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小型水稻插秧机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水稻插秧机的原理和构造

水稻插秧机的原理和构造

理 为 :秧 苗 以 群 体 状 态 整 齐 放 人 秧 成 。在 横 向移箱 机构 作 用 下 ,使秧 箱 从秧爪 上顺 利 脱 出。② 纵分 取秧 器有
箱 ,随秧箱作横 向移 动 ,使取秧 器逐 横 向移 动 ,从 而使 秧 苗 移 向秧 门 ,以 适于 拔 取苗 栽 插 的 梳式 秧 爪 ,适 于带
通事故。②建立本辖区道路 、车辆和 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 人 员 的 考 核 、辞 退 等 由 乡镇 政 府 负
驾 驶 人 信 息 平 台 ,建 立 台 帐 ,做 好 驾 管 理 条 例 》、《湖 南 省 农 业 机械 管 理 条 责 ,平 时考 核 与 年终 考 核 相结 合 ,实
例 》和 《湖南 省 农 业 机 械 管 理条 例 》开 通 协 管 服 务 站 工 作 人 员 的 岗 位 培 训 及对事 故 的处 置能力 。
展农 村 道路 交通 安 全工 作 。① 开展 道 由 县 农 机 监 理 站 负 责 ,安 监 、交 警 派
(3)考核 管理 制 度 。乡镇 道 路 交
式 ,插 秧 动作 在 机 器 停 歇 状 态 下 进
行 ,插 秧 动 作 结 束 后 ,手 拉 机 器 移 动
一 个 株 距 ,再 次 进 行 插 秧 动 作 ;机 动
插秧 机 采 用 连 续插 秧 方 式 ,在 机 器行
进过程中完成分秧、插秧动作 。
机 动插 秧 机 又 分 手 扶 自走 式 、乘
而各 有 差 异 ,但 基 本 流 程 大致 相 同 。 完 成送 秧 和 分 秧 作业 。主 要 有箱 体 、 据秧 苗 的粗 细 和秧 苗数 量 进 行调 节 ;
其 “群 体逐 次 分 格 取 秧 直接 栽 插 ”原 箱架 、秧 门(包 括秧 帘 )和 秧刷 等组 切扒 式 秧爪 带 有 脱 秧 片 ,使 带 土秧 苗

全自动智能插秧机的设计

全自动智能插秧机的设计

全自动智能插秧机的设计摘要:水稻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种植的一种主要农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粮食的来源之一。

但因受各种观念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仍是以人工播种为主,尤其是地形狭小、地势高低不平的的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普及率不高,这也导致我国水稻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并对农业行业及市场的发展造成限制。

本文针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问题,在简要分析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并且阐述全自动智能插秧机在这种问题下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小型1.研究背景在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国家他们的国家人口基数较小,人口的数量较少,所以导致劳动费用高,人工种植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

而且由于文化传统和地域的不同,一些国家受地理因素影响,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相对分散,不能大规模的用机械进行操作,所以他们国家的关于水稻种植方面的小型设备也是较少。

但是每个国家对水稻的需求量都很高,所以一个自动化机械化水平高的全自动智能插秧机更会有很大的市场可以推广。

如今政府对于水稻种植设备方面的市场发展情况,设备技术水平,市场供需情况以及未来几年影响市场走向的因素来看,以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远远不足。

在当今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就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而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早期种植水稻主要依靠人力资源,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随着近几年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种植水稻的方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较多问题。

水稻播种机受限于我国错综复杂的地形,在推广和普及等方面还不如人意,种植生产效率仍然较低。

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乡村大部分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缺口,急需高水平的自动化农业机械来补足。

以此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并促进农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国内市场对水稻种植这方面的很不完善。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工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进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水稻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种植方法逐渐向机械化发展。

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

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姓名xx学号xxx院系 xxx专业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职称 xxxx中国·合肥二o一五年五月目录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内外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研究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课题的内容 (3)2. 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移箱总体结构和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移箱机构关键零部件 (4)3. 主要零部件设计及校核 (6)3.1 移箱机构设计要求 (6)3.2 螺旋轴最小直径的设计 (6)3.3 螺旋槽的设计 (7)3.4 转向槽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螺旋轴的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17)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作者:xxx 指导老师:xxx(xxxx大学工学院11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合肥230036)下载须知:本文档是独立自主完成的毕业设计,只可用于学习交流,不可用于商业活动。

