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汇总
2023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的39道简答题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的39道简答题1简述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趋势。
(1)学前教育重心的转移。
(2)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3)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4)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5)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1)规则引导法(2)情感沟通法(3)互动指导法(4)榜样激励法(5)目标指引法3.简述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
(1)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
(2)发展适宜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
(3)发展适宜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4)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关联的。
4.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1).倾听能力的培养(2).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3).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5.影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3).环境(4).教育(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6.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凌乱到系统7.幼儿教育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作品分析法(4).实验法8.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9.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3).记忆容量的增加(广度、范围、工作记忆)(4).记忆内容的变化10.想象的分类(1).根据想象产生的条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2).根据想象的创新程度和形成过程不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幻想、理想、空想11.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12.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坚持的原则(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安生性原则1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024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4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典条件反射是谁提出来的?()。
A.格赛尔B.斯金纳C.巴甫洛夫D.华生【答案】C巴甫洛夫2.幼儿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内向,胆小,参与活动不积极也不消极,可能发展成为()。
A.被拒绝型B.受欢迎型C.被忽略型D.一般型【答案】C被忽视型幼儿3.幼儿最先形成()概念。
A.数概念B.空间概念C.时间概念D.实物概念【答案】D实物概念4.1903创办的第一家公立幼稚园是()。
A.湖南蒙养院B.湖北幼稚园C.福建公立园D.上海公立幼稚园【答案】B湖北幼稚园5.幼儿园观察云,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
这是()想象。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答案】A无意想象6.()。
A.2-3岁B.4-5岁C.6-7岁D.8-9岁【答案】C7.幼儿园教育()。
A.日常生活为基本活动B.游戏为基本活动C.学习为基本活动D.同伴交往为基本活动【答案】B游戏为基本活动8.幼儿把堆的雪人当成宝宝喂她吃饭。
这属于()。
A.规则游戏B.表演游戏C.结构游戏D.角色游戏【答案】D角色游戏9.对班级进行管理和评价最适宜的方法()。
A.问卷调查B.访谈C.班级观察D.文档调查【答案】C班级观察10.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哪些不属于数学认知目标()。
A.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有用和有趣B.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C.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D.获得计算能力和思维【答案】D获得计算能力和思维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幼儿与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1)同伴关系给予安全感和归属感;(2)同伴交往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性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3)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4)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5)同伴交往可以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经典条件反射是由谁提出来的()。
A.格赛尔B.斯金纳C.巴甫洛夫D.华生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C项正确。
2.幼儿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内向,胆小,且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都很少,可能成为什么同伴类型()。
A.被拒绝型B.受欢迎型C.被忽略型D.一般型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被忽视型幼儿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
他们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
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忽视和冷落。
题干中,幼儿“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也很少”,证明该儿童为被忽略型。
C项正确。
3.幼儿最先掌握的是什么概念()。
A.数概念B.实物概念C.时间概念D.空间概念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掌握的各种概念中以实物概念为主,在实物概念中,又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即掌握基本概念为主。
而数概念、时间概念、空间概念对于幼儿来说都属于抽象概念,故发展较晚。
B项正确。
4.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特点来看,下列哪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标签并描述自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印象,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值观的总的认识,而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会产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能力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在幼儿初期,孩子还不存在自我评价,而在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
所以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标签并描述自己的年龄为4~5岁。
B项正确。
5.幼儿看到天上的白云,一会儿觉得它像马,一会儿觉得它像火车头,这种想象属于()。
教资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100道简答题

1.幼儿思维的类型。
(1)直观行动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又叫动作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奶奶总是白头发的,儿子总是小孩。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
2.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
3.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4.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清晰地感知一些刺激,这些刺激便成为知觉对象,其余的成为背景,对象是感知的中心,背景则是衬托部分。
为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教师应注意:(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2)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语言与直观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5.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3)喜欢交往;(4)独立性不断发展;(5)易受暗示,模仿性强;(6)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7)易冲动,自制力差,同时自制力不断发展。
6.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3)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强化;(4)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
2023教资保教简答题汇总

2023教资保教简答题汇总一、简述教育的基本属性。
教育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1. 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 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 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特征和职能。
* 相对独立性:教育在一定范围内有其独立的发展规律。
二、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1. 教育者:他们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导这个教育过程。
2. 受教育者:他们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同时又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存在于教育实践之中。
3. 教育内容:它是教育活动中传授和学习的主要对象。
三、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教育意义如下:1. 学习准备: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具有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会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
因此,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个性差异: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这些差异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社会交往:中学生的社交需求和社交能力也开始发展,与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深度都在增加。
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共有两道简答题,每道题 15 分,总共 30 分。
以下是近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2023年下半年11. 教师在幼儿户外活动时注意哪些方面?12. 简述幼儿园教师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参考答案11. (1)教师应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活动时间;(2)教师应注重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身心状况;(3)户外游戏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4)户外场地的器材设施应当符合相关标准;(5)幼儿的着装应当适合进行户外活动。
12. (1)创设良好环境,控制环境和传媒的影响;(2)改善亲子关系,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3)提高儿童的自控能力和交往技能,帮助儿童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4)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移情能力;(5)引导儿童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方法;(6)及时表扬和奖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2023年上半年11. 根据下图写一下幼儿记忆的发展规律。
12. 简述教师“以幼儿为本”的内涵。
参考答案11. 幼儿记忆的发展规律:(1)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2)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3)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开始发展。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2. 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是指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幼儿为本”,即“幼儿本位”之意,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幼儿教育上的具体体现,是幼儿教育本质的重要内涵,也是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核心理念。
珍惜幼儿的生命,尊重幼儿的价值,满足幼儿的需要,维护幼儿的权利,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等,乃为“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
2022年下半年11. 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主要表现。
12. 简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11.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一、幼儿学段1.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
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倨傲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因此,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逻辑特点。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2-4岁儿童处于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以自我为中心,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中心来理解,同时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来。
(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没有守恒概念。
(3)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具体运算。
3.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是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一系列知识和能力。
