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试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补体溶血实验》课件

注意实验误差
补体溶血实验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对于结果的解读需考虑实验 误差的影响。如对结果有疑问, 可进行重复实验或采用其他检测
方法进行验证。
05
补体溶血实验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补体溶血实验在SLE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检测到多种补体成 分的异常。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THANKS
感谢观看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 分,由一系列蛋白质组成,能够 识别并清除被感染或受损的细胞
。
当补体系统被激活时,它能够通 过溶解细胞来清除病原体,这是
免疫系统的一种防御机制。
补体溶血实验的原理
当补体系统被激活时,补体分 子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导致红 细胞溶解。
通过检测溶解的红细胞数量, 可以评估补体系统的功能。
感染性休克
补体溶血实验可检测到感 染性休克患者血清中补体 活性的异常,有助于诊断 和评估病情。
肿瘤疾病
肺癌
补体溶血实验可检测到肺 癌患者血清中补体活性的 异常,有助于诊断和评估 病情。
肝癌
补体溶血实验可检测到肝 癌患者血清中补体活性的 异常,有助于诊断和评估 病情。
结直肠癌
补体溶血实验可检测到结 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补体活 性的异常,有助于诊断和 评估病情。
04
补体溶血实验结果解读
正常结果解读
正常结果
补体溶血实验结果正常,通常表 示受检者体内补体活性正常,免 疫系统功能正常。
解读
在正常结果下,无需特别关注或 采取治疗措施,但仍需关注身体 状况,定期进行体检。
异常结果解读
异常结果
补体溶血实验结果异常,通常表示受 检者体内补体活性异常,可能存在免 疫系统疾病或感染等情况。
血液科溶血性贫血PPT课件

继发性AIHA: 1、造血系统肿瘤 CLL、淋巴瘤,骨髓瘤 2、结缔组织病 SLE、溃疡性结肠炎 3、感染性疾病 Virus 4. 药物 青霉素、氟达拉滨 4、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综合征 5、良性肿瘤 卵巢皮样囊肿
•25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 起病较缓慢,渐出现贫血,可反复发作; 2. 贫血:主要表现,慢性轻至中度贫血,稳定期可无贫血; 3. 黄疸; 4. 肝脾可呈轻至中度肿大。
3.红细胞寿命缩短:
51Cr标记红细胞
•12
多色性红细胞
豪-焦小体
破碎红细胞、盔形红细胞
幼红细胞
•13
2.进一步确定溶血的病因 (1)Coombs试验(AIHA) (2)Ham试验阳性(PNH) (3)血红蛋白电泳和碱变性试验:海洋性贫血 (4)异丙醇试验: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和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
继发性:有原发病的表现,易忽视本病。 急性发病:多见于儿童,偶见成人,呈急性溶血表现。 特殊类型:AIHA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为Evans综合征 。
•26
(二)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 血涂片:见球形红细胞增多及大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2.骨髓象以红系增生为主; 3.血清胆红素:42.75~85.50μmol/L,间接胆红素为主; 4.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直接阳性。
体)生成试验:G6PD缺乏症 (6)红细胞特殊形态:靶形红细胞、盔形细胞、破碎细胞 (7)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球形细胞↑
减低:海洋性贫血。
•14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
为检查温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试验 主要用于诊断AIHA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
•25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 起病较缓慢,渐出现贫血,可反复发作; 2. 贫血:主要表现,慢性轻至中度贫血,稳定期可无贫血; 3. 黄疸; 4. 肝脾可呈轻至中度肿大。
3.红细胞寿命缩短:
51Cr标记红细胞
•12
多色性红细胞
豪-焦小体
破碎红细胞、盔形红细胞
幼红细胞
•13
2.进一步确定溶血的病因 (1)Coombs试验(AIHA) (2)Ham试验阳性(PNH) (3)血红蛋白电泳和碱变性试验:海洋性贫血 (4)异丙醇试验: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和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
继发性:有原发病的表现,易忽视本病。 急性发病:多见于儿童,偶见成人,呈急性溶血表现。 特殊类型:AIHA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为Evans综合征 。
•26
(二)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 血涂片:见球形红细胞增多及大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2.骨髓象以红系增生为主; 3.血清胆红素:42.75~85.50μmol/L,间接胆红素为主; 4.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直接阳性。
体)生成试验:G6PD缺乏症 (6)红细胞特殊形态:靶形红细胞、盔形细胞、破碎细胞 (7)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球形细胞↑
减低:海洋性贫血。
•14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
为检查温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试验 主要用于诊断AIHA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
《新生儿溶血》课件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且迅速 加重,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 ,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案例二
孕妇既往有输血史,新生儿出生后出 现严重贫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实验 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诊 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析
