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9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ba1bfe227916888586d74e.png)
The right decision comes from the wisdom of everyon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9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设计意图:喜欢动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这首根据小蜗牛的特点写的幽默诙谐、好听的歌曲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活动目标: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1、活动前,在自然角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并与小蜗牛交朋友。
2、《我是快乐的小蜗牛》课件、小蜗牛图片和头饰。
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谜语,听一听它是那种小动物?谜语:说它是牛不是牛,背着房子去旅游。
伸出两只小犄角,一别看来一边走。
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你一定会猜出迷底是什么。
2、出示实蜗牛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2)小蜗牛平时都在干什么?(3)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引导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前一段时间就有一只小蜗牛在我们班做客,可是后来就爬走了,小朋友们知道它去那儿了吗?小蜗牛到底去那里了呢?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听完你们就知道它去哪了。
3、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欣赏第二遍歌曲,幼儿随音乐节奏学说歌词。
提问:听完歌曲,你们知道蜗牛去哪了?你们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说说自己感觉哪句歌词最有趣?自己喜欢哪句歌词?并尝试唱一下或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将幼儿根据喜欢的歌词进行分组,教师弹唱,幼儿随音乐尝试大声跟唱。
(教师给予表扬,纠正唱错的地方。
)(1)刚才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表现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中班音乐说课稿(精选6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3c497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9.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中班音乐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说课稿(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中班音乐主题活动《动物朋友齐上阵》中的《小猪睡觉》,我将从活动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教学法及活动过程六个方面说课。
一、活动设计意图什么东西最吸引幼儿呢?那一定是小动物了。
小猪是幼儿生活中喜爱的动物,它那扇耳朵、摇尾巴、打呼噜等憨态可爱的动作幼儿模仿起来很感兴趣。
正如《纲要》中所述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既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小猪各种可爱的动作,这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
《小猪睡觉》这首歌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这首歌词简短有趣、曲调生动活泼,预计孩子乐于学习,易于掌握。
二、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1、感受歌曲的诙谐,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唱准│×××××│和│×× ×× │的节奏。
3、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创编成功的喜悦。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感受歌曲的诙谐,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初步唱准│×××××│和│×× ×× │的节奏。
活动的难点是:初步唱准│×××××│和│×× ×× │的节奏,尝试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中班音乐说课稿
![中班音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59b45c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d.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中班音乐说课稿(通用15篇)中班音乐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小公鸡打架》是一首节奏轻快、有趣,形象鲜明的2/4拍歌曲,适合在3-4岁年龄班开展教学活动。
(二)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
根据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确立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目标,具体目标为:1、让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
2、通过反复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感情,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掌握切分音。
(三)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唱出情趣。
二、说孩子3-4岁孩子已对2/4拍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对歌曲中的小公鸡的形象比较熟悉喜爱,并乐于模仿。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充满探究性和表现欲,为此,我为孩子提供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表现自己。
三、说教法根据新《纲要》中,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共同提高。
为此,我作了以下准备:经验准备:观察小鸡的生活动态。
物质准备:与歌曲内容有关的图片、音乐、头饰。
为完成目标,我将活动以反复欣赏为主要教学方法,贯穿欣赏―交流―再欣赏―再交流―再欣赏―理解这一主线线索,层层深入,同时在各个不同环节中穿插讲述法、示范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等,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音乐活动赋予的快乐情感。
四、具体活动过程表现为:第一部分:律动导入法。
老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律动进入活动室,同时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随意坐下,为活动开展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把孩子引入音乐的氛围环境中。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优秀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3146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8.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优秀5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篇一说活动设计:在上周,孩子们都很关注班上每天来了哪些小朋友。
点名后,我们老师会和小朋友说说每来幼儿身体状况,在家休息情况等。
由此,在小朋友心中产生了相互关爱的情感体验。
较近,我们两位老师为了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常在节假日打电话给孩子。
因此,他们交往范围由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对老师产生了认同感、亲近感。
本班幼儿有时能用简单的言语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还叙述生活中的事。
但是,3-4岁的幼儿独白是很不流畅,带有很大的情景性。
利用当前大众媒体中的公益广告,引出“打电话”音乐活动。
鼓励强化幼儿想和许多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打电话,亲身体验和许多朋友打电话的的快乐。
