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押第3题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
押第3题(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展1.(2023·辽宁·高考真题)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
这一变化发生的缘由有()①纸张的普遍使用②门阀士族的推动③北人的大量南迁④儒家思想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
据题干“《历代名画记》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绘画作品的产生,①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崇尚清谈,其中“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说明门阀士族的推动,①正确;故①①正确,A项正确;北方人大量南迁,促进南方的开发,但和画家数量增多无必定联系,①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的传播,儒家思想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消灭三教并存局面,①不符合题意;排解BCD项。
故选A项。
2.(2022·辽宁·高考真题)目前考古发觉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
这体现了()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唐代瓷窑多建在水道或自然河流四周,体现了当时水运的进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排解A项;直到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排解B项;唐代瓷窑选址优先水道和自然河流四周,不能说明瓷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排解D项。
故选C项。
3.(2021·辽宁·高考真题)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
第4讲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教学案--2022届高三统编历史新教材二轮复习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空定位】【阶段特征】隋唐(581—907年)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在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封建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文化辉煌灿烂,科技领先世界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典型特点。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中华文化圈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1)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三省六部制确立,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科举制创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统治。
(2)经济上:生产工具改进,出现筒车、曲辕犁,精耕细作日益成熟;封建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展;唐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由按人丁收税到按资产收税。
(3)对外关系: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陆海丝绸之路空前繁荣,隋唐先进的物质文化对周边国家和民族产生极大的影响。
(4)民族关系: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5)文化上:雕版印刷术、火药技术影响广泛;佛教繁荣、完成本土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趋势出现,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
【落实备考基础】一、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兴亡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
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与统一的局面隋朝的建设兴建仓库;兴建洛阳;开通大运河隋朝的灭亡618 年,隋朝灭亡(1)唐朝建立: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
(2)唐朝前期的统治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武周政权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①概况少数民族概况突厥(西北)建立与分裂: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
灭亡:贞观初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之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二、中国古代的封建化进程1.概念:边疆落后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封建经济(农耕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儒家为主文化)促进本民族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也称为汉化。
2.过程:贯穿于整个封建史。
典型:北魏、唐少数民族、五代辽宋夏金元、满清3.影响:促进了祖国边疆的开发;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促进民族的交融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三、门阀士族兴衰: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五、知识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政治上(制度创新基础):国家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制度和政治基础。
经济上(经济繁荣基础):人口的大量南迁,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隋唐经济繁荣奠定经济基础。
文化上(文化繁荣、文化观):民族文化交流,南北文化差异虽明显但走向交融,为隋唐开明兼收并蓄的的文化观奠定基础;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为隋唐文化繁荣奠定文化基础。
民族关系上(民族观、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五胡内迁,尤其北方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繁荣奠定民族基础。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时代特征: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二、安史之乱的历史影响:1.中央集权和权威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边防空虚,少数民族政权趁机侵扰,边疆频频告急;3.严重破坏北方黄河流域经济,大量北民南迁,经济中心开始南移;4.战乱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促使了两税法的推行;5.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巩固基础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
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
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第六节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二)从回纥到回鹘 (维吾尔族、裕固族的祖先) 1.自身发展: ①7世纪初在色楞格河一带居住 ②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 ③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回鹘 ④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西迁至新疆 和甘肃,分别成为维吾尔族和裕固族的祖先 2.与唐关系: ①唐太宗:归附唐朝,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②8世纪中期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④从唐肃宗开始,几次与回纥和亲 ⑤友好经济文化往来
B
C
B
5.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的 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吐蕃
D
6.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B.突厥
B.葱岭
C.回纥
D.吐蕃
7.唐朝的疆域向西最远可达
A.东海
C.青藏高原
D.咸海
D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民族 发源 地 突厥 回纥 靺鞨 南诏 吐蕃 政权 重要 祖先 发展 首领 概况 与唐 关系
2.与唐关系: 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1)和亲: ②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 (2)会盟: ③9世纪,吐蕃与唐会盟, 史称“长庆会盟”
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2.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 A.突厥 B.回纥 C.靺鞨 D.吐蕃 3.唐朝时吐蕃的首领称为 A.单于 B.可汗 C.赞普 D.都督 4.设立机构、册封与和亲是唐代处理少数民族 关系的主要形式。唐朝对下列哪个民族先后实 行过上述三种措施 A.突厥 B.回纥 C.靺鞨 D.吐蕃
