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1
高祖本纪——精选推荐
![高祖本纪——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e8ee06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1.png)
⾼祖本纪⾼祖本纪⾼祖本纪1 ⾼祖①置酒雒阳南宫。
⾼祖⽈:“列侯诸将⽆敢隐朕,皆⾔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之所以失天下者何?”⾼起、王陵对⽈:“陛下慢⽽侮⼈,项⽻仁⽽爱⼈。
然陛下使⼈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不予⼈功,得地⽽不予⼈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史记·⾼祖本纪》) [注释]①⾼祖,指汉⾼祖刘邦,汉朝的开国君主。
9.⽤现代汉语翻译下⾯句⼦的意思。
(4分) ①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②项⽻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答案: 9.(4分)①我之所以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②项⽻嫉妒有才能的贤⼈,对待有功劳是就迫害他,对待贤能的⼈就怀疑他⾼祖本纪2 1.原来⾼祖刘邦是蛟龙附⾝其母之上⽽得!……司马迁在《⾼祖本纪》的前半部分,对刘邦的“天⼦之兆”作了⽐较多的铺叙,都带着神话⾊彩。
如何理解这些?⾃然是民间传说⾥的饰美之词吧,带着对成功者的仰望和崇拜。
在楚汉之争结束之后,刘邦曾⼤宴群⾂,谈及“吾所以得天下者何?项⽒所以失天下者何?”⾼起、王陵认为虽然刘邦“慢⽽侮⼈”,项⽻“仁⽽爱⼈”,但是在攻城略地对待百姓降将⽅⾯,⼆⼈却正好做得相反——刘邦仁、项⽻暴。
刘邦⾃⼰则认为:⾃⼰得萧何、韩信、张良此三⼈杰⽽能⽤之,项⽻得⼀范增⽽不能⽤,此项⽻所以败于⼰⼿。
我觉得这两个分析都是⽐较精到的,民⼼与⽤⼈,决定霸业成败。
⽽其实,刘邦的⼼计显露在每⼀次交锋⾥,项⽻的军事才能也⼀次次被证明,睢⽔之战,以三万胜五⼗六万啊!然,⼀⼈强终抵不过众⼈围。
坦荡荡,终抵不过计谋深沉?或者说曲径通幽总是更甚于⼀马平川?我也糊涂了! 东⽅,弯曲的智慧也许更胜⼀筹。
2.郦⾷其,作为说客,被齐王⽥⼴“烹”!——说客的宿命。
此处更思张良鸿门宴之逃脱,神话⼀般的逃脱!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3.刘邦先⼊关中,与百姓约法三章(“杀⼈者死,伤⼈及盗抵罪。
”) 后,有⼀句话:“⼈⼜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高三语文高祖本纪1
![高三语文高祖本纪1](https://img.taocdn.com/s3/m/b4baef2ba32d7375a41780bd.png)
• 翻译句子: • 1、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 上坐。 • 2、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 斩以徇。 • 3、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 至而定约束耳。 • 4、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 谕之。
• 解释标红色的字词: • 1、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 • 2、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 雍王,王关中。 • 3、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 4、无内诸侯军 • 5、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 6、沛公然其计,从之。 • 7、十二月中,遂至戏。 • 8、珍宝尽有之。
• 10、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 者。 • 11、摄衣谢之。延上坐。 • 12、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 • 13、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 • 14、郦商为将,将陈留兵, • 15、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 16、17、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 斩以徇。 • 18、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 • • • • • • • •
• 高祖讨伐黥布的时候,被飞箭射中, 在回来的路上生了病。病得很厉害, 吕后为他请来了一位好医生。医生进 宫拜见,高祖问医生病情如何。医生 说:“可以治好。”于是高祖骂他说: “就凭我一个平民,手提三尺之剑, 最终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吗? 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 又有什么用处呢!”说完并不让他治 病,赏给他五十斤黄金打发走了。
高祖本纪
西汉 司马迁
• • • • • • • • • • •
解释标红色的字词: 1、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 陂九泽。 2、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3、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4、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5、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6、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7、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 8、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9、高祖每酤留饮,酒雠 10、及见怪,岁竟 责。 则仆偿前辱之责。
高祖本纪1
![高祖本纪1](https://img.taocdn.com/s3/m/2a2d8cfd700abb68a982fb34.png)
《高祖本纪》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史记》“实录”之精神。
2.了解作者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手法。
3.熟知《史记》首创的“互见法”。
教学重点:体会《史记》“实录”之精神。
教学时间安排:5课时课前准备:1.复习《鸿门宴》,说说在此文中高祖给你留下的印象。
2.预习本文,写一篇介绍汉高祖的短文。
3.能流利朗读本文,划出不懂或者认为重要的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名学生说说《鸿门宴》中刘邦的形象。
公元前206年12月,在鸿门举行宴会,即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刘、项两个军事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并由此展开了长达5年的“楚汉之争”。
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运用对比,利用矛盾冲突等多种手法,塑造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鸿门宴中的刘邦坚决果断、能屈能伸、狡诈多端、圆滑机警、能言善变、礼仪备至。
今天我们来学习司马迁专门为这位汉代开国皇帝写的传记《高祖本纪》,更深地了解高祖其人,进一步熟悉《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熟悉课文。
(一)熟悉情节,疏通课文。
1.纪传体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给一个人物写传记该写哪些内容?提名同学介绍刘邦的籍贯、出生和家庭,疏通第一小节。
