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实用6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实用6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实用6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

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

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

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

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

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

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

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__,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

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

打油诗是市井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打油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

”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

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实用三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实用三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实用三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分析意象、意境型如:__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__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技巧型__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__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语言特色__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__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炼字型__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__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2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是语文试卷中一道必考题,很多学生都在这道题上栽过跟头,但是诗歌鉴赏也不是特别难的题,应对它,也是有方法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人物形象设问方式: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出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应答步骤:1、性格+身份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点明身份。

答题示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答:塑造了一个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类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类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类答题技巧汇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二)分析思路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1.诗歌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记叙、议论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1)景物描写方法:A.描写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时间空间变化B.色彩运用:明暗对比、色彩对比C.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D.衬托渲染E.白描、工笔细节描F.修辞:比喻、夸张、拟人等G.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2)人物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肖像/神态描写、)、细节描写(2)侧面描写(3)正侧结合4.表现手法:衬托(烘托、反衬)、对比、象征、渲染、赋(铺叙)比兴、用典、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虚实结合、对写法(即对面落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讽今,卒章显志等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6.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三)答题步骤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例题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1之一:整体理解诗歌1、从诗题入手:20xx年全国卷I:《题竹石牧牛》并引,从题目,你可以初步判断出这是一首题画诗。

“竹石牧牛”是画名,也应该是画面内容的概括。

2、从诗人入手:近年来,考查“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较普遍,解读时既要从诗人入手,也要考虑特殊情况。

3、从注释入手:借助注释,对诗歌的理解就轻松多了。

4、从诗句入手:这是关键,前面的三项,都是为此服务的。

之二:了解手法风格诗歌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诗歌常见的风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飘远闲逸、沉郁顿挫等。

知道这些术语有助于在进行文字表达时达到“雅”的要求,但就高考而言,整体理解诗歌,做到“信”和“达”才是关键。

之三:掌握常见意象诗歌常见的意象,表现离别和游子情感的有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等;表现思乡之情的有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等;表现田园风光的有牧童、老牛、炊烟等;表现凄凉悲愁主题的有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等。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2第一种类型鉴赏形象型1、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寓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提问变体:诗中的某某某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一种情怀?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理想?3、解答分析: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景。

所以,诗词形象包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景或物。

4、答题步骤:(1)指出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点。

(3)形象的意义。

5、答题示例: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①封候,匹马戍梁州②关河③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技巧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鉴赏技巧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诗歌鉴赏技巧三: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技巧四:炼字型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诗歌鉴赏题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一类题型,这类题目该怎么去做呢,如何去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怎么分析每道题目该从哪个角度作答?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1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做诗歌鉴赏题目都是有套路的,一般情况下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都有熟知,这样在做题是才有话可说,直接套用即可。

比如常见的有赋、比、兴,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等。

同时还要了解现在诗歌开头结尾的作用,篇章结构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

现代诗歌赏析题目要多背一些术语,然后运用这些术语去答题,去组织语言,这样才是最佳的方法。

常见答题模板就是本诗用何种手法,有什么意象或特点,表达了哪种情感,有何作用,基本上一道题目就回答完整了。

2怎么做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题目分为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有分析意境、技巧、语言特色、炼字等题型,每种题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答题窍门,大家要灵活结合诗歌本身去做题,效果会更好。

对于意境类题目,可以诗歌的意思来回答,描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怎样的画面景象,景物描写有哪些突出特点,要通过它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等,这样一道题目就做出来了。

对于分析技巧类题目,主要还是围绕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去写,写任何东西都是要抒发情感,或是借景抒情,或者是托物言志,作者会通过各种描写和表现手法去抒发情感所以要结合诗句去回答。

语言特点及炼字都是说语言的,常见的概括诗歌语言风格的词语有委婉含蓄、朴实无华、简练生动等等,大家可以多积累一些相关的词汇,在考试中能更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炼字也一样,都是说这个字好在哪,能传神的说明什么,若换了就达不到效果。