1.政治前提: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政策:隋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灵活 的方式 3.经济文化的繁荣领先,具有吸引力 4.交通发达,方便交流 5.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边疆
【大纲版】2012高考历史(名师一号)课件3.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
吐蕃
2.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表现
国家地 区 新罗 人员往来 贸易交流 文化交流
从唐朝引入茶种 [28]崔致远等留 、[29]雕版印刷 立国参用唐制, 术和[30]制瓷、 设国学,教儒学 学生 制铜等技艺 贸易往来频繁, 遣唐使,吉备真 日本出土大量 仿效唐朝,大化 备和中国的[31] “[32]开元通宝 改新 鉴真 ”,中国出土了 日本的银币
(2)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
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内外 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 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
(3)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术和 火药,僧一行始创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 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
(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 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 化发展与世界文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时期 初唐 人物 [50]陈子昂 成就 唐诗革新的先驱, 为诗歌的发展开辟 道路 影响
[51]孟浩然、[52]王 李白《望庐山瀑布 维、[53]高适、[54] 》、《[55]蜀道难》 盛唐 岑参、李白(诗仙)、 。杜甫的“[56]三吏 中国古诗歌的黄金 时代 杜甫(诗圣) ”“[57]三别”等
中唐 晚唐 [58]白居易 [60]杜牧、李商隐( 小李杜)
)
B.普遍使用指南针 D.对外政策开明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A项 发生于汉代,B项发生于宋代,C项中的“乡”表达不准,另外畅销海 外货物属于繁华景象的表现而非原因,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即时巩固2](2010· 四川文综)隋唐时,中印交 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 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 先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 渔猎为业;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 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唐朝初年靺 鞨诸部分布在松花江以北、牡丹江流域、黑龙 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地处最南的粟末部与最 北的黑水部最强大。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 架木覆土,群聚而居。夏日逐水草,冬天入居 穴中。大多以渔猎和放牧为生,善养猪,富者 有猪数百头。男子衣猪狗皮,妇女服布裙。靺 鞨族还经营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
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 了六诏。738年,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 云南王。皮罗阁诸子皆被唐朝封为刺史。第三, 南诏统一六诏的意义。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 海地区各部落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洱海地 区各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唐朝通过册封云南 王来管理西南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有利于汉族与西南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 的交流和发展。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突厥汗国的建立
突厥最初活动的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 今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向东迁徙。6世纪中期建 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
伊利可汗。木杆可汗在 位时(553~572),辖境 “东自辽海(今辽河上游 濒海一带)以西,西至西 海(今中亚里海)万里, 南自大漠以北,北至北 海(今贝加尔湖)”。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 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贞观四年二月,“李靖破突厥颉利可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汗于阴山”。 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建都督府。唐太宗开
明的民族政策既解除了唐朝北方的边患,也 贞观四年三月,“四夷君长诣阙请上 有利于突厥的发展。这在北方各民族中产生 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 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 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 太宗为“天可汗”。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 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 开创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和睦景象。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高三历史知识点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高三历史知识点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建立突厥汗国,统一西北。
突厥人锻冶技术较高,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kcb系列船用齿轮泵突厥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2、东突厥: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分裂为东西突厥。
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唐太宗实行开明政策,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西突厥:太宗时,唐朝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
高宗时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武则天时,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二、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的统一及接受唐朝封号:①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②东突厥灭亡后,回纥逐渐南移,归附唐朝。
③唐太宗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①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②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和亲。
③这是以往和亲中少有的。
④回纥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羊和骆驼,通过互市与中原进行贸易。
⑤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逐步定居下来。
3.回鹘汗国瓦解及西迁:①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回鹘。
②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
有的西迁至新疆,是今天维吾尔的祖先;有的西迁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还有的西迁到中亚。
三、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族的生活: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他们以渔猎和放牧为生,也经营原始农业。
②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落强大起来。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①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
②黑kcb可调齿轮泵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渤海国与唐朝关系:①粟末靺鞨在黑水靺鞨南面,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
②7世纪,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自立为王。
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
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的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有: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统治政策得到调整,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保证了这种政治格局的稳定,贞观之治是这种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元盛世达到鼎盛。
