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交线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对顶角的概念与性质 练2
领补角和对顶角的综 合应用
测1 测3 例1
理解
练3 测4
掌握
例3 练4 例2 测5
应用 综合 评价 测6
测2 拓1
总结反思 知识内化
收获检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 什么是邻补角?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区别? 2 什么是对顶角?对顶角有什么性质?
归纳小结
角的名称
特征
性质
相同点
b
1 2O
a
3
4
由对顶角相等,得
∠3 = ∠1 = 40°,∠4 = ∠2 = 140°.
例3.完成下列解题过程.
A
如图,直线 AB ,CD 相交于 O ,
∠AOC = 80°,∠1 = 30°,求
∠2 的度数.
C
D
1E O2
B
解:∵ ∠DOB = ∠ AOC ( 对顶角相等 ), ∠AOC = 80°(已知),
探究 1
∠1 和∠3 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C
A
12 O4 3
B
D
图中还有其 他的对顶角吗?
形如∠1 与∠3 有一个公共顶点 O ,并且∠1 的两边 分别是∠3 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 个角,互为对顶角.
练一练 1 下列各图中,∠1 和∠2 是邻补角吗?为什么?
12 1
12 2
解:∵ ∠BOD = ∠AOC = 76°, 又∵ OE 平分 ∠BOD ,
F
C
B
∴
∠DOE
=
∠BOE
=
1 2
∠BOD
=
1 2
×
76°=
38°.
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PPT教学课件
第八页,共五十一页。
命题的结构 观察下列命题,思考命题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
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行;
(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真命题
假命题 假命题 真命题
真命题
练习
下列句是 真命题
2、内错角相等;( 是 ) 假命题
3、画一条直线;(
)否
4、四边形是正方形;( 是 ) 假命题
5、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否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两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等角的补角相等;
6、正数与负数的和为0.
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 直角都相等. (2) 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 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是)
真命题
7、对顶角相等;(
)是
真命题
8、同垂直于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是 假命题
9、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
10、x>2.( 否)
否)
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 假命题.
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命题的结构 观察下列命题,思考命题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
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行;
(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真命题
假命题 假命题 真命题
真命题
练习
下列句是 真命题
2、内错角相等;( 是 ) 假命题
3、画一条直线;(
)否
4、四边形是正方形;( 是 ) 假命题
5、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否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两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等角的补角相等;
6、正数与负数的和为0.
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 直角都相等. (2) 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 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是)
真命题
7、对顶角相等;(
)是
真命题
8、同垂直于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是 假命题
9、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
10、x>2.( 否)
否)
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 假命题.
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课件(30张ppt)
知识点 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比例规张开的相对的两个角,就是一对对顶角.
知识点 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知识点 垂线与垂线段
用直角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垂线的方法:
知识点 垂线与垂线段
垂线段是图形,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数量,是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所以不能说“垂线段是距离”,也不能说“作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命题、定理和证明
妈妈要榨果汁,她有苹果、橙子、雪梨三种水果,且其克数比为 9∶7∶6,小明发现妈妈榨完果汁后,苹果、橙子、雪梨的克数比变为 6∶3∶4,且榨果汁时妈妈没有使用雪梨.
知识点 命题、定理和证明
小明这样想:原来苹果、橙子、雪梨的克数比为9∶7∶6,即 18∶14∶12;榨汁后苹果、橙子、雪梨的克数比变为6∶3∶4,即 18∶9∶12.由于没有使用雪梨,所以也没有使用苹果. 他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推断出妈妈榨果汁时只使用了橙子.
借助三角尺与直尺画平行线时,必须保持紧靠,否则画出的直线不平行.
知识点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在绘制斑马线时,只要保证相邻的两条线彼此平行,就能保证所有的斑 马线都彼此平行.
知识点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木工用角尺的一边紧靠木料边缘,另一边画两条直线a,b,根据“同位角 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这两条直线平行.
知识点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即在同一平面内,若 a⊥c,b⊥c,则a∥b.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知识点 平行线的性质
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与原来相同的方向,如果第一次转弯时 ∠A=140°,根据性质2可得∠B=140°.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五章5.3相交线、平行线中角的计算的四种常见题型课件(共25张PPT)
解:∵在三角形EFG中,∠EFG=90°,∠E=35°,
∴∠EGF=180°-90°-35°=55°.
∴∠AOE=2∠BOD=2x°,
题型 2 利用垂线求角 ∴∠BOC=
×180°=35°,
(4)由(3)可知∠BOC+∠AOD=180°,
∴∠AOD=∠AOC+∠COD=90°-∠BOC+90°=180°-∠BOC.
再见
∴∠EFB=∠EHB-∠E=55°-35°=20°.