传记要介绍一个人的籍贯,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
第一小节叙高祖出生时候赋予传奇色彩,极言刘邦的出生不同凡响。
2.节选部分记叙了刘邦哪些主要事件?(分组概括,同时点击重要字词和句式)(1)自己概括,小组讨论。
(2)依次提名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
(泛读)1-4:好酒色,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却大言“贺钱万”,貌相奇贵得取吕氏。
5-17:见郦生,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赴鸿门谢罪,被封汉王,明烧绝栈道示无意东归,暗决策东进试夺天下,进兵追击项羽,垓下打败项羽,氾水称帝。
18-20:雒阳南宫论成败,入都关中,未央宫举杯戏父,高祖还乡,崩于长乐宫。
3.请同学介绍刘邦,要求把籍贯,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都介4.总结三个部分的内容。
高祖本纪 教案 1
![高祖本纪 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70debeefce2f0066f4332216.png)
高祖本纪教学目标:1、整理文言现象,积累文言知识;2、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高祖本纪》,总体介绍了刘邦,介绍了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这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文章。
二、示标这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整理重点文言词句,积累文言知识。
2、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研习课文概述文章(16—20)内容一(1—4):总体介绍刘邦(姓氏、籍贯、出生、家庭、年轻时种种行事)。
二(5—17):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
三(18—20):称帝后情况(未央宫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
16、分析成功经验17、定都关中18、未央宫举杯噱父19、高祖还乡20、高祖之死(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内容)解决疑难字词,整理文言现象《高祖本纪》(16—20 )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陛下慢而侮人傲慢有功者害之嫉恨起为太上皇寿祝寿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经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加于遍布沛公是故请留高祖坚决于是拜沛侯刘濞为吴王封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到词类活用:不绝粮道使动使——被阻断不如仲力名词作动词勤奋努力游子悲故乡形容词作动词思念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名词作状语每天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介词。
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来,目的连词。
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因为,介词。
陛下慢而侮人而且,递进连词。
战胜而不予人功却,转折连词。
特殊句式:此所以为我擒也被动句置酒未央宫前殿省略句状语后置此三者,皆人杰也判断句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文言固定句式语句翻译:①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项羽嫉妒贤能的人,谁有功就嫉恨谁,谁有才就怀疑谁。
②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现在我的产业与刘仲相比,哪一个的多?③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沛县父兄仍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丰县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
分析人物形象(《史记》是一部人物传记,以塑造人物见长,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生讨论,交流,师归纳)⑴分析(16—20 )刘邦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丰满、最富有个性的人物之一,请大家举例谈谈这一部分刘邦的形象。
《高祖本纪》知识点
![《高祖本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a92b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4.png)
面对蒯通的最后一次试探
1 智谋之争
蒯通是当时著名的谋士,他曾经为刘邦工作,但后来与刘邦产生了分歧。
2 相识与相爱
蒯通对刘邦的忠诚与才智让刘邦对他十分信任,但在这次试探中,蒯通推翻了刘邦的主 张。
3 重获信任
尽管蒯通曾经背叛过刘邦,他和刘邦最终和解,并继续在政治和军事上为刘邦效力。
安平之战与项羽的重逢
决胜之刻
刘邦在最关键的时刻奋勇冲锋, 亲自击杀了敌军首领,扭转了局 势。
胜利的庆典
昆阳之战的胜利受到了全国人民 的庆祝,汉朝在此后得到更多的 支持。
刘邦的妻妾与子女
1
宫廷政治
2
刘邦的嫔妃们在政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帮助刘邦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3
婚姻之初
刘邦与吕雉维持了一个长期的婚姻关系, 他们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刘邦发动起义
1 天下大乱
汉朝秦朝之后,国家动荡,百姓苦不堪言。
2 思想启发
刘邦深受诸子百家的思想启发,尤其是法家 与道家的观念。
3 李斯的助力
李斯是曾经的秦政府官员,他在政治和军事 上给予了刘邦巨大的帮助。
4 雷霆之势
刘邦带领起义军团兵分两路,东击燕、齐, 西攻赵。
昆阳之战
敌强我取胜
刘邦率领的汉军在昆阳大破项羽 的楚军,这场胜利极大地加强了 刘邦的地位。
《高祖本纪》知识点
《高祖本纪》记录了刘邦的伟大成就与曲折经历,探索他的早年经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 与战争,以及他的家庭与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
刘邦的早年经历
农民出身
刘邦在出生时并不是有钱有势的家庭,在凤阳的贫困农村长大。
马上起家
刘邦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领导才能,经营了一支马车队,并开拓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完整word版)《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完整word版)《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df26e7df61fb7360b4c65b8.png)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篇一:《高祖本纪》翻译《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使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沛县县令跟你交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为什么你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3.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
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败秦军。
