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自组织理论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系统演化研究[摘要]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分析,历来是教学研究者关心的问题。
文章运用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审视了教学系统具有的特性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演化方程,探讨了教学系统的演化过程,为教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教学系统教学论一、问题的提出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教育。
教育自产生以来,就表现出一种人为的目的性。
它存在于社会、文化之间,发挥着促进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历史性作用。
无论是责任主体还是目的主体,它都关乎人,关乎人的存在形态,关乎人的发展。
但教育无论按照什么样的培养目标,采用什么形式,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最终都要靠教学去完成。
在教学论中,对教学理论的研究最具代表的是将哲学认识论当做方法论移植到教学中,把教学活动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认识说”;以追求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价值增殖说”;将本体论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整体反映教学的本体性、形成教学过程的“交往说”;把教学当做实践活动来看待教学过程的“实践说”;以心理学和多学科为基础,分析“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论述教学活动中人的发展和知识的习得过程的“发展说”和“学习说”,等等。
上述这些典型的教学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侧面、某一层次或某一深度对教学活动或教学过程进行了阐述,有对教学本质“行而下”的探讨,也有教学本质“行而上”的揭示。
这样,就引出了教学理论的科学基础这一论题。
教学从属于教育,教育从属于社会,教学系统是人为划分的一种系统形式,是“一种存在形态的人与另一种存在形态的、人为的、理想的、为人的目的而共同创造的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关系形态、一种活动形式”。
教学系统的人为存在,能够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加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文化新人的生成,这是教学存在的普遍和基本职能。
这一职能能够实现完成教学的具体任务,也正是由于这一基本职能,教学才能体现出其作为独特的文化历史存在的一般意义。
复杂性和自组织理论综述
复杂性和自组织理论综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发展出现一个大转折,即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性科学发展。
现代的技术和社会已经变得十分复杂,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已经不再满足要求。
这是用系统科学处理复杂性问题研究兴起的背景。
控制学家阿希贝提出研究复杂系统的战略。
信息学家魏沃尔“科学与复杂性”是当时复杂性探索的最高成就,认为未来科学主要研究有组织的复杂性。
自组织理论标志复杂性探索的高潮。
自组织理论认为应该以自组织为基本概念来探索复杂性的本质和根源。
Haken 基于代数复杂性定义一般复杂性,认为复杂性研究的关键是对复杂系统时空特性和功能结构的变化。
Prigogine学派断言现代科学在一切层次上都会遇到复杂性问题,只是在复杂性的类型,程度和层次上有所不同,主张建立复杂性科学。
他们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探索生物复杂性和社会复杂性奠定了基础。
80年代末以来,圣塔菲研究所致力于建立能够处理一切复杂性问题的一元化理论,研究手段是计算机模拟。
虽然能够处理一切复杂性问题的一元化理论很不现实,因为复杂性科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未来科学的总称。
但他们关于演化经济学,人工生命,复杂自适应系统,免疫系统,Hopfield网络模型,自动机网络,“混沌边缘”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学术界对复杂性和复杂性科学的认识。
钱学森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并制定一套研究方法,他把复杂性研究纳入系统科学体系,采用系统概念解释复杂性。
现在还不可能给复杂性下一个精确的,统一的定义。
我认为应该从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角度出发来定义复杂性,即复杂性是开放的,元素之间关联方式差异显著的,多层次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下面介绍自组织理论及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复杂性。
耗散结构理论(1967年Prigogine创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上或功能上有序的状态。
一个系统能够实现自组织而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满足:(1)系统开放,系统充分开放就有可能驱使系统远离平衡态。
自组织理论
目录
1.自组织理论概述 2.自组织理论历史背景 3.自组织理论建立与发展 4.自组织理论研究启示 5.自组织理论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1.自组织理论概述
什么是组织?组织是怎样形成的?
