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浅谈传统弓的撒放方式---蒙古式射法VS地中海式射法

合集下载

传统弓在撒放时有哪些方式

传统弓在撒放时有哪些方式

传统弓在撒放时有哪些方式对于没有箭台的秃弓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好像都不知道该怎么去瞄准和撒放了,秃弓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没有装箭台,没有任何瞄具的弓,这种弓一般压层反曲比较多,还有就是传统弓了,这两种其实应该算是一种弓,很多朋友在使用传统弓撒放时都采用了地中海式射法,当然也有一些朋友是想尝试蒙古式射法但一直没有一个详细的教程。

今天,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蒙古式射法的优势还有具体操作细节。

注意:本文仅针对无箭台的秃弓和传统弓。

1、精确度: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地中海式射法的箭头搭在持弓手的外侧而蒙古式射法的箭头却搭在持弓手的内侧,难道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原因就是拉弦手指尖的朝向是和搭箭手方向是一致的。

因为人再怎么训练也无法避免放弦时弓弦的回弹速度远高于手指伸直的速度,所以会产生侧滑滚动。

古代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样搭箭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精确度。

侧滑的方向就是指尖的方向,这样射出去的箭并不是你瞄准时以箭杆为膛线的飞行轨迹。

也就是说拉弦手指的数量越多对侧滑的干扰越大。

地中海3个手指的长度都不一样,那它的干扰肯定是最大、最不稳定的。

蒙古式只用大拇指撒放,相对于地中海式精确度会高一些。

西方弓箭手打仗时会带上皮手套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蒙古式射法的搭箭手其实就是持弓手的大拇指,在打仗时其实这只手指也带有扳指(筒状的),这样的意义就在于能进一步提高精确度和初速(骨质、石质扳指肯定要比皮革手套光滑)。

2、稳定性:现代弓之所以用地中海是因为3指的受力面大、容易上手、有箭台、碳素箭杆尾部有“弦卡”。

传统弓无箭台、传统箭无“弦卡”。

所以各人认为用地中海式不太适用于精确打击(冷兵器战场上对天空齐射除外)。

用过传统箭(竹杆或木杆,尾部只有凹槽无“弦卡”)的朋友应该有过这种体会:每次射出的箭非常的不稳定,尾部凹槽越浅越不稳定。

甚至会出现放弦后箭直接就掉在地上的情况。

这是因为用地中海射法的手指其实只是起到拉弦作用,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夹紧箭杆。

对射箭运动中撒放技术环节的探讨

对射箭运动中撒放技术环节的探讨

对射箭运动中撒放技术环节的探讨刘先锋摘要:在射箭技术动作的各个环节中,撒放动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因为撒放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命中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撒放技术分析,找出了影响撒放技术的两个方面,是用力僵硬、时间节奏长和松撒与外扬。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细致分析,找出了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

从力量训练动作整体用力,撒放的正确技术,各个方面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是正确的撒放动作应该是结构合理,不打控制箭,同时,时间节奏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流畅性的协调统一,是做好撒放动作的保证。

关键词:撒放、时间节奏、制动片、用力、稳定、流畅、准确性、紧张与放松、松撒与外扬。

1、引言:射箭运动是一项技巧性的体育项目,基本技术包括站立、开弓、动作到位、瞄准中的继续用力、撒放、收势等六个部分。

其撒放动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环节,是射每一支箭的技术用力是否正确的集中表现。

撒放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命中率,简单地解释撒放动作:就是在一个稳定用力的躯体上,持弓臂沿箭线正直地推,拉弓臂沿箭线正直地拉,在预想的时间内将制动片拉响的同时,以推拉1:1的用力在安静的状态下拉弓臂带动勾弦指迅速,自然地脱弦,使箭沿弓的反弹力正直飞向目标。

目前我们国家的射箭水平与当今世界强国韩国相比,其单轮全能的成绩男、女运动员都落后50环左右,影响我国运动员射箭成绩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国际国内的行家都提出我们的撒放技术是影响成绩提高的关键。

2、研究方法与对象2.1观察法:通过雅典奥运会观看中国、韩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撒放技术表现,通过技术录像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记录下有关数据。

2.2归纳法:通过记录下来的数据,对国内外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撒放用力的时间节奏特点进行了整理。

2.3看资料法:参考国外和国内的射箭资料,对韩国、美国以及我国部分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撒放技术进行分析对比。

2.4研究对象:世界著名的射箭运动员韩国的金水宁、尹美静,美国的佩斯,我国射箭国家队的马湘君、张娟娟、钱佳玲、郭丹,厦门队的吴春梅、张永祝、戴一凡和黄鑫营,以以上三个层次的运动员代表为对象,进行撒放技术的研究。

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

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

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蒙古铁骑,作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强大的骑兵之一,以他们出色的骑射绝技而闻名于世。

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是他们在战争中保持统治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以及其在战争中的应用。