2Z-6300型插秧机结构及操作规程

2Z-6300型插秧机结构及操作规程
结构参数 作业条件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8 7 ) ( . 2 0 1 4 . 0 5 . 0 1 4
方法, 以及插秧机的调整和使 用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中图分 类号 ¥ 2 3 2 . 5 文献标 志码
下行走轮 , 换上水 田轮并紧固好 , 最后卸下尾轮。 状带土壮苗 , 软盘育 秧技术规范 。 取苗及秧苗运输时, 应防止秧块变形和断裂。
2 . 1 . 2 大 田条 件
开始装秧苗前 , 需要将秧箱移动到极限位置 。把培育 秧苗用的秧盘取下来 , 将秧苗放人秧箱 内。秧苗应装送到 导轨的前沿位置 , 既不能 留有空隙, 又不能压在导轨上 。
耙地 ; 耙 地 在灌 水 后 田中土 垡 完全 吸足 水 分 时进 行 ,
1 2 Z 一 6 3 0 0型水 稻插秧 机 主要结 构 与工作 原理
1 . 1 插秧机结构参数 2 Z 一 6 3 0 0型水稻插秧机独轮驱 动 , 船板仿 形 , 外形尺 寸长 2 4 1 0m m, 宽2 1 3 2 m m, 高 1 3 0 0m m 。主要由动力系
1 . 2 插 秧机 工 作原 理
每次作业前 , 都要检查插秧机润滑油和各紧固件的紧 固情况。 将插秧机平放在平地上, 静置一段时间后 , 取 出润 滑油油箱标尺 , 擦干净 , 插入润滑油箱后取 出来 , 检查润滑 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 若其不足 , 需添加。 检查各连接件连 接是否可靠 , 各紧 固螺栓是否 紧固 , 如有松动 , 要及 时紧 固。 检查完毕就可以下田工作了。 在插秧机下田之前 , 还要
2 . 2 作 业 方法 2 . 2 . 1 作 业前 准备

毕业设计(论文)-手扶六行机动插秧机的设计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手扶六行机动插秧机的设计模板

第一章引言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终止面积约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水稻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水稻种植机械化问题越发成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瓶颈,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第十个五年计划,水稻机械化问题将成为我国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目前机械化种植工艺主要有抛秧、摆秧、旱直播、插秧四种,而前三种均在试验阶段,至今不算成熟,有些还有地域局限性,在机械化插秧工艺中也唯有插秧中、小苗工艺属于成熟工艺。

现在,中、小苗插秧工艺及其设备均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所以,发展机动插秧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目前国内同类型的机型不多,国产插秧机以吉林某插秧机厂生产的2ZT—935型乘骑式插秧机为代表,进口的以日本洋马,韩国东洋系列为代表。

通过比较可知目前国内生产的插秧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整机故障率高,在试用期间基本上几天就要发生一次故障;2)前面一轮驱动的三轮式插秧机,附着重量不够,操作性能不好,而且整体结构显得不够紧凑,造型也显粗糙和缺乏整体感;3)仿形机构不太灵活,导致插秧深度一致性差,容易产生浮秧现象。

国外插秧机性能大大优于国产插秧机,基本上不存在上述问题。

在调查使用者谈到机插苗刚刚插好时,看上去好象太稀和,基本苗不够,但机插苗发得快,分多,插好后一个月就可看出苗长势好于手插苗;此外,机插苗行距大,通风透气性好,抗病力强,秸杆相对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得多。

结合调查研究并在张瑞宏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款新型插秧机。

该机的主要特点是:①在手扶步行式插秧机上实现六行插秧,利用同样的生产成本可以比现有手扶机型插秧效率增加30%;②行距由30cm降为22cm,保证单位面积基本苗,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土地肥力情况,也更加符合中国农民的习惯;③用美国发动机,大大降低了插秧机的故障率;④重量轻,这样不但操纵轻快且成本大大降低。

第二章目前国内插秧设备和技术现状2.1研发的意义和目的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约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总产量却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因此,水稻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设计

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设计

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水稻插秧机的施工方案,以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和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水稻插秧机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装备,能够自动完成水稻插秧作业,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

2. 设备选型根据水稻插秧机的操作要求和经济性考虑,我们选用型号为“XYZ-123”水稻插秧机。

该款插秧机具有以下特点:•高效率:插秧速度快,单小时作业面积大。

•低能耗:采用先进的电动机技术,能耗低。

•操作简便:具备简单易学的操作界面,农民能够快速上手。

•价格适中: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价格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3. 施工准备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插秧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确认插秧机的电力供应,保证其正常运行。

•根据田块的大小和地形条件,确定插秧机的作业路线。

4. 施工步骤4.1 土地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土地的准备工作:1.清理田块上的杂草和残留物,保持整洁。

2.理顺土地表面,确保整体平整。

4.2 水稻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将水稻准备好:1.选择优质水稻种子,进行清洗和浸泡。

