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脑脊液检验课件
合集下载
脑脊液检查课件
![脑脊液检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3b8f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5.png)
细胞:10%。
浆膜腔积液 检查
学习要点
❖ 浆膜腔积液得发生机制及分类 ❖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 渗漏鉴别 ❖ 常见渗出液得特点 ❖ 临床应用
基本知识
❖ 人体得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 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正常阴性或弱阳性
①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饱和石炭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0、2~0、45g/L(成) 0、2~0、4g/L (儿)
蛋白质测定得临床意义:
增加 减少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就是一种酸 性糖蛋白,其等点 为3∽5,因在酸性 溶液中析出,产生 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 漏出液常阴性,
葡萄糖测定
❖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 结核菌感染↓↓ 恶性肿瘤↓ 类风湿<3、33mmol/L SLE基本正常
❖ 漏出液:与血糖基本相等。
神经梅毒
常见病得脑脊液特点
正常 化脑
压力 外观
蛋白
糖
定性 定量
氯化物 细胞
80~180 透明
↑↑↑
混浊
- 0、2~0、 2、5~4、120~130 0~8
4
5
+++ ↑源自↑↓↓↓↓↑↑↑
细菌
- +
结脑 ↑↑
微混 ++ ↑↑
↓↓
↓↓↓
浆膜腔积液 检查
学习要点
❖ 浆膜腔积液得发生机制及分类 ❖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 渗漏鉴别 ❖ 常见渗出液得特点 ❖ 临床应用
基本知识
❖ 人体得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 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正常阴性或弱阳性
①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饱和石炭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0、2~0、45g/L(成) 0、2~0、4g/L (儿)
蛋白质测定得临床意义:
增加 减少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就是一种酸 性糖蛋白,其等点 为3∽5,因在酸性 溶液中析出,产生 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 漏出液常阴性,
葡萄糖测定
❖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 结核菌感染↓↓ 恶性肿瘤↓ 类风湿<3、33mmol/L SLE基本正常
❖ 漏出液:与血糖基本相等。
神经梅毒
常见病得脑脊液特点
正常 化脑
压力 外观
蛋白
糖
定性 定量
氯化物 细胞
80~180 透明
↑↑↑
混浊
- 0、2~0、 2、5~4、120~130 0~8
4
5
+++ ↑源自↑↓↓↓↓↑↑↑
细菌
- +
结脑 ↑↑
微混 ++ ↑↑
↓↓
↓↓↓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80c3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b.png)
A.脉络丛C
B.室管膜C
C.蛛网膜C
临床意义:见于气脑造影,小儿脑积
水.
5.CSF肿瘤C
在CSF脱落C中,肿瘤C最具有诊断价值. CSF中肿瘤C多为转移肿瘤C.
CSF中肿瘤C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原发性肿瘤C. 继发性肿瘤C. 白血病C L瘤C.
肿瘤C的异5常.特CS征F:肿瘤C
(1).C本身的改变:
米水柱(相当于60滴/分).
(二).CSF外观检查
正常CSF外观无色.透明,久置不 凝.
出现混浊,提示含有少量红.白细 胞.霉菌.瘤细胞.
当细胞含量达300~700/mm3即可出 现混浊.
出现尘埃状微混,提示细胞轻度增 多,见于CNS急性感染早期.
呈毛玻璃状,提示细胞中度增多. 见于结核.霉菌.性脑膜炎.
(二).CSF的分布
CSF的总量为120~180ml, (平均为150ml).
占体内水分总量的1.5%.分布如下: 1. 每个侧脑室10~15ml. 2.第三.四脑室共约含5~10ml. 3.脑蛛网膜下腔与各脑池(脚间池.桥脑 池.小脑延髓池)约含25~30ml. 4.脊髓蛛网膜下腔约含70~75ml.
七.CSF细胞学的检测与诊断
(一)正常CSF C成分: 正常成人CSF C (0~5个/mm3). 儿童CSF C(0~10个/mm3). 其C学分类为小L.C,M.C(二者之比为
7:3).比例相当恒定.仅占1~3%激活性 单核样 C. 正常人CSF中不含红 C.
