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15届“一诊”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15届“一诊”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15届“一诊”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 150分一.选择题(第题5分,共50分)1.已知集合{}24B x x =≤,则集合R B =ð()A.()2∞,+B.[)2∞,+C.()()2-∞⋃∞,-2,+D.(][)22-∞⋃∞,-,+2.某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120件,80件,60件。

为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进行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抽取了3件,则n =()A .9B .10C .12D .133.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且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a b -=() A.1D.123.设a b R ∈,,是虚数学单位,则 “0a =”是“复数a bi +为纯虚数”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输出P 的值是() A .21 B .26 C .30 D .55 5.()()12221910log log 24⎛⎫-- ⎪⎝+⎭的值等于()A .2-B .0C .8D .106.已知α是平面,,m n 是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n αα⊥∥则m n ⊥C .若m m n α⊥⊥,,则n α⊥ D .若m n αα,∥∥,则m n ∥7.如果实数x y ,满足等式()2232x y +=-,那么yx的最大值是() A .12BCD8.关于x 的议程2160mx x -+=在[]110x ∈,上有实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8,17B .(]1,8C .(][)88-∞-⋃+∞,, D .5885⎡⎤⎢⎥⎣⎦, 9.点12F F ,为椭圆()222210b x y a ba +>>=的左右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A 使12AF F 为正三角形,那么椭圆的离心率为() AB .12C .14D1 10.已知函数()()lg 03636x x f x f x x ⎧<⎪=⎨-<⎪⎩,,≤≤,设方程()()2xb x b f R -+∈=的四个实根从小到大依次为1234x x x x ,,,,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一组实根,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为()A .122x x +=B .1219x x <<C .()()340661x x <--<D .34925x x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第题5分,共25分)11.已知是虚数单位,则复数31ii+-的共轭复数是。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一诊”模拟试题新人教版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一诊”模拟试题新人教版

石室中学高2014届2013~2014学年度上期“一诊”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1.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题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2.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西游记》体现了“天上有人”,《三国演义》体现了“朝中有人”,《水浒传》体现了“道上有人”,这种艺术展现从本质上说明了A.封建制度的衰落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D.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展示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反对君主专制5.宋代四川地区,以农业税为基础的两税收入为161万贯,商税达167万贯(不包括酒税、茶课、盐课等收入)。

这说明当时四川A.农业经济严重萎缩 B.工商业空前繁荣C.经济水平领先全国 D.纸币成为通用货币6.19世纪70年代,一些对时局敏锐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学校建而志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某某省某某石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考室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某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给震区民众带来巨大损失。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温总理在地震灾区的精彩话语成为支撑我们战胜灾情最温暖的力量,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答案】B【解析】考点:百家争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孔子主X“仁”,而孟子则主X“仁政”,主X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贴民情,所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B项孟子。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儒家思想A.提供了积极进取和改革精神 B.提供了无为的哲学思想C.提供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D.提供了某某思想【答案】C【解析】考点:儒家的思想主X。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分析选项可知,A体现的是法家的作用;B是道家的;C是儒家的;儒家思想只是具有民本思想,谈不上“某某思想”,故D错误。

所以应选C。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

”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法家【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道家的思想的掌握情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语文“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语文“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成都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综析】成都石室中学高2015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

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3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

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

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成都漆艺》这个话题很接地气,富有地方色彩;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余秋雨的散文《旷野》等,很有深度,富有文化韵味。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

如图文转换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 (单项选择题,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题文】A01.下列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褊.小/蝙.蝠石栈./颤.抖粗犷./心旷.神怡挑.大梁/挑.拨离间B.猿猱./杂糅.戏谑./纸屑.畸.形/掎.角之势高压.锅/压.缩空气C.复辟./辟.邪狡黠./诘.问鸡肋./悬崖勒.马椎.间盘/椎.心泣血D.自刭./痉.挛嫡.传/贬谪.倔.强/倔.头倔脑流窜.犯/上蹿.下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biǎn/biān,zhàn]/ chàn, guǎng/kuàng, tiǎo”;B项,读音分别为“náo/róu, xuè/xiè, jī/jǐ, yā”;C项,读音分别为“bì,xiá/jié, lèi/lè, zhuī/chuí”;D项,读音分别为“jǐng/jìng, dí/ zhé, jué/juè, cuàn/cuān”。