一、弓箭的选材与制作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离不开一把出色的战弓和箭矢。

蒙古人以马为生,他们培养了出色的马群,并熟练地应用弓箭作战。

蒙古人选材制作弓箭时,通常选择来自蒙古大草原的山羊角和牛筋作为原材料。

山羊角作为制作弓的材料,有着优秀的韧性和弹性,可以保证箭矢射出后不易断裂。

牛筋则用于制作弓弦,具有坚韧且具备良好的回弹性,使得箭矢具有更强的劲道和射程。

二、精湛的骑射技巧蒙古铁骑通过长时间的马上训练,培养了精湛的骑射技巧。

他们经常在骑马奔驰的过程中进行射击,以提高射击准确度和射击速度。

蒙古人还擅长在马上转身,进行背射和腰射,这使得他们在战斗中可以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另外,蒙古铁骑还通过「放箭式」的射击方式,即在马背上射出一箭后迅速将战弓收回,以保持高速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再次射击。

这种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射击频率,同时减少了被敌人发现的时间窗口。

三、战术运用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在战斗中,蒙古人通常采取骑射式的游击战术,迅速进攻并飞速离开,使得敌人难以追击和还击。

其次,蒙古铁骑擅长用火矢进行攻击,这种攻击方式不仅对敌人造成直接伤害,同时还能引发恐慌和火灾,给敌人心理上造成重大困扰。

此外,蒙古铁骑经常采取骑射雁行阵的方式,在迅速移动中进行持续的骚扰和射击,使得敌人无法形成有效的防线,从而轻易地击溃敌军。

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们凭借着卓越的骑射技巧和灵活的战术运用,征服了广袤的大陆、建立了蒙古帝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不仅令人钦佩,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战争经验和教训。

总结起来,蒙古铁骑的骑射绝技是他们在战争中保持统治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们选材制作出色的战弓和箭矢,并通过长时间的马上训练培养了精湛的骑射技巧。

浅谈射箭固势的结构与理想撒放

浅谈射箭固势的结构与理想撒放

条 直线 。抬肘 要做到 顺势 ,抬肘 不要硬
起 ,其 中任 何一 部分产 生 了错误都 会影 响 量 , 平衡 弓的重 力矩 , 反抗拉 弓臂 的牵 引, 往上抬 ,按 照一般 规律 肩塌 下去 ,肘就会 射 箭 的全过程 。但 各部分 有主有 从 ,固势 稳住 弓,为瞄准 得稳 、加力 顺 ,使 箭沿 直 是基础 技术 ,加力 是关键 技术 。
射 箭 运 动 是 一 项 技 术 性 很 强 的体 育 利于加 强直 线用力 ,根据 弓把 的形状 和 自 项 目。近 年来 随着 运 动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己用 力 的特 点 结合 进 行 。所 谓 “ 放 松 ” 个手指 的 同一关节 线 。大拇指 和小拇 指不 指
对 射 箭 技 术 动 作 的研 究 已成 为 人 们所 关 是指采 用推 弓方法 的运动 员根 据 自己平时 参与 勾 弦 ,为 了防 止这 两 个指 头 的干 扰 ,
2 萋 钐 21 年8 总第1 期 2 00 月 2
S r ̄ 9 s 7 -5 x 0 00 0 o: 6 / s 1 4 11 . 1 8 9 l3 j n 6 i 2 0
浅谈射箭 固势的结构与理想撒放
孔 亚平
( 无锡 市射击 场业 余体校 ,江 苏 无锡 2 47 ) 102
关键 词 :射 箭 ;固势 ;手指 ;力 点;加 力;撒放
中图 分类 号 :G87 8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17— 5X (00 8 02 0 6 4 1 1 21 )0— 2 — 3
1 前

二是 固势 动作 的一致 。其具体 要求 :前手 中指 之间 ,将负荷 均匀 地分配 到三个 指头 推 弓要 做 到指放松 、力 点清 ,前手推 弓要 上 。中指 比较 长 ,所 以第 二关 节要微 屈一 点 ,以便使 中指第 一关节 线能 接近 另外两

传统射法与地中海射法

传统射法与地中海射法

传统射法与地中海射法作者:徐开才今年由中心主办的三场传统弓射箭比赛己完成,总的情况是好的,达到了恢复和传承传统射箭的目的,但仍有些不足,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还是反映在规则上太粗,今后这样的比赛规则要细化,要按中国射箭协会公布的规则,规范这类比赛,否则,会影响这类比赛的可持续发展和比赛质量。

现正在和中心射箭部董主任联系,在他们整理的,今年国际箭联公布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射箭的技术和弓箭器材特点,结合各地区、各民族的比赛实际,搞一个比较细的中国传统射箭的规则,供大家在今后的传统弓射箭比赛参考使用。

