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英文化与翻译的差异ppt课件
![中英文化与翻译的差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fae6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6.png)
3.联想的差异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 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如鱼得水 like a duck to water 多如牛毛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5、宗教信仰的差异:
❖ 相比较而言,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 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
❖ 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 (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 佳节难逢)
❖ 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 (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 字架, 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
❖ 如,在英美国家,人们喜欢养狗,因此常以 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卑劣之意。狗在英 美国家还有着“人之良友”(man‘s best friend)之美称。
❖ Every dog has its day. 人人都有得意日。 ❖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个幸运儿。
❖ 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 (十字 挂胸前,鬼魅藏心间)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 人倒 霉,喝凉水也塞牙。(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 惯)
《传统文化与翻译》课件
![《传统文化与翻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559f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8.png)
语言差异: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语 言表达方式不同, 需要翻译者理解 并转换
历史背景: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历 史事件和历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社 会习俗和价值观, 需要翻译者理解 和尊重
宗教信仰: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宗 教信仰和禁忌, 需要翻译者了解 和避免冒犯
翻译中文化背景的处理方法
践案 例 分 析 与 实
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一:《红楼梦》的翻译 案例二:《西游记》的翻译 案例三:《三国演义》的翻译 案例四:《水浒传》的翻译 案例五:《金瓶梅》的翻译 案例六:《聊斋志异》的翻译
实践经验分享
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差异,避免误解 翻译时,要尊重原文,保持原文的韵味和内涵 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通俗性,便于读者理解
拟人:将事物赋予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对仗:上下句或词组在结构、音韵、意义等方面相互对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
传统文化中的词汇含义
成语:简洁明了, 寓意深刻
谚语:通俗易懂, 富有哲理
典故:历史故事, 寓意深刻
诗词:优美典雅, 寓意深远
翻译传统艺术:如京剧、昆曲等
翻译传统医学:如中医、针灸等
化翻 的译 创中 新传
统 文
传统文化的创新需求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保护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 化的融合
传统文化的创新与 传播
传统文化的创新与 国际交流
翻译中传统文化的创新方式
保留原文风格: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的风格和特点,使译文具有原文的韵味和特色。
实际操作技巧
翻译前,了解原文 的文化背景和语言 特点
翻译时,注意保持 原文的语境和情感 色彩
第七部分--文化与翻译PPT课件
![第七部分--文化与翻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1cd1b9a98271fe910ef9ed.png)
• CEO
• IELTS: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 Sit-com: situation com- edy
17
• 5. 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时,有时会出现“汉 外合译”的现象,有人称为“牙缝中夹菜 叶子”。
• 1 ) I feel honoured to be invited to deliver the keynote address at today's conference on the implications of China's prospective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 文化、语言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 互为前提的关系。
• (引自同上)
-
16
• 4. 通过翻译,大量引进了西方文学、社 会科学科技等方面的术语和表达方法:
• crocodile tears
• Olive branch
• Sour grapes
• Logic
• Radar
• Supermarket
-
10
民族性
-
11
延续性 岭南文化中的工夫茶:
-
12
流变性(cultural drift)
具体指某一文化在传承过 程中,某些传统、习俗、史 实、神话、传说等的失传。
-
13
兼容性
•
-
14
文化交流的结果:
• 林语堂曾幽默地说,人类大同生 活的概括:理想的生活是这样 的:住在英国的乡村,用美国的 水电煤气,雇一个中国厨师、 娶个日本太太、交个法国情人。
文化与翻译 ppt课件
![文化与翻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f9974cbd64783e09122bc5.png)
be unpopular
land oneself in serious trouble
be unable to stand
ppt课件
19
Terms relating to “吃”:
吃老本
吃软不吃硬
吃闲饭 吃香
live off one’s past gains
be open to persuasion, but not to coercion
一丘之貉。 birds of a feather: people of similar interests or
personalities 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同类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in a context denoting bad persons 一路货,臭味相投者
ppt课件
14
Gild the lily
15
Shakespeare: King John
“To gild refined gold, to paint the lily…is wasteful and ridiculous excess. ”
ppt课件
16
In China, when people meet…
甲:“吃了吗?” 乙:“吃啦!”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ppt课件
5
Language is not isolated.
Every language belongs to a certain culture.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language and cultural identity.
land oneself in serious trouble
be unable to stand
ppt课件
19
Terms relating to “吃”:
吃老本
吃软不吃硬
吃闲饭 吃香
live off one’s past gains
be open to persuasion, but not to coercion
一丘之貉。 birds of a feather: people of similar interests or
personalities 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同类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in a context denoting bad persons 一路货,臭味相投者
ppt课件
14
Gild the lily
15
Shakespeare: King John
“To gild refined gold, to paint the lily…is wasteful and ridiculous excess. ”
ppt课件
16
In China, when people meet…
甲:“吃了吗?” 乙:“吃啦!”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ppt课件
5
Language is not isolated.
Every language belongs to a certain culture.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language and cultural identity.
