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课时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年级学科 化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教学目标
教材版本 沪教版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的内容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方法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反应。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直接把学生引入思考二 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做 氧化锰的作用
盛有过氧化氢的溶液中伸入 好记录 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 C:常温时过氧化氢溶
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比较反
应快慢。
验证(3)实验 D:在实验 C
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再加入
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木
条检验。【演示实验】按上面
A,B,C,D(实验 B 和实验 C 上
同时明白催化剂不是 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是 条件,而且化学反应前后质 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简称
菌消毒的作用,医院里常用 作消毒剂,实验证明高锰酸 钾加热可产生氧气,同时生 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 化锰起什么作用?是催化剂 吗?
“一变二不变”
让学生更全面了解催化 作用是改变速率,有加快, 也有减慢
仔细观察试验现象,并做
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在反应 好实验记录 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
改变,是反应的条件,用文
字表达式时应写在箭头上
方。 【板书】催化剂特点:一变二
讨论总结发言
不变
【设问】实验室如何用氯酸
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呢?
【板书】2、加热氯酸钾、高
锰酸钾制取氧气
【展示样品】观察氯酸钾、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颜色、

沪教科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教案

沪教科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沪教版初中化学 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体会观察和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资源 实验室获得氧气的装置(两套)及相应的药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引入1.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有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剧烈氧化?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氧气有哪些用途?二、师生互动:【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创设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老师介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实验室获得氧气【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演示实验]1.加热高锰酸钾(KMnO4);2.加热双氧水、混合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在演示每一个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通过带火星木条的复燃或燃着木条燃烧更旺的现象来让学生判断是否有氧气产生,最后提问以下问题:【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师生整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的药品、药品的颜色以及所发生反应的原理,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空气略大)3.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教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教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题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时间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以及反应原理;教学目标2.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性质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教学媒体演示实验教学过程:【情景创设】【明确学习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主要?为何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几乎不变?2.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并能放出。

氧气具有性,是常见的剂。

【新知导学】:工业上,制备氧气的原理是,它是根据氧气的不同分离出氧气的。

具体的方法是将空气除尘净化,除去和等气体,然后温压,使空气变为态。

再逐步控制温度液体空气,使沸点较的液态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的液态。

以上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得到的液态氧气为方便运输和使用,一般存储在色的钢瓶中。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实验室中制取氧气(1)药品问题讨论:下列哪些物质有可能用来制取氧气?说明理由。

KCl KMnO4 H2O2 MnO2 H2O NH3归纳:没有氧元素的物质(填“可能”或“不可能”、下同)产生氧气,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产生氧气。

实验室中常用;或和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取氧气。

(2)实验室反应原理①高锰酸钾(KMnO4)制氧气高锰酸钾是色晶体,其溶液为色,是常用的消毒剂,受热很快分解而放出氧气(O2)。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对应的符号表达式 。

根据反应的原理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 (3)反应装置选 (4)收集方法选注意:决定收集方法的依据是 如果是排空气法如何知道所收集的气体是不是氧气、什么时候满? (5)检验方法:将 放在集气瓶中,若,证明是氧气。