生物体 有自己的组织,社会集团和银河系也有自己的
组织。组织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从无联系的
激光
自然光——频率、位相、偏振方向不同 激光——同频率、同相位、同偏振方向
粒子数反转
受激辐射
具有自组织特征
自组织的 典型现象 ——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中的现象
自组织现象——某一系统 中自发形成的时空有序结 构或状态。
贝纳德对流
T2 > T1
液体
T1
T2
均匀加热
在一水平容器中放一薄层 液体,从底部徐徐均匀地加热, 开始液体没有任何宏观的运动。 当上下温差达到一定的程度, 液体中突然出现规则的六边形 对流图案。
贝纳德对流
1900年,法国 科学家贝纳德 (E.Benard)做 了一个著名的 对流实验。
B—Z反应
(1)化学钟
50年代初,俄国化学家别洛索夫用柠檬酸、 溴酸钾、硫酸作配剂,用铈盐作催化剂进行实 验,发现柠檬酸在稀释的硫酸中被溴氧化,铈 离子在3价4价间振荡,溶液在无色透明至淡黄 色间周期变化。这是一种时间周期性的化学反 应。又称化学钟反应。
1963年,从莫斯科大学生物化学系毕业的 扎鲍廷斯基对别洛索夫的配方做了一些修改, 主要是用铁盐代替了铈盐,使颜色更鲜艳地从 蓝变红。
(2)化学波
“BZ反应”除了 溶液颜色周期性变化 外,还表现为多种多 样的波动,这又是一 种空间周期性。
信息由中心向外 传播,空间对称性发 生破缺。
自组织理论概述
一自组织理论概述自组织理论是以研究自组织现象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和分行理论等若干关于系统演化的理论;自组织理论体系中,耗散结构了深刻地揭示了自组织现象形成的环境与产生条件;协同学较多地涉及了自组织形成的内在机制;超循环理论阐述了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具体形式以及结合发展的过程;突变论着重剖析了自组织演化的途径;混沌动力学和分行理论则对系统走向自组织过程中的时间复杂性和空间结构与特性进行了解释和描述;以上这些理论在极短一个时期内相继问世、迅速发展,形成了当今自然科学探索自组织的复杂性演化的前沿;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1 自组织综合多种文献中对自组织的定义或理解,笔者认为所谓自组织是指系统的构建及演化依靠与外界的“特定”干涉,不断向结构化、有序、多功能方向发展,系统的结构、功能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也将“自动”改变;这里“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文献79指出自组织包含三类过程:第一,由被组织到自组织的过程演化;第二,由自组织程度低到自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第三,在相同自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这三个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过程是从混乱的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研究自组织的起点和临界点问题;第二过程是自组织层次跃升过程;是有序程度通过跃升得以提升的过程,是自组织形式的革命;第三过程标志着自组织结构与功能在相同自组织层次上从简单到复杂的水平增长;2 平衡态和非平衡态平衡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系统参量不随时间变化;二是系统内部不存在物理量的宏观流动;可见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封闭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定态;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称之为非平衡态,又称远离平衡态;系统因素在外界的作用并且达到一定程度下,其平衡态则偏离原来的状态形成了非平衡态;处在非平衡态的系统,长期不与外界交流,系统状态将逐渐趋于“静止”,”稳定”,平衡态产生,因此,平衡态与非平衡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而且系统演化正是系统状态由平衡态向非平衡态,再由非平衡态向更高层次的平衡态转化的螺旋式上升的变化过程;3序和熵序是日常生活中的排次序;每一种序都体现一种非对称性、非守恒性、非平衡性,和非均衡性,就是说每一种序都来自于一种特定的对称性的破缺;所谓对称性是以某种事物在某一给定操作下保持不变的性质,按对称性排序,把有序定义为破缺了的对称性,把有序理解为事物之间规则地相互联系,把无序理解为事物之间无规则地相互联系,没相互联系的事物群体不是系统,不存在秩序性问题;序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概念,如果组成系统的每个个体能够互相协调,方向一个,那么这个系统就是无序的,如果系统内的个体互相独立,方向各异,那么,这个系统就是无序的;“序”反应了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所具备的一定次序;熵是热力学中的概念,通过熵的大小对系统的无序程度进行度量,热力学系统的每一宏观分布的排列数W为热力学概率;S=---K㏑WK为玻耳兹曼常数,K=1.381×10-23J/K;W为热力学概率,不同宏观分布具有不同的热力学概率,而均匀分布对应于最大的热力学概率,此时具有最大熵,而熵的最大状态就是无序状态,即平衡态;因此,熵值大小可以衡量系统的无序程度;一个系统的熵值越高,它就越显得混乱无序,或者说,它的有序化程度就会越低;熵只适用于同一系统不同状态的比较,而决不适用于不同系统有序的比较;不同系统之间的有序不能简单以熵值表示;不能说有序度或组织度越高,系统就越进步,越高级,反之亦然;4涨落涨落也称起伏,从系统存在状态来看,涨落是对系统平衡状态的偏离;从系统的演化过程来看,涨落是系统在同一发展演化过程之中的差异;他们都是对系统平衡态的“破坏”.这种偏离和差异的出现是随机的、普遍的;5 相、相变和序参量所谓“相”是指系统在某一条件相爱所处的状态,系统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称为相变,因此,相变也表示系统“序”的产生,变化和反映;相变是系统由序程度累积,是系统发生质变的结果;6 涌现涌现是系统在演进过程中新的功能和结构的出现;涌现是指系统具有,而组成部分或部分总和没有的性质,涌现是用以描述复杂系统层级结间整体宏观动态现象的概念;涌现性是指那些高层次具有而还原到低层次就不复存在的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也就是说涌现是在复杂系统中的行为主体,根据各自行为规则进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没有事先计划但实际却发生了的一种行为模式;涌现,是复杂系统自组织过程中出现在系统的宏观层次上的新的,协同的结构与模式和性质;尽管涌现现象发生在不同类型的系统里,但是,他们具有一定共同性特征,主要包括在以下方面:1、涌现产生全新的现象;2、涌现是总体或宏观层次的;3、涌现是系统各元素协同、关联的结果;4、涌现是动态的;涌现现象并不是预先给定的整体行为,而是作为一个复杂系统随时间演化而产生的;5、涌现是可以显示性的,涌现要通过自身的演示过程而得到辨识;二自组织理论群自组织理论是研究自组织现象和规律的理论集合,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与分岔论;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等,他们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复杂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规律;1 