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课件
![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03a2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2.png)
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课 件
目录
• 引言 • 语言与文化的联系 •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策略 • 文化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 文化策略的评估与优化 • 结论
01
引言
文化翻译的定义
01
文化翻译是指将源语言中的文化 信息、形象和概念翻译成目标语 言中的对应表达,同时保持源语 言的文化特征和风格。
02
文化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传神达意,避免硬译
翻译小说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避 免过于直译或硬译,以免影响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
保留原作中的讽刺和幽默
中国小说中常常包含讽刺和幽默元素,这些元素在翻译时 需要尽量保留,以保持原作的艺术魅力。
实例三:新闻翻译中的文化策略
1 2 3
简洁明了,避免歧义
新闻报道通常要求简洁明了,翻译时要避免使用 歧义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免引起误解。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 响,二者不可分割。
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如成语、典故、谚语等。
这些文化元素是民族历史、风俗 习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
面的反映。
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深 入了解和把握文化的本质。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和习惯存在差异。
提高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 之处,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 参加跨文化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跨文
、文化敏感度和沟通技巧等。
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06
结论
汉英翻译中文化策略的意义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翻译,将本国文化传播到其 他国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目录
• 引言 • 语言与文化的联系 •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策略 • 文化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 文化策略的评估与优化 • 结论
01
引言
文化翻译的定义
01
文化翻译是指将源语言中的文化 信息、形象和概念翻译成目标语 言中的对应表达,同时保持源语 言的文化特征和风格。
02
文化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传神达意,避免硬译
翻译小说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避 免过于直译或硬译,以免影响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
保留原作中的讽刺和幽默
中国小说中常常包含讽刺和幽默元素,这些元素在翻译时 需要尽量保留,以保持原作的艺术魅力。
实例三:新闻翻译中的文化策略
1 2 3
简洁明了,避免歧义
新闻报道通常要求简洁明了,翻译时要避免使用 歧义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免引起误解。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 响,二者不可分割。
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如成语、典故、谚语等。
这些文化元素是民族历史、风俗 习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
面的反映。
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深 入了解和把握文化的本质。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和习惯存在差异。
提高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 之处,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 参加跨文化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跨文
、文化敏感度和沟通技巧等。
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06
结论
汉英翻译中文化策略的意义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翻译,将本国文化传播到其 他国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文化与翻译PPT精选文档
![文化与翻译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958ab580b4e767f5acfce61.png)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cannot understand easterner’s over-modesty. The reaction of the restaurant is nothing unusual. Li may change his words like this: “The cuisine of your country is really great. It is
10
America is a country with highly valued individualism.
They express themselves rather directly. They tend to hear words literally, therefore they
Literally, Li’s words are inappropriate, but they do convey the meaning of respect.
Here the language form is different from its content, a phenomenon which can only be found in eastern culture.
7
(今天承蒙各位光临,不胜荣幸。我们略 备粗馔,聊表寸心,没有什么可口的东 西,不成敬意,请大家多多包涵……)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cannot understand easterner’s over-modesty. The reaction of the restaurant is nothing unusual. Li may change his words like this: “The cuisine of your country is really great. It is
10
America is a country with highly valued individualism.
They express themselves rather directly. They tend to hear words literally, therefore they
Literally, Li’s words are inappropriate, but they do convey the meaning of respect.
Here the language form is different from its content, a phenomenon which can only be found in eastern culture.
7
(今天承蒙各位光临,不胜荣幸。我们略 备粗馔,聊表寸心,没有什么可口的东 西,不成敬意,请大家多多包涵……)
文化与翻译 ppt课件
![文化与翻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d7ba89de80d4d8d05a4f17.png)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成语短语,喻义相同但所采用 的喻体迥异,其原因也都是由于不同的文体习俗所 引起的不同的语义联想所决定的。
一箭双雕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杀鸡取卵 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害群之马 black sheep 爱屋及乌 love me, love my dog 本末倒置 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掌上明珠 apple of the eye
(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
(钱钟书:《围城》)
The wine in X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
西方人无法理解“醋”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故在 译文中增译“in his jealousy”,便于英语国家读者理 解句子的隐含之义
我属鸡。我从来不吃鸡,鸡年是我的本命年。
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I never eat chicke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will bring me good luck or bad luck.
(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use 12 animals, representing the 12 Earthly Branchese, to symbolize the year in which a person is born. Spring festival 1993, for example,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People born in this year have the rooster as their life symbol. All other years of the rooster, according to an old Chinese saying, become either good-orbad-luck years for them.)
英语中文化与翻译(精编课件).ppt
![英语中文化与翻译(精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38f5edb4daa58da0114ad8.png)
精品课件
刚与柔
• 孔子问道于老子,“什么是道呀?”老子比孔子 年纪大,他张开口不说话。孔子看了半天,回家 又想了半天,终于恍然大悟。为什么呢?老子年 纪大了,牙齿没了,舌头还在。后来辛弃疾就有 诗为证:“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 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 树枝因积雪过多而折断:西方人会认为The limb was too weak.(缺乏刚性和强度) 中国人则往往 认为The limb was too strong.(缺乏可塑性或柔 性)
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 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 而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 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文化的特征,如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 文化水平。
精品课件
文化的含义 2
精品课件
文化意象的处理:音译加类别词
• jeep • hamburger • bowling
• 吉普车 • 汉堡包 • 保龄球
精品课件
文化意象的处理:移译法
• ICU • KTV • 卡拉OK • XO • CT • ISO 9001
精品课件
文化意象的处理:解释法
• dissident • Sunday saint • go Dutch • a button-down
导言
• Breakfast 牛奶,面包; 豆浆,油条 • 参观水族馆 美国人:terrific,赞美鱼硕大无比 德国人:详细了解水温和鱼的习性 日本人:考察鱼缸的质地和成本 中国人:这鱼好看是好看,能吃吗?