该患儿出现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BO溶血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
鉴别诊断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时,黄疸出现时间较 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同 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
吐、腹泻等。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时,黄疸出现时间 较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 同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
。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时,黄疸出现时间较 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同 时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逐渐消
02
03
04
黄疸
新生儿溶血时,黄疸是最常见 的症状。黄疸出现时间早,进
展迅速,且程度较重。
贫血
新生儿溶血时,贫血也是常见 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苍
白,心跳加快等。
肝脾肿大
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液中 间接胆红素增加,肝细胞处理 能力有限,导致肝脾肿大。
胎儿水肿
严重的新生儿溶血可能导致胎 儿水肿,表现为皮肤紧绷、皮
喂养护理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保证新生 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皮肤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 感染和破损。
康复指导
定期检查
定期带新生儿去医院进 行检查,评估其生长发
溶血性试验PPT课件

实验结果与统计
试管 2%兔血混悬液(ml) 生理盐水(ml) 4% 桔梗煎液(ml) 柴胡注射液(ml) 37℃保温 1h 后 的结果 、2%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制 10-20ml。 用竹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 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 注: 1) 2%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制:取新鲜兔1020ml。用竹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然后吸 、2% 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 2ml, 摇匀即得。 取没有 发生凝血和溶血现象的全血 2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00ml 摇匀即得。 、4%的桔梗煎液: 4%的溶液 的溶液。 2) 4%的桔梗煎液:取桔梗 4g ,按普通 煎煮法制成 4%的溶液。 、4%的桔梗煎液 结果判断依据: 完全溶血:溶液澄明,红色,管底无红细胞残留。 部分溶血:溶液澄明,红色或棕色,管底尚有少量红 细胞残留。 不 溶 血:红细胞全部沉淀,上层液体物色澄明。 凝 集:虽不溶血,但出现红细胞凝集,经振瑶后 不易分散或出现药物沉淀。
原理:溶血性试验是观察受试物是 否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反应。
目的:某些中药注射剂,由于含 有溶血成分或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 面的原因,在直接注入血管后可产生 溶血作用;也有些注射剂中因含有杂 质等成分,注入血管后可产生血细胞 凝聚,引起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等不良 反应;另外,因中药制剂的成分复杂, 也存在因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性溶血。 因此,凡是注射剂和可能引起免疫性 溶血或非免疫性溶血反应的其他药物 制剂均应进行溶血性试验。
第1页/共8页
探究:因造成溶血反应的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全面的临 床前溶血试验方法。中药注射剂溶血性的测定,许多年来一 直采用常规的体外溶血试验,即试管观察法(见附录)。它 是通过肉眼来观察溶血情况,而有色泽中药注射剂对结果判 断的影响较大,难以评价溶血程度。 为了精确检查中药注射剂的溶血性,建议在常规方法的基础 上,结合以下或其他方法进行试验,如分光光度法、体外红 细胞计数法、体内红细胞计数及分析法。这些方法与常规法 比较,尽管前两者的操作相对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但当采 用常规法测定的结果有疑问或必要时,采用计数法和分光光 度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可帮助更精确的判断注射剂的溶血 性。 在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中,应注意溶血性指标的观察(如红细 胞数量及网织红细胞数的变化、胆红素、尿蛋白、肾炎、脾 脏淤血及骨髓象等)。 当受试物出现体外溶血阳性结果时,应进行体内溶血性试验, 不但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诱发溶血性的可能,而且可以通 过对其他指标的测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如网织红细胞是否增 高、是否有血红蛋白尿、球形红细胞是否增多,以及骨髓检 查是否有溶血性贫血现象等。
溶血性链球菌及检验医学PPT课件

*
(二)控制
1、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患局部化脓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要暂停与食品接触的工作。 2、防止对奶及其制品的污染,牛奶场要定期对生产中的奶牛进行体检,坚持挤奶前消毒,一旦发现患化脓性乳腺炎的奶牛要立即隔离,奶制品要用消毒过的原料,并注意低温保存。 3、在动物屠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检验法规,割除病灶并以流水冲洗;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发现化脓性病灶应整块剔除。
*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程序
葡萄糖肉浸液肉汤 或匹克氏肉汤
血平板
血平板(分纯培养)
链激酶试验
杆菌肽敏感试验
观察溶血
革兰氏染色
报告
36℃±1℃ 24h
36℃±1℃ 24h
36℃±1℃ 24h
*
谢谢观赏
*
*
四、检验和控制
