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知读后感

合集下载

童蒙须知教育方面读后感

童蒙须知教育方面读后感

童蒙须知教育方面读后感《童蒙须知》教育方面读后感读《童蒙须知》,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古代儿童教育的智慧宝库。

从一开始,它细致入微的规定就令我印象深刻。

读到其中关于儿童服饰方面的要求,比如要穿着整齐、干净,“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缺落”。

这让我感觉在古代,教育孩子就从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抓起。

这也让我想起现代生活中,很多孩子对自己的穿着很不在意,穿得邋里邋遢的,而古人从小就在培养孩子这种注重仪表的意识。

特别触动我的是,这不仅关乎美观,更体现一种对自我和他人的尊重。

在一个公共环境中,整洁端庄的穿着能给他人带来好印象,自己也会更加自信。

就像我们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穿戴整齐会让自己心里多一分安稳庄重。

在卫生习惯方面,“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

这让我明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家庭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从做家务这些小事入手。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好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实现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做家务,导致孩子没有这种对家庭琐事负责的观念。

对于孩子,也许开始是被动的做家务,可是一旦养成习惯,他们就会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要有付出才能有焕然一新的环境。

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准则,也是深有感触。

例如对待长辈的礼貌态度等。

这让我联想到现在一些孩子目无尊长的现象。

古籍中的智慧早就提醒了我们要从幼童时期就进行品德教育。

后来我明白了,童蒙时期就像一张白纸,好的准则规范能让孩子在最初就写入正确的“程序”。

《童蒙须知》中这些指导对现代教育特别有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注重孩子生活教育和品德修养的养成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教育下一代有着深深的启发意义,让我们从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培养出有素质、有礼貌、有责任感的孩子。

同时,我在阅读过程中也有一些疑惑。

里面有些规定在现代社会很难完完全全遵循,比如一些繁琐的服饰整理方式,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可能使得这种细致程度很难实现。

《童眸》读后感300字三篇

《童眸》读后感300字三篇

《童眸》读后感300字三篇【篇一】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益友,则《童眸》这本书则像一位知心好友,令人难以忘怀。

走进《童眸》这本书,我仿佛来到了旧时代的小巷子,仿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

书中写了苏州小镇“仁字巷”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群孩子成长的故事。

书中围绕着10岁的小女孩朵儿展开故事,有白毛、赵细妹、马小五、弯弯、大丫头、二丫头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们在那积淀久远的“仁字巷”里过着清寒的童年生活,这使我体会到了:并不是所有的童年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当然,还有清寒的、贫穷的、忧伤的、无助和痛苦的。

在《童眸》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可爱又可恨的孩子们,在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在黄蓓佳老师的这本书中更是能看到他们逐渐成长的足迹(痕迹)。

不过,这些孩子们的心智与他们的心灵,却和他们的父母一样经历了辽阔的社会的洗礼,则《童眸》这本书是他们欢笑的童年。

这些孩子们,都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玩伴一般。

《童眸》就仿佛是长大之后所用的回忆录一般。

故事中有单纯、善良的朵儿、热情的卫南、卫北、心狠歹毒,聪慧的二丫头、傻乐的大丫头、助人为乐,协助赵细妹的马小五、顽皮可爱的弯弯等。

在书中,有温暖人心的纯真、善良与质朴,也有生活在幸福生活的孩子们所不曾见到的贫穷、疾病以及被贫穷与疾病扭曲了的灵魂。

这些交织在一起,便是我们生活的真实面目。

通过朵儿这个生性温柔善良的十岁女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了这些儿童痛苦的生活现状。

虽说他们都是书中的人物,却仿佛在现实中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

当他们长大时,在“仁字巷”里度过的难忘的童年生活却永远印刻在这个本《童眸》中。

【篇二】童年在我们眼里是无忧无虑、欢快无比的。

可你知道吗,有些人的童年并没有那么美好,他们的童年里只有贫穷与无助。

黄蓓佳奶奶笔下的《童眸》,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另类童年。

《童眸》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苏中小镇一个名叫“仁字巷”里的一群孩子的童年故事。

作品中的白毛、朵儿、马小五、弯弯、大丫头、二丫头等,在那历史悠久的“仁字巷”里过着清寒的童年生活。

童蒙须知教育方面读后感

童蒙须知教育方面读后感

童蒙须知教育方面读后感1. “这《童蒙须知》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有一天,我和小伙伴在图书馆找书,看到一个小朋友把书扔得到处都是。

我对他说:“你这样不对,书要爱护,就像《童蒙须知》里讲的,对万物都要有敬意。

”他歪着头说:“为什么呀?”我耐心地解释:“书是知识的宝藏,你乱扔就像把宝藏丢进泥坑。

”从这我就想,《童蒙须知》教会我们尊重事物,难道不是开启好习惯大门的钥匙吗?2. “它仿佛是一盏明灯,照亮咱成长的路!”在学校里,我看到同桌写字姿势歪歪扭扭。

我跟他讲:“你得坐正,《童蒙须知》说要举止端正。

”同桌嘟囔着:“这样舒服嘛。

”我就说:“你现在舒服,以后可能就像歪脖子树,长不直啦。

”这让我明白,《童蒙须知》给我们指引正确方向,不然在成长路上不就像在黑夜里乱撞吗?3. “《童蒙须知》好似一位严师,时刻盯着咱呢!”我在公园里玩,看到有个小朋友摘花。

我跑过去说:“别摘,花是给大家看的,《童蒙须知》教导我们不能随意破坏。

”他不服气地说:“就一朵花而已。

”我大声说:“一朵花也是大自然的宝贝,你这样做就像不听老师教导的调皮鬼。

”这让我知道,它时刻约束我们,不然我们不就成了没规矩的小野兽?4. “它是一面镜子,让咱能照出自己的不足!”在家里,我吃饭时总是挑三拣四。

妈妈说:“你看 《童蒙须知》里说要珍惜食物。

”我还嘴硬:“我不喜欢吃嘛。

”妈妈说:“你不喜欢就扔掉,那些挨饿的人怎么办,你就像个不懂事的小皇帝。

”我听了很惭愧,这才明白它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反省吗?5. “这书像一把尺子,衡量我们的行为!”课间休息时,有同学在教室里大声喧哗打闹。

我对他们说:“安静点,《童蒙须知》说在公共场合要有礼貌。

”他们嘻嘻哈哈地说:“玩一下又怎样。

”我着急地说:“你们这样就像在舞台上乱蹦的小丑,没个正形。

”由此可见,它能规范我们,不然我们的行为不就乱套了吗?6. “《童蒙须知》是温暖的春风,吹进咱心里!”在小区里,我看到有个小弟弟对长辈没礼貌。

童蒙国学经典弟子规心得

童蒙国学经典弟子规心得

童蒙国学经典弟子规心得国学经典文化是人类智慧的宝藏,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不仅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他虽然只有三字一句,但读起来却琅琅上口,让人回味无穷!弟子规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则孝》这一部分。