2.按照插秧机操作要求,将水稻种子装入种植槽。

4.3 插秧机操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插秧机的操作步骤:1.启动插秧机,进入工作状态。

2.调整插秧机的插秧深度和行距,以适应不同地块的要求。

3.沿着预定的作业路线,操作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

4.定期检查插秧机的工作状态,及时调整和维护。

4.4 收尾工作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以下收尾工作:1.停止插秧机的工作,关闭电源。

2.对田块进行整理和清洁,确保留下的稻苗能够正常生长。

5.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水稻插秧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严禁将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放入插秧机的工作区域。

•操作人员应穿着合适的防护服装和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插秧机的动态,并及时切断电源。

•遇到突发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6.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水稻插秧机施工方案设计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水稻插秧机设计

水稻插秧机设计

水稻插秧机的设计摘要:当今社会,农业机械在机械工业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农耕的生产自动化,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将会出现并使用,本课题来源于当今社会机械工业水稻插秧设备的创新和更新换代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出水稻插秧机,从而来满足当今社会水稻插秧设备不足的缺陷。

国内水稻插秧机设备的研发及制造要与全球号召的高效经济、插秧质量好,效率高等主题保持一致。

近期对机械行业中水稻插秧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传统的水稻在没有水稻插秧机而需要人工插秧的情况下,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所以设计一个专用的水稻插秧机势在必行。

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了水稻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构建了水稻插秧机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水稻插秧机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插秧质量高,运行平稳的结论。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质量;设计;经济;结论The design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seeder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disciplinary mutual infiltration, mutu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various industry, extensive use of new structure,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large, efficient, reliable, energy saving, Recently, the use of machinery industry, bearing and shaft sleeve shaft were investigated, found that the shaft, bearings and bushings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s one of the key parts.Come very naturally in the assembly of the installation is also very simple. In the installation if the use of artificial pressure with not only the labor intensity is too large and the size of each other is not easy to ensure the shaft, bearing and shaft sleeve, so the design of a special press be imperative. Graduation project this time is a tube 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mach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o design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in parts of the strength check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sleeve, pressing machine is efficient, economical, and high safety, stable operation. The overall plan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wo axle sleeve on the plane, the motor reducer to provide power through belt drives the screw rod to rotate, and drives the head movement, a nut, a rotary motion of the linear motion of press. Block type safety clutch overload protection with teeth,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pipe after drilling through the drilling template.Key words:Machine manufacture;Crankshaft;Processing craft;Fixture;目录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水稻插秧机的发展现状 (3)3. 水稻插秧机的类型 (4)4. 水稻插秧机总体方案结构的设计 (10)4.1 水稻插秧机的工作原理 (12)5. 机械结构的设计 (14)5.1 电机的选型计算 (19)5.2 轴的设计计算 (20)5.3 轴承的选型计算 (20)6. 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21)6.1 开沟器的要求 (22)6.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22)6.2.1 芯铧式开沟器 (23)6.3 水稻、秧箱 (24)6.3.1 水稻、肥料箱容量计算 (26)6.3.2 水稻、肥料箱结构特点 (26)6.4 仿形机构 (27)6.4.1 仿形机构类型 (28)7. 三维软件设计总结 (28)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绪论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机械设计是一门通过设计新产品或者改进老产品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应用技术科学。

第三节水稻插秧机的一般构造

第三节水稻插秧机的一般构造

第三节水稻插秧机的一般构造第三节水稻插秧机的一般构造插秧机用于水田移栽秧苗,包括带土移栽和无土移栽(水洗苗移栽)两种机械。

日本旱育稀植带土苗技术引进后,无土移栽插秧机已较少使用。

本节主要介绍带土苗移栽插秧机的一般构造(图6—5)。

无论是步行式、乘坐式或者高速插秧机,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动力机、传动系统、送秧机构、栽植机构和行走装置,下面将分别介绍。

一、动力机动力机有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

日本生产的各种型式插秧机均采用汽油发动机,其优点为:重量轻(同样马力是柴油机重量的1/3)、启动方便。

缺点是油料价格高(相同功率消耗下)。

插秧机所用的小马力汽油发动机,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国内产品使用可靠性差(近几年通过引进技术生产的汽油发动机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国产2ZT系列插秧机当时采用了柴油发动机。

图6—5 2ZT一9356型水稻插秧机1.压秧杆2.秧箱3.操向盘4.发动机‘5.行走传动箱6.水田轮7.挂链8.秧船9.尾轮10.链箱n.栽植臂12.摇杆注:传动箱在秧箱下面二、传动系统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到各工作部件,主要有两个方向:传向驱动地轮和由万向节传送到传动箱。