(一)检验 1、样品处理:取25g固体(或25mL液体)检样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 2、吸取5mL混悬液接种至50mL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或直接划线于血平板(如检样污染严重,可同时接种5mL至匹克氏肉汤),36℃培养24h,接种血平板,36℃培养24h,挑起乙型溶血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在血平板上分纯,观察在液体和固体中的培养特征、溶血情况及革兰氏染色、形态,并进行链激酶试验和杆菌肽敏感试验。
*
6、抵抗力 该菌抵抗力一般不强,60℃30min即被杀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生存数月。乙型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磺胺均敏感。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很少有耐药性。
*
二、流行病学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及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或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感染,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也会对人类进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食品污染的污染源。一般来说,溶血性链球菌常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 1、食品加工或销售人员口腔、鼻腔、手、面部有化脓性炎症时造成食品的污染; 2、食品在加工前就已带菌、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畜禽局部化脓时,其奶和肉尸某些部位污染; 3、熟食制品因包装不善而使食品受到污染。
(二)控制
1、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患局部化脓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要暂停与食品接触的工作。 2、防止对奶及其制品的污染,牛奶场要定期对生产中的奶牛进行体检,坚持挤奶前消毒,一旦发现患化脓性乳腺炎的奶牛要立即隔离,奶制品要用消毒过的原料,并注意低温保存。 3、在动物屠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检验法规,割除病灶并以流水冲洗;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发现化脓性病灶应整块剔除。
*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程序
葡萄糖肉浸液肉汤 或匹克氏肉汤
血平板
血平板(分纯培养)
链激酶试验
杆菌肽敏感试验
观察溶血
革兰氏染色
报告
36℃±1℃ 24h
36℃±1℃ 24h
36℃±1℃ 24h
*
谢谢观赏
*
*
四、检验和控制
(一)检验 1、样品处理:取25g固体(或25mL液体)检样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 2、吸取5mL混悬液接种至50mL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或直接划线于血平板(如检样污染严重,可同时接种5mL至匹克氏肉汤),36℃培养24h,接种血平板,36℃培养24h,挑起乙型溶血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在血平板上分纯,观察在液体和固体中的培养特征、溶血情况及革兰氏染色、形态,并进行链激酶试验和杆菌肽敏感试验。
*
6、抵抗力 该菌抵抗力一般不强,60℃30min即被杀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生存数月。乙型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磺胺均敏感。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很少有耐药性。
*
二、流行病学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及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或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感染,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也会对人类进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食品污染的污染源。一般来说,溶血性链球菌常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 1、食品加工或销售人员口腔、鼻腔、手、面部有化脓性炎症时造成食品的污染; 2、食品在加工前就已带菌、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畜禽局部化脓时,其奶和肉尸某些部位污染; 3、熟食制品因包装不善而使食品受到污染。
溶血性贫血(PPT)

02
溶血性贫血的类型
红细胞自身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01
02
03
红细胞膜异常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等。
红细胞酶缺乏
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 乏症等。
珠蛋白生成障碍
如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 贫血等。
红细胞外部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01
如温抗体型、冷抗体型等。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并处理溶血性贫血。
避免诱发因素
了解并避免可能诱发溶血性贫 血的因素,如某些药物、化学 物质、感染等。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 等。
遗传咨询与生育选择
如有家族史,建议进行遗传咨 询,并在生育时选择合适的生
育方式以降低遗传风险。
溶血性贫血(ppt)
目录
• 溶血性贫血概述 • 溶血性贫血的类型 •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 溶血性贫血的预防与护理 • 溶血性贫血的案例分析
01
溶血性贫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 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 力而发生的贫血。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溶血性贫 血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
等。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 性化的饮食建议,以满足营养 需求并避免不适当的饮食。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
ABO溶血PPT课件

早产儿或上一胎溶血严重者; 伴有缺氧、酸中毒、败血症时,放宽。
27
换血疗法--方法:
AB型血浆和O型红细胞混合血,与母亲 血清无凝集反应
经脐静脉插入导管 150-180ml/kg(约为婴儿全血2倍)
28
2024/4/16
.
