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品社教案
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
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第一章:关爱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2. 学会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需求,学会给予帮助和支持。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 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意义。
3.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 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2. 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团队协作的实践和体验。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2.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意义。
3. 激发学生团队协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团队协作的意义。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
2. 讲授知识点: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3. 实践体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团队协作的意义。
4. 分享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并积极参与团队协作。
第二章:诚信做人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诚信做人的意义和方法。
2. 遵守诺言和履行承诺的表现和意义。
3. 责任感和自尊心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1. 诚信做人的意识和行动。
2. 遵守诺言和履行承诺的态度和行为。
3. 责任感和自尊心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诚信做人的情感和行为。
2. 引导学生遵守诺言和履行承诺的表现和意义。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3、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留有弹性空间;版式设计生动
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注重活动过程的完整性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 “教材 ”为 “学材” 。如第二课的辩
论会,在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以方法角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
2、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在集体生活中启责任感。
3、体会集体的力量是我们做事成功的保证。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重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2体会集体的力量是我们做事成功的保证。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制定计划,激励践行。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订 争创优秀班集 体行动计划”,并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努力为班集体争荣誉。
我为班级争荣誉 热爱班集体 维护集体荣誉
(诚实、正直)
主备人
王怀阳复备人
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课)2课时
授课日期
课题
第二课《快乐的集体生活》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集体有纪律 自觉遵守纪律 不遵守纪律批评、劝阻
主备人
王怀阳
复备人
学期总第课时
本单兀(课)3课时
授课日期
课题
第一课 《我们是一个集体》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认识班集体,了解班集体的组成。
2、认识集体有纪律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年级品社下全教案
进一步巩固、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会画路线图并尝试按照别人画的路线图确认和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地点。
板书设计:
2、校外探路
熟悉校外路线
设计安全路线图确保交通安全
绘出学校平面图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3、出行的学问
授课日期
2016年
月日
进度
2、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路。
教学重
难点
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教师导航
活动一、
一、让我来考考你
1.老师出示收集的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学生相互考考对方。
二、“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
1.激趣,引出“探路特别小队”
看图辨析,辨别哪些人遵守了交通规则,哪些人违反了交通规则。
课时计划
学习活动
教师导航
创意、有意义的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活动二、
一、交通安全知识“小小擂台赛”(每个小组出一组题考其他组同学,比比哪组答对最多)
二、走近交通秩序情况实录
1.学生介绍展示记录表(依据P74表格记录)
2.老师放拍摄的交通秩序情景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3.生汇报
4.小组分角色模拟表演游玩的路线
了解平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让学生了解怎么看图例和图中的方向。
课时计划
学习活动
教师导航
二、说说你的发现:(如:指向标、动物图画图例、蓝色表示。。。为下节课自己绘制平面图铺垫)
活动三、
一、明确任务(画学校平面图)1-2分钟
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
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念。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和帮助他人,增强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尊重他人第1课: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第2课:尊重他人的劳动和成果第二单元:合作与分享第3课: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第4课:学会分享,体验快乐第三单元:遵守规则第5课:遵守校规,做个好学生第6课:遵守法律,做个好公民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贡献。