精品课件
导入译例 1 • The reputable scientist and Nobel Prize
刚与柔
• 孔子问道于老子,“什么是道呀?”老子比孔子 年纪大,他张开口不说话。孔子看了半天,回家 又想了半天,终于恍然大悟。为什么呢?老子年 纪大了,牙齿没了,舌头还在。后来辛弃疾就有 诗为证:“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 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 树枝因积雪过多而折断:西方人会认为The limb was too weak.(缺乏刚性和强度) 中国人则往往 认为The limb was too strong.(缺乏可塑性或柔 性)
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 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 而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 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文化的特征,如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 文化水平。
精品课件
文化的含义 2
精品课件
文化意象的处理:音译加类别词
• jeep • hamburger • bowling
• 吉普车 • 汉堡包 • 保龄球
精品课件
文化意象的处理:移译法
• ICU • KTV • 卡拉OK • XO • CT • ISO 9001
精品课件
文化意象的处理:解释法
• dissident • Sunday saint • go Dutch • a button-down
导言
• Breakfast 牛奶,面包; 豆浆,油条 • 参观水族馆 美国人:terrific,赞美鱼硕大无比 德国人:详细了解水温和鱼的习性 日本人:考察鱼缸的质地和成本 中国人:这鱼好看是好看,能吃吗?
精品课件
导入译例 1 • The reputable scientist and Nobel Prize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304f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3.png)
3、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文本类 型
纽马克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表达型和呼吁型。在翻译过程中,对 于不同文本类型,译者需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文化负载词。例如,在信 息型文本中,翻译应侧重于准确传达信息,因此在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需 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其含义;在表达型文本中,翻译应注重表达原文的情感和语气, 因此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
2、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规范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和 交往方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社会习俗,这些习俗往往影响到语言的表达。例 如,一些文化中很常见的言语或行为,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不恰当的。因 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目标语言的社会习俗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准确传达原 文的含义。
引言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纽马克翻译理论 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和语义转换的准确性。在 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一个难点,其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因素增 加了翻译的难度。本次演示旨在探讨纽马克翻译理论在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 应用。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结论
纽马克翻译理论为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通过对 其识别、转换、战略选择和文本类型的分析及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文化负 载词的翻译难题。然而,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纽马克翻译理论外,还需 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语境、修辞和读者反应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纽 马克翻译理论的应用范围,并结合其他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汉语文化负载词 的翻译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最后是意译法。这种方法是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深层含义和背景信息转化为 目标语言中更为直观和易懂的词汇。例如,“红娘”可以翻译成“matchmaker”, 这样观众就可以理解这个词所代表的人物及其在婚姻中的角色。
外语翻译与文化交流培训ppt
![外语翻译与文化交流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6279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f.png)
地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
跨文化沟通
旅游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还 需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冲突。
外语翻译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商务合同翻译
商务合同翻译要求准确、专业,确保合同条款的准确传达,避免 因语言歧义造成商业纠纷。
商务报告翻译
商务报告翻译涉及市场分析、产品介绍、销售数据等方面的信息传 递,要求用词准确、逻辑清晰。
05
CATALOGUE
外语翻译与文化交流的实际应用
外语翻译在旅游交流中的应用
旅游翻译
旅游翻译涉及景点介绍、酒店服 务、交通指南等方面的信息传递 ,要求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同时 考虑游客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
导游词翻译
导游词翻译需要将旅游景点的历 史、文化、特色等信息以恰当的 语言传达给游客,帮助游客更好
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应保持译 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上的一 致性,避免过度改写或删减原
文内容。
04
CATALOGUE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与构成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进行有效、得体、适当的沟通交流的能 力。
它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三个层面,其中认知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 言知识、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等;情感能力包括文化敏感度、文化包容和文化适 应等;行为能力则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实际表现出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存在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 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应对策略包括 了解对方文化、尊重差异、寻找共同点。
政治与意识形态差异
政治与意识形态差异可能导致国际文化交流的困难和限制 。应对策略包括坚持平等、尊重、互利原则,寻求共同利 益。
跨文化沟通
旅游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还 需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冲突。
外语翻译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商务合同翻译
商务合同翻译要求准确、专业,确保合同条款的准确传达,避免 因语言歧义造成商业纠纷。
商务报告翻译
商务报告翻译涉及市场分析、产品介绍、销售数据等方面的信息传 递,要求用词准确、逻辑清晰。
05
CATALOGUE
外语翻译与文化交流的实际应用
外语翻译在旅游交流中的应用
旅游翻译
旅游翻译涉及景点介绍、酒店服 务、交通指南等方面的信息传递 ,要求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同时 考虑游客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
导游词翻译
导游词翻译需要将旅游景点的历 史、文化、特色等信息以恰当的 语言传达给游客,帮助游客更好
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应保持译 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上的一 致性,避免过度改写或删减原
文内容。
04
CATALOGUE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与构成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进行有效、得体、适当的沟通交流的能 力。
它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三个层面,其中认知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 言知识、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等;情感能力包括文化敏感度、文化包容和文化适 应等;行为能力则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实际表现出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存在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 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应对策略包括 了解对方文化、尊重差异、寻找共同点。
政治与意识形态差异
政治与意识形态差异可能导致国际文化交流的困难和限制 。应对策略包括坚持平等、尊重、互利原则,寻求共同利 益。
翻译与文化(修改)PPT课件
![翻译与文化(修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f3ae3fe45c3b3566ec8b14.png)
翻译中的文化渗透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通过翻译输入的信息绝对不能 简单理解成原语文本所蕴含的信息。输出的译入语中会携带一种“异质性”,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有意识地保留这种异质性,那么他就会采取“异化” 的翻译策略,如有意识地迁移这种异质性,将其转化为译入语民族文化的特质 ,就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在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翻译活动当中, 可以找到相当多“异质性”和处理这种“异质性”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s a man sows,so he shall reap.
