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练习集及答案

合集下载

通假字(2)

通假字(2)

通假字专项练习(2)答案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通辨,意思是分辨)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通墟,意思是所居的处所)3、南连齐楚,北购单于(通媾,意思是和好)4、卒然边境有急(通猝,意思是仓猝)5、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也(通驱,意思是驱赶、逼迫)6、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军罢,不能追(通疲,意思是疲惫)7、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通蓄,意思是储存、储备)8、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通懔懔,意思是恐惧、害怕)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通啭,意思是鸣叫)10、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通固,意思是仍然)1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贴,意思是粘上)12、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通奁,意思是镜匣)13、今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通娶,意思是娶妻)14、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通叮咛,意思是叮嘱)15、凌冬不雕(通凋,意思是凋谢)16、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通缺,意思是缺失、空缺)1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意思是横渡)18、列缺霹雳,丘峦崩摧(通裂,意思是崩裂,列缺,闪电的意思)19、怳惊起而长嗟(通恍,意思是猛烈)2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意思是传授)2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意思是喂养)22、暮霭沈沈楚天阔(通沉沉,意思是深沉)23、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意思是嘱托)24、一尊还酹江月(通樽,意思是酒杯)25、(苏轼)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封识宛然(通志,意思是记住、标记)26、南声函胡,北音清越(通含糊,意思是不明确、不清晰)2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意思是凭靠)28、扣舷而歌之/扣而聆之(通叩,意思是敲击)29、山川相缪(通缭,意思是缠绕)31、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通驻,意思是驻扎)32、欲信大义于天下/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通伸,意思是伸张、伸出)33、顷之,烟炎张天(通焰,意思是火焰)34、雷鼓大震,北军大坏(通擂,意思是敲击)35、将军禽操,宜在今日/一时收禽,上下肃然(通擒,意思是擒获、捉拿)36、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通圆,意思是圆)37、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通现,意思是显现)38、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意思是凌辱)39、道中手自钞录(通抄,意思是抄写)40、四支僵劲不能动/吴起枝解于楚(通肢,意思是肢体)41、某所,而母立于兹/而翁归(通尔,意思是你的)42、鸠宗族僮奴百许人(通纠,意思是纠集)4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意思是钱财)4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意思是什么)45、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通俸,意思是俸禄)46、昂其直,居为奇货(通值,意思是价格)47、翼日进宰(通翌,意思是翌日、第二天)48、两股间浓血流离(通淋漓,意思是湿淋淋的往下滴)49、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通才,意思是刚刚)50、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通只,意思是仅仅)51、孝公既没(通殁,意思是死)5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意思是与“横”相对)5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通影,意思是影子)5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意思是困顿、失败)55、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通俯,意思是低头)56、外连衡而斗诸侯/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通横,意思是与“竖”相对)57、当时虽觭梦幻想(通奇,意思是奇特)58、后虽小差,犹尚殗殜(通瘥,意思是病好转)59、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通精,意思是精华)60、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通倡,意思是倡导)。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今异义1.写出下面加粗字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事实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即父亲的父亲(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之后(4)至于颠覆古义: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5)率赂秦耶古义:今义:率领;不慎重(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7)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今义:小或少(9)故略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10)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1)凡百元首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12)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1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今义:走路(14)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裹足不入秦不如拼搏一笑B.行李之往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期山东为三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役聪明之耳目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敢以烦执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而听细说持千金之资币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②于反复不宜卤莽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以货物与常⑤律知武终不可胁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匈奴诡言武死⑧武等实在⑨蹑足行伍之间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⑫朝夕遣人候问武A.1B.2C.3D.46.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粗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B.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②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C.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D.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7.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②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③约为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④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⑤故略上报(向上级汇报)⑥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⑦依乎天理(天然的道理)⑧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代指中原地区)⑨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⑩童子六七人(小孩)A.①②⑤⑦B.③⑥⑧⑩C.④⑤⑥⑧D.①③⑥⑨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①既窈窕以寻壑②悦亲戚之情话③感慨系之矣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气息奄奄⑥桂影斑驳A. 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④⑥D.②③⑤(二)通假字一、填空类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无不为已:()(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1)无不为已:()(12)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选择类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希:同“稀”,稀疏B.批大郤郤:同“隙”,隔阂,嫌隙C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D.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守或匪亲圣人无常师B.外连横而斗诸侯赢粮而景从君子生非异也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輮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吞二周而亡诸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莫春者,春服既成夫子喟然叹曰B.距关,毋内诸侯令将军与臣有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不复一一自辨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振之以威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藉寇兵而赉盗粮河海不择细流乌江亭长檥船待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君冯轼而观之抚军亦厚赉成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乡师而哭堕军实而长寇仇D.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遂散六国之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下列各组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A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鼓瑟希,铿尔辟邪说,难壬人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芳菲菲其弥章刑于寡妻距关,毋内诸侯C扈江离与辟芷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击沛公于坐振之以威怒D.来吾道夫先路须臾成五采技盖至此乎遂散六国之从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皆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来吾道夫先路(《离骚》)/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通假字练习集及答案