该活动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使幼儿逐步熟悉一些社会交往的技能。
说活动目标:一、三大目标1、乐意参与音乐活动,熟悉歌曲旋律。
2、能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对歌曲活动感兴趣。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能唱准节奏,唱清歌词。
分析:由于此首歌比较简单。
因此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既会唱又能善于表现的能力。
三、活动难点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分析:小班幼儿动作学习带有较大的模仿性,音乐的表现能力尚处于贫乏时期。
说活动过程:环节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宝宝和贝贝老师以神秘的口吻激起幼儿的观察。
如:你们看,今天谁来啦?2、欣赏《打电话》情节老师表演打电话时讲述的话。
好学教育:此环节以吸引幼儿欣赏为主。
为目标(1)“愿意参与音乐活动,熟悉歌曲旋律”服务。
环节二:通过念歌词,模仿动作初步表现歌曲。
1、运用示例法:老师有表情清唱歌词,请幼儿欣赏。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动作,因此我采用示例法能感染幼儿参与模仿。
2、运用跟唱法:随录音机哼唱歌曲。
由于歌词比较简单,带上动作幼儿情感更投入。
3、运用集体学习法:幼儿模仿动作,边做边念歌词。
模仿学习是为后面大胆地表现歌曲服务的。
因此只有在经验的。
中班音乐说课稿(通用6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e1a20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8.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中班音乐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说课稿(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说课稿1各位领导:你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的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到处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我班也随着春天的来临开展了《春天的童话》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美丽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个多雨时节,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幼儿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
我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因此,我就生成了音乐活动《大雨小雨》。
由于中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
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
我们便可利用幼儿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幼儿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
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铃鼓,使其不发出声音。
根据活动目标及幼儿实际,我把重点定位于: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难点: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1、教学挂图《大雨和小雨》。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八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f79216f8c75fbfc67db2e1.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八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三段体的变化过程。
2、初步学习合拍地做胖鸭走、瘦鸭走以及做运动的动作。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及乐句变化创编健身动作及图谱。
4、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知道肥胖会给人的活动带来不方便,我们应提倡合理饮食,运动健身。
活动准备:音乐《瑞典狂想曲》片段(前半段)、图片(胖鸭、瘦鸭)、小图谱纸人手一份,绘画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出示胖鸭图,幼儿观察讲述。
师:嘎嘎嘎,谁来了?他长得怎样?(胖胖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用动作表示大肚子)评:肥胖唐老鸭滑稽、幽默的形象能一下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大胆夸张地用动作表现这一形象。
二、基础部分。
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1、探索A段动作故事:自从唐老鸭住进迪斯尼乐园以后,它就开始懒惰了。
他每天就知道吃,又不做运动,结果就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你们听,它来了!集体听音乐探索表现胖唐老鸭的动作:慢慢走,慢慢走。
(要求表现出唐老鸭摇摇摆摆,笨重的样子。
)节奏为:X X |X X|2、探索B段动作倾听B段音乐,a、师:唐老鸭胖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它心里可着急了,怎么办呢?(运动)那它会做哪些运动呢?b、幼儿创意绘画图谱,探索多种运动的动作。
要求幼儿能将唐老鸭可能产取的运动方式用图谱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节奏,把这种运动进行了几次也用简单的图谱进行记录表现。
c、师:你的唐老鸭在做什么运动?他是怎样运动的?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绘画的图谱单独表现(根据音乐的节奏)d、选择几幅有创意的图谱进行集体表演。
(强调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评: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把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图谱的方式,结合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表现,要求教师必须能用非常简短、清晰的语言进行引导,教师在这一环节所运用的教育技巧表现娴熟,特别是在幼儿第一次图谱绘画不是很成功的情况下,用简短的话语就把幼儿的困惑给化解了,让幼儿在创编和聆听的结合点上有机整合,创作出了各具个性和新意的作品,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
中班音乐说课稿(优秀6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bcbc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f.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优秀6篇)中班音乐优秀说课稿篇一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这是二级主题《人在变》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1、教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
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
目标为:(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
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
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中班音乐说课稿6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fbebed7cd184254a3535ca.png)
The success of an enterprise depends on the team, not on the individual.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中班音乐说课稿6篇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我班幼儿听过故事《小兔乖乖》后,每到户外活动就自发的边唱歌曲边学小兔跳,玩起"小兔乖乖和狼"的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富有情趣的事物容易生美感和兴趣。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以孩子熟悉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前提,而兔子是中班孩子喜欢的形象,大灰狼凶猛的性格使孩子们非常憎恨,孩子对这两个动物形象感兴趣,因此我选择了《小兔和狼》这个活动内容来让幼儿欣赏。
