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脏象
简答
1.胃的生理功能
(1)受纳水谷:受纳,即是接受、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管进入胃中,由胃加以接受和容纳,并暂存于胃腑之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2)腐熟水谷: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容纳于胃中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后,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进一步消化。
2.小肠的生理功能
(1)受盛化物:受盛——接受胃所下降的食糜,起到容器的作用;化物——使食糜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停留,以进一步的精细消化,使之化为精微。
(2)泌别清浊:
清:由脾的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
浊:水液由此渗于前(膀胱),形成尿液;糟粕由此归于后(大肠),形成粪便。
3.心肾的生理关系
(1)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在上,属火,为阳;肾,在下,属水,为阴。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火不亢;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维持着心肾阴阳水火彼此交通、相互制约、升降协调的关系。
(2)精神互用:心主神——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积精可以全神。心神肾精,相互为用。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君火在上,为一身之主宰,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肾为相火,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二火,上下交济。
4.肝肾的生理关系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阴液互养、藏泄互用等方面。
(1)精血同源:肾藏精,精能生血;肝藏血,血能化精。这是精血相互滋生和转化。
(2)藏泄互用: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开合有度;肾精闭藏,可制约肝疏泄太过。二者相反相成,调节生殖功能。
(3)阴液互养(水能生木):肾阴充盛则能滋养肝阴,制约肝阳不致偏亢;而肝阴充足,气机疏泄正常,促进肾阴充盛。
5.肺肾的生理关系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方面。
(1)呼吸运动:肺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
(2)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有赖肾阳蒸腾气化;肾为主水之脏,借助肺宣发肃降。
(3)阴液互资:肺阴充足,输精于肾——金能生水;肾阴充盛,上润于肺——水能润金。6.心脾的生理关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
(1)心主血脉维持和促进脾的运化; 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保证心血充盈。
(2)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是脾气固摄血液的推动力,而脾气固摄血液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固摄力。
7.心肺的生理关系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关系。心主血脉,血以载气;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宗气是联结心的搏动和肺的呼吸的中心环节。病理上,肺气虚弱,行血无力,肺气壅滞,气机不畅,影响肺气宣发肃降,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瘀阻心脉,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导致心悸,面唇青紫。
8.肝脾的生理关系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相互协调的关系。
(1)消化方面—疏运协调:肝主疏泄,全身气机调畅,协调脾升胃降;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肝体得以濡养。
(2)血液运行—藏统有节: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肝疏泄气机血行通畅。病理上,血液藏统失常,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可见到各种出血;消化吸收异常,木不疏土,可见到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少腹胀,便溏等;若土壅木郁,则脾虚生湿化热,熏蒸肝胆,导致胁痛,黄疸等。
论述
1.论心主血脉
(1)含义:血,血液。脉,脉管,血之府,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
(2)内容:主血: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主脉: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
(3)结构:心——脉——血(密闭的循环系统)
(4)基本条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阳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
(5)功能:一是心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心脏的正常搏动(关键),依靠心气的推动,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推动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行。可通过面色、舌象、脉象、心胸部的感觉来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二是心生血:胃、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以及脾主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和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并通过心阳的温煦作用而成为血液。
2.论肺主气司呼吸
(1)主呼吸之气
①含义: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②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
③意义: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④病变:呼吸不畅,咳嗽气喘。
(2)主一身之气
①含义: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
调节气机的作用。
②参与宗气的生成:肺吸入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气海。上出喉咙以司呼吸,下贯心脉以行气血。
③调节全身气机:
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肺有节律地呼吸运动,带动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肺主气的作用,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3.论肺主宣发肃降
(1)肺主宣发:
含义: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
表现:
①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
②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③宣发卫气。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
(2)肺主肃降:
含义: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
表现:
①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
②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③宣发卫气。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
4.论脾主运化
含义: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
运化水谷:
(1)含义: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并转输、布散至全身的功能。
(2)四个阶段:
①消化:经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帮助胃、小肠将水谷化为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
②吸收:经脾气的作用,由胃、肠吸收水谷精微。
③转输:由脾气的升清作用,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④布散:由脾气的布散作用,将吸收的水谷精微直接输送到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3)意义: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精、气、血、津液的生化有源,脏腑组织得到营养,四肢百骸强壮有力从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的功能减退——脾失健运: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表现为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精微物质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可见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气短声低等虚弱之症。运化水液:
(1)含义: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2)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①人体所摄入的水液,必须经过脾的吸收、转输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