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是指处在远离平衡态的系统,通过与外界能量流或物质流交换及系统自组织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一种理论,解决什么情况下系统可以或可能出现耗散结构,系统怎样从混沌无序的初始状态向稳定有序的结构组织演化和演化规律的问题;耗散结构的形成和维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对于自然系统的开放容易判断,对于社会系统开放的判断则较多体现在观念与言论的开放性、思想的开放性、市场的开放性等软方面;二是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非平衡才会出现涨落,非线性使涨落得以放大成为巨涨落,巨涨落是耗散结构出现的触发器;三是系统中必须有某些非线性过程和正负反馈机制,使涨落过程在系统汇总得以发挥作用;2协同学协同学主要研究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如何自发的产生协同有序结构及其功能和行为的理论,其主要方法是用演化方程来研究系统的各种非平衡态和不稳定性;研究系统在外部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系统的状态可以由一组状态参量,,即序参量来描述;协调学的研究对象与耗散结构有类似之处,他们都是研究与外界保持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但协同学更为综合性地研究了系统从独立无序向协同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序参量是代表系统宏观有序度的参量,是表征系统宏观模式的参量;序参量的存在标志着系统处于某种宏观有序状态,它的大小表示系统所能达到的有序化程度;随着控制参量趋于临界值,序参量会突然出现并迅速放大,标志着系统已达到某种有序的时空结构和功能行为,系统已经运行于某种特定模式之中,或以这种模式自行组织起来并投入运转;3混沌理论混沌是指确定的宏观的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不确定的或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或规则性与非规则性或有序性与无序性融为一体的现象;其不可确定性或无序性随机性不是来源于外部干扰,而是来源于内部的”非线性交叉耦合作用机制,这种非线性交叉耦合作用机制,的数学表达式是动力学方程中的非线性项,正是由于这种“交叉”作用,非线性系统在一定的临界性条件下表现出混沌现象,导致其对初值的敏感性,导致系统内在的不稳定性的综合效果;自组织理论群的基本原理1涌现原理一种自行组织起来的结构、模式、形态、或者他们所呈现的特性、行为、功能、不是系统要素所固有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产物;2开放性原理普利高津以总商熵公式为工具指出了开放性是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当系统出现熵减时自组织产生;虽然一个封闭的但空间突然暴涨箱子也会出现熵减,但是开放是针对孤立系统来说的,并非空间封闭就是不开放,只要有能量交换就是开放性的;3非线性原理系统要素间的合作与竞争本质上是非线性的,线性相互作用至多产生平庸自组织,真正的自组织只能出现在非线性足够强的系统中,自组织意味着存在凝固加强的正反反馈循环,形成自组织核心后,逐渐扩展,非线性时自组织的必须;4反馈原理其余非线性原理一体两面,系统要有强的非线性就必须要求要素之间的反馈性能够发挥出来,而非线性作用同时也强化了系统要素间的反馈作用,正反馈和负反馈共同作用保证了自组织的生长和自我抑制;反馈应该有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应把反馈的直接程度作为一个指标5不稳定性原理新结构的出现以原有结构失去稳定性为前提,或者以破坏系统与环境间的稳定平衡为前提;去除系统结构的刚性,让系统变得柔性,降低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这样系统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才能在系统内形成各种自组织;供应链协同的内容和过程1战略协同供应链战略是用于指导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并获得最大整体利益的原则和规范;一方面,供应链战略明确了供应链组建的目的及意义,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在共同战略的指导相爱如何互相协作;另一方面,在共同目标的规划下,供应链战略也成了各成员企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一般而言,战略协同是对供应链管理中事关全局的重大核心问题的合作与协调,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据战略的选择过程,供应链战略协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竞争战略与供应链运作战略协同,在这个层次上,战略协同是指企业的竞争战略与供应链运作战略所要呈现的目标相同,也就是说竞争战略所要实现的姆目标与供应链运作战略用来建立供应链能力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节点企业内部的战略协同;在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上,新产品研发、生产运营、市场营销、分销物流、客户服务等各个部门,还有很多的支持部门如财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彼此的战略具有适配性,能够协同一致;节点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供应链的战略协同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应突破企业边界,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使得各个节点企业的职能性战略供应链战略保持一致;2信息协同信息协同是供应链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供应链各环节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既独立又融合,以保证整个链条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这种分工合作,独立与融合是基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信息互动和共享,否则各个节点企业会成为彼此孤立的、残缺的片断;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只有实现了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才能使供应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为客户需求所驱动的供应链,保证客户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失真,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委托、代理和欺骗等问题,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而且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一般来讲,信息共享的方法常见的有零售商向管理其库存的供应商提供销售时点数据,生产商向供应商提供生产需求信息以支持零库存计划;随着互联网的出现,EDI在共同预测、计划和补货方面的应用使得信息沟通的程度大大增强了;3信任协同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以信任为基础的,要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就必须加强信任协同;然而,虽然供应链各企业的决策者们也深知合作的重要性,但却往往对“合作条款”缺乏信任度,或处于“观望”和“保留意见”状态,怕本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吃亏”,希望尽量将责任风险、成本等转嫁给合作企业,同时却尽全力地将利益收归自己的囊中;如果是这样,企业间就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合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合作企业间建立信任机制;合作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机制,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加强相互之间信任的培养,将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改进企业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柔性以及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时增强双方的责任感;努力保持供应链的协调性,谋求整个供应链共同的利益;相互之间的信任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与矛盾,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时间和成本耗费;4业务协调业务协同,就是在供应链各节点之间实现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整合,使得各个合作环节的业务“对接”更加紧密;流程更加通畅;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以便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和市场机遇,应对外部的挑战;面对机会与挑战,企业期望真正做到“随需应变”,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利用业务协同平台即可帮助企业实现与供应链上供应商、客户之间,也可帮助企业实现不同部门、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和计划协同;如通过集成CRM、信息系统等模块;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基于工作流的信息传递,使得整个链上业务协调运作;5分配协同。
