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成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涵盖了学校内部管理的方
方面面。
学校管理体制通常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 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组织结构是指学校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等级制度。
一个完善的
学校组织结构能够促进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了学校领导班子、教学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
学校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学校管理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建立的规范化制度体系。
学校管理制
度通常包括了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程序、办事流程等。
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行为,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学校管理体制稳健发展的基石。
3. 学校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机制是指学校内部管理的运行方式和决策机制。
一个健全的学校管理
机制应当体现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层内部之间的协作机制。
学校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和谐运作。
学校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效果和成效。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一个完善的学校管理体制不仅能够提高
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也能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只有不断优化学校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学校才能更好地履行其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中学五项管理体制管理制度
中学五项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一、管理体制1. 学校领导班子学校设立校长、副校长、教务处长、德育处长、学科组长等管理岗位,校长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校师生的管理工作。
同时,学校设立教务处、德育处等职能部门,配备专业人才,协助校长进行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
校领导班子在学校管理体制中起着领导和指导作用,对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起着决策和规划作用。
2. 师资队伍学校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学校建立教研小组,鼓励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同时,学校注重引进和留住优秀教师,通过评优评先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师德风尚,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 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学科管理制度,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与素质。
学校应设立学科组长,负责学科的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4. 德育管理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制,配备专业德育人员,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5. 学生管理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事关学校的学风建设和教学秩序。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体制,制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管理制度1. 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等各项管理规定,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科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学科管理制度,包括学科教学研究、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规定,促进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与素质的提升。
3. 德育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德育管理制度,包括学生考勤、学生奖惩、学生思想教育等各项规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德育素质的培养。
学校领导体制及管理制度
一、引言学校领导体制及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管理和组织的基本框架,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学校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学校领导体制1. 领导体制概述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按照一定原则所建立的组织管理制度,是教育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领导和管理学校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及重要制度。
2. 我国学校领导体制我国公立学校的领导体制一般由国家教育立法或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私人、集体或团体所办学校的领导体制,由办学机构根据不同情况,经主管领导部门批准决定。
三、学校组织机构1. 组织机构概述学校组织机构是指学校内部按照一定原则所建立的组织体系,是学校实现管理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2. 我国学校组织机构我国学校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校领导层:包括校长、副校长等,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2)中层管理干部:包括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等,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3)基层教师: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负责教育教学工作。
四、学校管理制度1. 管理制度概述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内部按照一定原则所建立的管理规范,是学校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2. 我国学校管理制度我国学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教师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
(2)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控等。
(3)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经费预算、收支管理、审计监督等。
(4)后勤保障制度:包括校舍管理、设备维护、卫生防疫等。
五、结论学校领导体制及管理制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学校领导体制及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后,学校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学校管理体制有哪些
学校管理体制有哪些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管理架构和组织体系,它是学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学校管理体制的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各个学校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体制,以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
校长制度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领导者,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
校长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在学校内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责任。
校长应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才能,带领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体制中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内部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
