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第一章
有机化学-1 第一章 绪论
C-H键键能 (423+439+448+347)/4=414 kj/mol 键键能=( 键键能
2003-2008年 2003-2008年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1999-2003年 年 化学(师范类) 化学(师范类) 2003-2008年 年 有机合成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有机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中国农业大学 理学博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博士后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 1-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1-4 现代共价键理论 §1-5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4,键的极性和极化性 ,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将使键产生极性 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δ H δ Cl H C m H Cl C =3.57X10
-30
=3.57X10-30 C m Cl
极化性: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成键的两原子电负性 极化性: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永久的性质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是永久的性质
H3C NH2 N O
O
硝羟硝
S OH 硝磺羧 O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H H C H C H H C C H CH3CHCH2CH3 CH3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第一章:有机化学导论1.1 有机化学的概念与发展历史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与分类1.3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1.4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二章:烷烃与卤代烃2.1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2.2 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2.3 烷烃与卤代烃的反应2.4 烷烃与卤代烃的制备方法第三章:烯烃与炔烃3.1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3.2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3.3 烯烃与炔烃的反应3.4 烯烃与炔烃的制备方法第四章:立体化学4.1 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4.2 手性碳原子与对映异构体4.3 立体化学的构型与构象4.4 立体化学的反应与合成第五章:醇、酚与醚5.1 醇的结构与性质5.2 酚的结构与性质5.3 醚的结构与性质5.4 醇、酚与醚的反应与合成第六章:羧酸与酮6.1 羧酸的结构与性质6.2 酮的结构与性质6.3 羧酸与酮的反应6.4 羧酸与酮的制备方法第七章:糖类与脂肪7.1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7.2 糖的代谢与合成7.3 脂肪的结构与性质7.4 脂肪的代谢与合成第八章:氨基酸与蛋白质8.1 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8.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8.3 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8.4 蛋白质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第九章:杂环化合物9.1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9.2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9.3 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9.4 杂环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第十章:有机合成反应10.1 有机合成的策略与方法10.2 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反应10.3 官能团转换与修饰反应10.4 有机合成反应的调控与应用第十一章:天然有机化合物11.1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分布11.2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1.3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1.4 天然有机化合物在药物与食品中的应用第十二章:有机金属化学12.