保教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课程设计与评价以及幼儿园保教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自身修养、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能力,能够不断提升自我。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系统的幼儿园教育相关知识和能力,包括幼儿发展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幼儿教育方法、课程设计与评价等能力。
其次,幼儿教师应熟悉和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与能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掌握的知识领域,它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幼儿的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性原则。
幼儿园教师应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掌握幼儿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发展规律,以便能够针对幼儿的不同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教育。
再次,幼儿园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知识与能力。
课程是幼儿园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设计相应的课程。
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特长,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师还应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最后,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保教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教师需要能够有效组织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与幼儿、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事务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管理班级秩序,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专业素养、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与能力、课程设计与评价能力以及保教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等。
2023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36道简答题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的36道简答题1、简述研究幼儿心理时应坚持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2、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言语表现力(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的发展的条件(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5)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儿童进行想想(6)引导儿童的想象符合客观规律3、《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以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4、简述幼儿中暑时应如何处理。
(1).将幼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2).用凉毛巾冷敷头部,用电扇或扇子扇风,助其散热(3).给病儿人丹、十滴水(4).给病儿喝一些清凉解暑的饮料5、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儿童眼的保健。
(1)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2)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3)定期给学前儿童测查视力(4)教育学前儿童注意眼的安全和卫生(5)照顾视力差的学前儿童(6)培养和发展学前獐的辨色力6、简述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
(1)营养(2)疾病(3)体育锻炼和劳动(4)生活制度(5)药物(6)季节和气候(7)社会因素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科学教育的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3.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4.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5.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7.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8.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9.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10.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
1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2.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3.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1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5题)1、()是角色游戏结构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它统帅着其他结构要素。
A.角色B.规则C.主题D.动作【答案】 C2、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被称为()。
A.思物B.恩物C.念物D.宠物【答案】 B3、反映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是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A.自然观察智能B.人际智能C.内省智能D.语言智能【答案】 C4、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答案】 B5、儿童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方式是()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形式运动思维【答案】 A6、()是角色游戏结构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它统帅着其他结构要素。
A.角色B.规则C.主题D.动作【答案】 C7、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
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可行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答案】 B8、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
A.物质环境B.精神环境C.经济发展D.科技进步【答案】 B9、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这句是洛克著名的()。
A.白板说B.最近发展区C.遗传论D.认知论【答案】 A10、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
这种记忆属于()A.意义记忆B.理解记忆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答案】 C11、适宜在秋季进行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是观察()。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科目二)简答题汇总:1.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1)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3)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4)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5)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2.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参考答案】(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自发性游戏特别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只有幼儿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幼儿才可能成为自己活动的真正主体,才可能使以自主性为显著特征的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2)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幼儿对游戏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同一种游戏,幼儿关注的重点、感兴趣的侧面也有差异,任何一种游戏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
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要。
3.幼儿园要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参考答案】(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2)培养独立性。
家园共同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幼儿学会必要的技能。
同时,做老师和家长的小帮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有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寻求帮助。
在幼儿园可通过游戏、分组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小学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学习也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幼儿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4.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训练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训练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训练知识的巩固需要我们经常练习,加深记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训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训练篇1.简述现代儿童教育观。
【答案要点】现代儿童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有:Q)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2)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3)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⑸ 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2.简述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⑴遗传因素。
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⑵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
有的家长鼓励孩子去欺负别人,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3)环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里人物的攻击行为。
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是产生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暴力影视片、武打片、暴力电子游戏都会增强孩子的攻击性。
3.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内容零散;(3)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4.简述现代化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参考答案】Q)重视幼儿身体健康。
由于幼儿阶段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把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2)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的情趣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资笔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归纳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15道简答题知识归纳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幼儿园阶段:(1)婴儿期,信任对怀疑(0—1.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2)儿童期,自主对羞怯(1.5—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2.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3.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发展的顺序性和定向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4.学前教育的原则:(1)独立自主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保教结合原则(4)综合性原则(5)启蒙性原则(6)活动性原则5.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1)安全卫生原则(2)幼儿参与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环境与教育目的一致性原则(5)发展适宜性原则(6)经济性原则6.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7. 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1)学习环境的改变(2)生活制度上的不同(3)师生关系的变化(4)儿童的主导活动和学习方式不同(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同8.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1)儿童是发展的人(2)儿童是独特的人(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4)儿童是权利的主体9.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10.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11. 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①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8道常考简答题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8道常考简答题一、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发展的定向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记忆口诀:阶个连定不顺二、婴幼儿身心发展趋势1.由简单到复杂:从不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2.由具体到抽象:从了解事物的具体形象,到掌握事物的抽象概念3.从无意性到有意性: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开始出现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系统化,情绪逐渐趋于稳定三、简述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②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2)环境因素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幼儿心理发展的速度、程度与方向,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②教育是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2.主观因素是指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它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记忆口诀:主(教育主导)角(主观因素)是外(外部条件)物(生物因素)四、简述成熟势力说理论1.代表人物: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2.代表观点: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3.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五、简述华生行为主义学说1.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否认遗传的作用2.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过程,成人可以通过控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改变和塑造儿童行为。