4. 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2. 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讨论的案例素材4. 视频素材:用于辅助教学的视频素材5. 作业练习:用于巩固教学内容的相关练习题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尊重他人(2课时)第1课时:第1课,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第2课时:第2课,尊重他人的劳动和成果2. 第二单元:合作与分享(2课时)第3课时:第3课,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第4课时:第4课,学会分享,体验快乐3. 第三单元:遵守规则(2课时)第5课时:第5课,遵守校规,做个好学生第6课时:第6课,遵守法律,做个好公民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合作和遵守规则。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不一样的社区》教案鄂教版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请填写社区的定义、组成部分和功能。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区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社区的基本概念:学生将能够明确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和设施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掌握社区的功能:学生将了解社区的各种功能,包括居住、生产、生活、休闲等,并能够理解这些功能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4)培养良好的社区意识:学生应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关心社区事务,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
2.教学难点:
(1)社区功能的理解:学生可能对社区的具体功能认识不足,难以理解社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社区成员责任与义务的区分:学生可能对社区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区分不明确,难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良好社区意识的培养:学生可能缺乏实际参与社区活动的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答案:正确
4.简答题:请简要描述社区的功能。
答案:社区的功能包括居住、生产、生活、休闲等。居住功能是指社区为居民提供居住场所;生产功能是指社区为居民提供生产场所和条件;生活功能是指社区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和设施;休闲功能是指社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
5.论述题:请谈谈你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和设施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多种功能,如居住、生产、生活、休闲等。社区成员应当尊重他人,关心社区发展,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发展做贡献。社区意识是指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关心社区事务,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
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
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第一章:亲情的重要性1.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心,增强家庭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引入亲情的概念,解释亲情的含义。
通过故事、案例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鼓励学生为家庭做贡献。
1.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对亲情的珍视。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经历,互相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家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友情的重要性2.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友情的含义,认识到友情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入友情的概念,解释友情的含义。
通过故事、案例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友情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友情的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对友情的珍视。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情经历,互相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友谊的场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三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3.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2 教学内容:引入尊重他人的概念,解释尊重他人的含义。
通过故事、案例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不同和特点。
3.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对尊重他人的实践。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尊重他人的经历,互相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场景中尊重他人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第四章:团结合作的重要性4.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含义,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教案字数:7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关系,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道德问题,并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品社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品德和社会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出品德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品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探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一些道德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如果看到有人在街上扔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教育他们保护环境?3. 实践:通过校园活动或模拟情景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解决一些具体的道德问题。
4. 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到的内容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加深学生对品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情况。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反思和总结的方式,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正确的掌握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PPT、投影仪、小白板等。
七、黑板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道德问题。
八、教后反思本堂课主要通过展示、讨论、实践和反思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关系,并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道德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讨论热烈,参与度高。
通过课后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的方式,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了较好的掌握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下品社教案
