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7cd6b3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0.png)
第三章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泰勒与他的追随者们逐渐把科学管理理论塑造成形的同时,欧洲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亨利·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也在形成他们的理论。
△开创者之一的法约尔,是一位工程师,他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及对管理过程的研究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他的理论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马克斯·韦伯是一个典型的学者,是经济学家更是社会学家,他为官僚的行政机构建立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模型,从而创立了全新的组织理论。
第一节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一、亨利·法约尔及其生涯▲亨利·法约尔(1841~1925)是欧洲一位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
他比泰勒大16岁,也比泰勒长寿。
但法约尔生前没泰勒那么出名,也没有像泰勒那样遭受工人的敌视。
法约尔在一个煤矿公司干了30多年的总经理,在75岁时才发表了他的划时代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在他退休7年后逝世,享年85岁。
▲法约尔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60年(19岁)之前,是成长学习阶段,主学矿业。
△第二阶段从1860年到1872年,虽然这时他已经担任了管理职务,但仍然是一个下级,他的才智主要发挥在采矿工程问题上,特别在征服矿井的火灾事故方面。
△第三阶段从1872年到1888年,这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较大职权的一批矿井的总管,他的思路随之转到煤田的地质问题上来,转到他所执掌的矿井的寿命因素上来,这使得他写出了大量的关于地质理论的专著。
△第四阶段从1888年到1918年,在这一阶段,法约尔运用他杰出的才干和在科学管理方面的管理能力,出色地领导他所培养出来的全体干练的管理人员,使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从困境中走出来,并取得了成功。
△第五阶段从1918年到1925年,这时法约尔度过了他的退休生涯,在这期间他仍然致力于普及自己的管理理论工作。
这是他30年来在事业上取得惊人成就的总结。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3812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b.png)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经济学理论,研究市场中的企业行为和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分析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企业内部行为和市场竞争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其中,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H·钱伯斯(Edward H. Chamberlin)和约翰·R·希克斯(Joan Robinson Hicks)在1929年几乎同时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强调市场上存在大量垄断商和准垄断商,垄断程度不同,扭曲了市场的竞争。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组织理论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S·曼纳德(Edward S. Mason)提出了“市场结构与行为”的理论,认为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20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乔·巴恩斯(Joe S. Bain)进一步发展了市场结构理论,重点研究了市场垄断程度的影响。
到了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重新兴起,产业组织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用于评估一个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和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等学者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产业组织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体系的影响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释市场现象:产业组织理论通过对市场中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市场中的自由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等现象,揭示了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公平现象。
2. 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87e6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a.png)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西方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工厂和企业开始出现,管理问题愈发显著,需要寻找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下是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科学管理的出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被广泛认为是科学管理学的创始人。
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则》("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被视为科学管理学的奠基之作。
泰勒提出,通过科学方法确定最佳工作方法,并将工作过程分解为简单的任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他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将科学管理方法引入到他们的工作环境中。
第二阶段:人类关系学派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人类关系学派的理论开始兴起。
该学派着眼于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认为组织的成功与员工的满意度和动机直接相关。
艾尔顿·梅奥(Elton Mayo)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霍桑实验,研究了工作环境对员工行为和效率的影响。
这些实验揭示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出了激励和社会因素对员工工作行为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行为科学和管理学的整合(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行为科学和管理学开始整合,形成了行为科学管理学派。
赫尔茨伯格(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理论X”和“理论Y”的概念,指出了管理者对员工的不同假设和期望对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此外,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组织结构和管理角色上,提出了管理者的十个角色,并强调了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技能。
第四阶段:系统理论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系统理论开始受到重视。
的七大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组织的重要进展
![的七大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组织的重要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fcce5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8.png)
的七大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组织的重要进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政党,其理论和组织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中国共产党的七大理论和组织的重要进展。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强调农民阶级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强调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五、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理论。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新思想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