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六、简述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的观点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七、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2.本我是人的意识的最底层,处于“潜意识”状态,遵循快乐的原则3.自我处于本我和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对本我加以控制与压抑,遵循现实的原则4.超我是人意识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以社会道德标准或理想来控制行动,遵循道德的原则5.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平衡状态被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疾病八、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汇总24、简述教师作为“指导者”角色的具体要求。
答:(1)引导。
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2)指导。
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3)诱导。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积极性。
25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性质(1)基础性。
(2)公益性(3)保教性26学前儿童发展的趋势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对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到稳定2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28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1.独立自主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保教结合原则4.综合性原则5.活动性原则29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到下2.由近及远3.由粗到细4.从头到尾5.由整体到分化30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1 •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2•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3•较多运用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开始发展4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31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办园条件简陋2.小学化现象严重3.城市化教育误导4.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5.教师专业素质较差6.幼儿发展水平落后32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策略1.在自我评价中树立信心2.在自我体验中享受成功3.在自我调节中增进交往33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性质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政治体制决定了教育的体质。
政治纲领决定了教育的方针、目的。
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34幼儿能力的发展趋势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
2.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
3.语言能力在儿童期发展迅速。
4.模仿能力迅速发展5.各种特殊能力逐渐展现35教育的本质特性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6简述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3)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并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37简述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趋势。
(1)学前教育重心的转移。
(2)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3)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4)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5)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38简述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
(1)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
(2)发展适宜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
(3)发展适宜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4)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关联的。
39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1•倾听能力的培养2•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3.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40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3•记忆容量的增加(广度、范围、工作记忆)4•记忆内容的变化41影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3环境4教育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42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凌乱到系统43幼儿教育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作品分析法4.实验法44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45想象的分类1•根据想象产生的条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2•根据想象的创新程度和形成过程不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幻想、理想、空想46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47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坚持的原则(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安生性原则48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⑶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⑷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9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1)准备环境(2)控制环境(3)调整环境50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1)规则引导法2)情感沟通法3)互动指导法4)榜样激励法5)目标指引法5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52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2)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53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教育计划制订能力⑵班级组织和管理能力⑶行为观察和指导能力(4)研究总结与自我反思的能力54游戏的种类1•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分为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有规则游戏2•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分类分为功能游戏、建筑游戏、假装游戏、规则游戏3.从社会性发展角度分为非游戏行为、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55选择和确定幼儿园课程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1.整体性原则2•适切性原则3•兴趣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平衡性原则56幼儿的学习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身体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57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想象的目的不明确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内容零散无系统。
3.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58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2•教育目标的涵盖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59幼儿教育的意义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3•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4.培育美感,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60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绪的易冲动性2•情绪的不稳定性3•情绪的外露性61表演游戏的功能1.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2.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突出的作用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4.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5.有效的使幼儿受到艺术熏陶62幼儿眼的保健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育。
3•定期给幼儿测查视力4•教育幼儿注意用眼卫生63如何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1•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2.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3•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4.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64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幼小衔接工作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65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1.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2•创设良好的言语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3•把言语与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4•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5•注重个别教育66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措施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3.灵活的父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67幼儿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的游戏1•教师要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2•教师要及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3.教师要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4.教师要巧妙的扮演游戏中的角色5•教师要以间接方式为主指导幼儿的游戏68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功能1•同伴关系给予安全感和归属感2•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性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3.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5•同伴交往可以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69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活动时,如何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1•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2.—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3.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70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71蒙台梭利的主要教育思想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3.教师的作用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5.重视感觉教育72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4•充分利用幼儿、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73陈鹤琴的教育思想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3•幼儿园课程理论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74活动性原则的实施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2.鼓励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活动是多样的4.活动不是装饰品75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2.个性的整体性3.个性的稳定性4•个性的社会性5•个性的积极能动性76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运动阶段一一前运算阶段一一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