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对流感病毒(H1N1)灭活作用的研究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在灭菌、除臭、治病方面的应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纳米TiO2 光催化降解在灭菌、除臭、治病方面的应用经过研究认为,纳米TiO2 作为光催化剂的理论基础在于:通过量子尺寸限域造成吸收边的迁移;由散射的能级和跃迁造成光谱吸收及发射行为结构化;与半导体材料相比,量子阱中的热载流子冷却速度下降,量子产率提高;纳米TiO2 所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使其导电和价电能级变成分立的能级,能隙变宽,导电电位变得更负,而价电电位变得更正。
这使其获得了更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这对催化反应是十分有利的。
在人类生活的空间中,生息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在这些微生物中有大量的致病菌,可直接使人发病,也可以使人体、牲畜代谢产物分解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胺类等有臭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加上细菌本身的分泌物和残骸腐烂挥发的气体,释放出令人厌恶的臭味。
如何杀灭空气中的有害细菌、除去恶臭,也是空气净化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于细菌是由有机物等组成的,因此利用纳米TiO2 光催化剂,在光的作用下具有非常强的氧化能力,就可直接氧化破坏细胞壁、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组成成分,生成CO2、H2O,从而在短时间内杀死细菌、消除恶臭。
实验证明,纳米TiO2 的光催化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菌、牙枝菌和曲霉等都具有很强的杀灭能力。
可将其用于医院手术台和墙壁、浴缸、瓷砖及卫生间等地方。
日本已将纳米TiO2 的杀菌性能应用到餐具上,使得餐具带菌传染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纳米TiO2 抗菌、防霉的机理是:由于TiO2 电子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使其受光照时生成化学活泼性很强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攻击有机物,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
当遇到细菌时,直接攻击细菌的细胞,致使细菌细胞内的有机物降解,以此杀死细菌,并使之分解。
一般常用的杀菌剂如银、铜等能使细菌细胞失去活性,但细菌被杀死后,尸体释放出内毒素等有害的组分。
纳米TiO2 不仅能影响细菌繁殖力,而且能破坏细。
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
综 述 文章编号:1000-2871(2000)04-0042-06TiO2光催化抗菌材料于向阳,程继健,杜永娟(华东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研究所,上海 200237)摘要:介绍了TiO2光催化材料的抗菌与杀菌原理、特点及提高其杀菌性能的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二氧化钛;抗菌材料;光催化中图分类号:TQ171.74 文献标识码:ATiO2Photocatalytic Antibacterial MaterialsYU Xiang-yang,CH ENG Ji-jian,DU Yong-juan(Research Institute of Inorganic Material,East China Universtity ofScience&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A 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ntibacterial and bactericidal principle,characteristicsand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bactericidal performance of TiO2photocatalytic materials.Their pr ospects of application were briefly revie wed.Key words:Titanium dioxide;Antibacterial materials;Photocatalysis1 前言细菌、霉菌作为病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很大的危害,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微生物还会引起各种工业材料、食品、化妆品、医药品等分解、变质、劣化、腐败,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具有杀菌和抗菌效应的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般而言,抑制细菌增强和发育的性能称为抗菌,杀死细菌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性能称为杀菌,具有抗菌或杀菌功能的材料通称为抗菌材料。
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性能研究及机理探索
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性能研究及机理探索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光催化材料,其在光催化杀菌方面的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介绍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性能的研究进展,并探索其杀菌机理。
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主要通过紫外光激发下的光生电荷转移过程来实现杀菌作用。
首先,紫外光激发二氧化钛表面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随后,电子从导带传输到二氧化钛表面,与溶液中的氧分子发生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OH自由基等,从而破坏菌体的结构和生物功能,从而杀灭细菌。
许多研究表明,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性能受多个因素影响。
首先,二氧化钛的晶格结构和晶面展示了不同的光催化活性。
研究表明,以(001)晶面为主的二氧化钛呈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这是因为该晶面具有更大的表面能和更多的活性位点。
其次,二氧化钛的晶体尺寸和形状也对光催化杀菌性能产生影响。
纳米尺寸的二氧化钛颗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光吸收能力,增强了光催化反应速率。
此外,改变二氧化钛的形状,如纳米线、纳米球等,也可以调控其表面反应活性,从而影响其光催化杀菌性能。
在研究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性能的过程中,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影响杀菌性能的外部因素。
其中,光照强度、溶液pH值和温度是最为常见的因素。
当光照强度增加时,光解反应速率也增加,从而提高了杀菌效果。
然而,过高的光照强度可能导致二氧化钛表面的自我复合反应,从而降低其光催化杀菌活性。
此外,溶液pH值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光催化杀菌效果。
一般来说,较高的pH值有利于产生更多的·OH自由基,从而增强杀菌活性。
最后,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可能会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降低光催化杀菌效果。
此外,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杀菌机理也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除了通过直接的氧化反应杀菌外,也有研究发现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可以通过产生一系列的活性氧化物来实现杀菌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主要通过产生一氧化氮(·NO)来实现,而一氧化氮具有强氧化和杀菌作用。
[课外阅读]日本发现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新克星
[课外阅读]日本发现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新克星
日本北海道大学3日说,该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新克星。
北海道大学“动物病研究防治中心”组成的这支团队负责人宫崎忠明(音译)告诉共同社记者,团队通过实验发现,与抗流感药物“达菲”相比,多糖类β-葡萄糖的黑酵母培养液和乳酸菌的混合物可以更有效提高甲流病体的存活率。
实验证明,感染甲流病毒的实验鼠在服用这种混合物后,存活率高于使用“达菲”的存活率,而且这些小白鼠体重下降等症状得到缓解。
现阶段,“达菲”和“乐感清”是治疗甲流的最主要药物,但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出现抗“达菲”药性病例。
按共同社说法,这项研究成果为研制全新甲流药物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
纳米TiO_2气相光催化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综述
