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记-经济
事业编考经济知识点总结
事业编考经济知识点总结1. 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资源配置的学科,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如国民经济总量、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微观经济学则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与决策,如企业的生产决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等。
2. 市场和价格市场是商品买卖和交换的场所,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市场可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等不同种类。
在市场上,价格是衡量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价格的形成受到供求关系、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生产关系则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社会制度。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到生产的效率和资源的配置。
4. 政府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经济总量、价格水平、就业、国际贸易等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行为。
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5.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是各国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买卖进行经济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形式,国际金融则是指跨国货币、信用和资本的流动和交易。
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规律对于应对全球化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6. 经济发展与增长经济发展是指经济体整体水平的提高,涵盖着物质生产、科技创新、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经济增长则是指国民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的增加。
经济发展和增长的规律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国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优势和问题是经济知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8. 新经济与新兴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出现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
新经济和新兴产业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也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篇(终审稿)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篇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经济篇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经济体制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一)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
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范畴出发研究经济制度。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制度。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的国家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还认为,经济制度具有历史相对性,它的发展和更替变化过程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紧密相连。
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制度更替变化的力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评价一种经济制度优劣的标准,是看它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否相适应,即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正是从这一视角和标准重点考察和研究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所替代的论断。
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中集体对个体行动所进行的控制是通过对个体之间交易的规范而进行的。
因为交易是同时包含“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
所以“交易”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
买卖交易、管理交易和限额交易的规范共同构成经济制度。
制度经济学从交易及交易费用的视角研究经济制度。
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规则,包括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
制度环境指既定的确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与法律规则。
制度安排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规则。
制度安排又分为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正式的制度安排指法律、政策、组织规则等有明确规定的行为规则,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是指意识形态和习俗等不成文的、观念性的行为准则。
(二)经济体制马克思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等角度来研究经济体制。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学之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及其公式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学之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及其公式(二)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经济学之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及其公式(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作为预期收益率的资本边际效率如果大于市场利率,就值得投资;反之,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小于市场利率,就不值得投资。
在资本边际效率既定的条件下,市场利率越低,投资就越多,市场利率越高,投资就越少。
因此,与资本边际效率相等的市场利率是企业投资的最低参考界限,所以,可将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的反方向变动关系表现为市场利率与投资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图中,横轴表示投资,纵轴表示资本边际效率或利率,MEC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投资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利率越高,投资越小;利率越低,投资越大。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在短期资本品供
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和云南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给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另一方面投资的增加必然带来产品供给的增加,在短期产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
根据上面公式可知,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请关注:
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网(公告信息/备考资料),实时更新。
事业单位考试信息请关注: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
更多云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关注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
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和云南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事业单位中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点解析
事业单位中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点解析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既具备了企业的经济属性,又承担了公共服务的责任。
在日常运作中,了解和应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事业单位为背景,解析其中涉及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一、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商品市场上买方需求和卖方供给的关系。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理解供求关系对于制定合理的价格和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如教育、医疗等),需求方是人民群众,而供给方是事业单位本身。
了解需求方的需求变化趋势和供给方功能能力的变化,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
二、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是制定经济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事业单位管理中,常常需要衡量某项服务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决定是否继续提供该项服务或调整服务的规模。
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服务所能带来的额外收益,而边际成本是指提供一单位服务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只有在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的情况下,事业单位才会继续提供该项服务。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原因,导致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对于某些公共服务而言,由于其本身特点和社会效益,市场机制存在缺陷,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例如,教育和医疗服务等领域,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和规划促进公平、公正的服务提供。
四、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项目、政策或决策是否合理的一种方法。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可以评估其提供的服务是否高效率且经济性。
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涉及到成本和效益的测算、评估和权衡。
通过对服务效益和投入成本的比较,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效率。
五、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保障,它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作也具有重要影响。
具体而言,产权制度规定了资源和财产归属、支配和交易的方式,同时也保护了所有者的权益。
公考经济知识点总结
公考经济知识点总结一、市场与价格1. 市场的概念与功能市场是供求双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联系,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
市场的功能包括资源配置、价格形成和信息传递。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的配置朝向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向,从而提高社会效率,另一个是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机制使供求双方达成交易,在实现之间价值的基础上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价格是市场中的信息传递者和资源配置调节者,通过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2. 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调节机制,其基本原理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价格机制通过价格的上涨和下跌来传递市场信号,引导资源向市场需求端流动,调节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
价格机制可以有效地协调市场资源供求关系,引导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市场结构1.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上的供求者都是价格接受者,价格是完全透明的,任何一家企业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都可以轻易被其他的企业替代,企业间产品是同质化的。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上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竞争决定的,不存在垄断者。
2. 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市场上的某一家或几家企业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主导地位,能够控制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和价格的制定权。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利润取决于它们的垄断程度,而不再取决于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垄断市场可以分为单一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3.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在市场中存在有几家垄断企业,这几家企业之间能够实施一定程度的价格协调,对市场的供给和价格进行操纵的市场形式。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的价格协调程度较高,市场上的价格由这几家企业共同决定。
