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绣的断代与鉴定

合集下载

露香园顾绣

露香园顾绣

露香园顾绣作者:徐耀武来源:《检察风云》2010年第15期刺绣,古称“针黹”,俗称“绣花”,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棉丝等织物上运针引线,运用针法变化、利用线条组合,以绣迹构成花样来表现图像和质感的一种手工装饰技艺。

因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叫“女红”。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众多,形式绚丽。

古人所谓的“绣”,也包括五彩的画缋在内。

《周礼·考工记》载曰:“画缋之事,杂五色,……五采备谓之绣。

”把刺绣附在绘画之内,肯定了刺绣的艺术地位。

刺绣书画简称“绣画”,也叫“画绣”,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受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而产生的,专以书画作品为绣稿,多以绸缎等织物为基础,以绣针引彩线再现书画形象而用于观赏的作品,也是书法绘画作品的再加工。

刺绣技艺精湛、缜密;状物淋漓尽致、写实;个性不拘一格、独创;艺术风格多样、独特。

有别于在纸绢上用笔墨绘彩表现的书法绘画作品。

画绣大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大量涌现绣画佛像,而绣画真正的独立是宋代。

刺绣工艺发展到了宋代,由于刺绣针法的日益积累与不断创新,同时又受到画院派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再加上刺绣艺人与书画家的紧密合作,开始出现以唐宋名家书画为绣稿范本,形成了以欣赏为主的绣画。

宋代刺绣书画的成熟,标志着刺绣书画的独立。

明人项子京著《蕉窗九录》载曰:“宋之闺阁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

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止,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

”明代的刺绣书画,不仅沿袭了宋代刺绣书画的精密针法,而且继承了以名家书画为绣稿的传统,形成了许多流派,且各具独特风格。

其中成就突出的当数露香园的顾绣,不仅发扬光大了宋以来的画绣传统,而且将画绣艺术推向广阔的社会范围。

顾绣是明代晚期的绣画代表,也称“露香园顾绣”、“顾氏露香园绣”,简称“露香园绣”、“顾绣”。

源起于明代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主顾名世家族,是顾氏家族女眷们的刺绣书画作品。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简析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简析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简析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20期摘要: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孕育了无数中国传统文化,有些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淡出了视线,也有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文章挖掘研究了上海的传统文化—顾绣,分析讨论了顾绣产生的历史必然和偶然,顾绣的特色及其历史地位,以及顾绣的衰败、传承和发展,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讨论引起更多人关注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鼓励大家努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

关键词: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20.0360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化记忆的传承,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是世界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

我国也于2011年6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国各地非遗申请、保护等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非遗申请和保护逐渐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上海更是将非遗保护纳入推进国际大都市建设、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都市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之一,而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顾绣。

图1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幅珍品《洗马图》的一个局部。

众所周知,元代著名書画家赵孟頫的传世作品中有一幅长卷画作《洗马图》,如果不是太熟悉这幅画,你或许以为这就是赵孟頫《洗马图》中某个细节。

其实不然,这是韩希孟顾绣代表作《宋元名迹册》中的《洗马图》(图2)的局部。

光以图片对比,足以以假乱真,难以分辨真正的画作和画绣。

这也正是顾绣得以名噪一时、流传数百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图片上看,似画非绣,营造的意境闲适、安逸。

河水淙淙,水草飘摇,微风之中,柳枝轻抚,洗马人不紧不慢,马匹也悠然自得,在洗刷中似乎还露出来一丝笑意,甚至带着几分放肆。

画面中柳枝、柳叶、水草、流水等柔顺自然,丝毫看不出是丝线绣成;马尾、马鬃张扬奔放,栩栩如生,似乎有了几分丝线的痕迹;而马匹身上的黑斑,浓淡相间,黑白之间自然衔接,并不生硬,想必正是采用了半绣半绘、绣绘互补的工艺……这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一种细品之下让人如痴如醉、想要一探究竟的民间绣绘艺术。