三下品社教案一、教案概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素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念,本教案将以“三下品”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认识“三下品”的概念和内涵,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4.通过互动合作、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介绍“三下品”的概念和内涵。
分别解释“好品德下品”、“好知识下品”、“好技能下品”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品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思考一些典型案例中的“三下品”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违反交通规则、作弊行为等。
3.团体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三下品”问题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影响。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就如何避免“三下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有义务劳动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三下品”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5.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爱与责任感。
可以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家庭、学校、社会的爱和感恩之情。
四、教学评价1.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循“三下品”原则,观察学生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2.作品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创作活动,如写作、绘画、摄影等,评价学生作品中是否体现了“三下品”的概念和内涵。
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品社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该课程从三年级起开设到六年级,与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和“历史与社会”课程相承接。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科书是该课程教科书的起始册,它前承“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开启“品德与社会”课程全部的学习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生活德育的理念,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启蒙教育作为本册书的重点,现对该册教科书做出介绍。
一、编写意图(一)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5个单元主题,即:“夸夸我自己、温暖的家、我爱我们的学校、家乡的山山水水、有趣的家乡风情。
这5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突出教育的基础性。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因此,该册的内容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主题2我爱我的家人》教案上海科教版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的实践。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作业反馈:
-在批改阅读理解作业时,注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指出学生在理解上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在批改思考题作业时,注意学生对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爱和责任的重要性的理解,指出学生在回答上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在批改实践任务作业时,注意学生对家庭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指出学生在实践中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2.指出问题:在批改作业时,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理解错误、表达不清等。
3.给出建议: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4.鼓励优点:在批改作业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5.定期反馈:定期与学生进行作业反馈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支持。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家人的付出和家庭的重要性。2.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3.培养家庭责任感和亲情观念。
难点:1.学生对家人付出的理解和感受。2.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3.形成家庭责任感和亲情观念。
解决办法:1.通过家庭故事分享,让学生感受家人的付出,引发共鸣。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练习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3.利用家庭任务清单,引导学生承担家庭责任,增强家庭观念。
人教版三年级品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品社教案【篇一:三年级品社教案】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第一单元1、家人的爱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体会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
2、知道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养育和培养。
3、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录像、图片、采访家长等。
学生:照片、小玩具、搜集亲情故事等。
活动过程: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播放家人关爱孩子的故事。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揭题:孩子们说的可真好!是啊!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是真诚而无私的。
其实,在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也同样关爱着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回味——(出示课题:家人的爱)活动二话亲情,感受家人的爱。
1、师展示照片讲父母养育儿女的故事。
2、学生拿出带来的照片、玩具等进行同桌交流。
3、请学生上台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板书:养育。
)小结:看着这一张张充满爱意的照片,让我们感到家人养育我们是多么的辛劳啊!活动三:品亲情,体会家人的爱。
1、出示课件:一个个“爱”字,一个个“亲情果”。
点击树叶弹出“品亲情”。
2、学生边摘果子边答题。
①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
②从出生到现在家人给你做的饭菜有多少,你算得清吗?③这么多年爸爸妈妈每天叮嘱你“上课要认真,过马路要小心”的话有多少遍,你能算得清吗?3、播放采访录像。