七、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党的建设是党的一项基础工作,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七大理论和组织的重要进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这些理论和进展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建设事业和发展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不断学习和发展,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a3965a5172ded630a1cb648.png)
(一)三个著名实验
▪ 1、搬运铁块实验 ▪ 2、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 ▪ 3、金属切削实验
搬运铁块实验
▪ 实验心得: ▪ 1、精心挑选工人 ▪ 2、诱导工人了解:这样做对他们不但没有
损害,而且还可以得到利益。 ▪ 3、对工人进行训练和帮助,使之获得完成
升 ▪ (6)管理者不因其履行的职务而具有特权 ▪ (7)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
对科层制的评论
▪ 韦伯赞扬其高效性、精确性、稳定性、纪 律的严明性和可靠性。
▪ 弊端:(1)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2)对人性的漠视
▪ 1958年 《官场病:帕金森定律》
四、总结与评价
▪
古典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
▪
卓别林:《摩登时代》
一方面,大大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为榨取血汗 的剥削制度服务。
亨利·法约尔 Henri Fayol (1841—1925)
▪
▪
管理理论之父
▪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
(一)对管理进行定义
▪ 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以下六种: ▪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
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 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
(二)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前提
▪ 1、当时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如果能通 过科学管理将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就会使 劳资双方得到利益,从而解决矛盾。
▪ 2、经济人假设 ▪ 3、单个人可以取得最大效率。
(三)科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原理
▪ 作业研究原理: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许多动作, 并把动作细分为若干动作要素。然后研究每 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据此决定去掉那 些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并对保留下来的必要 成分,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改进和合并, 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
传统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
![传统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15e9d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9.png)
传统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引言
组织理论是研究组织结构、组织运作以及组织内外部关系等组织
现象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组织理论逐渐为现代组织
理论所取代。
本文将讨论传统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并分
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二、传统组织理论
传统组织理论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是以科学管
理和行政管理学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流派。
传统组织理论以理性为基础,注重组织的任务分工、权力结构和控制机制。
1. 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
提高工作效率。
该理论注重工人劳动的科学化、标准化以及劳动者与
工作之间的合理匹配,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科学管理在实践中存
在忽略人性和工人参与的问题,导致工人对组织的反抗和不满。
2.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是根据组织内部的行政程序和决策过程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
该理论主要关注组织的权力结构、组织架构和管理过程。
由亨利·费奥尔和利昂纳德·乌里克提出的行政管理学,强调科学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结合,通过权威、规则和程序来控制组织。
然而,行政管理学存在过于官僚化、通。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197e57daef5ef7bb0d3cab.png)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___ C.泰勒______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1911年,泰勒发表了在《____ B.《科学管理原理》________》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3.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 B.法约尔___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4.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____ 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5.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_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___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6.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____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_____理论。
7.___ A.西蒙_____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8.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__ B.需要层次____理论。
9.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__ D.动态平衡组织____理论。
10.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___ D.帕森斯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古典传统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____ ABC ____。
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梅奥2.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__ BCD _____。
A.行政的权力B.理性——法律的权力C.传统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3.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___ BC ____。
A.物质因素B.激励因素C.保健因素D.精神因素4.西蒙指出,决策有两种极端的类型___ BC __。
A.风险型决策B.程序化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决策5.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__ BCD __。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80dc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a.png)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引言组织理论是研究组织行为、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学科领域,涉及到组织的发展、变革、效率、决策等方面。
西方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介绍西方组织理论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流派。
产生背景西方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组织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管理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同时,一些重要的社会力量如科学、技术和管理思想也在此时兴起,为组织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发展历程1. 管理科学的兴起管理科学的兴起是西方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组织的效率。