4.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
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兄以秦苛法为苦很久了,非议国政的灭族,相聚而语的处死刑。
6.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又违背当初的约定,改立沛公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
7.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封他为雍王,在关中称王。
现在如果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
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
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
8.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项羽怨恨怀王当初不肯让他和沛公一起西进入关,却派他到北边去救赵,使自己在天下人的约定中落在后面。
篇二:《高祖本纪》翻译《史记》高祖本纪(刘邦传)翻译神龙之子:高祖,姓刘,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
一天,刘媪在湖边上休息,梦中与神相遇。
高祖本纪(1)..
![高祖本纪(1)..](https://img.taocdn.com/s3/m/31f081791ed9ad51f01df2e3.png)
吕公者,好相人, 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 见高祖状貌,因 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 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 领到堂上坐下。萧何说:“刘季本 固多大言,少成 来就喜欢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 事。”高祖因狎 事。”高祖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 侮诸客,遂坐上 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没有不 坐,无所诎。酒 阑,吕公因目固 安的感觉。酒席将尽,吕公就向高 留高祖。高祖竟 祖递眼色,坚决让他留下来,高祖 酒,后。吕公曰: 喝完了酒,就留下不走。吕公说: “臣少好相人,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 相人多矣,无如 季相,愿季自爱。 我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 臣有息女,原为 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 季箕帚妾。” 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 你的洒扫妻妾。”
第一部分(1-4):刘邦姓氏、籍贯、 家庭、出生以及做泗水亭长时候的事情。 第二部分(5-17):入关灭秦,打败项 羽,氾水称帝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8-20):称帝之后。
第一段:
高祖,沛丰邑中 高祖是沛郡丰邑县中阳里 阳里人,姓刘氏,字 人,姓刘,字季。他的父 季。父曰太公,母曰 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 刘媪。其先刘媪尝息 高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 大泽之陂,梦与神遇。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 中与神相遇。当时雷鸣电 往视,则见蛟龙于其 闪,天色昏暗,太公前往 上。已而有身,遂产 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 身上。不久,刘媪怀孕, 高祖。 生下了高祖。
小结:介绍刘邦籍贯,姓氏,家庭及出生(不凡)。 体现了《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作品特点 。
第二段: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rán) ,左 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 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xiá)侮,好 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 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 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史记选读》之《高祖本纪》1
![《史记选读》之《高祖本纪》1](https://img.taocdn.com/s3/m/69672b5b4b35eefdc9d33331.png)
拜,只是略微俯身作了个长揖,说:“如果您一定要诛灭没有德政的暴秦,就不
应该坐着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把他请到上坐 。
郦食其劝说沛公袭击陈留,得到了秦军储存的粮食。沛公就封郦食其为广野君,
任命他的弟弟郦商为将军,统率陈留的军队,与沛公一起攻打开封,没有攻下。
继续向西,与秦将杨熊在白马打了一仗,又在曲遇东面打了一仗,大破秦军。杨
的多了,我看只有沛公才是个德行高尚忠厚老实的人。”于是前
去求见,游说沛公
第一阶段:起兵入关
礼贤纳士 节节取胜 入关约法
郦食其家境贫寒,但嗜酒如命,人称高阳酒徒。他喜读书,
性豁达,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对残暴的秦王朝非常痛恨,对 奋起抗秦的陈胜、项梁寄予很大希望,但郦食其发现这些人心 胸狭窄,不足为交,因此一直隐居未出。
不虚美,不隐恶 ——《史记》的史家传统
高祖本纪
高祖本纪
不虚美 不隐恶
纪传体:
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 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由 “本纪”、“世家”、“列传”、 “表”、“书”五部分组成,其中 “本纪”、“世家”、“列传”都是 人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去掉 “世家”并入“传”,这样就只有 “纪”、“传”两种了。后世由此称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传
2.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 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浏览课文,划分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1-4):刘邦姓氏、 籍贯、家庭、出生以及做泗水 亭长时候的事情。
第二部分(5-17):入关灭秦, 打败项羽,氾水称帝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8-20):称帝之后。
分析第一段
判断句
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及译文[1]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及译文[1]](https://img.taocdn.com/s3/m/ad6aaa265fbfc77da369b163.png)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及译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及译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及译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及译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原文: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