【岛国,航海业发达】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海面平静,人人都可以当舵手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 进退两难
2019/12/31
2作家:屠格涅夫、契诃夫、莫泊桑、易卜生、显克微支、安徒生、高尔基、 阿尔志跋夫、田木田独步、武者小路实笃以及王尔德等
3译者:陈独秀、胡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汪中朋、罗 家伦、陶履恭、沈性仁、沈泽民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青年的翻译作品范围之广,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数之众 。
13
01
2019/12/31
Example
再以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重要刊物《新青 年》的翻译文学为例。
《新青年》一开始,即针对 国内思想界和文学界的现状, 有意识地位传播新思潮和文学 革命运动服务,积极翻译欧洲 和其他地区现实主义流派的作 家作品,为当时中国在文言与 白话冲突不断的时期,丰富和 完善民族语言系统作出了杰出 贡献。
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
、伦理习惯、政治制度 及经济关系等。
(三) 物质生活方 面,如饮食 、起居种种 享用,人类 对于自然界 求生存的各 种等。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s a man sows,so he shall reap.
【岛国,航海业发达】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海面平静,人人都可以当舵手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 进退两难
2019/12/31
2作家:屠格涅夫、契诃夫、莫泊桑、易卜生、显克微支、安徒生、高尔基、 阿尔志跋夫、田木田独步、武者小路实笃以及王尔德等
3译者:陈独秀、胡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汪中朋、罗 家伦、陶履恭、沈性仁、沈泽民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青年的翻译作品范围之广,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数之众 。
13
01
2019/12/31
Example
再以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重要刊物《新青 年》的翻译文学为例。
《新青年》一开始,即针对 国内思想界和文学界的现状, 有意识地位传播新思潮和文学 革命运动服务,积极翻译欧洲 和其他地区现实主义流派的作 家作品,为当时中国在文言与 白话冲突不断的时期,丰富和 完善民族语言系统作出了杰出 贡献。
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
、伦理习惯、政治制度 及经济关系等。
(三) 物质生活方 面,如饮食 、起居种种 享用,人类 对于自然界 求生存的各 种等。
汉英翻译基础文化ppt课件
![汉英翻译基础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b186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f.png)
例如:Religion ,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宗教就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战争 的灰烬中又复活了)。又如:Out of the ashes of the Suffragette Movement, phoenix like , a new feminist militancy was being born 。(在妇女参政之后,犹如传说中的 凤凰一样,产生了妇权运动的新的战斗精神)
母夜叉,最好离她远点)。中英文化的差
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
的联想截然不同。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
语中的“龙”这一概念,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 如“亚洲四小龙”可译 成“Four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s” 。
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很多文化元素 得到了融合,比如“马”,汉语中马有迅速、 力量的意思。如成语“快马加鞭”、“马不停 蹄”。西方人爱赌马, 有赛马这项比赛, 与马 相关的短语也有很多: • a willing horse 肯干的人 • to work like a horse 努力工作,在汉语里马 也经常比喻为吃苦耐劳的象征。 • a dark horse 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我国常说 的竞赛场中的“黑马“,就是一个外来词, 与英语意义有所不同,但都有出其不意的意 思。 • to change horse 调换领导,在这里,马是 领头的意思,而中国有“执牛耳”与之相关。
a cold fish 冷漠的人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
凡能到手的都要
You can’t make a crab walk straight.
母夜叉,最好离她远点)。中英文化的差
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
的联想截然不同。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
语中的“龙”这一概念,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 如“亚洲四小龙”可译 成“Four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s” 。
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很多文化元素 得到了融合,比如“马”,汉语中马有迅速、 力量的意思。如成语“快马加鞭”、“马不停 蹄”。西方人爱赌马, 有赛马这项比赛, 与马 相关的短语也有很多: • a willing horse 肯干的人 • to work like a horse 努力工作,在汉语里马 也经常比喻为吃苦耐劳的象征。 • a dark horse 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我国常说 的竞赛场中的“黑马“,就是一个外来词, 与英语意义有所不同,但都有出其不意的意 思。 • to change horse 调换领导,在这里,马是 领头的意思,而中国有“执牛耳”与之相关。
a cold fish 冷漠的人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
凡能到手的都要
You can’t make a crab walk straight.
第四讲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
![第四讲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33137e031126edb6e1a100e.png)
• The Pool Players. • Seven at the Golden Shovel.
