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1510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对并非每个城市都存在散在部门更是如此。 是假设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
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对于重要的出口部门,用全国比重去衡量城市满足本地需要
的部分,显然标准就偏高了。 城市之间在同一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差别和消费习惯的不同也
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4.正常城市法:(阿历克山德森)在1956年研究每个城市 经济结构时企图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 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低于这一标准的部门, 只为本地服务,在这标准以上的部分,是城市的基本活动 部分。经过大量的对比,最后确定选取各部门序列中第5 个百分位城市的职工比重作为该部门满足本地需要的正常 比重,并称之为K值。超出K值的部分为基本活动部分。
(2)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 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 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 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 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
吉布森和沃登改用各规模组中第二位最低的城市职工比重 作为每个规模组城市的最小需要量,结果证明,用穆尔建 立的最小需要量的回归模型所得的结果最接近于普查结果, 用第二位最低职工比重的最低需要量法的效果也相当好。
2.非基本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 部分的发展而发展,他被称为非基本部分。细分也有两种, 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另一 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3.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 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
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6、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计量单位的选用:产品指标或收入指标教理想,但
不可以替换成劳动力指标。(隐含的前提是同一部门职工 的生产效率一样、人们的工资水平和消费结构一样) (2)地域单元的确定:大都市区:非基本人口;城市化 地区:基本人口; (3)部门单元的划分:中尺度:区位熵法;大尺度:最 小需要量法;
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
5.最小需要量法(厄尔曼,达西,1960年):
它和区位熵法、正常城市法的不同在于:
(1)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 小劳动力的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要, 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 部分;
例:纺织行业,假设纺织业全国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 10%,某地纺织业就业人口占某地总就业人口的40%,则 则有30(40-10)%为本地输出部分(基本部分)。
假设条件较理想
适用于: 若干个数量不多的城市进行经济结构的对比研究。 适宜于对大城市按中等城市的部门分类对比研究 也可推广到省域内地域单元的城镇研究。 存在问题: 全国平均比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而经济结构是相对稳定
存在问题:
有较大的主观性,之所以选择第5个百分位的城市为正常 城市,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决定。实际上,接近于作者 想像中的具有37.7%非基本部分的所谓“标准结构”的城 市,都是人口为1~5万的小城市。
莫里塞特1958年在阿历克山德森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工作,从原来的864个城市中删去了123个部门结构比较 特殊的wk.baidu.com市,余下的741个城市再分成美国东北部和西南 部两个地区,又把每个地区中所包括的城市分成7个规模 组,分别找出了36个部门每个规模组城市的K 值,分析得 到了两个重要结果:
评价:经验性、主观性
适用范围:对结果要求比较粗略的分类。
3.区位熵法:认为全国行业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 要的结构,因此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劳动力行业结构才 能满足当地的需要。低于这一比重的部门,城市需要从外 地输入产品或取得服务。当城市某部门比重大于全国比重 时,此部门除满足本市需要外还存在基本活动部分。大于 全国比重的差额即该部门基本活动部分的比重,把各个部 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
(1)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 小劳动力的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要, 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 部分;
(2)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 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 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 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
1.普查法:通过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每一个企业和单位基 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好都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 整个城市的B/N。
评价:准确、繁琐
适用范围:产业结构单一的小城市,对结果要求准确的城 市。
2.残差法:(霍伊特)先把已经知道的以外地消费和服务 占绝对优势的部门,作为基本部分先分出来,不再过细地 区分内部可能包含的非基本部分。然后从基本活动不占绝 对优势的部门职工中,减去一个假设的必须满足当地人口 需要的部分。他假设的比例为1:1。
(1)K值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是有差别的。
(2)各部门的K值以及K值的和,无论在美国东北部还 是南部和西部地区,都随着城市规模级别的上升而提高, 进一步证实了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城市的非基本部分一 般也相应增加。
即K值的地域差及规模差。
5.最小需要量法(厄尔曼,达西,1960年):
它和区位熵法、正常城市法的不同在于:
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1.基本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 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经济基础,这一部分的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 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基本部分的服务对象都在城 市以外,细分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心型的基本活动, 如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 外销售;另一种是向心型的基本活动,如外地人到这个城 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