“精致”的上海气质——评王安忆小说《天香》

“精致”的上海气质——评王安忆小说《天香》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8月第40卷第4期J O U R N A L O FL I N G N A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A u g 2019V o l .40N o .4收稿日期:2019-06-26作者简介:雷勇,男,西北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㊂精致 的上海气质评王安忆小说‘天香“雷 勇(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 要:王安忆的小说与上海的地方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小说‘天香“更可以看作是上海的秘史㊂作为 开埠 前的上海书写的一种,‘天香“呈现了上海的核心气质 精致 ㊂这不仅表现在器物和人物的精致,还表现在人情的精致㊂上海的这种 精致 ,不仅来自 开埠 后的西洋文化的影响,更来自于 开埠 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㊂关键词:王安忆;‘天香“;上海; 顾绣中图分类号:I 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19)04-0032-05一个城市的气质,首先是人的气质㊂上海这座城市,可以说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之一㊂我们这里所说的精致,主要指细腻的㊁周全的㊁精到的㊁雅致的气质等㊂那么,上海的精致气质和精神,从何而来?我们可以从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略窥一二㊂徐炯认为: ‘天香“中的上海内蕴比‘长恨歌“更有根柢,它可以看作开埠前的上海精神志 ㊂王安忆写‘天香“时与地方志打了不少交道,采用的‘上海县志“不止一种,而且不止上海一地,至少还读了‘杭州府志“㊂ [1]‘天香“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一部书写 开埠 之前上海的举足轻重的作品㊂任何城市的精神气质都不是短期养成的,上海的精神气质也要追溯到开埠之前㊂评论家项静认为: 作家和城市的关系永远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无论这个现实中的城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多少概念和观点在这里交织过,在作家的眼中它不过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景和舞台,而每一个习惯性的舞台都有选择的偏向性㊂ [2]王安忆对上海题材的偏爱,让她看到了西洋文化进驻之前的原生态上海,原生态上海中的传统,也是当今上海精神气质的重要来源㊂王安忆把 顾绣 作为建构文本的中心线索,表面上看似是一件织物由日用品走向艺术品的历程,实则是精致的人物之间产生了精致的人情,精致的人情催生了精致的手艺,最后生产出了精致的器物㊂人的精致和作者的精致书写,一起铸就了上海的精致气质㊂一㊁器物的精致顾绣 作为一种历史的沉积物,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细腻精工让人叹为观止,它的荣耀和感染力,很容易遮蔽掉它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踪迹㊂为了追索 顾绣 的历史和故事,作者重拾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遗失了的精神火种,在小说体裁的允许下,采用了一种雷勇/ 精致 的上海气质与传统迥异的书写历史的方式 试图通过真实的历史逻辑,演绎出它背后的故事以及那些被历史湮没的女性㊂ 顾绣 的感染力正源自南方女性的温婉和细腻以及坚韧的心力投射㊂所以,‘天香“的对象是 顾绣 的历史,更是明清交际时几位闺阁之女的历史,是她们的才华史㊁情谊史和生活史㊂‘天香“以 顾绣 为思索的发轫点㊂在机械复制时代的今天,手工制品逐渐被机器制品替代,而手工制品所承载的多元和趣味以无可挽回之势正在丧失㊂按照本雅明的说法,手工艺术品承载的韵味没了,消失殆尽了㊂手工制品带给人的亲密性是机械制品所不能给予的,人们面对大量的复制的机械品,只是感到陌生和冰冷㊂这就是‘天香“以 顾绣 作为切入点的原因,小说试图唤醒人们对生活的亲密性,试图保留一点人情味㊂希昭对蕙兰所传授的 顾绣 的真谛,也正是如此㊂希昭说: 所以啊,天香园绣中,不止有艺,有诗有画,还有心,多少人的心!前二者尚能学,后者却绝非学不学的事,惟有揣摩,体察,同心同德,方能够得那么一点一滴真知! [3]394以此动机去编织一个历史小说,以私生活去演绎历史,作者对闺秘历史的描写和记述,是想象性的㊂如何找到最适合 顾绣 的形式?