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高效运转,确保学校各项事务有序进行,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规划和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关注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学科教研组织学科教研组织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专业教研团队,负责推动学校学科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学科教研组织需要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培养学科带头人,推进学科建设和学科竞赛。
学生组织学生组织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对象。
学生组织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参与者,负责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家长委员会需要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关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总结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架构,它是学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校长制度、行政管理部门、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学科教研组织、学生组织、家长委员会等多个方面,这些管理机构和组织部门共同协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是确保学校有序运转、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校各项事务的有序开展,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一、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组成1. 学校领导层学校领导层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等职务。
他们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统筹协调学校各项工作。
2. 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事务,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评估等,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学生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学生考勤、纪律教育、心理辅导等,确保学生成长健康发展。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1. 分层管理学校管理体制通常采取分层管理的方式,分为领导层、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
2. 效率优先学校管理体制注重管理效率,追求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时刻关注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不断优化管理流程。
3. 透明公正学校管理体制注重透明公正,制定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公开公平地处理各项事务,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4. 创新探索学校管理体制鼓励创新探索,倡导开放包容的管理理念,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三、学校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1. 整合资源学校管理体制应当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 强化信息化学校管理体制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 提升服务水平学校管理体制应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关注师生员工的需求,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层次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层次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和协作关系等制度化安排的总和。
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学校管理体制的构建和运行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治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校领导层次校领导层次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最高层次,通常由校长、副校长等担任。
他们负责制定学校的总体管理方针和发展目标,领导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学校内部各项事务。
行政管理层次行政管理层次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务处、学工处、后勤处等机构。
这些机构负责学校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
教学研究层次教学研究层次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研组、教研室等机构。
这些机构负责教学科研工作,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层次学生管理层次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学生处、辅导员等机构。
这些机构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活管理等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合作协调层次合作协调层次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横向联动机构,包括各类委员会、联席会议等。
这些机构负责协调学校内外部资源,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合作发展。
规章制度层次规章制度层次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基础环节,包括各项制度、规范文件等。
这些规章制度约束着学校内部各方面行为,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体制包括校领导层次、行政管理层次、教学研究层次、学生管理层次、合作协调层次和规章制度层次等几个重要层次。
各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百度文库学校体制管理制度一、导言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体制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内部的组织架构、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和相关政策制度的总称,旨在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组织架构、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和政策制度四个方面探讨学校体制管理制度,以期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组织架构学校组织架构是学校体制管理制度的基础,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可以确保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个典型的学校组织架构包括校级、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等部门。
校级:校级是学校的最高层级,主要负责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决策,并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校长是校级的最高负责人,下设副校长和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教务处: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学生评价等工作。
教务处下设教研组、培训组等。
学生处:学生处是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部门,负责学生的综合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
学生处下设辅导员、班主任等。
招生办:招生办是学校招生工作的专业机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组织招生考试和面试等工作。
三、管理职责学校体制管理制度中的管理职责是指各个部门的职责和职能,保证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
校级:校级负责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决策,定期召开校务会议,研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学校的长远发展。
教务处:教务处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组织教师培训和评价,推进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
学生处:学生处负责学校学生的综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入学、住宿、奖助学金、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工作。
招生办:招生办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组织招生考试和面试等工作。
四、工作流程学校体制管理制度中的工作流程是指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确保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教学工作流程:教学工作流程包括教师备课、上课、教学评价等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教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制定备课计划,进行课前准备,如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确定等。