系统自组织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系统自组织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内容摘要:提高企业系统的自适性是现代企业环境的客观要求和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
本文把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研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运用系统自组织理论提高企业的自适性。
关键词:企业管理系统自组织适应发展进入21世纪,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这集中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用户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等。
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研究系统自组织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就更为重要。
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论与协同论组成的,两者从宏观、微观上回答了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的基本问题,因此都被称为系统自组织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是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提出的,研究在开放并且远离平衡的情况下,系统是如何从无序达到有序的。
普利高津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他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统计力学所提示的是孤立系统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条件下的规律。
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的开放系统。
这种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由于非线性的复杂因素而出现涨落,一旦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以新的方式组织起来.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并以能量的耗散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普利高津把这种关于在远离平衡情况下的所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的理论称之为耗散结构理论。
把自组织理论研究引入深化的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
Haken)提出的“协同学”(synergtics)。
协同学不仅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而且研究系统从有序到混乱的演化规律。
首次真正地把有序与无序统一起来.哈肯发现一个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关键并不在于系统是平衡或非平衡,也不在于离平衡态有多远,而是通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产生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稳定的有序结构,这就是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
自组织理论简介
自组织理论简介一般来说,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
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
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
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例如,人类社会比动物界自组织能力强,人类社会比动物界的功能就高级多了。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主要是L.Von Bertalanfy的一段系统论的新发展。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
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tics)、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和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组成,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可以完全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
自组织理论以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复杂现象,并探索复杂现象形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
从自然界中非生命的物理、化学过程怎样过渡到有生命的生物现象,到人类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不断进化,等等,都是自组织理论研究的课题。
自组织理论方法主要包括自组织的条件方法论、自组织的协同动力学方法论、自组织演化路径(突变论)的方法论、自组织超循环结合方法论、自组织分形结构方法论、自组织动力学(混沌)演化过程论、综合的自组织理论方法论等。
这里主要论述和研究论文有关的协同动力学、突变论、混沌等方法论。
自组织理论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s)、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可以完全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
自组织理论简介PPT课件
开始液体没有任何宏观的运动。
当上下温差达到一定的程度,
液体中突然出现规则的六边形
对流图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4 回
贝纳德对流
1900年,法国 科学家贝纳德 (E.Benard)做 了一个著名的 对流实验。
返5 回
2、B—Z反应
(1)化学钟
50年代初,俄国化学家别洛索夫用柠檬酸、
溴酸钾、硫酸作配剂,用铈盐作催化剂进行实
——进化
1返2 回
普利高津
1969年,在一次“理论物理与 生物学”国际会议上,比利时布鲁 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教授 (197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针对非 平衡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发展提 出了一种新理论———耗散结构理 论。普利高津被 “时间悖论”惊呆了。经过刻 苦研究,他认为,要把热力学和动力学,热力 学与生物学统一起来,就必须研究非平衡态的 结构,必须研究更为普遍的热力学理论。 1返3 回
1945年,普利高津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得出 最小熵产生原理。这一原理和昂萨格“倒易关 系”一起为近平衡态线性区热力学奠定了理论 基础。
但发现近平衡态线性区不能产生进化的系 统,所以促使他试图将这一原理延拓到远离平 衡的非线性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与 布鲁塞尔学派的同事们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消耗能量,吸收物质信息产 生有序结构的稳定系统。