纳米T iO2气相光催化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综述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李 瑛[摘 要]纳米T iO2气相光催化是目前一种新的环境治理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 iO2气相光催化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T iO2 气相光催化 有机污染物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利用半导体光催化降解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多相光催化过程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治理技术,目前有关纳米T iO2用于气相光催化有机污染物治理的研究较多。
实验研究表明:与液相光催化过程相比,气相光催化氧化可以使用能量较低的光源,而且气相光催化氧化反应速度快、光的利用效率高、容易实现完全氧化、体积流量大、不受溶剂分子影响等特点。
对于农药、工业制造、建筑材料、消毒防腐等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1、对各类有机污染物的气相光催化(1)链烃。
对气相链烃的T iO2光催化研究表明:从乙烷到辛烷,无论直链烷烃还是支链烷烃,在室温下都可在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氧化,反应中存在中间产物醛和酮,最终产物为CO2[1]。
(2)含氯有机物。
很多学者对含氯有机物气相光催化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中三氯乙烯研究最多[2]。
(3)含氧有机物。
含氧有机物包括醇、醛、酮类等。
对气相丙酮的T iO2光催化时发现:在常温常压下丙酮光催化降解可获得80%的转化率;丙酮转化为CO2,无中间产物[3]。
(4)芳香族有机物。
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者对苯、甲苯、二甲苯、乙苯、间二甲苯等芳香族气相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产物、催化剂失活及反应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T a izo Sano等[4]用负载在P t上的T iO2催化剂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苯进行了研究。
(5)含硫有机物。
对含硫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研究相对较少,其降解机理非常复杂。
V o ro ntsov等[5]对T iO2气相光催化降解二乙基硫时发现,催化剂在反应100~300min后失活。
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杀菌净化技术介绍
納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介绍纳米光催化采用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の效应,激活材料表面吸附氧和水分,产生活性氢氧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从而转化为一种具有安全化学能の活性物质,起到矿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和抑菌杀菌の作用。
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利用自然光即可催化分解细菌和污染物,具有高催化活性、良好の化学稳定性、无二次污染、无刺激性、安全无毒等特点,且能长期有益于生态自然环境,是最具有开发前景の绿色环保催化剂之一。
无毒害の纳米TiO2催化材料,充分发挥抗菌、降解有机污染物、除臭、自净化の功能,这类环保型功能材料实施方便、应用性强,能实用到生活空间の多种场合,发挥其多功能效应,成为我们生活环境中起长期净化作用の环保材料。
光催化原理- 什么是光催化光催化[Photocatalyst]是光[Photo=Light] +催化剂[catalyst]の合成词。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钛本身无毒无害,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各种领域。
光催化在光の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の光催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の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这些产物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
并且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の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同时它具有杀菌、除臭、防污、亲水、防紫外线等功能。
光催化在微弱の光线下也能做反应,若在紫外线の照射下,光催化の活性会加强。
近来, 光催化被誉为未来产业之一の纳米技术产品。
- 光催化反应原理TiO2当吸收光能量之后,价带中の电子就会被激发到导带,形成带负电の高活性电子e-,同时在价带上产生带正电の空穴h+。
在电场の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迁移到粒子表面の不同位置。
热力学理论表明,分布在表面のh+可以将吸附在TiO2表面OH-和H2O分子氧化成(OH.)自由基,而OH.自由基の氧化能力是水体中存在の氧化剂中最强の,能氧化并分解各种有机污染物(甲醛、苯、TVOC等)和细菌及部分无机污染物(氨、NOX等),并将最终降解为CO2、H2O等无害物质。
【进展】水和废水纳米TiO2光催化消毒国外研究进展
【关键字】进展水和废水纳米TiO2光催化消毒国外研究进展摘要:由于TiO2光催化消毒技术具有无毒,广谱性杀菌和超强灭活多种有害微生物能力的特点,光催化作用被用作替代能产生有害消毒副产物的传统消毒方法,例如氯消毒的替代技术。
本文阐述了TiO2光催化消毒技术相对其他消毒技术在水处理消毒中的优势,主要论述了TiO2光催化消毒的必要性,消毒机理以及应用模型,回顾了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历程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TiO2;光催化消毒;消毒机理;消毒模型中图分类号:X505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TiO2 photocatalytic disinfection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in ForeignAbstract: Due to the superior ability of photocatalysis to inactivate a wide range of harmful microorganisms, and TiO2 photocatalysis disinfection is non-toxic, it is being examined as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disinfection methods such as chlorination, which can produce harmful byproducts. The advantages of TiO2 photocatalysis compared to other disinfections methods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necessity of using TiO2 photocatalysis disinfection, disinf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disinfection model was mainly recommended. Finally, its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was reviewed.Key words: TiO2; photocatalysis disinfection; Disinfection mechanism; Disinfection model0 引言水传播病原体对公众健康具有破坏性作用,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些传染源包括蠕虫、原生动物、真菌、细菌、立克次体族、病毒和朊病毒。
TiO2光催化原理和应用
TiO2光催化原理和应用WORD格式整理一.前言在世界人口持续增加以及广泛工业化的过程中,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地球上22%的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饮用水标准。
长期摄入不干净饮用水将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世界范围内每年大概有200万人由于水传播疾病死亡。
水中的污染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常见的污染物包括有毒重金属、自然毒素、药物、有机污染物等。
常规的饮用水净化技术有氯气、臭氧和紫外线消毒以及过滤、吸附、静置等,但是这些方法对新生的污物往往不是非常有效,并且可能导致二次污染。
包括我国在内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氯气消毒法,可能在水中生成对人类健康有害的高氯酸盐。
臭氧消毒是比较安全的消毒方法,但是所需设备昂贵;而紫外线消毒法需要能源支持,并且日常的维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吸附法一般需要消耗大量的吸附剂,使用过的吸附剂一般需要额外的处理。
这些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迫切需要发展一种高效、绿色、简单的净化水技术。
自然界中,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能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氧)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
这种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
光化学反应的过程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很相似。
光化学反应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光解和间接光解两类。
直接光解为物质吸收能量达到激发态,吸收的能量使反应物的电子在轨道间的转移,当强度够大时,可造成化学键的断裂,产生其它物质。