2015届高三历史一诊试题(带答案)

2015届高三历史一诊试题(带答案)

2015届高三历史一诊试题(带答案)保密★ 启用前【考试时间:2014年11月1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5至7页,第Ⅱ卷7至8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 B.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 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2.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③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④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 秦统一巴蜀后,“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辄徙其豪侠于蜀”。

这一措施①充实巴蜀人口,加强蜀地控制②削弱六国势力,巩固秦朝统一③促进蜀地开发,推动民族融合④强化皇权专制,实现社会流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对该作品的正确解读是 A. 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开始流行 B. 牛耕逐渐普及到了大江南北 C. 推动中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D. 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发展 5. 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

2015年四川省高考模拟试题_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试题历史卷

2015年四川省高考模拟试题_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试题历史卷

2014-2015学年度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上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第I卷1.“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2. 某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农业提出这样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①牛耕和铁农具使用②土地私有制确立③县制出现④重农抑商政策提出⑤商业中心出现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 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

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最合理的是A.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因此两者一点也不矛盾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4.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5. 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①②③④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 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6.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

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7.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四川省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石室中学高2021 届“一诊〞模拟考试数学试题〔文科〕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总分 150 分一. 选择题〔第题 5 分,共 50 分〕1.集合Bx x 24 ,那么集合 e RB 〔〕A. 2,+B. 2,+C., -22,+D., - 2 2,+2.某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 120 件, 80 件, 60 件。

为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进展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抽取了 3 件,那么n 〔〕 A .9B . 10C . 12D .13a b60 ,那么ab 〔〕3.,均为单位向量,且它们的夹角为A.1B.3 3 1C.D.223.设 a ,b R , i 是虚数学单位,那么a 0〞是 “复数 a bi为纯虚数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假设某程序框图如下图,那么执行该程序输出P 的值是〔〕A .21B .26C . 30D . 55开场1log 215.92log 2 2 的值等于〔〕104A .2B . 0C .8D . 106.是平面, m, n 是直线,那么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m ∥n, m ∥,那么n ∥B .假设 m , n ∥ , 那么 m nC .假设m , m n ,nD .假设那么m ∥, n ∥ ,那么 m ∥n7.如果实数x , y 满足等式 2 3 ,那么y的最大值x 2y2x是〔〕13C .3 D .3A .B .223P=1, n=1n=n+1P=P+n2否P>20?是输出 P完毕8.关于x 的议程x 2mx 16 0 在x110,上有实根,那么实数m 的取值X 围是〔〕所有:中华资源库ziyuanku石室中学高2021 届“一诊〞模拟考试数学试题〔文科〕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总分 150 分一. 选择题〔第题 5 分,共 50 分〕1.集合Bx x 24 ,那么集合 e RB 〔〕A. 2,+B. 2,+C., -22,+D., - 2 2,+2.某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 120 件, 80 件, 60 件。

四川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二)

四川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二)

四川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二)高三2014-01-06 10:17四川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第I卷(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摒除/摈弃胡诌/刍议拾遗/汤匙谬种/纰缪B.拓荒/拓本畜养/蓄意门槛/僭越执拗/拗断C.扉页/绯闻踹开/揣摩茄克/夹缝藩篱/蕃盛D.纤夫/光纤陶俑/佣金伺机/伺候瞥见/蹩脚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勾通贸然电线杆雍容华贵挑肥拣瘦B. 歉收跟贴震慑力披星戴月明火执仗C. 番茄诀别老两口谈笑风生细水常流D. 博弈账簿亲和力得陇望蜀坐壁上观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过了不久,鲨鱼又游了回来,他对准鱼的尾部一口咬了下去,凶猛地撕去了实足40磅的肉,然后飞速游走。

B.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石室中学北湖校区的跳蚤市场,吸引了众多老师和学生。

为了筹得更多的善款,各位“小老板”奔走呼号,大力宣传自家商品。

D.石室学霸自创的韵律操红遍网络,视频中同学们劲爆的舞姿与动感的音乐交相辉映,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据报道,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都产生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两家企业均存在未披露的采购销售关联交易及累计3000万元资金拆借关联交易。