(二).CSF的正常C及其演变C
A.核的改变:▲ 核大,核浆比例失常,
核的染色质增多.
▲核的形态和结构异常.
▲.核分裂的活跃.
B.胞浆的改变:可有胞浆色素颗粒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ae831d0c22590103029d89.png)
(4)白色浑浊或白色薄云状沉淀为 (++)。
(5)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浓云块状为 (+++)。
(6)立即形成白色凝块为(++++)。
注意事项
– 当室温在10℃以下时,应将试剂保存 在37℃温箱中,否则饱和度降低,可 致假阴性。
– 试管内径以小为佳,一般为(13+-1) mm,加入试剂后立即观察结果。
(标本)新鲜脑脊液。
(操作)
1.加试剂 取试剂2ml于小试管中。
2.加标本 用尖滴管垂直滴加脑脊液标 本1—2滴。
3.观察结果 在黑暗背景下立即用肉眼 观察结果。
4.判断结果
(1)清晰透明,不呈现云雾状为 (一)。
(2)呈微白雾状,对光不易看见,黑 色背景下才能见到为(+—)
(3)灰白色云雾状为(+)。
– 本中如红细胞过多,应离心沉淀取 上清液检测
质量控制
标本因穿刺出血,有血清蛋白混入可引起假 阳性。
实验中所用试管和滴管必须洁净,否则易出 现假阳性。
苯酚不纯可引起假阳性。室温低于10℃,苯 酚饱和度降低可引起加阴性。
人工配置含球蛋白的溶液作阳性对照,可在 正常脑脊液或配置与正常脑脊液基本成分相 似的基础液中加不同量的球蛋白。
(注意事项)
当标本颜色或透明度改变不明显时, 应在灯光下以白色或黑色为背景仔细观 察,同时观察有无凝块。
怀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时,标本应在 2~4℃环境中静置12~24h再观察脑脊液 表面有无薄膜形成。
参考值 :无色,清晰透明,放置后无凝 块或薄膜形成。
实验二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目的)掌握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内容, 方法。
(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形成 不溶性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5)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浓云块状为 (+++)。
(6)立即形成白色凝块为(++++)。
注意事项
– 当室温在10℃以下时,应将试剂保存 在37℃温箱中,否则饱和度降低,可 致假阴性。
– 试管内径以小为佳,一般为(13+-1) mm,加入试剂后立即观察结果。
(标本)新鲜脑脊液。
(操作)
1.加试剂 取试剂2ml于小试管中。
2.加标本 用尖滴管垂直滴加脑脊液标 本1—2滴。
3.观察结果 在黑暗背景下立即用肉眼 观察结果。
4.判断结果
(1)清晰透明,不呈现云雾状为 (一)。
(2)呈微白雾状,对光不易看见,黑 色背景下才能见到为(+—)
(3)灰白色云雾状为(+)。
– 本中如红细胞过多,应离心沉淀取 上清液检测
质量控制
标本因穿刺出血,有血清蛋白混入可引起假 阳性。
实验中所用试管和滴管必须洁净,否则易出 现假阳性。
苯酚不纯可引起假阳性。室温低于10℃,苯 酚饱和度降低可引起加阴性。
人工配置含球蛋白的溶液作阳性对照,可在 正常脑脊液或配置与正常脑脊液基本成分相 似的基础液中加不同量的球蛋白。
(注意事项)
当标本颜色或透明度改变不明显时, 应在灯光下以白色或黑色为背景仔细观 察,同时观察有无凝块。
怀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时,标本应在 2~4℃环境中静置12~24h再观察脑脊液 表面有无薄膜形成。
参考值 :无色,清晰透明,放置后无凝 块或薄膜形成。
实验二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目的)掌握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内容, 方法。
(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形成 不溶性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脑脊液检查》课件
![《脑脊液检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dcb0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c.png)
注意事项:避免损伤脑组织,防止感染 并发症: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或 感染
硬膜外穿刺术
目的:采集脑脊液进行化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操作步骤:定位、消毒、麻醉、穿刺、采集、缝合 注意事项: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防止感染 适应症:脑膜炎、脑炎、脑肿瘤、脑出血等
脑脊液检查的异常表现和诊断 价值
诊断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脑炎等,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相关指标,判断是否患 有这些疾病。
脑脊液检查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膜炎及其类型 脑肿瘤: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肿瘤及其类型 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脑外伤: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外伤及其严重程度 脑积水: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积水及其严重程度 脑部感染: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部感染及其类型
脑脊液压力异常
正常范围:70-180mmH2O
异常表现:超过180mmH2O为颅内压增高,低于70mmH2O为颅内压降 低 诊断价值:颅内压增高可能与脑积水、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有关,颅内 压降低可能与脑脊液漏、脑脊液循环障碍等疾病有关
治疗方法: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脑脊液成分异常
脑脊液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处理
