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变电所

合集下载

变配电所的值班工作规定(3篇)

变配电所的值班工作规定(3篇)

变配电所的值班工作规定1变、配电所内值班工作必须遵循:巡视记录制;安全责任制;缺陷报告制;倒闸操作票制;检修工作票制;交接班制;安全用具和消防器材管理制等各项制度和规定。

2高压变、配电所内,应配备双人值班,若单人值班,必须经有关部门领导批准,并应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十一章所规定的条件(即电气试验)。

3无论电气设备和线路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

若有必要移开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最小安全距离。

4巡视变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时,必须将门关闭或锁好,防止小动物等进入;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必须穿好绝缘靴和雨衣,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5高压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气人员不得接近室内故障点____米、室外故障点____米以内,因救人或处理事故需进入上述范围的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6高压设备或线路停送电时,必须根据电气负责人命令,由操作者填写倒闸操作票,并会同监护人根据模拟图或结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步骤准确无误进行。

7倒闸操作前,应核对需操作的设备或线路名称、编号所在准确位置。

操作中应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必须按操作顺序操作,每操作完一项,在操作票该项字头打“√”记号,全部操作完成进行复查,严防误操作,严防带负荷拉(合)刀闸。

拉(合)刀闸、开关的操作者,均应戴绝缘手套;雨天操作室外设备,还应穿绝缘靴。

变配电所的值班工作规定(2)为了保证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营和正常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值班工作规定:1. 值班时间:根据变配电所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值班时间表。

确保每个班次都有足够的人员进行值班,保证24小时值班到位。

2. 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应具备相关电力专业知识,并经过培训合格。

每个班次需要有一名负责人,负责协调和监督值班工作。

3. 值班内容:值班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巡检,检查变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安全状况。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电压异常、线路故障等。

变配电所的安全要求

变配电所的安全要求

变配电所的安全要求1、变配电室应做到五防一通,五防是防火、防水、防雷、防雪、防小动物;一通是保持通风良好。

2、变配电室应使用不可燃材料建成。

蓄电池等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应隔离安装。

蓄电池充电时,有氢气放出,为了防止爆炸,要特别注意蓄电池室应保持通风良好。

3、变配电室除备有合格的绝缘棒、绝缘垫、绝缘靴、绝缘手套、验电器等安全用具以外,还应备有消防器材,急救箱、手电筒等用具。

4、配电室门应设置为向外开启的防火门,并应装弹簧锁,严禁采用门闩;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能双向开启。

5、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的通道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当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应增加出口。

6、当配电室双层布置时,楼上配电室的出口应至少设置1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

7、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两端。

当配电室的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安全出口,相邻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40m。

8、配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

配电室的地面宜高出本层地面50mm 或设置防水门槛。

9、低压固定式单排布置的配电屏,不受限制时,屏前通道最小宽度为1.5m,屏后维护通道最小宽度为1.0m,屏后操作通道最小宽度为1.2m;受限制时,屏前通道最小宽度为1.3m,屏后维护通道最小宽度为0.8m,屏后操作通道最小宽度为1.2m。

10、低压固定式双排面对面布置的配电屏,不受限制时,屏前通道最小宽度为2.0m,屏后维护通道最小宽度为1.0m,屏后操作通道最小宽度为1.2m;受限制时,屏前通道最小宽度为1.8m,屏后维护通道最小宽度为0.8m,屏后操作通道最小宽度为1.2m。

11、低压固定式双排背对背布置的配电屏,不受限制时,屏前通道最小宽度为1.5m,屏后维护通道最小宽度为1.5m,屏后操作通道最小宽度为2.0m;受限制时,屏前通道最小宽度为1.3m,屏后维护通道最小宽度为1.3m,屏后操作通道最小宽度为2.0m。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1.变配电所的总体布置
变配电所总体布置的要求: ① 便于运行维护和检修; ② 保证运行安全; ③ 便于进出线; ④ 节约土地和建筑费用; ⑤ 适应发展要求。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负荷中心,以减少电压损耗、电能损耗及有色金属消耗量; ② 进出线方便; ③ 靠近电源侧; ④ 避免设在多尘和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⑤ 避免设在有剧烈震动的场所; ⑥ 运输方便; ⑦ 高压配电所应尽量与车间变配电所或有大量高压用电设备的厂 房合建在一起;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⑧不妨碍工厂或车间的发展,并适当考虑将来扩建的可能; ⑨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 场所相贴邻; ⑩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和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实际上影响变电所位置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厂区建筑、车间布置、供 电部门的要求等,都可能制约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出较为理想的变电所位置。