∴∠EGF=∠EGD=55°.
(4)由(3)可知∠BOC+∠AOD=180°,
(3)∠AOD与∠BOC互补.理由如下:
(3)根据(1)(2)的结果猜想∠AOD与∠BOC有怎样的关系,并 根据图①说明理由;
(4) 如 图 ② , 若 ∠ BOC ∶ ∠ AOD = 7 ∶ 29 , 求 ∠ BOC 和 ∠AOD的度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5.3.4 相交线、平行线中角的四种常见题型
合作探究 题型 1 利用余角、平角、对顶角转换求角
1.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同一点O.若∠AOE =2∠BOD,∠COF比∠AOE大30°,求∠AOC的度数.
解:设∠AOC=x°,则∠BOD=∠AOC=x°. ∴∠AOE=2∠BOD=2x°, ∠COF=∠AOE+30°=2x°+30°. ∵∠AOE+∠AOC+∠COF=180°, ∴2x+x+2x+30=180,解得x=30. ∴∠AOC=30°.
解:∠AOD 与∠BOC 互补.理由如下: ∵OA⊥OB,∴∠AOB=90°. ∴∠AOC=∠AOB-∠BOC=90°-∠BOC. ∵OC⊥OD, ∴∠COD=90°. ∴∠AOD=∠AOC+∠COD=90°-∠BOC+ 90°=180°-∠BOC. ∴∠AOD+∠BOC=180°,即∠AOD 与∠BOC 互补.
5.1.1相交线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尝试应用
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预习时的疑难问题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3.你认为本节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
3.如图所示,AB,CD,EF交于点O,∠1=20°,∠BOC=80°,求 ∠2的度数.
作业布置
必做题:1.课本第7---8页习题5.1第1、2题; 2.课本第9---10页习题5.1第8、9题. 选做题:《同步探究》第2页第2、3题.
课中探究
对顶角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应用
1.如图1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2所示,AB与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 邻补角是____,∠1的对顶角是___;若∠1=40°, 则∠2=___,∠3=__,∠4=___;若∠1=90°,则 ∠2=___,∠3=___,∠4= __.
课中探究
活动(二)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问题5:如图所示,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形成的4个
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问题6:这些角有什么位置关系?
课中探究
结论: 邻补角的性质 问题7:对顶角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对顶角____________ 问题8:你能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 来说说你的发现是正确的吗? 说理过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 相交线
创设情景
情境引入
从图片中你能发现哪些几何图形? 你还能列举出生活中相交线的例子吗?
课中探究
探究一: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活动(一)根据问题,说一说、画一画: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你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1相交线 课件(共18张PPT)
变式2: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解:设∠1=x°,则∠2=3x°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 x+3x=180 所以 x=45 则∠1=45°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 ∠3=∠1=45°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对顶角性质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两直线相交
C
2
B
1
3
4
A
D
位置 特征
1、两直线相交,形成小于平角的角有哪几个?
2、以∠1和∠2为例分析这两个角存在怎样的
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像这样的角还有哪些?
3、以∠1和∠3为例分析这两个角存在怎样的
位置关系?像这样的角还有哪些?
C
2
B
1 o3
4
A
D
动手画出两条相交直线
1、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小于平角的角
有哪几个?
C
2
B
1
o3
4
A
1 2
(1)不是
1 2
(2) 是
1 2
(3) 不是
1
2
(4) 不是
2 1
(5)是
7、你能得到对顶角∠1和∠3的大小关系吗?
C
2
B
动动手:(1)、用量角器测
1
o3
量对顶角∠1和∠3,比较他们
4
的大小
A
D
(2)将对顶角∠1和∠3
进行翻折,比较它们的大小?
4、你能得到对顶角∠1和∠3的大小关系吗?
猜猜看:若直线CD绕点O转 C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4的度数。
b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可知 ∠2=180°-∠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5章《相交线》图文讲解课件
知2-讲
∠1=∠3 (或 ∠2=∠4)
解: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 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 ∠1+∠2=180° ∠2+∠3=180 所以:∠1=∠3 同样的道理 ∠2=∠4
C 2O
B
1 ( ( )3 )
4 A
D
例2 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 C )
知2-讲
导引:判断两个角是不是对顶角,要紧扣对顶角的定义, A图中∠1和∠2的顶点不同;B图中∠1和∠2的两 边都不是互为反向延长线;C图中的∠1和∠2符合 定义;D图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
总结
知2-讲
判断两个角是否互为对顶角的方法: 一看它们有没有公共顶点; 二看这两个角的两边是否互为反向延长线,实质就 是看这两个角是否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没有公共 边的两个角.