传动箱又将动力传递到送秧机构和分插机构。

分插机构前级传动配有安全离合器,防止秧针取秧卡住时,损坏工作部件。

传动箱是传动系统中间环节,又是送秧机构的主要工作部件。

传动箱中主动轴上有螺旋线槽(凸轮滑道),从动轴上固定着滑块,当主动轴转动时,滑块在螺旋线槽作用下横向送动,将主动轴的转动变成滑块和从动轴的移动,该轴的移动即是横向送秧的动力来源。

三、送秧机构在每次分插机构取秧后,秧苗移动,秧块填补已取秧位置,为下一次取秧做准备。

送秧分横向和纵向两种,每横向取完一排秧苗,纵向送秧一次,将秧苗推向下方,为取下一排秧做准备。

横向送秧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

间歇式是在每次横向送秧结束后取秧。

此时,秧块处于静止位置。

从理论上讲,切下秧块比较平整,但是随着单位时间插次提高,间歇式横向送秧振动太大,目前大多已被连续式送秧机构替代。

手扶插秧机插植部分设计(三维建模CAD图纸)

手扶插秧机插植部分设计(三维建模CAD图纸)

手扶插秧机插植部分设计(三维建模CAD图纸)1 绪论?1.1?插秧机发展历史中国传统的插秧工具秧马和莳扶, 已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

宋代苏轼曾作“秧马歌” ,叙说了湖北农民使用秧马的情景。

使用莳扶可以代替手工分秧, 并将秧苗梳入泥中定植,直至 20世纪 50年代,某些地区仍在使用。

中国水稻插秧机的研制工作始于1953 年。

1956 年在莳扶分秧方式的启发下,首次提出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的秧苗分插原理,从而在水稻插秧机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研制出水稻拔取苗移栽的第一代样机。

到 1960 年,各地推荐生产上使用的人力、畜力插秧机已达 21种。

1967 年,第一台自走式机动插秧机“东风-2S”型通过鉴定定型并投入生产,每天可插秧 15~20 亩。

日本于1898年,发表第一个水稻插秧机专利;意大利于1915年开始研究拔秧苗的水稻插秧机,至 50年代已有拖拉机配套的商品出售,但都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作业时需用辅助劳力多而未能推广。

日本于 60年代研制带土小苗的栽植技术和相应的水稻插秧机。

1966 年后,工厂化水稻育秧设备研制成功,促进了插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

?1.2?发展趋势插秧机的研究应该根据各国土质和人口等地区因素,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插秧机,此外,插秧机也要向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对秧苗的适应性,提高使用操作性能方向发展。

为了克服漏插、漂秧和钩伤秧等缺陷,今后将通过对送秧、分秧、插秧等工作机构的改进与创新,继续提高插秧质量和对各种秧苗的适应性,同时要研制适用于每穴一株杂交水稻秧苗的新型插秧机;研究提高工作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如实现自动装秧及故障自动停机等的途径;进一步完善包括育秧在内的水稻全套种植机械化体系,提高非插秧季节水稻插秧机的综合利用程度。

2 插秧机总体介绍?2.1? 插秧机总体结构和设计原理类型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