检查前准备: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清淡、保持良好的睡眠 检查过程:保持安静、配合医生操作、避免紧张情绪 检查后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并发症处理: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THANK YOU
汇报人:Biblioteka 脑脊液的功能: 保护大脑和脊髓, 维持颅内压稳定, 参与脑代谢和免 疫功能
脑脊液的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抽 取脑脊液进行化 验,了解脑脊液 的性质、成分和 细胞学特征,辅 助诊断神经系统 疾病
硬膜外穿刺术
目的:采集脑脊液进行化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操作步骤:定位、消毒、麻醉、穿刺、采集、缝合 注意事项: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防止感染 适应症:脑膜炎、脑炎、脑肿瘤、脑出血等
脑脊液检查的异常表现和诊断 价值
诊断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脑炎等,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相关指标,判断是否患 有这些疾病。
脑脊液检查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膜炎及其类型 脑肿瘤: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肿瘤及其类型 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脑外伤: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外伤及其严重程度 脑积水: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积水及其严重程度 脑部感染: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脑部感染及其类型
脑脊液压力异常
正常范围:70-180mmH2O
异常表现:超过180mmH2O为颅内压增高,低于70mmH2O为颅内压降 低 诊断价值:颅内压增高可能与脑积水、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有关,颅内 压降低可能与脑脊液漏、脑脊液循环障碍等疾病有关
治疗方法: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脑脊液成分异常
脑脊液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处理
检查前准备: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清淡、保持良好的睡眠 检查过程:保持安静、配合医生操作、避免紧张情绪 检查后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并发症处理: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THANK YOU
汇报人:Biblioteka 脑脊液的功能: 保护大脑和脊髓, 维持颅内压稳定, 参与脑代谢和免 疫功能
脑脊液的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抽 取脑脊液进行化 验,了解脑脊液 的性质、成分和 细胞学特征,辅 助诊断神经系统 疾病
脑脊液检测ppt课件
![脑脊液检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6b59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c.png)
临床应用
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出血性脑病 3. 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脑膜白血病 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
一般性状检查
2. 透明度 正常脑积液清晰透明,病毒性脑炎、梅毒、流脑 结核性脑膜炎呈毛玻璃样改变 化脓性脑膜炎呈乳白色浑浊 3. 凝固物 正常脑积液不含有纤维蛋白原,放置24h后不会 形成薄膜及凝块。结核脑静置12-24h后形成纤细的薄膜,化脑1-2h见凝块或沉淀物。蛛网膜下腔阻塞呈黄色胶胨状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制成薄涂片。作革兰染色后镜检,抗酸染色,加印度墨汁染色,培养
免疫学检查
1. 免疫球蛋白检测 感染时合成量可增加数倍 [临床意义] ⑴ IgG增加见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和梅毒性脑膜炎等。 ⑵ IgA增加见于各种脑膜炎及脑血管疾病。 ⑶ IgM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有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脑 膜炎、急性病毒性脑膜炎)、脑肿瘤及多发性硬化 症。
化学检查
⑵ 蛋白定量试验 [参考值] 腰椎穿刺 0.20-0.45g/L [临床意义] ① 脑神经系统病变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常见原因有脑膜炎、出血、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药 物中毒。 ② 脑脊液循环障碍:脑部肿瘤、椎管受阻 ③ 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自 身免疫性疾病,脱髓鞘病变
化学检查
4. 酶学测定 正常脑脊液中含有多种酶,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其含量低于血清。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临床意义]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的LDH活性多增高。 脑血管病变 脑肿瘤、脱髓鞘病进展期
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检测PPT课件
![脑脊液检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08074c4afe04a1b071dee0.png)
1、细细胞胞计计数数 细胞总数计数
白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方法
手工显微镜计数
参考值
1.红细胞:无。
2.白细胞:
成人(0~10)×106/L; 儿童(0~15)×106/L; 新生儿(0~30)×106/L。
.