(家人解答给自己孩子取名字的含义)(板书:期望)小结:一个小小的名字,一顿顿可口的饭菜,一句句温馨的话语都渗透了家人浓浓的爱,我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是多么幸福啊!4、出示课件: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培育自己孩子的小片段。
(板书:培育)小结:这一幅幅画面,饱含着家人浓浓的亲情,家人对孩子的培育真是费尽苦心。
这样的事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很多,你们能互相说说吗?5、学生小组交流家人培育自己成长的亲情故事。
小结:孩子们能把家人的爱点点滴滴记在心里,这让老师感动,相信你的家人也一样会感动的。
6、现场采访小结:多好的家人啊,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他们付出了心血,操碎了心,孩子们就让我们共同朗诵一首诗《家人的爱》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吧!活动四: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三年级下期品社计划及教案
2018年_±—期三年级品社教学计划班级:57 任课教师:彭继晖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单元简介: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内容而设置的。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实际生活中,中年级的孩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深刻,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主题一时光老人对我说教学目标:1、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重点: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分钟能做什么第二课时谁把时间偷走了活动主题二我有一把金钥匙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3、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教学难点: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锦囊妙计第二课时记忆快车第三课时身边的学问活动主题三今天我进步了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期待自己的成绩能不断取得进步;2、知道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作学习档案,鼓励自己有计划地学习。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的快乐,期待自己的成绩能不断取得进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能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作学习档案,鼓励自己有计划地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今天又有新发现第二课时每天进步一点点第二单元家庭因我更美丽单元简介: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 设置的。
三年级(下)品社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与课时备课第一课时:一分钟能做什么活动目标:随记与反思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要合理运用时间。
活动准备:物质资料准备:课件、学生的课前调查表和生活记录表,呼啦圈、短绳、皮球等。
学情分析:活动过程:一、课前感知学生课前调查表和生活记录表,呼啦圈、短绳、皮球等二、课中体验1、主题切入,唤醒生活(一)、动画导入,感知一分钟1.先播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画片《狮子王》一分钟。
突然,画面消失。
学生焦急等待一分钟。
教师接着进行现场采访,形成前后对比,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快慢。
2.交流:你对等待的一分钟和看动画片的一分钟,分别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2.活动引领,体验生活(二)、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活动一:“全体总动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一分钟展示会,跳绳、跑步、写字、画画等,然后学生汇报:我一分钟能(),并进行小组活动,交流自己的收获。
活动二:“争当小主播”,汇报课前调查的成果。
1.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我的小调查妈妈的职业是(),她一分钟能()爸爸的职业是(),他一分钟能()(),一分钟能()2.老师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拓展认识。
会计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
铅笔厂一分钟能生产铅笔1600枝。
喷气式客机一分钟能飞行18千米。
3、合作交流,感悟生活3.谈活动体会。
(三)、情境感染,感受一分钟情境一:CAI放映《珍珠港》影片中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重伤兵的录像。
1.讨论观后感。
(板书:时间就是生命)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
3.算一算:如果你们每天浪费一分钟,那么1年、10年、一辈子浪费的时间是多少。
情境二:比一比,哪个小组成员最先系好红领巾。
评选“又快又好”的优胜小组。
1. 交流:他们为什么取得了胜利。
(小结:时间就是胜利)2. 拓展交流: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时间就是胜利。
情境三:CAI展示火腿肠工作流水线、田径比赛、考试场景等图片。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传统文化——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学习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教学资源。
2. 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材料。
3. 学生参与互动的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
2. 引导学生分析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如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等。
3.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选择一个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三、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展示活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元素,并解释其意义和价值。
3. 全班同学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四、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传统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和影响。
2. 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持兴趣和热爱,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的作文。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传统文化相关的博物馆或展览,拓宽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