Benard对流:
T较小时 流
dQ dts
(ddTz )z0
线性关系 力
T较大,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流与力的线性 关系被破坏。非线性关系导致对流结果。
4、状态突变——分岔
控制参量 无序
T 反应物浓度 泵浦功率
有序
c
1返6 回
自组织理论概述
一自组织理论概述自组织理论是以研究自组织现象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和分行理论等若干关于系统演化的理论。
自组织理论体系中,耗散结构了深刻地揭示了自组织现象形成的环境与产生条件;协同学较多地涉及了自组织形成的内在机制;超循环理论阐述了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具体形式以及结合发展的过程;突变论着重剖析了自组织演化的途径;混沌动力学和分行理论则对系统走向自组织过程中的时间复杂性和空间结构与特性进行了解释和描述。
以上这些理论在极短一个时期内相继问世、迅速发展,形成了当今自然科学探索自组织的复杂性演化的前沿。
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1 自组织综合多种文献中对自组织的定义或理解,笔者认为所谓自组织是指系统的构建及演化依靠与外界的“特定”干涉,不断向结构化、有序、多功能方向发展,系统的结构、功能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也将“自动”改变。
这里“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文献[79]指出自组织包含三类过程:第一,由被组织到自组织的过程演化;第二,由自组织程度低到自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第三,在相同自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这三个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过程是从混乱的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研究自组织的起点和临界点问题;第二过程是自组织层次跃升过程;是有序程度通过跃升得以提升的过程,是自组织形式的革命;第三过程标志着自组织结构与功能在相同自组织层次上从简单到复杂的水平增长。
2 平衡态和非平衡态平衡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系统参量不随时间变化;二是系统内部不存在物理量的宏观流动。
可见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封闭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定态。
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称之为非平衡态,又称远离平衡态。
系统因素在外界的作用并且达到一定程度下,其平衡态则偏离原来的状态形成了非平衡态。
处在非平衡态的系统,长期不与外界交流,系统状态将逐渐趋于“静止”,”稳定”,平衡态产生,因此,平衡态与非平衡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而且系统演化正是系统状态由平衡态向非平衡态,再由非平衡态向更高层次的平衡态转化的螺旋式上升的变化过程。
管理学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
六、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即是管理必须 保持充分的弹性,及时适 应客观事物可能发生的变 化,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
• •
• •
要理解弹性原理的重要性,必须首先理解管 理的四大特性: ⑴管理所碰的问题,从来不是单因素的也不 是少量因素的,总是众多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对管理发生作用的。 ⑵管理永远处于活生生的普遍联系之中,正 面反面都要看到,“左邻右舍”不可忘记,它不 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只抓住主要因素,可以忽 略细节,科学的管理必须考虑尽可能多的因素, 在综合平衡中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⑶管理在运动中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⑷管理是行动的科学,它有后果问题。
二、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可以相 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 的要素所组成,处于一定的环境 之中,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 有机集合体。
1.系统的分类
⑴按系统的自然属性分,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
系统。 ⑵按系统的运动属性分,可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 系统 。 ⑶按系统的物质属性分,可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 系统。 ⑷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可分为开放系统和封 闭系统。 ⑸按系统的反馈属性分,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 系统。
信息论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 究所的数学家 申农。
(三)控制论的产生
概括起来说,控制论的产生、 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1942年以前 酝酿阶段 1943—1948 形成阶段 1948年以后 发展阶段
控制论的发展方向
一是向人类知识的最高层次渗透,形成理论控制 论并丰富哲学和哲学方法; 二是在科学方法论层次上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经 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三个阶段; 三是向各门具体学科渗透,与其结合形成具体科 学方法。了解比较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有代表性 的比较管理模型及跨文化研究。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教学系统及教师角色研究
落 。所谓涨落是指系统行 为对平均值的偏离。
・
l
序参量在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 , 对系统起支配和
1 ・ 0
陶永建 :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教学系统及教师角色研究:
认知 能力和知识经验 ,轻 视了学习者心理世界 的差 且 只要方式得当 , } 这种方式在知识 的传递方面无疑是 异性l 从 自组织理论 的视角看 , 1 】 。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 源 有效的。 I 但是 , 它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抑制作用。 在于把 教学 系统看成一个线性系统 , 把教与学 当成 了 l
各因素以及各 因素之 间的作用方式决定 的。 要实现 自 l , 案 他按照引起 自 组织运动的不同方式给出分类 , 其
组织 , 一般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 1 系统必须开放。 J 这 中一类为控制参量引起的自 组织l 刮 。教学系统起点是
是系统产生 白组织行 为的先决条件 , 只有开放 , 从外 他组织 的, 但是 , 学校 的管理者特别是教师 , 如遵循 自
-
界 引入 负熵 流 , 消 自身产生的正熵 , 抵 使系统 的总熵 组织理论, l 进行一定的改造和调节 , 就可以保持并提
逐步减少 , 才可能使 系统从无序走 向有序 。2远 离平 高其 自 . l 组织特性, 提高教学特别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衡态 。这是系统产生 自组织行为的必要条件 。3内部 能力的效果 。 . I 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 。 这样 可以使各要素 I