16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直接分类和染色分类 参考值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两者之比约7:3。 中性粒细胞可见少量 偶见软脑膜和蛛网膜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
生理 30%细胞间隙 主动分泌
70%脉络丛 超滤作用
侧脑室 室间孔
第四脑室
中脑导水管
第三脑室
两侧孔 中间孔
蛛网膜下腔及脑池
蛛网膜绒毛
吸收
.
血管及神经根间隙
4
标本采集
CSF标本一般通过穿刺取得,
部位:腰椎,特殊情况下可由小脑延髓池或侧脑 室
压力测试:穿刺成功后先作压力测定,正常在 8控解0有制—无在18蛛20m网ml内m膜,H下2低腔O于超阻8塞过0。m20m0mH2mOH可2作O 放动出力试CS验F 量以应了
膜细胞。
.
17
3 细胞学检查
细胞成分:
可见免疫活性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 肿瘤细胞。
细胞收集方法:离心沉淀、细胞玻片离心仪 染色方法
可用综合应用多种染色鉴别
(吖啶橙荧光染色---肿瘤细胞等) PAS染色---------------鉴别原淋与腺癌细胞
.
18
CSF细胞计数和分类的临床意义1
蛋白质与苯酚结合成 原理: 不溶性蛋白盐而产生
白色混浊。
(Ross-Jone test)和
Nonne-Apelt test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dfbeed9ec3d5bbfc0a7400.png)
脑脊液检验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标本) 新鲜脑脊液。 (操作)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操作)
细胞总数计数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注意事项)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标本) 新鲜脑脊液。 (操作)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操作)
细胞总数计数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注意事项)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00001)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00001)](https://img.taocdn.com/s3/m/32f3db0ef5335a8103d22040.png)
26
注意: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小儿结节病等,脑脊液 中球蛋白选择性增高,而蛋白总量定量却不一定异常。
●潘氏(Pandy)试验也称球蛋白定性试验 潘氏试剂的配制:在热的200ml蒸馏水中加入10ml苯酚(石碳酸),强 力混合后,放置37℃48小时。 使用时放置室温,吸取其上清液10ml于 12*100mm的试管中,滴入一滴脑脊液,在黑色背景下观察其是否有白 色沉淀,而判定阴、阳性。 原理:脑脊液中的球蛋白与饱和石炭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呈现 轻度白色絮状物者为正常情况(+),异常情况有:明显白色絮状物者 为(++),白色絮状沉淀者(+++),絮状凝块者(++++)。
的媒介
营养脑神经
5
腰椎穿刺适应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外伤后鉴别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颅内肿瘤,变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脊髓病变,疑有椎管阻塞做动力学试验 ◆特殊造影检查 ◆椎管内用药及减压引流等治疗
6
临床上腰穿失败的常见原因与解决办法
摆体位不当——如治疗床垫太软太厚,造成患者脊柱
放置过久 ◆ 易被污染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细胞破坏、变形、消失,影响计数及细胞学检查 ◆ 糖因细胞、微生物等耗解而降低 ◆ 致病菌如隐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可溶解死亡 ◆ 纤维蛋白凝结
10
脑脊液检查项目:
• 压力 • 常规:外观形状(颜色、透明度)细胞数等 • 生化:蛋白、葡萄糖、氯化物、LDH等 • 病原学检查:细菌及真菌涂片、培养等
31
脑脊液中氯化物升高见于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可伴随 脑脊液氯化物增高 ●各种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后使用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过度换 气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当血pH值>7.5~8.0时,酸碱平衡调节 作用可引起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增高 ●各种肾病所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时氯化物潴留,或输入过多氯 化物,血氯升高的同时造成脑脊液氯化物升高
注意: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小儿结节病等,脑脊液 中球蛋白选择性增高,而蛋白总量定量却不一定异常。
●潘氏(Pandy)试验也称球蛋白定性试验 潘氏试剂的配制:在热的200ml蒸馏水中加入10ml苯酚(石碳酸),强 力混合后,放置37℃48小时。 使用时放置室温,吸取其上清液10ml于 12*100mm的试管中,滴入一滴脑脊液,在黑色背景下观察其是否有白 色沉淀,而判定阴、阳性。 原理:脑脊液中的球蛋白与饱和石炭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呈现 轻度白色絮状物者为正常情况(+),异常情况有:明显白色絮状物者 为(++),白色絮状沉淀者(+++),絮状凝块者(++++)。
的媒介
营养脑神经
5
腰椎穿刺适应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外伤后鉴别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颅内肿瘤,变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脊髓病变,疑有椎管阻塞做动力学试验 ◆特殊造影检查 ◆椎管内用药及减压引流等治疗
6
临床上腰穿失败的常见原因与解决办法
摆体位不当——如治疗床垫太软太厚,造成患者脊柱