按动力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设计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设计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设计尹建军1 , 赵 匀2 , 张际先1( 1 . 江苏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 2 . 浙江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3)[ 摘 要 ] 机构创新是机械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中应用运动合成法 、机构传动特点 、联想扩展等思维方法 ,归纳总结了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构思 ,同时介绍了两种新型分插机 构 ———椭圆齿轮差动轮系分插机构和旋转式偏心链轮分插机构的工作原理 ,最后指出创新构思可以结合 C A E (计算机辅助工程) 软件 WO R KIN G MOD EL 进行仿真的手段 1 [ 关键词 ] 水稻插秧机 ; 分插机构 ; 机构创新[ 文章编号 1007 - 1741 (2001) 05 - 0005 - 03[ 中图分类号 S223 . 91[ 文献标识码 B志 1在插秧机的发展历程中 , 分插机构的推陈出 新 ,机构创新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 1文中从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构思角度 ,运用 机构学理论 ,归纳总结了分插机构的创新思路 ,同 时介绍了两种笔者自己设计的既能插大苗又能插 小苗的高效分插机构 ,以及创新构思结合 C A E (计 算机辅助工程) 软件 WOR KIN G MOD E L 进行仿真 的手段 ,试图为机械设计人员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 创新途径 ,并应用到机械产品的研制中 1分插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它 决定了机械插秧的质量和效率 1 我国是研究水稻 插秧机起步较早的国家 1 , 20 世纪 70 年代就在 全国范围内应用带转臂滑道机构的滚动直插式洗 根苗插秧机 , 20 世纪 80 年代吸收日本插秧机连 杆式分插机构的优点研制出 2 ZT 系列机型 ,直到 现在仍是我国插秧机械的主力产品 1 而日本在 20 世纪 60 年代率先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 , 其 主要措施有两条 : 一是应用曲柄摇杆机构作为水 稻分插机构 ,以连杆作为栽植臂 ,为提高其工作可 靠性并减少秧苗回带 ,在栽植臂上附加了推秧装 置 ,大大提高了插秧机的工作质量 ;二是以先进的 农艺与农机结合 ,创造了旱育稀植的育苗方式 ,即 以带土苗取代裸苗插秧 ,进一步提高了插秧质量 , 特别是提高了每穴秧苗的数量精确度 1 在插秧质 量满足要求后 ,又积极寻求提高其效率 ,主攻方向 仍然是分插机构 ,并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研制 出新型高效的分插机构 ,这就是偏心齿轮行星系 分插机构 ,推出整机性能优良的高速插秧机 ,工作 效率比连杆式插秧机提高了 32 %1 在此基础上又 发展了带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高速插秧 机 ,到 20 世纪 90 年代普及率达 80 %以上 1 这两 种分插机构均在中国申请了专利 1 可以看出 ,日 本插秧机械化的发展普及 ,除了农机与农艺相辅 相成的结果之外 ,还在于插秧机产品的不断创新 , 尤其以其主要工作部件分插机构的创新作为标分插机构的功能要求1 分插机构是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 ,由 分插 器 和 驱 动 机 构 组 成 , 实 现 分 秧 和 插 秧 的 动 作3 1 工作中 ,分插器直接与秧苗接触进行分秧 和取秧 ,为合适地取秧 ,使秧苗插直 、插深 、插稳 、 不勾不伤 ,分插器必须按一定的轨迹和姿态运动 , 驱动机构的作用就是使分插器按要求的轨迹和姿 态准确可靠地运转 1 因此 ,驱动机构的工作性能 直接影响到插秧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它应实现如 下的功能要求 : ① 使分插器按一定的轨迹运动 , 动轨迹一般为余摆线状 ; ② 分插器沿着轨迹运动 时 ,对应取秧 、插秧位置应有不同的姿态 ,以保证 取秧顺利和秧苗插直 1以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为例 ( 计算以 2 Z T - 9356 为准) ,如图 1 所示 1[ 收稿日期 2001 - 04 - 10[ 作者简介 ] 尹建军 ( 1973 - ) ,男 ,山西大同人 ,江苏理工大学助教 ,博士生 1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 第22 卷的转动和相对运动为通过主滚轮7 和副滚轮6受环形滑道5 控制相对于分插轮4 的摆动复合而成,从而形成所要求的轨迹和动作,满足了生产需要1212 曲柄摇杆机构[ 3]其结构简图如图3 所示1 它利用了四杆机构中连杆的特点和运动姿态来实现给定的轨迹和动作的,用简单机构完成了较为复杂的动作过程,并且附加有推秧机构( 由7 、4 、2 和6 组成) ,形成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分插机构1图1 分插机构的工作轨迹及要求Fig. 1 The w o r k ing p at h and requirement s ofsep arating2planting mechanism根据以上所述,凡能满足功能要求的任何机构,均可用作分插机构的驱动机构,但在工程实际中,寻求既能满足此功能要求又在结构上易于实现、工作可靠、作业效率高的机构却并非易事12分插机构的创新机构创新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求能达到构思新颖、结构独特、动作合理和工作可靠等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应注意其经济性和实用性,本质是扩展构思思路,实现一定意义上的最优设计 1 确定所需机构的途径一般有两种: 一是查阅按功能和动作分类的机构应用实例进行机构选型; 二是构思新机构 2 1 机构创新是比较困难的, 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 1 现按插秧机分插机构发展历程,将其创新思路归纳如下1211 转臂滑道机构[ 3]其结构简图如图2 所示1 它利用运动合成的方法,秧爪3 的运动是牵连运动为秧爪随分插轮4147摇杆拨叉凸轮258图3推秧弹簧分离针曲柄369栽植臂盖推秧器栽植臂曲柄摇杆机构Fig13 S chematic view of cran k linkage bar213 非圆齿轮行星系机构[ 4,5 ,7 ]其结构简图如图4 所示1 它由5 个全等的非圆齿轮( 偏心齿轮或椭圆齿轮) 和两套栽植臂组成15 个非圆齿轮的回转中心轴均支撑在壳体上,两套栽植臂分别与两个行星轮轴相固连1工作1 推秧凸轮2 拨叉 35 推秧杆6 分插器秧针9 惰轮10推秧弹簧 4 栽植臂7 行星架8 行星轮太阳轮图4 偏心(椭圆) 齿轮行星系机构Fig. 4 S chematic view of eccent r ic(elliptical) plant g ear system太阳轮10 固定,而壳体(相当于行星架) 作为原动件绕太阳轮的回转中心转动,从而使两套栽植臂得1 秧箱2 秧帘3 秧爪排4 分插轮5 环形滑道(凸轮)6 副滚轮7 主滚轮图2 转臂滑道机构Fig. 2 S chematic view of cam drive wit h rot ating ar m第5 期尹建军等: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设计7到所要求的轨迹和动作1 可见,它的构思,一方面利用了秧爪6 的运动是随壳体7 的转动(牵连运动) 和行星轮8 相对于壳体7 的自转(相对运动) 的合成,另一方面利用了非圆齿轮的非匀速比传动的特性,从而实现了预定的动作要求1 由于其结构对称,为旋转式,动力性能好,适于高速作业,且驱动轴旋转一周,插秧两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1214 椭圆齿轮差动轮系机构[ 8 ]其机构示意图如图5 所示1 它由3 个全等的椭圆齿轮和两套栽植臂组成13 个椭圆齿轮的回转中心均在椭圆齿轮的焦点上,且相位相同,并支撑在壳体上,两套栽植臂分别与两个行星轮轴相固连1工作时,壳体(即行星架) 作为一个原动件绕中心轮的回转中心的转动,而中心轮作为另一个原动体以壳体2倍的转速同向转动即:ω1 = 2ωH ,从而使两个被动行星轮输出所要求的运动,带动栽植臂形成所要求的轨迹和动作1 它的创新,是借鉴了非圆齿轮行星系机构的构思联想扩展而来,巧妙利用了两自由度差动轮系和椭圆齿轮的非匀速比传动特性,减少了机构构件的数目,达到同样的功能效果1心率相同的链轮3 、5 作为张紧轮,解决了链长变化对传动的影响,实现了预定的运动要求,得到了新的传动机构,开阔了创新思路11 、6 行星链轮4 、8 张紧链轮2 行星架3 链条5 太阳链轮7 、9 秧针图6 旋转式偏心链轮机构示意图Fig. 