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社会经济发展数据:10-9_城市燃气用气户数和供气总量(2016-2018)

合集下载

吉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05-022012年,面对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我市“十项攻坚”中心工作,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积极态势,为“三年看吉林、实现新跨越”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①2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7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07.5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979.8亿元,增长10.2%。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0:50.5:39.5调整为10:49.7:40.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6244.2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948.2美元。

地区生产总值注: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9.6亿元,增长5.9%;全市一般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19亿元,增长16.7%。

2012年,全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财政支持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达到284.9亿元,增长13.3%。

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60.6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缴税金103.3亿元,同比增长12.2%。

完成民营增加值1132.4亿元,同比增长8.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6%。

各项民营指标均超额完成“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任务,连续第六年荣获省民营经济腾飞竞赛先进市称号。

2012年末,我市私营企业达到20715户,同比增长11.49%;工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业户13.2万户,同比增长10%。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吉政发〔2016〕23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吉政发〔2016〕23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吉政发〔2016〕2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现将《吉林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2016年5月23日吉林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部分城市重污染天气频发,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吉林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吉政发〔2013〕31号),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重拳治理雾霾,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大气污染治理新成效,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2020年年底前,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各市(州)政府(包括长白山管委会及梅河口市、公主岭市、珲春市政府,下同)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阶段达到292天以上,力争提前一年达到国家目标要求。

(详见附件1)———2017年年底前,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梅河口市达到目标要求。

———2018年年底前,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达到目标要求。

———2019年年底前,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公主岭市达到目标要求。

吉林社会经济发展数据:9-9_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情况(2016-2018)

吉林社会经济发展数据:9-9_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情况(2016-2018)
9-9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情况
项目
2016 2017 2018
现住房建筑面积(平方
28.7
29 30.6
使用面积(平方米)
本住户居住空间样式(%)
100
100
100
单栋楼房
3.03 1.86 2.54
单栋平房
14.93 14.67 8.3
三居室单元房
10.58 10.26 12.13
2
主要炊用能源状况(%)
100
100
100
柴草
6.98 7.24
4
煤炭
3.65 3.05 0.52
罐装液化石油气
30.93 29.71 28.47
管道液化石油气
1.39 1.47 1.48
管道煤气
5.77 5.14 2.49
管道天然气 电 燃料用油 沼气 其他 无炊用行为
32.64 18.41
33.19 20.01
46.45 16.05
0.08 0.15
0.04 0.15
0.17 0.37
卫生旱厕
3.11 3.16 1.34
普通旱厕
14.03 14.05 6.13
无厕所
0.88 0.94 0.06
住户厕所使用情况(%)
100
100
本住户独用
96.75 96.68 99.11
几户合用
0.46 0.45 0.51
公用厕所
2.79 2.87 0.38
住户洗澡设施情况(%)
100
100
100
二居室单元房
58.1 59.66 65.1
一居室单元房
9.28 9.49 10.33
筒子楼或连片平房

吉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突出发展主题,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改革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民生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0.6亿元,增长1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896.0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710.2亿元,增长14.4%。

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1.4:49.3:39.3调整为10.8:49.8:39.4。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478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6263美元。

地区生产总值表1:单位:亿元2010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1800.6 12.3第一产业194.4 3.8第二产业896.0 12.5 工业766.6 13.5建筑业129.4 7.1第三产业710.2 14.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38.5 16.8批发和零售业124.2 9.2住宿和餐饮业40.1 19.0金融业43.0 9.9房地产业66.8 11.4其他服务业297.6 16.5注: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财政收支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市财税部门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实施加强税源监控、深化社会综合治税、开展税收联合稽查等措施,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92.2亿元,增长22.1%;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73.2亿元,增长20%。

面对减收增支的双重压力,大力调整支出结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213.8亿元,增长29.8%。

2017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28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2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012.85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6846.88亿元,增长7.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10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8311美元),比上年增长6.0%。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9.3:45.9:4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36.9%和56.2%。