高祖本纪文言字词整理
![高祖本纪文言字词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91b75f55270722192ef7d8.png)
《高祖本纪》一、一词多义(实词)1、相吕公者,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无如季相(名词,面相)相与共尊汉王为皇帝(共同、一起)苟富贵,无相忘(互相)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辅助、帮助)2、固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坚持)3、引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沛公引兵西(率领)4、辄去辄烧绝栈道(就)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5、解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秦人憙,秦军解(同“懈”)6、让沛公又让不受——(推让)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谦让)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礼节)7、易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高祖本纪》(轻视、看不起)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容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鲁周公世家》(和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交换)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改变)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更替)《愚公移山》8、比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楚辞涉江》(比较)比至定陶,再破秦军。
——《项羽本纪》(及,等到)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朋比(勾结)家人失火,屋比延烧。
——《史记·汲黯列传》(靠着)9、壁汉王复入壁——《高祖本纪》(营垒)项王军壁垓下——《项羽本纪》(驻扎)10、属乃以秦王属吏——《高祖本纪》(zhǔ交付,委托)徒属皆曰:“敬受命”。
——《陈涉世家》(shǔ官属;部属)诸侯皆属焉——《项羽本纪》 (shǔ从属)11、数12、谢二、一词多义(虚词)1、则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连词就)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连词如果)(2)因高祖因狎侮诸客(介词趁机)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介词凭借)因家沛焉 / 因与俱攻秦军(副词于是)(3)以乃以秦王属吏(介词把)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介词因为)啖以利(介词用)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动词,认为)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连词而,表承接)(4)然然恐,不敢不服耳(连词表转折,“但是”)不然,籍何以生此(代词这样)喟然太息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沛公然其计(动词认为……正确)(5)之杨雄走之荥阳 / 驱之鸿门(动词去、到)汉击楚军,大破之(代词代楚军)(6)为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介词,对、向)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动词,做)三、通假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债务)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曾经;“繇”通“徭”,服役)3、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桀”通“杰”)4、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座位;“诎”通“屈”,)5、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掠卤”通“掠掳”,抢人抢物;“憙”通“喜”,高兴;“解”通“懈”,松懈)6、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通“安堵”,不迁动,不变更)7、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无”通“毋”,不要;“内”通“纳”,接纳;“距“通“拒”)8、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假意)9、四月,兵罢戏下(“戏”通“麾”)10、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乡”通“向”,面向)11、高祖奉玉卮(“奉”通“捧”)12、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张”通“帐”,扎营)四、古今异义1、隆准.古:鼻子今:准确2、龙颜.古:上额今:颜色,脸色3、常有大度..古:远大的抱负(度,器度,抱负)今:气量宽宏,能容人4、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古:平民百姓今:亲人,家属5、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古:谋生职业今:任务6、纵观..古:任人自由观看今:竖看,大范围看,放眼观察(形势等)7、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古:交好今:善良,擅长8、素易.诸吏古:看不起今:容易9、高祖竟酒,后.古:留下不走今:方位,之后10、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古:妇女小子今:儿子、女儿11、吾视沛公大人长者..古:德行忠厚的人今:敬辞,称长辈12、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古:坐具,像板凳一类的东西今: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13、诽谤..者族古:非议国政今: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14、所过无不残破..古:毁坏今:残缺破损1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古:指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域今:省名16、至固陵,不会..古:没有来会合今:不能够17、大王起微细..古:平民今:非常细小18、起为太上皇寿.古:敬酒献物,祝人长寿今:祝人寿辰19、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古:没有恃以谋生的手段,此处指没有出息今:放刁撒泼,蛮不讲理(作形容词)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正的人(作名词)20、慷慨..伤怀古:感慨,叹息今:充满正气,情绪激昂21、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古:规约今:限制使不超出范围22、至固陵,不会..古:没有会合今:不能23、吾所以..有天下者古:…的原因今:表结果24、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古:免除赋税徭役今:重复25、有功者害.之古:嫉恨今:陷害26、稍.征关中兵以自益古:渐渐今:稍微五、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使……坐)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降.