歌曲《小兔和狼》简单活泼、形象鲜明、故事性强,在旋律和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角色情绪变化,容易激起中班幼儿的表演欲望,使他们在参与歌曲表演和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整个活动以形象的、游戏的、律动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中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 使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
二、说目标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经验、需要为依据,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分别对幼儿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1.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唱歌曲。
2.能联想音乐情境,尝试创编简单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遇到困难不害怕,主动想办法。
根据目标,我将活动的重点放在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唱歌曲。
难点是能联想音乐情境,尝试创编简单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三、说准备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游戏内容的理解,加强游戏的趣味性,我适当地使用了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1.场地布置成有草、树木为主的森林背景。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精选14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939b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0.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精选1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课题名称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小红帽》。
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二、说设计意图音乐是表达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可以选取由幼儿熟知的故事改编的歌曲,《小红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幼儿在此之前已经在语言活动中对故事有所了解,很容易对歌曲产生兴趣。
并且这首儿歌简单易懂,同时儿歌中有不同情绪之间的转变,可以使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体会感情的转变。
众所周知,中班幼儿在初期虽然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他们已经展现出活泼好动、主动积极的特性,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歌曲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完成《纲要》中“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的要求。
所以,此音乐活动很适合在中班进行开展。
三、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基本动作的发展情况以及《纲要》中制定的目标“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1、情感目标:体会儿歌中感情的转变,感知音乐的美。
2、认知目标:学会唱此儿歌,并且能够有大胆的在众人面前进行表现。
3、动作技能目标:根据儿歌情境设计动作,并表演。
四、说活动重难点在活动目标的指引下,结合本次活动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将此活动的重点定位为:学会唱此儿歌,根据儿歌情境设计动作并表演,并且能够有大胆的在众人面前进行表现。
需要突破的难点为:体会乐曲中感情的转变,感知音乐的美。
五、说教法、学法美国著名学者布鲁纳曾经说过:“要给幼儿适合的教育”。
中班音乐说课稿汇总八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汇总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f0680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f.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汇总八篇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欣赏就是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
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音乐欣赏题材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充分考虑音乐对儿童的可感性、可接纳性。
《啄木鸟》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
全曲的结构是ABC,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
适合4——5岁的儿童欣赏。
A段音乐平稳、流畅,犹如啄木鸟在逐一检查哪些苹果树病了。
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笃笃笃、笃笃笃”地为苹果树捉虫。
C段音乐较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如往日那样欣欣向荣,充满朝气。
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虽然已开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
所以本次活动我将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纲要》为依据,我确定了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目标为:1、知识目标: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分辨乐曲的结构和强音2、能力目标: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不同的音乐形象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如何帮助儿童理解乐曲乐曲结构对强音的掌握和分辨。
活动的难点是:能根据乐曲的变化帮助儿童对找准跳音。
总之,我将积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课前进行过有关于树木的病了该怎么办的问题的讨论。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精选11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5df4e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b.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课《小树叶找妈妈》。
1.教材分析:新《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
《小树叶找妈妈》这一活动是在平时到户外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结合本季节开展的主题:金色的秋天,我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树叶的活动,本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
我们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
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会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对家的认识。
二、说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本次活动目标为:1.能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2.知道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初步保护环境的意识。
3.能在活动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应的方法帮小树叶找妈妈,最后通过送小树叶回家,巩固对树叶特征及名称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2.磁带一盒;3.物质准备:叶标本三种;杨树、柳树、枫树的挂图;彩纸若干张。