图1:2013—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2:2013—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905.8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7%;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99.8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以上年为100,下同),比上年上涨1.6%。

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5,上涨1.5%;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上涨1.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7.9,下降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3.1,上涨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3.4,上涨3.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4.7,上涨4.7%。

表1: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年=100全年全省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210.82亿元,比上年下降4.1%。

其中,完成税收收入853.95亿元,下降0.9%。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725.72亿元,增长3.1%。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0.80亿元,增长10.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9.22亿元,增长2.0%;节能环保支出115.12亿元,下降5.7%;教育支出508.09亿元,增长1.7%;住房保障支出128.04亿元,下降6.2%;农林水事务支出554.77亿元,增长0.8%。

吉林省能源状况分析(全文)

吉林省能源状况分析(全文)

吉林省能源状况分析能源是国民经济进展的动力。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进展的规模水平对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进展、改善和提高RM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目前,能源短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从吉林省能源产业的现实进展水平来看,能源产品自给能力不足,低级能源产品消费比重偏高,是制约国民经济快速进展的突出因素。

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节约型社会,把社会进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轨道。

一、吉林省能源资源状况吉林省能源资源种类较多,资源较丰富的有石油、天然气、水力发电等。

油母页岩更为丰富,有一定储量。

只有煤炭资源不足。

“九五”以来我省能源工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勘探开发利用等领域和探明储量及生产能力的增加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能源工业体系。

我省现已探明的能源资源保有储量20.39亿吨(折标煤14.56亿吨),仅占全国的0.23%,已开发利用10.8亿吨,尚未开发利用的工业储量仅9.6亿吨。

石油勘探工作近几年有所突破,石油地质储量3.72亿吨(折标煤5.74亿吨),占全国的4%,现已开发利用10%。

年产1000万吨,可采33年。

天然气地质储量30.9亿立方米(折标煤410.1万吨),微不足道,占全国的0.89%,只有少量开采。

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松花江和鸭绿江、图们江等流域。

全省水电装机容量500.81万千瓦,占可开发的60%,尚有200万千瓦潜力。

油页岩储藏丰富,初步探明蕴藏量为174.5亿吨,占全国的56%,居全国之首。

主要集中在松辽(吉林省部分)、桦甸、农安和汪清县境内。

总面积58155平方公里。

估量总资源量为2992亿吨。

目前,除桦甸等地有少量开发利用外,绝大部分尚待开发利用。

风力资源丰富,作为补充能源具有一定潜力。

据有关部门测算,风能有效蕴藏量为6920亿千瓦时/年,风能密度为60~70瓦/平方米。

GJ发改委已批准通榆40万千瓦风电厂建设项目,到20XX年,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厂,装机可达48万千瓦,年发电8亿千瓦时,目前风电一期10万千瓦的部分机组已投入商业运行,洮南、白城等地风电项目也在积极运作之中,估量还可形成10万于瓦风电场。

吉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吉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科学谋划、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协同推进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77.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50.1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17.39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09.52亿元,增长10.4%。

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省人均GDP达到31306元,增长13.6%。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2.2∶51.5∶3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67.1%和29.9%。

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219.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2%;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955.9亿元,增长30.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12.0%。

图1:2006—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10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7(以上年为100,下同),价格水平同比上涨3.7%。

其中,农村为104.1,上涨4.1%;城市为103.4,上涨3.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1,下降0.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2,上涨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8.6,上涨8.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4,上涨3.4%。

表1:2010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年=100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602.41亿元,增长23.7%。

中国城市天然气供气量及用气人口数量分析

中国城市天然气供气量及用气人口数量分析

中国城市天然气供气量及用气人口数量分析1、供气总量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用作城市煤气和工业燃料;但通常所称的天然气只指贮存于地层较深部的一种富含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气体,而与石油共生的天然气常称为油田伴生气。