供配电技术 第4章 变配电所

供配电技术 第4章 变配电所

图4-3单母线接线
①L1送电合闸的顺序应为: QS3→QS4→QF2;
②L1停电拉闸的顺序应为: QF2→QS4→QS3。
图4-4
单母线分段接线 a)用隔离开关分段的单母线接线;b)用断路器分段的单母线接线
图4-5
三电源供电的单母线分段接线——三回四受电断路器供电方式
适用: 用电负荷大、重要 负荷多、对供电可 靠性要求高或馈电 回路多而采用单母 线分段存在困难的 情况。 大型工业企业总降 压变电所的35~ 110kV母线系统和 有重要高压负荷的 6~10kV母线系统 中多采用这种接线 方式。 运行方式: 一组运行一组备用 两组同时并列运行 两组母线分裂运行
线 平面图见图4-27 负荷指示图见图4-24
图4-20图1-5中高压配电所的主接线 平面图见图4-27负荷指示图见图4-24
图4-20:1-5中2号车间变电所的主接线 平面图见图4-27,负荷指示图见图4-24
五、民用建筑变电所主接线
(一)一般民用建筑变电所主接线 如图4-13、4-14所示。 (二)⑴.高层民用建筑变电所主接线(图4-21); ⑵.高层宾馆饭店变电所主接线(图4-22)。 (三)组合式变电所(图4-23)。
(一)一般原则
(1)接近负荷中心。 (2)进出线方便。 (3)接近电源侧。 (4)设备吊装、运输方便。 (5)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6)不应设在污染源的下风侧。 (7)不应设在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8)不应设在爆炸、火灾危险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9)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10)高层建筑地下层变配电所宜选择通风、散热好的
变电所主接线主要型式
一、变电所母线的接线方式 二、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 三、车间变电所主接线 四、配电所及车间变电所主接线示例(图4-20)。 五、民用建筑变电所主接线

变配电所有哪些安全要求

变配电所有哪些安全要求

变配电所有哪些安全要求变电所是供电系统中重要的配电设施,为了确保供电安全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变配电所有以下安全要求:1.设计要求:(1)设备选型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满足工程需要。

(2)设计布置应合理,能保证电源可靠供应,在容量上要有充足的余量。

(3)设计中要考虑电源的合理分配和负荷合理分布,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4)安装设备的防护等级、安装条件、环境要求等要符合标准和规范。

2.施工要求:(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保证施工质量。

(2)搭设临时设施时要符合相关规定,保证安全可靠。

(3)施工人员要持有效证件,具备相应的电力工作资质,且要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4)施工现场要安全、整洁,施工期间要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5)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安装正确、电气连接可靠。

3.运行要求:(1)变配电所的运行人员要持有效证件,熟知操作规程,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2)运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对电压、电流等要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电源的稳定和工作正常。

(4)运行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6)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停运、报修,并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安全防护要求:(1)变配电所要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和相应的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应设置安全通道、安全门等设施,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高压区域。

(3)变配电所的进出口要设有防止电击、防雷击、防爆等安全装置。

(4)高压区域要设置绝缘围栏,并有明确的安装、拆卸、维护操作规程。

(5)工作人员要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防护服等。

(6)变配电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总之,变配电所的安全要求涵盖了设计、施工、运行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目的是为了确保供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电所与配电所的区别

变电所与配电所的区别

变电所与配电所的区别为了减少损耗、加大输电距离和供电的容量,一般都尽量采用高压或超高压输电。

然而,由电力系统引来的高压或超高压电能,是不能直接应用于各种低电压的电气设备和生产机械的,因此必须设立民用建筑变(配)电所。

变电所就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的场所。

变电所担负着由电力系统受电,经过变换电压后再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的任务。

而配电所则为由较低电压的电网受电,然后再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

不难看出,民用建筑变电所的作用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而民用建筑配电所的作用只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

变电所由变压器、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所组成,配电所仅有由控制保护电器、测量仪表和母线及各种载流导体所组成的配电装置。

电力系统中,通过电压变换装置将低电压变换为高电压或将高电压变换为低电压的过程,称为变电。

它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输电提供了良好条件。

由于发电厂与用电负荷中心一般相距很远,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压(变电)至35~500kV后,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上进行远距离的输送,直至用电负荷中心的全过程,称为输电。

