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纲要A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复习总要求:结合每章节后客观题和作为作业布置的计算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1 、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P5三个含义:统计工作(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活动),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基础;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物。

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统计实践,又高于统计实践,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

2、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3、具体性4、社会性3、统计的作用(功能):1、信息功能2、咨询功能3、监督功能4、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与工作过程.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哲学唯物辩证法、社会经济学、数学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判断法及其他相关的方法统计工作过程P10—11: (统计任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统计信息管理),三个阶段并非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各环节往往是交叉进行的。

重点掌握内容: (能联系实际进行判断)5、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P11—16(1)总体与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简称总体.总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或者差异性)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无限总体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2)标志与指标。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为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指标(统计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量的特征的概念。

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数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总量指标质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水平、工作质量—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指标和标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第二,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不一定是可量的。

统计学复习纲要概论

统计学复习纲要概论

统计学复习纲要概论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统计学的核心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推断来了解和解释现象,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为了帮助学习统计学的同学复习要点,下面将给出一个统计学复习纲要概论。

一、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概率的定义和性质2.条件概率和独立性3.随机变量和概率密度函数4.期望和方差的概念和计算二、统计学基本原理:1.样本与总体2.统计量和抽样分布3.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三、参数估计:1.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概念和方法2.极大似然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的原理和应用3.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和解释四、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和原理2.单样本均值和比例的假设检验3.两个样本均值和比例的假设检验4.卡方检验和F检验的应用五、线性回归分析:1.简单线性回归的原理和应用2.多元线形回归的原理和应用3.回归分析中的诊断和解释六、方差分析: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应用2.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应用3.方差分析中的效应大小和事后比较七、非参数统计:1.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和方法2.秩和符号检验的应用3. Wilcoxon秩和检验的应用以上是一个统计学复习纲要的概论,其中包含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课本、习题集和练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来加深理解。

此外,还可以使用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提高对统计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多进行思考和总结,理解概念背后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最经典的统计学复习大纲