直接光解是光化学反应中最简单的形式,但这类反应产率一般较低。
间接光解则为反应系统中某一物质吸收光能后,再诱使另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半导体在光的照射下,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使化合物的合成或使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分解的过程称之为半导体光催化。
半导体光催化是光化学反应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它能使许多通常情况下难以实现或不可能进行的反应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
纳米二氧化钛生物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保密□, 在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1 纳米 TiO2 的性质及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1.1.1 纳米 TiO2 的特性 纳米 TiO2 又称超细氧化钛颗粒,其粒径在 1~100 nm,是一种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粒径、晶型和表面修饰的纳米 TiO2 在 UVA 诱导条件下对鸡胚 尿囊膜的刺激性和血管发育的影响,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急性毒性,对人恶性黑素瘤 细胞 A375 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对纳米 TiO2 的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研究。 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得到的结果如下:
(1)制作了鸡胚尿囊膜模型,通过鸡胚绒毛膜尿囊膜试验进行刺激性评分,考 察了在 UVA 诱导条件下,纳米 TiO2 分散液作用部位 CAM 血管的发育情况。结果表 明,在质量浓度为 5%的 4 nm、10 nm、25 nm、60 nm、90 nm 的锐钛矿型、金红石 型纳米 TiO2 以及 P25 混合晶型(粒径 21 nm)纳米 TiO2 对鸡胚尿囊膜均无无刺激性 反应;同时,纳米 TiO2 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的发育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elanoma cell
IV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农药降解中的研究与发展
作者: 肖俊霞;曾云浩;肖开棒;李婷婷;林斯敏;陈琳珩
作者机构: 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出版物刊名: 科技创新与应用
页码: 35-37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27期
主题词: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农药
摘要:简述TiO2光催化反应的原理,总结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以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具有高效传质与传热效应的TiO2光催化反应器的开发以及系列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农药的降解规律与TiO2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共性探索,是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农药污染治理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流感灭活效果验证方法的研究
流感灭活效果验证方法的研究【摘要】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病毒、细菌等,但是不损害它们体内有用抗原的方法。
灭活病毒,会使病毒蛋白的高级结构受到破坏,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所以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但是常规的灭活不影响病毒蛋白的一级结构,意思就是病毒蛋白的序列没有变化。
流感灭活是通过科技研究的方法,把致病微生物的致病能力去除,而保留其抗原特性,就是灭活。
致病微生物没有活性,也就是没有致病性,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才能给人接种。
而其保留了抗原特性,在进入人体后,人的免疫系统才能识别反应,从而产生对改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体,使人不再患病。
【关键词】H7N9禽流感流感灭活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直径80~120nm,呈球形或丝状。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
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1]同样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大范围流行,不仅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禽流感可直接感染人并导致死亡,故对人类健康也带来严重的威胁。
我国为了有效的防控禽流感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对流感灭活效果进行研究。
1近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禽流[CM19-22]感灭活苗(H5N1,Re-1株)在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和禽流感灭活苗对鸡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观察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接种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的SPF鸡,接种后HI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
1.1将H5N1和H5N2疫苗分别接种21日龄SPF鸡,结果表明,H5N1和H5N2均能刺激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1.2分别接种三黄鸡,接种后21 d,H5N1能刺激三黄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而H5N2不能刺激三黄鸡产生合格的HI抗体,与SPF鸡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
纳米二氧化钛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基础。 1 nTiO2 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作用 11 nTiO2 对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血脑屏障能够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循环系统 中有害化学物质、毒素和药物的影响。只有小分子 量或低分子量的物质可以通过被动扩散、主动转运 和内吞作用等方式跨越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 统。有研究发现 nTiO2 可以被嗅觉上皮细胞吸收, 随后穿越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5,6]。这种 现象可能与 nTiO2具有较小的尺寸有密切关系。突 破血脑屏障的 nTiO2不仅会阻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 常功能,还可能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导致更多 的外源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大脑炎症、水 肿、损伤甚至 死 亡[7]。 除 了 能 直 接 突 破 血 脑 屏 障 导致神经系统受损之外,nTiO2还可能间接地影响 神经系统功能。Grissa等人[8]在体外实验中用直径 为 5~10nm不同 浓 度 的 锐 钛 矿 型 nTiO2 (0,50, 100,和 200mg/kg) 连续灌胃 Wistar大鼠 60d,发 现高剂量的锐钛矿型 nTiO2 诱导了大鼠 AchE活性 水平的下调和血浆 IL-6水平的上升。高水平的 IL -6则进一步导致了大鼠大脑的局部炎症反应,引 发 脑 功 能 障 碍。 Ze等 人[9] 用 nTiO2 (25,5, 10mg/kg) 喂食小鼠达 90d,发现小鼠海马组织区 域观察到严重的病理变化,并发现小鼠的逃避潜伏 期明显延长、长时程增强效应减弱,说明 nTiO2 会 破坏小鼠海马组织并损害小鼠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记 忆能力,可能导致神经的退行性变化。
环境科学导刊 http: //hjkxdkyiesorgcn 2018,37(增)
CN53-1205/X ISSN1673-9655
纳米二氧化钛对哺乳动物的 毒性作来自及其研究进展张 智1,2,郭 衡1,杨 一3,闵武霞1,张建华1,刘士德1,2 (1.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 518060; 2.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子器件与系统 (教育部 /广东省) 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 518060;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甲型H1N1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
只要积极作好预防,也是比较安全的。
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疫情通报,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一周内新增死亡人数704人。