输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了地域的限制。

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是交流输电,但近年来直流输电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按照输电线路的结构来分,又有架空线路和直埋敷设电缆线路两种形式。

电能通过高压输电线路的远距离输送,到达用电负荷中心后,就需要将电能分别配送至各个用户,这一电能的配送过程,称为配电。

配电又分为高压配电、中压配电和低压配电。

如果用户距离上级变电所较远时,传统上采用35kV电压等级作为配电电压。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用电容量急剧增加,将逐步取消35kV电压等级,在大容量电力系统中已采用110kV的配电电压等级。

所谓低压配电,通常是指380/220V和660/380V电压等级的配电。

在我国传统上采用了380/220V的三相四线制配电方式。

但是随着用电容量的不断增大,在煤炭部门低压配电已经升压为660/380V,冶金、化工部门也正在酝酿低配升压。

变配电所的结构?

变配电所的结构?

变配电所的结构?
变配电所的结构:
按整体型式分为:屋内式、屋外式和组合式。

屋内式:由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和值班室组成。

适应于市内居民密集区、化学工厂及其他空气污秽地区的变配电所,电压一般不超过110千伏。

屋外式:除仪表、继电器、直流电源等设备放在室内,变压器、开关等主要设备均放在屋外。

我国大多数电压较高的变配电所均为屋外。

组合式:由高压开关柜、干式或非燃性变压器和低压配电屏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组合式电气装置。

具有安全可靠、防火防爆、噪音小维护简单等优点。

是变配电所的发展方向。

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火灾危险性最大。

1。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配变电装置)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配变电装置)

I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配变电装置)第一节型式与布置1变电所的型式应根据用电负荷的状况和周围环境情况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负荷较大的车间和站房,宜设附设变电所或半露天变电所;b.负荷较大的多跨厂房,负荷中心在厂房的中部且环境许可时,宜设车间内变电所或组台式成套变电站;c.高层或大型民用建筑内,宜设室内变电所或组合式成套变电站;d.负荷小而分散的工业企业和大中城市的居民区,宜设独立变电所,有条件时也可设附设变电所或户外箱式变电站;e.环境允许的中小城镇居民区和工厂的生活区,当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下时,宜设杆上式或高台式变电所。

2带可燃性油的高压配电装置,宜装设在单独的高压配电室内。

当高压开关柜的数量为6台及以下时,可与低压配电屏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3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具有符合IP3X防护等级外壳的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当环境允许时,可相互靠近布置在车间内。

注:IP3X防护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4室内变电所的每台油量为Iookg及以上的三相变压器,应设在单独的变压器室内。

5在同一配电室内单列布置高、低压配电装置时,当高压开关柜或低压配电屏顶面有裸露带电导体时,两者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m;当高压开关柜和低压配电屏的顶面封闭外壳防护等级符合IP2X级时,两者可靠近布置。

注:IP2X防护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6有人值班的配电所,应设单独的值班室。

当低压配电室兼作值班室时,低压配电室面积应适当增大。

高压配电室与值班室应直通或经过通道相通,值班室应有直接通向户外或通向走道的门。

7变电所宜单层布置。

当采用双层布置时,变压器应设在底层。

设于二层的配电室应设搬运设备的通道、平台或孔洞。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配变电所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配变电所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配变电所【1】一般规定1、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物(群)所附设的交流电压为35kV及以下的配变电所设计。

2、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配变电所的设计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应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2】所址选择1、配变电所位置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1)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

(2)进出线方便。

(3)接近电源侧。

(4)设备吊装、运输方便。

(5)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6)不宜设在多尘、水雾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如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的下风侧。

(7)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也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

(8)配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不宜设置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9)配变电所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时,不宜设置在最底层,当设置在最底层时,应采取适当抬高该所地面等防水措施。

并应避免洪水、消防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配变电所的可能性。

(10)配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层时,宜选择在通风、散热、防潮条件较好的场所。

且尚宜加设机械通风及去湿设备。

(11)民用建筑内附配变电所,宜设置在一层或地下层,但当供电负荷较大,供电半径较长时,也可分设在某些楼层、屋顶层、避难层、机房层等处。

2、建筑物内附配变电所不应装设带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并不应使用裸露导体配线。

3、当配变电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楼上层时,应充分考虑变配电所的相应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柜等的水平、垂直运输通道以及对楼面荷载的要求。