我们看到:‘天香“的形式和 顾绣 的形式如出一辙,绵密㊁细腻㊁精工;‘天香“书写了一种充实生动的生活节奏,明末清初的老上海的节奏,一种轻慢舒缓的节奏;‘天香“的焦点,在于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歧义性和联想性,玲珑精致和富有趣味的一面;‘天香“中的关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一面,是对人与人之间亲密性的呼唤㊂文本的节奏如同生活的节奏,文本的焦点如同生活的焦点,文本的关系如同生活的关系,小说的形式和内容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浑然一体的效果㊂到底是 顾绣 召唤出一个个人物,还是这一个个人物共同催生出了 顾绣 ?如果说根据 顾绣 召唤出了这些人,她们的身世背景,雨打浮萍,她们的感情历程,绵密的心思,她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心力的交织,都是由顾绣 召唤出来的,那么可以说这种召唤的结果是深得人心的,这种想象的建构是缜密的㊂反过来说,这些人物共同催生了 顾绣 也未尝不可㊂每一个女性身上携带的技艺,还有她们的禀赋和气质,闵女儿的绣艺,小绸的书法,希昭的画艺,蕙兰的辟发,还有关系和情谊对才华的弥合作用,每一代人的心血都为 顾绣 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最终化入 天香园绣 ,使得天香园发扬光大㊂二、人物的精致天香园中的人物,各人都有锦绣之心,她们大多出身贵族世家,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洗礼,精致如玉㊂作者对她们的出场安排,也煞费心思㊂其中希昭的出场尤为精彩㊂作者从一个大的杭州城写到一个小的打绳巷,从打绳巷再写到沈姓人家,然后才到了希昭;希昭的贵气,正是杭州城的大气写照㊂继而写道希昭出生经历,希昭在沈家的掌上明珠地位,犹如贾宝玉含玉而生㊂接着便写到了希昭的授业恩师吴先生,尤其是吴先生对希昭学习书法的规避和指引㊂其中对吴先生的性情的介绍,很自然地得到展开,又写道 希昭玩耍什么呢?穿珠子! [3]35希昭虽受的是男孩子的教育,却丢不掉女儿的一面,这为后来喜欢上绣艺做了铺垫㊂最后则写希昭与老太公的爷孙情,这自然为嫁孙女的后文做了铺垫㊂作者从五个角度切入,对希昭进行了多维度的介绍,开合极大,与此相关的,如杭州城㊁书法㊁柳党㊁唐寅书画㊁讲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希昭的品性和气质㊂‘天香“的聚焦是游移的,并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如同国画般的散点透视的形态㊂如果说总体上的散点透视力图呈现一种全面的图景,那么一个个散点的聚焦则为走向人物内心提供了途径㊂当聚焦暂时性的停留在某330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8月第40卷第4期个人物身上之时,一是他(她)的身世品性和成长得到了完整介绍,二是极致精微化的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最终饱满起来,并抵达其应有的心理深度㊂小说最妙的地方在于主要聚焦和次要聚焦之间转移的处理㊂当这个主要的聚焦点开始淡化之时,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与另一个聚焦点有一个相互叠合的过程,而另一个聚焦点也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㊂小绸在第一卷中一直占据着核心聚焦点,希昭入门之后,小绸开始退居幕后,但小绸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一直出现;蕙兰嫁出去之后,对蕙兰生活和命途有一长串交代,小绸这时则差不多消失殆尽了,希昭则退居幕后,但希昭依然与蕙兰过从甚密,并未完全隐去㊂就这样一代人自然地取代了另一代人,不露痕迹地实现新老更替的过渡,这不能不说是聚焦转移的成功㊂作者通过这种圆融的聚焦方式的变化,逐一深描人物,使得各个人物的面相更加完整饱满,也更为精致㊂三、人情的精致人的关系 夫妻关系㊁妯娌关系㊁姐妹关系㊁婆媳关系㊁爷孙关系㊁兄弟关系㊁世交关系等等 建构起了整部小说㊂整部小说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是关系生关系的结果,天香园就处于这个关系网络的核心,它的外延呈现出一种游离的状态,阿暆就是这么一个游走在内圈与外围的一个人㊂但它同时是散射性的,外围还有无数的园子,它指向的是整个上海的风情㊂外延的游离和散漫并没有影响到内核的坚固,这正是小说深刻的建构逻辑 