通假字练习集及答案
通假字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通假字的本字。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3植其
本字:
本字: 杖
Ko
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5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丕?
6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7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8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以送公子。通假字:
通假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 本字: 本字:
本字:
本字:

本字:
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_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本字:
本字: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本字:
本字:
17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通假字:本字:
⑪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通假字:
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同同通同同同同通通同同同通同同同通同同通通通通通同通同:通同通同通通通同同同同同同通同
:::::::::::::::::::::::::::宁:::::::::::::::
不材裁采采仓藏廛唱钞雠鉏绌从从从淬厝错当当当当党道得吊丁读度队敚堕而而而尔尔尔尔尔蕃反
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通假字1)举酒属客(通,义:)2)冯虚御风(通,义:)3)山川相缪(通,义:)2.词类活用(归类,释义)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东望武昌3)顺流而东4)渔樵于江渚之上5)侣鱼虾而友麋鹿3.解释加线词1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5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6、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10、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屈原《离骚》1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19、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陆游《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20、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长歌行》21、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2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23、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李清照《孤雁儿》2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附:参考答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促织》练习题一、通假字1.昂其直./而高其直.() 2.而.翁归()3.手裁.举,刚刚() 4.虫跃去尺有.咫()5.翼.日进宰() 6.牛羊蹄躈.各千计()二、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古义:()。

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3.两股.间脓血流离①古义:()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4.儿涕.而去.涕:①古义:()②今义:鼻涕。

去:①古义:()②今义:与“来”相对。

5.民日贴.妇卖儿①古义:()②今义:粘贴、贴补。

三、一词多义1.责(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2)每责一头()(3)以塞官责()(4)受扑责时()2.靡(1)靡计不施()(2)虫尽靡()3.顾(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4.发(1)窃发盆()(2)探石发穴()(3)无毫发爽()5.售(1)久不售()(2)亦无售者()6.岁(1)岁征民间()(2)成有子九岁()(3)后岁余/不终岁()7.故(1)此物故非西产()(2)故天子一跬步()8.令(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2)急解令休止()9.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2)见虫伏壁上()(3)上于盆而养之()(4)以金笼进上()10.益(1)死何裨益()(2)成益愕/成益惊喜()11.掷(1)帘内掷一纸出()(2)虫跃掷径出()12.异(1)宰以卓异闻()(2)成述其异()13.过(1)折过墙隅()(2)裘马过世家()(3)未必不过此已忘()14.强(1)乃强起扶杖()(2)少年固强之()15.中(1)又劣弱不中于款()(2)中绘殿阁()16.然(1)成然之()(2)然睹促织()(3)俨然类画()(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17.逼①鸡健进,逐逼之()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18.进①以一头进()②径进以啄()19.为①为人迂讷()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20.自①自昏达曙()②不如自行搜觅()③自与汝复算耳()21.尚①宫中尚促织之戏()②虫宛然尚在()22.复①成反复自念()②亦不复以儿为念()③成子精神复旧()23.举①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②手裁举()24.意①即道人意中事()②意似良()③惴惴恐不当意()④岂意其至此哉?()25.信①成述其异,宰不信()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0·江苏卷)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

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行衎衎(kàn)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

