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解析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这些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中。

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它表达了事物的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属性。

阴阳学说广泛应用于中医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可以归纳为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元素。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被用来分析人体疾病的发展演变和治疗的选择。

3.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医学认为它们在人体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4.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内脏器官的研究。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内脏器的总称,每个脏腑在人体生理和病理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5.经络学说: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使气血津液得以运行,调节身体的功能状态。

以上这些基本理论为中医学的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掌握好这些基本理论对于学好中医学至关重要。

二、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因人而异。

这些原理是中医学的独特理论,是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区别之一2.辨证施治:中医学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整体症状和体征来辨识病因、病机以及病理变化,然后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因人而异:中医学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病理状况、外界环境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可能有所不同,治疗方法也需因人而异。

这些原理使中医学在临床上更加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对一些慢性病和复杂病症有着独特的优势。

三、中医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辨证论治、针灸推拿、草药治疗和饮食调养等。

这些方法是中医医生进行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

1.辨证论治:中医医生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病因、病机以及病理变化,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来确定治疗方法,包括辨证用药和辨证针灸。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简洁版)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简洁版)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简洁版)中医基础理论一、总论和阴阳学说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资料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与组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中医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以及五脏六腑的协调。

2.中医的气血观念:中医认为气是万物之本,血是形体的物质基础。

气血充足则人体健康,气血不足则易生病。

中医治疗常通过调整气血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3.中医的阴阳观念: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4.中医的五脏观念:中医将人体的功能分为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每个脏器都有相应的功能,并与五脏相互作用、相互调节。

五脏的功能失常会引起疾病。

5.中医的六腑观念:中医将人体的功能分为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与五脏相互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6.中医的经络观念: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具有传导、调节和保护功能。

通过调整经络的畅通来治疗疾病。

7.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诊断方法主要是辨证论治,即通过辨别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病因病机,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包括病因辨证、病机辨证、辨证类型和治疗原则等。

8.中医的八纲分类:中医辨证论治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八纲分类,即寒热虚实表里四个方面。

通过判断病人的寒热虚实来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9.中医的治则与方药: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具体的治则和方药。

中医方药包括草药、矿物和动物制剂等,常用于中医的治疗。

10.中医的预防与保健:中医注重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保健包括养生、按摩、针灸等方法,可以帮助人体保持健康。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医学原理和进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人的整体观念,二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2.论治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一)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的概念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2.阴阳学说的内容3.五行的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4.五行生克乘侮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5.相生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作用。

规律:6.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规律:7.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规律:8.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规律:相克与相乘、相侮的异同:相克——正常、生理相乘、相侮——异常、病理相乘与相侮的不同: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二)藏象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4.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贮存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糟粕,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有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为水液代谢的通路。

中医基础归纳总结

中医基础归纳总结

中医基础归纳总结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中医强调“以人为本”、“治未病”等理念,通过整体观察、辨证施治等方法,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

本文将对中医的基础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的核心要点。

一、中医理论1. 阴阳学说:中医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对立面。

阴阳的平衡与调和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2. 五行学说:中医将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和治愈。

3. 经络理论: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运用针灸、按摩等手法刺激经络,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4. 脏腑学说:中医将器官分为五脏(心、肺、肝、脾、肾)和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通过观察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诊断疾病。

二、中医诊断方法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等,判断患者的阴阳平衡与脏腑功能状态。

2. 闻诊:医生通过听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心跳声等,了解患者的病情。

3. 问诊: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询问症状、疾病史等,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4. 切诊: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判断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进一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方案。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通过使用由天然草药制成的中药,调整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刺激,调整经络的气血运行,消除病理因素。

3. 推拿按摩:运用手法对身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按摩,促进气血循环,舒缓疼痛,改善健康。

4. 拔罐疗法:利用罐子在患者的特定部位产生负压,以排除体内湿气、寒气等病理因素,促进疾病康复。

四、中医养生方法1. 饮食调理:根据人体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食材和烹饪方法。