还有一类一词统领全篇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是什么1.背字典。

不是在开玩笑,本人10年前亲自使用过,效果超乎想像!当然,发明这个方法的不是我,是已故名家钱钟书老先生;2.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的豆腐块,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主要是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3.多看一些伟人传记。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对于高中语文中最重要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诗歌鉴赏题,高考中也是必考的一个题型。

那么有哪些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模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了解了诗人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3.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4.看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

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三)答题的要求1.符合题目的要求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四)答题的角度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五)答题的格式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1)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谈能很好地表达出某种感情。

如: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对策小结:修辞方法及作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2)形式为内容服务,技巧为主旨表达。

不少鉴赏题由技巧切入,解题时须立足主旨,领悟情感,去赏析技巧运用的妙处。

但解题的前提是要学说行话,规范表达。

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1)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衬托(烘托和反衬)、对比、双关、互文、反复等。

(2)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3)表现方法,如:用典、象征、想象、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例05年高考试题2题第一问,只有抓住作者客居邯郸,思念家人的主旨,才可赏析到三、四句的情真意切、形象传神。

诗的主旨是游子思家,诗的三、四两句,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样写,不仅回应了上文“抱膝灯前影伴身”,诗人坐了多久,想了多久,诗中一字未提,而是通过第三句作了暗示:“想得家中夜深坐”,不是说明诗人自己也已“坐”到深夜了吗?用这种翻进一层的艺术手法,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至于家中人“说着远行人”什么?未做进一步阐发,给读者又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3)诗歌形象指诗中所描写的意象、意境,也包括人物形象。

感受形象的方法是抓住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景的交融,从而理解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答题总那么: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根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那么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那么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那么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那么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构造上答复〔即在构造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那么可按2的方式答复。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1、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察。

2、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

如咏物诗,那么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比照、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

这类诗,那么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比照、衬托、扬抑、挖苦〔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喜用术语:豪迈、大方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衬托、渲染、比照、双关、挖苦等等〔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及答题技巧(全面)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及答题技巧(全面)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 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 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 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 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
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 永不回头。水是爱情和友情等柔情的象征。
西楼:仅是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 或指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 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 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 ,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 “倚栏” “凭阑”等词语,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 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
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黄昏:孤寂、悲伤、悲愁。 芳草:惜时,人生苦短。知音。离情。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
息。
春天:伤春,感叹时间易逝。还有惜春、感春、春恨、春怨、 春怀。
秋天:萧条、肃杀、感叹身世之苦。还有惊秋、悲秋、秋 思、秋怀。细雨、烟雾;愁绪、郁闷。
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
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 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 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注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与技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与技巧

诗歌鉴赏一、意象题【提问方式】(1)诗歌中……意象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品格?(2)诗人为什么要写……意象?【答题技巧】①结合诗句,指出意象的特征。

②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①诗人描绘出该意象……的特点;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二、意境题【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题技巧】①列举诗歌中的意象;②根据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的画面;③点明景物营造出的氛围特点,通常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答题模板】①这首诗通过……等意象(列举意象);②构成了一幅……的画面(描述画面);③营造了……的氛围(概括氛围)。

三、情感概括题【提问方式】(1)结合全诗,概括诗人的情感;(2)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哪些情感?【答题技巧】①逐句概括诗人的情感,尽量讲清每种情感的基调与缘由。

②归并整理,形成最终答案。

【答题模板】①对……的……之情;②对……的……之情;③对……的……之情。

(分点列举)四、情感分析题【提问方式】(1)这首诗表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答题技巧】①指出诗人使用的手法。

②描述意境,或概括相关的诗句内容。

③概括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板】①诗人使用了……的手法(指出手法);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描述意境,或概括诗句内容);③借此表达出诗人对……的……之情(概括情感)。

五、人物形象概括题【提问方式】(1)请概括抒情主人公/XX人物的形象。

(2)这首诗塑造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诗中XX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题技巧】①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

②分别用自己的话描述相关内容,佐证相关特点。

【答题模板】①他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②他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③他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

(分点列举)六、人物塑造方法题【提问方式】(1)诗人使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XX的形象?(2)诗人是如何塑造XX形象的?【答题技巧】①指出诗人塑造人物时使用的手法(包括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也包括侧面描写:其他人物的正衬或反衬、环境的烘托等);②用自己的话描述手法对应的具体内容,并概括由此体现出的人物特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4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4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4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1一、基础部分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也叫映衬。

