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甲方剂学 固涩剂共43页
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方剂学各方组成(邓中甲)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发散风寒1、麻黄汤:麻黄9-15g,桂枝6-10g,杏仁6-10g,甘草3-5g。
君:麻黄。
臣:桂枝。
佐:杏仁。
佐使:甘草。
⑴、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各30g)。
⑵、华盖散:麻黄、杏仁、紫苏子、陈皮、桑白皮、茯苓(各30g),甘草15g。
每服6g。
⑶、麻黄加术汤: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6g,白术12g。
⑷、麻杏薏甘汤:麻黄6-9g,杏仁6g,薏苡仁12g,炙甘草3g。
⑸、大青龙汤:麻黄15-25g,桂枝6-10g,杏仁5-8g,甘草6-10g。
石膏25-40g,生姜10-15g,大枣4枚。
2、桂枝汤:桂枝9-15g,白芍9-15g,炙甘草6-10g,生姜9-15g,大枣3-4枚。
君:桂枝。
臣:芍药。
佐:生姜、大枣。
佐使:炙甘草。
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9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厚朴6g、杏仁6g。
⑵、桂枝加葛根汤:桂枝6g,白芍6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葛根12g。
⑶、桂枝加桂汤:桂枝15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⑷、桂枝加芍药汤:桂枝9g,白芍18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3、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各10-15g),细辛3-5g,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5-10g)。
君:羌活。
臣:防风、苍术。
佐:生地、黄芩。
使:⑴、大羌活汤:羌活、独活、防风、细辛、防己、黄芩、黄连、苍术、炙甘草、白术(各9g),知母、川芎、生地黄(各30g)。
4、香苏散:香附子120g,紫苏叶120g,炙甘草30g,陈皮60g。
散剂,每服6-9g。
汤剂,用量按比例酌减。
君:苏叶。
臣:香附。
佐:使:⑴、香苏葱豉汤:制香附4.5-6g、新会皮4.5-6g、鲜葱白3枚、紫苏4.5-9g、清炙草2-2.5g、淡豆豉9-12g、⑵、加味香苏散:紫苏叶5g、陈皮4g、香附4g、炙甘草2.5g、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g、川芎1.5g、生姜3片。
方剂学 43 邓中甲
方剂学43 邓中甲完带汤(续)肝郁木不疏土→脾虚不运湿浊下注,带下量多↓湿盛不能升发→脾不升清刚才我们讲到傅青主,对这个妇科带下,对白带的认识,他的一个相关理论,他有一句话,他说白带量多,脾湿下流,它是一种风木闭郁土中,如果风木不闭郁土中(风木是肝),那脾气自能升发,意思就是用疏肝的方法帮助脾胃升发清阳。
这是怎组成这个方的一个指导思想。
肝郁之后,产生的病变的机理。
首先木不疏土,导致脾虚,当然这个证在临床反应往往脾虚很突出,脾虚很突出就是有一组基本的脾虚表现,同时肝郁以后不能升发,肝的升发对脾的升清有关系,所以脾不能升清,加上脾虚不运,就湿盛,湿浊下注就造成带下量多,他的指导思想,是这样一个病机过程。
治疗方面,既要益气健脾,帮助脾运化水湿,又要通过疏肝解郁来帮助肝的升发。
这样使木能疏土,脾能升清,加上脾的运化来治疗这种脾虚带下。
所以病机上,完带汤是针对脾虚肝郁,临床上病人可以有肝郁的表现。
也可以从症状上不明显。
它是从带下的形成的机理,来推导这个病机和组方的。
这带下证的主治证,必然由两组构成,一个有基于的脾虚见证。
再加上往往白带量多,由于有气虚,脾不健运造成的湿浊下注,所以往往比较清稀,无臭味。
一组脾虚见证,加上带下,量多,清稀,无臭,这个构成了脾虚湿浊下注,这个带下证。
治法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疏肝的作用两个,一个帮助脾胃运化,脾虚之后,往往肝脾不和。
一个是疏肝有助脾的升清。
所以完带汤还是建立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的,利用建脾补气的四君子汤的基本结构。
方解君白朮燥湿运脾山药补脾,又固肾臣人参四君子汤基础苍朮白芍车前子泌别清浊佐陈皮理气化湿柴胡疏肝,又升清阳黑芥穗疏肝收涩使甘草益气,调和药味所不同的,它是白朮、苍朮同用,增加燥湿运脾的作用。
又用了山药,山药在完带汤里一般用量也较大。
用山药既能补脾,又能固肾。
带下,从妇科看,带脉失固,所以用山药固肾。