学校五项管理体制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师生权益,维护学校正常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体制1. 学校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工作。
2. 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和监督。
3. 学校设立党支部,负责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4. 学校设立工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
5. 学校设立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学生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三、管理制度1. 教学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2. 学生管理(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
(2)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后勤管理(1)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2)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4)加强后勤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师生需求。
4. 信息管理(1)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3)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4)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5. 教师管理(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加强教师考核评价,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4)加强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四、监督检查1. 学校设立监察室,负责对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教职工和学生有权对学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私立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私立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一、学校管理体制1. 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管理机构分为校董会、校董事会、行政机构以及教师团队。
校董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整体规划。
校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执行机构,负责执行校董会的决策。
行政机构是学校的具体管理执行机构,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教师团队是学校的教学主体,负责教育教学工作。
2. 管理人员职责分工校董会主要由校董事组成,主要负责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的决定。
校董事会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执行校董会的决策,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行政机构中的各个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后勤处等。
教师团队主要由教育教学领导和教师组成,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 学校管理层级学校管理机构包括校董会、校董事会、行政机构和教师团队。
校董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下设校董事会,校董事会下设行政机构和教师团队。
行政机构下设各个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后勤处等。
二、学校管理制度1. 决策决定学校的重大决策由校董会决定,包括学校发展规划、招生计划、人事任免等。
校董事会负责执行校董会的决策,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行政机构中的各个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负责制订相关制度和规定。
2. 绩效评估学校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由校董会和校董事会进行评定,教师的绩效评估由教育教学领导和行政人员共同评定。
3.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由财务处进行,包括预算制定、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等。
学校的经济收支需要经过校董会和校董事会审核批准。
4. 人事管理人事管理包括招聘、任免、聘用、奖惩等,由校董会和校董事会决定,并由行政机构执行。
5. 教学管理学校的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控、课程设置等,由教务处进行。
6.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籍管理、奖励惩罚、校规管理等,由学生处进行。
7. 后勤管理后勤管理包括校园环境管理、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等,由后勤处进行。
8. 安全管理学校的安全管理包括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由校董会、校董事会及行政机构共同负责。
学校管理体制
题目:1 什么是学校管理体制?2 当前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完善学校管理体制?3 谈谈你对校本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1。
学校体制也称学校教育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指教育实施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学校教育体制。
在教育体制中,学校教育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基础,它是教育管理体制直接运行的对象。
相关文章《学生成长发展的学校管理体制障碍分析》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使每一位青少年学生都能更好地享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机会,接受适应自身要求的多样化教育,获得更多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
为此,我国有必要改革现行学校管理体制。
一、现行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功能分析有过教育工作经历的人都切身感受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过分强调管理统一性、内容划一性、评价单一性,严重限制了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窒息了教育创新的活力,束缚了师生及学校管理者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官本位、行政强势及片面的教育政绩观更加重了原已存在的问题。
有人归纳出现行的学校管理存在四大弊端。
第一,封闭性。
学校管理缺少一种开放机制。
按照现代组织学的观点,学校管理的结构应是开放的。
学校组织的边际不断扩大,原来狭隘封闭的学校藩篱正在被打破。
“破墙办学”不仅仅是推倒物理意义上的围墙,还要推倒办学者心理上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围墙,建立一种开放办学的有效机制。
第二,单主体。
学校管理只看重校长与主要行政人员的作用,忽视或无视学生、教师、家长的主体作用,造成“目中无人”。
第三,单向度。
许多校长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科层式或层级管理,它能体现校长的意志和权威,但教师们往往处于听命执行的被动状态,缺乏创造的热情、动力和思路.第四,低效能。
正因为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必然带来学校管理的低效能。
[1]深入分析上述弊端产生的原因,我们需要从这种管理体制的产生和发展人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学校体制作了重大调整:一是对原有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采取保护政策,逐步由国家接管,渐渐形成了国家和集体包揽办学的局面:二是将原有教职工基本上包下来,摒弃“聘任制”,采用“派任制”;三是在分配上着重解决以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报酬过于悬殊的问题,强调国家工作人员(含教师)与工人的收入大体保持平衡.这样就形成了上级命令下级、下级对上级负责,通过行政手段形成上级对下级绝对支配作用的学校系统,学校便成为政府科层行政体系的末梢,政府不仅成为唯一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也是教育唯一真实的决策者,政府通过全面提供学校的生活、工作及社会资源而形成对学校的全面控制和支配关系;学校仅仅是政府决策的执行者,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和复制品,学校必须绝对对其上级负责,而可以不必对学生、家长负责,学校在办学和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些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总称,它是学校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的基础。
学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校管理体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校领导机构学校管理体制中的核心是学校领导机构,主要包括校长、副校长等学校领导人员。