其中美洲地区死亡人数最多。
据中国卫生部通报,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国内地已有12476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不包括临2床诊断病例),其中744例死亡。
除海南外,所有省区都报告了死亡病例。
数据分析提示,慢性基础病患者、肥胖人群和妊娠妇女易成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患者。
3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4传播途径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因此,尽量不要与他人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
如果接触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5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
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
流感病毒类型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
6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
二氧化钛抗癌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抗癌研究进展作者:肖文敏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7期肖文敏(赤峰学院化学系,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二氧化钛(TiO2)抗癌研究现状,TiO2抗癌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该如何对待其优缺点,使其更利于促进TiO2抗癌的深入研究,同时展望今后TiO2在抗癌领域的研究方向,使这一新兴的技术真正实现临床应用.关键词:TiO2;抗癌;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1)07-0019-0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癌症已经是导致人类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世界各国共同采取行动,制定具体的防癌治癌计划.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癌症患病率和发病率、癌症原因和致病机理以及最有效的癌症防御与治疗战略提供了证据.全世界约有40%的癌症是可以防治的,而且大部分患者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各国癌症研究机构纷纷加入行动,研究、探求各类治疗途径.目前癌症有四大治疗手段,即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生物免疫治疗.而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治疗癌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高级氧化技术.1985年,日本学者Matsunaga等第一次报道了光激发TiO2具有杀菌效果.于是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便受到了各国科学研究者以及癌症研究机构的青睐[1].因此TiO2抗癌研究在治疗癌症的研究领域里拥有了一席之位.TiO2是一种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化合物,它对动物体无毒性.当注入TiO2颗粒时,TiO2颗粒可以被正常组织内血管周围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并且不会引起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2],同时,当纳米TiO2在紫外线(hυ≥3.2eV)照射下,产生的活性氧等组分能对癌细胞内外的有机物质产生强氧化作用,从而有效地杀伤癌细胞[3].由此可知,这一新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光敏剂接受光照后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来消灭癌细胞,但是目前,临床依然经常使用血卟啉衍生物(HPD),这是因为能够进行临床应用的光敏剂少之又少(在发现TiO2之前),当光照HPD 后,虽然能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但是HPD很难制得.而发现TiO2来源广泛,性质稳定并且无毒性后,人们开始对其杀菌攻击癌细胞进行了探索与研究.TiO2的光催化氧化性质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引起了化学家、化学工程师和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并很快成为研究的热点,因而它可能成为最具有前途的抗癌光敏剂之一.1 TiO2的结构特征TiO2是白色固体或粉末状的两性氧化物.又称钛白,化学式TiO2,分子量79.9,熔点1830~1850℃,沸点2500~3000℃.Ti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可溶于酸,也可溶于碱.TiO2可用金红石用酸分解提取,或用四氯化钛分解制得.它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TiO2有三种变体:金红石为四方晶体;锐钛矿为四方晶体;板钛矿为正交晶体.TiO2晶体主要存在三种结构晶型,即金红石型、锐钛型、板钛型.三者的共同特征是以TiO6八面体为基本结构单元.锐钛型TiO2是由TiO6八面体共顶点组成,金红石型TiO2和板钛型TiO2是由TiO6八面体共边构成,二者是畸变的八面体,而锐钛型可看作是一种四面体结构.锐钛型TiO2在低温下稳定,高温时则转化为金红石型,同时金红石型TiO2和锐钛型TiO2都具有光催化活性,研究表明,锐钛型TiO2的光催化活性优于金红石型TiO2[4].锐钛矿型TiO2的质量密度(3.894g/cm3)略小于金红石型(4.250g/cm3),带隙(3.3eV)略大于金红石型(3.1eV),用作抗癌光敏剂主要是锐钛型TiO2和金红石型TiO2,其中以锐钛型TiO2的活性最高[5].2 纳米TiO2抗癌的研究进展1991年,日本科学家Fujishima等率先发现纳米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杀死Hela肿瘤细胞.他随后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对不同条件下杀死肿瘤细胞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发现使用极化TiO2微电极可以进行选择性杀死单个肿瘤细胞.发现了光催化纳米TiO2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产生活性氧通过对细胞膜脂类物质的氧化作用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导致大量钙离子内流,进而诱发细胞凋亡[6].Hidaka等提出了纳米TiO2在光照下能催化氧化杀伤DNA和RNA分子;Dunford等于体外TiO2和近紫外光照射超螺旋的质粒DNA下,确信羟基是造成DNA断裂的主要因素,并且进一步分析出鸟嘌呤是DNA分子改变的基础;Wamer等用紫外光照射加有TiO2颗粒的小牛胸腺DNA,发现鸟嘌呤基的羟基化作用,且羟基化的程度与TiO2浓度和紫外光的强度成正比关系,当用人类成纤维细胞在同样条件做体内试验是,研究者们检测到细胞内RNA有高水平的羟基化作用,但却没有检测到细胞内DNA的羟基化;Hirakawa等提出有Cu2+存在时,光照射TiO2颗粒催化DNA的损害;Sakai等证实了光照纳米TiO2可以引起细胞膜损害进而杀伤细胞的作用[4].因此一旦纳米TiO2损坏细胞膜屏障或通过细胞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就能对细胞内所有的主要成分进行光催化杀伤作用.纳米TiO2通过光催化氧化杀伤癌细胞的机制目前仍未探明,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的结果.纳米TiO2抗癌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程度也日益深入,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黄宁平等[3]发现超微粒TiO2经光催化氧化后对U937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证明了光激发TiO2能够损伤细胞内的DNA而导致细胞死亡,提出了一种杀伤癌细胞的新思路,如果借助于光转化器,或使用光纤传导激光作光源,就有可能使不经过开刀就能治疗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肿瘤的医疗方法成为可能.夏春辉等[5]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HE染色法和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研究了TiO2对Bel-7404人体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纳米TiO2有抑瘤效果及抑瘤机制.发现在光诱导条件下,适宜的TiO2浓度具有较高的抑瘤率,同时抑瘤过程表现出类似一级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光催化纳米TiO2产生的活性氧物质与癌细胞膜内外的生物大分子反应,引起广泛的细胞结构破坏;能够造成癌细胞内Ca2+稳定失去平衡;引发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变化,促进微管发生重组,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张爱平[7]等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分别进行了紫外光、TiO2的空白实验以及紫外光照纳米TiO2光催化杀伤的对照实验,并使用流式细胞仪以及碘化丙啶荧光染色法检测了细胞的存活状态.结果表明纳米TiO2通过光催化对胃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当TiO2比负载量为0.98μg/cm2和1.95μg/cm2时,照射20min后分别有21%和15%的人胃癌细胞被杀死;照射40min后,杀伤人胃癌细胞分别达到70%和47%.