2020年全国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共计133031.16万立方米,其中上海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为72900.00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的54.80%,占比最大;江苏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为7535.82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的5.66%;内蒙古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为6679.27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的5.02%;河北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为5958.67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的4.48%;新疆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为5296.98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储气能力的3.98%。

近年来中国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达15637020万立方米,较2019年增加了357610.3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34%,其中城市居民家庭天然气供气总量为3815984万立方米。

分省市来看,2020年北京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为1854130.00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的11.86%,占比最大;江苏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为1437793.73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的9.19%;广东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为1269926.89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的8.12%;山东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为1178044.54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的7.53%;上海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为899018.66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的5.75%。

从销售气量来看,2020年全国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共计15302771.08万立方米,其中北京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为1779490.00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的11.63%,占比最大;江苏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为1414415.74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的9.24%;广东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为1265063.83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的8.27%;山东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为1158075.90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的7.57%;上海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为867347.96万立方米,占全国城市天然气销售气量的5.67%。

吉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矛盾集中显现等诸多严峻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克难攻坚,砥砺前行,结构调整成果显现,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①2531.3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0.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36亿元,增长 6.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8.2%。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0.5:45.4:44.1调整为9.5:44.9:45.6,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形成“三二一”产业新格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652.4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599.2美元。

图1:地区生产总值(GDP)表1:2016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3%。

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9%;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2%。

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采掘类价格上涨5.3%;加工类价格上涨 1.5%;原料类价格下降5.7%。

图4 :农业2016年,全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按省认定数粮食总产量为423.2万吨,比上年增长0.04%。

其中,水稻总产量达到105万吨,增长1.9%;大豆总产量7.8万吨,增长14.7%;玉米总产量306.9万吨,下降0.5%。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亿元,可比价增长3.5%。

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28.1亿元,增长7%;完成林业产值13.8亿元,增长14%;完成牧业产值195.5亿元,增长0.1%;完成渔业产值8.8亿元,增长0.2%。

吉林省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吉林省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1987年3月24日)1986年,我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不断深化改革,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全年社会总产值为4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工农业总产值为321.9亿元,比上年增长7.2%;国民收入为189.8亿元,比上年增长6.6%;国内生产总值为229.O亿元,比上年增长8.O%。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市场更加活跃,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加巩固,为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一、农业1986年,我省农业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多方面增加对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投入,加强社会化服务。

特别是通过全省党政军民团结抗灾,抗洪抢险,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在大灾之年粮食仍然夺得了好收成。

全年农业总产值为77.O 亿元,比上年增长4.4 %。

粮食总产量特别是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但经济作物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1986年1986年比1985年增长%粮食1397.7万吨14.1 其中:水稻 174.3万吨-5.1 玉米 1016.4万吨28.2大豆 83.7万吨-7.5油料38.8万吨-19.7 其中:葵花籽31.1万吨-11.1麻类7256吨-42.9甜菜59.8万吨-31.9烤烟 1.1万吨-30.3园参6580吨27.3 林业政策进一步落实,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绿化事业的开展。

2010年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组图)来源:长春新闻网-长春日报2011年06月08日06:57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2011年5月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有序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十一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7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719.9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1356.4亿元,增长12.6%。

三次产业结构为7.6%∶51.7%∶4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64.1%、34.4%。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936元(按户籍年平均人口数计算),比上年增长14.8%,折合6635美元。

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63.4亿元,增长25.0%。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80.8亿元,增长26.8%,其中,税收收入141.1亿元,增长21.2 %。

地方财政支出382.9亿元,增长25.1%,其中,教育支出57.9亿元,增长2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1亿元,增长5.0%;医疗卫生支出25.6亿元,增长 6.6%;交通运输支出7.9亿元,下降0.6%。

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6.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6%,增幅比上年上升3.8个百分点,分八大类看,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的消费品价格比上年有所上涨,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的消费品价格有不同程度下降。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2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5%,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9%。