人情的精致㊂试看希昭出嫁㊂沈老太公想要将孙女嫁于趣味相投的柯海家的侄子,女方又不能先提,这令沈老太公犯难了,只得找到吴先生,借助吴先生的世交关系找到张太爷,通过张太爷才搭成了这桩婚姻㊂张太爷对于整部小说来说无足轻重,只是与申家相识的一方贤达,可是通过他这一点,希昭才走进了天香园,张太爷这个人就构成了一个枢纽㊂作者对日常生活状态的精心描摹,对那些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关系的呈示,给人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慢下来的感觉,也最见作者笔力㊂这些地方作者通常会着力用墨,我们不妨来看看三种隔阂关系的化解,第一是小绸与镇海媳妇这一对妯娌的隔阂,第二是小绸与闵女儿这一对 姐妹 的隔阂,第三是小绸与希昭的婆媳的隔阂㊂关于小绸与镇海媳妇之间的隔阂㊂人的心性的推移总是缓慢的,但总会有那么一些关节,使得这种改变产生了质的飞跃㊂小绸自从柯海纳妾之后,誓不与柯海来往,也与其他人断绝了往来,镇海媳妇是唯一一个去主动搭理小绸的人㊂小绸虽十分倔强,镇海媳妇却也不离不弃,因为她体会到小绸内心的愁苦,她便从丫头处着手㊂且看这两段: 小绸的丫头已经会走,摇摇摆摆凑过去,镇海媳妇就往小嘴里送了一块㊂她娘看见,立即叫她回来,要看她嘴里的东西,丫头张开嘴,小绸往里面看一眼,伸手就把饴糖掏出来,扔了㊂ [3]39这是小绸倔强的一面,但此后,小绸的丫头就能跟着镇海媳妇玩耍了,算是进了一步㊂ 现在,丫头睁眼就要二婶,跟了二婶可四处去玩耍㊂小孩子全都有奶便是娘,和谁有趣就跟谁㊂小绸不免心生妒意,二婶送丫头回来就不接,说:送你吧,哪个稀罕!镇海媳妇说:我真要了!小绸立马关门:走你们的去!丫头仰头看二婶的脸,像是怕二婶不要她㊂小绸呼地又开门,将丫头一把扯进去:想得好!丫头拉着二婶的手没松,两个人一同栽了进去㊂ [3]58从这以后,两人便搭得上话,算是更进了一步㊂因为镇海媳妇出现在小绸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小绸与镇海媳妇的情谊也就最为笃厚,以至于后来还相互告知乳名,更有生离死别时的苦楚㊂关于闵女儿与小绸这一对姐妹隔阂㊂如果小绸和镇海媳妇的隔阂是通过丫头采萍而得打破,那么闵女儿与小绸的隔阂则是通过镇海媳妇牵线搭桥打通的㊂闵女儿的思想有430雷勇/ 精致 的上海气质过强烈波动, 她晓得姐姐一直生她的气,因为姐姐生气,柯海也生她的气,她就在这气恼中过日子 [3]87㊂于是她在心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好了思想准备㊂ 假如姐姐要来和自己好,她就和姐姐好! 闵女儿又一次对自己说:姐姐来和我好,我就和姐姐好!她又想:姐姐可以去看,我也可以去看!再想想:姐姐要与我说话,我就与姐姐说话㊂ [3]88闵女儿一整天纠结在一个问题上,这个决定是艰难的,因为这意味着要和柯海的永久决裂,最后,总算是镇海媳妇令小绸和闵女儿坐到了一起,不过镇海媳妇在牵线搭桥方面还是有点心机的: 也有些时候则反过来,明明是对镇海媳妇说的话,镇海媳妇却将它传给了她们中间的另一个㊂比如小绸递给镇海媳妇一块芡实糕,让她尝尝,她接过来一掰二,分送到双胞胎嘴里,闵只好说 谢谢姐姐 ㊂ [3]90这里面的 姐姐 自然就包含两个姐姐,一个是镇海媳妇,一个则是小绸㊂镇海媳妇逝世之后,两个人熬夜为镇海媳妇绣制寿衣,两人实质上已经开始惺惺相惜了㊂关于小绸与希昭这一对婆媳的隔阂㊂ 那一日闵师傅在绣阁谈天说地,一阁的人里面,小绸是搭得上话的,希昭是听得进话的,二人可说不分上下,正打个平手㊂要说相知相识,就是这两个人;相怨相嫉,也是这两个人;相敬和相畏,更是这两个人㊂结果呢,通着的就是隔断的,近着的就是远着的,同道的就是陌路的,这两人就越来越生分㊂ [3]214两个人在心理上都希望能和,但总会有一些骄傲和固执作梗㊂ 一是骄傲所致,做婆婆的还能求儿媳妇?二也是深知这媳妇和自己原是一种人,越说越不听,不说了,兴许自己就撞上来了㊂ [3]214直到阿潜出走之后,两人的芥蒂才真正消除㊂两人的矛盾始于阿潜,那是某种意义上的 争宠 ,阿潜出走,令两人看出阿潜在夹缝中生活的尴尬,自然也就豁达了㊂ 小绸四下里看看,要走了,临下楼时,回头说:阿潜是我带大,我最知道他,他吃不了外边的苦,他还得回来!希昭眼睛一亮,脸上有了喜色,嘴里却说:他回来我也不理他了!小绸说:我也不理他!说罢下了楼去㊂ [3]245自此,希昭和小绸之间的隔阂也就打通了㊂园中的女子其实都是在爱情和婚姻中失落的女子,小绸为纳妾之事,和丈夫柯海决裂;镇海对媳妇冷淡,最后出家为僧;阿潜出走,不顾希昭的感受;蕙兰的丈夫更是早早离开人世㊂这样就把女子之间的情谊凸显出来,而所有这些情谊,妯娌情㊁婆媳情㊁姐妹情㊁婶侄情,正是在这种生活的节奏中一点点滋长出来的㊂ 希昭看闵姨娘用针:接㊁滚㊁齐㊁旋㊁抢㊁套㊁掺㊁施㊁断㊁网㊁编㊁盖㊁扎㊁平㊁直㊁钉线㊁冰纹㊁打子㊁结子㊁环子㊁借色㊁绵纹㊁刻麟㊁斜缠㊁反抢㊁平套㊁集套 比用笔有过之无不及㊂虽无六技六法,却自有路数定规;无一字一句,却也有理有节;无文章大义,却是心境意境情境㊂希昭看得入神,不知有人也看她看得入神,这人正是大伯母小绸㊂ [3]214在这一针一线的精工细腻当中,希昭㊁小绸㊁闵姨娘的心灵之间取得了某种心灵深处的默契㊂四、结语陈思和在‘<天香>与上海书写“一文中指出: 即使在今天的上海历史文化的教科书里,上海的现代性就是从 开埠 开始的,上海的历史也就是这样一百六七十年㊂这几乎是关于 海派文化 的常识了㊂但是,‘天香“第一次用文学的形式颠覆了这个常识㊂作家通过书写上海的 前史 ,形象地告诉读者:上海的前现代史可以追溯到五六百年以前的明代中叶㊂ [4]可见,上海的这种精致的精神气质,不仅得益于开埠之后西洋传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的影响,而且得益于传统江南文化的滋养,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滋养,得益于中国的琴棋书画绣等,体现出浓浓的东方式的精致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在今天的上海依然得到传承,也是上海自信的源泉㊂530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8月第40卷第4期参考文献:[1]徐炯.