6 S chematic drawing of rot ating t y p e ofeccent r ic sp r ocket wheels syst em结束语3从分插机构创新的构思可以看出,机械产品的研制和革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为实现既定的功能要求,创新设计可以应用多种原理和思维方法来完成,扩展构思的途径,一方面力求达到构思新颖、结构独特、动作合理和工作可靠等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应注意其经济性和实用性,最终实现机械的创新1 文中应用运动合成法、机构传动特点、联想扩展等思维方法,研究机构创新设计的理论, 再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C A E , 可以为机械产品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1 比如,结合能够对物理模型进行运动学/ 动力学仿真和分析的C A E 软件产品———WO R KIN G MOD EL , 可以使设计者在设计的同时进行仿真,无论设计的模型或方案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要求, 都可以进行仿真1这样就可以使某种构思得到检测,随时修改,再仿真,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1 最后指出,椭圆齿轮差动轮系分插机构和旋转式偏心链轮分插机构已获国家专利,其中椭圆齿轮差动轮系分插机构经样机试验,运转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1 图5 椭圆齿轮差动轮系机构示意图Fig. 5 S chematic draw ing of elliptical d ifferential g ear system215 旋转式偏心链轮机构[ 6]其机构示意图如图6 所示1 它由5 个全等的偏心链轮和两套栽植臂组成1 链轮组1 、5 、8 相当于链轮组6 、5 、4 绕O 点转过180°形成,其中轮5有两组链轮轮齿,轮4 、8 为张紧链轮1 工作时,中心链轮5 固定,而壳体2 ( 行星架) 作为原动件绕中心链轮的回转中心O 转动,从而使两个被动行星链轮输出所要求的运动,带动栽植臂形成所要求的轨迹和动作 1 这种构思,巧妙利用了偏心链轮的非匀速比传动特性,又利用与中心链轮1 偏[ 参考文献]张宏业,周景文1 水稻插秧机发展概况J . 农牧与食品机械,1992 (4) :2 - 6 .张春林,等1 机构创新方法研究M 1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下转第68 页)12江 苏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68第 22 卷An Analysis of Sem i duplex Protocol Based o n Pet ri Net sand It s F P G A Implementatio nL I Zhen g 2m i n g , HU A N G R u( School of Elect rical and Inf o r matio n Engineering , J iangsu U n 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Zhenjiang , J i angsu 212013 ,China )Abstract : The aut h o r p r esent s a met h o d fo r t h e analysis of pet r i net s t h at can be applied to semiduple x p rotocol. The m o del of p rotocol based o n co nditi o n/ event ( C/ E ) system is analyzied by pet ri kit s and de 2 scribed by very 2high 2speed hardware descrip ti o n language ( V HDL ) . Finally ,t he C/ E m o del is im plem entedby field p ro gra mmable gate array ( F P G A ) . A nd a met ho d t hat co nt ributes to veri fying and im pl em enting semiduple x p rotocol is supplied.K ey w ords : Pet r i net s ;p r otocol ; very 2high 2speed hardware ; descri p t i o n language ;field p r o g rammable ; gate array(责任编辑 陈持平)(上接第 7 页)桑正中 1 农业机械学 M 1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13 结构设 计 和 参 数 优 化 J . 机 械 工 程 学 报 , 2000 , 36(3) :37 - 401赵 匀 ,等 . 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机理分析 和计算机优化 J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16 ( 4) : 78 - 811 尹建军 . 水稻插秧机差速分插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分 4 赵 匀 1 农业机械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 M 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11 北7应义斌 ,赵 匀 1 偏心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分析 研究 J 1 农业工程学报 ,1997 ,13 (4) :130 - 1341 赵 匀 ,等 . 双季稻高速插秧机偏心链轮分插机构5 86析与设计 D .杭州 :浙江大学 ,19991The Innovati ng Design of Separati ng 2Planti ng Mechanismof Rice TransplantersY I N J i a n 2j u n 1, Z H A O Y u n 2, Z H A N G J i 2x i a n1( 1 .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J i angsu U n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Zhenjiang , J iangsu 212013 , China ; 2 . Zhe jiang Instit ut e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angzho u , Zhejiang 310033 , China )Abstract : Mechanism innovati o n is o n e of t h e im po r tant co n tent s to innovate machine p r o d uct s . Cre 2 ative t hinking of separating 2planting mechanism of rice t ransplanter is int ro duced in t he paper , and t he wo r king p rinciples of t wo new t ypes of separating 2planting mechanism of rice t ransplanters ———ellip tical di f 2 ferential gear system mechanism and rotating t y pe of eccent r ic sp r ocket w h eels system mechanism ———are int ro duced . Several m o des of t hinking are applied , such as kinetic synt hesis , feat ure use of t ransfer m echa 2 nism , associati o n and e xtensi o n met ho d. L astly , it is pointed o ut t hat t he co mbinati o n of creative t h inking wit h wo r k ing m o d el of C A E ( C o m p u ter Aided Engineering )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 r machine designers.K ey w ords : rice t ransplanter ; separating 2planting mechanism ; mechanism innovati o n(责任编辑 王丽伟)。