知2-讲
例3 如图,直线a, b相交,∠1 = 40°, 求∠2, ∠3, ∠4的度数.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得 ∠2 = 180°-∠1 = 180°-40°=140°; 由对顶角相等,得 ∠3= ∠1=40° , ∠4= ∠2 = 140°.
角
个公共顶点③有 一条公共边
互补 成对出现.
两个.
2 易错小结
如图,点O是直线AB上的任意一点,OC,OD,OE是过点O 的三条射线,若∠AOD=∠COE=90°,则下列说法:①与 ∠AOC互为邻补角的角只有一个;②与∠AOC互为补角的角 只有一个;③与∠AOC互为邻补角的角有两个;④与∠AOC 互为补角的角有两个.其中正确的是( D )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2 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知2-讲
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一 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 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PPT课件
作用
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间线段最短.
平行线的判定-基本事实: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仅有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定理:有些真命题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 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作用 学过的定理: (1)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①__④__⑤___ ① -3是9的平方根; ②25的平方根是5; ③ -36的平方根是-6; ④平方根等于0的数是0; ⑤64的算术平方根是8.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B___ A.0的平方根是0 B. 22 的平方根是2 C.非负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D.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大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命题、定理、证明
知识回顾
前面, 我们学过一些对某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 例如: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 也互相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旁内角互补;
(3)对顶角相等;
(4)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你能说明其中的条件 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吗?
情景导入
操场上,裁判员向老师汇报训练成绩.
小刚的百米成 绩有进步,已 达到9秒9.
好!继续努 力,争取跑
进9秒.
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命题的概念、形式和分类
能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 叫做命题.
备注: 1.只要能作出判断,无论判断的结果是对还是错 如对顶角相等(对);互补的角是邻补角(错); 2.常见的不能作出判断的情况 表示动作,或疑问句,或类似感叹句,或表示选择
没有,因为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
5.1 相交线 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4.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
点O,OA平分∠EOC, ∠EOC=70°,求∠BOD,∠BOC 的度数。
E A C O
D B
因为OA平分∠EOC,∠EOC=70°,所以 ∠AOC=35°。 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35°。 由邻补角定义,得∠BOC=180°-∠BOD =180°-35°=145°。
3.如图,(1)∠1 和∠4是直线____与
直线____被直线____所截形成的 _____。 (2)∠2和∠3是直线____与直线 ____被直线____所截形成的_____。
本题考查内错角的判定和性质,直 观的了解内错角的形成过程。 (1)AB CD BD 内错角 (2)AD BC BD 内错角
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以及垂直的相关性质及应用。
【要点突破】
例1.如图,直线a、b相交, ∠1=40°,求 ∠2、∠3、∠ 4的 度数。
解析:由对顶角相等,同旁内角互 补的性质解题。
例2.下面四种判定两条直线的垂 直的方法,正确的有( )个。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 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 直线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只要有一 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 相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 个角相等,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 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 直。 A. 4 B. 3
C. 2 D. 1
答案:∠3=40°,∠2=∠4=
140°。
解析:由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可知四 项均可得到两直线垂直。
答案:A
例3.看图填空
解析:由同位角、内错角的定义及 判断方法解题。
答案:(1)∠2
(2)∠4
(3)DE 内错 (4)AB AF 同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相交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第1节——相交线
PEOPLE EDUCATION VERSION OF THE SEVEN GRADE MATH VOLUME
学校:XXXX
老师:XXXX
情景引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理解两条直线相交的特征及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
2.掌握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的性质进行角的计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若∠1+∠5=180°,找出图中与
∠1相等的角.
2
解:∵ ∠1= ∠3(对顶角相等)
1
∠5+∠8=180 °且∠1 +∠5=180°
4
∴∠8= ∠1
∵ ∠8= ∠6(对顶角相等)
∴∠6= ∠1.
3
A
C
5
7
6
8
F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BOC
8.如图(2),直线AC和BD相交于点O,那么∠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
∠AOD,∠BOC
∠AOB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148°
32° ∠4=______.
148°
9.如图(3),直线a,b相交,∠1=32°,则∠2=______,∠3=____,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典例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例1.下列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D ).
A.
B.
C.
D.
【分析】解:A.两角只有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另一条边没有互为反向延长线,不符
合题意;
B.两角没有公共顶点,两角也是只有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另一条边没有互为反向延
第五章第1节——相交线
PEOPLE EDUCATION VERSION OF THE SEVEN GRADE MATH VOLUME
学校:XXXX
老师:XXXX
情景引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理解两条直线相交的特征及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
2.掌握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的性质进行角的计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若∠1+∠5=180°,找出图中与
∠1相等的角.
2
解:∵ ∠1= ∠3(对顶角相等)
1
∠5+∠8=180 °且∠1 +∠5=180°
4
∴∠8= ∠1
∵ ∠8= ∠6(对顶角相等)
∴∠6= ∠1.