‘天香“:从 实证 到 构虚 的小说文章[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6):63-78.[2]项静.陌生化的上海与物质生活的形式:读王安忆‘天香“[J].南方文坛,2012(1):134-136.[3]王安忆.天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4]陈思和.‘天香“与上海书写[J].当代文坛,2018(5):64-66.[5]孙新.海派精神的历史造像:读王安忆‘天香“[J].江南论坛,201(5):60-62.[6]颜敏.王安忆‘天香“中的女性生存图景及其价值[J].创作与评论,2016(8):39-45. [7]王春林.小说写作中的纪实与虚构:从王安忆长篇小说‘天香“说开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0-77.(责任编辑:朱芸芸)E x q u i s i t e T e m p e r a m e n t o f S h a n g h a i:C o mm e n t o n W a n g A n y i'sN o v e l T i a n x i a n gL E IY o n g(S c h o o l o fL i t e r a t u r e,N o r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X i'a nS h a a n x i710127,C h i n a)A b s t r a c t:W a n g A n y i's n o v e l s h a v e a v e r y c l o s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S h a n g h a i.T i a n x i a n g c a nb e r e g a r d e d a s t h e s e c r e t h i s t o r y o f S h a n g h a i.A s ak i n do f S h a n g h a iw r i t i n g b e f o r e t h e p o r t o p e n i n g ,w h a tk i n do f s p i r i t u a l t e m p e r a m e n t o f S h a n g h a i d o e s T i a n x i a n g s h o w?T h r o u g ht h e c l o s e r e a d i n g m e t h o d,t h e t h e s i s t h i n k s t h a t e x q u i s i t e n e s s i s t h e c o r e s p i r i t u a l t e m p e r a m e n t o f S h a n g h a i,w h i c h i s n o t o n l y s h o w n i n t h e e x q u i s i t e n e s s o f c h a r a c t e r sa n du t e n s i l s t h e y u s e d,b u t a l s o i nt h ee x q u i s i t e n e s so fh u m a nf e e l i n g s.T h i s k i n do f e x q u i s i t e n e s s i nS h a n g h a i n o t o n l y c o m e s f r o m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e a f t e r t h e p o r t o-p e n i n g ,b u t a l s o f r o mt h en o u r i s h m e n t o f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b e f o r e t h e p o r t o p e n i n g .K e y w o r d s:W a n g A n y i;T i a n x i a n g;S h a n g h a i; G ue m b r o i d e r y630。