(选自《白苏斋类集》,有删节)2.(2019·江苏卷)丁丑会试,江陵公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汤显祖)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3.(2021·云南毕业班检测)贾谧与后共谋,以华庶族,儒雅有筹略,进无逼上之嫌,退为众望所依,欲倚以朝纲,访以政事。

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海内晏然,华之功也。

(节选自《晋书·张华传》)4.(2021·河南驻马店5月模拟)先是(刁)冲曾祖(刁)雍作《行孝论》以诫子孙,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棺椁。

其有生则不能致养,死则厚葬过度。

及于末世,至蘧蒢裹尸,倮而葬者。

确而为论,并作折衷。

既知二者之失,岂宜同之。

当令所存者棺厚不过三寸,高不过三尺,弗用缯彩,敛以时服。

轜车止用白布为幔,不加画饰,名为清素车。

又去挽歌、方相,并盟器杂物。

”及(刁)冲祖(刁)遵将卒,敕其子孙令奉(刁)雍遗旨。

(节选自《魏书·刁冲传》)5.(2021·广东广州模拟考试)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

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

通假字专项练习

通假字专项练习

通假字专项练习1.下列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③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④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⑤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⑦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⑧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核舟记》)A.②④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⑦⑧ D.③④⑥⑦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②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赤壁之战》)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⑤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⑦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⑧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A.①③④⑦ B.③⑤⑦⑧ C.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②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④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⑤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⑥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孔雀东南飞》)⑦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⑧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A.①③⑤⑦B.①③⑤⑧ C.③⑤⑥⑧ D.②⑤⑦⑧4.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③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⑤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促织》)⑥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⑦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⑧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⑥⑧ D.③⑤⑦⑧5.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赤壁之战》)②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③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④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⑤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⑥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促织》)⑦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⑧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⑧ C.③④⑥⑦ D.③④⑦⑧6.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荆轲刺秦王》)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③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赤壁之战》)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东南飞》)⑦被明月兮宝璐.(《涉江》)⑧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原列传》)A.①④⑤⑦ B.①④⑦⑧ C.④⑥⑦⑧ D.③④⑥⑦7.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③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信陵君窃符救赵》)④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齐桓晋文之事》)⑤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⑥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⑦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⑧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硕鼠》)A.②④⑥⑦ B.④⑥⑦⑧ C.②④⑦⑧ D.②④⑥⑦8.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②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④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⑤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⑥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指南录>后序》)⑦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⑧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壁之战》)A.①②④⑥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⑦ D.④⑤⑦⑧9.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指南录>后序》)②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③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④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⑥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察今》)⑦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⑧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A.①②⑤⑧ B.①③⑥⑦ C.③⑤⑥⑦ D.③⑤⑦⑧10.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雁荡山》)③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④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⑤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⑥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⑧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A.①③④⑥ B.②④⑥⑧ C.③⑤⑦⑧ D.③④⑥⑧1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写出所通的字.①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赤壁之战》)②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③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⑤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⑥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⑧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浪淘沙》)⑨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至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⑩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1-10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1题:题号通假字本字意义题号通假字本字意义①⑥②⑦③⑧④⑨⑤⑩通假字专项练习参考答案1-10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B C B B C C D D11题:题号通假字本字意义题号通假字本字意义①卒猝突然⑥绌黜(被)罢官②有又连词,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⑦属嘱嘱咐③说悦高兴⑧尊樽杯④直值价格⑨滋兹这⑤坐座座位⑩食饲喂养【说明】1.①无通假字②报—赴③无通假字④还—环⑤无通假字⑥惠—慧⑦无通假字⑧衡—横2.①反—返②雷—擂③无通假字④无通假字⑤无通假字⑥无通假字⑦决—诀⑧菁—精3.①无通假字②被—披③无通假字④禽—擒⑤无通假字⑥取—娶⑦诎—屈⑧无通假字4.①无通假字②板—版③无通假字④倍—背⑤裁—才⑥无通假字⑦唱—倡⑧无通假字.5.①无通假字②绌—黜③无通假字④无通假字⑤厝—措⑥而—尔⑦反—返⑧无通假字6.①决—诀②无通假字③无通假字④畔—叛⑤无通假字⑥无通假字⑦被—披⑧内—纳.7.①无通假字②无—勿③无通假字④罔—网⑤无通假字⑥无通假字⑦乡—向⑧女—汝.8.①乡—向②取—娶③无通假字④振—震⑤无通假字⑥无通假字⑦信—伸⑧无通假字9.①展—辗②无通假字③被—披④无通假字⑤受—授⑥无通假字⑦孰—熟⑧奉—捧.10.①无通假字②无通假字③藏—脏④適—谪⑤无通假字⑥指—旨⑦无通假字⑧要—邀.。