养成定时、定量、适度的饮食习惯,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2. 运动保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87425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87425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观念
1、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是中医自古以来一直最根本的理论,是中医思想的基础理论,是中医祖先所探索的有关自然规律的重要成果。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具有印象、相生、相克等属性和互动关系,它们组成了
一个统一的天地人统一体,共同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精神状态等各个方
面的动态平衡。

2、阴阳理论
阴阳论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是指肉体和精神的虚实状态,
是以阴、阳之间的相生相克为基础的,是对外界环境与其内在变化的系统
性描述,它被认为是调节自然界流动变化的根本自然规律。

3、气机理论
气机论是指人体内的气活动机制,是指人体内各部位活动的基础,气
是调节人体机能的动力,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聚稀之物,从而改变
人体的状态。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是控制体内各种活动的动力,也是行
使抗病能力和调节机能的动力。

4、血脉理论
血脉学是中医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以血液的流动为前提,认为血液
的活动机制是支配人体机能的基本要素,中医认为血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
本物质,认为血液的流动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基本要素,血液的流动不畅会
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简答题型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简答题型

绪论E 简答1、中医学有什么显着特点答:特点有二,一是整体观,二是辨证论治2、何为辨证论治答:辨证论治又称辩证施治,包括变整和论治两个方面;辩证是指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法;3、何为同病异治答:病同证不同,故治法不同;病不同但证相同,则治法即可相同阴阳五简答1、精气学说有哪些内容答:精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源,精气是运动与变化着的,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精气是自然界相互感应的中介2、阴阳学说有哪些内容答: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等方面;3、根据五行相生与相克原则制定的治则是什么各有哪些常见的治法答:1根据阴阳关系确定的治病原则是补母泻子,常用治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法;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是抑强扶弱,治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4、何为五行相生克制化两者有何关系答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相生与相克的关系;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没有相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变化,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正常的变化与发展5、相乘与相侮有何区别与联系答: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相克反应;其次序与相克一致;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克,又称‘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相乘与相侮的区别:相乘是顺五行递相克制的次序发生的克制太过,相侮是逆五行相克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相乘与相侮的联系: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侮的现象;同样,在产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乘的现象; 6、阴阳学说概括人体病理变化的总纲是什么答:中医学把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病理总纲7、阳胜则热与阴虚则热有何不同答:阳胜则热,‘胜’指邪气胜,表现为实热证;阴虚者热,‘虚’是指气虚,表现在虚热证;惹着临床表现不同8、阴阳的特征是什么答: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地均属于阳;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均属阴;9、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什么答: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的互根互用、互藏互寓;阴阳之所以能够转化,是因为对立双方相互依伏着向对立面转化的因素;阴中寓阳,阴才能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能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10、发生阴阳转化的条件是什么答:拜年话之极,是阴阳转化的条件,‘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时发生阴阳转化的条件11、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等12、何谓‘传其所胜’答:我克者,为我所胜;传其所胜就是相乘,基本脏过剩,对其所胜一行相克太过,导致该行为病13、何为‘传其所不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传其所不胜,就是相侮,基本脏过盛,反克所不胜的一行,导致该行为病14、如何运用五行母子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答:其基本原则是‘补母’与‘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15、如何用阴阳属性归纳药物的性能答:药性有寒热温凉四种;寒凉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属阴;温热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寒症,属阳;五味有辛甘酸哭咸五种,辛甘属阳,酸苦咸为阴;药物有升降浮沉作用趋向,升浮属阳,沉降属阴;16、如何对中药的性味进行五行归类答: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藏象简答1、五脏与六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一是生理功能不同;二是五脏藏神功能不同,而六腑除胆外均与神志活动无关;三是形态有别;四是六腑从属于五脏2、为什么说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答:心主血脉,脉中运行的气血是各自脏腑组织器官活动的基本物质;心又主藏神,心主在人体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因此心在脏腑中居于主宰地位,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3、肺为什么被称为‘娇肺’答: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口鼻息道与自然息息相通,且外合皮毛,在五脏中是唯一直接与外界相通的脏腑,故易被外物侵害;肺内朝百脉,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之病变信息常可通过气血影响肺;加之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因此肺是一个最易受到外内之邪影响的器官;4、肺助心行血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表现在一是全身之血通过百脉会聚于肺;二是全身之血在肺中进行清浊交换;三是肺住生成宗气,宗气贯通心脉而助心行血5、何谓肺气的肃降其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