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渔歌子(配乐)
1.以教学《渔歌子》为例,教育心理学中如果说让学生描绘西塞山
以教学《渔歌子》为例,教育心理学中如果说让学生描绘西塞山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能朗读《渔歌子》。
3、能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让学生描绘《渔歌子》的西塞山学情分析评论《渔歌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渔歌子》这首词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代表作。
整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西塞山的美丽景色。
全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因此编者将其作为“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单元的开篇之作。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
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并通过课内外学习积累了很多诗词,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
因此本课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受词人“词画合一”的表现特点,感悟诗词的意境。
重点难点评论能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复习评论活动1复习《忆江南》。
活动2【讲授】学习《渔歌子》评论(一)解题1、解题。
渔歌子,词牌名。
2、简介作者。
(二)眀意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范读,划出节奏。
3、说说这首词主要讲了哪几种景物?4、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5、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全班交流。
①全班交流词语意思。
②再次读词。
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三)悟情1、思考:诗歌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原因。
2、领悟了作者的感情后,指导朗读。
3、介绍三首田园诗。
活动3【活动】吟诵评论配乐唱一唱这首词、活动4【练习】学习生字评论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塞”、“蓑”字。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评论1、背诵默写这首词。
《渔歌子》省级优秀教学设计4篇
《渔歌子》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习“塞”、“箬”、“笠”、‘蓑”等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渔歌子》。
能力训练点l、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
2、通过描绘词中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1、通过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词的品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温故引题:1、联系旧知a、同学们,还记得白居易的《忆江南》吗?一起来回忆一下。
(学生齐背。
)b、谁来说说白居易《忆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
2、出示《渔歌子》是的,同学们,白居易带给我们的是“江花红胜火”的江南,是“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是“风和日丽”下的江南。
这江南不止是让白居易忘不了,让我们也忘不了。
今天,唐代的另一位词人给我们带来了“和风细雨”中的江南。
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相信这“斜风细雨”中的江南一定另有一番风味。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走近作者:同学们知道张志和吗?以师生谈话的形式简介作者。
(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作适当补充)4、诗、词的区别:同学们,《渔歌子》它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
你知道诗和词的区别吗?(出示一诗二词,让学生比较发现。
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作适当补充)5、解题。
渔歌子,词牌名。
出示两首《渔歌子》让学生观察,初步了解什么是词牌。
二、初读感知1、初读新“词”: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节奏。
读到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释。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反馈交流:重点:“鳜、箬、笠、蓑”3、指导朗读:同学们,读准字音还不够,还要读出词节奏、停顿。
三、细读品词:1、读词找景,想像画面。
a、同学们朗读得非常好。
在前面,我们提到过张志和不仅是个词人,还是个书画家。
所以他写的词就似一幅面。
里面有很多的景物,很多的色彩。
请你重新读这首词,划出词中藏着哪些景物,用了哪些色彩。
《渔歌子》教学设计7篇
《渔歌子》教学设计7篇《渔歌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能达到背诵。
3.指导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词语言的丰富意蕴。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了解词牌及词。
1.我们说,唐诗宋词,它们代表的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艺术的巅峰。
我们在这学期曾经学过一篇词,还记得吗?“江南好,……”2.多么美的江南春景啊,以至于白居易直到晚年都对这样的景色念念不忘。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新词。
板书:渔歌子。
读一读。
这是个词牌名,词的格式有一千多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一般,它与词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但《渔歌子》这首词却和《忆江南》一样,词牌刚好是词的内容的体现。
再读读这个词牌。
3.从这个词牌,你读出了什么?(引导体会“歌”)“歌”的是什么?再读。
二、读会。
1.来,孩子们,咱们一起去看看,张志和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副画面。
老师相信你们的自学能力,咱们先自己读一读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吧。
读诗吟词得讲究字正腔圆。
开始吧!2.指读。
点评。
(板书:塞、鳜、蓑)3.知道吗,词最初是用来配乐的,是用来唱的,咱们现在边打拍子边歌一曲。
(上阙)点评,鼓励学生的创造力。
4.古人将脚打节拍称为“踏歌”。
不是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诗句吗?来,今天,我们也来踏歌。
读(下阙)。
点评。
5.所谓“手舞足蹈”,这是情到深处、兴致高昂的一种表达。
起立,手舞足蹈,读。