这样四君子汤基础上加上山药,又用苍朮。
他不用茯苓的意思,是和补中益气汤那种用法一样的。
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
邓中甲《中医⽅剂学》教学⽚(1—82全集)《中医⽅剂学》01、绪⾔、总论 54:05播放: 21,077《中医⽅剂学》02、发展简史 54:20播放: 9,519《中医⽅剂学》03、第⼆章⽅剂... 52:50播放: 9,061《中医⽅剂学》04、医门⼋法:... 40:03播放: 6,150《中医⽅剂学》05、吐法的适应... 51:32播放: 4,681《中医⽅剂学》06、和法常⽤分... 51:43播放: 4,625《中医⽅剂学》07、消法和下法... 55:25播放: 4,608《中医⽅剂学》08、⽅剂的配伍... 56:46播放: 5,611《中医⽅剂学》09、⽅剂的配伍... 50:25播放: 4,077《中医⽅剂学》10、⽅剂的基本... 51:42播放: 6,408《中医⽅剂学》11、⽅剂的基本... 54:16播放: 5,636《中医⽅剂学》12、剂型更换的变化 44:09播放: 3,185《中医⽅剂学》13、总论⼩结。
... 44:14播放: 6,673《中医⽅剂学》14、⿇黄汤(⼆... 52:10播放: 7,907《中医⽅剂学》15、桂枝汤(⼆... 42:12播放: 5,471《中医⽅剂学》16、九味羌活汤... 45:59播放: 5,304《中医⽅剂学》17、⼩青龙汤、... 47:12播放: 5,098《中医⽅剂学》18、⽌嗽散(⼆... 52:21播放: 5,774《中医⽅剂学》19、银翘散(⼆... 42:22播放: 4,277《中医⽅剂学》20、⿇杏⽯⽢汤... 58:03播放: 5,151⾸页 | << | 1 2345 | >> | 末页82条的第1-20条。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全文汇总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外感风寒证病机发展主要方向1卫阳被遏→营阴郁滞2肺卫受邪→肺失宣降3表寒郁闭→入里化热中医经常把疾病分为两类─外感,内伤。
外感病的一大类的治法和代表性方剂。
所以这是一个大章,很重要的。
解表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辛温解表,适合于外感风寒证为主的。
第二类辛凉解表。
第三类扶正解表。
分别适合于针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类的,以及体虚外感。
我们第一节讨论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针对外感风寒证。
这种外感风寒证的基本表现,恶寒发热,恶寒偏重,这是共性的。
可以有汗或无汗。
根据表虚表实的情况不同。
脉呢,浮脉,舌呢,舌苔一般薄白。
没有设及到整体的气化,没有影响到整体性的气血变化,一般舌质舌苔不变的。
这是外感风寒证的共性。
外感风寒证,它主要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也就是涉及到它一种兼证的出现方面,哪些方面。
风寒外感以后,由于受到寒邪,首先郁遏体表的阳气。
典型的风寒多是这样。
郁遏体表阳气,造成卫阳被郁遏。
那寒性收引凝滞,导致营阴,营为血中之精气,营阴郁滞,那就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所以第一个从病机发展来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之后,引起的疼痛这个方面,是外感风寒里常见的病机发展的一个可能性。
第二个外感风寒以后,外邪束表,肺卫首当其冲,造成肺气不能宣发,以致引起肺气失于宣降,导致以轻则咳嗽,重则气喘,为主要表现的这种风寒引起肺失宣降证。
这是第二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由于外邪要入里,入里过程邪正都能化热,形成外寒内热证。
这又是一类,这常见的。
麻黄汤《伤寒论》学习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麻黄汤这个方,很多方剂学教材也好,参考书也好,都放在第一个。
为什么放在第一个?有很多方剂首先要了解,学这张方的目的是什么?说它是个基础方。
同时,它有学习的另外一些特定意义。
所以我们很多方有的要标出来,它学习的典型性意义。
它出在《伤寒论》,学习麻黄汤典型性意义有两个。
一个方面,历来把这个方,叫做“伤寒正局”。
古人说它“伤寒正局”,“伤寒”是外感风寒,提到“伤寒”是指的风寒中间重于寒,侧重于寒邪。
方剂学36邓中甲
方剂学 36 邓中甲功用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前一节课讨论到芍药汤的主证的病机分析,它涉及到湿热痢,湿热壅滞肠道造成气血不和,所以功用是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在这方制定的刘河间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里边,对这个治法他提出了调气和血的重要性。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这一点,这个治法,对于解除痢疾病人症状上产生的痛苦,也就是通过调气和血,更有助于湿热的排出。