文言文基础练习题(通假活用句式)及答案

文言文基础练习题(通假活用句式)及答案

文言文第二册基础练习一、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1、举酒属客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3、三餐而反8、旬有五日此后反9、北冥有鱼10、其翼若垂天之云4、小知不及大知5、此小大之辩也6、而御六气之辩7、而征一国者11、终老不复取12、箱帘六七十13、蒲苇纫如丝14、奄奄夜晚后二、解析以下句子的活用现象1、六王毕,四海一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骊山北构而西折20、分割之日可以死3、辇来于秦21、不可以竟书而欲搁笔4、朝歌夜弦22、当尽吾意为幸5、燕赵之珍藏,韩魏之经营23、卒不忍独善其身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4、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7、族秦者秦也25、水击三千里8、后代哀之而不鉴之26、此后乃今将图南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7、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0、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8、头上玳瑁光11、下江陵,顺水而东也29、孔雀东南飞12、侣鱼虾而友糜鹿30、朝成绣夹裙13、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31、千万不复全14、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2、足以荣汝身15、东犬西吠。

33、以此下情意16、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4、戒之慎忽忘1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35、卿当天生贵18、汝幸亏偶我三、解析以下句子的特色1、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语言8、此刻安在哉2、守兵叫,函谷举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族秦者,秦也。

10、何为其然也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5、凌万顷之茫然1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6、渺渺兮予怀13、妪,先大母婢也。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4、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15、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16、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17、满意满意,几家能彀18、而莫之夭阏者19、奚以九万里而南为20、之二虫又何知21、奚以知其然也23、其自视也,亦若此矣24、彼且恶乎待哉2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26、遨游蓬蒿之间27、《齐谐》者,志怪者也。

孔子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孔子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孔子世家练习题及答案《孔子世家》练习题(一)通假字:1、由是反鲁()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3、师襄子辟席再拜()4、几然而长5、匪兕匪虎,率彼旷野6、意者吾未知邪()7、夫子盖少贬焉()(二)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先宋人也,曰孔防叔2、祷于尼丘得孔子3、字仲尼,姓孔氏4、及长,尝为季氏史5、尝为季氏史,料量平6、请与孔子适周7、仁人者送人以言8、窃仁人之号9、为人子者毋以有己10、弟子稍益进焉11、与齐太师语乐12、眼如望羊13、师襄子辟席再拜14、楚救陈,军于城父。

15、陈、蔡大夫谋曰。

16、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17、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8、赐,而志不远矣()9、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10、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11、孔子语鲁大师。

()12、所慎:齐,战(11),疾。

()13、约其文辞而指博。

()18、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19、从者病,莫能兴。

20、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21、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2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23、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24、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25、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26、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27、吾从周。

28、古者《诗》三千余篇。

29.孔子晚而喜《易》30、假我数年。

31、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32、绝四。

3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4、所慎:齐,战,疾。

第1页共5页3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6、则弗复也。

37、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38、乃因史记作《春秋》(三)词类活用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3、博辩广大危其身者4、孔子学鼓琴师襄子8、推此类以绳当世。

(四)特殊句式1、其先宋人也39、约其文辞而指博。

40、文辞有可与人共者。

41、弗独有也。

()42、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5、楚救陈,军于城父。

6、子能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

7、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之通假字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之通假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通假字文言文实词——通假字【知识点精讲】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4.偭规矩而改错。

5.忳郁邑余挓傺兮。

6.伏清白以死直兮。

7.进不入以离尤兮。

8.芳菲菲其弥章。

9.椎床便大怒。

10.蒲苇纫如丝。

答案:1.(泮,同“畔”)2.(莫,同“暮”,年末)3.(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

