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分析

一、我国基础教育亟需均衡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是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推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涉及千家万户的青少年教育问题自然就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教育领域内部客观存有着因地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领导者对教育的重视水准不同、学校自身条件不同、受教育者群体素质不同等因素而造成在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上的不均衡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引起社会的广泛注重。造成这种不均衡发体现状的因素十分复杂,需要实行综合治理。当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及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当前人们在谈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时,对“均衡发展”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如在最近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上,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与会者就有不同理解。有的认为是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之间的均衡发展,有的认为是教育领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有的认为是教育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以及教育各要素内部的各组成单元的均衡发展问题,还有的认为是教育领域横向各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纵向各阶段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等等。作者认为,当前人们注重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或者说,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这里,应着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所规定的我国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教育权利,探讨如何让最绝大多数适龄儿童享有教育,而且能够享有尽可能优质的教育的权利。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和引起社会的广泛注重,既是当前我国现实教育问题的反映,也是人们对未来教育发

展的美好理想,是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是一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

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①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以基

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目标取向和策略选择,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提升全民族素质,自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得

到广大群众的赞同。

二、促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策略

要促动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应承担主要责职,必须通过一系列

政府行为,教育发展中存有的偏差。作者认为,各级政府促动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制度创新,制定相对应政策法规引导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导致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历史形成的,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解决;有的是制度性原因,比如

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完善和偏差。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别来说,

通过政策调整来实现均衡发展,增进教育公平,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如

政府部门超前制定不同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并充分体现目标的统一性与

发展的差异性;协调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如通过“名师共享”、“设施共享”、“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等来扶持薄弱

学校;规定教师支边、轮岗制度,譬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东部发达地区

尤其是城市中小学教师,必须到西部或其他教育落后地区或学校支教若

干时间,方能得到晋升;设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对长期坚持在西部或经

济落后地区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

在我国现实教育环境中,应考虑用招生考试的“指挥棒”,促动基础教

育均衡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推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

生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的学制改革。在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基础上,探索优质初中的招生制度改革,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各

地在这方面实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如“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把优质初中学额,按比例

分配给附近若干小学,择优推荐”等。学制改革的重点是把完全中学的

初、高中脱钩,小学与初中相匹配,通过联办一批小学和初中,既建设

“九年一贯制学校”,又扩大普通高中学额,减轻高中入学压力。

面对“普九”和高校扩招的双重压力,大力发展优质高中已成为大中

城市和教育发达地区的紧迫任务。李岚清副总理在考察天津工作时指出,“各地要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

着力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发展优质高中。”②要坚

持因地制宜,通过布局调整、资源重组、高初中分离、改建扩建等方式

扩大现有优质高中规模;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新建优质高中;要兴办民

办高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我国已加入WTO的今天中,我们

如何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作者认为,这需要我们加快实行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步伐,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甚至海外资

金投入教育产业,扩大基础教育资金来源,以便政府掌握的教育经费能

够更多地向教育薄弱地区和学校倾斜。即将出台的《民办教育促动法》承认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就其目标和性质来说是共同的,民办教育也具

有社会主义公益性事业的基本性质,并明确提出允许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但不得牟取暴利。③这是理解上的一个很大进步,这个法律颁布后,

必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投资教育的热情。我们能够设想在一定水准

上或对某些学校,由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缩小校际“剪刀差”问题。

(二)增大财政拨款力度,重点向基础教育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倾斜

从2001年开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发生了两个重大的转变:一是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二是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

县为主。最近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规定,今后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不再由乡镇负责发放,而改由县集中

管理,统一发放,从而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不再拖欠。这些政策

令人振奋。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除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外,中西部一些地

区的县级财政仍然主要来自农民上缴的各种税费,如果县级财政状况没

有好转,仍然要靠乡镇上缴税费的话,义务教育的负担最终仍会落到农

民头上。国外的经验或许能够借鉴。在中央、州、地方政府对义务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