这个是很有意义的,应该说医学史上治疗痢疾的一个进步。
所以这一点,尽管过去有些医家把痢疾涉及气分,涉及血分来区分,就是芍药汤和后面要讲到的白头翁汤,不同时代产生方剂的区别。
我觉得不能绝然这样区分,芍药汤实际上是湿热为主的,有气滞血瘀,多少也涉及到血分,也有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
仅仅不同于在调气和血这种治法,创新治法的结合运用。
所以在后面的变化运用里,就包括白头翁汤变化运用,现在临床上还是把调气合血的这种治法,和一些结构结合进去的。
方解芍药汤方义分析,历来也有些认识的不同。
我们现在把黄芩、黄连作君药,六版七版都这样。
历代把黄芩、黄连做君药的,也有一些医家。
但有一部分由于它是叫芍药汤,以芍药、当归作君药。
五版就是这样定的。
作为湿热痢疾,应该是清热燥湿。
黄芩、黄连治痢之最。
治疗湿热泄泻,湿热痢疾,往往首选的这些。
黄芩、黄连应该作为主体,方中的君药,比较适合。
如果放在清热剂,而且又是以芍药作君药的话,那芍药不是符合清热剂,以清热药物为主。
治疗里热证这个定义。
既然一类方剂用药特点,治疗证候特点,由这个定义来做界定,应该尽可能符合,有些比较难处理。
比如过去固涩剂,第一个方玉屏风散,一位固涩药都没有,最后一个方,完带汤,也没有固涩药。
所以以固涩药为主组成,治疗气血津液滑脱散失的证候的,这类方叫固涩剂。
我有时开玩笑,从头到尾都没有固涩药,第一个方到最后一个方。
中间方当然有了。
像这个方也存在这个问题,过去讲到芍药汤,说芍药、当归作君药,学生说的是,那你的定义里头不对呀,这也是黄芩、黄连应该作君药的理由之一。
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上一次我们讨论到猪苓汤,讨论到猪苓汤的主治证候的病机分析和方义分析,以及猪苓汤的配伍特点。
下面我们把猪苓汤和五苓散从病机到配伍上进行一个比较,前面讲到了五苓散是属于外邪入里,循经传腑,这个腑是膀胱。
所以外邪入里,循经传腑,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导致了关门开合不利,所以以小便不利为主症,同时它伴随有水逆证,所以蓄水证,加水逆证。
蓄水证表现在由于水液不化不能布散,口干渴欲饮水,但是水入即吐。
这个水逆呢,还有脐下动悸,造成头眩心悸,也可以咳嗽,所以五苓散证主要是病位在膀胱。
五苓散证既有外邪入里,影响膀胱气化的一个层面,又有内因当中呢,脾的运化不足,阳不化气,有这个基础。
所以用药,以利水渗湿的泽泻、猪苓、茯苓和健脾、温阳化气的白术、桂枝组合。
就成为一个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温阳健脾一张治疗蓄水证的名方。
猪苓汤和五苓散,有很多共同地方,从《伤寒论》角度来看,猪苓汤它也是指外邪入里化热,传入下焦,引起水蓄下焦,水热互结,小便不利。
然后由于热象明显,可以造成水气上逆,热扰心神,热伤阴液这些变化。
所以它可以有心烦、失眠、咳嗽、呕吐这些相应的表现。
从病机比较来看,虽然病位都涉及膀胱,但猪苓汤它涉及阳明胃,它实际水热互结,在里影响到膀胱、胃两个病位,所以涉及到胃,又加上热比五苓散证重,比较突出,所以伤阴明显。
因此在治法上猪苓汤就是利水渗湿和养阴清热相结合,所以它的功效,就是利水清热养阴,那用药呢,同样用了泽泻、猪苓、茯苓三个药来利水渗湿,但是相应的配了滑石和阿胶,配滑石增强了全方的利水渗湿作用;配阿胶呢,考虑到阴伤,考虑到一定程度的伤阴。
阿胶在这个方里的配伍,我们现代的研究发现,它有促进其它几味药的成分吸收的这个作用,当然古代不一定认识到这个,但实际当中的效果呢,恰恰从后来的我们现代的实验相吻合。
猪苓汤这个方在使用当中,当然《伤寒论》也提出来了,阳明有热,如果汗出多,这个方不适宜使用。
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
上节课我们讲到消食剂,消食剂的消食化滞,后来讨论到消食健脾的概述。
健脾丸下面我们讲消食健脾的一张重点方,健脾丸。
健脾丸是Ⅰ类方,重点方,是临床常用的方。
健脾丸的主治证候病机是脾虚食积证,也就是说,从正气来讲,有脾虚的基础,食积是这种邪实的表现,这两者的一个比例上,是以脾虚为主,食积为次。
这类病人往往是由于长期的、或者慢性病、或者反复饮食积滞,伤损脾胃之气,而造成了脾虚,脾虚以后,运化能力更差了,更容易食积,所以这类病人往往跟正常人比较,他稍微多吃一口,饮食就停滞了,并不见得吃很多。
所以在治疗方面,健脾消食是主要治法,而且是以健脾为主。
脾虚食积证这个证候表现,我们把它分为两个部分。
脾虚实际上就是一组相当于四君子汤证的脾胃气虚证,我们这个表上,有的教材主治里边,用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脉虚弱作为代表。