三年级品社教案-下册第一章:家庭亲情1.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的组成和亲情的含义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家庭的了解和感受讲解家庭的组成:父母、兄弟姐妹等探讨亲情的含义:亲人之间的爱和关心分享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的方式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亲情体验制作亲情卡片:让学生写下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并装饰成卡片第二章:友谊与分享2.1 学习目标: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2.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经历讲解友谊的重要性:朋友对我们的支持和影响探讨分享和合作的意义:与他人分享快乐和帮助他人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朋友和友谊故事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他人分享和合作的情境第三章:尊重与包容3.1 学习目标: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3.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尊重和包容的理解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探讨包容的意义:接纳他人的不同和缺点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尊重和包容他人的经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不同情境下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行为第四章:责任与担当4.1 学习目标:理解责任的意义学会承担责任4.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责任的理解和经历讲解责任的意义: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探讨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成长和进步的关键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承担责任的情境第五章:感恩与回报5.1 学习目标:理解感恩的心态学会回报他人的帮助5.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经历讲解感恩的心态:对他人给予的感激和珍惜探讨回报的意义:以行动表达感谢和帮助他人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感恩的经历和回报的行动制作感恩卡片:让学生写下对他人帮助的感激之情,并装饰成卡片第六章:诚信与信任6.1 学习目标: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学会建立信任关系6.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讨论诚信和信任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教材的分析和总体设想第一单元由3课组成。
它们的教学内容有交叉和重叠,兼顾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发展目标,但各有重点。
第1课表现和阐述公共秩序“是什么”,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公共生活的秩序以及维护秩序的规则,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解和发现公共秩序的基本方法;第2课涉及4种公共秩序以及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但重点在于阐明公共场所“为什么”要讲究秩序,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秩序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倾向;第3课侧重于呈现“如何”维护公共秩序的内容,旨在启发学生学会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以实际的行动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其中,第1课在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秩序“是什么”的同时,融合了“怎么发现”公共秩序的指导;第2课在启发学生体会公共场所“为什么”讲秩序的同时,又进一步表现了公共秩序“是什么”,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地认识公共秩序;第3课在组织学生学习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同时,再一次对公共秩序“是什么”进行了概括和提升。
维护公共秩序的主题在3课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内容的深度在逐渐加强,学习的难度在逐渐提高(从感知理解提升到情感体验,最终落实到行动)。
教材在内容安排和教学目标设定上大体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
第二单元由3课组成,涉及公共安全的3个重要领域。
第1课在引导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及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发展其社会意识,具体内容包括:消防部门为实现快速灭火和预防火灾而采取的措施;社会各方在消防工作中相互配合的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相互关爱;公民个人力所能及的一些防灾减灾的方法。
与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同的是,这部分内容不再突出个人在火灾中的逃生技巧和家庭防火常识,而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引导学生去认识各种消防设施和消防标志,了解其用途,掌握其用法,形成爱护公共场所(包括学校)的消防设备的意识,养成留心观察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的习惯,学会在发生火灾时听从指挥,沉着、快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地带。
第三单元第1课和第2课以防治传染病为主题,旨在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危及公众生命和健康,防治传染病就是维护公众利益。
依靠个人的力量,不足于防治传染病。
政府、公共卫生保健机构、公民协同努力,才可能有效防治传染病。
科学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基本策略:一是消灭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课时安排(仅供参考)第一单元维护公共秩序1、公共场所讲秩序教学目标1、知道那些地方属于公共场所以及公共场所的种类和功能,感受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
2、知道调查方法、途径,调查中有关注意事项。
3、对于公共场所的规则产生深入探究兴趣,能以大胆积极的态度进行调查。
4、在调查过程中遇到困难能自己想办法克服、解决。
5、收集整理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向他人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6、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并做到大胆、积极地向他人请教和交换意见。
7、合作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执教日期:第一周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爸爸妈妈经常带你去哪些地方?去那里干什么?师: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去公园游玩,去商场、超市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图书馆查资料,去展览馆参观……这些地方都是公共场所。
(板书:公共场所)2、观察图片,了解公共场所的种类。
(p3、4页)(交通型、娱乐型、观赏型学习型、商业型、公益服务型、集会型)3、比较图片、谈谈感受(有序与无序图片)书上p2-3页4、补充课题:(板书:讲秩序)5、揭示课题公共场所讲秩序二、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
师:不同的公共场所有不同的规则,我们怎样来维护这些公共场所?随笔: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通过配对练习(可重复选择)使学生明白公共场所的种类,并且知道图片的公共场所属于哪类,从而进行判断。
通过强烈对比,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混乱的秩序带来的危害和严重的后果,良好的秩序是人们共同安全生活的基本保障,在学生的言谈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引发学生对良好秩序产生安全感,舒适感与美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的兴趣。