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
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对外关系: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化上:唐朝文化博大精深,世界领先,全面繁荣,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如何认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和主观动机:条件:①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
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②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③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④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
主观动机: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③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2)客观效果:①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
它为以后的历代所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多次组织到江南巡游,极尽铺张、奢侈,也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亡的原因之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体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魏晋至隋唐时期(220—907年)是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政治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局面形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不断完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渐成熟;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唐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经济封建经济由遭到破坏到繁荣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农耕经济繁荣发展,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思想文化封建思想文化繁荣发展,兼容并蓄。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冲击;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特立独行的士人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民族关系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交融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时空坐标】【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国家 建立者 都城 起止时间 魏 曹丕 洛阳 220-265 蜀刘备 成都 221-263 吴孙权建业222-2802.西晋的短暂统一(1)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八王之乱与五胡内迁 1)八王之乱①根源:西晋建立之初,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者27人,以郡为国,王国各自成立国军。
②影响:北方地区破坏惨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自此中国进入长期政权分立的时期。
2)五胡内迁①原因:三国至西晋中原内乱,人口锐减,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中原内乱,军事力量薄弱。
专题03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专题03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过关】1.(2023·湖南师大附中三模·3)《隋书》记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高祖又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
而又开相纠之科……于是记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这反映出当时()A.全国人口大幅增长B.土地兼并情况严重C.社会治理能力提升D.三教并行局面稳定2.(2023·河北保定二模·3)下表为四朝门下省诸局情况表朝代门下省诸局梁公车太官太医骅骝厩北齐主衣尚食尚药殿中斋帅领左右隋文帝御府尚食尚药殿内城门符玺隋炀帝符玺(注:隋炀帝时,六局仅留符玺局,其余都被移出门下省,另外组成殿内省负责皇帝生活起居。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的论题是()A.中央机构趋向专门化B.古代社会生活进步C.士族的社会地位降低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3.(2023·山东中学联盟考前押题·3)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某一群体在当时入仕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该群体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 A.寒门子弟B.南方士人C.少数民族D.世家大族4.(2023·福建泉州五模·3)唐代两税法实行“量出为入”原则,先预算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再把总税额分摊给各个地方。
它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税收标准,而是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征收。
这表明两税法旨在()A.确保财政收入B.减轻地主负担C.消除地方割据D.强化人身控制5.(2023·重庆八中5月全真模拟·3)下图是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绘泥塑戴帷帽骑马仕女俑。
女子头戴帷帽、垂网掩面,服饰华美,神情娴雅,握缰前行,有学者分析它可能展示的是女子骑马春游的画面。
由此可推知唐朝()A.女性地位提高B.社会风气开放C.民族交融频繁D.尚武精神盛行6.(2023·河北三模·3)唐朝前期诗人陈子昂在《答洛阳主人》一诗中,抒发了不凡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引言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较为完整地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和政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文化和经济三个方面来探讨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政治发展隋唐时期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统一。
在隋炀帝的统一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继续巩固统一,并建立起健全的政治制度。
唐太宗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政府官员的选拔更加公平和有效。
此外,唐太宗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修建大运河、完善盐铁专卖制度等,进一步巩固了统一政权。
文化发展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唐朝时期,文人骚客辈出,诗歌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著名的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人在唐朝盛世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也非常重要,这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
经济发展隋唐时期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隋朝建造了大运河,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通商和航运线路,推动了国内外贸易的繁荣。
唐朝进一步发展了隋朝留下的经济体系,对外贸易更加频繁,陆续开辟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经济的繁荣也催生了各种产业的兴起,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结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政治上的统一使得国家政权更加稳定,文化的繁荣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与多样,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隋唐统一是短暂的,但其对中国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李约翰. 隋唐统一中国[J]. 史学月刊, 1988, 3.•王充奇. 隋唐盛世的国家意识突现及其历史作用[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3.。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__1
(2)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使我国 政治 (3)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古代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对后世产 (4)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初步形
生深远影响。 成三省体制。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进一 (5)北方各族逐渐封建化,民族交融