那平时面色萎白、面色萎黄,发语声低,四肢乏力,这种状况,应该说平素就存在,一旦有饮食不慎,就产生食积的表现。
所以食积表现,食少难消,这类病人本身饮食就吃得较少,食少,稍微多一点就难于消化;那稍微吃多一点,饮食就积滞,积滞造成阻滞气机,脘腹痞闷;饮食积滞之后,就会郁而化热,苔腻是食积的表现,微黄是饮食化热的象征。
所以从主治证候来讲,这两个方面,一个脾虚,一个食积,同时出现。
这个证候脾虚为主,所以我们在治法方面是消补兼施,补重于消,所以健脾是主要的,帮助脾胃运化是主要的,消食是次要的,这两者结合,以健脾为主的。
这个方从方义分析来看,我们这个表上按照教材以君臣佐使这样排列的。
实际上方义分析,可以按照复方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先看看以复方的角度分析。
人参、白术、茯苓和后面的甘草,就是个完整的四君子汤,就是一个健脾益气的基础方,治疗脾虚的基础方,这样来理解,不一定拆开,因为它是个复方了。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上山药,山药也是个补脾的药,上可以润肺,中可以补脾,下可以固肾。
中医执业医生 方剂学 第十单元 固涩剂
第十单元固涩剂细目一概述1.固涩剂的适用范围固涩剂主要适用于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
凡是气、血、精、津滑脱不禁,散失不收,表现为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均可使用固涩剂治疗。
2.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皆因正气亏虚而致,故应根据病情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
(2)若为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者,须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同脱,而非单纯固涩剂所能治疗。
(3)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而设,故凡外邪未去,误用固涩,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此外,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剂所适用。
细目二固表止汗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黄芪一两麻黄根一两煅牡蛎一两小麦百余粒方歌: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速记:骑马卖牡蛎。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
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配伍意义:本方证乃由卫气不固,阴液外泄,心阴不足,阳不潜藏,心气耗伤所致。
治宜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方中煅牡蛎质重咸涩微寒,重可镇心,咸以潜阳,涩能敛汗,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
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
君臣相配,是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的常用组合。
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为佐药。
小麦甘凉,专入心经,益心气,养心阴,退虚热,为佐使药。
全方配伍,益气固表,敛阴潜阳,涩补共用,则腠理得固,气阴得养,心阳内潜,汗出止而神魂定,气阴充而正气复。
【方剂鉴别】牡蛎散与玉屏风散的异同二方均有黄芪,有益气固表之功用,用于治疗自汗证。
玉屏风散主要用于表虚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牡蛎散主要用于肺卫气虚证。
细目三敛肺止咳九仙散《卫生宝鉴》组成:人参一两款冬花一两桑白皮一两桔梗一两五味子一两阿胶一两乌梅一两贝母半两罂粟壳八两方歌:九仙散用乌梅参,桔梗桑皮粟壳君;贝母款冬胶五味,敛肺止咳益气阴。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方剂学 11 邓中甲
方剂学11 邓中甲上一次在第二节里面讨论了方剂组成的一个基本结构,从君臣佐使这个基本结构来看,组成一个方剂就象一支军队,这个实际上是受古代哲学,道家思想分化出来的兵家的影响,所以中医学过去很多医家说用药如用兵,君臣佐使的这个结构相当于一支有组织的军队,象君药,它就是一个相当于主帅、元帅,这元帅左右总要有协助的,相当于臣药,分别协助它打正面部队的,或者打重要的侧面部队的,佐药它包含了意思里头有,比如说佐助药就相当于打地方部队,或者地方游击队这类的,这个佐制药,那一支军队里,有从事军法工作的,纪律工作的,反佐药,它有要在外面要做策反工作的。