章邯(使……投降)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命)沛公从.百余骑(使……跟从)至阳夏南止.军(使…停止)2.意动用法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3.名词活用为动词高祖常繇.咸阳(服徭役)沛公引兵西.(向西行进)吾当王.关中(做王)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灭族)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建都)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安家)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驾着素车白马)不如仲力.(勤奋)4.名词作状语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夜.往见良(在夜间)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在途中)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睛)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向北)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天天)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竟酒,后.(留到最后)吕媪怒.吕公曰(对……发火)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赶在诸侯之前)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及见怪.(怪现象)大王起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项羽妒贤.嫉能.(贤能的人)诛暴逆..(暴逆的秦朝)六、特殊句式1. 判断句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此三者,皆人杰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
《史记·高祖本纪》
![《史记·高祖本纪》](https://img.taocdn.com/s3/m/1402b39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1.png)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後。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高祖本纪教学课件1
![高祖本纪教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6687e646767f5acfa1c7cd9f.png)
第13段: 1、项羽解而东归。 2、汉王欲引而西归。 3、至阳夏南止军。 4、与齐王信、建成侯彭 越期会而击楚军。 5、至固陵,不会。 6、汉王复入壁,深堑而 守之。
解:罢兵 引:率兵 止:使动 期:约定日期。会:会合。
不会:古今异
壁:营垒。深堑:深挖壕沟。
第14段: 1、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 将:率领 2、项羽之卒可十万。 可:大约 3、淮阴先合,不利,却。 合:交锋。却:退却。 4、孔将军、费将军纵, 纵:(从左右)出兵攻击 5、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 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 略:攻占。定:平定。 走,是以兵大败。 6、遂略定楚地。 7、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示:给……看。乃:才。 9、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你还能说出哪些影响他们成败的因素?
刘邦
出身 性格 处事 用兵 用人 能力 为人
平民 柔寡断 匹夫之勇 刚愎自用 有勇无谋 儿女情长
知人善用 无勇有能 心狠手辣
刘邦
肚量 眼光 脾气
豁达大度 志向远大 冷静沉着
项羽
气量狭窄 鼠目寸光 狂暴浮躁
翻译句子
•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 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 上座去,一点儿也没有不安的感觉。 • 郦食其为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 人长者。” 郦食其负责看管城门,他说:“各路经过此地的各路 将领很多,我看只有沛公才是个德行高尚忠厚老实的 人。” •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又凭借着张良终于夺取了韩国的轘辕山关 口险道。
则:如果 然其计:以其计为然。认为他的 计策对。然,对,正确,这里是 以为然的意思 活张良:使张良活命,即救张 良的命。 文,言辞。谕,使明白,晓喻 从:使……跟从,使动用法 谢:谢罪,道歉。
第十段 1、如约 如:按照 2、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 功伐:功劳。 3、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 其命。 详:“佯”,假意。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13bb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a.png)
高祖称帝的过程
1 军事才能
刘邦以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征服了强大的敌人,逐渐夺取了中央政权。
2 政治智慧
刘邦通过聪明的政治手腕,巧妙地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建立了稳定的政权。
3 皇帝称号
刘邦在西汉建立后不久,被尊为汉高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 理
欢迎来到《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的演示。本演示将介绍高祖本纪的背景、 高祖早年经历、高祖称帝的过程、高祖治理国家的措施、以及高祖对历史的 影响。
高祖本纪简介
《高祖本纪》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章节。它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政绩以及他对中国历史 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学的经典之作。
西汉年代背景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兴起于公元前202年。这个时期经历了秦朝的灭亡和分裂的战国时期之后,中国 重新统一,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代。
高祖早年经历
1
乡村少年
刘邦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贫困中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2
义军领袖
刘邦加入了反秦义军,成为一名杰出的领袖,带领他的部队抵抗暴政。
高祖的统治奠定了中国汉朝的基础, 使得中国重新统一,进入了一个相 对稳定的时代。
高祖加强了边境防御,修建了部分 长城,保护了国家免受外敌的侵犯。
高祖通过外交和贸易,扩大了中国 的影响力,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经 济的交流。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高祖本纪》的研究,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汉高祖刘邦的背景、治国方 法以及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希望这个演示能够激发您对中国历史的兴趣, 深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的精彩历史!