_东__晋__顾_恺__之__提__出__“__以__形_写__神__”__;__隋__唐__题_材__广__泛__,__风__格__多_样__,__“__画__圣__”_ 绘画 _吴__道__子______
雕塑
佛教石窟
类别 数学 农学 医学 地理学 天文学 印刷 火药
代表 时期
祖冲之 南朝 贾思勰 北朝 孙思邈 唐朝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足的 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 有了保障
唐
朝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
后 两税法 按田亩缴纳地租,取消租调和
期 (780年) 一切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
两次纳税。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 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它“唯以资产 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 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 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从汉至唐的制度创新
时期
中枢政务 制度
两汉 中外朝
魏晋 三省制
隋唐
三省六部 制
发展趋 君主专制 势 不断强化
选官制度
边疆治理
赋税制度
察举制
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乌 桓校尉、屯戍政策
九品中正 制
—
科举制
隋朝推行郡县制。唐朝设立 大都护府,羁縻州刺史,安 西、北庭都护府,安北、单 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 南都护府
专题04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原卷版)
专题04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真题来源】2023年湖北卷【真题题文】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
”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A. 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 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 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 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
据本题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
”“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了灵活的政策,充分地兼顾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习惯、自治权利等方面的需求,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交往政策,不是唐王朝直接去治理边境的民族地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因俗而治”出自于《辽史•官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排除D项。
故选A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属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题文材料信息的能力。
【命题方向】以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言论和唐代对边远诸族的赋役政策等材料为依托,正确地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得分要点】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唐时期管理机构(1)机构: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分工: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朝统一,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世纪 初,色楞格河一带
2 与唐朝的关系
唐太宗时, 任其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唐玄宗时,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安史之乱时,助唐平叛 唐宗时, 和亲
3 瓦解
8世纪后期,改为回鹘 9世纪中期,瓦解
西迁
至今新疆,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 至今中亚
1 兴起
三 靺鞨
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7世纪中期后,黑水 粟末两部强大
青藏 高原
突厥汗国
颉利可汗
6世纪中期
(东突厥)
回纥汗国
骨力裴罗
8世纪中期
渤海国(粟末) 大祚荣
7世纪末
粟末靺鞨
南诏国
皮罗阁
8世纪前期
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
7世纪前期
维吾尔族 裕固族 满族
彝族白族
藏族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民族 活动地区 政权 突厥 回纥 靺鞨 南诏 吐蕃
著名人物 今何族祖先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 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 “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 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上述两句话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方针(用题 中原文回答)? 试结合史实说明之。唐太宗对 汉武帝的评价完全正确吗?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第一:各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册封 第二:唐朝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直接统治 第三:各族通过和亲、贸易、学习等方式,联系 第四:唐朝疆域空前辽阔 第五:民族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末有的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多民族国
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第二,交通发达,便于中原和边疆旳往来,增进 了边疆地域经济文化旳发展;
第三,中央王朝推行开明旳民族政策,在边疆少 数民族地域设置机构,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域旳 管辖。
2.原因 A中原地域经济文化旳高度发达 B唐朝统治者开明旳民族政策。 C唐朝旳盛世局面,唐朝国力旳强大。
有旳西迁越过葱岭,在中亚建立了黑汗王朝或称 哈剌汗国。
图示:
四、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旳生活。靺鞨是我国东北旳一种古老民族。 先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 业;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 隋唐时称“靺鞨”。主要有粟末、伯咄、安车骨、 拂涅、号室、黑水和白山七大部落。
唐朝恢复在西域旳统治,对于巩固西部边防,维 护国家统一,发展商业和交通以及对西域社会发 展和中外经济、文化旳交流起了主动作用。
图示:
归纳:历代中央政府(唐此前)对 西域地域旳联络和管辖
秦朝派蒙恬夺取河套,置县,移民,筑长城。
西汉: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3年张骞两 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 东汉:汉明帝时班超开始经营西域,任 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民族 活 动 地 域
突厥 西 北 地 域
回纥 西 北 地 域
靺鞨 东 北 地
政权
著名人物
突厥汗国
颉利可汗(东
(6世纪中期) 突厥)
回纥汗国
骨力裴罗
(8世纪中期)
渤海国
大祚荣(粟末
(粟末靺鞨,7世 靺鞨)
纪末)
南诏国
皮罗阁
(8世纪前期) 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
(7世纪前期)
备注
隋初突厥分裂 为东西突厥)
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隋唐民族分布
突 厥 回纥
靺鞨
吐蕃 南诏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原因
4、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在政治上的共同表现是: 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在政治上的共同表现是: ①统一本民族各部落 ③接受唐朝的领导或册封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②建立本民族的政权 ④与唐朝皇室通婚 B、②③④ D、①③④
思考题: 思考题:
唐太宗说: 昔人谓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 唐太宗说:“昔人谓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 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 又说: 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汉武帝穷兵 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 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 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太宗解决民族关系的基 础政策是什么?举例说明。 础政策是什么?举例说明。 (2)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是指什 唐太宗说: 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 么事件?他对汉武帝评价正确吗?为什么? 么事件?他对汉武帝评价正确吗?为什么?