手扶插秧机插植部分设计

手扶插秧机插植部分设计

1 绪论1.1 插秧机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的插秧工具秧马和莳扶, 已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

宋代苏轼曾作 “秧马歌” 叙说了湖北农民使用秧马的情景。

使用莳扶可以代替手工分秧, 并将秧苗梳入泥中定植, 直至20世纪50年代,某些地区仍在使用。

中国水稻插秧机的研制工作始于1953年。

1956年在莳扶分秧方式的启发下,首次提出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的秧苗分插 原理,从而在水稻插秧机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研制出水稻拔取苗移栽的第一代样机。

到1960年,各地推荐生产上使用的人力、畜力插秧机已达21种。

1967年,第一台自 走式机动插秧机“东风-2S”型通过鉴定定型并投入生产,每天可插秧15~20亩。

日本于1898年,发表第一个水稻插秧机专利;意大利于1915年开始研究拔秧苗的水 稻插秧机,至50年代已有拖拉机配套的商品出售,但都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作业时 需用辅助劳力多而未能推广。

日本于60年代研制带土小苗的栽植技术和相应的水稻插 秧机。

1966年后,工厂化水稻育秧设备研制成功,促进了插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

1.2 发展趋势插秧机的研究应该根据各国土质和人口等地区因素,因地制宜,发展适 合当地情况的插秧机,此外,插秧机也要向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对秧苗的适应性, 提高使用操作性能方向发展。

为了克服漏插、漂秧和钩伤秧等缺陷,今后将通过对 送秧、分秧、插秧等工作机构的改进与创新,继续提高插秧质量和对各种秧苗的 适应性,同时要研制适用于每穴一株杂交水稻秧苗的新型插秧机;研究提高工作 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如实现自动装秧及故障自动停机等的途径;进一步完善包括 育秧在内的水稻全套种植机械化体系,提高非插秧季节水稻插秧机的综合利用程 度。

2 插秧机总体介绍2.1 插秧机总体结构和设计原理类型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

按动力分为人力插 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

人力插秧机采用间歇插秧方式,插秧动作在机器停歇状态下进 行,插秧动作结束后,手拉机器移动一个株距,再次进行插秧动作。

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

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

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采用了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一、引言插秧机是一种农业机械,主要用于插秧作业。