肺气的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和是呼吸道保持的作用,主要表现: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脾转属过来的水谷精液和津液向下内布散全身;三是将水液下输至肾和膀胱;四是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五是通过向内的运动,将周身含有浊气的血液汇聚于肺,并进行浊清交换使其洁净;六是助大肠传导糟粕6、肝主疏泄与肝藏血关系如何肝所藏之血是疏泄气机的物质基础,疏泄气机是藏血功能正常、肝体柔和,就能正常的疏泄;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能正常的藏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维持干的正常生理功能7、简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阴阳的关系;精藏于肾,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肾阴肾阳是对肾精功能的分类,把肾精对五脏六腑的滋养、濡润作用称为肾阴;把肾精对五脏六腑的温煦、生化作用称作肾阳;肾精能化生肾气,肾气能促使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肾精生化肾气是肾精中的肾阳蒸化肾阴而形成的8、何谓天葵与肾中精气有何关系天葵是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所产生的一种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肾中精气盛则天葵至,肾中精气在中年以后,由盛渐衰,天葵的生成也随之减少,以至枯竭,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天葵的多少9、何谓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二者有何关系先天之精,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藏于肾内,是生命构成的本源;后天之精,是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不断培育、充养方日渐充盈,具有生理效应10、为什么称胆为‘中精之府’单的主要功能有什么胆汁是肝之精气所化的一种精纯、清净的精汁,是胆参与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胆作为六腑之一,与其他的腑从功能有着明显的不同,是六腑中唯一贮藏精汁,参与神志活动的腑,故称其为‘中精之府’11、‘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便会具下于大肠,出现肠鸣泄泻、小便短少的病症,可见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与粪便的形状和小便量的都少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分利方法就基于此12、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功能: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功能的发挥,是一个由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有:肾中精气几天葵的作用、冲任二脉的作用、心肝脾三脏的作用;13、心与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易形成何种病理变化心与脾在生理上对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具有协同的关系;病理情况下,脾气虚弱或运化失职,或统血失司,均可导致心血功能不足;心血不足,脾失荣养,又可导致脾失健运;老身思虑太过,不仅暗耗心血,还会影响脾之运化,最终形成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14、六腑之间在生理上有何联系六腑在结构上通过七冲门相连通,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其特点是虚实更替,接纳排空,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从而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对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其中消化功能主要是胆、胃、小肠的作用;吸收功能主要是小肠的作用,排泄功能主要是大肠和膀胱的作用15、肺主行水与肾主水液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肺位最高,主宣发肃降,不断的将水液下输与肾和膀胱;肾位最低,靠肾阳、肾气的蒸腾气化,使水中之清重新被人体利用,水中之浊下注于膀胱;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可助肾的主水功能,同时又赖肾阳的蒸腾气化,二者密切配合,共同维持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精气血简答1.为什么说津血同源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津液与血液同由水谷精微所化,均赖脾胃功能而生成;津液与血液之间还可互相参透,转化,因此说“津血同源;临床上大失血的病人不可再用汗法;多汗夺津或津液大量丢失者不可复用放血等损伤血液的疗法;2.人体之气是怎样生成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胃、肾、肺等脏腑生理机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有机结合而成;3.何谓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关系如何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其在脏腑功能的活动得以体现,其中心肺在上,肝肾在下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的枢纽;4.何谓元气其生成、分布与功能如何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肾精所化,并得脾胃之资助,通过三焦布达周身;具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脏腑等的功能活动的作用;5.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体现以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营气和津液,它们均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故饮食营养的优劣与脾胃运动功能的强弱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二是相关脏腑的功能状态;体现在以下方面:1.面色红润;2肌肤的丰满壮实;3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4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6.津液的生理功能是什么1.滋润和濡养周身,内而脏腑、骨节、脑髓,外而皮肤、肌肉、孔窍;2.进入脉中,化生血液,为血液的组成部分;3.运输体内的代谢废物至有关的排泄器官、并排除体外;7.气与血的关系是什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包含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包含两方面:气能养血,气能载血;8.