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意思是让我们在家中,父母叫唤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读到这里我心中不禁有一些羞愧之情,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叫我打扫一下房间,我装作没听见,心里却在想:“真是的!难道他们自己就不会做吗?偏偏要我亲自出马来扫!”然后嘴巴里使劲嘀咕埋怨爸爸妈妈!等他们来到我房间看着我然后重复说要我打扫房间时,我才及不情愿的站起身来,并且慌称要喝水了,于是便走到客厅,慢慢的喝水,喝完水后,又走向厕所,说要上厕所,于是我便在厕所里蹲了5、6分钟才走出来,刚一出门,便看见妈妈站在我前面紧皱眉头然后火冒三丈的说:“你怎么就这么懒啊?”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教导和训斥,讲完后妈妈便自己拿着扫把去打扫了!从这句弟子规中我得到了一颗孝心,这颗孝心让我知道要听父母的话,不要让父母伤心!要让父母开心、快乐!《入则孝》中我还很欣赏几句,有一句是:“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

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童眸》的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五篇

《童眸》的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五篇

《童眸》的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五篇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眸》的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童眸》的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五篇(一)童年在我们眼里是无忧无虑、欢快无比的。

可你知道吗,有些人的童年并没有那么美好,他们的童年里只有贫穷与无助。

黄蓓佳奶奶笔下的《童眸》,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另类童年。

《童眸》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苏中小镇一个名叫“仁字巷”里的一群孩子的童年故事。

作品中的白毛、朵儿、马小五、弯弯、大丫头、二丫头等,在那历史悠久的“仁字巷”里过着清寒的童年生活。

白毛,因为得了白化病,与周围人不一样,而受到了人们的冷落,将自己封闭。

是善良的朵儿,慈祥的好婆,像一缕阳光照进了他的心房。

让他变得开朗起来。

二丫头是个自尊心很强,心灵手巧的女孩,因为自己的姐姐患有羊癫疯丑态百出,而将她推下河。

却在别人辱骂,毒打姐姐的时候,挺身而出。

最后为救姐姐,溺水身亡。

细妹在经历家中一系列巨大变故后,迅速成长。

在马小五的帮助下,靠着一双巧手,开起了一家芝麻糖店,却因为占道,店被砸了。

而细妹不顾妈妈的反对远离马小五,反而跟着马小五去上海打拼。

“仁字巷” 的孩子们,接受了许多生活的磨难,最后,在自己朋友和亲人的帮助下渡过难关,造成了他们童年难忘的回忆。

《童眸》的读后感300字作文精选五篇(二)暑假里读了一本黄蓓佳写的童眸,深深地被故事中几位主人公的童年吸引了。

故事讲的是70年代仁字巷里白毛,朵儿,大Y,二Y几位小伙伴别样的童年,他们的性格各异,天真活泼的像一群小天使,主人公朵儿,一个善良却又胆小的女孩有什么事只会在心里想,过后,又会跟他一起住在仁字巷的好婆说,他的善良让我铭记在新,这么小拥有一颗菩提心,实在难得。

就因为这样,才引起了一群和他差不多的小孩子,有细妹,二丫头,马小五,卫南……这些天真的孩子们,朵儿的邻居白毛,生下来呀,全身都是白的,除了黑色的眼珠炯炯有神,就再也看不到一点黑色,好可惜,好好的一个孩子,生下来得了绝症,却见不得阳光,于是,鼻翼上架了一副墨镜,这时,不得不提到朵儿的弟弟弯弯了,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听话又乖巧,天真纯朴,好招人喜欢,用自己心爱的玩具,让白毛在死前获得了一点快乐,那个年代的孩子生活条件很差,想起我现在幸福时光,从小到现在,家里的玩具一大堆,相比真的该知足,珍惜。

童蒙须知读后感

童蒙须知读后感

童蒙须知读后感
《童蒙须知》读后感
《童蒙须知》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通过作者对儿童成长和教育的深入思量,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关于教育的新理念。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示,对于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辈子中最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将对孩子的一辈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和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赋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关爱。

其次,书中提到了儿童教育的目标。

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

惟独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才干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作者强调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

他认为,惟独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才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关系,强调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读完《童蒙须知》后,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赋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学习更多关于儿童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总之,读完《童蒙须知》后,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不仅给我带来了启示,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儿童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孩子,赋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关爱,他们一定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童眸读后感3篇

童眸读后感3篇

童眸读后感童眸读后感3篇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1] 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下面是童眸读后感3篇。

读《童眸》有感1《童眸》这本书记载了四个故事,虽然只有四个故事,但文章很长。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芝麻糖。

故事写了白毛、朵儿、马小五、细妹、大丫头、二丫头、卫南、卫北、丁蛋儿等人。

他们都善良、勇敢、勤奋、厚道的心灵。

他们一起在那积淀久远的仁字巷里过着清寒的童年生活,然而在这些孩子中,就有人没有读完书。

这些没有读完书的人却和他们的父母经历了辽阔的社会的洗礼,正如文章中的马小五为了帮细妹卖芝麻糖,却遭人打。

白毛一出生,全身都是白的,他走在小路上,有些人会吓一跳,有些人会嘲笑他。

大丫头本来很漂亮,可是陈老太一心情不好就会拿她出气,结果大丫头被打出来羊角风。

她变得越来越丑,越来越蠢。

二丫头因为在河边看见大丫头拿萝卜,脚一滑,淹死在河里了。

在文章的最后一篇,白毛搬家了,二丫头死了,马小五和细妹去了上海,连闻庆来也不打声招呼就消失了。

小孩子总会长大,大人总会变老。

可是有谁能知道,朵儿小小的脑袋里,藏着多少对于往昔的怀念,和对于未来的恐惧。

岁月永远都是像流水,要不停歇地带走过往。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看看《童眸》这本书,也希望大家长大以后,都不要忘记童年的快乐。

读《童眸》有感2一提到童年,我们想到的大都是无忧无虑、欢快无比的日子。

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的童年并不是那么的美好,它充满着贫穷、忧伤、无助和痛苦。

《童眸》是我读到的第一本黄蓓佳女士创作的儿童小说,便被她那独特的视角所描绘的另类童年故事所深深地吸引。

书中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苏中小镇一个名叫“仁字巷”里的一群孩子的童年故事。

作品中的白毛、朵儿、马小五、弯弯、大丫头、二丫头等,在那积淀久远的“仁字巷”里过着清寒的童年生活,时光永是向前,他们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历的人和事,经过社会生活的洗礼,慢慢的长大。