中班音乐说课稿4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d4a7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1.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4篇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幼儿都爱音乐,更爱音乐游戏,因为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动作,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能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然结果。
孩子们听说要玩音乐游戏,总高兴得拍手欢叫,因为他们可以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音乐,在音乐的指引下活泼地做游戏。
《小猴和小熊》是一首外国歌曲创编来的乐曲。
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另外,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小猴动作,使幼儿反复感受音乐旋律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使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二、说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的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新《纲要》中艺术活动的目标,制定如下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扁各种猴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式。
音乐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
新《纲要》中强调:"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激发幼儿喜欢小猴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皮亚杰指出:在前运算时期(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
小动物是幼儿亲密和感兴趣的,因此,目标2是目标1的基础上进行的,又是目标1的突破口,分辨小猴和小熊良种不同情趣的音乐将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我作了如下准备:森林图一幅,各种动物。
三、说教法:本次活动我采用感受体验法和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四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3e08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6.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四篇一、节奏感培养——用音乐让孩子脚步铿锵引子:音乐旋律与节奏是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孩子们在音乐节奏中能够感受到音符之间的联系,拓展他们的音乐认知和表达力。
本节课将聚焦培养孩子的节奏感,通过活动引导孩子们的脚步与音乐节奏形成和谐的合奏。
一、背景介绍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们音乐启蒙的关键阶段,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对于他们整个音乐学习之旅至关重要。
节奏感的培养需要从简单易懂的活动入手,使孩子们通过身体的运动与音乐节奏的融合,发展出对于旋律脉动的敏感。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孩子运动与音乐的协调能力。
3. 提升孩子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孩子们跟随节奏轻轻拍手,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老师也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邀请一些主动的孩子上前模仿。
2. 踩踏节奏将孩子们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节拍器。
当音乐开始播放时,孩子们按照节拍器的节奏一起跟随起脚步。
灵活运用快慢、强弱的音乐节奏,让孩子们展示出不同的脚步形态。
3. 舞动肢体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
可以通过蹲下、起立、摇摆等动作,让孩子们在音乐中畅快舞动,培养他们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4. 探索创造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让他们自由发挥探索,在音乐中发现不同的节奏和音符。
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展示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脚步与节奏的完美结合,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
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他们将更加敏感地捕捉到音乐的节奏脉动,并能够用自己的肢体和声音表达出来。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让我们期待孩子们在音乐世界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二、情感表达——让音乐传递心声引子: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正处于情感表达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六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ab26811711cc7930b716b0.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六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秋天已经到了,小树叶也由绿变黄,一个个好象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日里翩翩起舞,一阵秋风吹来,小树叶告别了大树妈妈的怀抱。
这是秋天最普通的现象,并结合我班的主题活动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这节音乐唱歌活动——树叶,更深刻得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气氛和特点。
同时也发展了幼儿良好的唱歌习惯和音乐表演能力。
2目标定位:目标是整个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起着向导作用,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成就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学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在游戏中感知数的概念。
3活动的准备:根据活动的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难点是在游戏中感知数的概念。
二说教法引题法:为了让幼儿尽快的把思路集中在活动上,所以必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来拉回幼儿的思维,因此用了适宜的引题话题:秋天落叶的美景。
幼儿基本能接受。
教师范唱范念法:要把一首新的诗歌或歌曲传授给幼儿就免不了教师要进行范念或范唱,这样能直观的让幼儿感受到诗歌或歌曲的美妙之处,激发幼儿想念,想唱的欲望。
同时教师亲切的语言又能增加师幼的感情,这也突出了师生互动。
音乐欣赏法:音乐唱歌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一首歌曲,音乐欣赏法不仅能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处,又能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情景表演法:不仅在活动中起到了动的一面,又能锻炼幼儿的胆量。
幼儿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表演法在另一方面也更加全面的诠释了歌曲的内容,幼儿在边跳边唱的气氛中能身心愉悦。
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用游戏来做一个小插曲,对幼儿来说也是很感兴趣的环节,幼儿能在自己较熟悉的旋律中进行游戏活动,更能提高幼儿游戏得积极性。
四说学法倾听法:幼儿在活动中要多次听教师说,这就需要幼儿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然后来正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范唱时幼儿能仔细倾听就能对幼儿学唱歌曲有很大大帮助。
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6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7bd6a977232f60dccca10e.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6篇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