就目前情况来看,有一个问题值得商量,现在提倡的是中国传统射箭,在弓箭器材上己有明确规定,大家己接受。

还有一个问题概念不清,从技术层面上讲,什么是中国的传统射法,按中国传统射法钩弦手钩弦应是“后拳凤眼最宜丰”(摘自《武经》),钩弦手应用大拇指钩弦,咱们邻居韩国、日本和蒙古等传统射手都采用这种技术。

这就是咱们常说的传统射法或蒙古射法。

(请参阅附图)拇指射法是种古老的技艺,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和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射箭方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有责任保护它,传承它,弘扬它。

据蒙古族射箭专家考证,蒙古族传统射法就是用拇指拉弦的,在蒙古族历史书上经常出现的《额日嘿莫日跟》,其意思是:《额日嘿》指的是拇指,《莫日跟》是射箭特别准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用拇指拉弓射箭的神箭手、射箭高手的意思。

据蒙古族历史记载:蒙古族男孩三、四岁便开始学习射技,第一次学射时,举行一种仪式,家长给小孩的拇指上涂抹黄油,说一些祝愿词,长大当名神箭手,这么优秀的文化传承现在在蒙古族地区知道的人己经不多了。

现在蒙古地区的射手几乎无人会用这种古老的射箭技术,蒙古民族那“弯弓射大鵰”精彩射艺已经濒临绝迹。

技术的缺失附带的是传统文化的丧失,随之的是传统道德的沦丧。

恢复传统射艺的现实意义在于重塑传统道德观。

目前在我们举行的传统弓比赛场上还有一种射法,就是大家常讲的“地中海射法”,即用三指钩弦的现代射法,这种射法是50多年前为了与国际射箭比赛接轨从国外传入中国的。

传统弓箭射箭

传统弓箭射箭

传统弓箭射箭一、推弓的基本要求◆弓把与手的接触面应尽量小。

◆开弓后弓与手的压力方向应通过腕关节桡侧(尽量靠近关节中心)。

◆手指屈肌不要参与工作,并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低推法:弓把低在掌部,推弓的施力点在鱼际上,弓的压力落在桡侧关节上。

手部肌肉和桡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水准能够相对应减小。

◆高推法(用虎口推住弓把):此种方法的支撑点与桡腕关节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手和前臂形成一条直线,手掌不完全接触弓把,手指自然下垂保持手掌的水平姿势。

采用此种方法,触弓的施力点比较集中,而且也比较接近于弓的中心部位。

采用这种推法,在固定桡腕关节时需要较大的肌肉用力,推弓手容易出现不稳定情况,用重磅级弓的运动员不宜采用这种推弓方法。

弓把位于前臂纵轴的右侧(左手持弓者),全部负荷由大拇指承受。

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推弓方法,有的运动员持弓臂弯曲,采取其它方法又无法将自己的肘关节从弓弦平面中引开(弓弦就不打臂了),只好采用这种方法。

深推:持弓臂前臂前端较深地进入弓的平面,这样能够大大减轻固定桡腕关节的肌肉负荷。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推弓方法,但深推要适当,以防弓弦打臂。

推弓手的动作直接影响箭射出的方向,因而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但要做到合理,而且要做到认真,以保证推弓动作的高度一致性。

三、推弓动作出现错误的处理方法1、采用低推弓方法的运动员容易出现的错误(1 )推弓的着力点不是在桡腕关节中部而是到了下部,形成了手掌的根部推弓,使推弓的着力点远离了弓的中心部位。

这样在发射时弓不能平行地弹出,而是弓的下部分先弹出,影响了箭的正常飞行,易造成箭偏高。

( 2 )推弓的着力点变化虽然不大,但用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完全是水平用力,而产生了一个向下压的力。

这样在发射时弓不是平行的弹出,而是弓的上半部先弹出,形成了弓“点头”的错误的动作,影响箭的正常飞行,易造成箭偏低。

处理方法:一是要注意最初的推弓,做到对位推弓。

而是开弓后要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用力,防止出现推弓手上推和下压的力。

弓与弓形

弓与弓形

弓与弓形作者:叶继舟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年第12期【提要】弓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兵器,我国很早就制作出了复合弓,这在“弓”的汉字形体上也可以直观地看到。

我国的复合弓与英国著名的长弓相比,具有反曲、控弦、骑射三大特殊性点。

中西方的弓都是重要的文化概念,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复要世界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弓弓形探讨一、古代的弓我国古代的弓是复合弓。

造字时代,汉字“弓”曲折的形体就给我们留下了复合弓的形状。

《诗·小雅》有“骍骍角弓,翩其反矣”的诗句,说明“角”已经成为了制弓的材料。

《周礼·考工记》列出了复合弓制作所需的干、角、筋、胶、丝、漆“六材”。

汉末两晋“杯弓蛇影”的典故又再次提醒我们曲折的弓形。

中国境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复合弓,是在新疆吐鲁番鄯善洋海墓地,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2至前8世纪的青铜时代。