最经典的统计学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第一章统计总论一、本章题型:本章没有计算题,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二、本章考试范围1、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三个时期的代表学派和各自的代表著作、代表人物,重要贡献2、统计学的涵义(三种涵义,两种关系)3、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和特点4、统计学的分科5、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职能6、统计工作过程(四个阶段)7、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一、本章题型:本章没有计算题,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二、本章考试范围1、统计工作对统计资料的基本要求2、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3、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步骤4、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5、统计数据的质量(数据的误差)6、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7、统计分组(概念、意义、作用、方法)8、分配数列的概念、种类和编制方法、过程9、累计次数分布和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10、统计表的作用和统计表的结构11、统计图的主要类型第三章综合指标一、本章题型:本章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二、本章考试范围1、综合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种类2、时期指标、时点指标3、综合指标的计量单位4、六种主要的相对指标的含义、公式、计算5、中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水平法、累计法),强度相对指标的正逆指标6、五种平均指标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7、标志变动度(全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三、计算题的考点第一,六种相对指标的计算第二,三种数值平均数的计算,会利用标志变动度判断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第四章抽样调查一、本章题型:本章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二、本章考试范围1、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使用范围2、总体统计量和样本统计量的性质、含义,计算公式(平均数和成数、标准差、方差)3、抽样误差(真实误差、平均误差、极限误差的含义、公式)4、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5、优良估计量的要求6、区间估计的意义7、抽样极限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关系,置信区间、置信水平、概率度8、四种常见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的基本理解,计算只要求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情况,其余几种不要求计算9、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含义,公式)三、计算题考点本章特别说明,所有涉及的计算,均按照大样本条件下,且均要求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下的计算,按照题目要求(重复还是不重复)1、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区间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第五章相关分析一、本章题型:本章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二、本章考试范围1、相关分析的概念和特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变化的两种数学模型形式2、相关关系的种类3、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4、散点图的理解5、相关系数的计算、相关系数的判定作用6、直线回归分析,直线回归方程的确定7、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和计算,相关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的关系三、计算题考点相关系数的计算、判定;直线回归方程的确定、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一、本章题型:本章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二、本章考试范围1、时间序列概念和要素2、时间序列的种类3、时间序列编制的原则4、动态数列指标分析法(水平分析指标、速度分析指标各四个、含义,计算公式)5、动态数列构成因素分析法(四大因素)6、增长1%的的绝对值、翻番的意思7、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几何法、方程法(方程法不要求计算,几何法要求)8、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数学模型法9、季节比率的含义和计算原理三、计算题考点四个水平分析指标的计算、四个速度分析指标的计算用数学模型法拟合时间序列的直线方程(曲线方程不要求)第七章统计指数‘一、本章题型:本章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二、本章考试范围1、广义指数和狭义指数的概念2、统计指数的性质和作用3、统计指数的分类4、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特点5、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同度量因素的固定6、平均指标指数的两种形式(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加权调和平均数形式、同度量因素的选择和固定)7、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所反映的内容,基本计算公式,三者之间的关系)8、两因素综合指数的指数体系、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指数体系三,计算题考点会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平均指标指数、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并进行指数体系的分析(注意,所有的指数编制过程中,均需要从相对量分析和绝对量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一、题型1、单选题,20个,一个一分,20分2、多项选择题,5个,一个2分,10分3、判断题10个,10分,4、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5、计算题45分二、各章分值大致分布及题型分布第一章:统计总论10%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10%第三章:综合指标18%第四章:抽样调查18%第五章:相关分析10%第六章:时间序列18%第七章:统计指数16%第一章:单选3个,多选1个,判断2个,填空2分第二章:单选3个、多选1个,判断2个,填空3分第三章:单选3个,多选1个,判断1个,填空2分,计算题一个第四章:单选3个,多选1个,判断1个,填空2分、计算题一个第五章:单选2个,多选1个,判断1个,填空2分、计算题一个第六章:单选3个,多选1个,判断1个,填空2分,计算题一个第七章:单选3个,多选1个,判断1个,填空2分,计算题一个(说明,多项选择题无法每一章出一个,所以,最终会在后五章中总共出三个,填空题是一空一分好,还是一空0.5分好?)。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原则和方法。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4.变量:描述观察对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5.总体和样本:总体:包含所有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6.样本量: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

7.参数和统计量:参数:对总体特征的某个概括性度量,包括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

统计量:对样本特征的某个概括性度量,包括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

8.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组成一个样本为止。

9.频数:落在某一特定类别的数据个数。

10.比例: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类别的频数占全部频数的比值。

11.比率: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频数之间的比值。

12.随机变量:事先不能确定其取值的变量。

13.期望值:随机变量的平均取值。

14.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是由样本统计量所有可能取值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

15.标准误差:也称标准误,样本统计量分布的标准差,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

16.中心极限定理:随着样本量n的增大(通常要求n>=30),不论原来的总体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均值的概率分布都将趋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期望值为总体均值μ,方差为总体方差的1/n。

17.置信区间:由样本统计量构造出的总体参数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估计区间。

18.置信系数:也称置信水平,在重复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区间所占的比例。

19.假设:对总体的某种看法,在参数检验中,假设是对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所作的陈述。

20.假设检验:利用样本提供的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

21.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原假设: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推翻的假设。

统计学总复习提纲

统计学总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但最基本的还是统计工作。

没有统计工作就不会有统计资料,没有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就不会产生统计科学。

2)统计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工作的规律,即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3)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总体有三方面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来确定的。

3)标志: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用数字回答问题)和品质标志(用文字回答问题)。

标志还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共同具有的特征。

它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和确定总体范围的标准。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

4)变量:可变标志中既有品质标志也有数量标志。

可变的数量标志就叫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变量值。

凡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叫离散变量。

凡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叫连续变量。

5)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体系:以共同的研究目的为纽带而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统计指标。

6)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有二: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标志则既有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用数字回答),也有反映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用文字回答)。

二者联系:主要表现:许多标志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得来的。

品质标志虽然本身不具有数值,但有些指标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计算得出。

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可随统计研究的目的而易位,故指标和数量标志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换。