教学系统是由教师、 学生、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极地 、 按部就班地完成 预设 的步骤和计划 , 学生则是 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 I 传统的教学
自生原理与协调原理的区别
自生原理与协调原理的区别
自生原理和协调原理都是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1. 自生原理(自组织原理):自生原理是指系统内部的元素以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自发地形成有序的结构或行为。
它强调系统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自发性,系统通过自我调整和适应来实现结构的演化和功能的出现,而不需要外部的干预。
自生原理常用于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很多现象,如生物进化、群体行为和社会规律等。
2. 协调原理(协同原理):协调原理是指系统内部的各个元素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达到共同目标或协同合作的一种方式。
它强调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要求各个元素在整体的约束下协同工作,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和效益最大化。
协调原理常用于解释组织、企业和团队等人类社会中的合作行为和效能提升。
总的来说,自生原理强调系统内部元素的自发性和自我调整能力,注重系统的动态演化和适应性;而协调原理强调系统内部元素的协同和配合能力,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优化效果。
它们在系统理论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互补充和影响。
39第三代生命科学论之――人体系统
《第三代生命科学论》之——人体系统的自组织原理作者:xxxx一、系统自组织理论与自组织原理人的机体的自主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医学需要充分地认识和掌握它,现代系统科学的系统自组织理论为这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把系统自组织原理运用于人的研究,不但可以深刻地阐明第三代生命科学的自主性原理的科学性,而且可以大大开拓防治学的发展道路。
1.系统自组织理论的主要成就系统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和规律的学说,是现代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学科是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等。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的动态性原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系统的自组织问题。
他指出,系统的有序稳定的建立和维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源泉不在上帝或什么外力,而在于过程本身;系统的类似机器的结构不是系统有序稳定的最终理由,其真正根源在于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涨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科学特别是系统自组织理论对系统有序化的自组织机制和规律的认知越来越深入。
第一次对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作出具体的科学解释的,是普利戈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该理论揭示了系统在耗散物质能量的过程中,出现负熵产生,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建立起耗散结构那样的有序稳定系统。
其基本结论是:耗散导致有序。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从统计物理学的角度揭示了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其基本结论是:协同导致有序。
该理论指出,系统内部存在大量子系统的情况下,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子系统组织走向有序化,形成宏观尺度上有序化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
协同学特别着重研究这种有序结构是如何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
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艾根创立的超循环理论,研究并揭示了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机制,其基本结论是:超循环导致有序。
它研究发现,在生物起源和进化的化学阶段与生物阶段之间,有一个生物大分子自组织的阶段,把生物大分子组织成为生命形态的,是超循环机制。
超循环是能够积累、保持、处理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组织的最低要求,它可以从任何混乱、无规则的状态开始,把生物大分子组织为有序化。
自组织理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自组织理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自组织理论是当代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共同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组织理论的概念、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如何通过相互作用和演化,自行产生有序结构和特定功能。
它强调的是系统的自主性、自组织能力和演化机制。
在自组织理论中,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特定的自组织方式,使得整个系统逐渐形成有序的结构和功能。
动力学方法:主要研究系统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的演化过程,研究其稳定性和敏感性。
统计学方法:研究系统中大量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的集体行为。
通过统计分析,了解系统整体性质和规律,探究微观粒子的个体特性和对系统的影响。
信息论方法:研究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处理和储存。
通过信息分析,揭示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演化机制,理解信息的自组织过程。
自组织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例如,在生物学中,自组织理论可以解释生物体的生长和演化过程;在经济学中,自组织理论可以研究经济系统的波动和演化;在社会学中,自组织理论可以探究社会的演化和发展。
自组织理论作为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系统的演化和有序结构的形成。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自组织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自组织理论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数据获取的便利,我们将能够构建更为精确和复杂的自组织模型,深入探究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
如何将自组织理论与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现象,将是未来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自组织理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将继续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有力的工具。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
自组织系统