放置过久 ◆ 易被污染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细胞破坏、变形、消失,影响计数及细胞学检查 ◆ 糖因细胞、微生物等耗解而降低 ◆ 致病菌如隐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可溶解死亡 ◆ 纤维蛋白凝结
10
脑脊液检查项目:
• 压力 • 常规:外观形状(颜色、透明度)细胞数等 • 生化:蛋白、葡萄糖、氯化物、LDH等 • 病原学检查:细菌及真菌涂片、培养等
31
脑脊液中氯化物升高见于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可伴随 脑脊液氯化物增高 ●各种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后使用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过度换 气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当血pH值>7.5~8.0时,酸碱平衡调节 作用可引起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增高 ●各种肾病所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时氯化物潴留,或输入过多氯 化物,血氯升高的同时造成脑脊液氯化物升高
《脑脊液检测》课件
![《脑脊液检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81aa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0.png)
脑脊液的生理作用
保护大脑和脊髓:脑脊液填充在脑和脊髓周围的空隙中,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营养供应:脑脊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可以供给大脑和脊髓。 废物清除:脑脊液可以带走大脑和脊髓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维持脑压:脑脊液可以维持脑压的稳定,防止脑组织受到损伤。
脑脊液检测的意义
诊断神经系统疾 病:如脑炎、脑 膜炎、脑肿瘤等
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判读与临床意义分析
脑脊液检测结果包括细胞计数、蛋白质含 量、葡萄糖含量等
葡萄糖含量异常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代谢性疾病等
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肿瘤等疾病
脑脊液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 学检查等综合分析
蛋白质含量异常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脱髓鞘疾病等
脑脊液免疫学检查:通过 免疫学方法检测脑脊液中 的抗体、补体等免疫成分
脑脊液分子生物学检查:通 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脑脊 液中的基因、RNA等分子
脑脊液检测的临床 应用
脑脊液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脑脊液检测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脊液检测可以检测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脑脊液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脑脊液检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脑脊液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脑脊液检测可以检测到感染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脑脊液检测可以提供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 脑脊液检测可以评估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脑脊液检测可以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案
脑脊液检测在其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脑炎: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白 细胞、蛋白质和葡萄糖水平, 可以诊断脑炎
04
脑脊液的蛋白质含量:正常范围为1545mg/dL,异常可能提示疾病
脑脊液检验课件
![脑脊液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7e35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a.png)
•脑脊液检验
•17
(二)化学检查
1.蛋白质检查 • 正常脑脊液中蛋白含量甚微,不到血浆蛋白含量的1%,
主要为清蛋白。 • 病理状态下脑脊液中蛋白质有不同程度增加,通过对
脑脊液中蛋白质检查,协助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脑脊液检验
•18
化学检查
(1)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 原理:脑脊液中蛋白质与石炭酸结合生成不溶性蛋
• 清晰透明或微混: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 枢神经系统梅毒等;
• 毛玻璃样混浊: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中度增加;
• 乳白色混浊:
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细胞数极度增加。
• 红色混浊:腰椎穿刺时的损伤出血。
•脑脊液检验
•15
一般性状检查
3.凝固物
• 正常脑脊液内不含纤维蛋白原,静置24小时,不会 出现凝块或薄膜。当有炎症渗出时,因纤维蛋白原 及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
•脑脊液检验
•27
化学检查
• 临床意义: 结核性脑膜炎时:
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减少,可降至102mmol/L以下 化脓性脑膜炎时:
减少,不如结核性明显,多为102~116mmol/L; 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大量呕吐、腹泻、脱水等造成血氯降低时,脑脊 液中氯化物亦可减少。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则多属正常。
• 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