高祖治理国家的措施
土地改革
刘邦实施了土地改革,平分土地,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社会 稳定。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与解析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3d18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4.png)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与解析高祖本纪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章节,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汉高祖刘邦的生平事迹。
本文将对高祖本纪的原文进行解析,深入探讨刘邦的个性、才能和政绩。
《史记·本纪第一》高祖本纪原文:汉高祖者,刘邦也。
祖曰中山靖王。
父曰章邯。
章邯者,秦之守关中而叛者也……刘邦以农为业。
为人机敏,有气力,多智谋…………及项梁等起义,封为韩王。
諡曰高祖。
刘邦入关中,居三秦十余年。
…既武安殷、山阳、东武阳、槐里等县……刘邦既有秦地……城厩、仓廪、渠井、器械,百姓无不苦之。
解析:高祖本纪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记录了刘邦的身世、才能和战绩。
首先,起初提到刘邦的祖父是中山靖王,父亲是章邯。
这里通过列举刘邦的家族背景,向读者介绍了刘邦的家世。
接着,原文描述了刘邦的个性与才能。
他机敏、有气力、多智谋,具备了一位帝王所需的素质。
这一段文字旨在展现刘邦的天赋和领导才能。
随后,原文提到刘邦参与了起义,并被封为韩王。
这是刘邦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刻,也是他步入士人政治舞台的起点。
接下来,高祖本纪详细描述了刘邦在关中的统治情况。
刘邦作为汉高祖,居住在关中地区长达十余年。
这段文字描绘了关中地区政权的建立和刘邦的统治措施。
最后,原文提到刘邦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拥有了秦地,并且对秦地进行了整顿和改革。
这一段文字描述了刘邦的胆识与才智,以及对百姓的苦心经营。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史记·高祖本纪》以简练而精确的文字,勾勒出了刘邦卓越的个性特点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全文流畅自然,条理清晰,使读者对刘邦的生平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结语:高祖本纪是《史记》中的重要篇章,通过精准的文字和简洁的叙述,展现了刘邦的家世、个性和才能,以及他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
这篇文章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了解汉高祖刘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祖本纪(1~4段)讲解
![高祖本纪(1~4段)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816252f5f0e7cd18425363a.png)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许之) 3.用代词“之”或“是”复指前置的宾语,以突出强调宾 语。例如: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不知句读,不解 惑) (2)唯利是图。(图利)
《高祖本纪》是司马迁给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写的传记,它 不仅收录了刘邦起事以来的所有征战、封赏、诏诰等大事,而 且把刘邦的生活琐事,起兵以来的谈论、谋略等细节叙写出来, 形象地记录了秦汉之际的战争风云,生动地塑造了一位雄才大 略、有智谋、有远见、善用人,尤其能驾驭人的政治家的形象。 同时,文章也对刘邦贪酒好色、奸诈圆滑等缺点和一些流氓无 赖行径予以描绘,还之以凡夫俗子的本相,这突出表现了司马 迁作为一个伟大史学家的卓越品质和求实精神。
高祖之生
称帝前(1~4)
做泗水亭长 观始皇驾游
给贺钱万
知人善任,
高 祖 本
氾水称帝(5~15)
入关灭秦 楚汉相争 刘邦称帝
虚怀若谷, 雄才大略,
纪
置酒南宫
但不乏缺点
未央宫噱父
称帝后(16~20)
高祖还乡
高祖之死
1.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丰富、最富有个性的人物之一,请举例 谈谈刘邦的形象特点。
【分析探究】
如写项羽、刘邦分兵入关攻秦时,对项羽军队的行动是这 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 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这里读者看到的,只是单 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写刘邦军队,除写军事策略外,还写 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过毋得掠卤”,于是“秦人憙,秦 军解,因大破之”。一下子就把“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的 重要因素突显了出来。
高祖本纪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大汉天子——刘邦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丰邑 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泗水 亭长,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振臂一呼,天下英 雄云集于麾下,人们惯称“沛公”。公元前 206年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战胜项羽,建 国,定国号为“汉”。他对汉民族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和