王浩[8]等应用TiO2催化的方法在体外对宫颈癌细胞进行了杀灭试验,结果证明TiO2在光照下对宫颈癌细胞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当TiO2浓度为200μg/cm2,紫外光照射时间为50min 时,其杀灭癌细胞的效果最好.徐芬[9]等利用电化学方法将TiO2与Cu2O复合制备TiO2–Cu2O复合材料提高TiO2抗癌效果.因为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剂中,纳米TiO2引起氧化能力强、光催化活性高,生物、化学、光学稳定性好等优势一直处于光催化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但传统的TiO2体系必须在高能量的紫外光激发下才能进行,因此大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Cu2O是一种可见光催化剂,但是单一的Cu2O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被氧化而失去活性.二者结合不但能利用可见光催化,还能增加Cu2O的稳定性.采用物理化学表征和催化反应来揭示催化剂的结构和光催化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在杀菌和抗癌研究中的光催化作用效果,探讨作用机理,并对其作用体系进行了优化.许娟[10]等报道了用免疫、电生孔和纳米TiO2光催化组合技术进行杀伤人类结肠癌LoVo细胞的研究.先把结合LoVo细胞表面CEA抗原的单克隆抗CEA抗体吸附在纳米TiO2微粒表面,抗体-纳米TiO2复合微粒就会自动吸附到LoVo细胞的表面,然后用电泳冲击法使LoVo癌细胞的细胞膜上产生小孔,促使纳米TiO2微粒进入癌细胞内部,最后在紫外光照射下使TiO2纳米粒子在癌细胞内部发生催化氧化作用,杀伤癌细胞.结果证明,这种组合技术具有很高的杀癌细胞能力.在仅仅含有3.12μg/mL抗体-纳米TiO2的细胞培养液内和强度为4mW/cm2的紫外光照射下,可在30min内将所有LoVo癌细胞杀死.对照人的正常皮肤细胞TE353.sk,该方法显示了高的杀癌细胞选择性.这种方法还具有简单可行,适用面广的特点.预计只要改变抗体,就可以达到杀伤不同种类癌细胞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实用前景.3 纳米TiO2抗癌过程中的优点纳米TiO2抗癌原理是利用光敏剂光照后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杀灭癌细胞.TiO2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无毒性,对癌细胞有极强的杀伤力,约用30min到50min时,就能够基本将癌细胞杀灭.同时,纳米TiO2抗癌是属于肿瘤光动力学法疗法,这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癌症的技术,发展空间很大.而且,在制备纳米TiO2的生产技术上,采用的方法也有很多,在前面已经列举的生产技术都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易行,适合批量生产.概括来讲,大概有这样四条优点[8]:(1)除了紫外光以外,TiO2抗癌时不需要其他的外界能量;(2)TiO2颗粒能够在表面物大范围里发生强氧化反应;(3)能够被正常组织内的巨噬细胞所吞噬;(4)不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这些优点均表明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生物领域、医学领域、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地位及可观的发展前景.4 纳米TiO2抗癌过程中的缺点由于一些治疗手段尚处于试验阶段之中,并没与完全投入临床医疗中,因此,表明没有充分验证出其可行性.比如黄宁平等[3]提出的杀伤癌细胞的新思路——对于实验研究中所用的光不能穿透人体内深处,目前只能利用该光动力学疗法生长在某些器官如皮肤、口腔等表皮的肿瘤,如果借助于光转化器或用光纤传导激光作光源,将使不开刀就能治疗肿瘤的技术将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对于体内肿瘤需要用紫外光光纤针作为介导的治疗方法将会给治疗带来众多不便.众多国内外实验均已经证明光动力学疗法可以杀灭癌细胞,但是必须是在TiO2浓度特定、紫外光频率固定、光照射时间足够的情况下,而且照射时间越长,TiO2颗粒攻击癌细胞使癌细胞凋亡率大幅上升.紫外光穿透性较差以及对紫外光过敏的患者应该如何对待,等等情况仍未提及.把缺点概括下来,主要有[5]:TiO2抗癌目前没有足够的临床应用,其抗癌机制不够详细,选择杀伤性能的控制性也不够强,TiO2抗癌光敏剂性质及功效比较单一,有其弊端,没有研制出复合纳米TiO2抗癌光敏剂,目前在性质上不能根据协同效应来提高TiO2抗癌的功效.5 纳米TiO2抗癌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纳米TiO2抗癌运用的光动力学疗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用广泛,改变了传统的药物输送范围和方式,它对节约能量、降低污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抗癌药物的耐受程度、创新医疗技术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及意义.我们在现阶段已经有了的研究基础上应该继续进行技术创新,无论是在制备方面还是在实际临床应用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目前,纳米TiO2抗癌光敏剂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这里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与解决.根据研究结果调查统计,研究者们总结出了今后纳米TiO2抗癌光敏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5]:(1)对纳米TiO2抗癌光敏剂进行修饰,研制复合纳米TiO2抗癌光敏剂,提高可见光的利用率以及对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2)纳米TiO2抗癌的详细反应机理;(3)纳米TiO2抗癌光敏剂的生物效应研究;(4)纳米TiO2抗癌光敏剂的临床应用.由此可见,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积累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优点成为了扎实的基础,而缺点则是继续深究的方向.随着人们对纳米TiO2抗癌研究的深入探索,它的实用化及广泛应用必然会给我们带来极大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必将成为在医学领域,化学领域的一类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及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兴抗癌技术.6 展望TiO2抗癌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抗癌医疗技术,这是一种非常可行的、需要巩固与提高的新兴纳米抗癌技术.因此它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纳米TiO2真正应用于临床抗癌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其中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积累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对于它的抗癌机理、临床应用、治疗效率等方面将是今后纳米TiO2在化学领域和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而纳米粒子所表现的一系列奇异特性为人们深入认识自然和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也将促进纳米材料和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纳米材料定会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因此,TiO2抗癌研究的前途是光明的,然而又是曲折的,这就需要全世界的相关研究者们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探索这条已经看见曙光的抗癌之路.——————————参考文献:〔1〕Matsunaga T, Tomoda R,Nakajima T,et al.Ph-otochemical sterilization of microbiol Lett,1986,29:211-214.〔2〕Kubota Y,Shuin T,Kawasaki C et al.Cancer,1994,70:1107.〔3〕黄宁平,黄丹,徐敏华,等.超微粒TiO2对U937细胞光杀伤效应及机理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进展,1997,24(5):470-473.〔4〕黄金樵,程金妹,林昶.抗肿瘤光催化氧化剂纳米TiO2的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22(05):416-419.〔5〕夏春辉,刘亚琴,王玉,李红梅,抗癌光敏剂纳米TiO2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6,35(07):80-82.〔6〕Fujishima A,kato T,Maekawa E,et al.Behavior of tumor cells on photoexcited semiconductor surface [J].Photochem. Photobiol, 1986,8:45.〔7〕张爱平,孙彦平,攀彩梅.纳米TiO2对胃癌细胞的光催化氧化杀伤效应[J].应用化学,2004,21(11):1109-1112.〔8〕王浩,赵文宽,方佑龄,王润帮,李莉.TiO2光催化杀灭肿瘤细胞的研究[J].催化学报,1999,20(03):373-374.〔9〕徐芬,李家麟,贾志杰.纳米TiO2–Cu2O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杀菌及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09.〔10〕许娟,赵尧敏,陈春妹,孙毅,刘国元,严曼明,江志裕,结合电生孔技术的抗体-纳米TiO2靶向光敏杀癌细胞[J].化学学报,2006,64(22):2296-23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一章《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二者都含有核糖体B.