校长是学校领导的核心,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都集中在校长手中。
副校长通常分工负责学校的具体职能部门,如教务、学生管理、财务等。
2. 行政部门学校管理体制中的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
行政部门还负责制定和实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和管理秩序。
3. 教学部门学校管理体制中的教学部门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质量的评估、教师队伍建设等。
教学部门还负责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绩合理提高。
4. 学生管理部门学校管理体制中的学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学生入学、毕业、住宿、就餐等方面的管理。
学生管理部门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5. 教师队伍学校管理体制中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和推动者。
学校管理体制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
6. 学校制度学校管理体制中的学校制度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包括学校章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
学校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规范了学校管理和运行的方方面面,确保学校的有序发展。
在学校管理体制中,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联系紧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共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管理体制属于什么课程
学校管理体制属于什么课程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决策机制、权责分工等方面的体系安排。
学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体制涉及的知识面广,既有管理学的理论支撑,也有教育学的专业知识。
因此,学校管理体制属于多个领域的课程。
首先,学校管理体制属于管理学的范畴。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行为、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对于学校管理体制的建设和优化具有指导作用。
学校管理者需要掌握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来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
其次,学校管理体制也属于教育管理学的范畴。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组织管理、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学科,与管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校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符合教育管理学的原理和规范,以确保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另外,学校管理体制还涉及到法律法规、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配置和利用学校的经济资源,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
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学校管理体制的多元知识体系。
总的来说,学校管理体制属于多个领域的课程,需要跨学科整合知识,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来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管理知识,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健全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健全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其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师生发展和学校形象的塑造。
本文旨在探讨健全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学校管理体制的定义与特点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决策过程和管理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化安排。
其特点包括目标导向性、组织性、规范性和灵活性。
健全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管理过程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可以通过规范的流程和责任划分,优化学校管理过程。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减少决策层级,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2. 确保教育质量健全的学校管理体制可以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完善教学、教务等各项管理规范,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 促进师生发展健全的学校管理体制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晋升机制,激发教师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
同时,完善学校管理体制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4. 塑造学校形象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也与学校形象的塑造密切相关。
一个拥有高效管理体制的学校,能够更好地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同时,健全的管理体制也能够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健全学校管理体制的建议为了实现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管理人员培训与选拔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与选拔,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水平。
通过培训可以提升管理者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更好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
2. 设立科学的管理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
同时,可以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经验,建立起适合本校的管理架构和制度。
学校管理体制是什么意思
学校管理体制是什么意思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在保障教育质量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体制作为学校运行的基础框架,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对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职能和管理程序的总和。
它包括学校的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以及各种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学校管理体制旨在实现学校目标和任务的科学管理,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1.专业性强:学校管理体制是一种专门化的管理形式,需要管理者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2.层级性明确:学校管理体制通常包括校长、教务处、学工处等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各级管理机构之间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划分。
3.规范性强: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学校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
4.灵活性和透明性:学校管理体制在规范的基础上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同时,学校管理体制需要保持透明,让师生和家长了解学校管理的基本情况。
三、学校管理体制的作用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2.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管理和调配学校的各种资源,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3.维护学校秩序:学校管理体制可以规范学校内部的秩序,加强师生管理,保障校园安全。
4.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学校管理体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四、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内部运行的基本架构,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