这件复合弓三曲,弓中间夹约0.8厘米的韧木片,内外两侧粘牛角片,缠扎牛筋绳,弓梢(箫)两端削亚腰型系弦槽。

弓长106.8厘米。

洋海所处的位置离中原较远,属于草原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所制作的弓,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水平,其基本形制甚至一直延续到远射火器的兴起。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证明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射艺,很早就受到了游牧文化的影响。

后世蒙古弓、满洲弓、朝鲜弓、日本弓基本脱胎于此。

二、弓的形体弓的主体可以分成对称的三部分:弣(束),弓中间的手握部位;渊(肩),弓身反曲的部分;箫(梢),渊后到末端的部分。

箫上挂弦的凹槽叫作彄;箫上将弦顶起脱离弓身的凸起叫作弦台(垫弦);箫末的铜、骨、角质附件叫作弭。

从结构上看,亚洲传统复合弓是筋木角三层。

外侧是筋胶层,牛筋在延伸后产生弹力;中间是木(竹)胎层,木材的柔韧性是弓力的基础;内侧是牛角层,牛角在挤压后产生弹力。

三、弓的特点与英式长弓比较英式长弓(English Longbow)是中世纪著名的远射兵器,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英式长弓作为一种木结构单体弓,与筋木角结构复合弓比较,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国传统弓的特点。

传统弓箭射箭

传统弓箭射箭

传统弓箭射箭一、推弓的基本要求◆弓把与手的接触面应尽量小。

◆开弓后弓与手的压力方向应通过腕关节桡侧(尽量靠近关节中心)。

◆手指屈肌不要参与工作,并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低推法:弓把低在掌部,推弓的施力点在鱼际上,弓的压力落在桡侧关节上。

手部肌肉和桡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程度可以相应减小。

◆高推法(用虎口推住弓把):此种方法的支撑点与桡腕关节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手和前臂形成一条直线,手掌不完全接触弓把,手指自然下垂保持手掌的水平姿势。

采用此种方法,触弓的施力点比较集中,而且也比较接近于弓的中心部位。

采用这种推法,在固定桡腕关节时需要较大的肌肉用力,推弓手容易出现不稳定情况,用重磅级弓的运动员不宜采用这种推弓方法。

弓把位于前臂纵轴的右侧(左手持弓者),全部负荷由大拇指承受。

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推弓方法,有的运动员持弓臂弯曲,采取其它方法又无法将自己的肘关节从弓弦平面中引开(弓弦就不打臂了),只好采用这种方法。

深推:持弓臂前臂前端较深地进入弓的平面,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固定桡腕关节的肌肉负荷。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推弓方法,但深推要适当,以防弓弦打臂。

推弓手的动作直接影响箭射出的方向,因而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要做到合理,而且要做到认真,以保证推弓动作的高度一致性。

三、推弓动作出现错误的处理方法1、采用低推弓方法的运动员容易出现的错误(1 )推弓的着力点不是在桡腕关节中部而是到了下部,形成了手掌的根部推弓,使推弓的着力点远离了弓的中心部位。

这样在发射时弓不能平行地弹出,而是弓的下部分先弹出,影响了箭的正常飞行,易造成箭偏高。

( 2 )推弓的着力点变化虽然不大,但用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完全是水平用力,而产生了一个向下压的力。

这样在发射时弓不是平行的弹出,而是弓的上半部先弹出,形成了弓“点头”的错误的动作,影响箭的正常飞行,易造成箭偏低。

处理方法:一是要注意最初的推弓,做到对位推弓。

而是开弓后要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用力,防止出现推弓手上推和下压的力。

多种射法的集合概述

多种射法的集合概述

多种射法的集合概述1.“捏箭拉法”或称“原始撒放法”“捏箭拉法”即以拇指与食指捏住箭尾。

大多数人在他们第一次习射时会很很自然的使用这种拉法。

这种拉法的优势在于其撒放动作极为“干净利落”;当持续拉到某一个点时,摩擦力无法再留住箭,箭就自然射出。

然而,这种拉法是无法用于硬弓的,除非射手拥有超常的指力。

此拉法广泛的见于美洲的传统射艺中(经常与地中海式拉法混杂一处)以及亚述纳西拔二世时期的亚述浮雕中【搓绳匠注解:亚述纳西拔二世,AshurnasirpalII,公元前883-859,亚述王国的新亚述王朝之第三代王】。

在这种拉法中,箭可以搭在弓的任意一侧。

1.1“原始撒放法”的衍生型拉法【“捏箭拉法”的衍生型拉法被称作“secondaryrelease”,意即“第二代撒放法”,对应于“捏箭拉法”的英文表达“primary release”(原始撒放法、第一代撒放法)】。

在“secondaryrelease”中,食指和拇指依然如同“捏箭拉法”一样捏住箭尾,但是中指和无名指则用来勾弦。

后来,又发展出一种“第三代拉法”,食指不仅仅被用来挤按在箭尾上,还被用来勾弦。

这些衍生型拉法在美洲也有应用,同时还见诸于森纳赫里布浮雕中【搓绳匠注解:森纳赫里布,Sennacherib,公元前705-681,新亚述王朝之第十四代王】,甚至在泰国和安达曼群岛也有使用这种拉法的迹象。