(检验物质的一般方法:用什么→怎么做→什么现象→什么结论) (6)验满方法:①排水法:当集气瓶口的边缘有 向外冒出时(或当集气瓶中 已无水时), 证明已收集满。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在第一章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础上,本课侧重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介绍木炭、蜡烛及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以及氧气的用途。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红磷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重点做木炭、蜡烛、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重点说明氧气能与身边很多物质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氧气的活泼程度;教材的重点放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反应现象及对比物质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进而引出物质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浓度)有关的事实。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会中乐”。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中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知道木炭、蜡烛、铁丝等常见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3)能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物质间的反应。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1)做木炭、蜡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案--2)沪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案--2)沪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二) (教学案)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能描述木炭、硫、铁、磷、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教学重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典型实验现象的识记教学方法:阅读、讲解、巩固记忆(预习提示:教材33页至35页(预习后填写) )教学过程:二、[知识回顾]、(一)、学生书写:木炭、硫、磷、铁丝、蜡烛、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1、师生评价2、对照黑板反应逐个,学生描述实验现象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1)发出白光(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结】碳+ 氧气二氧化碳2、硫在空气中燃烧(补充)伸入氧气中燃烧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小结】硫 + 氧气二氧化硫3、磷在氧气中燃烧(补充)现象:(1)放热(2)产生大量的白烟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热(3)生成黑色固体【小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1)发出白光(2)放热(3)瓶壁有水雾,生成一种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石蜡+ 氧气水+ 二氧化碳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演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讨论回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讲解】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思考题:如何用实验的方式检验氧气?----事先准备好一瓶氧气和空气1、学生讨论后表达2、学生演示实验(三)、氧化反应----缓慢氧化?1、学生阅读课本,初步理解氧化反应2、学生举2例说明3、教师分析:(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热量(2)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3)许多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在某些条件下反应比较剧烈(燃烧);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铁丝生锈、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有机肥的腐熟)【衔接】:既然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有何用途呢?----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总结(四)、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具体实例:、、、三、板书设计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三、氧化反应四、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四、随堂练习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O2 B.N2 C.H2 D.CO22.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潜水 B.急救 C.灭火 D.气焊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火星四射B. 硫——黄色火焰C. 磷——黑色固体D. 镁——蓝色火焰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A.电灯发光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食物腐烂 D.金属器皿锈蚀5、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了太空漫步。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的存在、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知道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得出有关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通过制取氧气的装置,体验化学的“实验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呢?【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红磷的燃烧实验。

【问题引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实验)而不是用肉眼去看?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确认目标】这节课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问题讨论】描述氧气物理性质。

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回答】无色、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回答】靠腮呼吸。

氧气来自水中。

【结论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

【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化学性质:【阅读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2.1性质活泼的氧气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2.1性质活泼的氧气

过5秒钟后同时伸入两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氧气的哪些物理性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然后将木炭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等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观察现象。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空:木炭是色体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
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用手摸瓶壁振荡后,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
么?证明铁丝能在氧气里,放出,
(2)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把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纱),观察现象。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空:铁丝是色体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光亮的铁丝变成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生成的是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纱?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你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3)点燃一根蜡烛,观察并记录蜡烛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用手摸瓶壁集气瓶内壁有。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教学设计)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两套装置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获得。

燃烧反应现象的准确描述和文字表达式的规范书写。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氧气的知识。

(一)氧气的性质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问题情景] 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 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师生整理]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教师设疑]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实验演示]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教师设疑] 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实验演示]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学生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表格中。

[教师讲解] 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通常情况下的燃烧)和缓慢氧化(举几例说明)。

[师生总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学生阅读] 课本氧气的用途。

[学生回答]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6.交流讨论:归纳总结镁的性质。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1 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沪教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1 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沪教教案
经过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4、小结归纳,知识升华
本节课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实验现象和本节知识的小结和归纳、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准确语言描述和归纳概括能力。
5、质疑释疑,探索创新
(2)问题2: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呢?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这些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
(3)实验探究:以硫粉为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并完成下表第一栏: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生成物
反应表达式
空气中
氧气中
硫燃烧
木炭燃烧
铁燃烧
接着完成木炭燃烧实验和铁燃烧实验,而后由学生自主完成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3、实验探究,认识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
(1)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让学生查找资料,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并学会准确描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1)物质在空气中和纯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为什么不同?今天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它的用途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木炭要自上而下缓慢的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2)集气瓶中放有少量水的原因?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且从理论高度认识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同时作为本节课的小结,使学生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论知识,使学生得到意义的构建。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设计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学科:化学教学对象:初三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上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

氧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参与化学反应最多的物质之一,所以有关氧气的知识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

