”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具有某种充足的条件便会产生相应结果;“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即要达到某种结果必须具备某种条件。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单元质量检测:第五单元+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质量检测五(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赂.秦(lù)草芥.(jiè)病殁.(mò) 不省所怙.(ɡū)B.尚飨.(xiǎnɡ) 迩.年(ěr)罹.难(lí) 日削.月割(xuē)C.诘.问(jí) 矜诩.(xǔ)告罄.(qìnɡ) 摩肩接踵.(zhǒnɡ)D.桎梏.(ɡù) 酒酣.(hān)卧榻.(tà) 繁华靡.丽(mí)解析:A项,“怙”读hù。
C项,“诘”读jié。
D项,“靡”读mǐ。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凋弊妻孥啮齿雕虫小技B.颠覆伫想羁绊黄梁美梦C.曝晒希冀逸豫瓮牖绳枢D.坟茔陨命日晷卖官鬻爵解析:A项,弊-敝。
B项,梁-粱。
D项,陨-殒。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C.而临事忽焉丧.之丧:死亡D.而读书者与.之与:许可解析:丧:失去。
答案:C4.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句是(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敛不凭其棺C.虽万乘之公相D.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解析:A项,当-倘。
B项,敛-殓。
D项,少-稍。
答案:C5.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汝殁以.六月二日②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③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①“在”,介词;②“而”,连词;③“被”,介词;④“成为”,动词。
答案:C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B.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C.可谓智力..孤危D.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解析:A项,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爷爷。
语文 第五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第五单元练习题一、 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请归取其孥(n ú) 形单影只(zh ī) 不省(x ǐng )所怙(h ù)B 、乃能衔(xi án )哀致诚 虽万乘(sh èng )之公相 丞相薨(h ōng )C 、其余奴婢(b ì) 呜呼哀哉!尚飨(xi ǎng ) 中年兄殁(m ò)南方D 、并令守汝丧(s àng ) 闻汝丧(s àng )之七日 吾不以一日辍(chu ò)汝而就也2、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 B .六国互丧,赂秦耶率:全都,一概不能独完:完整.诸侯之所大患:担心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率完患厌⎧⎨⎩⎧⎨⎩ C D .始祸焉速:招致牧以馋诛洎:等到.胜负之数:天数、命运与秦相较当:如果速洎数当⎧⎨⎩⎧⎨⎩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B .不战而强弱胜负判矣战败而亡,诚不得.以地事秦,抱薪救火刺客不行,良将在已已犹犹⎧⎨⎩⎧⎨⎩ C D .燕赵之君,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速祸焉.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宜然。
始始固固⎧⎨⎩⎧⎨⎩ 4.下列各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B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C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D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5.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C.则与斗卮酒D.失其所与,不知6.下列句中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B.举以予人C.举世无双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7.下列句中的“可以”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学不可以已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8.下列四句中的“其”与其他三项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B.与其所以失之者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10、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5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5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680ba91a37f111f1855b11.png)
第五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憔悴乌蓬船蓬头垢面B.巢穴暴戾气笛长鸣C.蜷伏闪烁围墙粉刷D.垦植粗暴绷得太紧【答案】C(A.乌蓬船—篷,B.气—汽,D.植—殖)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东湖派出所民警在农博会巡视时,发现一名外地打工男子没有身份证,他回答民警的提问也是闪烁其词....,形迹可疑。
B.尽管在GMP认证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彻底否定这项国际通行的制度。
C.当历史缩减成云淡风轻....,当耻辱缩写成一面墙壁和一片焦土,我们也曾试图急管繁弦地奏完这一乐章以减轻回首时的伤感,可是管声愈紧弦声愈急,越有一种万箭穿心的痛楚。
D.近10年来,国际乒联不断出台诸如小球变大球、无遮挡发球、11分制、无机胶水等改革方案,力图削弱中国队的优势,但结果却与国际乒联的期望大相径庭....。
【答案】D(大相径庭:比喻两件事相差很远或者截然不同。