《童眸》优秀读后感心得800字(13篇)

《童眸》优秀读后感心得800字(13篇)

《童眸》优秀读后感心得800字(13篇)关于《童眸》优秀读后感心得,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阿廖沙的童年是幸福的,他有父母的关怀,他的外祖母很疼爱他,每一天,他总会为了自己的儿女去偷偷哭泣,他也很快就会开心地过起来。

阿廖沙的童年是幸福的,他有亲爱的外祖母——阿廖沙。

但是,他也有悲伤,有欢乐。

《童眸》优秀读后感心得(范文):1阿廖沙的童年是幸福的,他有父母的关怀,他的外祖母很疼爱他,每一天,他总会为了自己的儿女去偷偷哭泣,他也很快就会开心地过起来。

阿廖沙的童年是幸福的,他有亲爱的外祖母——阿廖沙。

但是,他也有悲伤,有欢乐……《童眸》优秀读后感心得(范文):2读了《童年》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一直觉得自己的童年是一种无趣的。

读完此书,我的心情十分的烦闷!《童年》里的主人公阿廖沙是一个十分可怜的小孩儿,在一次战争中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母亲便离世了。

阿廖沙在这悲惨的童年中度过的十分悲惨。

这个十分悲惨的家庭已经成了残缺的家,这个家庭已经无法使他有足够的活力,他的童年是一个黑暗的家,一切都被这个家所吞噬,这是阿廖沙幼小的心灵深处最大的痛苦。

但是,我们能够做的只是一颗简单的童心。

而在阿廖沙童年的时候,他却是十分的幸运,是父亲的慈爱,和父亲相依为命。

这本书讲述的也是阿廖沙的童年,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童年。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天真烂漫、天真无邪的孩子,在童年中是会多么的美好啊!我们可以想象,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努力地学习,好好地过着自己的童年,多么的幸福!我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我们应该要把这些东西变成美好的。

让它们更充满欢乐,让它们更加灿烂!《童眸》优秀读后感心得(范文):3我读了一本很有感触的书,名叫《童眼》。

这本书是著名儿童作家安徒生写于xx年写的。

书中主要写了阿廖沙在一次旅行中的变化,一个个生活的小人物和一个个生活的大家庭,这本书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地方是阿廖沙,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爱,不能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童眸》读后感

《童眸》读后感

《童眸》读后感
《童眸》是一部以苏中小镇“仁字巷”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孩子们成长故事的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复杂。

首先,我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塑造了一群性格各异、形象鲜活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着贫困、疾病等困境,却依然保持着纯真善良的品质。

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跃然纸上,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复杂。

其次,我对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深感共鸣。

小说以孩子们的视角,展现了20世纪70年代物质匮乏、贫穷疾病下的社会人生百态。

通过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作者揭示了人性的善良与恶意、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这种对生活的真实描绘和深刻思考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成长。

此外,我还被小说中的叙述结构和人物对话之间的转换节奏所吸引。

作者运用了多种叙述手法,使得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也非常生动,通过对话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最后,我想说,《童眸》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小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人物形象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童蒙须知关于儿童教育读后感500字

童蒙须知关于儿童教育读后感500字

童蒙须知关于儿童教育读后感500字示例文章篇一:《〈童蒙须知〉读后感》读了《童蒙须知》,我真是有好多好多的想法。

《童蒙须知》里讲了好多儿童该知道的事儿。

就像在生活方面,它告诉我们要怎么穿衣服。

衣服要穿得整齐,帽子要戴正。

这让我想到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如果有同学帽子歪戴着,衣服扣子扣错了,看起来就很邋遢。

这就好比一颗小树苗,如果长得歪歪扭扭的,那可不好看啦。

它就像一个智慧的老人,在我耳边轻轻告诉我,要注重自己的仪表。

在言语方面,《童蒙须知》也有教导。

要说话文明,不能随便骂人或者说脏话。

我就见过有些小朋友,一生气就口出恶言。

这多不好呀。

说话文明就像给我们的嘴巴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要是嘴巴吐出的都是脏话,就像穿着破破烂烂脏兮兮的衣服,谁会喜欢呢?我们要是都按照《童蒙须知》说的做,那大家说话就像百灵鸟唱歌一样动听,都是礼貌又温和的话语。

在读书写字方面呢,也有要求。

读书的时候要坐端正,写字的时候要认真。

我有时候写字就很马虎,看了《童蒙须知》后,我觉得自己错了。

写字就像盖房子,如果地基没打好,房子能结实吗?我们写字如果不认真,那字就像摇摇欲坠的小房子,随时可能倒掉。

《童蒙须知》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东西,可是对我们现在的小朋友还是特别有用。

它就像一个指南针,给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我觉得我们小朋友都应该好好读一读,按照里面说的去做,这样我们就能成为有礼貌、爱学习、生活有条理的好孩子。

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做到这些,让自己变得更好。

示例文章篇二:《〈童蒙须知〉读后感》《童蒙须知》是古人关于儿童教育的智慧结晶,读了之后我真是有好多想法呢。

在《童蒙须知》里,对儿童的起居、学习、礼仪等各方面都有细致的规定。

就说起居方面吧,它告诉孩子要早睡早起,早上起来要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干干净净的。

这多像我们现在啊,要是早上起来邋邋遢遢的,自己看着也不舒服,别人看了也会觉得这个孩子没教养呢。

我就想到我自己有时候早上起晚了,急急忙忙就出门,衣服扣子都扣错了,到了学校被同学们笑话,那时候就觉得好丢脸。

《童眸》读后感范文300字

《童眸》读后感范文300字

《童眸》读后感范文300字
今年暑假,我潜心阅读了著名儿童小说家黄蓓佳阿姨写的《童眸》小说。

这是一部描写上世纪70年代的孩子们的童年生活的小说。

书里的主要人物有二丫头、马小五、卫南、细妹,他们都是作者小时候的玩伴。

黄阿姨用极其细致的手法,写下了他们在“仁字巷”寒暄而又朴实感人的童年生活。

虽然他们生活艰苦,但他们心智机灵,靠一份坚持,陪着大人们走过那段沧桑的岁月,接受岁月的变迁,迎来了新的曙光。

在众多的孩子中,我最喜欢马小五和二丫头了。

马小五是一个倔强无比的孩子,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认怂,在一次大扫除中,为了伙伴们的安全,他检查不让他们擦那块破玻璃,不惜一切和检查员白毛倔。