而在古希腊黑暗时代的陶器上可以显示出,斯基泰战士可能也使用这种拉法。

【搓绳匠注解:斯基泰,Scythians,音译法按照史学界通常惯例。

美籍华裔学者朱学渊先生曾提议音译为‘西叙安’,并指其音近‘肃慎’,疑其族源出于上古时代通古斯族系,驰骋于亚欧大陆北部,东至东北亚,西接欧陆,影响甚广。

此处暂以史学界传统观点确定音译方法,朱先生的观点只作参考】第二代拉法外侧视图2.“地中海拉法”,“地中海撒放”这种拉法是由食指勾弦位于箭尾之上,中指和无名指勾弦位于箭尾之下。

弓箭传统工艺及使用技巧

弓箭传统工艺及使用技巧

弓箭传统工艺及使用技巧
先将弓弦在弓柄凹槽上扣上一环,然后绕两圈半。

如果作弓柄的材料没有干透,在放置不用时应放开弓弦的一边,否则容易使弓柄变形。

一柄制备精良的硬弓会比一个弹性隐阱更有效率,也能更精确地命中目标--但是失去弹性后的弓就不要再用了。

再换一张弓。

箭的制备
任何直木都可用作箭杆材料,但桦木无疑是最好的材料之一。

箭杆长约60厘米,宽6厘米,应该绝对很值(两定点间系紧一根弹绳可作为直尺标准),也应尽可能光滑。

箭杆末端应刻有凹槽,以便支在弓弦上。

检查每根箭杆末端凹槽宽度是否足以容纳你的弓弦。

羽箭
为了提高精确度,可以制作羽箭。

羽毛是选材料,但其他材料也可选用--纸、轻布料,甚至削成一定形状的叶子。

a:从顶端开始,撕开羽毛,至羽毛管中央。

b:羽毛两端各留有20毫米宽的羽毛管,以便系在
箭杆上。

c:将箭杆圆周三等分,系上相互对称的三根羽管。

箭头
弓箭以及传统弓箭在现在社会也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目前一些专业的传统弓箭论坛和网站如(中华弓箭社)在迅速发展之中,传统射箭队弓箭馆也在各地成立,弓箭是静与动的完美结合的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是一项现代的新的贵族运动,传统弓箭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浅谈蒙古族射箭运动及其文化价值_锋晖

