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隋唐五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朝五京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 东京辽阳府(今属辽宁) 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西京大同府(今属山西)
严格说来,辽的五京都不是正式首都,而更类似于镇抚地方的 首府,真正的政治中心则是流动的捺钵。
南北面官制度
其官有契丹枢密院及[契丹]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北面、 以其在牙帐之北,以主蕃事;又有汉人枢密院、中书省、 [汉人]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南面,以其在牙帐之南, 以主汉事。

经济制度

仿照唐之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照唐实行 租庸调法和户籍制。
新罗国学:‚教授之法,以《周易》、《春秋左氏
传》、《文选》,分而为之业,博士若助教一人,或以 《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或以《春 秋左氏传》、《毛诗》、《论语》、《孝经》;或以 《尚书》、《论语》、《孝经》、《文选》授之。诸生 读书以三品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 《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为上;读 《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 《孝经》者为下。若能兼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 超擢用之‛。 ——《三国史记》卷三八
辽上京遗址

燕云十六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后 晋
936-947
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 大晋皇帝,约为父子之 国。
晋割幽州、管内及新 、武、云、应、朔州之 地以赂之,仍每岁许输 帛三十万。
《旧五代史· 外国传》
燕云(幽蓟)地区的割出,直接影响到此后数百年 的民族关系走势及政局起伏。 这一格局,事实上构成为宋辽交涉的基础。
《步辇图》是唐代画 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 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 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 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 通聘。《步辇图》所 绘是吐蕃使者禄东赞 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吐蕃
拉 萨 大 昭 寺 文 成 公 主 入 藏 壁 画
吐蕃
大 昭 寺 文 成 公 主 金 像
吐蕃的扩张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 高宗时期,“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 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巂等 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 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 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 也”。
新罗用人论骨品,苟非其族,虽有鸿才杰功, 不能逾越。我愿西游中华国,奋不世之略,立 非常之功,自致荣路,备簪绅佩剑,出入天子 之侧足矣。
——《三国史记》卷四七
虽不以文籍出身,曾入为大唐学生,不亦可用 耶?
——《三国史记》卷一○
2、日本
新罗遣大使奈末智洗尔,任那遣达率奈 末智,并来朝。……是时,大唐学问者 僧惠斋、惠光及医惠日、福因等,并从 智洗尔等来之。于是惠日等共奏闻曰: 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业,应唤。且 其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 达。 ——《日本书纪》推古卅一年(623) 秋七月条
916,建元神册,建立 契丹国家。
辽祖陵
祖州石室
阿保机乃自称皇帝,署中国 官号。其俗旧随畜牧,素无邑屋, 得燕人所教,乃为城郭宫室之制于 漠北,距幽州三千里,名其邑曰西 楼邑,屋门皆东向,如车帐之法。 城南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名曰汉 城,城中有佛 寺三,僧尼千 人。其国人号 阿保机为天皇 王。
——《旧五代史· 外国列传》
契丹语言
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 颠倒其文句而习之,至有一字用 两三字者。顷奉使金国时,接伴 副使秘书少监王补每为予言以为 笑。如,“鸟宿池中树,僧敲月 下门”两句,其读时则曰:“月 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 鸦坐”,大率如此。补锦州人, 亦一契丹也。
洪迈《夷坚丙志》卷一八“契丹诵诗”条
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
——《辽史〃百官志》
头下属民:二税户
隋唐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汉文化广泛深入的传播到个 民族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 的进步。各民族的文化也融 入到汉文化中来,为汉文化 增添了新的活力。这样,各 民族的文化互相融合,各民 族的成员也互相融入,形成 了胡汉一体化的唐代文明, 对唐代社会结构、制度政策、 思想文化等造成了深远影响。 从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盛唐 时代

贞观时期
高 昌 故 城 遗 址
西突厥
高宗永徽二年(651),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贺 鲁自称沙钵罗可汗,西域诸国多附之。唐废安 西四镇。 高宗显庆三年(658),苏定方为行军总管, 击破并俘虏阿史那贺鲁,西突厥汗国灭亡。 唐重置安西四镇,在原役属于西突厥的诸国设 立了都督府和州。自于阗以西至波斯以东,共 置十六羁縻都督府。这使唐取代了西突厥在南 疆和中亚的统治。
贞观时期
吴玉贵 著 《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
(二)回纥
(三)吐蕃
唐玄宗前期疆域
突 厥
新 罗
吐 蕃