第二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复习纲要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复习纲要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考试题型及复习范围一、考试题型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计算分析题(共55分)二、各章复习内容第1章:总论1.统计学的分类: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数理统计、应用统计2.统计学的发展史(代表人物,主要贡献)。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4.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特征、判定及其联系。

5.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概念、分类与区别。

第2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1.统计调查方案的有关内容。

2.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组织形式的特点3.统计分组的性质4.组中值的计算第3章: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1.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尤其是计划指标用提高或降低百分数表示时)2.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区分;3.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的内涵及特点4.组距数列中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5.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哪些平均指标,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哪些平均指标6.众数、中位数的特征7.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包括对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判别)8.变量形状分析指标的计算与判定9. 左偏、右偏、对称分布三种情形下,均值、中位数、众数的大小比较第4章:抽样估计1.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区别2.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抽样实际误差、抽样标准误和抽样极限误差)3.统计量优劣的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和充分性)4.抽样极限误差、抽样精度和概率保证程度的关系5.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情形下,简单随机抽样的均值(或成数)的区间估计以及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

例如课后计算题第3和第4题。

简单随机抽样情况下,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1)区间估计①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22,-x z x z se x se x αα+其中:()se x 重复:()se x =不重复:②总体比例P 在1-α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p z p z αα±± 重复抽样:或不重复抽样:(2)样本容量的计算: ①重复抽样对于总体均值:2222a x xz s n ⋅=∆重复对于总体成数:2222a ppz s n ⋅=∆重复②不重复抽样1n n N=+重复不重复重复第7章:相关回归分析1.函数关系与相关分析的区别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3.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特点与取值的含义2()()1ni i xyx yx x y y s r s s --==∑4.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与取值含义。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统计数据数据搜集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统计数据数据搜集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第一章:统计数据;第二章;数据搜集;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第六章:假设检验;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第九章:指数。

重点内容:第一章统计和数据(1)统计的概念和应用(2)统计数据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

(3)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变量。

第二章数据搜集(1)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2)调查设计:调查方案设计和调查问卷设计(3)统计数据质量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1)集中趋势的测度:平均数;中位数和分位数;众数(2)离散程度的度量:极差和四分位差;平均差;方程和标准差;离散系数(3)偏态与峰态度量:偏态系数;峰态系数第五、六章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1)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点估计与区间估计(2)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和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3)样本容量的确定(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5)总体均值的检验:大样本检验方法;小样本检验方法。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变量间关系度量:相关关系的描述和测度;散点图与离散系数。

(2)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

(3)利用回归房产进行估计和预测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1)时间序列的分解和描述:图形描述;增长率分析(2)预测方法的选择和估计(3)平稳序列的预测: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4)趋势序列的预测:线性趋势预测;非线性趋势预测平均数:x 二2 4 10 11| 14 151096 9.610(2-9.6)2(4-9.6)2 川(15-9.6)2n -110-12、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进行两项能力测试。

在A 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 标准差是15分;在B 项测试中,其平均数是 400分,标准分数是50分。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1。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是用图、表、统计量等方式对已有数据的特征进行描述。

内容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

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2。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统计学分支,是指利用这种概率关系,由样本统计量推估总体参数。

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数据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按计量尺度分:1。

分类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2。

顺序数据: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3.数值型数据:对事物的精确测度,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1。

观测的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2.试验的数据:在试验中控制试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而得到的。

按时间状况分:1.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2.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的概念。

总体: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4。

变量的类型、特点及应用.类型和特点:1.分类变量的取值只有类别属性之分,无大小。

2.顺序变量的取值除类别属性之外,还有等级、次序的差别。

3.数值变量的取值:数值.应用:分类数据和数值数据都可以计算众数,但数值数据还能计算平均数,前者却不能。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普查:1.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全面调查。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计数与统计实践活动。