• We real cool. We • Left school. We •
• Lurk late. We • Strike straight. We
• Sing sin. We • Thin gin. We
•
三、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移植
• 1、文化变形
• 比较: • 水仙祠 • 1 the Temple of the Narcissus(自林语堂译《浮生
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 • 2 The Temple of Watermymph(自杨宪益译《老残游
• 译者以其错误的西方文化图式阐释诗义必然不能
自圆其说,漏洞百出,因而错选twinge的语义项 “愧疚”,分别把remembering和fringe的意义扭曲为 “盘算”和“饰物珠宝”,以适应其错误构建的意义框
架。
• 此外,译者对西方饮食文化也不熟悉。如 锡制餐具一般价廉质劣,一日三餐以豆为 主食也绝非乐事,只能说明生活贫困。可 见宏观的文化知识对诗歌翻译中词语意义 的确定往往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笔者的 几位英美教师同事都能读出该诗的正确意 义,也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全诗试 改译如下:
• 译者注评:《食豆者》谴责寄生的生活。Bean一 词除了“豆子”外,还有“钱币”的意思,显然是双关 语
• 以下我们从诗歌阅读理解的各层次上详尽探讨以 上译诗的错误,以说明宏观的文化背景知识即图 式对诗歌意义理解的影响。
•
• 在词语语义层,错误可分为以下几类:1.错 选语义项,如twinge的主要语义项有“刺痛、 阵痛、剧痛”和“愧疚”,译者错选了“愧疚”; wood有“树林”和“木制品”等多种语义项,译 者错选了前者。twinklings一词的意思是“(眼 中)希望、快乐等的闪光”,却被译成“眨眼”; chipware一词是诗人的临时创造,意谓“有 豁口的盘碟”,却成了“碎屑”。
• We real cool. We • Left school. We •
• Lurk late. We • Strike straight. We
• Sing sin. We • Thin gin. We
•
三、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移植
• 1、文化变形
• 比较: • 水仙祠 • 1 the Temple of the Narcissus(自林语堂译《浮生
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 • 2 The Temple of Watermymph(自杨宪益译《老残游
• 译者以其错误的西方文化图式阐释诗义必然不能
自圆其说,漏洞百出,因而错选twinge的语义项 “愧疚”,分别把remembering和fringe的意义扭曲为 “盘算”和“饰物珠宝”,以适应其错误构建的意义框
架。
• 此外,译者对西方饮食文化也不熟悉。如 锡制餐具一般价廉质劣,一日三餐以豆为 主食也绝非乐事,只能说明生活贫困。可 见宏观的文化知识对诗歌翻译中词语意义 的确定往往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笔者的 几位英美教师同事都能读出该诗的正确意 义,也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全诗试 改译如下:
• 译者注评:《食豆者》谴责寄生的生活。Bean一 词除了“豆子”外,还有“钱币”的意思,显然是双关 语
• 以下我们从诗歌阅读理解的各层次上详尽探讨以 上译诗的错误,以说明宏观的文化背景知识即图 式对诗歌意义理解的影响。
•
• 在词语语义层,错误可分为以下几类:1.错 选语义项,如twinge的主要语义项有“刺痛、 阵痛、剧痛”和“愧疚”,译者错选了“愧疚”; wood有“树林”和“木制品”等多种语义项,译 者错选了前者。twinklings一词的意思是“(眼 中)希望、快乐等的闪光”,却被译成“眨眼”; chipware一词是诗人的临时创造,意谓“有 豁口的盘碟”,却成了“碎屑”。
《文化与翻译》课件
![《文化与翻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3815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3.png)
的表达。
语境依赖性
02
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往往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
语义模糊性
03
由于文化差异,某些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言中的语义可能不明
确或产生歧义。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直译与意译
直译保留原词的形象和 文化色彩,意译则更注
重传达意义。
加注解释
对于某些具有深厚文化 内涵的词汇,可以通过 加注来解释其文化背景
解。
语境理解
不同文化对语境的理解和运用存 在差异,可能影响信息的准确传
递。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信息传递
翻译能够将一种语言的文本或口头表达转换为另 一种语言,帮助克服语言障碍。
文化交流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有助于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
跨文化合作
在跨国合作、商务谈判、国际交流等领域,翻译 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
精神文化负载词
如“道”在英语中被译为“Tao”,并阐述其哲学思想和文化内 涵。
05
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 重要性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帮助
避免文化误解
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可以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文 化误解,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提高翻译质量
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原文,从而提升翻译的准确 性和流畅性。
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的传递对于翻译 至关重要,译者需准确传 达原文的文化意象。
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文化交流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有助 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借鉴。
文化创新
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表达方式 和文化现象,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文化传承
通过翻译,可以将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各种文化。
2019【英语翻译】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ppt
![2019【英语翻译】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3d95e97f1922791688e852.png)
词汇因素
从原型理论的角度看词汇翻译,译者必须准确地把握 词汇等级,选择恰当的词汇对原文进行转换,使译文 范畴和原文范畴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在此翻译 过程中,有时译者出于某种目的,如为了使译文符合 译文读者的习惯,使词语在译文中的含义更加准确 等,往往采取错位越级的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文中使用的是内涵丰富 的具体词,而译文中使用的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类 属词,也就是说原文中的范畴在译语中是用上位范 畴来传译的。
文化因素