自组织系统一、引言自组织系统,作为一种自组织理论的应用实践,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自组织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它强调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交互和协同,通过自发性的组织和调整实现整体功能的协调和优化。
二、自组织系统的基本原理自组织系统的基本原理在于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自我调整能力。
系统中的个体或部件通过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在系统整体上形成一种自组织的结构,从而实现系统功能的发挥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自组织系统的特征1. 自发性自组织系统具有自发性的特征,系统内部的组织和调整是基于内部规则和机制的,而不是外部指令或控制。
2. 分布式自组织系统通常是分布式的,系统内部的部件或个体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的能力,从而实现整体功能的协调和优化。
3. 弹性自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外部环境变化时自发地调整结构和功能,实现系统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四、自组织系统的应用领域自组织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生物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
在工程领域中,自组织系统被广泛运用于机器人控制、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方面。
在生物学领域中,自组织系统研究有助于理解生物体内部的自组织结构和功能。
五、自组织系统的挑战与展望1. 挑战自组织系统的研究还存在许多挑战,包括自组织性和稳定性的保持、动态性与异质性的处理等问题。
此外,自组织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法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2. 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组织系统的研究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自组织系统有望在智能物联网、智能城市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自组织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和方法,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对自组织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复杂系统的本质和规律,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自组织系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和进步。
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
自组织理论关注的是系统如何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和功能, 强调系统内部的自主性和自我完善能力。它不依赖于外部指 令或预设模式,而是通过内部相互作用和演化,实现从无到 有的结构和功能的涌现。
自组织特性
总结词
自组织具有自主性、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等 特性。
详细描述
自组织的自主性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 能够自主地进行决策和行动;开放性则指系统与外界环 境保持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系统的动态稳 定;非线性则说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 线性的,这种相互作用导致系统整体的行为无法简单地 通过各部分的性质来预测;远离平衡态则强调系统内部 各要素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是系统自 组织演化的驱动力。
宇宙学
宇宙中的星系、星云等结构是通过自组织和耗散过程形成的,这些 过程包括引力、电磁力等相互作用。
固体物理学
固体中的晶体结构、缺陷和相变等现象也是通过自组织和耗散过程形 成的,这些过程涉及到原子或分子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
化学领域的应用
01
化学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涉及到反应物分子的自组织行为和能量的耗散,
理论发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不断发展和完善耗散结构理论,将其应用 于更广泛的领域,如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
03 自组织理论与耗散结构的 关系
自组织理论与耗散结构的相似性
强调系统内部自发的秩序和结构
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都认为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地形成有序的结构和功能,而不 是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
果。
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
耗散结构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一些科学家开始研 究热力学中的一些问题,发现了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系统的自组织自组织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复杂系统演化时出现的一种现象。
1. 自组织与他组织1.1 组织①动词: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组织是一个过程;②名词:组织过程所形成的结构。
1.2 特点①组织结构相对于组织前的状态讲,其有序程度增加,对称性降低,相互位置关系确定,例:砖头——房屋,人员——团队。
②组织过程是系统发生质变的过程,是系统有序程度增加的过程。
系统演化两种方式:量变:数量的积累,函数关系式不变(倘若存在)。
质变:根本性质的变化,状态变量个数、函数关系都可能发生改变。
1.3 分类①他组织系统外有一组织者,整个系统的组织行为按照组织者的目的、意愿进行,在组织者的设计、安排、协调下,系统完成组织行为,实现组织结构,平时讲的组织大多是这一类。
根据系统“死或活”(是否包含人),他组织称为控制(系统中不包含人)或管理(系统中包含人),这两者都涉及到反馈。
正反馈起到激励作用,负反馈起稳定作用。
②自组织系统外不存在组织者,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结构,如蚂蚁、蜜蜂的群组织。
从效果上看,他组织和自组织现象一样,都是系统达到了一定的目的,区别在于达到目的的原因不同。
对于他组织,原因在于系统之外。
例,全班人员排序(体重或身高),孩子搭积木、插塑;而自组织其直接原因在于系统的内部,与外界无关。
例,物种进化是由系统内部基因的遗传和突变功能造成的。
1.4 环境的作用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离开了环境,系统失去了存在、演化的可能性,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指系统的环境,外因和内因缺一不可。
例,鸡孵蛋(内因,鸡蛋;外因,适宜的温度)。
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水的沸点是1000C”对或错?严格地讲,此话错!因为没有指明外界环境的压力。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0C”,而随着周围环境的压力变化,水的沸点也相应变化,高山上水的沸点低于1000C。
物理学中讨论的各种相变、月球上的“尺短钟长”现象都显示了环境的作用。
1.5 区分他组织、自组织系统与环境的划分是相对的,所以区分他组织与自组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组织:通过简单分析,找出某种因素对系统演化有影响,并可确定相互之间控制与响应(即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通过划分系统与环境,则将此因素划在系统之外。