想让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歌曲《小兔采蘑菇》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
在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意义深刻的小故事。
四段歌词描绘了四个故事场景。
第一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到树林里采到了两朵大蘑菇;第二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路上遇到小猪,听说小猪生病了,它就把蘑菇送了一朵给它;第三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途中下雨了,小松鼠没雨伞,小白兔把蘑菇当伞给小松鼠遮雨,第四段讲述的是小白兔回到家妈妈夸它是一只助人为乐的乖乖好小兔。
歌曲内容浅显生动,情节性强,唱起来琅琅上口,虽然歌词有四段,但好记、易学,富有教育性,是比较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一首歌。
二、说活动目标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而且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这首歌曲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的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词内容。
2、在学唱这首歌的基础上,表演歌曲。
3、教育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三、说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顿。
活动难点:创造性的表演歌曲的故事情节。
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歌曲教学一直是被人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
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我用了视听唱法、游戏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是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
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为提供形象生动挂图,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引导他们轻松解歌曲内容。
中班音乐说课稿12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5be51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5.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12篇中班音乐说课稿中班音乐说课稿(一):中班音乐说课稿:表情歌一.说教材1.目标定位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期望幼儿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主动用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获得教师的支持、帮忙与鼓励。
为此,我为《表情歌》确定了以下的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产生学唱新歌的兴趣。
2、能有兴趣的用动作,表情表现自己高兴的样貌,并尝试编唱。
2.教材分析:《表情歌》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幼儿能够表现自我的这样一个音乐教材。
每个人都有高兴的时候,每个人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现方式,有的高兴了就拍手,就大笑,就跳起来,而幼儿处在一个模仿力很强,对刺激很敏感的时期,让他们在学习歌曲时模仿各种动作,幼儿是很有兴趣的,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儿童教育实践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首歌曲中还反复出现一个节奏XXXXXX|,因为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节奏方面的接触还比较少,而幼儿这个年龄对节奏十分敏感,所以这个教材是很贴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
[]3.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目标,活动重点定位是学唱新歌活动难点是尝试编唱4.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资料,我作了以下准备:设计自制了笑脸娃娃和XXXXXX|这个节奏型的图谱。
二.说教法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透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节奏图、以游戏,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用心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1.图谱教学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
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十分重要。
以看图谱上形象的图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有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7篇
![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f82eb5e518964bce847c17.png)
中班音乐说课稿范文7篇中班音乐说课稿篇1一、设计意图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
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
3.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倒八字,以利于幼儿进行对唱。
三、教法学法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
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五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58e4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4.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五篇一、《小小旋律的力量》本节课主要通过听音、演唱、动作等形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力量。
通过唱歌,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1. 导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欣赏音乐:播放一首节奏活泼的儿歌,教师指导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如拍手、踩脚等。
3. 唱歌:学唱一首简单的儿歌,教师先演示,然后引领幼儿跟着唱。
4. 创作: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乐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编创简单的音乐旋律,并鼓励他们表演给其他同学听。
5.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欢乐的音符之旅》本节课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了解音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1. 导入:播放一段带有明显音符的音乐,让幼儿听到音符的声音。
2. 欣赏音乐:播放一首节奏明快的音乐,教师敲击手鼓,幼儿跟随音乐拍手。
3. 游戏一:教师将一些音符卡片分发给幼儿,幼儿根据卡片上的音符跟着教师拍打手鼓。
4. 游戏二:教师设计一个有音符布置的迷宫,幼儿按照音符的顺序从起点走到终点,每走一步都配合相应的音符动作。
5.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理解音符的概念和特征,并加深他们对音乐的认识。
三、《舞动的音乐世界》本节课通过舞蹈形式展示音乐的魅力,激发幼儿的舞蹈兴趣和表演能力。
1. 导入:播放一段缓慢舒适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2. 欣赏音乐:播放一首轻快的舞曲,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跟随音乐舞动。
3. 学舞蹈:教师分段教授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幼儿跟着教师学习。
4. 编舞: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创意编排一段舞蹈,并与其他同学一起表演。
5.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到舞蹈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尝试舞动。