手工刺绣鉴赏知识

手工刺绣鉴赏知识

手工刺绣鉴赏知识刺绣,这个名词在早已是家喻户晓的,这个盛传了几千年的手工作业,一直生生不息的流传在中国这片古老而伟大的土地上,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1:一、刺绣概述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

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古代称“黹”、“针黹”。

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

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二、中国刺绣源流刺绣起源很早。

黼黻絺绣之文,见于尚书。

虞舜之时,已有刺绣。

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

三国吴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卢眉娘以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见于前者著录。

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为战国时期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两件绣品.观其针法,完全用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成于帛和罗上,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图案龙游凤舞,猛虎瑞兽,表现得自然生动,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楚国刺绣艺术之成就。

汉代绣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内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种类繁多而完整的绣品,更有助于了解汉代刺绣风格。

刺绣鉴定方法

刺绣鉴定方法

刺绣鉴定方法Embroidery authentication is a critical process in determining the authenticity and value of embroidered artwork. As with any form of art, there ar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employed by experts to identify genuine embroideries from imitation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in embroidery authentication is visual inspection. By closely examining the stitching, thread quality, and overall design of the embroidery, experts can often determine if the piece is authentic or not. This is a skill that requires a keen eye for detail and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field.刺绣鉴定是确定刺绣作品真伪和价值的关键过程。

与任何形式的艺术一样,专家们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识别真正的刺绣作品和仿制品。

在刺绣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视觉检查。

通过仔细检查刺绣的刺绣、线质和整体设计,专家们通常可以确定作品是否真实。

这是一个需要细致的眼睛和多年的经验的技能。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embroidery authentication is the historical and provenance research.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and origin of the embroidery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itsauthenticity. By examining the age, style,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piece, experts can determine if it aligns with the known information about the embroidery's provenance. Historical resear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verifying the authenticity of embroidered artworks and can help establish their value in the market.刺绣鉴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历史和出处研究。

手工刺绣鉴赏知识

手工刺绣鉴赏知识

手工刺绣鉴赏知识手工刺绣鉴赏知识1:一、刺绣概述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

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古代称“黹”、“针黹”。

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

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

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

此段描述,大致说明了宋绣之特色。

元代绣品传世极少,台湾雇故宫博物院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观之,仍承继宋代遗风。

元人用绒稍粗,落针不密,不如宋绣之精工。

明代的染织工艺,至宣德间始变发达。

刺绣始于嘉靖年间上海顾氏露香园,以绣传家,名媛辈出。

至顾名世次孙顾寿潜及其妻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

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劈丝配色,别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所绣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妙,世称露香园顾氏绣,盖所谓画绣也。

此即传世闻名之顾绣。

顾绣针法,最主要继承了宋代最完备之已成绣法,更加以变化而运用之,可谓集针法之大成。

用线主要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亦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

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

上海露香园顾绣艺术的兴衰

上海露香园顾绣艺术的兴衰

上海露香园顾绣艺术的兴衰上海露香园顾绣艺术,享有“画绣”之誉,驰名于明清刺绣艺坛。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惊叹其名:“技至此乎”,“非人力也。

”文学家陈子龙在跋中题曰:“天孙织锦手出现人间。

”文人谭元春在《顾绣考》中云:“上海顾绣,女中神针也:”之后,顾绣成为宫廷贡品,身价更高,“人争宝之。

”顾绣将中国宋元以来的刺绣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功不可没。

顾绣产生于上海露香园明代上海名园之一的露香园,向有“胜擅一邑”之誉。

露香园是在万竹山居的基础延伸、扩展的。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9年),上海人颐名儒在道州(今湖南道县)任太守时,就在上海城内西北隅筑有一座名“万竹山居”的园林。