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是农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

二、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1. 设计原理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是一种新型的插秧机构。

该机构采用了斜齿外啮倾斜式的设计原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具体而言,该机构通过斜齿的设计,能够使插秧机在插秧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了插秧机的震动,从而能够提高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2. 设计方案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斜齿设计斜齿是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核心部件。

该设计方案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斜齿设计,能够使插秧机在插秧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了插秧机的震动,从而能够提高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2)啮合设计啮合是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关键部件。

该设计方案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啮合设计,能够使插秧机的啮合更加精准,减少了插秧机的误差,从而能够提高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3)倾斜设计倾斜是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重要设计参数。

该设计方案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倾斜设计,能够使插秧机在插秧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了插秧机的震动,从而能够提高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4)宽窄行设计宽窄行是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重要设计参数。

该设计方案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宽窄行设计,能够使插秧机的宽窄行更加精准,减少了插秧机的误差,从而能够提高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三、实验结果为了验证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第二节 插秧机

第二节 插秧机

阻秧器: 结构:一条秧门条,下部开多个秧门,秧门下方各装一个 胶质阻秧板。 作用:可在取分秧过程中,使未叉取的秧苗被阻留在秧箱 内,把叉取的秧苗与未叉取的秧苗清楚分开,以稳定每穴 的苗数。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隔板 底板 秧箱
滑道
送秧 轮槽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阻秧器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说明:桃形轮与滑套同轴。
桃形轮1
摆臂10 棘轮6 送秧轮4 送秧凸轮3 棘爪臂9 送秧轮轴7 纵向送秧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6、分插机构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使用 一、插秧机的调节
1、株距:扳动变速手柄至所需的挡位上。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使用
2、秧深:转动插深调节手柄,改变链箱与秧 船底板间的距离,(距离大,则浅。)
阻秧器 位置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5、送秧机构 作用:使秧门口经常保有足够的秧苗,供秧 叉叉取。 组成:移箱装置(横向)和送秧器(纵向)。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1)横向移动秧箱机构:
动力输入轴Ⅰ 移箱轴Ⅵ 中间轴Ⅱ 秧箱横向移动 螺旋轴Ⅲ
滑套9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2)纵向移秧器: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来自一、水稻插秧机常见类型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二、水稻插秧机的组成 发动机 操控机构
秧箱
传动机构
前轮 秧船 行走尾轮
分插机构
第二节 水稻插秧机的构造与工作
三、水田插秧机的工作过程 装秧 取秧 插秧 脱秧
助手操作 装入秧箱 秧块整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小型水稻插秧机结构设计
1.外壳结构:外壳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抗压、抗拉强度高,造型可靠,表面美观,
实用性强,耐腐蚀,减少颜色的脱落或褪色的问题,也可有效地降低机器运行噪音。

2.驱动系统:使用PLC控制器,具有易于操作,稳定可靠,功能强大,安全可信任,
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安全运行!控制电源采用DC 24V,使用低压电源,可以有效避免非机械物理因素造成的印刷过程中的失误。

3.传输系统:采用全传动系统,电机、减速机、轴承,都是传动系统的基础组件。

齿
轮采用剃耳落口齿轮磨削工艺,满足精密机械方面的要求。

4.抓取系统:首先采用机械结构抓取床秧苗,然后秧苗抓取牙瓣将秧苗抓取,将秧苗
放入插秧模具内;再使用凹槽内注水模块,完成秧苗湿化,其次将湿化的秧苗抓取到插秧
模具,实现水稻插秧。

5.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是小型水稻插秧机的核心,负责对整机的控制。

它具有可
靠性强,多步技术,程序易改动,能够满足插秧的自动控制要求,可以让用户更好的使用
设备。

二、电路设计
1.控制电路:采用PLC控制系统,由高压、中低压、开关技术组成,其中具有传感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和传动系统等,控制器用来控制传动系统,完成水稻插秧任务。

2.传动电路:调节高压(220V)调节开关,改变水稻插秧机的作业时间,改变插秧步
进步进比,使插秧速度可以更好的适应水稻插秧机的运行环境。

3.液压电路:使用液压电磁换向阀控制液阀,实现水稻插秧机的启动、停止和反转等
功能,确保水稻插秧机在各种运行环境下实现最佳性能。

4.加热电路:采用高压石英加热电热元件,UV辐射和热风吹打功能,保证秧苗发芽、生根、茁壮的大量水稻的插秧。

总之,小型水稻插秧机的设计重点是希望机器运行安全可靠,市场投入最小,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投入的技术成本低,并且还可以安全而可靠的完成水稻插秧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