吉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02-15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奋力突破,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奋斗三年总量翻番”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增长。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按现价计算增长15.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32.9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85.5亿元,增长14.9%。

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6:44.9:39.1调整为15.2:45.6:39.2。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79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2159美元。

财政收支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5.7亿元,由于受增值税转型退税、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等多种减收因素的影响,比上年下降2.1%;全市地方级收入完成27.6亿元,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等收入增收较多的影响下,比上年增长10.6%。

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开发区建设2006年,高新区加快项目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高新区统计,江南新建区全年技工贸总收入完成147.5亿元,增长25.4%;工业总产值完成88亿元,增长25.7%;财政收入3.8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67.6亿元,增长62.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5亿元,增长73.7%;实际利用外资0.28亿美元,增长25%。

吉林经济开发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发展化纤纺织、精细化工和品牌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经济继续平稳增长。

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增长35.1%;固定资产投资66.3亿元,增长60%;财政收入3.3亿元,增长32%;工业总产值91.9亿元,增长20.9%;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内资42.6亿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0.33亿美元,增长62.9%;新增入区企业62户,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58项,其中工业项目12项。

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统计局•【公布日期】1989.03.14•【字号】•【施行日期】1989.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1989年3月14日)1988年,全省国民经济在改革中又取得新的成就: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外贸出口及对外经济技术联系进一步扩大。

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进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总的形势是好的。

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国民收入为2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O%。

但由于需求过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有所加剧,物价大幅度上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遵照中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我省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整顿公司,清理在建项目,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农业1988年,全省广大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发展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方针,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又有新的发展。

全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4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农业总产值为14O.9亿元,增长5.4%。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下降1.8%,经济作物面积比上年增长12.5%。

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下降6.4%,水稻、大豆面积分别增长3.3%和12.1%。

经济作物中,甜菜、烤烟、园参面积大幅度增长。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693.25万吨,比上年增产17.44万吨,增长1.O%,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作物也全面丰收。

全年种植业产值为100.O亿元,比上年增长5.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1988年比上年增长%粮食1693.25万吨 1.O其中:玉米1220.97万吨-0.9水稻224.38万吨O.17大豆102.64万吨 6.1油料35.43万吨O.5其中:葵花籽26.67万吨-9.3甜菜129.60万吨87.8烤烟 2.61万吨72.3麻类 1.79万吨54.3园参l.2O万吨28.2林业生产进一步落实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吉林省城市燃气综合分析

吉林省城市燃气综合分析

吉林省城市燃气综合分析(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简介1、国际经济情况联合国8日发布《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表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威胁,危机不断升级将引发严重的金融市场风暴,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进一步减缓。

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2.5%,低于去年2.7%的增速;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1%,与年初的报告相比下调0.1个百分点。

报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仍在金融危机后的困境中挣扎,主权债务风险继续上升,金融系统依然脆弱,失业率居高不下,政策空间受到政治和经济双重制约,且相互之间形成恶性互动。

特别是欧洲经济陷入困境,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大负面效应,预计欧洲经济今年将呈现零增长,欧元区经济则萎缩0.3%。

报告预计,发展中国家今年经济增长5.3%,低于去年5.9%的增速。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在中国和印度带领下,仍将高于其他地区,尽管这两个国家今年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经济增速今年能维持在4%左右。

报告指出,信贷流动不足导致消费需求疲软、财政紧缩阻止经济增长、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社会局势动荡以及银行业危机加剧金融部门去杠杆化,这些问题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负面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世界经济黄皮书》)指出,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

2011年全球经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PPP)的增长率为4.0%,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将增长3.8%。

《世界经济黄皮书》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主要面临八个不确定因素。

一是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缓解;二是发达国家没有就业的乏力复苏,再加上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很可能进一步放缓的预期,均会诱发新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主义;三是鉴于低利率有利于刺激投资、稀释债务、减轻偿债负担,故发达国家继续维持超低利率的可能性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