4、配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其位置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且其环境要求尽量隐蔽。

5、居住小区可设独立式配变电所,也可附设在某建筑物内或选用带防护外壳的电缆进【3】配电变压器选择1、配电变压器指民用建筑中采用的35/10kV、35/0.4kV、10/0.4kV三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

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负荷情况、城市电网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配电变压器,其长期工作负载率不宜大于85%,当所供负荷其谐波电流较大时,尚应增加变压器容量,以减小变压器负载率。

变配电所的型式

变配电所的型式

变、配电所的型式
(1)配电所一般为独立式建筑物,也可附于负荷较大的厂房,有时还带有车间变电所。

(2)车间内附式变电所设于车间内与车间共用外墙,能保持车间外观整齐,但占车间面积。

(3)车间外附式变电所附设在车间外不占车间面积但占厂区面积。

(4)车间外附式露天变电所与车间外附式相似,但变压器装于室外,结构简单,但使用维护条件较差。

(5)车间内变电所设于车间内部,不与车间外墙相连,适用于负荷大的多跨厂房,能深人负荷中心,但对防火要求较严。

(6)独立变电所它是独立建筑物,一般用于供给分散的负荷以及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7)独立式露天变电所变压器和配电装置均装室外,结构简单。

(8)杆上变电所变压器设于室外杆塔上,于小容量分散负荷,如工人村等。

(9)民用建筑变电所的结构型式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1小城市民住区工厂生活区当变压器容量在180kVA及以下且环境特征允许时,可采用杆上变电所。

2)大中城市居住区一般采用独立式变电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推广箱式变电所。

3)在民用建筑中,当有负荷集中的主体建筑或动力站房时,也可采用附设式变电所。

4)在技术经济合理时,可将变电所设置在鱼荷比较集中的高屋建筑内,此时应采用由不燃或难燃变压器及无油开关组成的成套式变电所。

变电所的配置

变电所的配置

(3)按负荷电能矩法确定负荷中心
事实上,各负荷的工作时间不同,因而负荷中心不可能是固定不变 的,负荷中心不只是与各 负荷的功率有关, 而且与各负荷的工作 时间 有关,因而提出了负荷电能矩来确定负荷中心的方法。
类似负荷功率矩法的公式,按负荷电能矩法确定负荷中心的公式为
式中,Pi为各负荷的有功计算负荷;Ai为各负荷的年有功电能消耗 量 ti为各负荷在同一时间内的实际工作时间,应采用各负荷的年最 大负荷利用主要是因为相邻几个车间负荷较大,将变电所建到某 一车间不适宜;或由于车间环境的限制,如制药车间、化工车间之间由于管道 较多或有腐蚀性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等环境限制,必须建立独立变电所;或中 小型用户负荷不太大,建立一个用户独立变电所,向负荷供电。
3. 车间变电所 6~10/0.4/0.23kV
5. 杆上变电所
变电器安装在室外电杆上,适用于315KVA及以下变压器,常用于居民区、 用电负荷小的用电单位。
6. 箱式变电所
4.2.2 变电所的位置确定
变电所的位置选择应根据选择原则 ,从安全、经济、方便等方面来 综合考虑,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变电所位置选择的原则
(1)靠近负荷中心; (2)进出线方便,考虑电源的进线方向,偏向电源侧; (3)不应防碍企业的发展,要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4)设备运输方便; (5)不宜设在污秽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6)屋外配电装置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防火间距符合规定; (7)建筑物,变压器及屋外配电装置应与附近冷却塔或喷泉水池距离
式中K为负荷圆的比例(kW/mm2),Pc为计算负荷。
(2)按负荷功率矩法确定负荷中心
设有负荷P1、P2、P3,如图示。
它们在任选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P1(x1,y1)、

(整理)变配电所设置

(整理)变配电所设置

配变电所3.1 一般规定3.1.1 适用范围1 本章适用于交流电压IO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配变电听设计。

2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配变电所的设计和电气设备安装应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3.1.2 配变电所设计1 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近远期结合,并考虑扩容的可能性,适当留有余量。

2 重要的配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力求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确保设计质量。