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二者都有染色体D.二者都有DNA2.各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始终离不开的最基本生命系统是()A.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等)B.生物圈C.细胞D.生态系统3.2012年美国卫生部门科学家首次在果蝠体内发现了新甲型流感病毒株,下列有关甲型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D.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4.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变形虫5.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酵母菌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6.下列选项中,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具有相同结构层次的是()A.海洋中的所有鱼B.一片草地中的所有蝗虫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D.一个池塘7.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与细胞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人体发育的基础B.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子代能获得亲本的遗传物质C.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各种细胞相互配合,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的分裂必然导致人体的生长9.酸奶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A.细胞B.器官C.种群D.生态系统10.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具有细胞结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1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只是细胞层次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C.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D.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C.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D.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13.若左图是在10×(目镜)和10×(物镜)下看到的视野,在目镜不变时右图视野所用物镜是()A. 20×B. 40×C. 60×D. 80×14.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有()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②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④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⑤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15.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论点的科学家是()A.维萨尔B.虎克C.施莱登和施旺D.魏尔肖16.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和d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 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 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D. a属于原核生物,b、c属于真核生物,d属于病毒17.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④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下列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细胞是()A.洋葱表皮细胞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人体的红细胞D.草履虫19.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D.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20.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A.施莱登和施旺B.罗伯特虎克和列文虎克C.施莱登和耐格里D.马尔比基和魏尔肖2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
某公司产品核心技术于优势
科立尔空气净化系统《推荐书》东莞市科立尔实业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公司简介 (4)第二章产品核心技术和优势 (4)一、核心技术 (4)5大辅助技术 (9)二、产品优势 (10)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11)第三章检测报告 (14)国际权威机构检测 (14)国内权威机构检测 (17)国际环保认证 (22)第四章国外成功案例 (27)第八章结束语 (28)首语“科立尔”是“科立尔人”凝聚的鼎力之作是先进技术与一流品质所融合的成功利器是空气净化史上的进步里程碑健康环境,由“科立尔”为您开启全球独创的空气净化技术引领市场的运营理念创造清新自然的生活空间是“科立尔”成就你财富梦想的坚固基石拥有“科立尔”就是拥有了美好空气“科立尔”您值得信赖,值得拥有!第一章公司简介东莞市科立尔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公司位于制造业重镇东莞市塘夏镇蛟乙塘银湖工业区,占地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
其母公司宏腾电子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与世界空调之父---------美国开利(Carrier)公司合作,代工其旗下Infinity和Bryant两个品牌的空气净化机。
由公司生产的空气净化机一直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国外市场,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产基地通过UL/CSA和3C认证。
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水准的空气净化机,产品广泛用于家居,医院,银行,证券,保险,通讯,酒店,机场,车站,轮船,会议室,行政办公中心,会所,KTV包房等人居工作活动场所的空气净化,杀菌,消毒。
由公司生产的空气净化机在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地区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
第二章产品核心技术和优势一、核心技术科立尔的核心技术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1世纪环境科学的关键技术”本空气杀菌净化机由前置过滤网、低温等离子体高压杀菌模块、初效过滤网、冷触媒+高分子活性碳复合过滤网、HEPA过滤网组成。
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力相关因子PB1-F2研究进展
・ 综述与进展 ・
甲型流感病 毒致病 力相关 因子 P B 1一F 2研 究进展
沃 恩 康 王 怡 婷 郭 潮 潭
流感病 毒是 引起 流行 性感 冒的病原 体 , 不定 期 出
现 的流感 大流行 以及 每 年 的 季节 性 流 感 给 人 类社 会
P B 1 一F 2是一 个促 凋 亡蛋 白 , 通 常全 长 的 P B 1一
F 2由 8 7或 9 0个 氨 基 酸 编 码 。从 人 类 历 史 上 看 , 包
括1 9 1 8年西 班牙 流感 、 1 9 5 7年 亚洲 流感 和 1 9 6 8年香
港 流感 等多 次大 流 行 的病 毒 株都 表 达 完 整 的 P B 1一 F 2 。而 1 9 7 7年 的苏联 流感 流行 株 编码 5 7个 氨基 酸 ,
8 7个 氨基 酸残 基 组成 , 分 子量 约 为 1 0 . 5 k D a , 称 之 为 P B 1一 F 2 。P B 1一F 2的起 始 密码 子 开 始 于 P B 1基 因 编码 区 的第 9 5位 核苷 酸 , 通 过 核 糖体 扫 描 机 制 , +1
出现在 1 4个 位 点 , 其 中只 有 两 个 无 义 突 变 导 致 P B 1
中的无 义 突 变 位 点 具 有 选 择 性 , 并且很 少改变 P B 1 的氨 基 酸序列 , 表明 P B 1一F 2的变 异 受 到 P B 1编 码 框 的约束 。
二 、P B 1一F 2的 结 构 特 点
位 移码 形成 第 2阅读 框 架 。P B 1一F 2属 于非 结 构 蛋 白, 对 病毒 复制并 非必 需 , 其在 细胞 内存 在时 间短 , 半 衰期仅 为 3 0 mi n , 表 达起始 于感 染后 2 h , 5 h后表 达量 最 大 。近年 来 , 诸多研究表 明 P B 1一F 2在 流 感 病 毒 的致病 力方 面发 挥重要 作 用 , 并 在一 定程 度上 具有 毒 株 和宿 主依 赖 性 。 因此 , 深入认 识 P B 1一F 2有 助 于阐 明流感 病毒 的致 病机 制 , 对 流感 的预 防 以及新 型
二氧化钛的作用
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高效、无毒的光催化剂,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抗菌材料纳米TiO2以其优异的抗菌性能成为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以期应用于水处理装置、医疗设备、食品包装、建材(如抗菌地砖、抗菌陶瓷卫生设施、抗菌砂浆、抗菌涂料等)、化妆品、纺织品、日用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1、气体净化环境有害气体可分为室内有害气体和大气污染气体。