津与液的主要异同点同属于体内正常的水液,均来源于饮食,依靠脾胃的纳运功能而生成,故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常同时并称;区别点:性质较轻稀,流动较大,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滋润作用的称谓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经络简答1 简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阳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心经---足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2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有何规律手三阴: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胸,交于手三阴;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3 简述十二经脉总的功能;A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B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C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4 任脉、督脉各有什么功能督脉为“阳脉之海”,与手足三阳经交汇,能调理全身阳经的气血;循行脊里,入脑,分支络肾,与脑、髓有密切联系,能参与调节脑、髓、肾的功能;任脉为“阳脉之海”,其循行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汇,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气血;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胎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5 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连属部分组成;经脉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连属部分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内属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所属络者;经络的生理功能A沟通联系作用B运输渗灌作用C感应传导作用D调节作用体质简答14体质具有哪些特点体质的特点有八: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后天可调性15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有什么关系a脏腑盛衰偏颇的不同决定体质的差异;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最根本因素;在个体先天遗传性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不同个体常表现出某一藏象系统的相对优势或劣势化的倾向;b体质不仅取决于内脏机能活动的强弱,还有赖于各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经络正是这种联系沟通以协调脏腑功能的结构基础;脏腑精气的盛衰,经络气血的多寡,决定着体质的强弱,并影响着体质的类型,故精气血是决定人体生理特点和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16影响体质的因素有哪些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病因简答20试述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人体从外感受而发病;季节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地域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一或兼夹而致病21试述七情内伤的含义及致病特点可以引发内脏疾病或加重病情的异常精神情绪因素;因其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致病特点有:与精神刺激有关;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情志波动,可影响病情变化及预后22燥邪为什么易伤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性喜清肃濡润恶燥,称为娇脏;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想通,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痰中带血等23试比较暑、温、火、热邪气的异同点同:均为阳热之性异:暑、温、热、火均属邪气,而火又属正气之一;暑、温、热属外感,火热常有内生;温、热、火四季皆有,暑邪独见于夏季24痰饮是怎样形成的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七情不当所致,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停滞而成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随气机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病机简答理解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1邪气盛则实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因邪正相搏剧烈反应明显,故出现病理反应剧烈的有余证候精气夺则虚是指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因邪正斗争不剧烈,反应低下故出现不足衰退的证候2阴阳失调包括哪几种类型各种病机特点是a阴阳偏盛;阳偏盛----阳盛而阴未虚,阴偏盛----阴盛而阳未虚b阴阳偏衰阳偏衰—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阴偏衰---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c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阴液不足累及阳气不足,阳损及阴—阳气虚损累及阴液化生不足d阴阳格拒;阳盛格阴—阳气内郁格阴于外,阴盛格阳---阴寒内盛格阳于外e阴阳亡失;亡阳---阳气暴脱,亡阴—阴液大量耗竭3气血关系失调常见的病症类型气滞血瘀---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气虚血瘀—由于气对血的推动无力出现血行不畅;气不摄血—气虚统摄血液功能变弱血不偱经出血;气随血脱-大量出血气无所附大量散脱形成气血并脱;气血两虚---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4血瘀淤血的概念和关系概念血瘀;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至停滞的病理状态,淤血;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经脉及脏腑的病理产物关系血瘀是血行不畅所致,为病机概念血瘀日久,易形成淤血内生;淤血是血瘀所致的病理产物,形成后又成为血瘀的原因,并加重血瘀的状态成为病因概念5风气内动的机理和证型分类概念体内阳气抗逆变动而形成的以动摇不定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肝风内动机理阳气抗逆变动升动无制证型分类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防治原则简答1何谓反治哪些内容顺从疾病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证中假象性质相同又称从治反治法适用于疾病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症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2正治与反治的异同相同;都是针对疾病真相本质而治,同属于治病求本范畴异;正治适用于疾病本质与其外在表现相一致的病症,而反治用于病变本质与临床征象不完全一致的病症3为何治病时要三因制宜人是自然界产物人的生理病理必定受气候地域的影响同时年龄体质个体差异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从而制定出适宜的治法和治则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4如何根据疾病的标本主次而定其先后缓急a缓则治本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危重病状b 急则指标病重危重c标本兼治标本并重或均不太急5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是a攻补应用合理,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b把握先后主次对虚实错杂症应根据虚实主次或缓急决定扶正祛邪用的先后与主次c应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名解简答论述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名解简答论述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名解·简答·论述要点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3.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感应信息的通路系统4.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1分)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5.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现象,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6.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