浅谈蒙古族射箭运动及其文化价值_锋晖
1.射 猎 活 动 中 的 骑 射 、军 事 训 练 蒙古族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的代表极其重视射猎活动。据《世界征 服 者 史》记 载:成 吉 思 汗 极 其 重 视 狩猎,他常说行猎“不单是为了猎取野兽,也是为了习惯射猎锻炼,熟悉 马 背 技 艺”。认 为 射 猎 是 军 队 将 官 的 正 当 职 司 ,从 中 得 到 教 益 和 训 练 是 士 兵 和 军 人 应 尽 的 义 务 ,从 中 学 习 猎 捕 时 如 何 追 赶 猎 物 。 如 何 猎 取它,怎样摆开阵势,怎样视人数多寡进行围捕。蒙古人不打仗时特 别 热 衷 于 射 猎,成 吉 思 汗 在 远 征 中 亚 的 战 争 间 隙 常 举 行 狩 猎 活 动 ,曾 遣 使 召 长 子 术 赤 从 钦 察 草 原 出 发 把 猎 物 赶 来 ,成 吉 思 汗 和 部 将 军 士 们 放马追逐射猎,在他们猎厌了之后便在猎得的野兽身上打上自己的印记放掉 。 蒙古人“以为猎足以习战”的习俗,其“围猎有类出兵”,通过围 猎 训 练 战 技,讲 武 论 事。 每 次 围 猎 经 历数月之久,依照战时编组,以 数 百、千、万 之 众,范 围 数 千 里。 将 部 队 分 为 搜 索、前 卫、主 力、后 卫 四 部 分 ,依 照 顺 序 前 进 移 动 。 成 扇 形 的 搜 索 部 队 负 责 各 类 侦 察 工 作 ;前 卫 部 队 根 据 搜 索 情 况 进 行 落 实 并 向 指 挥官汇报;主力部分携带家属及物资辎重随后;后卫部队负责收容 工 作,并 准 备 随 时 迎 战 偷 袭 之 敌。 狩 猎 中 分 析 、判 断 、包 围 的 技 术 不 断 强 化 ,在 “追 、围 、捕 、杀 ”的 围 猎 中 领 悟 军 事 规 律 ,在 勇 射 猛 虎 、命 丧 围 场 的危险当中练就胆量。正如成吉思汗所说:“行猎是军队将官的正当职 司,从 中 得 到 的 教 诲 和 训 练 是 士 兵 和 军 人 应 尽 的 义 务 ,应 当 学 习 猎 人 如 何 追 赶 猎 物 ,如 何 猎 取 它 ,怎 样 摆 开 阵 势 ,怎 样 视 人 数 多 寡 进 行 围 捕 。 他 们 进 行 围 猎 ,不 单 为 猎 取 野 兽 ,也 是 为 习 惯 狩 猎 习 惯 ,熟 悉 弓 马 和 吃 苦 耐 劳 。”① 元 奠 都 燕 京 后 ,忽 必 烈 在 大 都 南 郊 辟 建 围 场 。 《日 下 旧 闻 考 》有 如 下 记 载 :“南 海 子 即 南 苑 ,在 永 定 门 外。元时为飞放泊,明永乐时复增广其地,周 垣 百 二 十 里。”②每 年 初 冬 都 要 举 行 大 猎,此 时 皇 帝 传 下 诏 旨,命军队做好狩猎准备。军队按右翼、左翼和中路排好队形,将 官 率 领 军 队 一 起 出 发。 他 们 形 成 一 个 猎 圈 ,慢 慢 地 驱 赶 着 前 面 的 野 兽 ,当 猎 圈 收 缩 到 两 三 箭 地 的 时 候 ,士 兵 们 把 绳 索 连 结 起 来 ,再 在 绳 索 上 面 复 以 毛 毡 ,军 士 围 着 圈 子 停 下 来 ,肩 并 肩 而 立 ,猎 圈 中 包 围 了 各 种 各 样 的 野 兽 。 这 时 ,皇 帝 带 领 几 骑 首 先 驰入猎圈开始射猎,当他猎厌之后就在猎场中央的高地下马,观看 其 它 人 射 猎;然 后,诸 王 进 入 射 猎;继 诸 王 之 后 进 入 猎 圈 的 依 次 为 那 颜 、将 官 和 士 兵 。 当 猎 圈 中 剩 下 的 只 是 一 些 伤 残 和 弱 小 的 野 兽 时 ,一 位 老 者则会恭敬地走近皇帝,替余下的野兽乞命,皇帝则会下诏把它们 统 统 释 放,不 许 伤 害 它 们。 看 蒙 古 族 围 猎 有 着 鲜 明 的 军 事 性 ,与 军 事 训 练 相 密 切 联 系 ,围 猎 中 的 迫 赶 、合 围 、击 杀 、清 点 猎 获 物 等 ,都 与 战 争 的 过 程 相 似 。 围 猎 中 强 调 指 挥 有 度 、进 退 有 节 ,尤 其 是 在 猎 杀 过 程 中 要 求 由 上 而 下 的 尊 卑 有 序 。 同 时 在 围 猎过程中体现出了“勇、仁”二字,既要于围场勇射猛兽,又要注意放生,给 幼 弱 之 兽 以 仁 慈,使 他 们 不 断 繁衍和生息。 1644年,入关后的满洲八旗及其贵族 一 直 延 续 着 蒙 古 族 打 围 射 猎 的 传 统 并 加 以 发 展,于 北 京 周 围 专 辟 了 一 些 地 方 作 为 皇 帝 的 围 场 ,其 中 木 兰 围 场 尤 为 著 名 ,此 围 场 在 承 德 东 北 200 公 里 处 ,周 围 60 多 公 里 ,是 一 个 天 然 的 狩 猎 场 ,设 围 点 72 处 。 皇 帝 经 常 带 领 文 武 大 臣 来 木 兰 围 场 练 习 射 猎 ,还 要 定 期 在 这 里 举行秋猎,并把秋猎列为“秋狝习武,绥服远落”的 重 要 庆 典,使 “习 武 木 兰,勿 忘 家 法”成 为 定 制 ③,其 目

中国传统弓箭射法

中国传统弓箭射法

《中国传统弓箭射法》今天我可得好好和你们说说中国传统弓箭的射法,那可真是一门有趣的技艺呢!我有个朋友叫阿强,他可痴迷传统弓箭了。

有一次,他拉着我去了一个传统弓箭的练习场。

一进去,我就看到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传统弓箭,那些弓的造型可太酷了,有的雕花,有的镶着宝石一样的装饰,就像艺术品一样。

阿强像个看到宝贝的孩子,眼睛放光,他一边拿起一把弓,一边对我说:“你瞧,这就是传统弓箭的魅力,今天我就让你见识见识它的射法。

”阿强先给我介绍了传统弓箭的各个部分。

他指着弓说:“你看,这弓把得握稳了,就像你抓住一个宝贝,不能让它轻易溜走。

这弓臂呢,是有弹性的,就像弹簧一样,能把箭射出去的力量就靠它啦。

” 然后他又拿起一支箭,说:“这箭啊,箭头可得小心,很锋利呢。

箭杆要直,要是弯了,射出去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箭尾的羽毛也有讲究,它能让箭飞得更稳。