此园内石台隆起,背竹面山,轩槛通敞,东有修廊曲折而下,天上新月初升时,最宜在此小憩。

清代文人张春华为这山居作衢歌唱道:“?石成台面翠峦,微风细戛五珊瑚。

修廊月夜看疏影,凉送山房竹万竿。

”这歌朴实真情地道出了“万竹山居”的特色。

其弟官至尚宝司丞的顾名世,感到其兄筑的园林小而简陋,必须予以延伸、扩展。

于是,请人做了―个以他为中心的扩园方案。

实施过程中,在“万竹山居”之东凿池时,无意中挖到了一块石头,洗尽污泥一看,上面刻有元代书画大家赵孟俯的篆书“露香池”三字。

顾名世大喜,以为这是天助他也,便以此取园名为“露香园”。

露香园建成后,颇多精妙景点。

据清嘉庆《松江府志》中所载明人朱察卿撰的《露香园记》云:人门为一长约五十步的深巷,两旁夹种榆、柳、苜蓿,浓荫密布,雨天不用张伞。

转变向东,为“阜春山馆”,四周围以粉墙,自成院落。

稍往东有石累累,高爽敞洁之“碧漪堂”即在其中,堂内藏鼎,鬲,琴,尊及古今图书若干卷。

“碧漪堂”前有大池约十亩,此即“露香池”。

池水澄清,游刨很多,投食其中,便有鲜鱼踊跃争食于栏下。

池上跨曲桥,朱栏长亘,照映池中,池水欲赤。

过桥有万石纵横交枕,山谷空阔深远,山路盘旋曲折,行咫尺之地如走里许,此处山洞很大,可容二十来人,洞内有秀石下垂,如笏板,如钟乳。

上海顾绣 女中神针

上海顾绣 女中神针

上海顾绣女中神针Gu Embroidery originates at Gu Family, owner of Shanghai Luxiang Garden in late Ming Dynasty. Gu Embroidery absorbed the various embroidering skills and created its unique techniques. The designs of Gu embroidery are mainly landscape, figures, feathers and flowers .It was treasured by people and called Gu Embroidery. The silk embroidery of the Gu family style was created earlier than the other four famous embroidery styles--- the Su(Suzhou), Xiang(Hunan), Yue(Guangzhou), and Shu(Sichuan), which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Gu Embroider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asterpieces of Gu Embroiderydisplayed on the exhibition of selected Gu Embroidery collections. The exhibition held by Shanghai Museum called “Fancy Art of Shanghai Selected Works of the Gu’s Embroidery”. This article shows the appreciating points of the masterpieces and serves as a helpful guide to the exhibition.顾绣是诞生在上海而享誉全国的艺术奇葩,得名于晚明的上海露香园顾氏家族。

中国刺绣的起源以及发展史

中国刺绣的起源以及发展史

中国刺绣的起源以及发展史中国刺绣的起源以及发展史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刺绣的起源以及发展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刺绣的起源以及发展史中国刺绣发展已具数千年历史,但其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有许多争议与分歧,有的赞成以现有文字记载来推定;有的赞成用现有考古成果来推定;也有的认为就凭民间传说也可以推定的。

对此,我们不妨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一、民间传说的刺绣起源传说周太王(约公元前十世纪)古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子。

季历之子姬昌最有才能,古公亶父很想传位于姬昌,但按照当时的传承制度,又不能传位于姬昌。

太伯、仲雍知道后,即出走到苏州一带,而使姬昌顺利继承王位。

当时的苏州一带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尽管十分痛苦,但太伯、仲雍也入乡随俗,在身上刺上纹身。

后来,太伯去世后,仲雍深感此俗不便,便召集一些当地头面人物来商议此事。

恰巧,仲雍的小孙女女红(读工)正在屋内缝衣,一时不小心被针扎破了手,血流出来在衣服上形成了美丽的花朵。

于是,小家伙灵机一动,便参照当地纹身的图案花样在衣服上试着刺绣起来。

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终于做成了一件五彩缤纷的绣衣而呈给仲雍。

仲雍看后大喜过望,当即披在身上一试,感觉舒服异常,完全可以免除纹身之苦。

于是,他便召集当地居民,移风易俗,不再纹身,而改用刺绣衣服代替。

逐渐的,这种绣衣就取代纹身的风俗了。

人们十分感激女红,就把妇女的刺绣等针线活叫做“女工”,直到现在,人们仍然这样。

如此算来,刺绣的起源在距今3000年前后。

二、从考古成果来看一般而言,考古成果断代只能断为下限,即最晚不超过的年代。

我们现在考古的最早的东西,也很可能在发现的东西之前也仍然存在。

所以,我们从考古发现的刺绣和刺绣工具材料两方面来分析。

(一)考古发现的最早刺绣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刺绣为1974年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刺绣。

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刺绣印痕,原本的刺绣早已腐烂,但在几千年形成的腐泥和相应器物上,发现了刺绣的印痕和刺绣布匹的颜料。

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

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

古玉鉴定八种方法与断代常识一、工艺痕迹鉴定古玉工艺就是古玉加工工艺。

一是剖片;二是细加工;三是抛光。

其方法无外有两大形式: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砣机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滚桶摇光抛光工艺。

鉴定方法:10—50倍放大镜,观察抛光痕迹;适用范围:新石器→清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

其钻孔特点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

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而且不够光滑,而且,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

这是新石器穿孔鉴定重要方法。

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如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孔口、线条边缘出现硼碴。

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兽皮醮解玉砂等为之。

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方向不一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并有层次感。

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

精品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平整、匀净、干净利落,重要的是垂直砣痕不能太过,电动砣具一般可发现垂直砣过的凹陷痕迹。