29
羊水量的改变
肝、脾的长度或厚度改变
胎盘的厚度增加 小肠回声增强
?
双侧心室直径变化等
9
产前诊断--胎心监护:
判断是否存在胎儿缺氧表现
10
产前诊断--胎儿胆红素水平:
适应证:当抗体效价≥512时 方法1:超声下穿刺抽羊水,行分光光度测
OD450。 方法2:超声下穿刺抽胎儿血样。 结果:胆红素大于8.55umol/L,应考虑终
血清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黄疸程度较Rh轻,出现较Rh晚 多在第2-3天出现
23
贫血
程度不一,严重者可有心力衰竭 部分Rh溶血病患儿于3-6周时发生晚期
贫血 所有后遗症均与此有关
24
肝脾大
轻者无明显增大 重症胎儿水肿时有明显肝脾增大,系
髓外造血所致 多见于Rh溶血病
25
胆红素脑病
12
胎血胆红素水平
准确性高,安全性同羊水穿刺 方法:超声下,穿刺针引导 时间:上一胎受累的胎儿需接受宫内输血治
疗时孕周的前几周 检查项目:ABO及Rh血型、CBC、网织红、
总胆红素、直接Coombs试验 根据上述结果,决定是否复测
13
产前诊断--母体血循环中胎儿红细胞:
孕妇血循环中胎儿红细胞的绝对数量 及胎儿红细胞与母体细胞的比例,可 以表示胎母出血的程度,从而预测 HDN的发生。
6
血清抗体检测?
灵敏度高,能早期发现 但IgG抗体滴度与HDN严重程度之间
27
换血疗法--方法:
AB型血浆和O型红细胞混合血,与母亲 血清无凝集反应
经脐静脉插入导管 150-180ml/kg(约为婴儿全血2倍)
28
2024/4/16
.
29
羊水量的改变
肝、脾的长度或厚度改变
胎盘的厚度增加 小肠回声增强
?
双侧心室直径变化等
9
产前诊断--胎心监护:
判断是否存在胎儿缺氧表现
10
产前诊断--胎儿胆红素水平:
适应证:当抗体效价≥512时 方法1:超声下穿刺抽羊水,行分光光度测
OD450。 方法2:超声下穿刺抽胎儿血样。 结果:胆红素大于8.55umol/L,应考虑终
血清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黄疸程度较Rh轻,出现较Rh晚 多在第2-3天出现
23
贫血
程度不一,严重者可有心力衰竭 部分Rh溶血病患儿于3-6周时发生晚期
贫血 所有后遗症均与此有关
24
肝脾大
轻者无明显增大 重症胎儿水肿时有明显肝脾增大,系
髓外造血所致 多见于Rh溶血病
25
胆红素脑病
12
胎血胆红素水平
准确性高,安全性同羊水穿刺 方法:超声下,穿刺针引导 时间:上一胎受累的胎儿需接受宫内输血治
疗时孕周的前几周 检查项目:ABO及Rh血型、CBC、网织红、
总胆红素、直接Coombs试验 根据上述结果,决定是否复测
13
产前诊断--母体血循环中胎儿红细胞:
孕妇血循环中胎儿红细胞的绝对数量 及胎儿红细胞与母体细胞的比例,可 以表示胎母出血的程度,从而预测 HDN的发生。
6
血清抗体检测?