二、统计的发展1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有实无名”的统计学】创始人: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经济学之父)代表作:《政治算术》一一统计学诞生的标志;文中针对英、法、荷兰的国情,禾U用数字、重量、尺度的方法,并配以朴素的图表(现代统计学广为采用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三国国力的比较,但没有使用“统计学” 一词。

2、德国的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18世纪)““有名无实”的统计学】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尔康令在大学开设“国势学”课程,以文字技术和比较为主,反映各国的国情国力;阿亨瓦尔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并于1749年首次使用“统计学”代替“国势学”,认为统计学是关于各国基本制度的学问,但缺乏数字和内容。

3、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代表作:《社会物理学》一一他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

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一、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成果)和统计学(理论)。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三、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有限的比如人口数、企业数,反之比如大海里的鱼资源数。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注: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随着统计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1、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字来表示的,如性别、籍贯、工种等;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用数字来表示的,如年龄、身高、收入等。

统计学复习纲要2019—2019第一学期-13页文档资料

统计学复习纲要2019—2019第一学期-13页文档资料

统计学复习纲要——2019~2019第一学期基本概念第一章:导论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数据2.统计研究过程: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描述、统计推断4.总体、样本与个体5.总体参数、统计量6.数据:对现象某个变量测量的结果,一般表现为数据集(1)按计量尺度分:定类(列名)、定序(顺序)、定距(无绝对零点,0仅为一普通数据)、定比尺度(有绝对零点,0代表没有),通常将定类数据与定序数据合称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属性数据,将定距数据与定比数据合称为数值型数据。

适用功能:定类数据:频数、众数、异众比率顺序数据:除以上功能外,中位数、分位数数值数据:功能最全,除上述各项以外,能计算各种统计量、进行各种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2)按收集方法分:观察数据和实验数据(3)按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第二章:数据的收集1.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资料2.数据的直接来源——原始数据调查数据: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随机原则、入样概率可求、存在理论上的抽样分布,可以推断。

最大优点是可以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

并计算必要样本单位数目。

简单随机抽样:最基本的抽样方式、等概率、适用于总体单位比较少的情况。

分层抽样:先分组,再从每一组中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先分组,再抽组,抽中的组全面登记。

系统抽样:先排序,再按一定的距离抽样。

多阶段抽样:是多种抽样方式的组合。

非概率抽样:非随机原则确定调查单位,没有理论上的抽样分布,不能进行推断。

方便抽样、自愿样本、滚雪球抽样、配额抽样、判别抽样(重点调查、典型抽样)3.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抽样标准误差(n)、抽样边际误差。

非抽样误差:抽样框误差、回答误差、无回答误差、调查员误差、测量误差第三章:数据的图表展示分类数据:频数、比例、百分比、比率;条形图、饼图。

顺序数据:累积频数、累积频率;环形图。

统计学复习大纲

统计学复习大纲

统计学复习大纲统计学复习大纲第一章总论一、重点问题:统计学的概念、对象和方法二、复习练习:1、“统计”一词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什么是统计总体?答案: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由客观存在的、在某一共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称为统计总体。

3、请指出下列中的指标、标志和标志表现(1)职工平均工资(指标,质量指标)(2)某职工的月工资(数量标志表现)(3)性别(标志,品质标志)(4)年龄(标志,数量标志)(5)某地区工资总额(指标,数量指标)(6)某人身高178cm (数量标志表现)(7)某班及格率(指标,质量指标)4、强调统计研究的总体性,就是排除对个别单位数量特征的研究。

(╳)第二章统计数据采集一、重点问题1、统计调查方式和方法;2、统计调查方案。

二、复习练习1.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有(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

2.问卷中问题答案的设计基本方法有(二项选择法)、(多项选择法)(顺位法)、(回忆法)和(程度评价法)。

3、调查方案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时间、调查组织实施计划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就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所必须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

调查单位是指在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

调查项目就是调查中所要登记的调查单位的特征,调查表是表现调查项目的表格。

统计调查时间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即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整个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就在调查之前对整个调查工作的通盘安排。

4、普查属于( ACD)。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专门组织的调查 D.一次性调查5、通过试验调查能直接揭示客观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第三章统计数据处理一、重点问题1、统计分组;2、变量数列编制。