但表面冷淡的他内心却十分善良,他知道细妹妈妈中风,细妹十分困难,主动帮细妹出售芝麻糖,来回奔波,就这样,细妹妈妈的病一点一点的康复了。

二丫头是一位懂事、自强又带有一点悲剧*调的女孩。

因为家庭的贫困、姐姐的疾病以及父亲的早逝,让她无法自拔。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他自己做衣服去百货公司出售,为家庭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可惜她为了救落水的大丫头,不行失足掉进河里死了。

岁月总是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要不停歇地带走过往,带来新鲜吗?。

《童眸》读后感800字

《童眸》读后感800字

《童眸》读后感800字《童眸》是一部充满着童真童趣的书籍,是著名作家龙应台撰写的一本散文小说集。

该书以儿童视角为主线,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追忆那份天真无邪的感觉。

在读《童眸》时,我深深感受到作者的笔下生动形象,语言朴实真切。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散文就是能够将一个平凡的事物,把它铭刻在读者心中,而龙应台所写的散文正是如此。

通过她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儿童天真的笑容,感受到了教师有趣的调皮,以及家长的辛苦和爱。

在我读完全书之后,深深感受到了《童眸》所传达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再忙碌的人生也不要忘了童真,切记不断保持自己内心的那份纯粹和感性。

它也提醒了我们,教育不是仅仅培养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而是培养一个能够感悟生命、感受他人、体验生活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它也提醒了我们,亲情是如此深厚,以至于我们在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都能够感受到它的温暖和力量。

这样的感悟,让《童眸》在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感动和震撼。

而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作者笔下对于天真的描绘和细致的感悟,令我立刻回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校园中度过的时光。

那时的我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兴奋感,不会去想太多的事情,许多女孩子都会玩跳房子这个游戏,每次踩到黑白相间的格子会感觉到自己充满了勇气。

而作者则始终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深情又真切的表达出了儿童心中的想法和感受,令人感觉到自己回到了那个欢乐的时光。

最终,《童眸》也令我思考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注重孩子的人格培养,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成年人是个戏子,我们都习惯了瞒天过海。

” 不难发现成人世界里的压力、矛盾以及虚伪的表演让我们对于人生看得过于复杂,这一切也让我们失去了那种纯粹、旺盛的情感。

或许,我们应该多一些倾听和感性,少一些策略和做作。

总之,《童眸》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部充满温情、感性和真挚的书籍。

以童蒙须知为玉写作文

以童蒙须知为玉写作文

以童蒙须知为玉写作文
哎呀呀,《童蒙须知》呀,就像是我们小孩子成长的小指南呢,嘿嘿。

里面说的那些要早睡早起呀,嘿呀,这可太重要啦!这样我们才能精神饱满地去玩、去学习呀。

每次我按时睡觉起床,都觉得自己可棒啦,
哈哈。

还有要讲卫生呀,哎呀,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大家才会喜欢和我一起玩呀。

我可不想脏兮兮的,那多不好呀。

对长辈要有礼貌,这我也知道呀,嘿呀,见到长辈要问好,要尊重他们,这是应该的嘛。

还有读书学习的时候要专心,哎呀,这有时候有点难呢,嘿嘿,不过我会努力做到的,不然怎么能学到好多好多知识呀。

《童蒙须知》就像一个好朋友,时刻提醒着我要怎么做才是对的,哈哈。

我会好好听它的话,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哟,哎呀!。

童眸的读后感800字

童眸的读后感800字

童眸的读后感800字《以童眸的读后感》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沉浸在文字世界中的快乐。

而以童眸的读后感更是一种纯真而深刻的体验。

孩子们的眼睛是如此清澈明亮,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成人截然不同。

他们的读后感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感悟和思考。

孩子们的世界是纯净的,他们的读后感也是如此。

他们没有被社会的偏见和成人的成见所影响,他们的感受是最真实的。

当他们读完一本书后,他们会用童真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感受,这种纯真的表达往往能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温暖。

以童眸的读后感,往往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一本书。

在孩子们看来,一本书可能会有着与成人不同的重点和理解。

他们可能会更加关注书中的情感和情节,而不是那些成人们所关心的社会议题和政治观点。

这种不同的视角能够为我们带来新的启发,让我们重新发现一本书的魅力。

孩子们的读后感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童眸中,我们或许能够看到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这种理解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感动。

孩子们的纯真和天真无邪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思考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以童眸的读后感也是一种对于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检验。

通过他们的读后感,我们或许能够了解到他们对于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这种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他们的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孩子们的读后感也是一种对于书籍影响力的体现。

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因为一本书而感动,因为一本书而思考,我们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书籍的力量。

书籍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孩子们的读后感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孩子们的读后感中,我们或许还能够看到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当他们读完一本书后,或许会有新的梦想和目标。

这种梦想和目标可能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动力和支撑,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以童眸的读后感,是一种纯真而深刻的体验。