灵敏度高,能早期发现 但IgG抗体滴度与HDN严重程度之间
《新生儿溶血病》课件

早期诊断与治疗
对于疑似患有新生儿溶血 病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诊 断和治疗,以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
孕期保健与筛查
定期产前筛查
通过血液检测、超声检查 等手段,对孕妇进行新生 儿溶血病的筛查,以便早 期发现和干预。
遗传咨询与指导
对于有新生儿溶血病家族 史的孕妇,应进行遗传咨 询和指导,以降低患儿的 出生风险。
诊断
根据母子血型不合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血红蛋白降 低、网织红细胞升高、Coombs试验阳性等)进行诊断。
02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预防策略
01
02
03
推广孕期保健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孕期保 健知识,提高孕妇对新生 儿溶血病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定期产前检查
孕妇应定期。
《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
• 新生儿溶血病的概述 •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 新生儿溶血病的康复与预后
01
新生儿溶血病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 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Rh血型系统 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
通常选择脐静脉或其他大血管进行换 血,换入的是新鲜、与患儿血型相容 的血液。
04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护理原则
01
02
03
04
遵循医嘱
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 案,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细心观察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舒适
为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护 理,减少外界刺激,促进康复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ppt课件

ppt课件
10
3.血清结合珠蛋白 (haptoglobin,Hp)
【参考范围】:0.7~1.5 g/L 【临床意义】: • Hp减少,提示溶血存在,血管内溶血时显著
减低,严重肝病
• Hp增加,提示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创伤、
风湿性关节炎、SLE等
ppt课件
11
4.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Rous test)
16
8.血清胆红素(TBIL)增高,已非结合胆红 素(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为主
【参考范围】
TBIL 0~1.2mg/dl ( 0~20.5 ummol/L)
IBIL 0~0.8mg/dl ( 0~13.7 ummol/L) 【临床意义】提示溶血
ppt课件
17
(二)、 红细胞代偿增生
• 红细胞大小不均 • 网织红细胞增多 • 外周血见有核RBC • 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形态异常
– 细胞嗜多色性 – 出现嗜碱点彩红细胞 – 出现豪-乔小体 – 出现卡波环
ppt课件
18
二、哪一类溶血性贫血?
ppt课件
19
(一)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 验
ppt课件
20
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原理】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血 的抵抗能力。主要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 比。敏感度较低。 表面积大而体积小,对低渗盐水抵抗力大(即脆 性较小)。反之,抵抗力较小(即脆性较大)。
• 血管外溶血:RBC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 或破坏(遗传性)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 AIHA(内外)
ppt课件
6
第一步 确定是否有溶血(筛查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血性试验
步骤二;加生理 盐水5-10ml,摇匀, 离心,倾去上清液,
如此反复几次,直
至清液不出现血 色为止。
步骤三;量取 血球,加生理盐 水稀释至2%的 混悬液,供实验 用。
溶血性试验
试验方法
方法 取 7 支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各种溶液。第 6 管不加入 供试品,