形容词。

)4.(错,通“措”,措施。

)5.(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6.(伏,通“服”,保持。

)7.(离,通“罹”,遭受。

)8.(章,通“彰”)9.(椎,通“捶”,捶打。

)10(纫,通“韧”,柔软结实。

)专题训练考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1 / 81.认识古文中特殊的“通假”现象。

2.掌握技巧,熟记常用“通假字”。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辨析“通假字”的技巧。

2、难点:熟记并在考试中运用技巧找出“通假字”。

三、导入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例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根据语境,“生”的意义在这个句子中是解释不通的,这说明它应该是一个“通假字”,通“性”——本性。

“通假”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我们把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

那么我们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怎样根据语境来推断出“本字”呢?四、专题解题思路指导(一)总结类型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指出它的本字。

借字本字字义(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又(2)其次诎体受辱诎屈弯曲(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敝(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5)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见现(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8)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毫(9)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餍(10)张良出,要项伯要邀(1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通假字(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1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矣(14)沛公不胜杯杓杓勺(15)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案按查明(16)使臣奉璧,拜送于庭。

通假字练习题与答案

通假字练习题与答案

一、练习:找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秦伯说,与X人盟〔〕4.虽悔之,亦无及已然王之所大欲可知已〔〕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6.令壮者无取老妇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恩所加,那么思无因喜以谬赏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而摩厉之于义〔〕8.请姑无庸战〔〕9.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将免者以告〔〕10.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1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12.徐公来,孰视之〔〕1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4.少益耆食,和于身也〔〕15.太后盛气而揖之〔〕16.必勿使反〔〕17.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郄也〔〕18.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19.无乃尔是过与〔〕20.于嗟鸠兮于嗟女兮〔〕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3.虽有槁暴一日暴之 , 十日寒之暴霜露,斩荆棘〔〕24.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5.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小知不及大知〔〕26.君子生非异也〔〕27.暴秦之欲无厌〔〕28.不辩牛马〔〕29.百有余年矣虫跃去尺有咫〔〕30.始皇既没〔〕31.赢粮而景从景从云合〔〕32.距关,毋内诸侯〔〕33.威振四海〔〕34.倔起阡陌之中〔〕35.非抗于九国之师〔〕36.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敗〔〕37.X良出,要项伯〔〕38.具言臣之不敢倍德〔〕3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0.令将军与臣有郤〔〕41.因击沛公于坐〔〕42.沛公不胜桮杓〔〕43.谨使臣奉白璧一双〔〕44.虽趣舍万殊〔〕45.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46.振之以威怒〔〕47.犹可说也不可说也〔〕48.俨骖騑于上路〔〕49.隰那么有泮〔〕50.云销雨霁,彩彻区明〔〕51.所赖君子见机〔〕52.当与秦相较〔〕53.与子同泽〔〕54.爱而不见〔〕55.至莫夜月明〔〕56.南声函胡,北音清越〔〕57.某所,而母立于兹〔〕58.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59.敛赀财以送其行〔〕60.亦曷故哉〔〕二、随堂练习:指出以下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通假字练习

通假字练习

3.豪通毫,细毛。4.倍通背,违背,背叛。
5.蚤通早。6.卻通隙,隔阂。7.参通骖。
练一练,判断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通 ,含义: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通 ,含义: 。
3.思垂空文以自见
通 ,含义: 。
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通 ,含义: 。
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通 ,含义: 。
1、2 皇:通“惶”;恐俱,惊慌。形容 词。3、4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 动词。
通假有稳定性。
如: “倍”与“背”通假; “要”与“邀”
通假; “知”与“智”通假; “内”与“纳”
通假; “不”与“否”通假; “具”与“俱”
通假;
练一练,判断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通 ,含
通假推断
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 用了通假的词语必须从通假的角度去理 解才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通“背”,背叛
2.风吹草低见牛羊
通“现”,出现
3.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想一想:通假字有何特性
1 赢得仓皇北顾。 2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3 图穷而匕首见。 4 风吹草低见牛羊。
7.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通 ,含义: 。
《逍遥游》
1.冥通溟,海。2.垂通陲,边际。3.反通返,返回。4.知通智, 智慧。5.辩通辨,区别。6.有通又,反通返。7.辩通变,变化。
理一理 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 现象之一,古人写作时没有用 记录它的那个固定的字,而是 用了一个跟它语音相同或相近 的字来代替,这就叫“通假”, 原先那个固定的字叫“本字”, 用来代替的字叫“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专项练习 - 答案