二、复习练习1、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哪些作用?统计数据分组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将总体单位或全部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组),使组内的差异尽可能小,组间的差别尽可能明显,从而使大量无序的、混沌的数据变为有序的、反映总体特征的资料。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统计学的含义: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科学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1)从定性到定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特点(2)从个体到总体(3)从已知量的描述到未知量的推断3.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构成的整体,它是由特定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统计研究对象全体。

4.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或基本单位。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统计指标:综合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数值。

)5.统计指标与标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反映的范围大小不同。

统计指标说明的是总体数量特征,而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2)表述形式不同。

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而标志既能用数值表示,也能用文字表示。

(联系)(1)具有对应关系。

(2)具有汇总关系。

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第二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1)准确性(2)及时性(3)全面性(4)效益性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项目和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3.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在被调查项目的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的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易于确定,选择很少受主观因素影响,调查单位较少,花费少,并能及时获得所需资料。

4.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特点:能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搜集有关数字资料和具体生动的情况,由于调查单位少,调查项目比较多,所搜集的资料也丰富,易于迅速总结,及时提出报告,因此可以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且比较灵活。

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区别:(1)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的性质不同(2)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侧重点不同5.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这一部分单位的调查资料,从数量方面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统计学复习提纲第⼀章:绪论1、1)统计的含义:统计⼀词有统计⼯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但最基本的还是统计⼯作。

没有统计⼯作就不会有统计资料,没有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就不会产⽣统计科学。

2)统计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作的规律,即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是⼀门⽅法论科学。

3)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总体有三⽅⾯特征:同质性、⼤量性、差异性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限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的来确定的。

3)标志: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数字回答问题)和品质标志(⽤⽂字回答问题)。

标志还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共同具有的特征。

它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和确定总体范围的标准。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

4)变量:可变标志中既有品质标志也有数量标志。

可变的数量标志就叫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变量值。

凡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叫离散变量。

凡变量值可作⽆限分割的变量,叫连续变量。

5)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体系:以共同的研究⽬的为纽带⽽相互联系的⼀系列统计指标。

6)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有⼆:第⼀,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第⼆,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数字来回答;标志则既有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数字回答),也有反映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字回答)。

⼆者联系:主要表现:许多标志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得来的。

品质标志虽然本⾝不具有数值,但有些指标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计算得出。

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可随统计研究的⽬的⽽易位,故指标和数量标志在⼀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换。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1——4章)第一章绪论本章的重点1、统计学的认识对象——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研究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认识对象是大量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以及数量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统计学认识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

2、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本章的难点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它是由特定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统计研究对象,可简称总体。

1、总体具备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三个特征。

2、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实体总体与行为总体;事物总体与数值总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与标志表现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从总体观察标志还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

2、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统计调查所得的结果。

——变异与变量1、总体各单位在标志表现上的差别称为变异。

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2、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

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是表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取值。

1、统计指标的涵义: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2、统计指标的组成要素: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要素构成。

3、统计指标的作用4、统计指标的特点:1、数量性。

即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没有不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2、综合性。

即任何指标都是综合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

3、具体性。

即任何指标数值都是反映所研究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

4、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2)标志有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与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字表示)两种,而指标都可以用数字表示。

陈正伟-《统计学A》总复习(2015)

陈正伟-《统计学A》总复习(2015)

