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建设规划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公园建设规划技术要求

一、地质公园边界规划技术要求

确定地质公园规划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应依据以下原则: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划定风景区范围的界限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划定边界线:

选择比例尺大小1:10000—1:5000地形图上标出边界红线,便于勘测划界;边界划定顺其自然,以现有明确的地形标志物为依托,如山头、山峰、山脊线、河流汇聚点、道路汇聚点等,确定地理界标、桩标点,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立界桩、边界标识牌,使边界得以清晰的控制。

界桩通常在界线上每100~200m处或转折点处设一桩;边界标识牌位置,通常设在与界线交叉的路口附近,或明显的地形地物界线折点处,两牌间隔距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5~10km设置边界牌一块。地质公园面积较大,边界线长,规划设计可考虑建立边界林带,宽度宜为20~100m内。

边界标识牌文字包括:地质公园全名称、批准设立本公园的机关、批准时间等,标准字体阴刻。界牌设立要保证坚固能长久耐用,通常用天然石材,规格为×~×为宜。界桩上文字可用地质公园简称,标准字体阴刻,用条形石制作埋设,地面部分不小于。

2、确定外围保护区范围:

在1:5000—1:10000地形图上标明地质公园的外围保护区界线(面积不大的地质公园,也可在1:10000—1:5000地形图上标出,并确定外围保护区的重要界标点,如村庄、高速公路、铁路等。

3、地质公园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状况,可跨越行政区划,与行政区划不能混淆。

二、地质公园保护规划技术要求

1、地质遗迹分级保护方案怎样确定特级、重点和一般每级保护区内游客的进入程度、保护措施的采用规划要求的深度;车辆处理游览设施和服务设施安排

在建设规划中,根据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应提出地质遗迹分级保护方案,一般可分为特级保护、重要保护和一般保护三个等级,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案。

特级保护区的划定及其保护方法:

将最需要保护的(最典型、最稀有、最有科学价值和容易受到人为破坏的)地质遗迹所在地块列为特级保护区。严格划定保护区范围,除科研需要经主管机关批准外,禁止游人靠近、触摸;要提出隔离保护措施,必要时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如玻璃罩、玻璃屋、隔离室以及参观廊道、展示柜、保护馆(埋藏厅)等;要有效果图、防护设施选型方案、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重要保护区的划定及其保护方法:

将具有很高景观和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区域列为重要保护区。重要保护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宜控制游人进入数量,可以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要划定参观界线和参观路线,选定排队路线,设定景观平台和护栏,通过参观路线和参观节点、廊道来限制游客数量;基本设施要有效果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可按规划建设必要的旅游设施,建设中注意保护地质遗迹露头和生态环境。

一般保护区的划定及其保护方法:

考虑地质遗迹形成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需要更大的范围划入,将这个范围列为一般地质遗迹保护区。游客可进入游览,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通过游线组织和游憩节点的安排限制游客游览空间;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

2、地质遗迹的分类保护方案分类依据

分类保护方式及其技术要求

对不同类型的地质遗迹,根据其脆弱性、易折损性的不同,在规划中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

3、地质遗迹保护界线的划定

地质遗迹保护区一般都包括在地质公园的界线之内,需要专门设立边界进行保护。在比例尺大小1:10000—1:5000地形图上划定核心保护区、重要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的红线,核心保护区、重要保护区等游客可能到达的界线上要设立保护牌,注明保护内容和保护等级,为了与公园界牌相区别,保护区界牌统一采用黄色板、红色字。特级或一级保护以及有时还需设立隔离措施,以引导游客在外观赏不能入内。隔离措施格局不同情况和面积采用不同的方式,面积较大的可在起边界线上用金属或石砌栅栏隔离;保护范围较小的点或线,可用透明板或玻璃罩隔离。

外围保护区在比例尺大小1:10000—1:5000地形图上标明其边界,并在重要地段设立一些界牌,提醒人们保护的内容。

三、解说系统规划设计技术要求

1、主碑

地质公园主碑是公园的主体形象标识,所有公园必须设立。一般设在公园门区主入口处,使其处于突出和中心的位置。要求反映公园主题,与地质公园的性质和景观特征相符,有科学内涵和地方文化特色,与环境相协调。

主碑的基本尺寸应与人的尺度数量相近,与周边环境尺度相协调,一般情况下,其高度最小尺度至少要高于2m,不宜超过20m;宽度不宜超过6m。以天然石材为宜,切忌采用水泥仿石建碑。

正面为园名,为相关部门批准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世界级和国家级要求中英文对照名,也可增加刻制该地质公园的圆徽;碑文一般为阴刻,字体宜采用书法家的行书。背面或侧面,简明介绍公园概况,主要包含地质公园的主要遗迹和景观特色、建园的过程和园区的范围等,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的说明文字要求中英文对照,单个字尺寸不宜小于3cm×2cm。

2、副碑

地质公园若包含多个园区,可设置副碑,副碑比主碑明显略小。

3、地质博物馆

(1)功能要求及其构成:地质博物馆应具有科普展示功能、信息服务功能、游客服务功能、馆藏及技术研究功能、行政管理功能。地质博物馆应由序厅(一般安排公园的全景模型)、演示厅、资料室、办公和管理用房、游客服务设施等部分构成。根据馆藏丰富程度和不同的展示手段及投资规模,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实物展示、模型、图文解说、科普演示、演示厅、4D影院等。

(2)选址、容量与空间:容量测算至为重要,容量决定博物馆的体量、空间和投资额度。博物馆的容量与地质公园的容量有很大的关系,然后是各种功能房厅的容量。博物馆选址应充分考虑人流路线规划,可供建设土地空间、人流空间与展览陈列空间规划等因素。

(3)建筑:建筑外观要反映地质公园的主题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简洁大方,崇尚自然,与自然环境协调,建筑外墙切忌采用水泥仿石材料。色彩、材料、体量、尺度等。

4、解说牌、指示牌、警示牌、公园图文信息牌等。

指示牌应用自然材料,其建筑尺度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警戒性指示牌文字要精炼,在合适的距离能快速阅读,最好用水平或垂直的单根木头制作。

导游图:

在显着位置设立反映公园旅游景点分布和游览线路的导游图。尺寸可根据园区的景点数量、范围和门区的环境确定,以方便游客为准。在较大的地质公园或园区,在游览的节点上或途中,还安排设立中小导游图,并表明游客此时的位置,方便游客识别。有必要时,也可在图上附上典型精美的景观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