同时它也是学生继续学习第四单元中《燃烧与灭火》和第七单元中《金属性质》时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且本节是教材第一次对一种气体物质进行系统研究,由此也提示了对物质进行探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这些方法和思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因为这些思路和方法是蕴含在探究过程之中的,所以我们必须注重探究过程,认真完成和灵活调度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从探究过程中抽取这些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学习化学物质知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体积分数通过联想与观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相关现象,认识氧气主要的物理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应的活动探究会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知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根据所学知识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用途,认识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6.通过动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学习实验操作和养成合作学习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内容教材的设计符合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经验入手,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再引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由氧气的性质总结氧气的用途。

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3)、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课前学案导学,课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来解决问题,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九年级化学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沪教版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与描述
教学过程
使用补充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问题情景]你了解人类每时每刻不能离开的氧气吗?
[学生交流]
[教师设疑]动物呼吸需要消耗氧气,同时,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但为什么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依然保持恒定呢?
[教师讲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媒体展示](观看影像资料听介绍,查看课本插图)。光合作用是实现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在光合过程中,叶绿素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吸收能量,分解水分子;水分解产生的氢与碳及其他化合物而化合而产生糖,同时,把氧释放到大气中:
[教师引导]结合前面的讨论,再让学生观察一瓶纯氧气,让学生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水溶性、三态变化。
[问题情景]1、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叶绿素和光照
6C02+6H20C6H1206+602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产生了可供生命利用的能量。因此,在光合作用开始时吸进的水和碳,最后又被放了出来;而光合作用放出来的氧,又通过呼吸作用重新吸收回去。这是地球上简单的、基本的氧的循环。这样的循环是地球上维持全部动植物生命的一个基本源泉。
[演示实验]少量硫磺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设疑]可燃物在纯氧气中燃烧更旺,那么铁丝能不能在氧气中燃烧呢?
[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问题情景]前面我们做过实验:在空气中燃烧镁条、灼烧铜丝。你知道他们分别生成了什么?写出文字表达式。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2.1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目标1、掌握空气的组成成分。

2、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

3、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并掌握对应的文字表达式。

重难点1、掌握空气的组成成分。

2、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阅读课本问题1、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占比?2、氧气的产生途径和消耗途径分别是什么?3、通过氧气的消耗途径我们可以推断出氧气有哪些特性?认识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 1 )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 )在0°C,1.01x105 Pa下 , 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 , 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 3 )不易溶于水,并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溶解得较少在通常状况下,1 L 水中大约能溶解30 mL氧气氧气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观看PPT演示氧气的三种状态氧气化学性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蜡烛的燃烧实验步骤:蜡烛的燃烧: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

现象在空气中,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瓶壁上有水雾,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瓶壁上有水雾,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丝的燃烧实验步骤: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分别伸入集满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在空气中,红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同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记录剧烈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两种。

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

而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只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作缓慢氧化。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沪教版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章是第一章内容的具体化,它也是迈入化学之门的第一步。

第二节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引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对氧气的获得仍从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两个方面介绍,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

在练习与实践中还增加了“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

本节是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思路的开始,并探索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反应原理、归纳整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②了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得出有关结论。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③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制取氧气的装置,体验化学的“实验美”,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学习重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4、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二、说教法本节课采用了分析类比、合作探究、分组实验等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根据化学教材和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为线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边实验、边讨论、边比较,进行探究性学习,突出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说学习设计:(氧气的获得)1、氧气的工业制法:【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工业上是怎样获得氧气的?(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2.1《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设计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2.1《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设计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经历不等式性质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方法,感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经历和体会解不等式中“转化”的过程和思想。

【教学重难点】1.探究不等式性质和解简单的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学习任务。

1.了解氧气和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初步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2.学会观察叙述并记录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并得出有关结论、会写出有氧气参与的几个、重要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3.知道氧气的重要用途。

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5.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引言:人类的生命、生产、生活消耗氧气,为何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几乎不变。

原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绿色植物丰富的地区为氧吧。

[信息传送]常用气体钢瓶简介:除装毒气的钢瓶外,钢瓶的一般工作压力都在150kg/c㎡左右。

按国家标准规定涂成各种颜色以示区别。

例如:氧气钢瓶为天蓝色,黑字;氮气钢瓶为黑色,黄字;压缩空气钢瓶为黑色,白字;氯气为草绿色,白字;氢气钢瓶为深绿色,红字;氨气钢瓶为黄色,黑字;石油液化气钢瓶为灰色,红字;乙炔钢瓶为白色,红字等等。