三、读懂。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
张志和,唐肃宗时有名的才子,不仅是诗人,而且还是画家。
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渔歌子》,你都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板书:春天)是啊,这一定是春天。
读(春的喜悦)。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呢?斜风细雨,这是春天特有的柔和的景色啊。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渔歌子》诗词讲解大赛
2023年诗词讲解大赛脚本《渔歌子》诗词讲解文稿(场景一:忠山公园水边的凉亭或者其他地方)一、正确朗读古诗1.教师普通话朗读《渔歌子》。
(教师手持“古书”,身着“汉服”,面对“古书”诵读。
先闻其声,从周围景物逐渐过渡到老师处)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渔歌子》。
“子”是曲子,“渔歌子”指的是渔夫钓鱼的曲子。
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试着“读一读”。
(学生着“汉服”,手捧印着《渔歌子》的古书,齐读)(1)学生普通话朗读。
(2)教师相机指导“赛”和“鳜”“蓑”的读音。
(出示生字卡片)(3)按照常规“节奏”,把《渔歌子》读正确。
(4)词与诗有什么不同?(词又叫作“长短句”。
)(切换场景)(场景二:摆有古色古香的书桌教室)二、读出古诗韵味1.师:同学们,请再听老师读,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按照“吟诵规则”朗读: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声归仄,韵字拖长。
)2.学生交流体会。
3.出示“吟诵谱”,学生根据“吟诵谱”诵读。
三、读出古诗意象1.师:颜真卿是张志和的朋友,他很欣赏张志和的才华。
颜真卿到张志和居住的湖州去做官。
于是,张志和驾舟前往拜见,想请颜真卿帮他换船。
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肥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渔歌子》五首。
颜真卿称张志和的《渔歌子》“词中有画”。
请同学们默读《渔歌子》,找一找《渔歌子》中“画”了哪些事物?2.学生分别汇报。
(教师事先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样的什么)(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在黑板上板画相关事物。
4.引导学生借助老师的板画,把《渔歌子》所有的画面连起来说说,即理解词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5.学生一边想着画面,一边诵读。
四、读出古诗情感1.师:古人总是寄情于山水,张志和也不例外。
渔歌子教案(精选11篇)
渔歌子教案(精选11篇)渔歌子篇1教学目标:1、认识“箬、笠、蓑”,会写“塞、鹭、笠”,正确读写“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3、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会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体会作者蕴涵在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感知形象,释题入情。
1. 屏幕出示多幅图片,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用几句话来描写一下看到的景象。
2. 这些画面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很有关系,出示《渔歌子》。
3. 自由读词,指名读,教师范读(什么地方值得你借鉴?)。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字音方面重点指导“箬”;书写方面重点指导“箬”和“蓑”的写法;节奏方面重点指导“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停顿。
)4. 释题。
你对“渔歌子”是怎么理解的?(词牌名,这首词内容刚好与词牌吻合,所以也可算是题目。
)5. 简介作者张志和。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 根据你的直觉,你觉得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 再读这首词, 能不能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 释疑。
(重点指导“箬笠”、“蓑衣”、“肥”、“归”的意思)。
交流读懂了多少。
4.你们读懂的是不是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出示“垂钓图”。
用自己的话描写这幅画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说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
(初春,远山蒙上了一层绿色,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地翱翔,桃花盛开了,粉红色的花瓣漂落在春水碧波之上。
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显得十分肥美。
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停舟在春江之上,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钓着鱼。
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5. 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的意思,我们不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要用自己的语言,还要加上自己的联想。
让我们再回到词中,出示《渔歌子》,在这幅“垂钓图”中,如果仔细地去品读,还会发现里面的色彩非常丰富,轻轻地读读这首词,找一找有哪些色彩藏在里面?(显性的:白、青、绿;隐性的:西塞山青绿色、桃花粉红……)三、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江雪(教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3课江雪执教:隆回思源实验学校曾连一、教学目标1、准确、有节奏地朗读,读出感情。
2、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体会诗人不屈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有节奏地朗读,感悟诗情。
难点:体会诗人不屈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查找资料,了解柳宗元及其遭遇,并把资料打印出来。
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渔歌子》1、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一位渔翁—张志和。
配乐齐诵《渔歌子》张志和这位渔翁钓鱼时也常常不放鱼饵,他钓的是令人陶醉的美景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读。
2、揭题:今天我们还将认识一位渔翁。
他钓的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读题。
解题:江雪,也就是江上的雪景。
想象这样的景色,读。
(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1、让我们走进诗里去看一看,打开书页,自由朗读,要求:字音准确,节奏分明谁愿意来读一读《江雪》?相机正音。