3 配变电所的设计应与当地供电部门签署相关协议作为设计依据。

4 配变电所电气汲备的可导电金属外壳,应与接地装置有可靠连接,成列安装的定型开关柜两端应与接地装置连接,并做好配变电所的等电位联接。

5 利用自然接地体和外引式接帅装置时,其接地引入线不少于两根,并在不同位置与接地网连接。

6 配变电所的变压器低压侧进出线端宜装设避雷器。

3.1.3 配变电所位置选择l 配变电所位置的确定应遵循如下原则:1)方便高压进线和低压出线,并接近电源侧;2)方便设备的运输、装卸及搬运;3)靠近负荷中心或大容量设备处,如冷冻机房、水泵房等;4)不应设在有剧烈震动或高温的场所;5)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6)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等场所;7)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不宜设在有火灾危硷环境的正上方或止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防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觇范》的规定;2 不应设置在低洼地势和积水的场所:1)应避开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等位置;2)不宜与有防电磁干扰要求的设备及机房贴邻或位于其正上方或下方。

3 设置在高层地下室的配变电所的位置,宜选样在通风、散热条件较好的场所。

配电间配变电所配电室弱电间等防火措施

配电间配变电所配电室弱电间等防火措施

配电间配变电所配电室弱电间等防火措施1.配电间防火措施:配电间是供电线路连接用的场所,一般位于建筑物的楼梯间、走廊或通道等区域。

为了保证配电间的安全,应采取以下防火措施:1)配电间应设有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警火灾。

2)配电间内应设置防火门,并保持防火门的完好性和密封性。

3)配电间内的电气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

4)配电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储存有序,禁止乱堆乱放。

2.配变电所防火措施:配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将高压电能进行变压、分配的场所,对配变电所的防火非常重要:1)配变电所内应有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以便迅速发现并扑灭火灾。

2)配变电所的进出通道应保持畅通,以便人员疏散。

3)配变电所内的电缆、输电线路等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4)配变电所应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降低火灾传播的风险。

3.配电室防火措施:配电室是设备和电缆进行配电和供电的场所,也是一个极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因此需要采取以下防火措施:1)配电室内应设有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配电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储存的杂物应放置整齐。

3)配电室内的电缆、开关箱等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配电室的进出口应保持畅通,便于人员疏散。

4.弱电间防火措施:弱电间主要是用于弱电系统的配电和管理,一般设在办公大楼、商场等场所1)弱电间应设置防火门,并保持防火门的可靠性和密闭性。

2)弱电间应设有自动报警系统,可及时发现火灾并报警。

3)弱电间应定期检查防火墙、防火隔离带等防火设施的完好性。

4)弱电间内的电线、电缆等应定期清理,不得堆积杂物。

总结起来,配电间、配变电所、配电室、弱电间等电力设施的防火措施主要包括安装自动报警系统、设立防火门、保持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储存材料有序、保持通道畅通等。

只有做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变电所的防火门应符合哪些要求

变电所的防火门应符合哪些要求

变电所的防火门应符合哪些要求变电所是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

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2)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3)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4)变压器室及配电装置室门的宽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宽度加0.30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30m。

(5) 配变电所设置在建筑物内时,应向结构专业提出荷载要求并应设置运输通道当其通道为吊装孔或吊装平台,吊装平台、门或吊装孔的尺寸,应能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6)高压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口下沿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m;配电室,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

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7)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并装有弹簧锁。

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8)配变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建筑。

(9)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

当配电室为楼上楼下两部分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装置室至少应设置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