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

7.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

8. 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是: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易阻滞气机,损伤脾阳。

②湿性重浊。

湿邪致病的症状有沉重、秽浊不清等特征。

③湿性黏滞。

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

9.反治,又名从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全一致的病证。

反治的常用治法有:①寒因寒用,即以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②热因热用,即以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③塞因塞用,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④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汇总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其基础理论为中医学的核心,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汇总。

1. 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信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整体和谐。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各个器官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

2. 中医的气血理论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血的运行和供应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中医的治疗方法常常通过调整气血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中医的阴阳理论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中医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阴阳之分,而人体也是如此。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常常以阴阳平衡为基础,通过调整阴阳关系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4. 中医的经络理论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通过这些经络系统,气血得以运行,人体的各个部分得以相互联系。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通过调理经络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5. 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包括了诸多理论,如六淫、七情、火热病机等。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人体内部因素以及情志因素等有关。

中医的治疗方法常常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知识的汇总,这些理论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基础。

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人体健康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张林国. 中医理论基础[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基础理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脏象简答1.胃的生理功能胃主要有两个功能:受纳水谷和腐熟水谷。

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食物,暂存于胃腑之中。

腐熟是指胃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营养全身。

2.小肠的生理功能小肠的生理功能有两个: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受盛是指小肠接受胃所下降的食糜,起到的作用。

化物是指小肠使食糜在内停留相当长时间,进行精细消化。

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将水液输送到肺,糟粕输送到大肠。

3.心肾的生理关系心肾的生理关系可以用“水火既济”和“精神互用”来形容。

水火既济是指心为阳,肾为阴,心阳充足则肾阴不寒,维持着心肾阴阳水火彼此交通、相互制约、升降协调的关系。

精神互用是指心主神,肾藏精,心神肾精相互为用。

君相安位是指心为君火,肾为相火,上下交济。

4.肝肾的生理关系肝肾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和阴液互养等方面。

精血同源是指肾藏精,精能生血;肝藏血,血能化精。

藏泄互用是指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开合有度;肾精闭藏,可制约肝疏泄太过。

阴液互养是指肾阴充盛则能滋养肝阴,制约肝阳不致偏亢;而肝阴充足,气机疏泄正常,促进肾阴充盛。

5.肺肾的生理关系肺肾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方面。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水之上源,有赖肾阳蒸腾气化,肾为主水之脏,借助肺宣发肃降。

阴液互资是指肺阴充足,输精于肾,肾阴充盛,上润于肺。

6.心脾的生理关系心脾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

心为血之主,脾为气之源,血气互生互化,共同维持机体正常运转。

肺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即通过呼吸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肺吸入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气海,并通过呼吸运动带动全身气的升降出入。

肺主宣发和肃降,即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同时也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一、整体观念二、病因学说中医病因学说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基础,将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是指人体被外界邪气入侵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六淫;内伤是指由内因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七情、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

病因的认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三、病机学说中医病机学说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的总结,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主要由正气与邪气的相争产生,邪气侵入人体后与正气发生斗争,形成病机。

病机可以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化瘀、痰湿等,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病症。