也就是古代兵法上的反间计这一类的。
那调和药就相当于做统战工作的。
整个就是调和整个方子,遇寒缓其寒,遇热缓其热,调和诸药。
引经报使,相当于是军队里面的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要带路的,做向导的。
所以这整个我们后面,还有些方这个设计上,就相当于一支军队,主次分明,各方面照顾到。
所以这样呢,君臣佐使的结构,才能保证这种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疗效。
方剂的变化形式我们了解了方剂组成基本结构之后,第三节讨论方剂的变化形式。
那就是说,运用方剂的时候,有哪些基本的变化的方式。
既要强调方剂的原则,方剂的基本结构,又要强调它的一定变化,这是我们中医学整体观、动态观所决定的。
所以第一个问题呢,为什么方剂运用必须变化,这个用方当中,守方和变化,有些老中医叫斢手,斢手就是变化,守方和变化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讲,从我们学习中医几十年过程当中体会,年轻中医难斢手,到一定年龄以后,斢手比较灵活了,但有很多因素,包括一些,我自己看法,年龄大了生理因素这些,有的时候守方就不容易。
各个年龄段有各个年龄段的特点。
并不见得老了以后甚么都强。
这个特别在年轻时代来说,一个方用下去有效挺高兴,吃了两付以后,病情变化了,这个时候该怎么用?这就成为个问题了。
他守方容易,当然没有效,又认证的重新辫证论治,再来确立治法,组织方剂。
方剂学 01 邓中甲
方剂学01 邓中甲方剂学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集中反映在它在临床上体现出整体动态的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思想,动态的思想,在《方剂学》中反映得非常突出。
因此,它是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学科的重视上很大差别的一个方面。
现代医学重药轻方,它是以药物为基本单元,即使有方,也把它还原为药。
中医学有轻药重方的特点,有些人说,重药更重方。
第一部分:绪言讨论三个问题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
2.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与任务。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什么是方剂、《方剂学》?有些人误解为处方签上写上几味药,那个药物群体,就说“这个方剂怎么样”。
把任何一个处方和方剂等同。
这是不恰当的。
因方剂有很严格的规定性的。
“方”有规定,规矩的意思。
“以规成圆,以矩成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剂”字在战国以前与“齐”是相通的。
工具书中解释“剂”为“排比而整齐谓之齐”,“参差而无杂谓之齐”“排比而整齐”指事物排列当中,不管它有的是高矮、有的是多少,它都有一定的整齐度。
有一定的规矩,这叫“剂”。
既使是高高低低的,参差不齐了,但是它符合一定的规定性,也叫“剂”。
由此可见,方剂是以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成的。
《汉书艺文志》里,第一次提到了这个“方”的规定性,它涉及到组织方剂时要考虑到药物的寒温,也就是药性了,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经过一些炮制加工调配,水火之剂,达到“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达到治病目的。
方剂应该是在辨证论治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结构的要求(君臣佐使),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不是一个简单的药物拼凑或者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被称为符合要求的方剂。
方剂学是一个学科的名称,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它强调两个问题:(1)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
中医药学历来用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来概括它。