也指大不一致,彼此矛盾。
此处当用“相去甚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在《文学自由谈》杂志上陆续刊发时,引起热议,其影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景观。
B.一份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成果日前出炉,调查发现,员工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目前岗位招聘信息的比重最大,收到效果最好。
C.今日在宜宾城区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当三名男子在持刀抢劫一女子时,将交通一度阻断,在长达近十分钟的抢劫过程中,数十路人视而不见。
D.对于上海部分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受伤而不准他们到操场上玩耍的做法,部分家长表示这样做是在“圈养”学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D(A搭配不当,改为“其反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
B句式杂糅,“收到效果最好”改为“效果最好”。
C成分残缺,去掉“三名男子”前面的“当”;语序不当,“将交通一度阻断”改为“一度将交通阻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D)A.户牖.(yǒu) 遽.去(jù) 梏.扑(ɡù) 尚飨.(xiǎnɡ)B.缣.素(jiān ) 无间.(jiàn) 曝.书画(pù) 晷.刻(ɡuǐ)C.牵累.(lěi) 绞缢.(yì) 痼.疾(ɡù) 斫.轮(zhuó)D.噬啮.(niè) 草芥.(jiè) 反间.计(jiàn) 自古洎.今(zì)【解析】D项,“洎”应读“jì”。
2.下面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六国论》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并借古讽今,批评南宋统治者对金国一味求和的做法,劝谏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
B.《伶官传序》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C.《祭十二郎文》作者通过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回忆了叔侄二人相处的经历,以家族的衰落、聚散的无常、生死之未知,反复抒写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怀念之情,感人至深。
D.《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通过写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及作者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两人相处的几件趣事,表现了文与可的高尚品格和两人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文与可深切的思念之情。
【解析】“南宋”应为“北宋”,“金”应为“契丹、西夏”。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D)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B.韩愈,字退之,邓州河阳(今河南南阳)人,有“韩昌黎”“韩侍郎”之称。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C.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
善画山水,尤善画竹。
D.方苞,字凤九,又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人,明初著名散文家。
【解析】方苞是清初著名的散文家。
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和老子被尊为“黄老思想”的创始人。
B.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C.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水利、屯田等事务,为国家财务行政的最高机构。
D.乞骸骨,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
简称“乞骸”。
【解析】掌管水利、屯田事务的是工部。
二、(9分)读下段文字,回答5~7题。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夭其嗣.矣嗣:继承B.长者衰者而存全.乎全:完整C.宜.业其家宜:应该D.不克.蒙其泽矣克:克服【解析】A继承人,B保全,D能够。
6.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B)(1)未可以为.信也何为.而在吾侧也(2)呜呼!其.信然邪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解析】为:①当作,②为,介词;其:①是……,还是……,②代词,他的。
7.对本段文意叙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三个疑问,从信到疑,又从疑到信,把十二郎之死归咎于上天,得出“寿者不可知”的结论,是迷信的说法。
B.本段文字中多用“呜呼”等悲叹词,可见作者因情而写,以情缀文。
C.作者对兄殁侄夭的现实十分伤心,无限悲楚凝于笔端,本段虚词运用恰到好处。
D.行文的怀念、哀悼是发自真心,并非一种迷信之说,人在悲痛之中呼天喊地为人之常情。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小题。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
建安中举孝廉,除.平原府丞。
文帝为五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从征汉中。
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
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
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
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
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
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
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
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
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皆破平之。