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2.2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与合成12.3 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催化与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2.4 有机金属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第十三章:有机光电材料13.1 有机光电材料的结构与性质13.2 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与表征13.3 有机光电材料在器件中的应用13.4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第十四章:环境有机化学14.1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迁移14.2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检测14.3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与降解14.4 环境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未来挑战第十五章:有机化学实验15.1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安全15.2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实验15.3 有机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15.4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2. 烷烃、卤代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3. 立体化学、醇、酚、醚的反应与合成4. 羧酸、酮、糖类、脂肪的结构与代谢5. 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与功能6.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反应7.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与提取8.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反应与应用9. 有机光电材料的结构、制备与器件应用10.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与处理11.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设计与评价难点:1. 立体化学中的手性碳原子与对映异构体2. 有机金属化学的结构与反应机理3. 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与器件制作4.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5.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与问题解决。
《有机化学》第一章 绪论
Sp3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3杂化轨道
Sp2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2杂化轨道
Sp2和sp3杂化轨道的形状大体相似,只是由于s成分的 逐渐增多,形状较胖,电负性较大。
Sp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杂化轨道
判断杂化类型的方法(第2和3章重点讲)
第一节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发展概况
Organic一词的意思是有机的、有生命的 , 因此,有机化合物的最初定义是指来源于 动、植物体的物质 。
甘蔗------制取蔗糖; 大米或果汁----酿制酒精 植物油和草木灰共融--------制成肥皂 米醋------乙酸等称为有机物,形成“生命力论”
共价键 C--C C=C C—O C—N C--Br
键能 347.3 611 359.8 305. 4 284.5
3、键角(bond angle) 有机分子中二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4、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形成共价键时,由 于其电负性相同,因此成键电子云对称地分布 在两个原子周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这种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
=dq 偶极矩的单位为德拜(Debye, Debye.Peter 荷兰物理学家), 简写为D。1D=10-8cm 10-10静电单位。
双原子分子的极性就是其键的极性,多原子分子 的极性是各个价键极性的矢量和。偶极矩是矢量,方向 从正电荷中心指向负电荷中心,可书写如下:
δ+
H
-
Cl
偶极矩 u=q•d
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 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 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 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 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 理学奖。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1
例二:命名 例二:
H C H3C O2N C H
COOCH3 CH2 H
*
OH
* C
CH2Cl
主要官能团为- 氯甲基 命名为酯羟基-5主要官能团为-COOCH3,命名为酯羟基 (2S,4R,5Z)-2-(氯甲基 命名为酯。 氯甲基)-3-硝基 。 硝基-2-羟基 硝基 庚烯酸甲酯(R / S); 2,4位C为手性碳,要标记构型 为手性碳, 标记构型( 位 为手性碳 ) 官能团顺序表,最低系列原则 顺序规则 官能团顺序表 最低系列原则,顺序规则;手性 最低系列原则 顺序规则; 5位C有双键,要标记构型(顺/反,E/Z)。 有双键, 位 有双键 要标记构型( 反 )。 双键,要标记构型(R , 反或 反或E/Z)。 碳、双键,要标记构型 / S,顺/反或 。
4.0 1 单
推测未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推测未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例 七
解:
从分子式分析, 从分子式分析,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 环结构,若有双键为 环结构,若有双键为C=C,C=O。 。 IR谱:在1700cm-1和3400cm-1有强吸收 谱 峰,则分子中有C=O,O-H键;可能是 则分子中有 , - 键 羧酸、羟基酮、羟基醛化合物, 羧酸、羟基酮、羟基醛化合物,不是环状 化合物。 化合物。
例 七
NMR谱:未知物有四种氢,都为单峰,互相不 谱 未知物有四种氢,都为单峰, 耦合;无相邻碳上的H;峰强度为: 耦合;无相邻碳上的 ;峰强度为:6:3:2:1, , 即6H,3H,2H,H共12个H。 共 个 。 分子中含有: -,-CH 分子中含有: -OH,CH3-,- 2-,H3C C ,
1 2 3 4 5 6
7 6 5 4 3 2
COOH
有机化学 chap1-绪论
1848年—— 含碳化合物的化学 1854年
油脂
有机物 × 无机物
1874年—— 碳氢化合物及其
衍生物的化学
维勒(德国)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
NH4OCN(氰酸铵)
△
O NH2–C–NH2(尿素)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碳化合物的化学
1、与人类关系密切
凭什么一个C
就能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
2、数量众多
生命科学 材料科学 环境科学 化学生物学 能源、工业、农业 ...... 等方面
190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共90项,其中有机化学方面的 化学奖55项,占化学奖61%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
《有机化学》
1989年美国Harvard大学kishi教授等完成海 葵毒素(palytoxin) 的全合成。
Constitution(构造):指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相互 连接的顺序。如C2H4Cl2有CH2ClCH2Cl和CH3CHCl2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
《有机化学》
Configuration(构型):指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的固 有空间排列,其排列状态的改变,必须靠共价键的断 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化合 物
醛、酮 CH3–CHO CH3-C-CH3 O 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CH3–COOH CH3-C-Cl
生 含氮 硝基化合物 CH3–NO2
物 化合
胺
CH3–NH2
物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N2HSO4-
杂环化合物 O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
S
《有机化学》
四、有机物结构表示方式——构造式 表示无机物——分子式——组成(H2O) 构造式——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次序。
武汉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第1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1.3 将下列凯库勒式改写成路易斯式。
H
H
H
⑴H C O
⑵ H COC H
H
H
⑶H C N H
H
H
H
H
⑷ H C Cl
H
解:
H
⑴ H∶ C¨∶∶O¨ ¨
H
⑶ H∶ C¨∶ N¨ ∶H H¨ H¨
H
H
⑵ H∶ C¨∶O¨ ∶C¨∶H H¨ ¨ H¨
H
⑷ H∶ C¨∶C¨l∶ H¨ ¨
1.4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个碳原子的杂化状态。
(1) CH C CH CH CH3
(2) H2C (1) CH C CH CH CH3
sp2 sp sp 2 (2) H2C C CH2
1.5 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偶极矩的大小
(1) A. C2H5Cl;B. CH2=CHCl;C. C6H5Cl;D. CCl2=CCl2
OH (1)
(2)
CH2OH
O (3)
COOH (4)
(5)
(6)
COOH
(7)
COOH (8)
O NH2
(9)
(10)
OH
NH2
解:按官能团分(1)、(2)和(10)同属醇类;(3)和(6)同属酮类;(4)、(5)和(7)同属羧酸类; (8)和(9)同属胺类。
按碳架分(1)、(3)、(4)和(9)同属脂肪族;(5)、(6)和(10)同属脂环族;(2)、(7)和(8)同属 芳香族。
第 1 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1.1 解释下列名词。 (1) 键角;(2) 官能团;(3) 构造;(4) 极性键;(5) 偶极矩;(6) 诱导效应; (7) 均裂;(8) 布莱斯特酸;(9) 路易斯碱;(10) 键能 解:(略)
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
H3C H
CH3 H
H3C H
H CH3
顺-2-丁烯 反-2-丁烯 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处于双键同侧者为顺式, 处于异侧者为反式。 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 (1) 结构中存在限制旋转的因素(π 键或环) 。 (2) 双键碳上分别连有不同基团
a
即在
b
中当 a ≠ d,b ≠ c 时存在几何异构。当双键的两个碳上若没有相同原子或
第二章 烷烃
2.1 基本要求
1. 2. 3. 4. 掌握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分子结构特点。 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 掌握烷烃构象的概念及构象的写法。 掌握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自由基反应的机理。
2.2 基本内容