泰勒的理论奠定了组织管理中对工作分析、时间研究等方法的基础,并且对后来的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行为科学的崛起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开始在组织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发现了组织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人本主义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的崛起引发了对组织成员的重视,促进了组织理论的发展。
3. 系统论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开始成为组织理论中的重要观点。
系统论强调组织是一个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强调组织成员和组织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系统论的提出丰富了组织理论的内容,拓宽了研究视角。
4. 制度理论的兴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度理论逐渐兴起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制度理论关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规则和规范,强调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制度理论的兴起进一步拓展了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
主要理论流派西方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包括科学管理学、人本主义管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系统管理学、制度理论等。
每个理论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组织行为和组织管理的规律。
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组织的效率,以泰勒和福特为代表;人本主义管理学重视组织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需求,以梅奥为代表;行为科学管理学通过实证研究影响组织行为的因素,以马斯洛等人为代表;系统管理学研究组织作为一个系统的特点和规律,以伯特兰为代表;制度理论关注组织内外的制度和规范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以诺森为代表。
组织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主要学派观点
![组织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主要学派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5aaa24e87101f69e319547.png)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组织理论的概述组织理论是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组织结构、职能和运转以及组织中管理主体的行为,并揭示其规律性的逻辑知识体系。
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组织结构理论是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印证了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组织理论的发展自泰罗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辟了组织理论以来。
系统的组织理论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进程。
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
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一、古典组织理论的演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
资本主义企业取得一定的发展。
对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
这一时期,组织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派别: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官僚体制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
不仅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
还要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的各项管理职能之间实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分工。
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1至2项管理职能;提出权利下放的例外原则。
使上下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上级把一般性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只保留例外特殊管理事务的决策权和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权。
法约尔是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管理的五个基本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认为组织职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同时他又提出了直线一职能制的组织模式.设计了一种为解决上下级之间跨越统一的指挥链而进行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即“法约尔跳板”:他也概括了包括组织职能在内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认为组织治理机制有三种基础:其一是理性基础。
即组织建立在对权力和法规的信念之上。
并通过相应的规则来组织活动;其二是传统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古老传统和统治身份的神圣信念之上;其三是魅力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具体的、非同寻常的个人及其统治方式之上:同时韦伯用合理一合法的职权观念论证了官僚制存在的合理性。
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eab68071fe910ef12df880.png)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此派以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为代表。
泰勒一生发表许多管理论著,最有影响的是《科学管理原理)》。
他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是:(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泰勒以其毕生的精力,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泰勒提出的这些概念与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泰勒的许多思想为以后的管理学派所采纳。
科学管理的精神是永存的。
2、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学派是从宏观上探讨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
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法约尔。
作为管理实践家和管理理论家,法约尔—生著述颇多,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著作和《管理的一般原则》、《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国家管理理论》等论文。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是:(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任期稳定。
(13)主动性。
(14)团队精神。
法约尔除了提出以上组织管理的原则外,在组织问题上还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诸如明确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责,并以制度规范将其规定下来;建立参谋机构的重要性,认为参谋机构的任务是从事通信、接洽、会谈,协助进行联系与控制,搜集情报并帮助拟定计划,研究改进工作方法,预测未来变化等;提出组织图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认为组织图是分析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确定每个人的位置及任务、防止冲突与重复的一种管理工业;同时,他认为组织效率取决于组织成员的素质和创造性,所以法约尔特别强调对组织成员进行选择、评价和训练。
组织理论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势
![组织理论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9134588daef5ef7ba0d3cfe.png)
威 克、穆尼 和 赖利 等人 的管理 原则 ,如 专业 分 工、 权力与责任 相称、纪律、命令一致性等。
2 . 二 十世纪 2 0年 代 开 始 的 “ 新 古 典 组 织 理
一
、
组织理论在管理理论 中的重要地位
组织是现代社 会 的重要 特征 ,它在我们 的生活