B. 网上掀起的关于“挪假”“拼假”的讨论热潮表明,人们不仅希望休假,还希望假期安排得更合理更充裕,不是挑剔,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C.《教育改革方案》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本范围。

D. 近日,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间,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备受青睐。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统治者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

这实际上就是()A.俸禄制的雏形 B.租调制的雏形C.均田制的雏形 D.迁都洛阳的先声【答案】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准确解读历史概念的能力。

【解析】俸禄制指政府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租调制指政府征收定额田租(实物)和户税(绢帛或麻);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材料信息说明北魏统治者将人们迁到京城附近,按照人口数授予田地,这是北魏为实行均田制而做的努力,故选择C项。

材料信息与A、B两项无关;据材料不能得出北魏迁都洛阳的信息,排除D项。

2.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 D.地方自治的市镇【答案】B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运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坊市分离制度,据居民的居住区及商业贸易的地方完全分开的制度,对“市”进行严格管理,所以选择B项。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历史部分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历史部分Word版含答案

XX市2021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局部文科综合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 1 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第1卷1至2页,第二卷 3 至 5 页,共 100 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XX、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完毕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考前须知: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2 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统治者屡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

这实际上就是A.俸禄制的雏形B.租调制的雏形C.均田制的雏形D.迁都XX的先声2.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

诗中表达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D.地方自治的市镇3.1867 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假设“听其创置电线铁路.那么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 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那么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4.19 世纪 70 年代,XX进口的所谓洋糖,根本都是将产自XXXX和XXXX的土糖,直接运到XX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C.土糖一经转口那么“色泽莹白,人咸爱之〞D.“西商过埠那么丁役围护,官吏趋迎〞5.根据图 1 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 年间中国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6.图 2 是进步青年发表的漫画?蜡炬成灰泪不干?。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综析】成都石室中学高2015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

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3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

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

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成都漆艺》这个话题很接地气,富有地方色彩;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余秋雨的散文《旷野》等,很有深度,富有文化韵味。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

如图文转换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 (单项选择题,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题文】A01.下列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褊小/蝙蝠石栈/颤抖粗犷/心旷神怡挑大梁/挑拨离间B.猿猱/杂糅戏谑/纸屑畸形/掎角之势高压锅/压缩空气C.复辟/辟邪狡黠/诘问鸡肋/悬崖勒马椎间盘/椎心泣血D.自刭/痉挛嫡传/贬谪倔强/倔头倔脑流窜犯/上蹿下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biǎn/biān,zhàn]/ chàn,Cguǎng/kuàng, tiǎo”;B项,读音分别为“náo/róu, xuè/xiè, jī/jǐ, yā”;D项,读音分别为项,读音分别为“bì,xiá/jié, lèi/lè, zhuī/chuí”;“jǐng/jìng, dí/ zhé, jué/juè, cuàn/cuān”。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届高三一诊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届高三一诊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20 世纪 80 年代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
20 世纪 90 年代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21 世纪初
“和谐世界”
2012 年以来 A.政策不受意识形态干扰 C.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始终坚持不结盟外交原则 D .理念中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放思想
B. 农村改革带来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 中央不断尝试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 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现代农业趋势
35.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时期
外交理念
20 世纪 50 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20 世纪 70 年代
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宋朝与境外政权之间,除了点状控制的模糊疆界和片状的模糊疆界,还有带
C.说明家国政治影响深远
D.反映家臣社会地位降低
26.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而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相对较少,如苏州只有 4 市镇。南宋时代,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 28 市镇,嘉兴府达 15 市镇,苏 州达 19 市镇。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黄河流域经济的萧条和衰败
B.政治中心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
A.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成为经济主导
C.政府财政状况日趋好转
第2页
D.农民赋税负担不断减轻
共4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综析】成都石室中学高2015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

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3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

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

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成都漆艺》这个话题很接地气,富有地方色彩;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余秋雨的散文《旷野》等,很有深度,富有文化韵味。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