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可以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推动学校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同时,学校管理体制还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山西教师招聘教育法律法规考点:学校管理体制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山西教师招聘教育法律法规考点:学校管理体制一、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层的组织机构、职责、权力、关系等制度的体系,是学校内容内部设立的主要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总称。
(一)公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1.校长负责制我国的校长负责制主要限定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最高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在学校中发挥保证、监督和政治核心的作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活动、行使民主管理和监督权力的法定组织形式。
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该制度有助于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助于民主决策。
(二)民办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1.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公办学校的校长负责制既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都是校长负责,都需要教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不同的是,民办学校校长的职、权、利更明确,有人权、事权、财权、办学权和课程管理权。
2.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由董事会聘任校长管理学校。
董事会不直接管理学校,主要是制定政策、聘任校长、审议重大事项、监督学校运行。
校长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负直接责任。
二、校长的任职资格及任免1.校长的任职资格第一,必须具备我国国籍并在我国境内定居。
第二,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具有胜任校长岗位工作所需的政治、业务、身体等方面的素质。
2.校长的任免关于校长的任免,依《义务教育法》第26条“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的规定,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权限在教育行政部门,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这为防止其他部门干预、插手校长的配置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关于高等学校校长的任免,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高等学校校长任期制试行办法》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均实行任期制。
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的任期一般为4年,学制为5年以上的学校,任期可为5年。
理顺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方案
理顺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方案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在学校中实施教育管理的一套组织体系。
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下面是一个理顺学校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
一、明确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学校管理的目标是提供优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管理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二、优化管理结构1.设立管理层次:设立学校行政管理层、教学管理层和学生管理层。
行政管理层主要负责学校的行政事务,教学管理层主要负责课程教学、教研活动,学生管理层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学习管理。
2.明确职责:各个管理层的职责要明确,避免职责重叠或缺位。
每个层次的管理者要清楚自己的任务和权责。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1.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章,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化进行。
2.实行评估监控机制:建立学校绩效评估和监控机制,对教师、学生、教学质量、学校运行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3.健全工作协作机制:各个管理层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协同作战,以提高管理效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建立培训机制: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2.鼓励创新实践: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培养教师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3.加强评价与反馈:建立教师评价和反馈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五、推行民主管理1.建立教师民主管理机制:制定《教师议事规则》,建立教师代表会议制度,让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共同管理学校。
2.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建立学生代表会议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活动的决策,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建立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用于管理学校日常运作、决策和资源分配的系统。
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重要性和关键要素等方面展开探讨。
1. 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内部建立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用于规范管理行为、明确管理职责和权力分配的系统。
它包括学校的决策机构、管理层级、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是学校内部管理运作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使学校管理更高效、更有序,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
2. 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能够确保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使学校更加稳健地前行。
此外,有效的管理体制还有助于提高师生关系、减少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增强学校的管理透明度和公正性,营造一个和谐的学校氛围。
3. 构建学校管理体制的关键要素3.1 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体制的决策机构包括学校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大会、学生会等。
决策机构负责学校的重大决策,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方针,确保学校运作顺利。
3.2 管理层级管理层级是学校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包括校长办公会、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部门。
不同的管理层级负责管理学校的不同方面,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3.3 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管理活动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行为准则。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风险,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结语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基础,对于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构建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综合考虑决策机构、管理层级、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确保学校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学校作为一所教育机构,其管理体制是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提高教学质量和学
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学校管理体制包含了多方面内容,涉及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领导机构、教职员工配备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学校管理体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介绍:
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组织结构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便
于管理。
学校组织结构通常包括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后勤处等不同职能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运转。
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制订的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依据,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工作流程等。
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学校管理行为,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和教学秩序。
学校领导机构
学校领导机构包括校长办公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是学校管理
的决策机构和指导机构。
领导机构在学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协调学校各方面事务,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教职员工配备
学校管理体制中的教职员工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其合理配备和优质素
质是学校管理体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职员工的素质和数量对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应该注重招聘、培训和激励教职员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总结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的管理体制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
率和教学质量,推动学校不断迈上发展的新台阶。
学校管理体制应包括完善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全的领导机构和优质的教职员工配备,从而确保学校的良性发展和永续发展。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些方面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些方面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机构、规章制度以及组织管理方式的总称,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整体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其合理性和高效性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部门。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教务处主要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课程设置、教师配备等。
学生处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管理、指导和服务。
财务处则主要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经费预算、审批等。
2.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
学校应通过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学生入学管理、学籍管理、奖励惩罚制度等方面。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同时,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资产管理学校的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资产规划、资产建设、资产维护等方面。
学校应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对学校的各类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
5. 政策法规遵守学校管理体制还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学校管理相关规定等。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体制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以及政策法规遵守等方面。
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学校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1 什么是学校管理体制?2 当前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完善学校管理体制?3 谈谈你对校本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1.学校体制也称学校教育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指教育实施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学校教育体制。
在教育体制中,学校教育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基础,它是教育管理体制直接运行的对象。
相关文章《学生成长发展的学校管理体制障碍分析》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使每一位青少年学生都能更好地享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机会,接受适应自身要求的多样化教育,获得更多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
为此,我国有必要改革现行学校管理体制。
一、现行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功能分析有过教育工作经历的人都切身感受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过分强调管理统一性、内容划一性、评价单一性,严重限制了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窒息了教育创新的活力,束缚了师生及学校管理者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官本位、行政强势及片面的教育政绩观更加重了原已存在的问题。
有人归纳出现行的学校管理存在四大弊端。
第一,封闭性。
学校管理缺少一种开放机制。
按照现代组织学的观点,学校管理的结构应是开放的。
学校组织的边际不断扩大,原来狭隘封闭的学校藩篱正在被打破。
“破墙办学”不仅仅是推倒物理意义上的围墙,还要推倒办学者心理上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围墙,建立一种开放办学的有效机制。
第二,单主体。
学校管理只看重校长与主要行政人员的作用,忽视或无视学生、教师、家长的主体作用,造成“目中无人”。
第三,单向度。
许多校长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科层式或层级管理,它能体现校长的意志和权威,但教师们往往处于听命执行的被动状态,缺乏创造的热情、动力和思路。
第四,低效能。
正因为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必然带来学校管理的低效能。
[1]深入分析上述弊端产生的原因,我们需要从这种管理体制的产生和发展人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学校体制作了重大调整:一是对原有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采取保护政策,逐步由国家接管,渐渐形成了国家和集体包揽办学的局面:二是将原有教职工基本上包下来,摒弃“聘任制”,采用“派任制”;三是在分配上着重解决以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报酬过于悬殊的问题,强调国家工作人员(含教师)与工人的收入大体保持平衡。
这样就形成了上级命令下级、下级对上级负责,通过行政手段形成上级对下级绝对支配作用的学校系统,学校便成为政府科层行政体系的末梢,政府不仅成为唯一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也是教育唯一真实的决策者,政府通过全面提供学校的生活、工作及社会资源而形成对学校的全面控制和支配关系;学校仅仅是政府决策的执行者,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和复制品,学校必须绝对对其上级负责,而可以不必对学生、家长负责,学校在办学和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导致千校一面;教师成为科层行政体系中的一分子,难以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现行学校管理结构导致学校在功能上表现出强制性、机械性、常规性、动力单一性。
[2]简言之,学校难以构成一个责任主体,缺乏自主性,这具体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政府包揽一切,政学不分,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同时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理起来。
二是在学校人事制度上,只能上不能下,形成实际上的终身制和“铁交椅”。
校长无论业绩如何,只要不违法乱纪即可,并且将自己定位为一位行政官员而不是一位教育的从业者;人员只能进不能出,形成实际上的“铁饭碗”,学校无选择教师的自由,教师无选择岗位的自由。
在分配上,待遇只能升不能降,形成实际上的“大锅饭”和“铁工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在分配上几乎没有区别。
三是在校内管理方面,缺乏严格的责任目标要求和考评保障机制,职责不清,赏罚不明,导致教育质量日益下滑,效益愈来愈低。
四是学校管理往往从严格滑向严厉,学生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没有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学校无法摆脱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过多干涉,学校总是将行政部门的要求置于首位,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要求置于次而又次的位置,以行政要求而非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