英 国教授 D. S . 皮尤在 《 组 织理 论 精 粹 》一 书
导言 中讲 到 组织理论可 以定 义为研究组织 的结构、 职 能和 运转 以及组织 中群体和 个人 的行 为 ”与 关注 领 导、激励 以及组织 中的团 队过程 的组 织行 为学家 相 反 ,组织理 论家更倾 向于把 整个组织 或宏观 的 目
形式 : 泰 勒 的科 学管理 运动及 法约尔、 吉利克 、厄
切 管理 学理论说 到底都是 由以组织理 论 为基
础 的。关于人、组 织和管理 三者之 间的关 系 ,美 国
丹尼 尔 ・ A・ 雷恩认为 : 原始状 态下 ,人们面 临着 自 然资 源普 遍稀 少和 敌对 的 自然环境 ,由此产 生 了人 民的经 济、社会和 政治 的需求 ; 为了满足 需求 ,人
以上三种 分类方式都 有各 自的合 理之 处和局 限
3 . 现代组织 理论。包括 二战 以来 出现 的各种 组 织理 论 ,主要有系统学派 的组织理论和权 变理论 。
( 二 )三种视角说
S c o t t 根据 人 们对 组织 的定 义不 同 ,提 出了三
性。第 一种 分类 以时间 为基 础 ,理论 的发展脉 络清 晰 ,但 一定 程度上 忽视 了理 论 之间的 内在联 系 ; 第
行政组织学【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考试答案
![行政组织学【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95c1e6a45177232e60a24b.png)
行政组织学1、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_________。
选择一项:A. 孔茨B. 卡斯特C. 罗森茨韦克D. 帕森斯正确答案是:帕森斯2、_________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选择一项:A. 怀特B. 泰勒C. 古里特D. 韦伯正确答案是:泰勒3、1911年,泰勒发表了《____________》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选择一项:A. 《公共组织理论》B. 《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C. 《科学管理原理》D. 《组织结构与设计》正确答案是:《科学管理原理》4、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___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选择一项:A. 梅奥B. 泰勒C. 法约尔D. 卡斯特正确答案是:法约尔5、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____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选择一项:A. 《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B. 《管理的一般原则》C.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D.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正确答案是:《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6、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____________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选择一项:A. 《管理心理学》B. 《组织与管理》C. 《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D. 《人类动机的理论》正确答案是:《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7、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Y”理论B. “需要层次理论”C. “成熟与不成熟理论”D. “公平”理论正确答案是:“成熟与不成熟理论”8、________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选择一项:A. 斯蒂格利茨B. 布坎南C. 西蒙D. 舒尔茨正确答案是:西蒙9、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理论。
选择一项:A. 期望B. 需要层次C. 公平D. 权变正确答案是:需要层次10、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_________理论。
《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清晰
![《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清晰](https://img.taocdn.com/s3/m/5519bf202af90242a895e520.png)
组织理论的发展三、系统、权变的组织理论1、系统理论2的基本概念(1)整体性、3协作性。
(2)开放系统观4点。
(3)投入-转换-5产出模型。
(4)系统的界限。
5(5)稳定状态、动态4平衡。
(6)反馈。
2(7)等级层次5关系。
(8)寻求多目标6。
2、社会系统组织理6论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4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5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6,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
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4组织都面临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6(1)适应7。
(2)目标达7成。
(3)内部整合7。
(4)模式维持。
5如何解决上述四个7基本问题,帕森斯提出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等三个阶层去完成。
73、权变组织8理论权变理论学派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管理学派。
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学派认8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9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权变理论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
主要代表人物为佛里蒙特·98E·卡斯特和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在1979年出版的《组织与管理:系7统方法与权变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如下的主要观点:(1)组织是个系统,它由各6分系统构成,组织与外界环境具有相互影响与相互适应的关系。
5(27)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组织与其环境7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中的最大一致性。
(3)组8织与其环境之间会呈出不同的变量形态,即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其适当的关系模式,管理的9目的就是要提出最适宜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章节测验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f8641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9.png)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章节测验题目+答案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___ C.泰勒______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1911年,XXX发表了在《____ B.《科学管理原理》________》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3.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 B.法约尔___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4.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XXX在《____D.《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5.在XXX试验的基础上,XXX于1933年出版了_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___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6.XXX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____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_____理论。
7.___ A.XXX_____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8.XXX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__ B.需要层次____理论。
9.美国学者XXX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__ D.动态平衡组织____理论。
10.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有名的社会学家___ D.帕森斯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古典传统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____ABC____。
XXXB.XXXC.韦伯D.梅奥2.XXX对行政组织理论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__ BCD _____。
A.行政的权力B.理性——法律的权力C.传统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3.美国行为科学家XXX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___ BC ____。