4.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在市场上同时存在有大量的小型企业,企业之间都能够对市场上的价格进行自主决定,在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品差别。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竞争,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地竞争。
事业编考试经济知识点总结
事业编考试经济知识点总结一、宏观经济学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模型等内容。
2.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民支出、经济增长率等指标。
3. 经济增长和周期性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值、就业和人均收入等指标的增长。
周期性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波动。
4.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交换的市场。
包括就业率、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流动率等指标。
5. 效率和公平效率是指生产和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公平是指在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中实现公平。
6. 经济增长和环境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消耗、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7.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汇政策等,是政府用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二、微观经济学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关系。
供求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一个市场中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和规模。
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3.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衡量需求和供给变化对价格和数量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4. 成本和利润成本是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资源投入的总和;利润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中所获得的收益。
5. 竞争和垄断竞争是市场中多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垄断是一个市场中只有一个企业或少数企业控制着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的情况。
6. 生产和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资源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效率;分配效率是指在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效率。
7.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中出现不完全协调的情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问题。
三、国际经济1.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编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精华笔记
目录第一篇事业单位概况与职业道德 (2)第一章事业单位 (2)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3)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4)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第三篇毛泽东思想 (7)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7)第二章新民主主义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8)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第一章邓小平理论 (9)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第三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第五篇法律 (11)第一章法律学 (11)第二章宪法 (12)第三章刑法 (15)第四章民法 (17)第五章行政法 (19)第六篇公文与学术论文写作 (22)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 (22)第二章学术论文 (23)第七篇文学、历史 (23)第一章文学 (23)第二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25)第八篇科技常识与环境 (27)第一篇事业单位概况与职业道德第一章事业单位1.事业单位的定义: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1)事业单位的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家机构的分支。
2)宗旨: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
2.那些组织是事业单位:①各级党政机关;②教科文卫;③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④某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事务所。
3.事业单位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也就是计划经济时期。
所以它具有典型的计划特征:①各类事业机构都是公立机构,资产均为国有;②政府决定事业单位的设立、注销及编制,并对其直接组织管理;③经费来自政府拨款。
4.事业单位的四大特征:①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
②公益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但,根据规定可以向接受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民政局办结婚证9元)③知识密集性:专业人才是其主要人员构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2.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4.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内容】(1)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
(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
(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
(4)社会优抚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事业编-经济常识
经济常识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规定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宪法》第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二)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概述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社会经济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主要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生产和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缺点:(1)所有制形式日趋单一化、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经济管理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只是严重依赖于上级政府的经济实体,或者说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
(2)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是行政手段,经济计划主要通过行政指令和实物调拨来实现,市场调节的做用非常微小,甚至于没有市场调节。
(3)分配上实行统收统支,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等等。
3.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指依靠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通常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优点: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有序性、法治性。
(2)缺点:自发性—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别人利益。
口诀:损人利己盲目性—是自己不了解情况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口诀:损己不害人滞后性—造成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知识点
经济常识政治经济学第一节商品一、人类社会三种基本经济形式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商品经济:交换前提和基础:社会分工一共3次分工(恩格斯)①农业、畜牧业分离②农业、手工业分离③商人的出现产品经济:共产主义按需分配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目的不同二、商品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三、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天生存在)是商品的有用性或效用,是能够满足人需求的属性(自然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与统一统一:某一物品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对立:生产者与消费者只能得到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种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四、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补充知识交换价值:比列关系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值↔商品商品一定有价值(√)商品→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价值→商品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是商品(×)自给自足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自给自足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价值→使用价值五、商品的价值量概念(1)商品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2)商品的价值总量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含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分类: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六、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决定价格(奢侈品和古董等例外)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作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关键字:指挥棒)哪里赚钱去哪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字:鞭策)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关键字:筛)第二节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一、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货币产生二、货币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使用价值纸币是一种货币符号货币时间排序商朝刀币秦朝半两汉朝五铢唐朝开元通宝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纸币、硬币、纪念币都不是商品纪念金币是商品三、本质一般等价物四、货币具有五种职能考点: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或想象的货币流通手段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贮藏手段它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为足值的货币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
经济(事业编、公务员考试)必备知识点
经济1、追求利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驱动力。
2、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起着导向作用,如进入什么行业并决定生产什么产品。
3、按资本要素分配:①利息收入②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③从事实业投资④租金收入4、购买力平价:根据各国不同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
5、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并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因而具有客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等特点。
6、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
7、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我国所有制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8、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物价,引导货币中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但这种稳定不是绝对的,而要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但是我国的国币政策目标的基础是稳定币值。
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力保证施行的价值符号。
货币和纸币不能等同。
萧条时,应该采用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比如在公开市场上买证券、减低利率、多放贷款、降低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9、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实现。