• 习俗文化不同 •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岁月中逐渐 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 理的影响和支配,不同的民族心理产生了 不同的民俗文化。迥然不同的习惯文化差 异给翻译带来了诸多困难。英汉两种语言 由于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 因 而给翻译设置了重重障碍, 这就要求译者一 定要谨慎, 切不可望文生义, 断章取义。
•
• • • • •
•
句式因素
• 1.3 受语法制约不同 • 汉语句段以板块结构为主,流散铺排,以话题为意念主轴,以神驾形, 因而缺乏形式约束,不像英语以动词的形态为主轴组织句子,结构严 谨,句句相扣。英语采用“焦点句法”,汉语采用“散点句法”。所 有这些语法差异,都与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的运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而,英语多采用结构被动式,汉语多用意义被动式。 • 西方民族重分析,重理性,强调形式论证,在语言上的体现则是:“英 语句子结构”以主谓提挚,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排列由主到次,通 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连词、关系词等把 句子其他成分递相迭加,形成了“树权形”的句式结构;而且注重句 子结构的完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主语和宾语空缺,句中及句际之 间常用连接性词语。而东方民族注重整体和谐,体现在语言上则是:汉 语重意合,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 叙,层层推进,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不太注重句子结构形式 上的完整,只要语句意义上连贯,无须使用诸如连词等衔接手段。因 此,复合句是英语的特色,连动句、流水句是汉语的特点。 • 我在北京完成任务后,访问了几位老同学,今天早晨乘火车回来的。
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课件.ppt
![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772d7e2e3f5727a5e96276.png)
音译/直译+增释:
chocolate 巧克力糖, opium鸦片烟, golf高尔夫球, rifle来福枪, nylon尼龙布 龙Long, the Chinese totem 元宵Yuanxiao,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清明节Clear and Bright Festival, a time when Chinese renew their late ancestors’ tombs to mourn them
-- Strategies and Methods
Dr. Li Changjiang
Culture and its composition
Edward B. Tylor: 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Edward B. Tylor. 1924. [orig. 1871] Primitive Culture. 2 vols. 7th ed. New York: Brentano's.)
直译
纸老虎paper tiger, 丢脸lose face, 百闻不如一见 Seeing is believing. 眼不见,心不烦out of sight , Out of mind.
《红楼梦》的一些例子
“黄酒”译为yellow rice-wine, “果子”译为fried pastry-shapes, 或 sweets,抑或cakes, nuts and dried fruits, 贵妃:imperial concubine
中外不同社会文化因素与翻译29页PPT
![中外不同社会文化因素与翻译2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1c3cbde87101f69f319511.png)
中外不同社会文化因素与翻译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文化意义指词语概念意义之外的、能产生 联想的内涵意义。具有这类双重意义的词 语往往构成翻译的主要障碍,因为它们常 常兼指多义,甚至以内涵意义为主。这样 的词语,虽然能在英语里找到概念相同的 词语,却可能出现文化意义的不对应或假 对应。
7
• (1)红(喜庆)——red(暴力)
• (2)白(丧服)——white(婚纱)
15
文化与翻译
• 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任 务。延绵数千年的华夏文化与历史悠久的 汉语言文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译成 英语时,不但文化的载体改变了,文化的 读者环境也不复存在。这是就会出现两种 情形:首先,译入语没有相应的词语来承 载原语中的文化因素,形成词语空缺。其 次,译文受众缺乏理解原文所需要的汉文 化背景知识,或者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 解译文,造成误解。翻译时,我们应对原
• to lock the stable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 take precautions when it is too late (贼去关门)
• 3 骨鲠在喉—— to have an opinion that one 10
• 6 翻天覆地—— epoch-making, earth-shaking
• to move heaven and earth—— to do one’s utmost(竭尽全力)
• 7 蜀犬吠日—— to make a fuss about something that one alone finds strange, call for alarm or excitement out of sheer ignorance
11
• 语言交际方面的文化差异
• 语言中凡涉及社会应酬与人际关系的词语 无不打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国人 说自己时用谦称,指对方时用敬称。叫对 方“老李”能表示亲热,称呼“老李”则表示恭 敬。而英美人则怕“老”(old)字,也最恨“ 老”字。中国人有一大串指代自己或与己有 关的谦词,如“寒舍”、“菲酌”、“薄酒”、“敝 人”、“在下”、“犬子”、“贱内”、“不才”、“ 老朽”、“拙作”、“窃以为”、“愚见”等;对对 方有一串敬称,如“您”、“令尊”、“令堂”、“ 令爱”、“高见”、 “高足”、 “贵府”、“大作”、12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中英文化比较
1
文化、语言与翻译
• 翻译不仅是一项双语活动,也是一种跨文 化活动。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 下面将简述文化、语言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文化特性,提出如何解决翻译中 的文化差异问题。
2
一、 语言
•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 象。
•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 化的载体,是人们思考、交流、积累和传 播知识的工具,是用来保存、传输文化的 手段。
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Tr. Liu
Shicong)
19
• 二、概念意义对应,文化意义空缺
• 原文的词语在译入语里有概念意义的对应 词,但没有原文的文化意义,常见于比喻 性词语。比如“胸有成竹”译成英文的 “He has long had fully-grown bamboo in his bosom”就丧失了比喻意义。这时词语的概 念意义仅仅是手段,比喻意义才是目的。 翻译时如果找不到表达相同比喻意义的词 语,就只能采取意译的办法(He has long had a well-thought-out plan in his mind)或 20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 Toward the end
of April, I came across an obituary issued by
Lida school in the newspaper Current Affairs.