钢瓶运输和储存期间不得曝晒。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一)。

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原理: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加热制氧气,并收集。

学生思考:1.高锰酸钾是固体,而氧气是气体,给固体加热制气体选择什么形状的装置,加热前该做什么?药品如何放置?如何加热?因药品可能潮湿,加热时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管内的导气管能否过长?刚刚冒出的气体中含有原容器中的空气,不能收集,为保证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要注意①要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方可收集②集气瓶中必须装满水,不留气泡(用纯氧气换出瓶中的水——气赶水)2.有关操作:给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试管均匀加热:点燃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数次,再将外焰对准药品加热。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么?
【演示】展示高锰酸钾,学生观察现象。加热高锰酸钾 总 结 高 锰 酸 钾 的物理性质,了解
并检验是否产生了氧气。
为何给它加热就可
【讲解】加热高锰酸钾后生成的有关物质。
以产生氧气?汇报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设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在什么装置
中发生呢?
讨论:发生装置
望直港镇中心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题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复备人 复备时间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1、要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2、了解氧气的自然界来源 3、要求掌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对一些注意事项的理解
根据氧气的物 理性质,总结氧气 的收集方法是什 么?
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
大的气体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步骤】
1.查: 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
学生根据自己
2.装: 装药品(将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装置中特别 已经掌握的实验技
注意的地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潮湿药品 能,总结高锰酸钾
蒸发后形成冷凝水滴流入灼热的试管底部,使之炸裂。 制取氧气的实验步
在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定:固定仪器.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教师进行实验
的演示,学生观察,
5.收: 收集氧气。(收集氧气。导气管刚冒出泡时不
注意实验细节的处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学案(沪教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学案(沪教版)

涟水县第四中学红日校区初三化学导学案课题: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主备:2012.9.5一、学习目标:1.学习观察和描述蜡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特点;2.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二、自学练习:1.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 _____ __ ,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 。

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该实验可以得到的启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②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

3.氧气的用途是由决定的。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例如,火箭中使用液态氧作为。

是氧气的另一重要用途。

4.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需要防止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如时,有时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气等气体,其目的就在于,为了,科学家采取了表面喷漆、涂油等多种措施以隔绝氧气。

三、交流展示:根据自习练习完成情况,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释疑解难: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比较共同点与不同点?五、课堂检测(必做题)1.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支持燃烧B.可以供给呼吸C.用于冶金、炼钢D.可以作燃料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空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氧气3.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火焰是黄色的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黑色的三氧化二铁D.自然界里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4.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①气焊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②③B.①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是()A.铁丝B.木炭C.白磷D.蜡烛6.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实验事实()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B.将盛有石蜡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D.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7.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红磷8.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A.作燃料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供给宇航员呼吸D.携带方便9.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氧气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有氧气参加的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一定发光1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 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③燃烧红磷制造烟幕:______________ ;④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⑤信号弹中镁粉燃烧: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教学意图: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阅读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
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教学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阅读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热的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教学意图:
学会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

【阅读实验】待试管内不再产生气体时再加入少量氯酸钾并加热,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管口内观察。

【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变化。

观察记录: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

教学意图:
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的发生、发展和条件,找出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催化剂):(2)加热高锰酸钾
教学意图: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文字表达式,知道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
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空气略大)答: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选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玻璃片。

教学意图:
从氧气的物理性质思考、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制法的关系。

【问题】给试管中固体加热应如何操作?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操作?
答:(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试管。

(2)试管夹应夹持试管中上部。

(3)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短。

(4)先均匀加热,再将火焰固定在约品处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试管。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接近瓶底。

教学意图:
培养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实验操作的关系。

【问题】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如何检验氧气?
3.操作要求4.验满方法5.检验方法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
记录并加深理解。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

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