(字音读得多么准确呀,特别是这三个个后鼻音的字,让同学们再听你读一遍|某某字的声调、这个后鼻音读得真准确,但是这个字要怎么读呢?)2、我们一起来读吧,同学们读每句诗的前面两个字,老师读后面三个字。
你发现了什么?(可配合读两遍引导学生发现)翁读得长,绝、灭、雪读得短促(绝、灭、雪的读音中都有一个“e”,可板书拼音引导发现)师生变换朗读内容。
接下来,我读每句诗的前两个字,请你们像老师之前那样读后三个字。
做得好。
下面,就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走进画面,感受孤独1、这首诗所描写的画面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请学生充分发言)孤独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诗里的哪些字眼带给了你孤独的感觉?圈出来好好感受。
2、不仅“孤”且“独”(三角符号标出)从这个字眼中,你感受到了谁的孤独?船,也就是诗中的舟。
“孤”说明了?这里只有一条舟,它是孤单的。
读“孤舟”。
蓑笠翁,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老人。
“独”说明了?这里只有他一个人,在——(独钓、钓鱼)“独钓寒江雪”。
最新整理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渔歌子课堂实录及评析2三、初读正音,整体感知师:好的。
从抽屉拿出我们课文,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渔歌子一直读到你认为字正腔圆为止,开始〔生读课文〕师:好的,同学们,刚刚啊,有几个同学很好,他边读边思考。
字怎么读这个跟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有什么不一样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首先,字正腔圆的朗读,谁能够做到生:渔歌子,唐,张志和师:待会儿,题目想清楚再读。
生读整首词师:真的读得很标准,还有谁想读你来生读师:最后三个字再读。
生:不须归。
师:恩,有点紧张,是不是没关系,你读得很好。
好,最后请一位。
你来。
生读师:刚刚很多同学在底下跟着他小声地念。
读了几遍下来,你发现诗和现在学的词,有什么不同了吗生在底下小声讨论师:哦,举手说。
你来。
生:诗,如果是诗的话,每行,前面有几个字,后面也都会一样有几个字的,而词的话,当中有几行的字数会不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诗每一句都是比拟工整的,字数根本是相同的,而词呢,句子有长;一;;一;生:有短。
师:人们根据词的这个特点,给词起了一个小名叫;一;;一;长短句。
那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长短句来一遍。
师领读:渔歌子,预备起;一;;一;生齐诵[在解释诗歌和词的不同时,老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用具体的例子做说明,让学生对词又叫长短句这个文学常识印象深刻。
]师:张志和这个词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
所以呢,他把画画的这种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
大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说:张志和写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那么我们赶快去词中看一看,张志和给我们画了什么,把它找出来,打上圆圈,看看他画的什么景物啊!生自由读,边读边找。
师提示:用笔把它圈出来。
师:好的,请你来说,你发现了哪些景物生:有白鹭师:他说的同时,我们看一看,他找到的,你发现了吗生齐答:发现了。
生继续:还有桃花和鳜鱼,还有蓑衣。
师:他找到了四种,还要补充吗生:西塞山,还有水,还有箬笠,还有风和雨。
师:找到了九种,你们都找到了吗生齐答:找到了。
渔歌子孙光宪答案(5篇)
渔歌子孙光宪答案(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渔歌子孙光宪答案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江南蓑衣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
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
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
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
而穿着衰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
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
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
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
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
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
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
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
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
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
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才苑蓄满微凉的忧郁。
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
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渔歌子》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渔歌子》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
着意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远山青翠,白鹭高飞,桃花火红,意境优美而深入活泼,富于诗情画意,充分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山光水色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
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1观看录像《渔歌子》,先向学生交代学习任务,然后简介作者,理解诗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了解下文的兴趣。
(板书课题:渔歌子,齐读一遍课题)。
张志和,初名龟龄,字子同,自号‘玄真子’,婺州金华人。
自号“烟波钓叟”,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己隐居的生活。
(对于本首词的作者要详细了解,更能体会词的内在深意,继而为体会诗人的人生志趣铺垫。
先给学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时间,然后教师补充。
这样才会使学生查找资料的愿望长久保持下去。
)2听《渔歌子》课件录音,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这首词都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关注词中描写的景物,为想象画面做准备。
)3.出示图象: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微风、细雨,这使一幅多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这一幅春的画面吗?(发展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借助这些词汇所展示的画面,边想象边组织语言,用生动的现代语言描述西塞山边的美丽,既接受古代汉语的熏陶,有发展现代语言,一举两得。