孩子们的眼睛是如此清澈明亮,他们的读后感也是如此。

童蒙须知读后感

童蒙须知读后感

童蒙须知读后感篇一:>分享体会>分享体会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此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朱子.朱子名朱熹,生活在_30—1_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为杰出的儒学大师,在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蒙学在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将一个人的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提出两者不同的教育目的.规律和方法.朱熹认为8—_岁是〝小学〞阶段,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由于儿童〝知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小学〞期间当以生活实践为主,在具体的洒扫应对中涵养德行.培养习惯,从而打下〝修齐治平〞的根基.因此,朱熹在政事.治学之余,亲自编写了童蒙读本,其中用力最勤.影响最广的当属>一书.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令亲王.附马.太学生都要讲读此书,清雍正帝亲自为>一书作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是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改编而成,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大学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的是要教导贵族子弟从政所需的知识及修养.然后言归正传.开始介绍>.这是朱熹>之外的另一部重要的蒙学著作.具体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入小学前的孩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有两大特别:第一,这是一部脚踏实地.细致入微的著作.字字句句落到实处,细致绵密地关注了儿童生活的点滴,将生活规范与德行涵养全方位地统一起来.第二,这是一部用意深刻,暗合道妙的著作.朱熹学养深厚,思想遂密,蒙学思想是他浩瀚的儒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朱熹的蒙学与儒学的思想传统密不可分,具有他人难以比拟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底蕴.>种种行为规范的背后,蕴含着儒家思想〝仁恕之道〞的精华.所以,>虽为小学,却时刻不离大学的高度,一方面,让孩子从生活细节做起,端正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又为孩子阐明生活规范背后的深意,结合其他儒学典籍,进行融会贯通的传统文化教育.以上是关于朱子及>的简单介绍,可能有些枯燥.下面正式入题,重点介绍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的行为规范.第一,衣服冠履,即如何正确穿衣戴帽.朱子要求一,做人首先要先整齐端正身体.从头巾.衣服.鞋袜开始,都要收拾爱护,使之保持洁净整齐.〝男人有三紧.〞是说头紧腰紧脚紧,即扎好头巾.系好腰带,穿好鞋袜.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则身体就会散漫不端庄,被别人轻视.朱子要求二,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朱子要求三,凡是脱衣服,一定要叠好放起来或者挂起来,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起床的时候穿取方便,也不会弄脏.脏了,要洗干净.破了,要补好.朱子要求四,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手巾把衣领遮起来,把袖子卷起来,别弄湿了.干活时,注意换上方便的衣服.白天穿的衣服,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换掉,更换睡衣.晏子一件狐裘穿了30年,虽然意在以节俭来教化众人,但是其中也有爱惜保养的道理.这件事一定不要忽视.个人体会有三点.一要讲究场合.古时候,要求非常严格,>里说〝非先王之法服不能服〞,不是先王规定的服装你不能穿,什么身份的人穿什么形式的衣服,什么身份的人梳什么样的发形,不能错的,错了会坐牢,会杀头.现在虽然不存在了,但是也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穿,明明星期一升国旗穿校服扎红领巾,你非要穿个公主裙,运动服,格格不入,标新离异,是不对的.二是仪表端装.男子有三紧,女子也一样,所有人都一样,必须在穿衣上注重细节,如果穿衣戴帽,不够谨慎,帽子被风刮走,拉链暴开.鞋带散落……不够端正严谨,容易为人看不起.尤其是孩子,时常因踩着自己的鞋带摔跤,这多么不应该啊.男士西装领带更要注重整齐,女士穿衣不能坦肩露背.真正有德行的淑女不会穿得花红柳绿,奇装异服,坦肩露背的.尤其是出席重要宴会,更不能把酒水.饭菜弄脏自己的衣服,那样将是非常失礼,非常尴尬的.三是整洁干净.要教育孩子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衣服脏了洗干净再穿,衣服破,补好了一样穿.现在家庭条件好了,谁还穿补丁的衣服啊.主要要教育孩子不能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穿着打扮上,有什么衣服穿什么.外在的美,不如内心的美,更不如内心的强大.第二,语言步趋,即如何正确地说话走路.朱子要求一,作为子女或学生,说话一定要低声下气,不快不慢,不要高声喧哗,嬉笑.长辈讲道理时,应该低头认真听,不可以随意傲慢地议论.如果长辈批评有误,不要自己辩解,暂时隐忍沉默.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在慢慢地把事情讲清楚.个人体会,一是从小养成谦卑的态度.尤其是现在我们独生子女很多,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小时家人能容忍,进入学校和出身社会后,人人都骄傲自大,都不谦让,社会不是乱套.一个人好的习惯会给人带来好的印象,好的运气.这里虽然说的语言,但是语言的根本在于德行.二是正确接受批评.真正能批评我的人,能指出我缺点的人,是我的恩人,让我自省.现在指出我的缺点,我改了,将来就不会有大的灾害.如果父母兄长批评错了,我们不应该对簿公堂,马上指出,这样也不行,下次人家不批评你,不指出你的缺点了.现在没有人批评你,将来会有人来折磨你,那时候的痛苦,比现在大一百倍.如果父母兄长批评得对,我们就马上改,批评得不对,就要保持沉默.等日后合适的机会才指出来,给别人台阶下,做到文雅大气.同时也是保持万物和谐相处的一种表现.唐朝时皇帝唐太宗,就有一个大臣叫魏征.天天让魏征指出自己的缺点,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有的大臣就说,他指出你的错误缺点,为什么不惩罚他.唐太宗说,如果我惩罚了他,以后谁也不会指出我的缺点了,那才是我的大损失. 三是正确对待被误解.在对待别人对你的误解这一点上,更适用于成人之间的相处.尤其是与同事.领导.家人之间的相处,做到之一点,就称之为情商高.从佛教的理论来看,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别人对你的误解,你若能正确处之,便是一个加福的机会,如果你不正确处之,白白失去这个机会,多可惜啊.朱子要求二,凡是听到别人的做错了事,无论是父母兄长,还是婢女仆人,应当包涵,不应马上声张,应当私下以言语相告,使其改正.个人体会有三:一是如何让人改过.这是我们的目的.人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只要你方法合理,他就会改过,改过就是福.二是如何注意方法.如果方法不对,让人蒙羞,伤人自尊,起了反感,就达不到让人改过的目的.三是如何教育孩子.延伸至教育,越小教越好,孩子在成年前,最为纯善,有一颗亲爱的心,怎么教他他都能接受.反之,亲爱的心没有了,父母再教他,如果方法不对,就会起到反的作用.老师对学生也这样,真正遇到一个谦逊.纯善.勤学的学生,老师打心底里欢心,怎么批评,怎么指责,他都不会放在心上,这样的学生一定要认真教,令之受教.如果遇上一个逆反调皮的孩子,你教他之前还得多想想办法,方法不对,他会与老师对抗,这样的学生就要用温柔的手段.孔子说,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生而知之是天才,一生下来就表现出很强的好善好德之心,遇到善法,就会积极向上,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怎么教就会成才.第二种人,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老师父母学习知识和待人接物的技巧.第三种人,在社会上受到种种不幸和挫折,在困难和悲惨的命运中学到知识,懂得篇二:>礼仪篇(试讲版)>—礼仪篇根据>>>摘录汇集>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盖人之自失其正,以自外于圣人之途者,率以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及其即长,沿习偷安,徇情任气.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已放之条,不可盘郁,何所不至哉.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第一部分:检束身心之礼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以适性.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一. 衣服冠履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头发.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意谓整衣欲直,结束欲紧,毋使偏斜.宽缓.上自头发,下及鞋履,加以修饰,但不得诡异,华靡.只令于礼容相称.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一) 容貌必庄,衣冠必整.1. 容貌必端严,勿轻易放肆.毋粗豪狠傲,勿轻有喜怒.2. 虽燕居及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云: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二) 凡着衣服,常加爱护.1. 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另有所湿.2. 饮食须照顾,勿令点污;3. 行路须看顾,勿令泥渍;4. 就劳役,必去上服,只着短衣,以便做事;5. 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6. 破绽(zhàn) ,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云: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三) 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1.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迭箱箧(qiè)中.勿乱顿乱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2.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chì) 身之要.且能如此,虽服素布,亦自可观.今世父母,华其子之衣履,而不能约之以礼,竟亦何益.二. 语言步趋道之于事,无乎不在.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故行跪.揖拜.(hù大带与笏板).所以养其心志,约其形体者,至详密矣.其进于道也,岂不易哉.后世教无饮食.言动.有其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其度.或铭于盘盂,或书于绅笏其法.学失其本.学者沽(gǔ(一) 居处必恭,步立必正.1. 坐——坚静若山乃恒德.1) 定身端坐,敛足拱手.背欲直,貌端庄.2) 仰为骄,俯为戚.不得偃(yǎn仰面倒下)仰倾斜,依靠几案.3) 勿箕踞,勿摇髀.4) 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毋得横臂,致有妨碍.5) 坐不掀起板凳之后方.2. 立——其中也敬,而外也直.1) 拱手正立,双足相并.足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2) 必顺所立方位,不得歪斜.3) 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依靠.3. 行——步履欲重,容止欲舒.1) 举足不可太阔,毋得左右摇摆.目须常顾其足,恐有差误.2) 登高必用双手提衣,以防倾跌(女子穿裙装须注意).3) 其掉臂跳足,最为轻浮,常宜收敛.4) 寻常行走,以从容为贵,若见尊长,又必致敬急趋,不可太缓.4. 寝——赡(shàn) 养厥(jué) 德,万化之基.1) 行倦于昼,夜以息之.