另配变电所应设有设备的运输通道。

(10)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等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 配电变压器的长期工作负载率不宜大于85%。
[注释] 条文规范了配电变压器长期工作负荷载 率的选择原则。在民用建筑中,变压器的季节负 荷,变化很大,变压器制造商家推荐将变压器采 取强冷措施,允许适当过载运行,使用单位为了 减少首次安装容量,而接受此措施,其实变压器 在此情况下运行是不经济的,不应提倡。为保证 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和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其长 期工作负载率不宜大于85%较为合理。如经常性 过载(过载时间超过30%),则应考虑增加变压 器的容量。并宜考虑季节性的切除变压器措施。
2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走道 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通向相邻 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4 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 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 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ຫໍສະໝຸດ 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 应为甲级防火门。
气体(六氟化流)绝缘的变压器近年来已有应用。 对于非可燃性液体(四氯乙烷无燃点)绝缘变压 器,国外已有生产如: 英国G.E.C公司的ME-70就 属这类产品,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产品,但不排除 以后试制成功或引进的可能。
3 原规范在民用建筑的配变电所内可以采用裸 铜排或装置,修改后的民规不推荐在配变电所内 采用裸铜排(见4.5.2条)。规范在修订过程中 根 据调查,国内各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民用建筑 室内配变电所时,很少有使用裸露带电导体的情 况。另外,参考欧州国家的规定也不允许使用裸 露带电体。变压器应使用带外壳保护式,由变压 器至低压柜的进线线路,现在国内采用保护式母 线较多,而国外多使用单芯电缆。鉴于我国地域 广、经济发展不同的具体情况,部分地区仍存在 使用裸露带电导体的可能,所以条文规定为“不 宜设置裸露带电导体式装置”。
4.4.5 电压为10(6)kV的配出回路开关的出线侧, 应装设与该回路开关电器有机械联锁的接地开关电 器和电源指示灯或电压监视器。
[注释] 本条中,指所有10(6)kV配出回路开关 的出线侧,必须装设有接地开关电器,并要求与开 关电器联锁,确保安全。现时装设电源指标灯方案 多见,各设备厂家所生产的成套设备均具有以上功 能。
4.3.6 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时,单台变压器容 量不宜大于1250kVA。预装式变电所变压器,单台 容量不宜大于800kVA。

[注释] 根据调查,民用建筑中,配变电所的变压 器单台容量,虽有的用到2500kVA,但使用最多的 为315~1000kVA。民用建筑中,一般负荷比较分散, 变压器单台容量太大时,使供电半径、供电范围、 电能损耗增大。另外单台变压器容量过大,其相 应开关设备要求越高,事故时影响面大。本规范 建议不宜大于1250kVA,但对于负荷集中的空调系 统等,可适当放大。
4.3.5 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 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当单台 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 器室。
[注释] 国标《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第3.3.5条规定:“多层或高层主体建 筑内变电所,宜选用不燃或难燃型变压器”。并 根据对各地的调查,在民用建筑主体建筑内,已 不再使用可燃性油浸变压器。对于非可燃性液体 绝缘变压器,国外已有生产,我国目前尚无此类 产品,但不排除以后试制成功或引进的可能。对 于空气绝缘干式变压器,在我国的南方潮湿地区 及北方干燥地区的地下层不宜使用,因为当变压 器停止运行后,变压器的绝缘水平严重下降,不 采取措施很难恢复正常运行。
根据对各地的调查,在民用建筑主体建筑内,已 不再使用可燃性油浸变压器,而多采用干式变压 器。干式变压器分两种,浇注式和绕线式。在我 国的南方潮湿地区及北方干燥地区的地下层不宜 使用绕线式,因为当变压器停止运行后,变压器 的绝缘水平严重下降,不采取措施很难恢复正常 运行。浇注式变压器具有防潮性能好等优点得到 广泛应用。
4.4.6 两个配变电所之间的电气联络线路,当联络 容量较大时,应在供电侧的配变电所装设断路器, 另一侧配变电所装设隔离电器。若两侧供电可能 性相同时,应在两侧均装设断路器。当联络容量 较小,且手动联络能满足要求时,亦可采用带保 护的负荷开关电器。
[注释] 10kV及以下配变电所母线,现在绝大 部分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形式。在民用建筑 中,对于重要负荷的供电,均设有备用电源母线 段,又由于母线段均较短,事故很少,在停电检 修或清扫时,一般不会造成全部负荷终止供电, 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形式,已能满足供电 要求。
4.4.2 配变电所10(6)kV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断 路器或带熔断器的负荷开关。当无继电保护和自 动装置要求,且供电容量较小、出线回路数少、 无需带负荷操作时,也可采用隔离开关或隔离触 头。
4.4.3 配变电所电压为10(6)kV的母线分段处, 宜装设与电源进线开关相同型号的断路器,但系 统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只装设隔离电器:
1 事故时手动切换电源能满足要求; 2 不需要带负荷操作; 3 对母线分段开关无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要求。