A.物质因素B.勉励因素C.保健因素D.肉体因素4.XXX指出,决策有两种极端的类型___ BC __。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bbd555ead51f01dc381f166.png)
•权变理论
•决策理论
1
了解组织理论 的产生和发展 过程,理论发 展的多样化和 多样性说明组 织现象的复杂 性
2
3
每种理论都是 从历史的角度
其时代的产物, 考察组织理论,
都有其优势和 从当前的实际
缺陷,因此不 来明确理论是
存在正确的或 否对实践具有
错误,只有是 指导意义,有
否适合组织需 鉴别的接受和
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 要倡导者, 《科学管理原理》是他的代表 作,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他也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18岁进入费城的一家工厂学习制作模 具,4年之后到费城钢铁厂工作,由于他工 作刻苦,表现突出,他从一个普通的车间杂 工开始干起,先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技师、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工长、维修组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 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 他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物质资源、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结合起来 以便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着重解决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 场的生产效率问题。
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按照合理化的公式规定工作人员的外 在行为,而把工作人员看成是机器的零部件。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企图创造出一种理性技术,以便建构那些能使组织各部
分之间关系协调的结构和过程。 只要能找到确定的理性技术和方法,组织就能够更好地
实现自己得目标。因此,此种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使组 织的运行能够保持合理性。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浅析现代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浅析现代组织理论的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8a0c2eeff9aef8941e06e0.png)
浅析现代组织理论的新发展作者:魏巍来源:《北方经贸》2014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着手,介绍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六个新发展:组织生态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浑沌理论、虚拟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等,最后简要的评述了现代组织理论的新发展,并提出在企业实践中要权变应用。
关键词:现代;组织理论;新发展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2-0228-02一、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如果说古典组织理论主要局限于研究企业中正式组织的职能、结构和原则,新古典组织理论侧重于非正式组织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分析,现代组织理论则将两者相结合,既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的整体运行,也从微观上注重组织中人的行为对组织效率的作用,在一个新的、系统的、社会的框架下来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问题。
在现代组织理论的分析中组织结构不再只是职能结构的框架,而是受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复杂组织体系。
整体而言,系统观、社会观与权变观构成了现代组织结构论的主要特征。
现代组织理论不仅把企业看成是众多次级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而且将企业组织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
强调组织的整体效率,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组织的各个部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这无论从分析方法的科学性,还是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都与以往的组织理论有着显著的差别。
二、现代组织理论的新发展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组织生态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浑沌理论、虚拟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等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一)组织生态理论(又称种群生态学理论)在组织生态理论看来,企业组织的发展具有生物进化的类似性特征: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
多样性意味着现实中的特定企业组织至少具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的显著特征;遗传性是企业组织内存在着某种类似生物基因特征的组织复制机制;自然选择性则是指一些企业组织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得以发展,另一些组织则以不同的速度逐渐消亡。
组织理论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组织理论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583f8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7.png)
作者: 刘霞;潘晓良
作者机构: 湖北大学行政管理系
出版物刊名: 理论月刊
页码: 20-22页
主题词: 组织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系统理论;应变理论;信息加工观点;不确定性;组织设计;组织结构;相互关系;系统观点
摘要: 组织理论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刘霞,潘晓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理论的研究也应当与经济迅速发展所导致的各种组织不断出现的新形式与新特点相吻合,提出更加足以说明现代组织特征的组织理论。
随着组织本身的发展变化,理论界关于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理论的发展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此派以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为代表。
泰勒一生发表许多管理论著,最有影响的是《科学管理原理)》。
他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是:(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泰勒以其毕生的精力,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泰勒提出的这些概念与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泰勒的许多思想为以后的管理学派所采纳。
科学管理的精神是永存的。
2、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学派是从宏观上探讨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
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法约尔。
作为管理实践家和管理理论家,法约尔—生著述颇多,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著作和《管理的一般原则》、《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国家管理理论》等论文。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是:(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任期稳定。
(13)主动性。
(14)团队精神。
法约尔除了提出以上组织管理的原则外,在组织问题上还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诸如明确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责,并以制度规范将其规定下来;建立参谋机构的重要性,认为参谋机构的任务是从事通信、接洽、会谈,协助进行联系与控制,搜集情报并帮助拟定计划,研究改进工作方法,预测未来变化等;提出组织图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认为组织图是分析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确定每个人的位置及任务、防止冲突与重复的一种管理工业;同时,他认为组织效率取决于组织成员的素质和创造性,所以法约尔特别强调对组织成员进行选择、评价和训练。
3、韦伯的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