室内有害气体主要有装饰材料等放出的甲醛及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甲硫醇、硫化氢及氨气等。
TiO2通过光催化作用可将吸附于其表面的这些物质分解氧化,从而使空气中这些物质的浓度降低,减轻或消除环境不适感。
大气污染气体,主要是由汽车尾气与工业废气等带来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合物。
利用纳米TiO2的催化作用将这些气体氧化成蒸汽压低的硫酸和硝酸,在降雨过程中除去,从而达到降低大气污染的目的。
在居室、办公室窗玻璃、陶瓷等建材表面涂敷TiO2光催化薄膜或在房间内安放TiO2光催化设备,均可有效地降解污染物,净化室内空气。
利用纳米TiO2开发出来的一种抗剥离光催化薄板,可利用太阳光有效去除空气中的NOx 气体,而且薄板表面生成的HN03可由雨水冲洗掉,保证了催化剂活性的稳定。
2、抗菌除臭抗菌是指纳米TiO2在光照下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TiO2光催化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当细菌吸附于由纳米二氧化钛涂敷的光催化陶瓷表面时,TiO2被紫外光激发后产生的活性超氧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能穿透细菌的细胞壁,破坏细胞膜质,进入菌体,阻止成膜物质的传输,阻断其呼吸系统和电子传输系统,从而有效地杀灭细菌,并抑制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臭味物质(如H2S、SO2、硫醇等)。
因此,纳米TiO2能净化空气,具有除臭功能。
3、处理有机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这些污染物用生物处理技术很难消除。
TiO2对流感病毒(H1N1)灭活作用的研究
NO. 4
林章祥等:TiO2 对流感病毒 ( HINI ) 灭活作用的研究
723
的光催化灭活能力在 2 ~ 8 mg / mL 用量范围内也成 正比. 这与一般有机物光催化降解中催化剂用量存
[ I3 ] 的结论不一致. 可能是由于催化 在一个最佳值
剂在这个用量范围内的增加尚不能造成对光利用率 的降低所致. 2. 2. 2 TiO2 焙烧温度的影响 图 3 为初始滴度为 64 的 HINI 病毒液中加入 4 mg / mL 不同温度焙烧 的 TiO2 时滴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 由图 3 可看出, 用经 300 ,400 和 500 C 焙烧的 TiO( 2 T-300 ,T-400 和T-500 ) 并光照 60 min 时,HINI 的滴度分别降为 T-600 ) 光照 I6 , 0 和 8 ,而将 600 C 焙烧的 TiO( 2 60 min,病 毒 液 的 滴 度 却 没 有 变 化. 用 T-300 ,
1
1. 1
实验部分
试 剂
[ ll ] 流感病毒 ( HlNl ) 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提供,其经鸡胚扩增收集尿囊腔病毒液 后分装、保
存于液氮贮存罐内. 取新鲜鸡血离心分离出杂质后,用生理盐水配成质量分数为 2% 的血红细胞溶液, 在测定滴度前保存于 4 C 冰箱中待用. 1. 2 催化剂制备和表征
紫外光、TiO2 吸附及光催化作用对 HlNl 病毒的灭活效果 图 I 为分别仅用紫外光照射、只加入 Tio( 2 4 mg / mL T-400 )和加入 Tio2 同时用紫外光照射等 3 种
情况下所测 HINI 病毒液滴度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 I 可看出,单独在 365 nm 紫外光照射下,病毒的滴 度不随光照时间增加而改变,说明 365 nm 紫外光对 HINI 病毒无灭活作用. 当仅加 Tio2 而无紫外光照 射时,病毒的滴度只稍有下降,I 1 后由初始时的 64 下降到 32. 这说明 Tio2 催化剂能与病毒发生作 用,病毒可能在催化剂表面有吸附作用. 随后,将吸附病毒的 Tio2 加入到 2 mL 生理盐水中振荡后,离 心分离并收集洗脱液,再用血凝实验测定洗脱液中病毒的滴度,发现呈阴性,表明 Tio2 通过表面对病 毒的吸附作用也能使病毒失活,但由于吸附量的限制只能杀灭一小部分病毒. 有意义的是,当 Tio2 催 化剂和紫外灯同时存在时,病毒的滴度随光照时间增加而下降, I 1 后降为 0 ,即病毒被全部灭活. 上述结果表明,Tio2 通过其表面吸附作用,特别是光催化作用能够彻底杀灭 HINI 流感病毒.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2月期末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2月期末生物试题1.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利用荧光标记法验证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暗一亮一暗结构是概念模型2.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包膜病毒,子代病毒将宿主的细胞膜包裹在病毒蛋白颗粒外脱离细胞。
H1N1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都是糖蛋白,N协助成熟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而去感染新的细胞,H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协助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相融合。
奥司他韦是一种作用于N的特异性抑制剂,是治疗甲流的药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1N1包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H1N1遗传物质的单体是4种核糖核苷酸C.H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奥司他韦抑制H1N1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病毒在人体内传播3.下列有关化合物的水解与脱水缩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核苷酸脱水缩合成核苷酸长链C.蛋白质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D.肽链能盘曲、折叠的原因是氨基酸之间能够脱水缩合形成肽键4.下列关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乳糖、果糖都属于二糖B.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C.脂质包含脂肪和固醇,固醇包括磷脂、性激素和维生素DD.生物大分子包括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核酸包括DNA和RNA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无法进行有氧呼吸B.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多细胞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D.支原体为原核生物,一个支原体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6.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有利于锚定多种细胞器B.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架结构C.囊泡的运输可能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D.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7.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3种细胞器,分别测定其中3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TiO2 对 HlNl 病毒光催化灭活的影响因素 2. 2. I Tio2 用量的影响 由于 HINI 病毒的光催化病毒灭活中包含有催化剂 Tio2 吸附的影响, 有必要 考察催化剂用量对灭活的影响. 图 2 给出当催化剂 ( T-400 ) 用量不同时,HINI 病毒液的滴度 ( 初始滴 随光照时间的变化. 由图 2 可看出,当加有 2 mg / mL T-400 ,光照 20 min 时病毒滴度几乎没有 度 = 64 ) 变化;当加有 4 , 6 和 8 mg / mL 的 T-400 ,同样光照 20 min 时 HINI 的滴度分别降为 32 , I6 和 8. 但随 着光照时间延长,加入 2 ~ 8 mg / mL 的 T-400 都能最终使病毒失活,所需的时间随 Tio2 用量的增加而 缩短,分别为 I20 , 60 , 40 和 30 min. 说明当 Tio2 用量增加时,对 HINI 的综合灭活效能增大. 实验结果证明,Tio2 对 HINI 病毒综合灭活效能包括吸附灭活和光催化灭活两种贡献. 图 2 表明, 催化剂的用量和所用的灭活时间成反比, 如果催化剂对 HINI 的吸附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则其对 HINI
72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i. 27
l. 3
HlNl 的光催化灭活实验 在自制的间 歇 式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一 定 比 例 经 高 温 处 理 后 的 Tio2 粉 末 和 病 毒 反 应 液,用 紫 外
光 ( P1iiips 8 W 荧光紫外灯管,主波长 365 nm ) 从液面正 上 方 照 射,光 强 约 为 0. 45 mW / cm2 ( SUV UV-METER) ,在此过程中用电磁搅拌器搅拌. 反应不同时间后,离心分离反应液,取上清液用新鲜鸡 血红细胞进行血凝实验,测定残余的病毒滴度. 病毒的滴度是病毒感染力大小的一种量度,其值越高, 表明感染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病毒的滴度通常采用其对新鲜鸡血红细胞的凝血实验测得,因此也可
[ I4 ] 例 ,金红石和锐态矿相对光生电子产生和迁移有协同作用,同时其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
能力较强.