当昼,勿寝.2) 寝,必后长者.3) 既寝,勿言.4) 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5) 宁心定气.勿妄有思.偃勿如伏,仰勿如尸.5. 揖——张拱而前,肃以纾(shū缓也) 敬.1) 稍阔其足,则立稳. 沉迷)于名势之慕.利禄之诱.内无所养,外无所约.而人之成德者难矣.>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故于言语步趋之处,不可不慎也.2) 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大礼时用).3) 视瞻必定,勿游以傲,勿佻(tiāo)以轻.远耻辱于人,动必以正.(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二) 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发乎口,为藏为否(pǐ贬斥).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为愚.其发也不可不慎乎.言者,人所易放,苟有所畏惮收敛,则久久亦可缄(jiān.封,闭) 默.今之父母,见其子资性聪慧者,于学语时,往往导其习为世俗轻便之谈,以相笑乐,此性一纵,必不可反,是教以不谨严也,切宜禁之.1. 言——致祥审,重然诺.1) 凡童子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2) 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3) 或有所言,必须声气低平,言语详缓,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戏笑.毋粗豪狠傲,勿轻有喜怒.(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4) 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父母教,须敬听.—>)5)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 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父母责,须顺承.—>)6) 凡闻人所为不善,宜且包藏,不应便而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7) 所言之事,须真实有据,不得虚诳.亦不得亢傲訾(zǐ毁谤,非议) 人,及轻议人物常短.如市井鄙俚,戏谑(_uè开玩笑) 无益之谈,尤宜禁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2. 视听——收敛精神,耳目专一.童子聪明始发,发于耳目.耳目无所防禁,则聪明为外物所诱.而心不存矣, 故养蒙者谨之.1) 目看书,则一意在书,不可倾视他所.耳听父母训诫,与先生讲论,则一意承受,不可杂听他言.2) 其非看书听讲时,亦当凝视收听,毋使此心外驰.3) 毋淫视,勿倾听.三. 饮食起居蒙养从入之门,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行,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一) 饮食有节1.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饭粥充饥.2. 食毋求饱,毋贪味,毋耻恶食.(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3. 食必以时,不可阙(quē空缺).4. 食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5. 饮食举匙,必臵箸(zhù筷子) .举箸,必臵匙.食已,则臵匙箸于案.6. 非节.假,及尊命,不得饮酒.饮,不过三爵(jué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勿至醉.(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7. 碗中不留饭粒.(二) 起居有时1. 早起晏眠.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2. 晨必盥,兼漱口.3. 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便溺回,辄净手.—>)4. 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5. 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出必告,反必面.—>)6. 出不易方,入不逾期.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7. 喧哄斗争之处,不可近.(斗闹场,绝勿近.—>)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缓揭帘,勿有声.—>) 8. 无益之事,不可为.如:赌博.笼养.打球.踢球.放风筝等. 9._. 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执虚器,如执盈.—>)_. 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_. 车马繁杂地,不招呼敬礼._. 不立在路上久谈._. 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第二部分:入事父兄,出事师尊,通行之礼夫人之立身立家,可恃可传以永久者,惟在乎礼仪.有礼义,则虽贫贱,人亦敬仰之;无礼义,则虽富贵,人亦鄙贱之.所以教子弟者,当使之觌(dí字面意思:相见)德,不当使之觌利;当使之皇皇于仁义,不当使之皇皇于势利;当使之以耕读勤俭处家,不当使之出入官府,欺公弄法,以侥幸富盈之图.教之即正,养之既久.根基既已深厚,其资质之高者,德器成就,自足以佐邦国而光门户;其下者,亦足以守法循理,保业宜家,不至于颠覆破败之虞也.一.洒扫涓洁1.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2. 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臵元所.3. 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二.事长(一) 事亲(冬温夏凊)1. 夏月侍父母,常须挥扇于其侧,以清炎暑,及驱逐蝇蚊.2. 冬月,则审察衣被之厚薄,时为增加.并候窗口户,使不为风寒所侵.务期父母安乐方已.(冬则温,夏则凊.—>)3. 十岁以上,晨先父母起.梳洗毕,诣父母榻前,问曰:今夜安否.如父母已起,则就房先作揖,后致问.问毕,仍一揖退.4. 昏时,侯父母将寝,则拂席整衾以待.已寝,则下帐闭户而后息.(二) 应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1. 凡尊长呼召,即当随声而应,不可缓慢.1) 坐,则起.2) 食在口,则吐.3) 地相远,则趋而近其前.2. 有问,则随事实对.然须听尊长所问辞毕,方对.毋先从中错乱.3. 对讫,俟[sì等待]尊长有命,乃复原位.4. 呼问未及至先,常察尊长颜色所向,不必待其出命,即当趋就其旁,致敬服役.1) 父母久立,忙取坐物.2)3) 父母唤人,高声代唤.(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父母疾病,煎尝汤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4) 父母勤劳,即来待作.5) 父母责备,不许强辩.(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5. 长者与物,须两手捧接.注:如此之类,不可尽举.但当正容端志,毋使怠慢差错.尊者宜逸,卑者宜劳,故劳役之事,皆卑幼任之,弟子之职当如是也.(三) 见长(近必趋,退必迟.)1. 见尊长,不命之进,不敢进.不命之退,不敢退.2. 进时当鞠躬低首,急趋而前.其立处,不得逼近尊长.须相离三四尺,然后拜揖.3. 退时亦急趋而出,须从旁路行,毋背尊长,且当频加回顾,恐更有所命.4. 如与同列共进,尤须以齿为序.进则鱼贯而上,毋得越次紊乱.退则席卷而下,毋得先出偷安.篇三:读后感读>有感永昌县幼儿园何运丽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逐步积累了教养儿童的经验,已经孕育着儿童教育思想的萌芽.在西方,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已有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主张儿童公育,并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等问题.继后,亚里士多德和昆体良等人也论述过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近代是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思想较集中地反映在众多教育家的教育论著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既是一位教育理论家又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并撰写了历史上的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以及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构建了家庭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他论证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等教育思想对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英国的教育家洛克在>一书中根据培根的〝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并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他在其教育代表作>中,强调教育回归自然,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同时,他关于生来具有学习能力的婴幼儿不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而是通过经验并利用自己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主张的教育思想成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对后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有极其重要影响.至此,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前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的思想,并以毕生的教育实践证明:一切教育都应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儿童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操作,母亲是儿童的最好老师等原则和方法.他著有>.>等,还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强调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最早提出了〝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心理学知识的指导〞的见解,为学前教育理论步入科学化铺平了道路.我国最初的儿童教育思想散见在谚语中.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等.我国一些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如西汉贾谊在>中记载了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母注意胎教之说.>与>记载有一些学前教育思想.>>篇中有关于初生后年龄特点的记载.>的>篇中提出关于小儿出生后选择保姆的要求及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和常识等. 魏晋南北朝时,颜之推著有>,南宋朱熹编>和>等.虽然这些著作中有一些〝人伦之教〞和三纲五常的封建糟粕,但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学前教育思想.如颜之推在>中提出应注意胎教,应从小教育儿童,他赞同〝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及俗谚〝教儿婴孩〞的说法,重视学前教育的作用.又如朱熹重视胎教,认为孕妇应注意审慎自己的行为,还认为婴儿出生后,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等道德品质,主张对儿童〝教之以事〞,〝从小便养成德行〞.以上说明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胎教和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重视幼小儿童的教育,提出了宝贵的学前教育思想.。