16
• 一、概念意义与文化意义完全相同
• 这类词语属于能够“直译”的词句,原文 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形象与意义同时 传达到译文当中。
• (1)露面——to show one’s face, to show up
•
丢脸——to lose face, face-losing
•
老手——an old hand
• (1)接着他们用绳子五花大绑,把节振国 捆得像个粽子似的,又是一整拳打脚踢。 节振国的嘴里鼻孔里献血直冒。(王义 《赤胆忠心》)
• They gave him a good cuff and kick, trussed him up like a fowl and then went on walloping and kick him till his nose and mouth were a bloody pulp.
• 1 打草惊蛇—— to beat about the bush • 2 亡羊补牢—— to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 3 骨鲠在喉—— to 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 • 4 同舟共济—— to be in the same boat • 5 怒发冲冠—— 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 就语言而论,翻译则是语言机制的转换。
3
二、文化
•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指 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 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 简单地说,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 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 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 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
4
• 分析:本例中的“三孙子”是中国的尊卑 文化所产生的骂人词语,如直译为“third grandson”,肯定不会为长幼观念淡漠的英 22
将下列句子译成英文
• 1 惭愧(不敢当;哪里) • I’m pleased that you think so. (I’m pleased to
hear that. You flatter me.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 • 2 欢迎,欢迎(幸会;久仰) • Glad to meet you. (I’m pleased to see you. It’s such a pleasure to see you.) • 3 再会(保重;有空来玩儿) • Good-bye. (Take care. See you. Do come
• 分析:文化的不同决定了比喻的不同。原 文中的比喻形象“粽子”在译文里换成了 21
• (2)老王和我算是柳家大院最“文明”的 人了。“文明”是三孙子。(老舍《柳家 大院》)
• Old Wang and I are considered the genteel folk in the compound. Gentility be hanged! (Gentility be blowed! Gentility, the deuce take it!)
• (3)蓝(蓝色)——blue(清高,忧郁, 淫秽)
• (4)黄(王权,淫秽)——yellow(怯懦)
• (5)牧童(悠闲)——cowboy(冒险)
• (6)农民(忠厚朴实)——peasant(心胸 狭隘)
• (7)狗(鄙视)——dog(同情)
8
• 下列汉英成语具有相似的概念意义,其意 义却不同
18
• (3)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 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 了。四月底在《时事新报》上见到立达学 校的通告,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 (朱自清《哀互生》)
• In March I heard from Mr. 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
• to bark at the moon—— to make fruitless efforts (徒劳无功,枉费心机)
• 8 洗手不干—— (of a thief, etc. ) to stop doing wrong and reform oneself.
• to wash one’s hands ——to refuse to take any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sb. or sth.(不再管某人
• 语言不仅反映文化,而且也塑造文化。由 5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解析
• 词汇中的文化 • 中英两种文字中大都具有对应的词语。有
些是反映中国文化特有事物和现象的词语, 如“盘古”、“女娲”、“秀才”、“八股文”、“太 极拳”、“个体户”等等。从翻译的角度看, 这类词虽然在英语里找不到意义完全对等 的词语,却不是语义转换的主要障碍,通 过阐释或注解总有办法把它们的意思解释 清楚并传达过去。这些词语只能说属于概 念意义的空缺,而不是所讲的文化意义。
13
• 6 多谢(有劳您了;累您了)
• Thanks. (Many many thanks. I’m much obliged.)
• 7 别客气(别见外;没什么)
• Don’t mention it. (It’s a pleasure. Not at all. You’re welcome. Never mind.)
• to beat about the bush ——to approach a subject without coming to the point, try to say something indirectly(拐弯抹角,绕圈子)
• 2亡羊补牢—— to repair the stable after a sheep is gone, still in time to avoid further losses
• 文化意义指词语概念意义之外的、能产生 联想的内涵意义。具有这类双重意义的词 语往往构成翻译的主要障碍,因为它们常 常兼指多义,甚至以内涵意义为主。这样 的词语,虽然能在英语里找到概念相同的 词语,却可能出现文化意义的不对应或假 对应。
7
• (1)红(喜庆)——red(暴力)
• (2)白(丧服)——white(婚纱)
15
文化与翻译
• 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任 务。延绵数千年的华夏文化与历史悠久的 汉语言文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译成 英语时,不但文化的载体改变了,文化的 读者环境也不复存在。这是就会出现两种 情形:首先,译入语没有相应的词语来承 载原语中的文化因素,形成词语空缺。其 次,译文受众缺乏理解原文所需要的汉文 化背景知识,或者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 解译文,造成误解。翻译时,我们应对原
• to lock the stable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 take precautions when it is too late (贼去关门)
• 3 骨鲠在喉—— to have an opinion that one 10
• 6 翻天覆地—— epoch-making, earth-shaking
• to move heaven and earth—— to do one’s utmost(竭尽全力)
• 7 蜀犬吠日—— to make a fuss about something that one alone finds strange, call for alarm or excitement out of sheer ignorance
11
• 语言交际方面的文化差异
• 语言中凡涉及社会应酬与人际关系的词语 无不打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国人 说自己时用谦称,指对方时用敬称。叫对 方“老李”能表示亲热,称呼“老李”则表示恭 敬。而英美人则怕“老”(old)字,也最恨“ 老”字。中国人有一大串指代自己或与己有 关的谦词,如“寒舍”、“菲酌”、“薄酒”、“敝 人”、“在下”、“犬子”、“贱内”、“不才”、“ 老朽”、“拙作”、“窃以为”、“愚见”等;对对 方有一串敬称,如“您”、“令尊”、“令堂”、“ 令爱”、“高见”、 “高足”、 “贵府”、“大作”、12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中英文化比较
1
文化、语言与翻译
• 翻译不仅是一项双语活动,也是一种跨文 化活动。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 下面将简述文化、语言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文化特性,提出如何解决翻译中 的文化差异问题。
2
一、 语言
•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 象。
•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 化的载体,是人们思考、交流、积累和传 播知识的工具,是用来保存、传输文化的 手段。
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Tr. Liu
Shicong)
19
• 二、概念意义对应,文化意义空缺
• 原文的词语在译入语里有概念意义的对应 词,但没有原文的文化意义,常见于比喻 性词语。比如“胸有成竹”译成英文的 “He has long had fully-grown bamboo in his bosom”就丧失了比喻意义。这时词语的概 念意义仅仅是手段,比喻意义才是目的。 翻译时如果找不到表达相同比喻意义的词 语,就只能采取意译的办法(He has long had a well-thought-out plan in his mind)或 20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 Toward the end
of April, I came across an obituary issued by
Lida school in the newspaper Current Affairs.