唐高宗朝疆域 靺鞨

吐 蕃
新 罗
吐蕃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 了以逻些(今西藏拉萨)为中心的吐蕃王朝。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 “弓剑不离身。重壮贱老,母拜于子,子倨于 父,出入皆少者在前,老者居其后。军令严肃, 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进。重兵死,恶病终。 累代战没,以为甲门。临阵败北者,悬狐尾于 其首,表其似狐之怯‛。
契丹作为一个古代民族共同体,在 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吸纳其他部族而 逐渐壮大起来。 唐初形成部落联盟,以大贺氏为联 盟长;唐中期以后,遥辇氏取而代 之,称可汗。
乙室、迭剌部(耶律氏、萧氏)等 ——《辽史· 营卫志》 部落氏族的结集。
901,耶律阿保机任迭剌 部夷离堇。
907,阿保机取代遥辇 氏为部落联盟可汗。
辽代的双轨统治机构 北、南枢密院分别是北、南面官的最高机 构。 北枢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 部落旧制,包括北、南大王院、大惕隐司 (管皇族事务)、大国舅司(管后族事 务)、夷离毕院(管司法)、大林牙院 (管起草文书)、敌烈麻都司(管礼仪) 等。 南枢密院以下南面官制,则设有中书省、 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汉地传统机构。
稿》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
开元天宝时期
唐吐蕃对西域和陇右的争夺
吐蕃
龟兹
小 勃 律
焉耆
疏勒 于阗
石 堡 城
唐 吐蕃
开元天宝时期
吐蕃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 开元十年(722),‚吐蕃围小勃律王没谨忙,谨忙求救 于北庭节度使张嵩曰:勃律,唐之西门,勃律亡则西域 皆为吐蕃矣。‛
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为防护国家重心之要 地,而小勃律所以成唐之西门也。玄宗之世,华 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 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欲固守四镇,又 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断绝其与大食 通援之道。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开元天宝时期
天宝六载(747),高仙芝破小勃律。 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克石堡城。 唐在西域势力达到顶点。
吐蕃
‚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 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
吐蕃
王小甫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四)契丹
民族的自觉最盛、曾为东洋历史开一新纪元的, 是五代时崛起于北方的契丹民族。 ——宫崎市定
《通典》卷一九七《边防》 “贞观元年,阴山以北薛延陀、回纥、 拔也古等十余部皆相率叛之,击走其欲 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师又败绩,轻 骑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突利由 是怨憾,内欲背之‛。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贞观四年二月,‚李靖破突厥颉利可汗 于阴山‛。 贞观四年三月,‚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 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 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 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〇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 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 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 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 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卷四五《百官志》
吐蕃
金 城 公 主 像
中宗景云元年(710) 四月辛巳,以嗣雍王 守礼女为金城公主, 出降吐蕃赞普。
吐蕃
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重心 本在西北一隅,而吐蕃盛强延及二百年之久。 故当唐代中国极盛之时,已不能不于东北方面 采维持现状之消极策略,而竭全国之武力财力 积极进取,以开拓西方边境,统治中亚细亚, 藉保关陇之安全为国策也。
契丹大字
契丹小字
隶书
四时捺钵
秋冬违(避也)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 ,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
——《辽史· 营卫志序》
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钵,四时皆
然,如春捺钵之类是也。不晓 其义。近者彼国中书舍人王师 儒来修祭奠,余充接伴使,因 以问师儒,答云:‚是契丹家 语,犹言行在也。 ‛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
——堀敏一
实际上,唐初积极介 入半岛事务,除了高 句丽“倔强边徼”之 外,新罗力求消灭对 手、实现统一而精心 实施的战略拉动是一 个重要原因。 ——王小甫
1、新罗

新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向唐朝学习,并 受到唐朝文化的强烈影响。
中央: 仿照唐中书门下设执事省,其下设六部。 地方: 州——郡
政治制度
第四讲 隋唐五代民族关系与对 外交往
一、隋唐五代的民族关系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四夷传序》: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 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 也。”
陈寅恪《外族盛衰之连 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 系》 ——《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
高 丽 吐谷浑
契 丹
(一)突厥的兴亡

东突厥汗国的强盛及其内部矛盾 《通典》卷一九七《边防》 “此后隋乱,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 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臵于定襄。 今定襄郡。薛举、窦建德、王充、刘武 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 尊号,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东自 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 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 也 ‛。
二、隋唐五代的中外交往

秦以前对外交流记载很少。魏、隋唐对外交流以文化为主 ,宋代以后经济交流增加。明后期开始受侵略。唐代对外“开 放”,有盛唐气度,对外交往很多。仍以文化为主,并且与魏 晋南北朝时期以佛教为主的文化交流不甚相同,扩展为更广泛 意议上的文化交流。
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 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 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 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 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 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在这 个时代,东亚各国与中国的 交往,是以此为中心展开, 并因此获得各种文化的。中 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 规定于律令之中。因此,对 于各国而言,重要的是学习 此律令,引入律令所规定的 各项制度。
辽 代 汉 官
头下(投下)军州: 具有二重性的贵族领地
地方行政体制
部族制 州县制
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臵 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横帐诸王、国舅、公主 许创立州城,自馀不得建城郭。朝廷赐州县额。
——《辽史〃地理志》
其间宗室、外戚、大臣之家筑城赐额,谓之头下州军。 ……不能州者谓之军,不能县者谓之城,不能城者谓之堡。
吐蕃
松赞干布时期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 “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 多赍金宝,奉表求婚‛。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 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 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吐 蕃 赞 普 礼 佛 图
中国的东北方,为安、史以来长期的藩镇割据所 隔绝,久不与中国中央相通。此一部分人遂与异 部族武力相结合,而形成一个新国家。这一个国 家,遂还为中国本部之强敌。这又是此下历史上 一个重要的变端。 ——钱穆
吉林大学电脑复原契丹人骨颅像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 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 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 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 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 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日本遣唐使表
公元 太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高宗 武周 630 653 654 659 665 667 669 702 1 2 2 121 船数 人数 玄宗 玄宗 玄宗 肃宗 代宗 代宗 德宗 文宗 公元 717 733 752 759 777 779 804 838 船数 4 4 4 1 4 2 4 3 人数 557 594 500 99 778 781 805 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