[注释] 本条中的隔离电器,包括隔离开关、隔 离触头。一般情况下分段联络开关宜装设断路器, 只有在同时满足本条中的三款要求时,才可只装 设隔离电器。装设隔离电器的目的是为了检修时, 操作人员的安全。在母线分段处的联络开关,在 两段母线正常运行时,均处于开断状态。
户外预装式变电所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当变压器采用油浸式时,800kVA以上的 油浸式变压器要装设瓦斯保护,而变压器电源侧, 往往不在变压器附近,瓦斯保护很难作到。
4.4 主结线及电器选择 4.4.1 配变电所电压为10(6)kV及0.4kV的母线,
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结线形式。
[注释] 电源侧装设隔离电器,以保证检修相应开 关电器时,由隔离电器提供与电源的隔离,确保安 全。现在市场上配电屏有手车式和固定式两种,
对于手车式配电屏其手车已具备有隔离功能,而固 定式配电屏出线回路的进线端应设隔离电器,其隔 离电器和相应开关应有机械联锁功能,确保需合闸 时,先合隔离电器再合开关电器,开断时为先断开 开关电器再开断隔离电器。
单相变压器在国外的住宅区较常使用,而我国 很难见到。在只有单相负荷,负荷很分散的村、 镇等,应采用单相变压器供电,城镇的多层住宅 群也可采用单相变压器供电(使用单相变压器, 另设TT接地型式,是安全供电的有效措施,避免 了因断N线中性点电位漂移,烧坏设备等事故)。
4.3.4 供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宜选用D,yn11结 线组别的变压器。
[注释] 本条规定了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结线组 别宜选用D,yn11。D,yn11结线组别变压器与 Y·yn结线组别的变压器相比具有明显优点,限制 了三次谐波,降低了零序阻抗,即增大了相零单 相短路电流值,对提高单相短路电流动作断路器 的灵敏度有较大作用。经多年来我国在民用建筑 中的使用情况及现时国际上的使用情况,本规范 规定采用D,yn11结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
5 在总则中,第1.0.3 条规定了, 民用建筑电气设 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对电磁污染、声污染及光污 染采取综合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 确保人居环境安全。
目前,国内许多建筑物的变电所与居住房间或
办公建筑仅一墙之隔、一板之隔,从人性化的角 度看,变压器和大电流母排的电磁辐射及噪声污 染对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里面的人的身心健康是有 影响的。因此,第 4.9.6条规定: 当配变电所与上、 下或贴邻的居住、办公房间仅有一层楼板或墙体 相隔时,配变电所内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
[注释] 由城市电网引入的10kV电源,供电部门 一般均要求用户装设进线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其 目的是用户单位内部故障或需要停电时不要动作 供电网络的断路器。各用户也希望本单位停电时, 不需要动作上一级开关,检修也比较灵活安全。 条文中的“供电容量较小,出线回路数少”很难 介定,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无需带负荷操作的 情况很少见,故实际上配变电所的10kV电源进线 开关,应采用断路器或负荷开关,而不太可能采 用隔离开关或隔离触头,在农村有设跌落式保险 器的作法,符合本条中的采用负荷开关的要求。
二 本章的重点内容
4.3 配电变压器选择
4.3.1 配电变压器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负荷 情况、环境条件确定,并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注释] 条文规定了民用建筑配电变压器选择的 原则。采用节能型变压器,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并节约以后的运行费 用。可燃性油浸变压器推荐采S11系列,干式变压 器推荐采用SC10或损耗水平相当的产品系列。
门的开启方向,应本着安全疏散的原则,均向 “外”开启,即通向配变所室外的门外开启,由 较高电压等级通向较低电压等级的房间的门,向 较低电压房间开启。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 所设计规范》GB50053-946.2.2条,规定为“…… 此门应能双向开启”。据了解,防火门是不能双 向开启的,故本规范,未规定此内容。
屏蔽措施:通常在墙体和地坪内敷设钢网或在
变电所的顶棚明敷铁皮并与接地装置连接。另外, 刷屏蔽涂料(亦称导电漆)也是一种方法,该涂 料主要有银导电漆、银铜导电漆和镍导电漆。刷 屏蔽涂料后,对射频干扰可降低40~80db。
降噪措施:变压器在楼内安装时,应采取降噪措 施。如在变压器下面安装减震垫,在变电所内墙 上加吸音板。同时选择低噪音配变电设备也是非 常重要的,干式变压器噪音现场实测值不超过 55dB。
4.3.3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专用变压器。 1 电力和照明采用共用变压器将严重影响照明
质量及光源寿命时,可设照明专用变压器。
2 季节性负荷容量较大或冲击性负荷严重影响 电能质量时,可设专用变压器。
3 单相负荷容量较大,由于不平衡负荷引起中 性导体电流超过变压器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 时,或只有单相负荷其容量不是很大时,可设置 单相变压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