从传统童蒙读物所得的启示

从传统童蒙读物所得的启示

从传统童蒙读物所得的启示陈 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 我国自古重视蒙养教育,分析古代童蒙读物的特点可以对当今儿童启蒙教育以有益启示:童蒙读物形式上应适于吟诵,内容上应与生活相联系并注重儿童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 古代童蒙读物;特点;启示[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277(2005)01-0031-02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自古重视蒙养教育,因而拥有诸多珍贵的童蒙读物资料。

流传至今仍有广泛影响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字文》、《增广普时贤文》、《龙文鞭影》等。

一、古代童蒙读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字经》为宋代名儒王应麟所编撰,是教育儿童求学、立志,走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经义。

《三字经》自撰成问世以来,就成为七百多年来儿童启蒙的必读之书。

其编写甚为精彩,内容引经据典,涵盖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等等。

书中备述做人之道、为学次第,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多姿多彩。

书中内容约略可分作六大部分:一曰人性教育篇,以孔孟的观点来说明人性本质和教育的重要,又以历史人物来说明环境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习的影响。

二曰伦理道德篇,内容包括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

三曰名物常识篇,囊括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数学、天文、地理、职业、生物、情绪、感官知觉等。

四曰国学常识篇,有小学之要、古代经典略说、诸子百家说要。

五曰历代兴废篇,备述各代更迭情形,历世系统。

六曰劝学篇,先举领各代学术之风骚的学者,藉以了解历代学术特色,又介绍了学者应具之求学精神态度,劝勉学童勤学。

《幼学琼林》也是旧时学塾里所用的一种启蒙书,编辑辞章上习用的典故知识,为有韵的对偶文辞。

编著为清代程允升,全书分成4卷,34篇。

《幼学琼林》在内容上广泛吸纳多种蒙书精华,涉及层面很广,是当时的简易百科全书,内容有天文地理知识、文武官员职称、衣服穿着、饮食节制,甚至兄弟友爱、夫妇和睦等等,无不和生活密切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篇一:《童蒙须知》分享体会《朱子童蒙须知》分享体会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子童蒙须知》。

在此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朱子。

朱子名朱熹,生活在1130—1200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为杰出的儒学大师,在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蒙学在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

他将一个人的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提出两者不同的教育目的、规律和方法。

朱熹认为8—15岁是“小学”阶段,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由于儿童“知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小学”期间当以生活实践为主,在具体的洒扫应对中涵养德行、培养习惯,从而打下“修齐治平”的根基。

因此,朱熹在政事、治学之余,亲自编写了童蒙读本,其中用力最勤、影响最广的当属《小学》一书。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令亲王、附马、太学生都要讲读此书,清雍正帝亲自为《小学集注》一书作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大学》是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改编而成,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大学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的是要教导贵族子弟从政所需的知识及修养。

然后言归正传。

开始介绍《童蒙须知》。

这是朱熹《小学》之外的另一部重要的蒙学著作。

具体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入小学前的孩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

《童蒙须知》有两大特别:第一,这是一部脚踏实地、细致入微的著作。

字字句句落到实处,细致绵密地关注了儿童生活的点滴,将生活规范与德行涵养全方位地统一起来。

第二,这是一部用意深刻,暗合道妙的著作。

朱熹学养深厚,思想遂密,蒙学思想是他浩瀚的儒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因此,朱熹的蒙学与儒学的思想传统密不可分,具有他人难以比拟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底蕴。

《童蒙须知》种种行为规范的背后,蕴含着儒家思想“仁恕之道”的精华。

所以,《童蒙须知》虽为小学,却时刻不离大学的高度,一方面,让孩子从生活细节做起,端正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又为孩子阐明生活规范背后的深意,结合其他儒学典籍,进行融会贯通的传统文化教育。

以上是关于朱子及《童蒙须知》的简单介绍,可能有些枯燥。

下面正式入题,重点介绍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的行为规范。

第一,衣服冠履,即如何正确穿衣戴帽。

朱子要求一,做人首先要先整齐端正身体。

从头巾、衣服、鞋袜开始,都要收拾爱护,使之保持洁净整齐。

“男人有三紧。

”是说头紧腰紧脚紧,即扎好头巾、系好腰带,穿好鞋袜。

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则身体就会散漫不端庄,被别人轻视。

朱子要求二,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

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

朱子要求三,凡是脱衣服,一定要叠好放起来或者挂起来,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起床的时候穿取方便,也不会弄脏。

脏了,要洗干净。

破了,要补好。

朱子要求四,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手巾把衣领遮起来,把袖子卷起来,别弄湿了。

干活时,注意换上方便的衣服。

白天穿的衣服,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换掉,更换睡衣。

晏子一件狐裘穿了30年,虽然意在以节俭来教化众人,但是其中也有爱惜保养的道理。

这件事一定不要忽视。

个人体会有三点。

一要讲究场合。

古时候,要求非常严格,《孝经》里说“非先王之法服不能服”,不是先王规定的服装你不能穿,什么身份的人穿什么形式的衣服,什么身份的人梳什么样的发形,不能错的,错了会坐牢,会杀头。