在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彻底转变其职能的情况下,这种状况短期内无法得到改善,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就难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学生也就难以健康成长起来。
二、阻碍学生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因素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不同的依据。
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其中最基础性、最硬性、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依据。
然而,现实中因为存在学校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忽视的体制性因素,使得学校对学生发展需求普遍了解不够,更谈不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
据笔者对已有文献的检索,目前还没有关于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满足程度的专门研究,而且据实地调查了解到,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也很不理想。
学校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
学生缺乏思维上的自主创新,没有时间去进行自由发挥、自主尝试性的思考等。
从教师方面看,他们都懂得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的重要,但在教学实际中被很多教师认为是处于“想考虑,很难做到”的状态,因为考试成绩和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更加强烈和硬性。
这种状况的持续导致人们在教学中很少考虑甚至从未考虑过如何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而且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与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育目标并非总是一致的,有时还有很大的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能作出的选择就是照学校已有的安排或上级行政部门的文件按部就班安排教学,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被挤到一边。
从对教学的评价方面看,现有的评价指标中尚无对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状况的评价,现有的评价标准和方式都不利于依据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进行教学,因而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在与学生真实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愈来愈远的道路上行走。
如果教学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就会丢失比考试成绩更迫切也更重要的东西,就可能在一开始就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教育教学的原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处于不同状态的学生对自己成长和发展需求的认识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小学生盲目顺从而丢失个性,初中生开始厌学而降低学习效果,初中高年级学生则选择逃学或辍学加以抵制。
在初中选择逃学或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中,不仅有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还出现了不少历次考试成绩都比较好的学生,这说明随着学生对自己成长和发展需求的认识由朦胧状态向清晰状态的发展,学生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学校学习与自己生活目标的疏离。
这种疏离导致学校教育不但不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对人才的成长产生巨大的阻碍。
简言之,现有学校管理和评价是导致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不能满足的主要环节。
它们设置的假定是,学校就得依照既有的行政规范运行,学生要顺应学校的规范和要求,而不是学校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要求。
在此影响下,课程与教学同样走上与学生真实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愈来愈远的道路。
在现行学校管理中,校长不能依据本校的实际决定学校的教育工作做什么,教师不能依据他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对学生终身成长和发展负责的实施教育教学的实际责任人缺位了,这成为学校管理体制中阻碍学生成长的关键。
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校管理权的变异。
学校管理权原本在更大程度上是为学校中心工作教学服务的权力,而现在学校管理权普遍变异或流失为行政管理权,即便一所小学的校长也首先将自己定位为官员而非专业教育工作者,学校内部失去参与决定变革的机会和灵活性。
学校管理权变异的直接原因是它仅仅由行政单一赋权。
第二,学生没有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之一。
在学校管理中,学生不是主体便必然是客体。
教育工作的特性决定着只有学生和教师成为学校运行和管理的真实主体,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有效。
现实当中,一些学校不择手段地争夺高分学生,采取强行应试的一套管理方法,被人们称之为“魔鬼训练法”,使学生实际上沦为学校追求应试效果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不可能得到自主发展的。
第三,学校管理运行的单向度。
依据有效管理学校的原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及其成长和发展的状况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的情况及教学的情况又是学校管理的依据。
而在现有单向度的管理体制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被大大忽视了,造成管理逻辑上的颠倒,使得许多学校的实际管理者只看到上面的红头文件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只看到如何做对自身更现实、更方便、更有利,看不到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和教育长远发展的目标。
第四,决策与行为分离。
大量实践表明,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才有可能作出最明智的决策,他们在决策中应该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而现行管理体制中,学生、家长、教师这些教学行为主体难以在学校决策中发挥其必要的作用,从而导致学校管理决策失误时有出现。
第五,信息不对称。
现行管理体制下,与开放的信息社会相比较,学校管理显得过于封闭,以致出现学生知道的信息比教师多,教师知道的信息比校长多。
管理者往往依据单一行政渠道获得的不充足的信息对学校实施管理,其结果必然导致低效,阻碍甚至损伤学生的正常成长与发展。
由上可见,如果不对现行学校管理体制加以改革和完善,我们就不可能解除与实施素质教育最为直接相关的体制性障碍。
三、改进学校管理的思考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就是以一个个具体鲜活的学生和教师为本,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教学、管理。
具体来说,以人为本就是学校要以保障学生的基本发展权利为本,对于学校来说,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内容和方式就是通过一切可能的形式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这应成为改进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基础上确立明确的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目标学校管理的基本目标应是注重创新与实践,鼓励团队精神,将学校从僵化机械的行政科层体系中解放出来。
这具体可表述为:第一,使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成为师生员工关于学校的共同价值取向,培育师生员工的民主意识,增强管理层的服务意识,使学校管理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目标;第二,促进学校以育人为中心任务,建立能够自我激励、自行规划、自主建设、自律约束的自主发展机制,使学校成为自主发展的文化主体;第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了解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并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充满神圣和光荣;尊重每一位员工的权利,让每一位教师员工拥有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措施要实现上述目标,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多维开放、各方需求充分自主表达的学校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体系中,行政是其中的一方,而不是唯一的一方。
第一,校长民主产生。
学校校长由全体教师民主选举产生,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
第二,共同赋权。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的管理部门,他们应该共同享有学校的管理权,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进行师生及行政部门共同赋权的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