• 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甲状腺 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尿毒症及脱水等;
• 药物中毒(乙醇、酚噻嗪、苯妥因中毒等) 。
•脑脊液检验
•21
化学检查
②脑脊液循环障碍: • 如脑部肿瘤或椎管内梗阻(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
连等); ③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 • 如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症、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④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 如Guillain-Barre综合征、胶原血管疾病、慢性炎症
脑脊液检测介绍课件
![脑脊液检测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0ec2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6.png)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避 免感染,术后观察病情变化
脑脊液检测仪器
脑脊液采集器:用于抽取 脑脊液样本
脑脊液分析仪:用于分析 脑脊液样本中的各种成分
脑脊液细胞计数仪:用于 计数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量
脑脊液生化分析仪:用于 分析脑脊液中的生化指标
脑脊液免疫分析仪:用于 分析脑脊液中的免疫指标
脑脊液微生物检测仪:用 于检测脑脊液中的微生物
脑脊液检测结果 分析
脑脊液成分分析
1
蛋白质: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炎症和损伤程度。
2
葡萄糖: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状况。
3
细胞计数:脑脊液中的细胞计数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炎症和感染程度。
4
免疫球蛋白: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状况。
5
脑脊液检测的注意事项
采集脑脊液时,应避
01 免污染,防止细菌感
染。
脑脊液检测结果应结
03 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
查结果综合分析。
采集脑脊液后,应立
02 即送检,避免标本变
质。
脑脊液检测过程中,
04 应遵循操作规范,确
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脑脊液检测方法
腰椎穿刺法
腰椎穿刺法是一 种常见的脑脊液 检测方法
酶活性:脑脊液中的酶活性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代谢和损伤程度。
6
病原体检测:脑脊液中的病原体检测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感染状况。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01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脑脊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 于分析脑脊液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
02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重要信息,如感染、炎症、肿瘤等。
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脑脊液在神经系 统疾病中的作用,如脑积水、脑肿瘤等。
脑脊液检测仪器
脑脊液采集器:用于抽取 脑脊液样本
脑脊液分析仪:用于分析 脑脊液样本中的各种成分
脑脊液细胞计数仪:用于 计数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量
脑脊液生化分析仪:用于 分析脑脊液中的生化指标
脑脊液免疫分析仪:用于 分析脑脊液中的免疫指标
脑脊液微生物检测仪:用 于检测脑脊液中的微生物
脑脊液检测结果 分析
脑脊液成分分析
1
蛋白质: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炎症和损伤程度。
2
葡萄糖: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状况。
3
细胞计数:脑脊液中的细胞计数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炎症和感染程度。
4
免疫球蛋白: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状况。
5
脑脊液检测的注意事项
采集脑脊液时,应避
01 免污染,防止细菌感
染。
脑脊液检测结果应结
03 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
查结果综合分析。
采集脑脊液后,应立
02 即送检,避免标本变
质。
脑脊液检测过程中,
04 应遵循操作规范,确
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脑脊液检测方法
腰椎穿刺法
腰椎穿刺法是一 种常见的脑脊液 检测方法
酶活性:脑脊液中的酶活性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代谢和损伤程度。
6
病原体检测:脑脊液中的病原体检测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感染状况。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01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脑脊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 于分析脑脊液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
02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重要信息,如感染、炎症、肿瘤等。
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脑脊液在神经系 统疾病中的作用,如脑积水、脑肿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分析仪也可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和 白细胞分类,此法简单,快速,但标本 尤其是病理性,陈旧性标本中的组织, 细胞的碎片以及细胞变形等都可以影响 细胞分类和计数,故结果重复性,可靠 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蛋白质含量 高,尤其有凝块的脑脊液标本容易使仪 器堵孔,故不推荐使用