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以此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

1、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2、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二、衬托在古诗中的运用衬托在古诗中,可用于写景,也可以用于状物,还可用于抒情。

诗人根据实际需要,使衬托呈现出如下一些具体形式: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这里,诗人先勾绘天门打开前的冷暗色调,然后再涂抹天门打开的暖亮色调。

以天门打开为界,前面越冷暗,后面就显得越暖亮,冷暗与暖亮相互映衬,在色调的对比中,使诗在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后面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2、动静相衬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3、乐哀相衬如贾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这首诗用了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以前两句所写的春天的绚烂的春光,反衬内心的愁恨。

又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鄰,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亲。

这首诗,则用哀景來写乐情,诗人很高兴与表弟卢纶寄宿在自己家。

2020年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2020年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

1.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高中语文阅读-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高考高中语文阅读-诗歌赏析答题技巧高中语文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一)、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升华感情,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结构严谨(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人们思想的变革,现代诗歌已经成为高考语文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作为一种新颖的文学形式,现代诗歌景象万千,而且常常意义深远,给人无限的遐想,阅读难度也较高,所以掌握现代诗歌的赏析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几条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以提高大家的答题能力。

一、把握题型现代诗歌赏析题型常见以下几种:1.在诗文中加下划线,回答问题:这是现代诗歌赏析中最基本的一种题型。

出题者会在诗歌中划下关键的词或句子,让考生回答相应的问题。

考生要通过细致的阅读,把握诗歌的主题,准确理解划出来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这样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2.选词填空: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在诗歌中选出正确的词汇或短语,填入空白处。

一般来说,这些词汇或短语会在诗歌中反复出现,或者是必须掌握的重要词汇。

考生要仔细读懂诗歌的内容,通过上下文推测出正确的答案。

3.判断正误:考生需要阅读一段关于诗歌赏析的文章,理解主旨,判断题目的对错。

这种题目考察的是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细致阅读文章,理解主旨,通过理性思考,把握正确答案。

4.写出主题或写作背景:这是较难的一种题型。

考生需要仔细研读诗歌,在明确诗歌意境和修辞手法的前提下,准确把握诗歌主题,或者精准描述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扎实的语文功底和细致的阅读能力。

二、分析诗歌特征现代诗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有其独特的特征。

考生需要较为熟练地掌握现代诗歌的特征,才能对诗歌进行准确分析。

1.现代诗歌注重心理描写和思想表达:与传统诗歌强调表面事物描写的风格不同,现代诗歌比较注重内心情感的描写和思想的艺术表达。

因此,考生在阅读现代诗歌时,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

2.现代诗歌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现代诗歌的语言更为自由,艺术表现手法比较多样,尤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最常用的手段。

考生要掌握现代诗歌中出现的各类修辞手法,对于每个手法都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对于有着独特意义和形象的词语,更要认真品味其中的含义与趣味。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是什么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是什么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是什么
高考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1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做诗歌鉴赏题目都是有套路的,一般情况下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都有熟知,这样在做题是才有话可说,直接套用即可。

比如常见的有赋、比、兴,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等。

同时还要了解现在诗歌开头结尾的作用,篇章结构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

现代诗歌赏析题目要多背一些术语,然后运用这些术语去答题,去组织语言,这样才是最佳的方法。

常见答题模板就是本诗用何种手法,有什么意象或特点,表达了哪种情感,有何作用,基本上一道题目就回答完整了。

2怎么做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题目分为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有分析意境、技巧、语言特色、炼字等题型,每种题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答题窍门,大家要灵活结合诗歌本身去做题,效果会更好。

对于意境类题目,可以诗歌的意思来回答,描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怎样的画面景象,景物描写有哪些突出特点,要通过它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这样一道题目就做出来了。

对于分析技巧类题目,主要还是围绕要表达的主旨去写,写任何东西都是要抒发情感,或是借景抒情,或者是托物言志,会通过各种描写和表现手法去抒发情感所以要结合诗句去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