四、诊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闻诊是通过听患者语音、咳嗽声、腹部声音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疾病情况;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情况。

通过四诊法,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治法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食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选用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是通过在人体的穴位上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食疗是通过合理饮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阴阳学说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二气的属性,包括人体。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健康,失去平衡时会产生疾病。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这些知识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
一、整体观念
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生克制约,描
述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二、病因学
1.外感病因:外感病因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外界因素的侵袭。

2.内伤病因:内伤病因主要由大饮食、情志内伤、劳倦过度、外伤等
内因引起。

三、诊法
1.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

2.闻诊:通过闻病人的气味来判断病情,如口臭、体味等。

3.问诊:通过与病人交流询问病情、病史、症状等来判断病情。

4.切诊:通过按摩病人的经络、穴位等来观察疼痛、变化等来判断病情。

四、治疗原则
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和判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寒热平衡:中医治疗强调寒热平衡,通过调节营卫气血、平衡阴阳
来实现治疗目标。

3.补虚扶正:强调通过补益虚弱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祛邪治病:当身体出现病理变化时,通过祛除病邪来达到治疗目的。

5.综合治疗: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治疗手段,形
成综合治疗的体系。

以上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简洁总结,这些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贯穿于
中医的所有研究和实践中。

掌握了这些理论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中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考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对这些考点进行总结。

一、中医的基本哲学思想中医学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以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并能运用这些思想解析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二、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特点,对疾病进行辨证断病,然后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三、中医的基本范畴中医的基本范畴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阴阳的平衡与协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中医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四、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脉象等来确定疾病的较为直观的方法。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疾病的特点。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发病情况等来获取疾病信息。

切诊是通过切脉来了解患者的脉象,进而判断疾病的情况。

掌握这些诊断方法的基本技巧和要点是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

五、中医的病因病机中医强调病因病机的诊治,病因是指引发疾病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中医理论中常用的病因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过劳等。

病机则包括寒邪、热邪、湿邪、燥邪、风邪等。

了解病因病机对于辨证论治和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医的防治方法中医的防治方法包括调摄、攻邪护正和辨证施治。

调摄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方式,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攻邪护正是指通过治疗方法,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分析

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分析

脏象简答1.胃的生理功能(1)受纳水谷:受纳,即是接受、容纳之意。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进入胃中,由胃加以接受和容纳,并暂存于胃腑之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

(2)腐熟水谷: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容纳于胃中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后,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进一步消化。

2.小肠的生理功能(1)受盛化物:受盛——接受胃所下降的食糜,起到容器的作用;化物——使食糜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停留,以进一步的精细消化,使之化为精微。

(2)泌别清浊:清:由脾的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

浊:水液由此渗于前(膀胱),形成尿液;糟粕由此归于后(大肠),形成粪便。

3.心肾的生理关系(1)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在上,属火,为阳;肾,在下,属水,为阴。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火不亢;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维持着心肾阴阳水火彼此交通、相互制约、升降协调的关系。

(2)精神互用:心主神——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积精可以全神。

心神肾精,相互为用。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君火在上,为一身之主宰,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肾为相火,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

君相二火,上下交济。

4.肝肾的生理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阴液互养、藏泄互用等方面。

(1)精血同源:肾藏精,精能生血;肝藏血,血能化精。

这是精血相互滋生和转化。

(2)藏泄互用: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开合有度;肾精闭藏,可制约肝疏泄太过。

二者相反相成,调节生殖功能。

(3)阴液互养(水能生木):肾阴充盛则能滋养肝阴,制约肝阳不致偏亢;而肝阴充足,气机疏泄正常,促进肾阴充盛。

5.肺肾的生理关系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方面。

(1)呼吸运动:肺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脏象简答1.胃的生理功能(1)受纳水谷:受纳,即是接受、容纳之意。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进入胃中,由胃加以接受和容纳,并暂存于胃腑之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

(2)腐熟水谷: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容纳于胃中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后,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进一步消化。