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进行细胞计数,若 放置太久,细胞可能凝集成团或破坏, 影响计数结果。标本必须混匀方可充池, 否则影响计数结果 w 因穿刺损伤血管,引起血性脑脊液,白 细胞计数结果必须校正,以剔除因出血 而带来的白细胞。 w 细胞计数时应注意新型隐球菌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w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w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w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白细胞计数
w 直接计数法(非血性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w 除去红细胞:在小试管内加入冰乙酸 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粘附少许冰 乙酸后倾去,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 混匀,放置数分钟,使红细胞破坏。 w 充池: w 计数: w 计算:
稀释计数法(浑浊脑脊液)
w 稀释破坏红细胞:根据标本内白细胞多少情 况,用白细胞稀释液对标本进行一定倍数的 稀释,混匀,放置数分钟,破坏红细胞。 w 充池:用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稀释后的脑脊液 充入1个计数池。 w 计数:静置2~3min后,低倍镜计数1个计数池 内的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 w 计算:根据5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和稀释 倍数,计算每升脑脊液的白细胞总数
稀释计数法(适用于浑浊的脑脊液)
w 稀释:如标本细胞过多,可根据标本内细胞 多少,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液对标本进 行一定倍数稀释。 w 充池:用微量吸管吸取混匀后的稀释脑脊液 充入1个计数池。 w 计数:静置2~3后,低倍镜计数1个计数池内 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5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 w 计算:根据5个大方格内细胞总数及稀释倍数, 计算每升脑脊液的细胞总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直接分类法 白细胞计数后,转换高倍镜,
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核形态进行直接分类, 共计数100个白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分别 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内皮细胞)和多(个)核细胞(粒细 胞系)的数量,结果以单核细胞百分比和多 核细胞百分比报告。如白细胞不足100个,可 直接写出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具体数,若白 细胞数不足30个,可不做直接计数而改用涂 片染色分类计数
脑脊液检验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w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w (标本) 新鲜脑脊液。 w (操作) w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w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方法学评价
脑脊液细胞计数和分类目前一般任用手 工显微镜法。白细胞直接分类法简单, 快速,但属粗略分类,其准确性差,且 细胞较小,初学者难把握,尤其是陈旧 性标本的细胞变形,分类更困难,误差 较大。涂片染色分类法分类详细,结果 准确可靠,尤其是可以发现异常细胞如 肿瘤细胞。该法被推荐使用,但其操作 较复杂,费时。
w 细胞涂片时,为了使细胞容易粘在玻片 上,可取沉淀的细胞悬液2滴,加血清1 滴,混匀后涂片。 w 涂片染色分类时,如见内皮细胞或异常 细胞,则另行描述报告,必要时用巴氏 或HE染色查找肿瘤细胞。 w 实验结束后,血细胞计数板用0.75% (V/V)乙醇浸泡消毒60min,忌用酚浸 泡,以免损坏计数板。
(注意事项)
w 当标本颜色或透明度改变不明显时, 应在灯光下以白色或黑色为背景仔细观 察,同时观察有无凝块。 w 怀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时,标本应在 2~4℃环境中静置12~24h再观察脑脊液 表面有无薄膜形成。 w 参考值 :无色,清晰透明,放置后无凝 块或薄膜形成。
实验二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w (目的)掌握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内容, 方法。 w (器材) 显微镜,改良牛鲍计数板, 微量吸管。刻度吸管,小试管。 w (试剂) 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液,冰 乙酸,白细胞稀释液,瑞氏染液或瑞— 吉染液。 w (标本)新鲜脑脊液。
w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白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质量控制
白细胞计数直接法的试管或吸管中的冰 乙酸要尽量去尽,否则结果偏低。 w 若标本陈旧,细胞变形时,白细胞直接 分类法误差大,推荐用涂片染色分类法 分类计数。 w 涂片染色分类计数时,离心速度不能太 快,否则细胞形态受影响,有条件的单 位可用玻片离心沉淀法,细胞室沉淀法 等收集细胞。 w 涂片固定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能高温固 定,以免细胞皱缩。
w(操作)
w 细胞总数计数 w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w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w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w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