如图文转换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 (单项选择题,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题文】A01.下列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褊小/蝙蝠石栈/颤抖粗犷/心旷神怡挑大梁/挑拨离间B.猿猱/杂糅戏谑/纸屑畸形/掎角之势高压锅/压缩空气C.复辟/辟邪狡黠/诘问鸡肋/悬崖勒马椎间盘/椎心泣血D.自刭/痉挛嫡传/贬谪倔强/倔头倔脑流窜犯/上蹿下跳【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biǎn/biān,zhàn]/ chàn,guǎng/kuàng, tiǎo”;B项,读音分别为“náo/róu, xuè/xiè, jī/jǐ, yā”;C 项,读音分别为“bì,xiá/jié, lèi/lè, zhuī/chuí”;D项,读音分别为“jǐng/jìng, dí/ zhé, jué/juè, cuàn/cuān”。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成都石室中学2015届高考模拟(二)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成都石室中学2015届高考模拟(二)

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历史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考试做答时,须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一书指出“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该材料说明A. 天象记录与历法制定密切相关B.天象变化体现君权神授思想C.天象记录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D.天象变化体现天人感应思想14. 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后,并不得父亲的钟爱,刘邦所中意者是妃子戚姬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

为此刘邦几次向朝中大臣提出改立太子事宜,却遭到萧何等大臣的反对。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此发表的评论,其中正确的是A.甲:萧何等大臣的做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B.乙:萧何等大臣顶撞刘邦违背了三纲五常C.丙:刘邦的做法违背了宗法制的原则D.丁:刘邦的做法不符合分封制的惯例15.清代《浮梁县志》记载“新平(景德镇)冶陶,始于汉世”,而考古资料表明其最早的瓷业遗存在晚唐五代时期。

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作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有①清代县志距汉代年代久远,故不可信②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可能早于唐代,但须证实③县志记载须得到考古证实,方可采信④考古发现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应当重视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历史试题(Word版)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卷5至6页,第II卷6至8页。

考试做答时,须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I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全球通史》写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段材料涉及到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皇帝制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时节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到周代,迎春鞭牛活动正式列为国家典礼。

“鞭打春牛”的习俗,能反映出
A、我国古代高度重视动物养殖业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15、李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

年寂寞从人漫,只有疏狂一老身。

”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
B、李贽认识到了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C、李贽的主张遭到道学家们的攻击
D、表达了诗人敢于蔑视世俗的“异端”思想
16、马克思在1857年的《波斯与中国》中写道:“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

”在这段话里,马克思
A、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任略的斗争精神
B、斥责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C、肯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的斥责
D、认为英国侵略军具有骑士风度
17、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

以下是对该表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18、民国九年,潍县南关小学的国语语文有《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自由》、《缠足之害》、《开矿》、《葡萄酿酒》、《瓦特发明蒸汽机》、《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等。

材料说明当时的学校教育注重
①提倡科学,中体西用②培养学生自由平等思想
③宣传实业救国思想④传播经世致用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最有可能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0、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

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保障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21、电影《喇叭裤飘荡在1983年》以山清水秀的小镇为背录,反映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

剧中的男主角希望能穿着流行的喇叭裤和暗恋的女孩跳流行的迪斯科。

当时喇叭裤、迪斯科的流行说明了
A、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B、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C、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平演变获得成功
D、西方国家对中国展开文化侵略
22、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和资实现了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

这标志着中国
A、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共同富裕
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
23、古代雅典学者曾言:“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的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此判断
A、戏剧公演成为了雅典人生活的一部分
B、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成年男性的民主
C、戏剧公演有助于雅典人形成身份认同
D、观戏津贴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热情
24、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

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

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

与上述历史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B、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
C、闭关锁国政策带的恶果
D、白银在世界市场的流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卷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II卷共2题。

13、(22分)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全球已愈愈联系为一个整体,中国人的世界意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

(1分)结合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科技等方面思考)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

(6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北京设立使馆。

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于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清改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4分)
材料三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期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味无知……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

如果不开放,再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1分)两个时代中国与世界融合的程度不同,毛泽东时代中国与世界隔离较久,邓小平时代加速融入世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14、(30分)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邢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

”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杜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材料一中的“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4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
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三“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四“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 Rule of Law ),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用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其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2)材料三、四有哪些共同观点?(6分》材料四中的“法治”与材料一中的“法治”有何本质区别?(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6分)
(4)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