1. 命名 烷烃的命名常用的有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两种方法。 (1)普通命名法 简单的烷烃根据碳原子的总数称为某烷 C1~C10 用甲、乙、丙……壬癸表示,从 C11 开始 用中文大写数字表示。 不含支链的称 “正” 某烷, 链的一端第二个碳上有一个甲基并再无其它取代基的称为 “异” 某烷,有二个甲基并再无其它取代基的称为“新”某烷。 (2)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的基本点是确定主链和取代基的位次,描述一个烷烃结构实际上就是描写主 链(母体)和取代基的具体情况。 2. 烷烃的分子结构 (1) 碳原子的 sp3 杂化和 σ 键的特点 由一个 s 轨道和三个 p 轨道“混合” ,并“重新组合”形成四个相同的新轨道的杂化方 3 3 式称 sp 杂化。饱和烃中碳原子均为 sp 杂化,饱和烃中所有的键均为 σ 键,因为饱和碳上 形成的键都是沿着轨道对称轴方向相互重叠而形成,这是 σ 键的特征。 (2) 碳链异构和碳氢类型 分子式相同,分子中碳原子连接顺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称碳链异构。在各种不同结构的 碳链中,由于碳原子所处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伯(一级 1º)、仲(二级 2º)、叔(三级 3º)、季(四 级 4º)四种类型。 (3) 烷烃的构象异构 烷烃分子中各原子均以单键(σ 键)相连。从乙烷开始,由于 C-C σ 键的自由旋转,使分 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上存在不同的排列方式, 称为烷烃的构象。 乙烷有交叉式和重叠式 两种极端构象式。 由于交叉式构象中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距离较远, 斥力较小, 内能最低, 称为优势构象式。 分子的热运动提供的能量足可以使不同构象间以极快的速度转化, 所以在 室温下不能分离构象异构体。 (4) 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但在光照或高温加热下可以发生卤代反应。卤代反应是共价键 的均裂产生自由基引起的,所以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以外,在一定条件下,烷烃还能 发生氧化与燃烧、热裂等反应。
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教学教材
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性和研究程序,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的键参数和分子间作用力。
掌握分子间作用力与有机化合物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反应试剂的种类、有机反应及反应历程的类型。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共价键理论;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
难点是共价键理论。
教学内容:一、有机化学的发生和发展及研究对象二、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σ键和π键的电子结构及其反应性能。
2、共价键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和键的极性。
3、分子间力及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4、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三、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分离提纯、分子式的确定、构造式的确定。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教学目的:掌握烷烃的命名、结构及其表示方法、构象、化学性质。
了解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物理性质等。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烷烃的结构、构象及化学性质。
难点是烷烃的构象及构象分析。
教学内容:一、有机化合物的几种命名方法。
二、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
三、烷烃的结构和性质:1、烷烃的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碳原子的正四面体概念、烷烃结构的表示方法。
2、烷烃的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透视式、楔线式及投影式的变换。
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氧化、卤代,自由基反应机理(链反应,游离基及其稳定性)。
四、自然界的烷烃第三章不饱和烃教学目的: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化学性质,马氏规则,共轭二烯烃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
了解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溴钅翁离子、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异戊二烯和橡胶。
大学有机化学 第一章 绪论
A A A
B B B
B B
(2)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3)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在经典价键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杂化轨道理论、共振论
第一章 绪论
12
σ键 共价键的方向性
π键
第一章 绪论
13