2.小肠的生理功能(1)受盛化物:受盛——接受胃所下降的食糜,起到容器的作用;化物——使食糜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停留,以进一步的精细消化,使之化为精微。

(2)泌别清浊:清:由脾的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

浊:水液由此渗于前(膀胱),形成尿液;糟粕由此归于后(大肠),形成粪便。

3.心肾的生理关系(1)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在上,属火,为阳;肾,在下,属水,为阴。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火不亢;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维持着心肾阴阳水火彼此交通、相互制约、升降协调的关系。

(2)精神互用:心主神——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积精可以全神。

心神肾精,相互为用。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君火在上,为一身之主宰,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肾为相火,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

君相二火,上下交济。

4.肝肾的生理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阴液互养、藏泄互用等方面。

(1)精血同源:肾藏精,精能生血;肝藏血,血能化精。

这是精血相互滋生和转化。

(2)藏泄互用: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开合有度;肾精闭藏,可制约肝疏泄太过。

二者相反相成,调节生殖功能。

(3)阴液互养(水能生木):肾阴充盛则能滋养肝阴,制约肝阳不致偏亢;而肝阴充足,气机疏泄正常,促进肾阴充盛。

5.肺肾的生理关系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方面。

(1)呼吸运动:肺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

(2)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有赖肾阳蒸腾气化;肾为主水之脏,借助肺宣发肃降。

(3)阴液互资:肺阴充足,输精于肾——金能生水;肾阴充盛,上润于肺——水能润金。

6.心脾的生理关系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

(1)心主血脉维持和促进脾的运化; 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保证心血充盈。

(2)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是脾气固摄血液的推动力,而脾气固摄血液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固摄力。

7.心肺的生理关系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关系。

心主血脉,血以载气;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宗气是联结心的搏动和肺的呼吸的中心环节。

病理上,肺气虚弱,行血无力,肺气壅滞,气机不畅,影响肺气宣发肃降,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瘀阻心脉,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导致心悸,面唇青紫。

8.肝脾的生理关系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相互协调的关系。

(1)消化方面—疏运协调:肝主疏泄,全身气机调畅,协调脾升胃降;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肝体得以濡养。

(2)血液运行—藏统有节: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肝疏泄气机血行通畅。

病理上,血液藏统失常,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可见到各种出血;消化吸收异常,木不疏土,可见到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少腹胀,便溏等;若土壅木郁,则脾虚生湿化热,熏蒸肝胆,导致胁痛,黄疸等。

论述1.论心主血脉(1)含义:血,血液。

脉,脉管,血之府,血液运行的通道。

心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

(2)内容:主血: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主脉: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

(3)结构:心——脉——血(密闭的循环系统)(4)基本条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阳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

(5)功能:一是心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心脏的正常搏动(关键),依靠心气的推动,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推动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行。

可通过面色、舌象、脉象、心胸部的感觉来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

二是心生血:胃、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以及脾主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和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并通过心阳的温煦作用而成为血液。

2.论肺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①含义: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②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

③意义: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④病变:呼吸不畅,咳嗽气喘。

(2)主一身之气①含义: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②参与宗气的生成:肺吸入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气海。

上出喉咙以司呼吸,下贯心脉以行气血。

③调节全身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

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肺有节律地呼吸运动,带动全身气的升降出入。

肺主气的作用,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3.论肺主宣发肃降(1)肺主宣发:含义: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表现:①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②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外达于皮毛;③宣发卫气。

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

(2)肺主肃降:含义: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表现:①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②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外达于皮毛;③宣发卫气。

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

4.论脾主运化含义: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

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

运化水谷:(1)含义: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并转输、布散至全身的功能。

(2)四个阶段:①消化:经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帮助胃、小肠将水谷化为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②吸收:经脾气的作用,由胃、肠吸收水谷精微。

③转输:由脾气的升清作用,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④布散:由脾气的布散作用,将吸收的水谷精微直接输送到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3)意义: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精、气、血、津液的生化有源,脏腑组织得到营养,四肢百骸强壮有力从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的功能减退——脾失健运: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表现为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精微物质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可见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气短声低等虚弱之症。