第二课时执教日期:第一周一、激发调查探究欲望1、出示图片p6—p7页这三幅图告诉我们哪些调查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调查方法?你们决定采用哪种调查方法?(教师板书,归纳各种方法)2、调查时我们要注意哪些事项?(教师板书,归纳整理)二、分工合作,明确任务。
1、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前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书p4页,你发现了什么?2、教师对每小组调查任务做好记录。
姓名调查地方3、调查相同地方的小朋友成立一个“专家小组”。
三、教师给学生鼓劲,让学生充满信心。
1、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将进行最佳调查员评选。
由你所采访的对象给你考核。
2、教师总结:小朋友,预祝大家能顺利完成这次调查任务。
随笔:本课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明白自己承担的任务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或者是自己有一定能力完成的,不要盲目确定任务。
教学时,学生自己能通过书上小朋友的回答,感悟到他们对自己熟悉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样最好。
如果学生不能感受到这点,教师可让学生读书上小朋友说的话,加以点拨,这样,在小组中确定任务时就有方向,有目标。
调查的内容一定从社会实际出发,书上的大剧院对郊区的小朋友是不大可能进行采访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公共场所。
我在小组讨论时巡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样,做到心中有数,能更有的放矢地指导。
小组分工,确定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生活中自己解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给小朋友有个伴,特别对胆小的同学来说,有几个同学一起去更有信心,更大胆,能更好完成调查任务,对调查工作有很大帮助。
第三课时执教日期:第二周一、汇报交流调查结果1、师:你调查哪一种公共秩序,在那里,为了维护秩序,大家要遵守哪些规则?你使用了哪些调查方法?请你向大家报告你的调查结果。
2、“专家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二、制作调查报告出示调查报告的版式。
(本p8页)三、展示评选调查报告1、出示评选要求。
(1)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2)排版合理,恰当。
(3)规则和秩序详尽。
2、宣布最佳调查报告。
四,谈谈调查心得。
1师:刚才我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份调查报告,请你向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或收获,好吗?2教师总结。
随笔:让学生和小伙伴一起完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小组合作精神。
学生交流心得时,我暗示学生回家把收获或感受写下来,为学完本单元时写调查心得作准备。
倾听孩子交流时,发现有些孩子因胆小造成调查失败或退缩的学生,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究,不要有顾虑,遇到困难或拒绝要有心理准备。
对顺利完成任务的学生要肯定,及时表扬。
2、各种各样的秩序第一课时:先后有序执教日期:第二周课时目标:1、知道有些公共场所讲究先后有序,认识到破坏这种秩序的不良后果。
2、认识一些不断改进、维护秩序的措施。
3、理解某些特殊情况可以不按先后秩序行事的理由,有关心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意识。
面对特殊状况或特殊群体会用特殊对待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游戏导入,轻松入题1、游戏:组织6人小组,每人有一个乒乓球,哪个小组先把6个乒乓球装进瓶口只有乒乓球大小的玻璃瓶的为胜利小组。
2、介绍游戏经验或体会3、出示课题。
二、观察生活,明白道理1、上节课我们调查了公共场所,了解了不少公共场所的规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场合需要遵守先后有序的规则?2、读读课本(P10—P11):教材上给我们展现了那些公共场所?人们都在干什么?你知道那里的活动规则吗?学生交流(要点:先来先办、先下后上、先出后进、先里后外、先外后里等)教师融入学生的讨论,适时介绍一些实例。
实例:12月4日晚10点04分,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内,一名大连籍女子在等候地铁时,被急于登车的拥挤人群挤下站台,当场被驶入站台的地铁列车轧死。
据此间公安机关的进一步调查认为,是人流拥挤直接导致了这一悲惨的意外事故发生。
小组讨论:还有那些场合要按一定的先后次序行事?为什么?请你们小组合作演一演,如果不按先后次序行事结果会是怎样?三、借助录像,提高认识1、录像:家长带学生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的全过程。
2、读读课本(P12):了解银行不断完善维护秩序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
议一议:银行人多的时候不排队会是什么结果?多窗一队为什么比一窗一队更合理?为什么取号等候又比多窗一队更合理?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公共场所维护先后秩序的方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化?四、辨析讨论,明白“特例”讨论:1、遇到下列情况是否也要做到先后有序?为什么?a、消防车在去救火时,不可以乱闯红灯。
()b、排队上车时,可以照顾年纪大的和残疾人士先上车。
()c、为了给自己的爷爷抢座位,可以不排队先挤上车。
()d、重伤病人到医院看病也必须排队看病。
()2、还有哪些情况需要特殊对待?为什么?随笔:让学生了解银行为了维护秩序进行不断完善的措施是本课的难点,借助录像的影像使平时很少去银行的学生了解银行的功能、操作顺序以及顾客的活动环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银行维护秩序的措施在不断地完善,秩序变得更有人情味更合理了,顾客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服务,主动配合。
“问一问、说一说”环节可以让学生问、学生答,如果都答不上来可以作为作业做课后调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进一步理解和体会维护公共秩序的根本目的。
第二课时:保持安静,减少噪音执教日期:第三周课时目标1、知道有些公共场所要求保持安静或低声说话,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这是文明素养的体现。
2、知道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更好地解决公共场所的声音干扰问题。
3、能注意在某些场所不大声说话,并能为解决小区和校园等公共场所的喧闹问题提出建议。
教学设计一、播放录像,导入课题1、录像播放:在剧院中观看电影前,学生们在座位上等候时的不同表现。
2、让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
二、观察生活,明白道理1、在前面的课上我们调查了公共场所,了解了不少公共场所的规则,不同的公共场所对安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你知道吗?4、读读课本(P14):教材上给我们展现了那些公共场所?人们都在干什么?请一个小组交流表格上需要保持肃静的公共场合,说说为什么?5、议一议:多媒体出示课本(P16)中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锻炼身体的老人,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附近的居民,你又会怎么办?有什么办法既让老人开开心心锻炼身体,又让附近的居民安安静静休息?三、了解信息,提高认识1、问一问:多媒体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看了这个规定你有什么想法?2、现在手机给我们的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在一些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手机的铃声会影响别人,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四、联系校园实际,制定班级公约。
2、制定班级公约,全班同学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