2、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共价键是由成键原子的原子轨 道重新组合成整体的结果,共价键的电子在整个分子 的区域内运动,即从分子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分子中的 电子运动状态——分子轨道(Ψ函数). 求解分子轨道的方法——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 LCAO法认为:各原子相互结合成分子时, (1)有几个原子轨道就可组成几个分子轨道 (2)能量比未成键原子轨道低的——成键轨道 能量比未成键原子轨道高的——反键轨道 (3)分子中各电子占据分子轨道遵循:能量最低原 理、洪 特规则、保里不相容原理
Π键>σ键
第一章 绪论
22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都有共价键。
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反映了键的强度,即分子的
热稳定性。
键角——反映了分子的空间形象
偶极矩和键的极化性——反映了分子的化学反应活性 和影响它们的物理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色散力、 取向力——偶极-偶极作用——极性分子间作用力之一
第一章 绪论
14
以氢分子的形成为例说明LCAO法:
第一章 绪论
15
组成分子轨道三原则: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是否稳定)必须符合 三个条件: 一是对称匹配(位相相同) 二是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要最大 三是能量相近
第一章 绪论
16
分子轨道理论——两种典型分子轨道:
σ轨道
+
σ* σ
+ -
分子结构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1
第一章链烃一、命名1、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要点:ⅰ选主链(C数最多的链)ⅱ编号(靠近取代基的一端)ⅲ命名(将复杂基团后列出)注:1、用汉字的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个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如2,3—二甲基)2、不要忘记短线连接2、烯烃的命名1、系统命名法同烷烃(离双键最近的位置开始编号)2、顺反命名分别连接在双键碳原子上的两个相同的原子和原子团位于双键的同一侧称为顺式(或cis-);在双键的两侧称为反式(或trans-)3、Z/E命名法1)取代基与双键碳直接连接的原子按其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大者为“较优”基团;如为同位素,则质量高的定为“较优”基团I > Br > Cl > S > O > C > D > H2)如果两个取代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第一个原子相连的几个原子。
比较时,按原子序数排列,先比较各组中最大者:若仍相同,再依次比较第二、第三个……3)含有双键和三键基团,可以认为连有两个或三个相同原子注:1、当两个优先基团位于双键的同一侧时,记为Z-构型(Zusammen);位于双键异侧,记为E-构型(Entgegen)2、写法(例如E-3-乙基-2-己烯),对于烯烃的命名,一定要首先看是否为Z/E构型3、炔烃的命名1、系统命名(同烷烃,靠近三键的一段开始编号)2、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三键时(1)选同时含双键和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2)编号从靠近三键或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同等位置时选离双键最近端开始(3)名称均为某(位次加主链碳数)烯某(位次)炔(如1-庚烯-6-炔)二、化学性质烯烃1)加成反应1、加氢(空间位阻)2、加卤素(电子效应)3、加卤代烃(1)无氧化物时:遵循马氏规则(H 加在含H 较多的双键C 上) (2)有氧化物时:与HBr 反应遵循反马氏规则 4、加水(生成醇) 2)氧化1、高锰酸钾氧化 (区分酸碱性)RCH = CHR + KMnO4RCH = CH2 + KMnO4 RCOOH + CO2 + H2O + Mn2 + 注: 碳原子上连接一个氢,则氧化生成羧酸 连接两个氢则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未连接氢则生成酮2、臭氧氧化炔烃1、加成同烯烃2、特征反应(必须一端有H)HC ≡C-R + Cu(NH3) 2+ —→ CuC ≡CCu ↓乙炔亚铜(红棕色) HC ≡C-R + Ag(NH3)2+ —→ AgC ≡CAg ↓乙炔银(白色)第二章 环烃3.1 环烷烃1环烷烃的命名 ①环的命名 ②顺反命名C(CH 3)3HCH 3H2化学反应+ Br 2 300℃Br+ HBrRCH CHROH OH+ MnO 2中性或碱性H RC CHR RO 3R R C C OOOR H RR C CO OR H+22) 加成反应Addition (1)加氢Hydrogenation (2)加卤素、卤化氢BrCH 2CH CH 2+ HBr CH 3CHCH 2 CH 3CH 3加热CH 3CH 2CH 2 + HBr CH 2CH 2CH 2BrCH 2CH 2CH 2 + Br 2 CH 2CH 2CH 2BrBrCH 2 CH 2 CH 2 CH 2+ H 2 CH 3CH 2CH 2CH 3Ni200℃CH 2CH 2 CH 2+ H 2 Ni80℃CH 3CH 2CH 3碳环开环发生在连接氢原子最多和最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氢原子加在连接氢原子较多的碳原子上.3.2 芳香烃(Aromatic hydrocarbon ) 重难点重点 命名、亲电取代、氧化反应 难点 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称为芳香化合物 结构上:1.具有平面或接近平面的环状结构;2.键长平均化。
有机化学第一章 绪论
1、有机化合物的提纯: 在18世纪末期,分离技术发展很快。人们开始
从动植物中提取一系列较纯的有机物,其代表人物: 舍勒(瑞典),他先后分离了多种有机酸:酒石酸 (1770年)、草酸(1776年)、乳酸(1780年)、 尿酸(1780年)、柠檬酸(1784年)、苹果酸 (1785年)。他为有机化学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 的功劳。
A:亲电反应:由亲电试剂进攻反应物而发 生的反应叫做亲电反应。所谓亲电试剂是指在反 应过程中。能够接受电子的试剂。如:M+、H+等 缺电子体系。
B:亲核反应:由亲核试剂进攻反应物而发生 的反应叫做亲核反应。所谓亲核试剂是指在反应 过程中,能够给予电子的试剂。如 :HO-、碳负 离子等。