文言文通假字专项练习 - 答案

文言文复习之通假字专项训练1 、答案: C解析:(“畔”通“叛”,“衿”通“襟”、“亡”通“无”。

)2 、答案: D解析:(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以”通“已”;“邪”通“耶”;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3 、答案: C解析:(“弊”通“敝”,困顿不堪;“景”通“影”;“有”通“又”)4 、答案: D解析:(“从”通“纵”,“衡”通“横”)5 、答案: A( 解析:“知”通“智”,“说”通“悦”,“生”通“性” )6 、答案: A解析:(“有”通“又”;“无”通“毋”;“从”通“纵”。

)7 、答案: B解析:(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耐”;⑥“辩”通“变”)8 、答案: D解析:(“见”通“现”;“ 食” 通“ 饲”;“ 邪”通“ 耶”;)9 、答案: D解析:(“ 诎” 通“ 曲”;“有”通“又”;“ 衡”通“ 横”。

)10 、答案: C解析:(“要”通“邀”;“具”通“俱”;“说”通“悦”)11 、答案: B解析:(“强”通“僵” )12 、答案: C解析:(“反”通“ 返”)13 、答案: A 解析:(“ 屈” 通“曲” )14 、答案: D解析:(曒曒(ji ǎ oji ǎ o) 通“皎皎” ;“辟”通“僻”;“ 僇” 通“戮” )15 、答案: D解析:(“见”通“现”;“ 唱” 通“ 倡”;“ 邪”通“ 耶”;)16 、答案: A解析:(“罔” 通“网” )17 、答案: A解析:( A 项,“女”通“汝”,“食”通“蚀”,“而”通“尔”。

B 项,“错”通“措”,“无”通“毋”,“乡”通“向”,“知”通“智”。

C 项,“莫”通“暮”,“知”通“智”,“毋吾以也”中没有通假字。

D 项,“矢”通“誓”,“芸”通“耘”,“而”通“尔”,“辟”通“避”。

)18 、答案: B解析:(“邪”通“耶”;“知”通“智”;“辩”通“辨”)19 、答案: B解析:(希—稀;莫—暮;与—欤)20 、答案: D解析(“衡”通“横”;“辩”通“辨”;“闵”通“悯”。

七年级(上)古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含答案)

七年级(上)古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含答案)

文言词练习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兑命》
学(xiào)学半
曳铁钯
不亦颠乎
二、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古义:今义: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今义:
不亦君子乎古义:今义:
传不习乎古义:今义: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
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
虽有至道古义:今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
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 古义:今义:阅十余岁古义:今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
是非木杮(fèi) 古义:今义:
转转不已古义:今义:
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兑命》通“说”,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曳铁钯通“耙”,指用于除草、平土的农具
不亦颠乎通“癫”,疯狂
二、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古义:按时今义:时间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不亦君子乎古义:品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别人的尊称
传不习乎古义:老师传授的知识今义:传递
虽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旨意
虽有至道古义:达到极点今义:到达
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 古义:岸,边今义:不潮湿
阅十余岁古义:经过,过了今义:看
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一门学科是非木杮(fèi) 古义:这今义:表判断,肯定语气转转不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通假字积累与练习题(人教版初中部分)

通假字积累与练习题(人教版初中部分)
9、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

10、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

11、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

12、故患有所不辟。(《鱼我所欲也》)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1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15、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16、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


引见
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抵挡,抗拒
4、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防守
5、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折服,理屈
6、公输盘诎。(《公输》)


背叛
7、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增加
8、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使……坚韧
9、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


选拔
1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缺点
1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用于整零数之间
1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田埂
1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九年级下
借字
本字
释义
出处


高兴
1、公输班不说。(《公输》)


直言劝告
2、知而不争。(《公输》)