3
A
C
5
7
6
8
F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BOC
8.如图(2),直线AC和BD相交于点O,那么∠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
∠AOD,∠BOC
∠AOB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148°
32° ∠4=______.
148°
9.如图(3),直线a,b相交,∠1=32°,则∠2=______,∠3=____,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典例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例1.下列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D ).
A.
B.
C.
D.
【分析】解:A.两角只有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另一条边没有互为反向延长线,不符
合题意;
B.两角没有公共顶点,两角也是只有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另一条边没有互为反向延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交线与平行线PPT精品课件
观察∠3和∠6:
87 5
6 43 12
探究新知 观察∠3和∠6:
各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
87 5
6
6
3
43
12
探究新知 观察∠3和∠6:
反向.
87 5
6
6
3
43
12
探究新知 观察∠3和∠6:
另一边在截线的同旁, 方向相同.
87 5
6
6
3
43
12
探究新知
观察∠3和∠6:
一边都在截线上而且反向,
6
另一边在截线同旁的两个角.
3
同旁内角
在截线同旁,夹在两 被截直线内.
探究新知
变式图形:图中的∠1与∠2都是同旁内角.
1
1
2
2
12
12
图形特征:在形如“U”的图形中有同旁内角.
探究新知
考 点 1 同旁内角的识别
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旁内角的有( A )
1
1
1
21
2
2
2
A
B
C
D
巩固练习
如果把图看成是直线AB,EF被直线CD所截,那么∠1与
解:∠A与∠8是直线AB,DE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
∠A与∠5是直线AB,DE被直线AC所截
形成的同旁内角.
∠A与∠6是直线AB,DE被直线AC所截
形成的同位角.
D 21
3 B
4
A
58 67 E C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如图所示,指出图中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1)∠C和∠D是 同旁内 角;
(2)∠B和∠GEF是 同位
(1)∠1和∠2, ∠1和∠3,∠1和∠4各是什么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秀课件
置关系,而平行线的性质是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得 到两角的数量关系; (2)平行线的判定的条件是平行线的性质的结论,而平行线 的判定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条件.
感悟新知
特别警示 ●两条直线平行是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同
位角相等; ●格式书写时,顺序不能颠倒,与判定不能混淆.
感悟新知
例 1 如图5.3-2,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若∠ 1=30°,则∠ 2 的度数为( A ) A.60° B.50° C.40° D.30°
感悟新知
1-1.[中考·柳州] 如图,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若a ∥ b, ∠ 1=70 °,则∠ 2 的度数是( C ) A. 50° B. 60° C. 70° D. 110°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平行线的性质2
1.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表达方式:如图5.3-3,因为a ∥ b(已知), 所以∠ 1= ∠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感悟新知
特别警示 并不是所有的内错角都相等,只有在“两直线平
行”的前提下,才有内错角相等.
感悟新知
例2 如图5.3-4,AB ∥ CD,BE 平分∠ ABC,CF 平分 ∠ BCD,你能发现BE 和CF 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吗? 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秘方:由两直线平行得到 内错角相等,再由内错角相等 得到两直线平行.
感悟新知
解:BE∥CF.理由如下:∵ AB∥CD(已知),
∴∠ ABC= ∠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BE 平分∠ ABC,CF 平分∠ BCD (已知),
∴∠ 2=
1 2
∠ ABC,∠ 1=Fra bibliotek1 2
感悟新知
特别警示 ●两条直线平行是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同
位角相等; ●格式书写时,顺序不能颠倒,与判定不能混淆.
感悟新知
例 1 如图5.3-2,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若∠ 1=30°,则∠ 2 的度数为( A ) A.60° B.50° C.40° D.30°
感悟新知
1-1.[中考·柳州] 如图,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若a ∥ b, ∠ 1=70 °,则∠ 2 的度数是( C ) A. 50° B. 60° C. 70° D. 110°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平行线的性质2
1.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表达方式:如图5.3-3,因为a ∥ b(已知), 所以∠ 1= ∠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感悟新知
特别警示 并不是所有的内错角都相等,只有在“两直线平
行”的前提下,才有内错角相等.
感悟新知
例2 如图5.3-4,AB ∥ CD,BE 平分∠ ABC,CF 平分 ∠ BCD,你能发现BE 和CF 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吗? 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秘方:由两直线平行得到 内错角相等,再由内错角相等 得到两直线平行.
感悟新知
解:BE∥CF.理由如下:∵ AB∥CD(已知),
∴∠ ABC= ∠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BE 平分∠ ABC,CF 平分∠ BCD (已知),
∴∠ 2=
1 2
∠ ABC,∠ 1=Fra bibliotek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