⑶ 周环反应(协同反应)
C + H D4= 338.9KJ/mol
C + 4H
H=
D1+D2
4
+D3 + D4=
415.25KJ/mol
2020/5/15
4、共价键的偶极矩:在共价键中,由于成键的 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大小不同,使得成键的电子云 偏向电负性大的一端,电负性大的原子具有部分 负电核δ-,电负性小的原子具有部分正电核δ+。 由此定义偶极矩:µ=q.d
2020/5/15
现在,人们正在积极利用计算机进行有机合 成的设计,有机化学从其诞生至今的200年的历 程中,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有机化学的任务
1.发现新现象(新的有机物,新的来源、新的 合成方法、合成技巧,新的有机反应等) 2.研究新的规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反应机 理等) 3.提供新材料 (提供新的高科技材料,推动 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与有机化学的结合)
大学化学《有机化学 绪论》课件
本章提纲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2 学术成就 3 研究思路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773年 由尿中得到了尿素。 1805年 由鸦片中得到了第一个生物碱——吗啡。 1806年Berzelius J(柏则里)首先引用“有机化学”,同时提出“生命力” 学说。 1828年Wöhler F(魏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尿素。 1845年Kolbe H(柯尔柏)合成了醋酸 1848年Gmelin L(葛美林)提出“有机化学是研究碳的化学”。 1854年Berthelot M(柏塞罗)合成了油脂, Butlerov A(布特列洛夫) 合成H4CNO
NH4CNO 氰酸铵
O
H2NCNH2
尿素
Kolbe H的工作(1845年)
C + 2S CS2 + 3 Cl2
CS2 Fe
CCl4 + S2Cl2
2 CCl4
C2Cl4 + 2 Cl2
C2Cl4 + 2 H2O + Cl2
CCl3COOH + 3 HCl
CCl3COOH + 3 H2
CH3COOH + 3 HCl
1.2 有机化学的成就
1 学科建设
1 制备了上千万种的化合物 1928年(第一个),1990年(1000万种), 1999年(2443万种) 。
2 建立了一套系统鉴定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吗啡(1805年)发现,历经150年才测出它的结构,现在使用先进的 仪器,几个月、几天、几个小时就可以测定一个化合物的结构。
材料化学 由无机材料发展为无机、有机材料并重,将来有机材料将会占主导地位。
高等有机化学1
通过亲核取代形成 键
含氮亲核试剂参与的 反应
卤代烷与氨或胺的取代反应
HCO2Et EtONa
OO
-
X
+
minor OO
major O
NaOH H3O+
EtONa
通过形成 二羰基化合物再烷基化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烷基化的产物
通过亲核取代形成 键
含碳亲核试剂参与的 反应
卤代烷与烯胺的取代反应 酮经烯胺a 位烃基化
O
+
NH
T sOH
N
MeI
OO
N+ I- +
N+ Me I-
H3O+
一反应
翻转
为一步反应 过渡态中心碳
原子为 杂化
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烷基结构对 反应的影响
支链影响 a
主要发生 反应 与亲核性强的亲核试剂发生 反应
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溴辛烷 a
辛醇 a
构型翻转产物
构型保持产物
亲核试剂与离去基团相同时 反应达到一半时达到了消旋化 消旋化 反应
n-C6H13 I*- + H C I
Cl- 碱 Br- 性
增 I- 强
Me3C-X + H2O
FClBrITsO-
10-5
1
39
99 >105
离去基团 相对速度
Me3C-OH + HX (SN1)
特点 为好的离去基团, 为弱亲核试剂,也是弱碱 为两步反应 形 成稳定中间体碳正离子 第一步是速控步 是一级反应 得到等量的 构型翻转和构型保持两种产物 有时可以得到重排和消除产物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一章+绪论jgf
第二节 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6. 学习目地
1
衣食住行
生活、生 产、科研
2
化学专业 基础课 (5学分、 必修课程)
3
以有机化学的 观点观察和分 析工程技术的 实际问题
第二节 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7.学习方法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结构稳定原理
中心
结构
性质 基本点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难点) 四、有机化学反应 五、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 (重点和难点) 六、研究有机物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重点)
McGraw-Hill
2000.
❖ 习题集
2. 教材、参考教材及习题集
汪秋安. 大学化学习题精解 (下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主讲内容
章节
课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脂肪烃化合物(一)(烷烃和脂环烃) 第二章 脂肪烃化合物(二)(烯烃、炔烃和二烯烃)
6学时 6学时 6学时
第三章 立体化学和现代物理分析方法 第四章 芳烃
生命力说
Jöns Jacob Berzelius
(1779-1848 ) 瑞典化学家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3) 魏勒(F.Wöhler)合成尿素(1828)
AgOCN + NH4Cl
AgCl + NH4OCN
无机物
O
有机物
C
H2N
NH2
“我应当告诉您,我制造出尿素并不求助于肾或动物 ——无论是人或犬”
5.
O
6.