1.高祖本纪文言现象及名句翻译doc
![1.高祖本纪文言现象及名句翻译doc](https://img.taocdn.com/s3/m/3d35f0f5aef8941ea76e053a.png)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轻视
摄衣谢之,延上坐
提,道歉,请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示众
乃以秦王属吏
交付、委托
非有功伐
功劳
还军霸上
驻扎,驻军
去辄烧绝栈道
断
汉王复入壁
营垒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约定日期
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水的北面
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共同
可四千余人
大约
父兄不能给
供给,使足
意豁如也
…的样子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高祖本纪】
1.通假字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通“债6”,债务
高祖常繇咸阳
同“徭”,服徭役。
遂坐上坐,无所诎
通“屈”,理屈,这里有不安的意思。
沛中豪桀
同“杰”,杰出
无内诸侯军
通“纳”,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通“佯”,佯装
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通“拒”,抵抗
不如决策东乡
通“向”,方向
世世无有所与
同“预”,参预
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22.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译: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认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因此楚军全部溃败。
23.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译:大臣们都说:“大王从平民起事,诛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分赏土地封为王侯,如果大王不称皇帝尊号,人们对大王的封赏就都不会相信。我们这班人愿意以死相请求。”
欲约分王关中
名作动,称王
诽谤者族
名作动,灭族
高祖本纪实用课件
![高祖本纪实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203f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0.png)
04
高祖的文化贡献
文化思想与观念
尊重知识
高祖重视知识,提倡尊重知识分子,认为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 重要力量。
倡导仁爱
高祖提倡仁爱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关爱,形成和 谐的社会关系。
重视礼制
高祖认为礼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提 倡遵循礼制,尊重传统。
文化贡献的体现
高祖本纪实用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高祖本纪概述 • 高祖的政治智慧 • 高祖的军事才能 • 高祖的文化贡献 • 高祖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 高祖本纪实用课件总结与展望
01
高祖本纪概述
高祖生平简介
01
02
03
出生背景
刘邦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 庭,其父刘太公是一个老 实本分的农民。
早年经历
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不 喜劳作,但喜欢结交朋友 ,展现出一定的领导才能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祖实行的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汉朝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06
高祖本纪实用课件总结与展望
总结高祖本纪实用课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主要内容
《高祖本纪》实用课件涵盖了汉高祖刘邦的生平事迹、历史 背景、人物性格、政治智慧等方面,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 的案例,全面展示了刘邦作为一代英主的形象。
。
军事才能的体现
灭秦战争
高祖在灭秦战争中表现出色,采用迂回战术,避 实击虚,最终成功推翻秦朝。
楚汉战争
在楚汉战争中,高祖善于运用游击战、运动战等 战术,使项羽疲于奔命,最终取得胜利。
平定诸侯王叛乱
高祖在平定诸侯王叛乱时,采用分化瓦解、各个 击破的策略,迅速平定局势。
高祖本纪 整理好123
![高祖本纪 整理好123](https://img.taocdn.com/s3/m/1a3922d0d15abe23482f4dc7.png)