智慧
8、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臣2. 今日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6、鸿门宴|1. 距关,毋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臣有郤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矣——返——环——猝——-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必修二4、《诗经》两首1. 氓之蚩蚩2. 匪来贸丝3. 于嗟女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止7. 彼尔维何8.5、离骚1. 偭规矩而改错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十2. 蒲苇纫如丝3. 终老不复取~7、诗三首1. 契阔谈8、兰亭集序1. 悟言一室之内8、赤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山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9、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8、国人之于国也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无失其时#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劝学1. 輮以为轮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10、过秦论1. 外连衡而斗诸侯2. 合从缔交3. 赢粮而景从4. 锄櫌棘矜5.百有余年矣11、师说。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智——授——毋——性——否——斑——横——途——纵——煣——影——又——耰——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2. 召有司案图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12、苏武传^1.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与旃毛并咽之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 请毕今日之驩6. 空自苦亡人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13、张衡传|1. 员径八尺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 傍行八道4. 形似酒尊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沾——弆——按——诀———欢——熟——襟——无——否——叛——现——穆——毡——圆——擒——旁——樽——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5、藤王阁序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6、逍遥游1. 北冥有鱼2. 三餐而反3. 小知不及大知~4. 此小大之辩也5. 而征一国者6. 旬有五日而后反7. 而御六气之辩8. 汤之问棘也是已7、陈情表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衡——几——溟——消——返——智——辨——能——又——变——矣——悯——伶仃——褥——~选修部分庖丁解牛1. 砉然向然2. 技盖至此乎3. 善刀而藏之项羽之死)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五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练一**> 古人常用“通假字”来指代某些事物或概念。

请用下列通假字造句,展示你对文言文的理解。

1. 牛札:典指筆硯。

牛札:典指筆硯。

- 君子用牛札書法文章,可克除怠惰之病。

牛札書法文章,可克除怠惰之病。

2. 羊皮:代指奏章。

羊皮:代指奏章。

- 朝臣奏上羊皮,上下留心以防禍患。

羊皮,上下留心以防禍患。

3. 鸟语:常用来写鸟的鸣叫声。

鸟语:常用来写鸟的鸣叫声。

- 夕日西下,山间鸟语阵阵,萬物归息。

鸟语阵阵,萬物归息。

4. 马蹄:泛指马奔跑的声音。

马蹄:泛指马奔跑的声音。

- 浩浩荡荡的队伍走过,远远传来马蹄声传遍整个原野。

马蹄声传遍整个原野。

5. 鱼肠:用以比喻文章的布局结构。

鱼肠:用以比喻文章的布局结构。

- 郑茂苦练鱼肠,终于巧妙地领略其中奥妙。

鱼肠,终于巧妙地领略其中奥妙。

**练二**> 阅读以下文言文,并回答相应问题。

闲来无事,使猪变凤凰;只因她心中有它事情。

心中有它事情。

1. “心中有它事情”是指什么?答案: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

: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

2.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猪变凤凰”的意思。

答案:原本平凡无奇的人或事,经过改变变得非常出色或优秀。

:原本平凡无奇的人或事,经过改变变得非常出色或优秀。

3. 请用现代汉语给这句话概括总结。

答案:一个人无所事事时,如果他有其他的事情纠缠在心里,就无法集中精力,不能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情。

:一个人无所事事时,如果他有其他的事情纠缠在心里,就无法集中精力,不能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情。

4. 这句文言文中有哪个字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请解释其含义。

答案:“它”字。

在这句话中,它指代了某个具体的事情对象,通常是旧时所指的“它物”或“它事”。

:“它”字。

在这句话中,它指代了某个具体的事情对象,通常是旧时所指的“它物”或“它事”。

**练三**> 阅读以下文言文,并回答相应问题。

见过许多奇闻怪事的李师父,见过许多大事小事。

他十分坚定,非常有信心。

通假字练习集及答案

通假字练习集及答案

通假字练习集及答案(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通假字练习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通假字的本字。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本字:②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本字:③植其杖而芸。

本字:④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本字:⑤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本字: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本字:⑦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本字:⑧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本字:⑨秦王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本字:⑩贾家庄为巡徼所陵迫死。

