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和不识字对幼儿阅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和不识字对幼儿阅读的影响

案例:

今天我开展了“划圈圈的小小鸭”的阅读,孩子在阅读中兴趣很高,学习的自主性也很强,但发现那些识字的孩子都循规蹈矩的阅读图书上的文字,其中,张铭宸在阅读第一张图片时讲到:“鸭妈妈生下了六个毛……”后面两个“茸茸”不认识,他就讲不下去了,给卡住了,而班上一位不认识汉字的超超却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创造性的表达,其中他讲道:“鸭妈妈生了六个毛茸茸的小黄鸭。小动物都来祝贺它,鸭妈妈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反思:

从这个案例中使我产生了一个深深的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日俱增,小学对孩子的识字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幼儿园就出现了一批识字族。

从孩子的阅读来看,识字的孩子对图书阅读的兴趣和理解似乎优于不识字的幼儿。但通过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的仔细观察,我们感到,识了一定数量的字的幼儿在阅读中对画面的关注减少了,对画面中直观形象的想象以及依据图书中故事发展的线索进行补充想象的概率

也低了。尤其是那些识字还不多的幼儿,在阅读中一旦遭到不认识的但又是关键性的字或词,他们常常表现为被“卡住”,在讲述的过程

中断断续续的,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更谈不上幼儿的创意表达。不会主动依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性学习。

识字的幼儿和不识字的幼儿阅读究竟有何不同?识字量的多少对幼儿的图书观察、想象、理解有无影响?识字对阅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识字的幼儿更多关注的是来自文字的信息,往往一拿到书就逐字逐句进行点读,他们阅读后,头脑中对画面特征的表象是模糊的,他们往往受文字的束缚,对画面的想象性较差,在编故事和想象人物对话时常常直接念书上的文字。

识字量少的孩子,他们主要接受来自图画的信息。而图画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能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唤起幼儿对所视对象的兴趣和情感,有利于记忆。由于不受文字的束缚,往往看图仔细,想象丰富,能编出拟人、夸张的故事。

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绝对地反对幼儿的识字,因为识字确实有助于幼儿对阅读的理解。我觉得,我们应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的共性特点和识字的“个性”状况,有针对性的为幼儿选择和提供适宜于发展的读物并加以适当的指导。一般来说,对于科普类的读物,适宜选择有文字注释的,这样能充分发挥幼儿识字的优势,使之迅速、准确的获取信息,增长科学知识,而若以开发想象力、增强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则应尽量选择无文字或少文字的童话故事读物,使幼儿能凭借自己的观察、想象和理解。即便是一些有文字的故事书,我们也可引导幼儿撇开书中文字的局限,学编故事的不同开头、过程和

结果,并给故事定不同的名称,以充分挖掘图画书的不同功效。同时也应努力引导幼儿在文字和图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目的的启发和指导识字幼儿去观察、分析、理解画面提供的信息,掌握有效的图文对照的阅读策略。

总而言之,即使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图仍然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它、利用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