1、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祖国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2、交通发达 3、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 4、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国家统一, 5、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经济发达、
唐朝的疆域
咸海
大海
南海
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突厥的分布 阿尔泰山一带 2、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 3、唐和东、西突厥的关系如何 唐和东、 思考:唐对东突厥的处理采取了什么政策和 思考: 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有何作用? 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了哪些管理机构? 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了哪些管理机构?有何 作用? 作用?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
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本节学习重点:1、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表现;2、突厥分裂的时间和唐政府在东西突厥地区设置的主要管理机构;3、统一回纥的首领以及唐政府对其的封号、设置的管理机构、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4、靺鞨族的两部以及唐政府对其管辖的主要机构、影响;5、统一六诏的首领以及唐政府对其的封号;6、统一吐蕃的首领以及吐蕃和唐朝友好往来的三件大事。
7、回纥、靺鞨、南诏、吐蕃是现在哪些少数民族的祖先一、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概况1、边疆各族:①北方:;②西南:2、主要表现:①②③3、唐朝前期的疆域:东到,西达,东北至,南及二、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突厥汗国的建立:①时间:;②地区:③影响:A、B、2、突厥的分裂:①时间:;②两部:3、唐太宗对东突厥的管辖:①措施:A、大败,俘获,东突厥灭亡B、采取的政策,设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C、一些入朝的唐政府皆给以官职D、对归还家属,赐以良田美宅②作用:4、唐朝与西突厥的关系:①唐太宗:②唐高宗:③武则天:三、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族的生活:①居住地区:②生活方式:A、7世纪初:B、统一以后:③政治状况:A、7世纪初:B、8世纪中期:2、回纥与唐朝的关系:①政治方面:A、东突厥灭亡后:B、唐太宗:C、唐玄宗:D、安史之乱期间:E、唐肃宗以后:②经济交流:3、回鹘汗国的瓦解:①背景:8世纪后期;②时间:③结果:A、B、C、四、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族的生活:①分布地区:;②生活方式:③主要部落:2、唐朝对靺鞨族(东北地区)的管辖:①对黑水靺鞨:措施:影响:②对粟末靺鞨:背景:A、B、措施:影响:粟末靺鞨从此以为号,正式划入五、南诏的崛起(今的祖先)1、居住地区:2、建立政权:3、与唐朝的关系:8世纪前期,支持统一并封他为六、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今的祖先)1、吐蕃的统一:①统一过程:A、时间: B、人物:C、范围:D、都城:②巩固统一的措施:A、政治:B、军事:C、刑法:D、文化:2、唐蕃友好往来:①唐太宗时(7世纪前期):嫁给——影响:A、B、②8世纪初:③9世纪中期:基础网络①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以畜牧业为主开发边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历史:4.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旧人教版高三)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东突厥和西突厥与唐的关系;回纥汗国的建立及其与唐的关系;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与唐的关系;南诏的崛起及与唐的关系;吐蕃的统一及与唐的关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边疆各族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哪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唐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等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2.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族人民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民族关系的支流,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
3.唐朝疆域辽阔。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所管辖的地区和瀚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
教学要点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突厥汗国的建立
2.突厥的经济生活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二、从回纥到回鹘
1.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及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
3.回鹘汗国的瓦解及民族西迁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3.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
四、南诏的崛起
1.唐朝支持南诏统一六诏
2.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吐蕃的统一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3.唐蕃战争与长庆会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回纥和吐蕃的关系,以及唐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教学难点:评价唐朝民族关系
课时和教具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是: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相互间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突厥的崛起和衰落”一目,
1.突厥汗国的建立。
732年建立的《阙特勤碑》中,突厥可汗自称“九姓回纥者,吾之同族也”,突厥与回纥同源,属于铁勒的一支。
突厥最初活动的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向东迁徙。
6世纪中期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
木杆可汗在位时(553~572),辖境“东自辽海(今辽河上游濒海一带)以西,西至西海(今中亚里海)万里,南自大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可汗牙帐设在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
突厥汗国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国家,它制定了官制、兵制和刑法。
2.突厥的经济生活。
教材概述了三个方面:第一,突厥经济生活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
举凡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不取给于此,其中以羊、马为主。
祭祀鬼神、婚丧庆吊、往来酬答,均以羊、马作为牺牲和礼品。
588年,突厥部落首领一次贡马达万匹,羊2万只,驼、牛各500头。
可见其畜牧业的发达。
第二,手工业是突厥经济生活的重要部门。
5世纪中叶,冶铁业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并较为发展。
《周书•突厥传》记载的兵器有弓矢、鸣镝(响箭)、甲(长矛)、刀剑及“金镞箭”“金狼头”等。
课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前苏联考古学家从突厥墓葬中发掘的大量文物,说明突厥锻冶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第三,6世纪,突厥与中原有了贸易往来。
588年,都蓝可汗遣使隋朝,请求在双方边境设置关市,进行贸易,隋文帝下诏准许。
唐初,突厥与唐朝虽屡有战争,但彼此间的互市并没有断绝。
与突厥互市,内地得到牛马,促进了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27年,唐玄宗曾开发西受降城与突厥互市。
突厥以大批的牲畜交换唐朝的大宗布帛、绢缯等,马的输入,对中原地区马种的改良和养马技术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突厥还与中亚地区进行商品交换,他们将中原的丝、帛运往中亚,从中获利,把所产的铁售给罗马,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