方法 作为空白对照。第 7 管不加供试品并以蒸馏水代替生理盐 水,作为完全溶血对 照。轻轻摇匀后置 37℃的水浴中保温,1h 后观察结果,再离心 5min 后观察结 果。
1 试管编号
2
3
4
5
6
桔梗液ml 0.1 0.2 0.3 0.4 0.5 0
生理盐水 ml
2.4
2.3
2.2
2.1
2.0
2.5
2%x血球 混悬液
2
2.5
2.5
溶血性试验
实验结果与统计
试管 2%兔血混悬液(ml) 生理盐水(ml) 4%
桔梗煎液(ml) 柴胡注射液(ml) 37℃保温 1h 后
溶血性试验
实验现象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实验结果
试验方法
实验目的
溶血性试验
原理:溶血性试验是观察受试物是 否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反应。
目的:某些中药注射剂,由于含 有溶血成分或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 面的原因,在直接注入血管后可产生 溶血作用;也有些注射剂中因含有杂 质等成分,注入血管后可产生血细胞 凝聚,引起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等不良 反应;另外,因中药制剂的成分复杂, 也存在因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性溶血。 因此,凡是注射剂和可能引起免疫性 溶血或非免疫性溶血反应的其他药物 制剂均应进行溶血性试验。
凝 集:虽不溶血,但出现红细胞凝集,经振瑶后
不易分散或出现药物沉淀。
溶血性试验
溶血性结果的评价
3、溶血性结果的评价 根据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结果,发现目前临床前
体外溶血试验绝大多数为阴性结果,但临床应用 过程中却有许多阳性结果的相关报道,即存在临 床前和临床应用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建议 临床前研究中,在利用常规方法的同时,考虑结 合其他的试验方法,特别是在长期毒性试验(静 脉给药)中增加或关注相关指标的检查,以综合 评价中药注射剂的溶血性,增加与临床人用结果 相关性的认识。
100ml 摇匀即得。 、4%的桔梗煎液: 4%的溶液
的溶液。 2) 4%的桔梗煎液:取桔梗 4g ,按普通
煎煮法制成 4%的溶液。 、4%的桔梗煎液
结果判断依据:
完全溶血:溶液澄明,红色,管底无红细胞残留。
部分溶血:溶液澄明,红色或棕色,管底尚有少量红
细胞残留。
不 溶 血:红细胞全部沉淀,上层液体物色澄明。
的结果 、2%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制 10-20ml。
用竹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 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 注:
1) 2%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制:取新鲜兔10-
20ml。用竹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然后吸 、2%
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 2ml, 摇匀即得。 取没有
发生凝血和溶血现象的全血 2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溶血性试验
小烧杯 竹签(去纤 维蛋白用),试管,试 管架,吸管,恒温 水
浴锅,离心机。
实验器材
仪器试剂
试 剂
动物
家兔1只 (供采血 用)
4%的桔梗煎液、生 理盐水、蒸馏水
溶血性试验
血球悬浮液的配置
试验方法
步骤一;取兔 血5-10ml加入
洁净干燥的小 烧杯中,用竹签 或玻璃棒搅拌 除去纤维蛋白 元。
溶血性试验
探究:因造成溶血反应的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全面的临 床前溶血试验方法。中药注射剂溶血性的测定,许多年来一 直采用常规的体外溶血试验,即试管观察法(见附录)。它 是通过肉眼来观察溶血情况,而有色泽中药注射剂对结果判 断的影响较大,难以评价溶血程度。 为了精确检查中药注射剂的溶血性,建议在常规方法的基础 上,结合以下或其他方法进行试验,如分光光度法、体外红 细胞计数法、体内红细胞计数及分析法。这些方法与常规法 比较,尽管前两者的操作相对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但当采 用常规法测定的结果有疑问或必要时,采用计数法和分光光 度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可帮助更精确的判断注射剂的溶血 性。 在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中,应注意溶血性指标的观察(如红细 胞数量及网织红细胞数的变化、胆红素、尿蛋白、肾炎、脾 脏淤血及骨髓象等)。 当受试物出现体外溶血阳性结果时,应进行体内溶血性试验, 不但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诱发溶血性的可能,而且可以通 过对其他指标的测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如网织红细胞是否增 高、是否有血红蛋白尿、球形红细胞是否增多,以及骨髓检 查是否有溶血性贫血现象等。
步骤二;加生理 盐水5-10ml,摇匀, 离心,倾去上清液,
如此反复几次,直
至清液不出现血 色为止。
步骤三;量取 血球,加生理盐 水稀释至2%的 混悬液,供实验 用。