O
三、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难点)
大学有机化学课件
2、新理论、新概念日新月异。
1963年:[美] Pearson 提出软硬酸碱理论。 1965年:〔美〕Woodward & Hoffmann 提出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 我国化学家蒋明谦提出 “同系线性规律”。
二十世纪80年代初: [美]赫尔顿(Herndon)提出“结构共振论, 使 得鲍林的共振论得以定量化。
(3) 许多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气体 、液体 (4)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极性较弱或没有极性. (5) 有机物的反应多数不是离子反应,而是分子间的
反应.除自由基型反应外,大多数反应需要一定的时 间. (6) 有机反应往往不是单一反应.(主反应和副反应)
1.3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碳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1S22S22P2 , 不易获得或失去 价电子,易形成共价键。 (1) 路易斯结构式: 用共用电子的点来表示共价键的结 构式.
H—Cl
μ=1.03D
CH3—Cl
μ=1.87D
H—CC—H
μ=0
1.5 共价键的断裂--均裂与异裂 (1)均裂:
A:B A· B· + Cl : Cl (光照) Cl· Cl· + CH4 + Cl · CH3 · H : Cl +
定义:两个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均匀分裂,两个原子各保留 一个电子的断裂方式.产生活泼的自由基(游离基).
+ NH4 CNO H2N C NH2
发现同分异构体现象!
inorganic
“我应当告诉您,我制出了尿素, 而且不求助于肾或动物-无论人或犬。 ” 既然你制出了尿素,那能不能在实验室 里“制造出一个小孩来”?
organic
有机化学-第一章绪论
4. 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
[化学方法] 官能团分析、化学降解及合成
[物理方法] 红外(IR)、紫外(UV)、核磁(NMR)、质谱 (MS)、气液色谱和X衍射等。
非常重要,先自学
如何学习有机化学
• 1 . 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学好前几章的基础 内容,打好基础。
• 2 . 多作习题,多练习,多思考。 • 3 .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 4 . 及时总结、比较前后所学内容之异同,
迄今已知的化合物已达几千万种(主要通过 人工合成 ),其中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
4、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同分异构现象 2)分子组成复杂 VB12:C63H90N14PCo
C63H90N14PCo
4、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同分异构现象 2)分子组成复杂 VB12:C63H90N14PCo 3)熔、沸点低,易燃 4)难溶、反应速度慢 5)副反应多
以减少记忆量。 • 5 . 记化学反应式时,重点记忆官能团的转
化。
lewis酸碱反应形成配位键,产生加合物。
lewis 酸 + lewis 碱
加合物
BF3 + O(CH2CH3)2
F CH2CH3 F BO
F CH2CH3
B(CH3)3 + NH3
H3C H CH3 B N H
H3C H
•lewis酸具有亲电性,lewis碱具有亲核性。
常见的lewis酸:
BF3 AlCl3 SO3 FeCl3 SnCl4 ZnCl2 H+ Ag+ Ca2+ Cu2+ . . . . . .
2、机体的代谢过程,同样遵循有机化学 反应的活性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分子间的力
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 力都存在;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存在诱导力和色散 力;
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只存在色散力。 这三种类型的力的比例大小,决定于相互作用分子 的极性和变形性。极性越大,取向力的作用越重要;变 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重要;诱导力则与这两种因素都 有关。但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
五、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2、性质上的特点
六、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均裂:
X:Y——>X. + Y.