”接着,阿强开始演示射箭的姿势。

他双脚分开,站得稳稳当当的,就像一棵扎根在地上的大树。

他对我说:“这站马步可重要啦,要是站不稳,射箭的时候就容易摔倒,那可就闹笑话了。

” 然后他拿起弓,左手握住弓把,把弓竖着立在身体左侧,右手拉弦,把箭搭在弓上。

他一边调整姿势,一边说:“这搭箭的时候得注意,箭要放正,不然射出去就歪了。

”他开始拉弦了,那表情可专注了。

我在旁边看着,感觉他就像一个准备战斗的战士。

他对我说:“拉弦可不容易,得用背部和手臂的力量,不能光靠手臂,不然拉不动不说,还容易受伤。

” 他的背和手臂的肌肉都紧绷起来,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老虎。

“嗖” 的一声,箭射出去了,稳稳地扎在靶子上。

我兴奋地喊:“哇,太厉害了!” 阿强笑着说:“这还只是开始呢。

” 这时候,旁边有个大叔走过来,他也是来射箭的。

大叔看了看阿强的姿势,说:“小伙子,你这姿势还不错,不过啊,拉弦的时候可以再把肘部抬高一点,这样力量会更足。

” 阿强听了,连忙点头,说:“谢谢大叔,我试试。

”阿强又射了一箭,这次果然比上一次更稳,箭扎在靶子上更深了。

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源发展与教学

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源发展与教学

科技资讯2016 NO.21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 技 教 育103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1 射箭运动1.1 射箭运动起源与发展射箭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射箭最主要的用途是军事战争中的一种远距离进攻武器。

在我国,射箭运动在许多地区都有广泛的开展,但其中以蒙古族的射箭活动最具代表性。

[1]早在13世纪时,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诸部落,就已经普遍开展射箭活动了,蒙古军队也以其高超的骑射技艺闻名于世。

对于蒙古族人来讲,射箭是“男儿三技”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男子汉需要掌握的运动技术。

因此,射箭运动也就自然成为蒙古那达慕大会的重要活动内容。

[2]蒙古族射箭活动使用的弓箭的做法也较为传统,并不是现代体育中竞技射箭的器材。

蒙古射箭的弓箭常用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其射程不远,仅有20m左右。

箭靶为五种不同颜色涂成的“毡片靶”,靶中心是活的,箭射到中心就会掉下来。

射箭比赛应遵守的规则主要是:一般规定每个参赛者射击4箭,分3轮射完,以中靶次数多少评定胜负。

大型的骑射比赛活动有数百人参加,比赛跑道为4m宽、8m长、0.66m深的一条沟,设3个靶位,靶位与靶位之间相距25m。

第一、二靶位在射手的左侧,第三靶位在射手的右侧。

比赛规定1马3箭,即每人每轮射3支箭,共射9支箭。

1.2 射箭的基本技术教学射箭的基本技术包括站立、搭箭、推弓、勾弦、举弓、开弓、靠弦、瞄准、撒放、暂留与收势等,这些基本动作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规范的、协调一致的、节奏鲜明的发射动作。

1.2.1 站立射手站于起射线上,左肩向着目标靶位,左手持弓,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中心在双脚之间,身体微前倾。

1.2.2 搭箭将箭搭在箭台上,单色主羽毛向自己,箭尾槽扣在弓弦箭扣上。

1.2.3 推弓左臂内旋前撑,手腕伸直,桡腕撑点一线直,手触弓面积尽量小,施力集中。

蒙古拳拉弓射箭

蒙古拳拉弓射箭

蒙古拳拉弓射箭一、练法:双脚分开,脚尖向内,脚跟外横成内八字,吸气同时双手掌心向内如抱物,拇指内扣拧劲经肘达肩,肩沉扣内前裏劲,头上前领起全身之劲,拔起全身齐起,脚踉离地,头上顶前领与效手内持下按外撑形争对拔之功用,全身紧到不能再起时呼气,脚跟落地,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1承上势,以头领身,身带右脚向右移动重心,同时,右手如力士拿硬弓,左手如拉弓弦,双手对争向右上方射出弓箭之意,目视右上方。

图:2承上势,以头领身,身带左脚商左移动重心,同时,左手如力士拿硬弓,右手如拉弓弦,双手对争向左上方射出弓箭之意,目祝左上方。

图:3承上势,以头领身,身带右脚向右移动重心,同时,右手如力士拿硬弓,左手如拉弓弦,双手对争向右下方射出弓箭之意,目视右下方。

图4承上势,以头领身,身带左脚向左移动重心,同时,左手如力士拿硬弓,右手如拉弓弦,双手对争向左下方射出弓箭之意,目视左下方。

图5承上势,以头领身,身带右脚向右移动重心,同时,右手如力士拿硬弓,左手如拉弓弦,双手对争向右前方射出弓箭之意,目视右前方。

图:6承上势,以头领身,身带左脚向左移动重心,瘦时,左事如力士拿硬弓,右手如拉弓弦,双手对争向左前方射出弓箭之意,目视左前方。

图:7二、功法:此势把双肩筋拔开拉长,加强关节灵活性和柔韧性。

从而达到双手上、中、下、前、后、左、右不同方向随心所欲“拉弓射箭”即发力的功用。

在实战中有意想不到的神用。

图:8-14注:恩师王喜安,传我“拉弓射箭”时讲:练“拉弓射箭”时,以头领身,身带脚移动重心,同时,右手如力士拿硬弓,妄手如拉弓弦,双手对争向右前方射出弓箭之意。