他的官僚组织理论思想主要表现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之中。
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开始的。
他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才能实现其目标,维持其秩序。
他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权力,它们是:理性——法律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
韦伯认为,在这三种形态的权力中,传统权力的效率较差,超凡权力则过于带情感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只有理性——法律的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韦伯认为,建立在理性——法律权力基础上的行政组织才是一种理想型官僚组织体系。
韦伯心目中的理想官僚组织体系具有的特征是:(1)明确的分工。
(2)严格的层级节制。
(3)严明的组织纪律。
(4)规范的录用制度。
(5)实行任命制。
(6)固定的薪俸制度。
4、传统组织理论的评价传统的、古典的组织理论比较偏重于对组织静态的研究,即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组织。
他们的组织理论特点是:(1)组织是一个分工的系统;(2)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系统;(3)组织是一个权责分配的系统;(4)组织是一套法令和规章的体系;(5)组织是有目标的系统。
从以上的组织观念出发,他们所强调和追求的组织管理原则为:(1)组织结构的体系化。
(2)组织工作的计划化。
(3)组织运行的规范化。
(4)组织管理的效率化。
古典管理理论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建构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石,提供了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揭示了组织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
传统的组织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了组织的动态面。
第二,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机械的“效率”观念,强调组织的整体需求和利益,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忽视了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需要和个体的利益。
第三,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法律、制度、规范、规则的作用,强凋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趋向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压抑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在研究取向上,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系统来看待,未能涉及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
行为科学时期的主要理论流派有人际关系学派、激励管理学派、动态平衡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
1、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这些观点主要有:(1)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
(2)组织成员不单纯是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激励。
人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受感情、情绪与态度的影响。
(3)在正式组织之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效率起着重要影响。
(4)考虑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应对传统观念中的以组织正式结构和职能为基础的领导模式作实质性修正。
人际关系学家强调的是“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方式。
(5)领导不仅需要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具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技能。
人际关系学说在纠正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这一点上是有很大贡献的,但它过分强调社会心理方面的作用,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忽视理性与经济因素,有其偏颇之处。
2、激励理论学派的组织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赫茨伯格在其《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在管理中,保健因素起着保证和维持原有状况的作用,它能够预防组织成员的不满。
但是,保健因素不能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必须采用激励因素,即通过成就、认可、挑战性工作、责任、升迁和发展等因素,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3)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
(4)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亚当斯认为,人的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人类需要保持一种分配上的公平感,否则,就会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
3、动态平衡组织理论这一学派以美国管理学者巴纳德为代表。
他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一套独特的组织观念。
其主要思想如下:(1)组织本质论。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
这个组织定义与传统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他试图阐明组织的本质,为了把握组织的本质,巴纳德将组织概念抽象化。
他把物质系统从组织概念中排斥出去,其次又指出组织不是人的集合,而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
(2)组织环境论。
巴纳德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对组织施加各种压力和限制,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的、物质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
对自然环境一般不能加以改变而只能适应。
在社会环境方面,人们的可控性虽然很大,但是自然受到许多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的限制和约束。
(3)组织平衡论。
巴纳德认为,人之所以向组织贡献力量,主要原因在于该组织能给他最大的满足,故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保证贡献与满足的平衡。
(4)组织要素论。
巴纳德认为,作为协作系统,组织不论其级别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5)组织沟通论。
巴纳德认为沟通是组织工作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对于如何提高沟通质量,巴纳德提出了沟通线路明确,沟通网络正式化,信息沟通连续化等沟通的基本原则。
(6)组织责任道德论。
他认为,道德是指导个人冲动的准则。
当道德倾向强烈而又持久,便形成一种责任感。
他认为组织要通过教育、训练、人员选择、非正式组织、禁令,榜样等向组织成员灌输各种道德的力量,使组织成员更重权威、支持下级、忠于组织。
(7)领导职能论。
他认为,组织领导的职能在于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确定组织的目标,并运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予以阐明;使组织成员为这些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4、决策过程组织理论这一学派以美国著名的决策理论家赫伯特·西蒙为代表。
他的主要思想反映在其著作《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组织学》、《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书中。
西蒙的组织理论受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影响较大,认为组织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协作的人群活动系统。
组织行为是人们为了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而协作进行的团体活动。
因此,组织就是为了完成这样的协作而有目的地进行设计的系统。
根据西蒙的观点,组织就是一个决策系统。
决策有两种极端的类型,一是程序化决策,二是非程序化决策。
这是由组织活动所决定的。
西蒙认为,对于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要找到一个精确的最优解是不容易的,但要找到一个近似的最优解就大大简化而且容易得多。
从“最优化”变成“令人满意”的标准,就可大大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与难度。
5、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评价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主要有:(1)组织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