关中始定,民得安业。
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
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
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
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
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
”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五年为真。
安定羌①大帅辟蹏②反,讨破降之。
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
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
,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
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
降蜀牙门将嘉平元年..句安等于翅上③。
二年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
在关右三十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
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
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
”进封阳曲侯。
正元二年薨,追赠大将军,谥曰贞侯。
(选自《三国志》二十六卷) 【注】①安定羌:族名。
②辟蹏:人名。
③翅上:地名。
8.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
B.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
C.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
D.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除,除去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的“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B.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如《项羽本纪》中的“素善留侯张良”。
C.元年,帝王或诸侯即位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第一年,如隐公元年、贞观元年。
D.朕,人称代词。
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解析】除,授予官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郭淮跟随太祖征讨汉中,太祖回朝后,留下征西将军夏侯渊抵抗刘备,任命郭淮为夏侯渊的司马官。
夏侯渊与刘备作战,郭淮当时生病不能出战。
B.文帝即魏王位,郭淮得到封赏,代理征羌护军,监督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伐山里的贼寇郑甘、卢水等反叛的胡人,都取得了胜利。
C.黄初元年,郭淮在奉命出使祝贺文帝即位的路上生病耽误了行程,遭到文帝严词责备。
郭淮巧妙作答,不仅化解了危机,而且得到了提升。
D.嘉平二年,皇帝下诏总结了郭淮一生的功劳,认为他在关右三十多年,对外征讨贼寇,对内安抚百姓和夷人,打败廖化,擒获句安,功绩显著。
【解析】“打败廖化,擒获句安”是“近年来”的事,不是在关右的事。
参考译文: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
建安年间被推举为孝廉,担任平原府丞。
文帝做五官中郎将时,征召郭淮任门下贼曹,转任丞相兵曹议令史,跟随太祖征讨汉中。
太祖回朝后,留下征西将军夏侯渊抵抗刘备,任命郭淮为夏侯渊的司马官。
夏侯渊与刘备作战,郭淮当时生病不能出战。
夏侯渊遇害后,军中慌乱不安,郭淮收容逃散的士兵,推举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中主帅,各营才安定下来。
第二天,刘备想要渡过汉水来进攻。
众将商议敌多我少难以抵挡,刘备容易乘胜攻击,想要依傍汉水摆下阵势抵挡刘备。
郭淮说:“这样显示自己软弱不足以挫败敌人,不是好的计策。
不如远离汉水摆下阵势,引诱敌人渡河攻打,等他们渡到一半时我军再发起进攻,这样就可以打败刘备的军队。
”阵势列好后,刘备起疑不肯渡河,郭淮就坚守,表示没有后撤的意思。
把这些情况报告上去,太祖认为这样做很好,授给张郃符节,又任命郭淮为司马。
文帝即魏王位,赏赐郭淮爵位为关内侯,转任镇西长史。
又代理征羌护军,监督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伐山里的贼寇郑甘、卢水等反叛的胡人,都打败扫平了他们。
关中才开始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黄初元年,郭淮奉命出使祝贺文帝即位。
但他在半路上生了病,所以按路途远近计算是延迟了到达的时间。
到群臣欢聚时,文帝脸色严肃地责备他说:“过去大禹在涂山会集诸侯,防风迟到,就将他杀了。
现在普天同庆的时候你却迟到了,为什么呢?”郭淮回答说:“我听说五帝先用德行教导民众,夏后时政治衰落,才开始用刑法。
现在我遇到的是唐尧、虞舜那样的盛世,因此我知道能够免除防风那样的被诛杀的命运。
”文帝听了很高兴,提升他兼任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五年后正式任命为雍州刺史。
安定羌的大帅辟蹏反叛,郭淮征讨打败了他。
每当羌人、胡人来投降,郭淮就先派人询问了解他们的亲戚关系,男女多少,年岁大小。
等到见面时,能逐一知道他们的详细情况,问起话来周到详尽,见面的人都称赞他神明。
嘉平元年,升任征西将军,统领雍州、凉州的军务。
这一年,郭淮和雍州刺史陈泰协同策划。
在翅上招降蜀国牙门将句安等人。
嘉平二年,皇帝下诏说:“过去汉川战役,几乎全军覆没,郭淮面临危险解救急难,功劳记载在朝廷里。
在关右三十多年,对外征讨贼寇,对内安抚百姓和夷人。
近年来,打败廖化,擒获句安,功绩显著,我非常赞赏。
现在任命郭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统领各军军务和原来一样。
”进封郭淮为阳曲侯。
正元二年逝世,追赠大将军,谥号为“贞侯”。
第Ⅱ卷(120分)四、(23分)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
(5分)译文:不如远离汉水摆下阵势,引诱敌人渡河攻打,等他们渡到一半时我军再发起进攻,这样刘备的军队就可以被打败了。
(2)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
译文:过去汉川战役,几乎全军覆没,郭淮面临危险解救急难,功劳记载在朝廷里。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8分)暑热思风王令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