例,天气的好坏控制了庄稼收成的高低。
也有人把输入、输出关系已经确定的系统称为他组织。
自组织:无法确定外界的环境条件如何影响系统组织状态的出现,无法分析相互之间的控制与响应关系,则把该因素或者划在系统之内,或者当成某种外界条件,此时称为自组织。
同样,将输入确定、输出行为不确定的系统称为自组织。
首先,人为以自组织理论分析系统,若出现矛盾,其原因不在于自组织理论本身,而在于该现象可能不属于自组织现象。
2. 两种有序结构2.1 典型的自组织实验贝纳尔对流系统,产生于流体热对流,是1900年法国青年物理学家贝纳尔在其博士论文中公布的如下实验:取一薄层流体,上下各放置一块金属平板以便其温度在水平方向上无差异。
从下对流体加热。
未加热时,系统处于平衡态,各处温度一样,流体内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是对称的。
刚开始加热时,上下温度梯度不大,从下向上的热量流与温度梯度力之间为线性关系,系统内分子仍然做无规运动,热量传递是依靠杂乱无章运动的分子相互碰撞来实现的,在水平方向上仍然呈现为高度对称性的无序状态。
继续加热,流体在竖直方向上温度梯度加大,系统相应的热量流加大,逐渐远离平衡态,处于非线性区。
在温度梯度大到某一阈值时,系统性质发生突然变化,依靠分子碰撞传递热量的无序状态消失,系统呈现出规则的运动花样,所有流体分子开始有规律地定向运动,水平方向上的对称性受到破坏,从侧面看过去,形成一个个环,如图4-1所示,从顶面向下看,则是一个个正六边形,相互挨在一起,流体从六边形中心流上来,又从六个边流下去,如图4-2所示。
诚然流体上下温度差的大小,确实是我们看到系统出现贝纳尔图样的条件。
但上下温度差在水平方向上是无变化的,这一水平方向上无变化的温度差,如何造成了在水平方向上流体微团的不同运动情况,是不能解释的;而且外界“控制”使系统上下温度差是逐渐变化的,在温度差变化初期,系统状态无任何改变,而在到达某一温度差临界值时,系统状态发生突变,这也使我们无法分析“控制”与“响应”之间的关系。
对这种“控制”下系统的演化我们仍称为自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外界作用不称为控制,而称为实现自组织的条件。
图4-1 贝纳尔流侧面图图4-2 贝纳尔流平面图2.2 序序是一个很普遍、很常用的概念,序实际上是对两个元素之间关系的确定。
排序:按某种规定对多数个体进行排队;序是指多个事物的一个比较。
注意以下几点:①有序、无序是相比较而言的,例,A相对于B有序,而A相对于C可能是无序的;②按照某种确定规则、规定,不同规定,产生不同的排序例,全国高校排序,可以按规模、建筑面积、科研实力等排序;③有序、无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序、无序的转化也可以看成是系统的演化行为,而且是更高级的演化行为。
当系统演化时出现了有序、无序的转变,实际上是出现了功能、结构的变化,出现了质变。
例,贝纳尔对流、磁性材料磁化、导体产生电流,系统由无序转化为有序,但当外界环境变化时(温度差的消失、电磁场的取消),系统由有序转化为无序。
一个班级全体同学按高矮排序,则是有序;若处于休息状态,则是无序。
④在分析系统有序与无序时,人们通常考虑结构排列上的结构序与在实现不同功能上有一定先后的功能序。
在结构序上,人们经常分析下述三种有序情况:Ⅰ空间序:指系统或其子系统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性。
任何事物都有确定的空间分布,这种分布既不是完全均匀同一的,也不是杂乱无章、随机分布的。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中各种原子与离子的空间分布、贝纳尔流体中稳定的六角形空间花样等,这些都是空间序。
Ⅱ时间序:周期性,指系统发展变化时,时间上的先后次序以及周期性的变化。
例,宇宙天体的周期运动,产生了昼夜更替、四季轮回。
Ⅲ时空序:系统在时空四维坐标系中周而复始的变化。
单纯从时间或空间上来分析系统变化的周期性均不明显,而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后,则可以看到很有规律的变化。
例,树木年轮的生长、各种波的现象、由动物的牙齿来判断其年龄。
对于复杂系统我们研究演化不仅关心它的演化轨迹,更主要关心它所反映出来的功能。
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某些组织结构没有变化或变化不明显,而其功能发生变化时,采用功能结构讨论问题很方便。
即功能序:指系统具有某种新的功能或功能发生变化。
例,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四肢的组织结构变化不大,而从功能上看,猿的上、下肢区别不大,他们都具有行走、拿物的功能,发展成为人,就使上、下肢功能出现了分工,不对称了,上肢主要用于拿取物品,下肢用于走路,可以说人的四肢出现了功能结构。
2.3 对称性有序与无序是一个较普遍的哲学范畴,有序、无序的种类也很多,可以是空间有序、时间有序,也可以是功能有序,不同种类的有序是根据不同的规则来确定的。
当前,系统科学在研究系统演化时,特别是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对无生命系统的有序、无序进行分析时,是通过对称性来认识状态的有序、无序,通过对称破缺来分析有序、无序的转化,为此有必要介绍对称性概念。
2.3.1 定义某事物或运动以一定的中介进行某种变换(平移、旋转)时,若变换后结果保持不变,则称该事物或运动在该中介变换下是对称的,否则是不对称的。
对称性越高的事物,越可以用较少的语言将其描述清楚。
例,正方形只给出边长即可,而对于对称性低于正方形的长方形来讲,则必须给出两条边长。
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若从无序均匀分布状态变化为有序结构,对称性降低了,物理上称之为对称破缺。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统一用对称性的高低来表示系统有序程度的多少,用对称性破缺来表示系统状态的突变。
2.3.2 分类形象对称:最直观、最普遍的对称形式。
例,几何中的全等及关于X轴、Y轴、坐标原点对称的图形。
结构对称:晶体中晶格对称。
形象对称与结构对称都指空间对称,经过旋转、反射、平移等,使系统位置发生变化,若操作前后系统的状态未发生变化,则称该系统对此操作是对称的。
时间对称:系统每运动变化一段确定时间以后的状态,与原来状态保持一致。
)()(mTtftf+=,其中m为任意整数,T为对称周期。
时间对称通常有时间平移对称、时间反演对称等。
2.3.3 对称性与有序的关系对称既是对系统状态性质的描述,又是研究系统的方法。
在比较两个状态的有序程度时,规定对称性低的状态更有序,对称性高的状态更无序。
在系统演化时,由对称性低的状态向对称性高的状态演化,称为退化;反之,由对称性高的状态向对称性低的状态演化,称为进化。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与热力学的概念一致。
“熵”描写集合整体的不确定(杂乱无章)程度。
按照热力学的分析,高熵状态所包含的微观态数多,即在此态中分子相互交换的可能性大。
通常认为系统这样的状态更无序,其原因在于,在这样的状态下,子系统变化可有更多的自由度,即运动更加混乱。
某状态包含的微观态数多,则表明它可以在更多的对称操作下保持不变,也即具有更大的对称性,故用对称性多的状态来代表无序状态是很自然的,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演化是系统不断地对称破缺的过程。
热力学平衡态是系统熵最大的状态,是最无序的状态,它所满足的对称性也最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操作,系统的状态均不发生改变,即具有各种对称性。
平时我们有一种错觉:认为似乎有序程度越高的状态其对称性也越高,比如晶体比高温下其转变成的气体更有序,且通常又说晶体有某些对称性,似乎对称性高和有序是正相关。
实际上是不对的。
对于晶体和其转变成的气体,所以出现对其对称性与有序性关系上认识的错误,在于既未看到气体具有更多对称性,又忽略了晶体与气体相比由于对称破缺失去了大量的对称性,仅仅保留了某些有限的对称性。
通常在分析晶体时,不指出均匀气体具有各种物理操作的对称性,也不讨论晶体与气体相比失去的对称性,仅指出晶体还保留的那部分对称性,这才给人们造成错觉,认为这部分对称性是均匀气体没有的,而晶体特有的。
2.3.4 应用利用对称性与有序之间的关系,根据系统状态对称性的多少来判定系统状态的有序程度,再利用状态有序程度的变化来讨论系统的演化方向等问题。
2.4 两种有序静态有序——平衡结构,物理学中讨论的一级相变(冰变水,水变汽等)、二级相变(顺磁、铁磁之间的变化等)均是对静止有序结构变化的研究,也称为平衡相变。
动态有序——耗散结构或非平衡结构:贝纳尔对流。
动态有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各类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它们躯体构造的分布都是动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