本字: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通假字:本字:②汝识之乎通假字:本字: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通假字:本字: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通假字:本字:⑤善哉!技盖至此乎通假字:本字:⑥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

通假字:本字:⑦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通假字:本字:⑧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假字:本字: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通假字:本字: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通假字:本字:○11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通假字:本字:○1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通假字:本字:○13距关,毋内诸候。

通假字:本字:○1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假字:本字:○15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假字:本字:○1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假字:本字:○17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假字:本字:○1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通假字:本字:○1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假字:本字:○20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通假字:本字:答案: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通假字的本字。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案”通“按”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炎”通“焰”③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④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练习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通假字的本字。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本字:②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本字:③植其杖而芸。

本字:④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本字:⑤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本字: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本字:⑦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

本字:⑧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本字:⑨秦王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本字:⑩贾家庄为巡徼所陵迫死。

本字: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通假字:本字:②汝识之乎通假字:本字: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通假字:本字: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通假字:本字:⑤善哉!技盖至此乎通假字:本字:⑥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

通假字:本字:⑦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通假字:本字:⑧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假字:本字: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通假字:本字: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通假字:本字:11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通假字:本○字:1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通假字:本字:○13距关,毋内诸候。

通假字:本字:○1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假字:本字:○15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假字:本字:○1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假字:本字:○17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假字:本字:○1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通假字:本字:○1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假字:本字:○20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通假字:本字:○答案: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通假字的本字。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案”通“按”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炎”通“焰”③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④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火”通“伙”⑤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fǒu)”通“否”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⑦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

“殴”通“驱”⑧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振”通“震”⑨秦王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还”通“环”⑩贾家庄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通“凌”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②汝识之乎“识”通“志”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直”通“值”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⑤善哉!技盖至此乎“盖”通“盍”⑥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

“决”通“诀”⑦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裁”通“才”⑧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通“旨”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俱”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11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乡”通“向”○1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翼”通“翌”○13距关,毋内诸候。

“距”通“拒”,“内”通“纳”○1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15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1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17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曷”通“何”○1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1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20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桮: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汝见我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宁可共载不”材:同“才”;才能。

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

名词。

“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

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

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唱:通“倡”;倡导。

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钞:同“抄”;抄写。

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鉏:同“锄”;锄头。

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屈平既绌,”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

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

动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抵挡,抵偿。

动词。

“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抵挡。

动词“曹军不能抵当。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遮挡。

动词。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党:通“倘”;倘若,偶然。

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道:同“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

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吊:同“掉”;落。

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丁宁:同“叮咛”嘱咐。

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

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队:通“坠;坠落。

动词。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同“夺”;强取,夺取。

动词。

“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而:通“尔”;”你的。

代词。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同“如”象。

形容词。

“军惊而坏都舍。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以头抢地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非死则徙尔。

”蕃:通“繁”;多。

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反:同“返”返回,归来。

动词。

“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返回。

动词。

“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返”;往返,返回。

动词。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反:同“返”;往返,返回。

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禄,薪俸。

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盖:通“盍”,为什么。

疑问代词。

“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盖:通“盍”;何不。

兼词。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

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洗手。

动词。

“媵人持汤沃灌。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衡:通“横”跟竖、直相对。

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动词。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名词。

“混黄华叶衰。

”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驩:同“欢”欢聚。

动词。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还:同“环”;绕。

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还:同“旋”;回转、掉转。

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皇:通“惶”;恐俱,惊慌。

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

名词。

“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恍惊起而长嗟。

”麾:同“挥”;指挥。

动词。

“麾众拥豪民马前,”惠:同“慧”;聪明。

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昏乱糊涂。

形容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混:同“浑”水不筒,污浊,形容词。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溷:同“混”、“浑”混浊。

形容词。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溷:同“混”、“浑”;厕所。

名词。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火:同“伙”;一伙。

数量词。

古代军队“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疾:同“嫉”;嫉妒,憎恨。

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同“嫉”;嫉妒,憎恨。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棘:同“戟”;兵器。

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籍:通“藉”;垫。

动词。

“籍柔覆温之躯。

”纪:通“记”;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