2015年《统计学A》总复习重庆工商大学陈正伟 2015年06月10日于工作室一、基本概念(30个)1.统计的含义2.统计研究的对象以及特点3.总体与总体单位4.标志与指标5.变量与变异6.统计调查与种类7.统计整理8.统计分组及分组标志9.分配数列及种类10.总量指标及种类11.相对指标及种类12.平均指标及种类13.峰度及评价14.偏度及评价15.标志变异指标及种类16.时间序列及种类17.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18.季节变动19.统计指数及种类20.综合指数21.平均指标指数22.抽样调查23.抽样误差24.极限误差(允许误差)25.相关关系26.相关系数及评价27.函数关系28.回归分析29.回归系数及意义30.估计标准差二、基本方法(15种)1.统计调查方法2.分配数列的编制方法3.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的方法4.动态数列的指标方法5.移动平均法6.时间序列的因素分析法7.最小二乘法8.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9.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10.指标编制的一般原则11.综合指数的因素分析法12.抽样调查法13.相关分析法14.回归分析法15.回归系数的意义三、基本关系(12个)1.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2.指标与标志关系3.平均指标之间的关系4.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关系5.平均指标与强度指标的区别6.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和联系7.数据特征与趋势模型的关系8.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的关系9.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10.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估计标准差的关系11.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12.抽样误差与极限误差的关系四、基本公式(22个)1.斯特杰斯组数计算公式2.相对数计算公式3.算术平均数的公式4.调和平均数的公式5.中位数计算公式6.众数计算公式7.几何平均数的公式8.平均差的计算公式9.标准差的计算公式10.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11.偏度的计算公式12.峰度的计算公式13.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14.时间序列的因素分析公式15.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16.最小二乘法(直线模型:a 、b )17.指数体系公式(相对数体系、绝对数体系)18.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公式19.抽样误差公式(平均数、成数;重复、不重复)20.R 与b 的推算公式:b r y x *δδ=(2*,**xy x y x y xb y x y x r δδδ-=-=)21.估计标准差的公式:22.概率度与抽样误差的关系:μ*t =∆。

统计学复习纲要(首经贸)解剖

统计学复习纲要(首经贸)解剖

统计学复习纲要——2012~2013第一学期基本概念第一章:导论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数据2.统计研究过程: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描述、统计推断4.总体、样本与个体5.总体参数、统计量6.数据:对现象某个变量测量的结果,一般表现为数据集(1)按计量尺度分:定类(列名)、定序(顺序)、定距(无绝对零点,0仅为一普通数据)、定比尺度(有绝对零点,0代表没有),通常将定类数据与定序数据合称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属性数据,将定距数据与定比数据合称为数值型数据。

适用功能:定类数据:频数、众数、异众比率顺序数据:除以上功能外,中位数、分位数数值数据:功能最全,除上述各项以外,能计算各种统计量、进行各种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2)按收集方法分:观察数据和实验数据(3)按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第二章:数据的收集1.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资料2.数据的直接来源——原始数据调查数据: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随机原则、入样概率可求、存在理论上的抽样分布,可以推断。

最大优点是可以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

并计算必要样本单位数目。

简单随机抽样:最基本的抽样方式、等概率、适用于总体单位比较少的情况。

分层抽样:先分组,再从每一组中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先分组,再抽组,抽中的组全面登记。

系统抽样:先排序,再按一定的距离抽样。

多阶段抽样:是多种抽样方式的组合。

非概率抽样:非随机原则确定调查单位,没有理论上的抽样分布,不能进行推断。

方便抽样、自愿样本、滚雪球抽样、配额抽样、判别抽样(重点调查、典型抽样)3.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抽样标准误差(n)、抽样边际误差。

非抽样误差:抽样框误差、回答误差、无回答误差、调查员误差、测量误差第三章:数据的图表展示分类数据:频数、比例、百分比、比率;条形图、饼图。

顺序数据:累积频数、累积频率;环形图。

陈正伟-《统计学A》总复习(2015)

陈正伟-《统计学A》总复习(2015)