四、《欢乐的节拍手》本节课通过手鼓游戏,让幼儿学习和感知不同的节拍,培养他们的音乐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1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85ec3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7.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15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秋天来了,叶子一片片都变黄,秋风一吹,就像是翩翩起舞的蝴蝶飞落下来,美丽的意境贴近着幼儿的生活又为他们所喜爱。
《小树叶》这首歌曲不仅符合了季节特征,而且易于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优美抒情的旋律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提高艺术表现力,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歌曲是一首AB段式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教材,第一段主要表现小树叶离开树妈妈,心里很难过,第二段主要写小树叶变勇敢了,树妈妈很高兴。
此环节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对比作品中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运用启发引导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树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学习用连贯,舒缓的声音表现秋叶飘零,略带伤感的情绪;用断顿,有跳跃的声音表现小树叶勇敢,乐观,期盼春天归来的情绪。
以此来化解活动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活动呈现趣味性,游戏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更加喜欢音乐中的游戏活动,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了,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具体目标为:1、理解歌词,知道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初步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情、动作等来表现音乐的内容。
3、热爱大自然,从小竖立起保护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良好意识。
三、教学方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在本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和示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音乐说课稿中班音乐说课稿(一):中班音乐说课稿:表情歌一.说教材1.目标定位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期望幼儿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主动用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获得教师的支持、帮忙与鼓励。
为此,我为《表情歌》确定了以下的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产生学唱新歌的兴趣。
2、能有兴趣的用动作,表情表现自己高兴的样貌,并尝试编唱。
2.教材分析:《表情歌》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幼儿能够表现自我的这样一个音乐教材。
每个人都有高兴的时候,每个人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现方式,有的高兴了就拍手,就大笑,就跳起来,而幼儿处在一个模仿力很强,对刺激很敏感的时期,让他们在学习歌曲时模仿各种动作,幼儿是很有兴趣的,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儿童教育实践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首歌曲中还反复出现一个节奏XXXXXX|,因为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节奏方面的接触还比较少,而幼儿这个年龄对节奏十分敏感,所以这个教材是很贴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
3.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目标,活动重点定位是学唱新歌活动难点是尝试编唱4.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资料,我作了以下准备:设计自制了笑脸娃娃和XXXXXX|这个节奏型的图谱。
二.说教法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透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节奏图、以游戏,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用心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1.图谱教学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
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十分重要。
以看图谱上形象的图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有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游戏法: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3.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用心思维。
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娃娃图联系在一齐,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
三.说学法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听听、唱唱、看看、想想、动动的简单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幼儿将运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谈话法等。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以往生活经验和做法,是幼儿改编歌词的好机会。
观察法:是幼儿透过视、听觉感官用心参与活动,幼儿透过观看歌曲图谱掌握了相应的节奏。
四.说活动过程1、以看面具开始,引发幼儿兴趣。
2、熟悉旋律,重点学习节奏XXX|XXX|这个节奏。
3、熟悉歌曲并请幼儿表演。
4、根据动作的不同创编相应的歌词。
5、复习歌曲《小指勾一勾》五.活动后的体会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到达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持续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齐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
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发声练习没有做好所以自己在唱第一句的时候也有点跑掉了。
我在第二部部分熟悉音乐中提问:歌曲中我高兴时做了什么?当时有小朋友回答说哈哈笑,如果我引导幼儿一齐用“哈“音唱歌,进行发声练习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也有利于幼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好的发音。
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争取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获得更大的进步中班音乐说课稿(二):中班音乐说课《蓝天蓝天真美丽》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这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音乐活动《蓝天蓝天真美丽》。
孩子的眼中,美丽的蓝天总是充满着生命力。
蓝天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是他们想象的源泉,为了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为此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即活泼好动,对事物也已经充满了必须的探究和表现欲望,我把活动定位在音乐领域,给孩子带给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在简单愉快的情绪中表现自己。
整个活动以生动,搞笑的情景式游戏的形式串联而成。