即蒙古族善骑射,把拉弓射箭的劲力传导训练方法运用到拳术训练中,从而形成了蒙古拳的独特风格。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浅谈传统弓的撒放方式---蒙古式射法VS地中海式
射法
浅谈传统弓的撒放方式---蒙古式射法VS地中海式射法
这篇文章是好早前就答应了弓友写的,但迟迟没有动笔(惭愧)。

在论坛上还有群里的大部分弓友用传统弓撒放时都采用了地中海式射法,可能是因为这个相对容易上手或者看电视比赛的运动员都使用这种射法。

当然也有朋友是想尝试蒙古式射法但一直没有一个详细的教程。

今天,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蒙古式射法的优势还有具体操作细节。

注意:本文仅针对无箭台的秃弓和传统弓。

1、精确度:
为什么地中海式射法的箭头搭在持弓手的外侧而蒙古式射法的箭头却搭在持弓手的内侧呐,原因就是拉弦手指尖的朝向是和搭箭手方向是一致的。

因为人再怎么训练也无法避免放弦时弓弦的回弹速度远高于手指伸直的速度,所以会产生侧滑滚动。

古代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样搭箭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精确度。

侧滑的方向就是指尖的方向,这样射出去的箭并不是你瞄准时以箭杆为膛线的飞行轨迹。

也就是说拉弦手指的数量越多对侧滑的干扰越大。

地中海3个手指的长度都
不一样,那它的干扰肯定是最大、最不稳定的。

蒙古式只用大拇指撒放,相对于地
中海式精确度会高一些。

西方弓箭手打仗时会带上皮手套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蒙古式射法的搭箭手其
实就是持弓手的大拇指,在打仗时其实这只手指也带有扳指(筒状的),这样的意义
就在于能进一步提高精确度和初速(骨质、石质扳指肯定要比皮革手套光滑)。

2、稳定性:
现代弓之所以用地中海是因为3指的受力面大、容易上手、有箭台、碳素箭杆
尾部有“弦卡”。

传统弓无箭台、传统箭无“弦卡”。

所以各人认为用地中海式不太适用于精确
打击(冷兵器战场上对天空齐射除外)。

用过传统箭(竹杆或木杆,尾部只有凹槽无“弦卡”)的朋友应该有过这种体会: 每次射出的箭非常的不稳定,尾部凹槽越浅越不稳定。

甚至会出现放弦后箭直接就掉在地上的情况。

这是因为用地中海射法的手指其实只是起到拉弦作用,
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夹紧箭杆。

所以射出的一霎那有很大的几率是把箭“打”出去的
而不是“推”出去。

因为在箭尾和弓弦之间有“缝隙”。

蒙古式射法掌握以后就
算尾部无凹槽也会是100%成功射出(蒙古人西征的时候对付西方弓箭手曾经多次使
用此方法,让对方捡起自己的箭后无法射回来)。

因为蒙古式射法并不是人们想像
的只用大拇指拉弓弦,而是用大拇指第一个关节(从指尖算起)和食指第三个关节夹
住了箭尾前方1.5---2厘米处,用箭尾、大拇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那个位置
共同承担了弓弦的压力。

很多朋友说没有扳指根本射不了蒙古式,其实不是的。


不拿箭直接空手去拉40磅的弓都觉得受不了,而我拿上箭杆能空手拉开70磅的
弓。

原因就在于箭尾被大拇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那个位置夹得很紧,把压力
主要分配给了箭杆。

那么蒙古式射法就属于“无缝”射击,稳定性自然高。

有过骑射经验的朋友应该能明白在马疾驰的时候是没有太大可能用地中海式搭箭射出的(疾驰之前就把箭上好的除外,但那样你也只能在疾驰时射出一箭而已)。

因为来自于马背的震动会让箭杆掉下来。

游牧民族发明出蒙古式射法是肯定有原因的,就是追求高度的稳定性。

关于扳指:
扳指一定要要合适到完美才能使用,大的话就缠胶布或者戴上手套再套扳指。

空手用蒙古式射法的难度是最低的(也可以带皮手套环节压力);韩国扳指目前看来是最好用的(阿利的淘宝店里有卖的。

我测试过,没问题);中国的筒状扳指的使用难度则是最高的(古玩店或者街边地摊都有卖的,质量参差不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