共价键断裂时形成共价键的两电子平均分到形成共价的两原 子或基团上的断裂方式。形成的带有一个或几个未配对电子的 原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或游离基),自由基是电中性的。
共价键均裂的反应称为均裂反应,也称为自由基型反应。
共价键本身多数为非极性共价键
光照、受热(高温)、电磁辐射等外界条件、自由基引发剂 的引发。
•共价键的异裂 X:Y——>X:- + Y+ X:Y——>X+ + Y:-
共价键断裂时,形成共价健的两个电子,非均匀的分在形成共 价键的两原子或基团上,形成带有一对电子的负离子和未带电子的 正离子,这种断裂方式称为共价键的异裂。共价键异裂的反应称为 异裂反应,也称为离子型反应。 产生异裂反应的条件: 共价键本身多数为极性共价键,极性越强,越易异裂 催化剂的作用 多数是极性试剂作用的结果 溶剂是极性的
双键
CC
C C 三键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共价键形成的基本要点 成键电子自旋方向必需相反; 共价键的饱和性; 共价键的方向性。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碳原子的杂化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3、分子轨道理论
基本观点: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当任何数目的原 子轨道重叠时,就可形成同样数目的分子轨道。
能 量
四、分子间的力
4、氢键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其能量约在 10~30kJ·mol-1间。F,O, N电负性很强,与H形成的共 价键显较强极性,共用电子对偏于F或O或N这边而使其 为负极,H则为正极。当另外一个电负性强的原子接近H 时,就会产生静电引力。氢原子和电负性强的X原子形 成共价键之后,又与另外一电负性强的Y原子产生较弱 的静电引力,这种作用力叫氢键。可以表示为:
X-H 的基础,可形成C=O…H-N氢键。DNA双螺旋结构 中也有大量氢键相连而成稳定的复杂结构。
总之,分子间作用力是由分子之间很弱的静电引力 所产生,物质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如沸点、熔点、粘 度、表面张力等都与此有关。
五、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2)原子轨道的重叠具有方向性。 (3)能量相近。
三、共价键的键参数
1、键长 成键原子核间的距离。 杂化类型对键长的影响:对于C—C键键长,有 SP3 > SP2 > SP
三、共价键的键参数
2、键能 1mol 双原子分子(气态)离解成原子(气态)所 吸收的能量。 多原子分子(气态)完全离解成原子(气态) 所 吸收的能量即为该分子所有共价键键能总和。 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为平均值。
ψA
ψ 2 (反键轨道)ψ 2 =ψ A - ψ B ψB (原子轨道)
ψ 1 (成键 轨道)ψ 1 = ψ A+ ψ B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对称匹配——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子轨道的位 相必须相同。
+
+
+
-
-
+
-
+
-
+
成键轨道(Π )
能 量
反键轨道(Π *)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有机物、无机物(部分)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价键理论
(1)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的重叠或电子配对的结果。
·
· C · + 4H ×
·
H
·×
H ·× C ·× H
·×
H
H
HCH
H
一对电子形成的叫单键,用一条短直线表示,两个原
子各用两个或三个未成键电子,则构成双键或三键。
三、共价键的键参数
4、键矩——键的极性 键矩是用来衡量键极性的物理量。
四、分子间的力
1、取向力 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 取向力。 2、诱导力 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 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 3、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 正、负电荷重心发生了瞬时的不重合,从而产生瞬时 偶极。
有机化学
吴同 wutmail@
665961
第一章 绪 论
• 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三、共价键的键参数 • 四、分子间的力 • 五、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 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 八、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九、怎样才能学好有机化学 • 十、成绩评定
C-C 154 C=C 134 C≡C 120 C=O 122 C=N 130 C≡N 116 O-H 96 N-H 100
346.94 610.28 836.00 735.68 614.46 890.34 463.98 388.74
三、共价键的键参数 3、键角 分子中同一个原子所形成的两个共价键间的夹角。
1.组成和结构之特点 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已知超过 80,000,000种、 且还在不断增加),但组成元素少 (C, H, O, N ,P, S, X等)。 原因:(1) C原子自身相互结合能力强;
(2) 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单键、双键、三键、 链状、环状);
(3) 同分异构现象 (构造异构、构型异构、构象 异构)。
三、共价键的键参数
键 键长(pm) 键能kJ/mol键)
键 键长(pm) 键能(kJ/mol键)
C-H 109 C-N 147 C-O 143 C-S C-F C-Cl 176 C-Br 194 C-I 214
413.82 305.14 359.48 271.70 484.88 338.58 284.24 213.18
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化学。
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元素组成 实例
离子键
金属 + 非金属 Na+Cl-
结合方式 特点
静电引力 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化合物归属 无机物
共价键
非金属 + 非金属 H:Cl ( H-Cl ) 共用电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