• 酒阑(11),吕公因目固留高祖(12)。 高祖竟酒(13),后。吕公曰:“臣少 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 自爱(14),臣有息女(15),愿为季箕 帚妾(16)。”酒罢,吕媪怒吕公曰: “公始常欲奇此女(17),与贵人,沛 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18)?”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 也(19)。”卒与刘季(20)。吕公女乃 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 ①徒:壮丁,民伕。②道亡:半路逃跑。亡,逃。 ③度:估计,揣摸。比(旧读bì,必)至:等 到到了(郦山)。④解纵:解放,放走。纵,放。 ⑤公等:你们这班人。公,对对方的尊称。⑥逝: 走,离去。这里指逃亡。⑦被酒:带有几分酒意。 被,加。⑧径:小路。这里是取道小路、抄小道 的意思。⑨当径:横在小径当中。⑩所:处,处 所。(11)老妪:老妇人。(12)见杀:被杀。见, 被。(13)白帝:五天帝之一,西方之神。(14)为: 被。赤帝:五天帝之一,南方之神。(15)诚:真 实,诚实。(16)欲告之:想要打她。告,《索 隐》:“《汉书》作‘苦’,谓欲困苦辱之。一 本或作‘笞’。《说文》元:‘笞,击也。’” 译文按“笞”译出。(17)觉:醒,睡醒。
• ①常:经常。告:告假,请假。之: 往,到„„去。②子:孩子,古代儿 子和女儿都称子。居:在。耨:锄草。 ③老父:等于说老汉。请饮:要水喝。 请,求,要。④餔(bǔ,哺):同 “哺”,拿食物给人吃。⑤适:正巧。 旁舍:邻居。⑥具:全都,原原本本 地。⑦追及:追上。及,赶上。⑧乡 者:刚才。乡、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 薛治之①,时时冠之②。及贵常冠,所谓 “刘氏冠”乃是也③。 • ①求盗:亭长手下专管追捕盗贼的差役。 《集解》引应劭曰:“求盗者,旧时亭有 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 盗,掌逐捕盗贼。”②常冠:经常戴。冠, 戴帽子。 ③刘氏冠:其形制《索隐》引应劭云: “一名‘长冠’。侧竹皮裹以纵前,高七 寸,广三寸,如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设计
教
材
分
析
与
导
学
一、导入
学生集体诵读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话说刘邦统一天下,衣锦还乡,和乡间子弟共歌一曲。这首诗豪放而有气势,从中我们看出了一个戎马一生、功成名就的英雄的豪情壮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祖本纪》,更深入地了解高祖其人。
泽州二中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高二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授课教师
杨瑾
设计时间
11.11
计划课时
4
第几课时
1
授课时间
11.16
学习内容
《高祖本纪》
学习目标
1、结合预习情况,通读课文,理清结构。
2、研习文章1—4段,积累相关文言知识及文言现象。
学习重点
研习文章1—4段,积累相关文言知识及文言现象。
学习难点
研习文章1—4酒阑结束
折券弃责撕毁契据,抵消债务愿季自爱自己珍重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女子、小子
2.翻译:
(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他平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不愿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目标
四、预习检查
1.字音
大泽之陂(bēi)高祖常繇咸阳(yáo)郦食其(Lìyìjī)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shì)高祖每酤留饮(gū)酒雠数倍(chóu)
乃绐为谒曰“贺钱万”(dài)高祖因狎侮诸客(xiá)酒阑(lán)
轘辕(Huányuán)黥布(qíng)轵道(zhǐ)
乃以秦王属吏(zhǔ)玉卮(zhī)荥阳(Xíng)
1、参照注释,疏通文意。
2、思考并讨论:
此过程重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字词是基础,如果预习不到位,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几遍,以加强记忆。
泽州二中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教
材
分
析
与
导
学
(1)这四段主要记述了哪些情节?
【明确】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生下高祖,刘邦好酒及色,纵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大言“贺钱万”等。
(2)纵观秦始皇而叹一节中,流露出刘邦的什么心理?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
(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
学生讨论时,引导他们注意课文右边的批注。
2、梳理情节
用简要短语来概括刘邦一生事迹,并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4):刘邦姓氏、籍贯、家庭、出生以及做泗水亭长时候的事情。
第二部分(5-17):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第三部分(18-20):刘邦称帝之后的情况。
五、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1—4段,完成下列要求:
【明确】流露对自己境况的不满,对秦始皇仰慕,对权利渴求的复杂心理。
(3)刘邦不持一钱,却诈称“贺万钱”反映刘邦性格中的什么特点?
【明确】“绐为谒曰贺钱万”的市井无赖相。
六、当堂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息大泽之陂岸边常繇咸阳服役
已而有身不久善沛令与……交好
意豁如也心胸豁达素易诸吏看不起
狎侮戏弄耍笑绐为谒欺骗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对于篇幅不长、难度不大的段落,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疏通,要学会相信学生。
设计人:杨瑾审定人: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