本币贬值,有利于本国的出口,不利于本国的进口。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扩张性的作用。
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10、与股票相比,债券的特点是稳健股票的风险高于债券11、在商店买东西时货币的流通功能。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
它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经济考点(2020年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经济考点(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选题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_____。
A: 帕累托标准B: 资源配置C: 市场占有率D: 社会福利水平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2、单选题短期成本的“短期”是指_____。
A: 3年以内B: 5年以内C: 10年以内D: 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它是短期内每一产量水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
所谓短期,是指在这期间厂商不能调整其生产规模,即在厂商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中,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是可以变动的,而另一部分则固定不变。
3、单选题一般认为,能够从通货膨胀中受益的人群是_____。
A: 以利息为收人者B: 以利润为收入者C: 以退休金为收人者D: 以租金为收人者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 [解析]人们的名义收入与资产相对固定,由于通货膨胀,可能使得这类名义收入上升程度落后于一般物价上涨幅度,从而蒙受损失。
反之,名义收入上升程度大于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幅度的人,则获得额外收益。
也就是说,从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来看,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社会成员,而受益者是利润的获得者。
4、单选题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
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_____。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③不符合我国目前能源的实际状况;④与我国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原因无关。
①、②分别从需求和科学发展观角度分析了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原因。
公共基础知识的经济知识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的经济知识总结经济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方方面面,从个人与家庭的经济决策,到公司组织的运营管理,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的经济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经济原理。
1. 市场与供求市场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方,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基础。
供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供求关系如果处于平衡状态,价格将会稳定,供需失衡则会导致价格波动。
2. 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劳动力的价格或者说工资水平。
供给劳动力的人口数量和提供的劳动力的技能水平都会影响到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3. 经济增长与生产率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物货币总值在一定时间内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实现,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力或资源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提高生产率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高的生活水平。
4. 货币与货币市场货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交换媒介,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货币市场是指货币交易发生的地方,包括银行、证券市场等。
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货币市场的活跃程度也影响到经济的运行。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利率水平和信贷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和控制通货膨胀。
5.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
国际贸易有利于国家或地区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经济常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考察考生对经济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我将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经济和产业结构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经济常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宏观经济方面的知识。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总体运行规律的学科。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货币政策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和政策。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方面的经济活动。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上涨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计算。
失业率是衡量就业市场状况的指标,包括就业人数和劳动力参与率。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其次,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行为和决策的学科。
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供求关系、价格弹性、边际效应等概念。
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即需求量相对于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
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资源对总效益产生的变化。
再次,国际经济是研究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和国际贸易的学科。
在国际经济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国际收支平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汇率等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产生的经济与金融关系的总和。
关税是国家对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费,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各种限制进口的手段。
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可以是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产业结构方面的知识。
产业结构是指整个经济体中不同行业分工和组织形式的总和。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可以分为一、二、三产业。
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和渔业,二产业主要是工业,三产业则包括各种服务业。
在产业结构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概念。
公基经济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基经济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公共基础知识(公基)是指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教育、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公务员、考研、事业单位等各类考试的必备内容。
其中,经济知识是公基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对经济知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1. 经济形态:经济的三大形态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
农业经济是指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工业经济是指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服务业经济是指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2.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经济关系的基本安排和组织方式。
主要的经济制度包括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
二、宏观经济学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活动的统计和分析。
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消费、投资等。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调控经济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
三、微观经济学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着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形成和变动。
2. 弹性理论:弹性理论是指在经济中,商品价格、收入或者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敏感程度。
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概念。
四、经济发展与政策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增长。
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科技进步等。
2.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国家通过政府行为来影响经济活动和发展的一种手段。
常见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五、国际贸易与金融1.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增加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一种经济政策。
自由贸易则是指取消或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
2. 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体系是全球经济活动中的金融组织和制度的总称,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一)经济,作为一门学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还是在个人家庭理财中,经济常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掌握经济常识对于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经济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的经济体系。
经济是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和追求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通过资源配置决策来实现的一种社会活动。
而经济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青年主要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形式和制度安排。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系有市场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体系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系。
它的主要特点是资源的私有化、供求关系的自由形成和价格的市场调节。
市场经济体系下,个体的自主选择和竞争是引领经济的主要力量。
计划经济体系是指由国家对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全面统筹和计划的经济体系。
它的主要特点是由国家集中统一决策,通过计划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计划经济体系下,国家在经济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混合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体,它的主要特点是市场和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共同发挥作用。
混合经济体系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国家也会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整。
了解经济体系,对于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非常重要。
不同的经济体系,存在着不同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在经济中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
常见的经济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指数、失业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状况。
熟悉并掌握这些指标,对于研判经济走势和作出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家的观点。
比如,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自由主义经济学观点,凯恩斯提出的总需求决定总供给的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