溶血性试验
试验方法
方法 取 7 支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各种溶液。第 6 管不加入 供试品,
方法 作为空白对照。第 7 管不加供试品并以蒸馏水代替生理盐 水,作为完全溶血对 照。轻轻摇匀后置 37℃的水浴中保温,1h 后观察结果,再离心 5min 后观察结 果。
1 试管编号
2
3
4
5
6
桔梗液ml 0.1 0.2 0.3 0.4 0.5 0
生理盐水 ml
2.4
2.3
2.2
2.1
2.0
2.5
2%x血球 混悬液
2
2.5
2.5
溶血性试验
实验结果与统计
试管 2%兔血混悬液(ml) 生理盐水(ml) 4%
桔梗煎液(ml) 柴胡注射液(ml) 37℃保温 1h 后
溶血性试验
实验现象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实验结果
试验方法
实验目的
溶血性试验
原理:溶血性试验是观察受试物是 否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反应。
目的:某些中药注射剂,由于含 有溶血成分或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 面的原因,在直接注入血管后可产生 溶血作用;也有些注射剂中因含有杂 质等成分,注入血管后可产生血细胞 凝聚,引起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等不良 反应;另外,因中药制剂的成分复杂, 也存在因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性溶血。 因此,凡是注射剂和可能引起免疫性 溶血或非免疫性溶血反应的其他药物 制剂均应进行溶血性试验。
凝 集:虽不溶血,但出现红细胞凝集,经振瑶后
不易分散或出现药物沉淀。
溶血性试验
溶血性结果的评价
3、溶血性结果的评价 根据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结果,发现目前临床前
体外溶血试验绝大多数为阴性结果,但临床应用 过程中却有许多阳性结果的相关报道,即存在临 床前和临床应用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建议 临床前研究中,在利用常规方法的同时,考虑结 合其他的试验方法,特别是在长期毒性试验(静 脉给药)中增加或关注相关指标的检查,以综合 评价中药注射剂的溶血性,增加与临床人用结果 相关性的认识。
100ml 摇匀即得。 、4%的桔梗煎液: 4%的溶液
的溶液。 2) 4%的桔梗煎液:取桔梗 4g ,按普通
煎煮法制成 4%的溶液。 、4%的桔梗煎液
结果判断依据:
完全溶血:溶液澄明,红色,管底无红细胞残留。
部分溶血:溶液澄明,红色或棕色,管底尚有少量红
细胞残留。
不 溶 血:红细胞全部沉淀,上层液体物色澄明。
的结果 、2%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制 10-20ml。
用竹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 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 注:
1) 2%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制:取新鲜兔10-
20ml。用竹签搅拌以除去纤维蛋白,然后吸 、2%
兔血生理盐水混悬液的配 2ml, 摇匀即得。 取没有
发生凝血和溶血现象的全血 2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溶血性试验
小烧杯 竹签(去纤 维蛋白用),试管,试 管架,吸管,恒温 水
浴锅,离心机。
实验器材
仪器试剂
试 剂
动物
家兔1只 (供采血 用)
4%的桔梗煎液、生 理盐水、蒸馏水
溶血性试验
血球悬浮液的配置
试验方法
步骤一;取兔 血5-10ml加入
洁净干燥的小 烧杯中,用竹签 或玻璃棒搅拌 除去纤维蛋白 元。
溶血性试验
探究:因造成溶血反应的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全面的临 床前溶血试验方法。中药注射剂溶血性的测定,许多年来一 直采用常规的体外溶血试验,即试管观察法(见附录)。它 是通过肉眼来观察溶血情况,而有色泽中药注射剂对结果判 断的影响较大,难以评价溶血程度。 为了精确检查中药注射剂的溶血性,建议在常规方法的基础 上,结合以下或其他方法进行试验,如分光光度法、体外红 细胞计数法、体内红细胞计数及分析法。这些方法与常规法 比较,尽管前两者的操作相对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但当采 用常规法测定的结果有疑问或必要时,采用计数法和分光光 度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可帮助更精确的判断注射剂的溶血 性。 在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中,应注意溶血性指标的观察(如红细 胞数量及网织红细胞数的变化、胆红素、尿蛋白、肾炎、脾 脏淤血及骨髓象等)。 当受试物出现体外溶血阳性结果时,应进行体内溶血性试验, 不但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诱发溶血性的可能,而且可以通 过对其他指标的测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如网织红细胞是否增 高、是否有血红蛋白尿、球形红细胞是否增多,以及骨髓检 查是否有溶血性贫血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