孩子发展状况分析及目标设计: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必须的表现欲望,确立了认知,情感,潜力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具体目标为:1、用心的参与活动,感知蓝天的美丽;2、大胆想象,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创编情景动作;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大胆想象,并自由的创编情景动作。
透过自己尝试,从中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活动的难点是:幼儿根据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动作的形式加以表现。
《新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想象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
使活动呈现趣味性,游戏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
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对蓝天有了必须的认识;2、物质准备:蓝天布景图,以及幼儿事先制作好的蓝天中的物体。
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成功开展带给可能。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活动以观察――猜测――联想――讲述――创编――表演贯穿这一主线线索。
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活动的第一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律动进入活动室,并在律动中透过语言让幼儿一下子便进入到活动的氛围和主题中来,教师带领着幼儿在活动室中随意的坐下,为活动的开展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
进行到活动的第二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蓝天中的美丽景色,在活动准备中采用鲜艳的蓝天画面将幼儿从相对疲塌、懒散、松懈的“低唤醒”状态中唤醒,透过幼儿观察,让幼儿对蓝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知蓝天的美丽。
在感知的基础上,又引导幼儿把自己制作的蓝天里的东西一齐送到蓝天里去,让它变的更美丽。
在形式上,资料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同时,让幼儿一齐参与到布置蓝天布景的活动中来,增加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我根据中班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使孩子在用心主动的姿态中参与活动。
在第三部分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情景动作。
在这环节中教师让幼儿自己设置情景,并鼓励他们用动作表现出来,既增加了情趣,又使幼儿能顺利迁移已有经验,将更多精力投放到创编个性化的动作上来。
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更能调动幼儿参与的用心性。
之后便是播放音乐让幼儿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感受和想象音乐中的情节,一方面为下面的共同游戏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从自发性学习进入自觉性乐感的构成。
最后将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溶解到音乐里,教师运用儿童化、趣味性的语气;运用丰富的、多彩的表情;做一个简单的引导和提醒,更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并和幼儿共同跟着音乐旋律游戏。
整个游戏中贯穿的是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这会使幼儿感受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最后是延伸活动,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开着小飞机到外面的蓝天世界中游玩,引导幼儿持续不断的对蓝天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或许还能够从中生成更有价值的活动。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再创于各种感官的表演下,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齐唱,一齐跳,一齐笑,一齐玩,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艺术素质,成为真正好处上的学习定义。
中班音乐说课稿(三):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问答歌》一、说教材音乐是我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根据唱歌教学要求幼儿掌握必须的唱歌技能,透过唱歌教学对幼儿进行教育,主要是以歌曲的思想情感影响和感染幼儿,使其构成活泼开朗、用心向上的个性,使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本次活动为孩子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表达空间,引领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潜力和肢体语言潜力。
歌曲是2/4拍节奏,所以本课知识点是:2/4拍节奏的强弱特点及歌曲中运用的节奏型XXX、XXXX、XX。
掌握好了这一知识点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必须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确立了情感、潜力、认知方面的以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词资料的变化,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
2、学习问得清楚、听得明白、答得准确。
3、学唱问答歌,学习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
(二)重难点: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为:理解歌曲资料初步学会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
活动难点是:运用肢体动作与同伴交流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准备: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为了更好地服务本次的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大象和白兔的毛绒玩具以及其他小动物的玩具。
二、说教法针对教材资料和纲要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透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整体教唱法、情绪感染法和节奏朗诵法。
第一种方法是节奏朗诵法,主要在学习理解歌词的环节运用。
这是帮忙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记忆歌词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首先,我用与歌词一致的节奏来读问句和答句,引导幼儿进行尝试学习。
然后再引导幼儿边拍节奏边朗诵歌词。
这个过程注重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
第二种方法整体教唱法,整体教唱是把歌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呈此刻幼儿面前,幼儿也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来理解的,这样幼儿容易进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儿必须的情感体验带着感情演唱。
首先在运用整体教唱法时,我个性注意了前期铺垫工作。
教师的整首范唱,歌词的学习为整体教唱打下了基础。
其次,注意变化形式、灵活运用。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整个教学活动要幼儿从头到尾整首学唱,一遍一遍的重复是不贴合纲要精神的,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比如无伴奏整体教唱,因为幼儿跟人声学唱比跟乐器学唱容易些,在没有伴奏的状况下幼儿更能听清歌词、曲调的特点。
另外还运用了分组表演唱、群众对唱等形式。
再针对较难掌握的地方进行分句教唱。
这样不会使幼儿感到乏味和疲劳。
第三种是情绪感染法,幼儿在音乐活动时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
在范唱时运用动作、表情和声音将歌词问题表现出来,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
另外,由于这首歌曲本身就具有游戏性,所以教学活动始终都会让幼儿沉浸在游戏和肢体表达的快乐之中。
在游戏和肢体表达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从而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