)4、小组交流,教师小结。
23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小学孟庆华教学目标:1.认识词中的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准备诗词内容的课件、音乐、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接触到了与诗歌齐名的古代文学体裁——词(出示课件,回忆什么是“词”。
)大家还记得《忆江南》吗? 谁能来回顾背诵一下?2、你们还会背诵其它的词吗?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词——《渔歌子》(板书课题)4、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写渔夫的歌)“渔歌子”作为词牌名,最早出就是出自民间的渔歌。
二、词中赏画,品味意境(一)读出词中的景物。
1、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声自由地朗读这首词,一直到你认为字正腔圆了为止。
2、师:这一首词的作者是张志和,谁愿意来介绍介绍他的资料。
(出示相关视频介绍)张志和这个词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
他把画画的这种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
大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说:张志和写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在这首《渔歌子》中,张志和给我们画了什么,快把它找出来,标上记号。
3、师: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景物?把这些景物按照顺序来数一数。
4、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框,如果这就是一张画纸,请你把这九种景物工整地写到这个框里,尽量使它看上去像一幅画比如说:鳜鱼,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它写在画面的最下方。
如果我在这个位置写上蓑衣的话,你觉得箬笠该写在哪边?(为什么?)蓑衣穿在身上,箬笠定戴在“头上”。
5、谁到黑板上来写,把这九种景物补充完整,其他同学小组合作,写在老师发的纸张上。
看看哪个小组的构思最巧妙。
6、“斜风细雨”要写在哪才像幅画呢,又该写成什么样呢?7、学生汇报,互相评价同学写的,并肯定这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
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
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案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
四、文言文的教学
2.模仿读——按人物朗读。把四句话变换为: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师生合作读,读出停顿、读出韵味。)
四、文言文的教学
一、古诗教学
2.诗意:①咏——吟、唱;用诗词来叙述。 ②赞美春天柳树的七言古诗。 (三)理解诗义,品读诗句。 逐行逐句理解诗义,借助注释和字典。 (禁止把诗义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但学生必须人 人会讲诗义) (四)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1.听乐曲,想画面,而后徐徐道来。 2.播放春天图景,学生欣赏画面。 (五)链接诗句,拓展阅读。 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六)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思考读——按总分结构读并理解字词。 ①出示插图,了解伯牙、子期何许人也,找出写两 人特点的句子。 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述句) ②“善鼓琴”“善听”的句子。 分述句: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总结句) △朗读句子,引导理解总分结构,用自己的话说说 句子意思。
一、古诗教学
3.再读古诗,尽量把古诗读通读顺。 (三)逐行逐句朗读,理解诗义。 1.逐行逐句朗读,用答问的形式理解诗义,知道课 文是一首谜语诗。谜底——画。 2.按节奏朗读,读出诗韵。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四)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五)背诵古诗,感受语言美
《渔歌子》教案(精选14篇)
《渔歌子》教案(精选14篇)《渔歌子》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渔歌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渔歌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学法渗透: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
结合课文,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了解本首词的词牌名。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要注意把词读通顺。
2、再读词语,理解词义——“西塞山、鳜鱼、箬笠、蓑衣、不须归”等。
3、诗词在古时候是用来唱的。
读的时候很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谁再来念念?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
三、走进文本,想象画面。
1、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2、学生圈画,交流。
你找到了几种景物?3、一起看九种景物,看着看着,这九种景物仿佛成了一副画,就成了一首渔歌子,我们一起看这九种景物诵读这首词。
4、张志和把江南写得多美啊!其实不仅张志和写江南,还有许多写江南的诗词。
作者仅用27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老师不仅看到了春天的美景,还听到了悦耳的声音,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了,你们感受到了吗?请听老师读这首词,然后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词人向远方望去,他看到了什么?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白鹭?西塞山:郁郁葱葱,不是墨线勾勒,而是绿色渲染的山水画。
白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五年级上册渔歌子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渔歌子》课堂笔记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诗宋词时期,更是登上了巅峰。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
在唐五代时,以写诗为主的“诗余”兴起,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词,词牌名为“渔歌子”。
二、解题,介绍渔歌子的来历“渔歌子”又叫“渔父”“渔父乐”,是人们模拟屈原笔下那位“避世隐身” 、“欣然自乐”的渔父而作。