理是理论,包括生理[脏像学说为代表]、病理[病因病机学说为代表],以及治法、方剂、中药。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全文汇总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外感风寒证病机发展主要方向1卫阳被遏→营阴郁滞2肺卫受邪→肺失宣降3表寒郁闭→入里化热中医经常把疾病分为两类─外感,内伤。
外感病的一大类的治法和代表性方剂。
所以这是一个大章,很重要的。
解表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辛温解表,适合于外感风寒证为主的。
第二类辛凉解表。
第三类扶正解表。
分别适合于针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类的,以及体虚外感。
我们第一节讨论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针对外感风寒证。
这种外感风寒证的基本表现,恶寒发热,恶寒偏重,这是共性的。
可以有汗或无汗。
根据表虚表实的情况不同。
脉呢,浮脉,舌呢,舌苔一般薄白。
没有设及到整体的气化,没有影响到整体性的气血变化,一般舌质舌苔不变的。
这是外感风寒证的共性。
外感风寒证,它主要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也就是涉及到它一种兼证的出现方面,哪些方面。
风寒外感以后,由于受到寒邪,首先郁遏体表的阳气。
典型的风寒多是这样。
郁遏体表阳气,造成卫阳被郁遏。
那寒性收引凝滞,导致营阴,营为血中之精气,营阴郁滞,那就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所以第一个从病机发展来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之后,引起的疼痛这个方面,是外感风寒里常见的病机发展的一个可能性。
第二个外感风寒以后,外邪束表,肺卫首当其冲,造成肺气不能宣发,以致引起肺气失于宣降,导致以轻则咳嗽,重则气喘,为主要表现的这种风寒引起肺失宣降证。
这是第二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由于外邪要入里,入里过程邪正都能化热,形成外寒内热证。
这又是一类,这常见的。
麻黄汤《伤寒论》学习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麻黄汤这个方,很多方剂学教材也好,参考书也好,都放在第一个。
为什么放在第一个?有很多方剂首先要了解,学这张方的目的是什么?说它是个基础方。
同时,它有学习的另外一些特定意义。
所以我们很多方有的要标出来,它学习的典型性意义。
它出在《伤寒论》,学习麻黄汤典型性意义有两个。
一个方面,历来把这个方,叫做“伤寒正局”。
古人说它“伤寒正局”,“伤寒”是外感风寒,提到“伤寒”是指的风寒中间重于寒,侧重于寒邪。
方剂学50邓中甲
方剂学50邓中甲固涩剂前面讨论到第三节,涩肠固脱。
第四节涩精止遗适用病证肾虚失固f 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膀胱失约、尿频遗尿。
病位以肾为中心,包括精关不固、膀胱失约两个方面,都直接受肾气的主司。
我们选用的方是以桑膘蛸散,二类方为代表。
桑膘蛸散二类方《本草衍义》主治分析心肾两虚,心肾不交证肾之精气不足是个本,涉及到心肾不交,心肾两虚,在肾反映精气不足,肾精不足以后肾气的化生必然受影响,肾气虚可以膀胱失约,肾气司关门开合,所以产生小便频数,膀胱气化不利,清浊可以不分,尿如米泔,膀胱失约可以遗尿。
肾气不足,对肾精失去封藏,也可以遗精、滑泄。
心的方面,主要反映心气的虚弱,主证里心神恍惚,健忘,这也是一种心气不足的表现。
心肾两者是水火之脏,正常情况下,水火应当既济,心肾相交。
具体反应在心神要控制肾精,神要驭精,肾精又是心神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
精要养神,现在心肾两虚,心肾不交,两者相互的一种滋生促进控制作用,就平衡打破,精不养神,神不驭精,这样一种相互恶性循环的机制。
越是这种遗精、遗尿的发生,本身也使心神的气更加虚弱。
心的神气虚弱,更不能控制下元的肾精,古人说,心动则神摇,神摇则精泄”。
说明心神、肾精之间的一个正常连系。
这种连系打破了,就形成这类的心肾两虚的心肾不交证。
治法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既要分别的针对心神、肾精的治疗,同时要恢复它交通心肾。
恢复两者的正常协调平衡。
方解桑膘蛸是君药,是补肾固肾止遗的常用药。
桑膘蛸、龙骨、龟甲相配,君臣相配,构成一个常用的涩精止遗,龙骨擅长于收摄,它既能收摄肾精,也能收摄心气,龟甲能滋阴补肾,也有收涩潜阳的作用。
用人参、茯苓、当归,人参补五脏,擅长于安神定志。
茯苓也有安神的作用。
在这方里,如果不是用于像清浊不分,用于涩精这一类,可以用茯神。
当归呢,配合人参益气养血补虚。
菖蒲远志这一组是中医常用来交通心肾,常用的组合。
这样一个桑膘蛸散的结构,它是以收涩为主,结合了调补心肾,这是临床治疗遗精、遗尿的常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