16
• 一、概念意义与文化意义完全相同
• 这类词语属于能够“直译”的词句,原文 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形象与意义同时 传达到译文当中。
• (1)露面——to show one’s face, to show up
•
丢脸——to lose face, face-losing
•
老手——an old hand
• (1)接着他们用绳子五花大绑,把节振国 捆得像个粽子似的,又是一整拳打脚踢。 节振国的嘴里鼻孔里献血直冒。(王义 《赤胆忠心》)
• They gave him a good cuff and kick, trussed him up like a fowl and then went on walloping and kick him till his nose and mouth were a bloody pulp.
• 1 打草惊蛇—— to beat about the bush • 2 亡羊补牢—— to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 3 骨鲠在喉—— to 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 • 4 同舟共济—— to be in the same boat • 5 怒发冲冠—— 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 就语言而论,翻译则是语言机制的转换。
3
二、文化
•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指 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 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 简单地说,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 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 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 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
4
• 分析:本例中的“三孙子”是中国的尊卑 文化所产生的骂人词语,如直译为“third grandson”,肯定不会为长幼观念淡漠的英 22
将下列句子译成英文
• 1 惭愧(不敢当;哪里) • I’m pleased that you think so. (I’m pleased to
hear that. You flatter me.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 • 2 欢迎,欢迎(幸会;久仰) • Glad to meet you. (I’m pleased to see you. It’s such a pleasure to see you.) • 3 再会(保重;有空来玩儿) • Good-bye. (Take care. See you. Do come
• 分析:文化的不同决定了比喻的不同。原 文中的比喻形象“粽子”在译文里换成了 21
• (2)老王和我算是柳家大院最“文明”的 人了。“文明”是三孙子。(老舍《柳家 大院》)
• Old Wang and I are considered the genteel folk in the compound. Gentility be hanged! (Gentility be blowed! Gentility, the deuce take it!)
• (3)蓝(蓝色)——blue(清高,忧郁, 淫秽)
• (4)黄(王权,淫秽)——yellow(怯懦)
• (5)牧童(悠闲)——cowboy(冒险)
• (6)农民(忠厚朴实)——peasant(心胸 狭隘)
• (7)狗(鄙视)——dog(同情)
8
• 下列汉英成语具有相似的概念意义,其意 义却不同
18
• (3)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 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 了。四月底在《时事新报》上见到立达学 校的通告,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 (朱自清《哀互生》)
• In March I heard from Mr. 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
• to bark at the moon—— to make fruitless efforts (徒劳无功,枉费心机)
• 8 洗手不干—— (of a thief, etc. ) to stop doing wrong and reform oneself.
• to wash one’s hands ——to refuse to take any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sb. or sth.(不再管某人
• 语言不仅反映文化,而且也塑造文化。由 5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解析
• 词汇中的文化 • 中英两种文字中大都具有对应的词语。有
些是反映中国文化特有事物和现象的词语, 如“盘古”、“女娲”、“秀才”、“八股文”、“太 极拳”、“个体户”等等。从翻译的角度看, 这类词虽然在英语里找不到意义完全对等 的词语,却不是语义转换的主要障碍,通 过阐释或注解总有办法把它们的意思解释 清楚并传达过去。这些词语只能说属于概 念意义的空缺,而不是所讲的文化意义。
13
• 6 多谢(有劳您了;累您了)
• Thanks. (Many many thanks. I’m much obliged.)
• 7 别客气(别见外;没什么)
• Don’t mention it. (It’s a pleasure. Not at all. You’re welcome. Never mind.)
• to beat about the bush ——to approach a subject without coming to the point, try to say something indirectly(拐弯抹角,绕圈子)
• 2亡羊补牢—— to repair the stable after a sheep is gone, still in time to avoid further lo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