现在虽然不存在了,但是也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穿,明明星期一升国旗穿校服扎红领巾,你非要穿个公主裙,运动服,格格不入,标新离异,是不对的。

二是仪表端装。

男子有三紧,女子也一样,所有人都一样,必须在穿衣上注重细节,如果穿衣戴帽,不够谨慎,帽子被风刮走,拉链暴开、鞋带散落……不够端正严谨,容易为人看不起。

尤其是孩子,时常因踩着自己的鞋带摔跤,这多么不应该啊。

男士西装领带更要注重整齐,女士穿衣不能坦肩露背。

真正有德行的淑女不会穿得花红柳绿,奇装异服,坦肩露背的。

尤其是出席重要宴会,更不能把酒水、饭菜弄脏自己的衣服,那样将是非常失礼,非常尴尬的。

三是整洁干净。

要教育孩子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衣服脏了洗干净再穿,衣服破,补好了一样穿。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谁还穿补丁的衣服啊。

主要要教育孩子不能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穿着打扮上,有什么衣服穿什么。

外在的美,不如内心的美,更不如内心的强大。

第二,语言步趋,即如何正确地说话走路。

朱子要求一,作为子女或学生,说话一定要低声下气,不快不慢,不要高声喧哗,嬉笑。

长辈讲道理时,应该低头认真听,不可以随意傲慢地议论。

如果长辈批评有误,不要自己辩解,暂时隐忍沉默。

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在慢慢地把事情讲清楚。

个人体会,一是从小养成谦卑的态度。

尤其是现在我们独生子女很多,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小时家人能容忍,进入学校和出身社会后,人人都骄傲自大,都不谦让,社会不是乱套。

一个人好的习惯会给人带来好的印象,好的运气。

这里虽然说的语言,但是语言的根本在于德行。

二是正确接受批评。

真正能批评我的人,能指出我缺点的人,是我的恩人,让我自省。

现在指出我的缺点,我改了,将来就不会有大的灾害。

如果父母兄长批评错了,我们不应该对簿公堂,马上指出,这样也不行,下次人家不批评你,不指出你的缺点了。

现在没有人批评你,将来会有人来折磨你,那时候的痛苦,比现在大一百倍。

如果父母兄长批评得对,我们就马上改,批评得不对,就要保持沉默。

等日后合适的机会才指出来,给别人台阶下,做到文雅大气。

同时也是保持万物和谐相处的一种表现。

唐朝时皇帝唐太宗,就有一个大臣叫魏征。

天天让魏征指出自己的缺点,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

有的大臣就说,他指出你的错误缺点,为什么不惩罚他。

唐太宗说,如果我惩罚了他,以后谁也不会指出我的缺点了,那才是我的大损失。

三是正确对待被误解。

在对待别人对你的误解这一点上,更适用于成人之间的相处。

尤其是与同事、领导、家人之间的相处,做到之一点,就称之为情商高。

从佛教的理论来看,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别人对你的误解,你若能正确处之,便是一个加福的机会,如果你不正确处之,白白失去这个机会,多可惜啊。

朱子要求二,凡是听到别人的做错了事,无论是父母兄长,还是婢女仆人,应当包涵,不应马上声张,应当私下以言语相告,使其改正。

个人体会有三:一是如何让人改过。

这是我们的目的。

人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只要你方法合理,他就会改过,改过就是福。

二是如何注意方法。

如果方法不对,让人蒙羞,伤人自尊,起了反感,就达不到让人改过的目的。

三是如何教育孩子。

延伸至教育,越小教越好,孩子在成年前,最为纯善,有一颗亲爱的心,怎么教他他都能接受。

反之,亲爱的心没有了,父母再教他,如果方法不对,就会起到反的作用。

老师对学生也这样,真正遇到一个谦逊、纯善、勤学的学生,老师打心底里欢心,怎么批评,怎么指责,他都不会放在心上,这样的学生一定要认真教,令之受教。

如果遇上一个逆反调皮的孩子,你教他之前还得多想想办法,方法不对,他会与老师对抗,这样的学生就要用温柔的手段。

孔子说,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

生而知之是天才,一生下来就表现出很强的好善好德之心,遇到善法,就会积极向上,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怎么教就会成才。

第二种人,通过学习获得知识。

通过老师父母学习知识和待人接物的技巧。

第三种人,在社会上受到种种不幸和挫折,在困难和悲惨的命运中学到知识,懂得篇二:《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童蒙须知》—礼仪篇根据《养正遗规》《常礼举要》《弟子规》摘录汇集《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

盖人之自失其正,以自外于圣人之途者,率以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

及其即长,沿习偷安,徇情任气。

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

已放之条,不可盘郁,何所不至哉。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

第一部分:检束身心之礼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以适性。

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

一、衣服冠履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

自头发、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

谓头紧、腰紧、脚紧。

意谓整衣欲直,结束欲紧,毋使偏斜、宽缓。

上自头发,下及鞋履,加以修饰,但不得诡异,华靡。

只令于礼容相称。

不可宽慢。

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一) 容貌必庄,衣冠必整。

1. 容貌必端严,勿轻易放肆。

毋粗豪狠傲,勿轻有喜怒。

2. 虽燕居及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

《弟子规》云: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二) 凡着衣服,常加爱护。

1. 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另有所湿。

2. 饮食须照顾,勿令点污;3. 行路须看顾,勿令泥渍;4. 就劳役,必去上服,只着短衣,以便做事;5. 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

6. 破绽(zhàn) ,则补缀之。

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弟子规》云: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三) 臵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1.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迭箱箧(qiè)中。

勿乱顿乱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

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

2.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

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

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

此最饬(chì) 身之要。

且能如此,虽服素布,亦自可观。

今世父母,华其子之衣履,而不能约之以礼,竟亦何益。

二、语言步趋道之于事,无乎不在。

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

故行跪、揖拜、(hù大带与笏板)。

所以养其心志,约其形体者,至详密矣。

其进于道也,岂不易哉。

后世教无饮食、言动、有其则。

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其度。

或铭于盘盂,或书于绅笏其法。

学失其本。

学者沽(gǔ(一) 居处必恭,步立必正。

1. 坐——坚静若山乃恒德。

1) 定身端坐,敛足拱手。

背欲直,貌端庄。

2) 仰为骄,俯为戚。

不得偃(yǎn仰面倒下)仰倾斜,依靠几案。

3) 勿箕踞,勿摇髀。

4) 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毋得横臂,致有妨碍。

5) 坐不掀起板凳之后方。

2. 立——其中也敬,而外也直。

1) 拱手正立,双足相并。

足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

2) 必顺所立方位,不得歪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