Table l
cataiyst T-300 T-400
XRD and BET specific area results of TiOZ
cataiyst T-500 T-600 / m2 ・ g - I ) ( Anatase) (% ) ! ( Rutiie) ( % ) S BET ( ! I8 0 82 I00 4I. 2 24. 3
紫外光、TiO2 吸附及光催化作用对 HlNl 病毒的灭活效果 图 I 为分别仅用紫外光照射、只加入 Tio( 2 4 mg / mL T-400 )和加入 Tio2 同时用紫外光照射等 3 种
情况下所测 HINI 病毒液滴度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 I 可看出,单独在 365 nm 紫外光照射下,病毒的滴 度不随光照时间增加而改变,说明 365 nm 紫外光对 HINI 病毒无灭活作用. 当仅加 Tio2 而无紫外光照 射时,病毒的滴度只稍有下降,I 1 后由初始时的 64 下降到 32. 这说明 Tio2 催化剂能与病毒发生作 用,病毒可能在催化剂表面有吸附作用. 随后,将吸附病毒的 Tio2 加入到 2 mL 生理盐水中振荡后,离 心分离并收集洗脱液,再用血凝实验测定洗脱液中病毒的滴度,发现呈阴性,表明 Tio2 通过表面对病 毒的吸附作用也能使病毒失活,但由于吸附量的限制只能杀灭一小部分病毒. 有意义的是,当 Tio2 催 化剂和紫外灯同时存在时,病毒的滴度随光照时间增加而下降, I 1 后降为 0 ,即病毒被全部灭活. 上述结果表明,Tio2 通过其表面吸附作用,特别是光催化作用能够彻底杀灭 HINI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感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症之一,虽然对其防治研究已有数十年之久,但至今仍然难以 防范. 目前,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是注射流感疫苗,但是疫苗只有与正在传播的流感亚型相配时才有
[ l] 效 . 因此,在进行新流感疫苗研制的同时,开发广谱、高效及环境友好的病毒灭活剂有着同等重要
的意义. TiO2 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催化氧化各种有机物和杀灭细菌,已在环境保护领域获得实际应
Fig.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nactivation of HlNl !". reaction time
a. UV Oniy;b. T-400 Oniy;c. T-400 + UV.
Fig. 2
Inactivation of HlNl !". illumination time
a. UV Oniy;b. 2 mg / mL;c. 4 mg / mL; d. 6 mg / mL;e. 8 mg / mL.
1
1. 1
实验部分
试 剂
[ ll ] 流感病毒 ( HlNl ) 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提供,其经鸡胚扩增收集尿囊腔病毒液 后分装、保
存于液氮贮存罐内. 取新鲜鸡血离心分离出杂质后,用生理盐水配成质量分数为 2% 的血红细胞溶液, 在测定滴度前保存于 4 C 冰箱中待用. 1. 2 催化剂制备和表征
[ l2 ] TiO2 溶胶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 将该溶胶于 60 C 缓慢烘干、破碎、过筛,在不同温度
( 300 , 400 , 500 , 600 C ) 下焙烧 3 1,制得实验用 TiO2 粉末催化剂,分别记为 T-300 ,T-400 ,T-500 和 T-600 ,颗粒尺寸为 400 目. 催化剂的晶相用 P1ilips Pwl7l0 X 射线衍射仪测定,BET 比表面积在 OMNISORP l00CX 气体吸附 分析仪上用 N2 气吸附测定. 用 MALVERN 3000 HSA Zatasizer ( Malvern Instruments Ltd. ) 测定催化剂的 等电点,具体步骤如下:将样品分散在生理盐水中,超声波振荡 l0 min 后用 0. 4 !m 的滤膜滤去大颗 粒,将小颗粒重新分散于生理盐水中,用 0. l mOl / L 的 NaOH 或 HCl 调节悬浮液的 pH 值,并测定不同 pH 值下的 !"#$ 电势. 通过 !"#$ 电势对 pH 作图得到其等电点.
NO. 4
林章祥等:TiO2 对流感病毒 ( HINI ) 灭活作用的研究
723
的光催化灭活能力在 2 ~ 8 mg / mL 用量范围内也成 正比. 这与一般有机物光催化降解中催化剂用量存
[ I3 ] 的结论不一致. 可能是由于催化 在一个最佳值
剂在这个用量范围内的增加尚不能造成对光利用率 的降低所致. 2. 2. 2 TiO2 焙烧温度的影响 图 3 为初始滴度为 64 的 HINI 病毒液中加入 4 mg / mL 不同温度焙烧 的 TiO2 时滴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 由图 3 可看出, 用经 300 ,400 和 500 C 焙烧的 TiO( 2 T-300 ,T-400 和T-500 ) 并光照 60 min 时,HINI 的滴度分别降为 T-600 ) 光照 I6 , 0 和 8 ,而将 600 C 焙烧的 TiO( 2 60 min,病 毒 液 的 滴 度 却 没 有 变 化. 用 T-300 ,
VOl. 27
2 0 0 6 年4 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NO. 4
72l ~ 725
TiO2 对流感病毒 ( H1N1 ) 灭活作用的研究
林章祥l ,李朝晖l ,王绪绪l ,付贤智l ,杨桂芹l ,林华香l ,孟
( l. 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 2.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 350002 ) 摘要 利用滴度测定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 365 nm 的紫外光照射下 TiO2 对流感病毒 ( HlNl ) 的灭活性能,
春2
并结合催化剂样品的 XRD 分析、N2 气吸附性能测定及其在实验条件下的表面 !"#$ 电势的测量结果,探讨了 催化剂用量、焙烧温度、比表面积以及表面电性与灭活性能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400 C 时焙烧的 TiO2 对 HlNl 的灭活性最好;TiO2 的表面电性对灭活性有显著影响;TiO2 对 HlNl 的光催化灭活作用首先发生在 HlNl 的纤突部分,纤突部分的破坏导致 HlNl 的失活,分解直至矿化.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灭活;HlNl 流感病毒 O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l-0790 ( 2006 ) 04-072l-04 中图分类号
Fig. 3 Inactivation of HlNl vs. illumination time for TiOZ calcin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 T-400 ;J. T-500 ;c. T-300 ;d. T-600.
T-400 ,T-500 和 T-600 作催化剂,完全灭活 HINI 所需的时间分别为 I20 , 60 , 80 和 I40 min. 由表 I 中所列催化剂样品晶相组成和 BET 比表面积数据可看出,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样品比表 面积减少,锐钛矿相逐渐向金红石相转变. 通常认为,由于 TiO2 中锐钛矿相比金红石相具有较高的费 米能级、较多的表面羟基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T-600 由于全为金红石相且 比表面积最低,因而对 HINI 的灭活能力最低,达到 I00% 灭活需要的时间最长. 其余几个样品中, T-400 对 HINI 的灭活效率最好,这可能是由于其组成中所含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有比较合适的比
/ m2 ・ g - I ) ( Anatase) (% ) ! ( Rutiie) ( % ) S BET ( ! 94 86 6 I4 I26. 5 88. I
2. 2. 3
催化剂表面电性的影响
对于液相光催化过程,催化剂表面所处的状态比气相复杂得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