为什么人们会想到隐居呢?这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有关。
公元208年,曹操控制了黄河流域以后,废除了“察举制”,打击世家大族,使地主阶级失去了政治上的保障,这就促使中小地主和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加向往隐居避世。
采用“渔歌子”这种形式填一些乐府歌来抒发隐逸之情,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后来很多词人继承了这个传统。
如李煜的《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就是一首比较知名的“渔父”词。
那么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又是要表达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渔歌子”。
三、初读,理解词意1.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
齐读。
3.词中的生字、生词比较多,谁来给大家讲讲?预设:(1)“塞”字为多音字,在这里读作“sài”,指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其还有一个读音为“sāi”,组词为“雨丝风片、雨丝风缕”。
此外还有一个形近字“赛”。
(2)“箬笠”“蓑衣”:用竹叶和草编成的帽子和衣服,常用来遮雨。
为名词动用。
用一个字来表现这种穿戴的状态可以是什么?(戴、披)(3)“斜风细雨”:微风斜吹,细雨蒙蒙。
“雨”:动词,下雨。
“不须归”:不需要回家。
“不须”:无须、不要。
“归”:回家。
1.这些生字都在诗句中,让我们再读这首词,试着理解词的意思。
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
2.指名说词的意思。
3.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这种景致和情感。
(配乐朗读)四、品读想象,内化意境4.正是这垂钓的画面如此动人,作者才用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来渲染烘托(板书:白鹭飞),那是怎样的白鹭飞呀?你能展开想象说一说吗?(感受白鹭的悠闲、自在、快乐)5.此时此刻所有的景物也都更加明丽了(板书:桃花流水),都有些什么景物呀?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春汛正好,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肥美;春雨洒落,花瓣纷纷凋零的景象。
渔歌子教案(通用14篇)
渔歌子教案(通用14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诗意.2,想象诗的意境,化诗为画.3,吟诗成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音乐)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风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钟爱,许多诗词佳作流传至今.还记得吗白居易曾在《忆江南》中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朝阳映照下的江景令诗人如此魂牵梦绕,那么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听(歌曲).你发现了吗对了,许多诗词当时就是被谱上曲子传唱开来的.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词:张志和的《渔歌子》.二, 整体把握古诗:首先请听周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我读得怎么样指名上台划节奏.下面,请大家把这首诗试读几遍.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报名读齐读.读完整首诗,你认为他主要写了什么你从这首词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绪三,细细品味古诗.下面,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首诗.首先,请女孩子齐读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你知道这两句中哪些字词的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读了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多美啊,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报名读,齐读.如此美景,无人问津启不可惜后两句又写了什么呢男孩子来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了这两句,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斜风细雨不须归,读到这儿,你心中没有疑惑吗渔人为什么不肯归去1,钓鱼2,观景(可谓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乐也!)张志和有个别称叫烟波钓叟,晚唐时期,朝廷昏庸,社会动荡,做官的张志和被小人诬陷,遭到削职贬官,从此他归隐山林自得其乐,词中的渔人可能指谁如果说词中的渔人就是张志和自己,那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词表达了他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板: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多么开朗,豁达的个性!让我们尽情地读一读.同样是江边垂钓,同样遭遇陷害,贬官,老师这儿带来了另一首诗《江雪》,谁来读一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聪明的孩子们,这首诗表达的还是高兴的心情吗处事寒江独钓图,诗人将冰冷的心融入了这一片冰冷苍茫的天地间,多凄凉啊!下面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好吗怎样使这副图摇身一变,变成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呢大家出出注意吧!小结: 多奇妙啊!同样的江边垂钓,同样的遭遇,但由于诗人的性格不同,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所表达的意境也就截然不同了!你们看,烟雨迷蒙间,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彩明丽却不失柔和,看似宁静却又充满活力.这是一首清丽婉转的词,更是一幅意境淡远的山水画!如果我们今天不美美地来吟诵一番,启不辜负了它的诗情画意谁来试试可以.....齐诵.四,作业根据词作一幅画或写一篇散文.渔歌子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 鹭 西塞山前白鹭飞, 鳜 桃花流水鳜鱼肥。
gui ruo l i suo sai lu
蓑 青箬笠,绿蓑衣, 箬笠
斜风细雨不须归。
箬笠
蓑衣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古诗词中的 “绿” 1、遥望洞庭山水翠——活泼的、充满生 命力的绿; 2、碧玉妆成一树高——富有光泽的绿 3、日暮苍山远——深沉的绿;
布置作业:
1、背诵《渔歌子》
2、动手给这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展示
江南春天的美景和渔父的悠闲自在。
……
国画和油画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张松龄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闲:休闲。 草堂:作者对自己的书斋楼堂的谦称。 松径:种满松树的小路
浣溪沙〃渔父
宋 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