运化水液:(1)含义: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2)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①人体所摄入的水液,必须经过脾的吸收、转输布散全身而发挥滋润、濡润作用;②脾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水液,及时转运给肺和肾,通过肺和肾的气化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失健运——水液的吸收、输布障碍:水液停滞,凝聚体内则为水肿等,水液下注肠道则为泄泻。

5.论肝主疏泄(1)含义:“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2)生理上: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活动稳定有序。

(3)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调畅气机:①调畅精神情志:正常:肝疏泄气机,气机调畅,脏腑功能协调,精神愉快,情志舒畅,气和志达。

“肝主谋虑”。

异常:若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肝郁),常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感,善太息等症;若疏泄太过,则肝气上逆,常表现为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

②促进消化吸收:正常:一是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才能得以正常进行;二是分泌及排泄胆汁。

胆汁的分泌,贮藏和排泄均有赖于肝主疏泄,以帮助食物的消化。

异常:肝气犯脾,则可出现腹胀、腹泻或痛泻频作等症;肝气犯胃,则可出现恶心呕吐,泛酸,胃脘胀痛等症。

影响胆汁的分泌及排泄,可出现胁肋不适,口苦,纳食不化,厌油腻食物,甚则出现黄疸。

③维持气血运行:正常:人体的气血相依相随,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

异常: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局部刺痛、或形成癥积等;女子月经不调;肝气上逆,进一步气迫血升,则呕血,甚至血菀于上,则昏厥。

④调节水液代谢正常:肝的疏泄正常,能畅调三焦气机,水道通利,水液才能维持正常的输布与排泄。

异常:肝失疏泄,气滞水停:水液凝聚而生痰,痰气交阻于咽喉,则可见梅核气;停留于腹腔,则可见腹水胀满。

⑤调节生殖功能调理冲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肝疏泄气机调畅,则任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应时而至,孕育分娩顺利。

故“女子以肝为先天”。

调节精室:“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精液封藏在肾,排泄功能在肝。

气机调畅,则男子排精通畅。

6.论肾主藏精(1)含义:肾具有贮存、封藏人体精气的生理功能。

封固闭藏脏腑精气而不妄泻。

(2)精的概念:广义:人体一切有形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

狭义:肾精,生殖之精。

(3)精的内容: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五脏六腑之精。

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先天后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肾中精气。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4)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①主生长发育:从幼年到壮年,肾中精气不断充盛至极,牙齿逐渐坚固,头发逐渐茂盛,骨骼形体逐渐盛壮;中年以后,肾中精气逐渐衰减,牙齿开始松动,开始脱发,骨骼形体逐渐萎缩。

因此生长壮老已取决于肾中精气。

若肾中精气亏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不良:身材矮小、或五迟(立、行、齿、发、语迟)、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软)或头发稀疏、智力低下等。

成人——未老先衰:表现为须发早白易脱,腰膝酸软,健忘恍惚,耳鸣耳聋,反应迟钝等。

②促进并维持生殖功能:天癸:进入青春期,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便产生了一种促进生殖功能发育成熟和维持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

女子月经按时来潮,男子则能排泄精液,而具备了生殖能力。

由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渐衰天癸生成减少、耗竭生殖机能下降、消失,生殖器官日趋萎缩。

女子则绝经,男子则阳事难举,丧失生殖能力。

③化生血液: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又可以化血。

临床治疗血虚也常用补肾益精填髓的方法。

故“血之源头在于肾”。

④抵御外邪:在正常情况下,肾精抵御外邪而使人体免于疾病的作用。

精充则生命力强,抗邪之力强,不易发病。

精气血津液简答1.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是你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气是水谷之精气与呼吸之清气。

(2)生成过程:①肺为气之主——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②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气是气生成的主要来源③肾贮藏精气——肾藏先天之精气,化生元气,肾主纳气2.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组成、分布与生理功能(1)元气:①组成: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气而化生,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以充养和培育②分布: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全身③功能:a.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b.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