2015年《统计学A》总复习重庆工商大学 陈正伟 2015年06月10日 于工作室一、基本概念(30个)1. 统计的含义2. 统计研究的对象以及特点3. 总体与总体单位4. 标志与指标5. 变量与变异6. 统计调查与种类7. 统计整理8. 统计分组及分组标志9. 分配数列及种类10. 总量指标及种类11. 相对指标及种类12. 平均指标及种类13. 峰度及评价14. 偏度及评价15. 标志变异指标及种类16. 时间序列及种类17. 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18. 季节变动19. 统计指数及种类20. 综合指数21. 平均指标指数22. 抽样调查23. 抽样误差24. 极限误差(允许误差)25. 相关关系26. 相关系数及评价27. 函数关系28. 回归分析29. 回归系数及意义30. 估计标准差二、基本方法(15种)1. 统计调查方法2. 分配数列的编制方法3.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的方法4. 动态数列的指标方法5. 移动平均法6. 时间序列的因素分析法7. 最小二乘法8.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9.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10. 指标编制的一般原则11. 综合指数的因素分析法12. 抽样调查法13. 相关分析法14. 回归分析法15. 回归系数的意义三、基本关系(12个)1. 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2. 指标与标志关系3. 平均指标之间的关系4.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关系5. 平均指标与强度指标的区别6.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和联系7. 数据特征与趋势模型的关系8. 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的关系9.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10.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估计标准差的关系11. 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12. 抽样误差与极限误差的关系四、基本公式(22个)1. 斯特杰斯组数计算公式2. 相对数计算公式3. 算术平均数的公式4. 调和平均数的公式5. 中位数计算公式6. 众数计算公式7. 几何平均数的公式8. 平均差的计算公式9.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10. 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11. 偏度的计算公式12. 峰度的计算公式13.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14. 时间序列的因素分析公式15.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16. 最小二乘法(直线模型:a、b)17. 指数体系公式(相对数体系、绝对数体系)18. 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公式19. 抽样误差公式(平均数、成数;重复、不重复)20. R与b的推算公式:()21. 估计标准差的公式:22. 概率度与抽样误差的关系:。

2019年12月复习要点A区

2019年12月复习要点A区
专题(四) 文化建设
年12月复习要点A区
《统计学》
复习要点
第一章 导论
“统计”一词的涵义;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即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变量与数 据等概念;并明确有关概念的区 别和联系
统计学的分科
第二章 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和方法。 特别是明确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和典型调查的概念;明确统计报表与普 查的区别、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与抽样 调查的区别。
V甲V乙 ,所以乙单差 位异 职程 工
2019-2019 下期
《统计学》复习要点
第五章 动态数列
(1)动态数列的4种水平分析指标的涵义 及计算。重点是根据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 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
(2)动态数列的4种速度分析指标的涵义 及计算。重点是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水平法)及应用。方程式法不作考试要 求
偏度与峰度不作考试要求。
设甲、乙两单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
甲单位
乙单位
月工资(元) 职工人数 月工资(元) 职工人数
(人)
比重(%)
600以下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1000 1000-1100
2
600以下
4 600-700
10 700-800
7 800-900
6 900-1000
甲 = ( x f x ) 2 f 1.1 3 ( 元 4 )8 ;乙 ( x x ) 2 ff= 1.0 2 ( 元 5
V 甲 x 甲 甲 = 1 8..1 7 3 1 4 1 0 8 9 .8 6 % 5 V 乙 ;x 乙 乙 = 1 8..0 6 2 6 5 1 7 4 6 .3 4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03学期《统计学》复习纲要A
一、单选题
1. 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2.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3.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 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A.10%
B.90%
C.110%
D.111%
5. 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职工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x。

这意味着年
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6. 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7. 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A.不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复相关
8.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指数。

A.工业生产指数
B.零售商品价格指数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9. 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10. 假设检验是检验()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样本指标
B.总体指标
C.样本方差
D.样本平均数
二、多选题
1. 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横行标题
E.指标数值
2. 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必然因素
D.不规则变动
E.循环变动
3.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工业总产值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总成本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5. 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6. 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则这两个变量是()。

A.负相关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不相关
D.完全相关关系
E.不完全相关关系
三、判断题
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
的数量特征。

()
2.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3. 众数能直观地说明客观现象分配中的集中趋势。

()
四、综合分析题
某工厂2002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3%,实际提高5%,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201203学期《统计学》复习纲要A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综合分析题
某工厂2002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3%,实际提高5%,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解: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
9.
101
%
100
%
3
%
100
%
5
%
100
=

+
+
=
计算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超额1.9%,完成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