二、氧化鉴定氧化是指玉石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

<BR>氧化有二种现象:一是钙化成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氧化严重成粉状。

鉴定方法: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

观察平面氧化透光照射;适用范围:新石器~清代出土古玉。

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氧化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形成的小孔洞。

再一种有氧化情况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有层次感,深浅不一,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腐蚀成粉末。

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

火烧仿氧化古玉,表面通常为薄薄的一层呈粉状,没有深度、层次感。

徐蔚南资料(68)研究刺绣的博物馆文献《顾绣考》

徐蔚南资料(68)研究刺绣的博物馆文献《顾绣考》

徐蔚南资料(68)研究刺绣的博物馆文献《顾绣考》研究刺绣的博物馆文献《顾绣考》刺绣是中国的国粹,中国古代女性的创举。

刺绣起源于远古时代,明清时达到鼎盛,民间产生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

对刺绣最早的记载是先秦《尚书·虞夏书·益稷》。

刺绣的代表性专业著作有:清代上海才媛丁佩的《绣谱》、民国绣娘沈寿和张謇合写的《雪宦绣谱》、华璂与许频韵合著的《刺绣术》、朱启钤的《存素堂丝绣丛刊》等。

徐蔚南独立写作的《顾绣考》一书,则对明代上海露香园顾绣进行了历史发展的梳理和现存作品的介绍,将顾绣作品看作独立的审美对象,详细记录了现存顾绣珍品上的题跋和钤印,是研究顾绣的重要文献,此后的顾绣研究者都会征引这一本专书。

顾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顾绣考》也被作为印证的重要书证。

徐蔚南著《顾绣考》版权页徐蔚南写作《顾绣考》是在上博馆期间,作为博物馆业书,顾绣已从闺阁“女红”走入博物馆,刺绣也成为了一种艺术研究的对象,以一种工艺美术的类型供大众欣赏。

《顾绣考》并不对妇女的刺绣活动进行指导,而是在对顾绣进行艺术鉴赏的同时,重点进行文献整理。

徐蔚南通过对顾绣这一传统中国的独特技艺的全面介绍,意在保留重要历史信息、展示古代优秀的物质文化,是刺绣专业著作内容的一次“学术转向”。

这就是《顾绣考》的学术价值所在。

徐蔚南在《顾绣考》在开篇的《付印题记》中讲明了他写作此书的原因,即书画艺术家、上博馆董事长叶恭绰(号遐庵)得到了多幅顾绣作品,将它们送至上海博物馆收藏,又恰逢馆中有刊印丛书的计划,徐蔚南便搜罗史料,结合藏品对顾绣进行研究,再经叶恭绰校阅删改,最终写成此书。

《顾绣考》由中华书局于1936年发行,1937年再版。

当时的《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中曾提及此书。

顾绣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上海,又名露香园顾绣。

嘉靖年间,尚宝司丞顾名世致仕还乡,筑园以居,凿池得一石,上刻有赵孟頫所书“露香池”三个字,因此将园子命名为露香园,建成后顾家便居于此地。

《雪宦绣谱》——传承刺绣的奇书

《雪宦绣谱》——传承刺绣的奇书
是 ,本 书 虽为 沈寿 力作 ,文 字引经 据典 之处 却是或 与 张謇 书 写有关 ,所 以我们 在分析此书与沈 寿关 系时 ,不能忽略张謇 与 《 雪宦绣谱 》的微妙关系 。 正如张謇在 “ 叙 ”中谈 到的背景 ,中国刺绣虽然具有悠久
口述 、张謇整理 、王逸君译 注的 《 雪宦绣谱 》。2 0 1 0 年1 0 月耿 纪朋重新 翻译并配 图 ,由重庆 出版社 出版了新 的版本 。 《 雪宦 绣谱 》不 断的重 新 出版使 这一 文化 遗产 得到 了进 一步 的发 扬 光大 。重 庆出版社版采 用多种稿本进行互 校 ,采取 了原 文 、注 释 、白话 译文三位一・ 体 的组织形式 ,正文各部分相关地 方也配
有辅 助性 插 图 ,此外 ,版 本还 插入 了 中 国四大名 绣 的相关 知
识 ,以及 中国传统刺绣 、地方绣 、少数 民族刺绣等 内容 。在讲 到具体针 法时 ,除 了对 原书 的十八种针法 进行图解说 明外 ,义
增设 了一 些常用针法 。这些都充分体 现了本书实用与鉴 赏相结
合的 目的。 全 书前 有张 謇撰 “ 叙 ” ,正文 内容 有八 章 ,分别 是 “ 绣 备” “ 绣 引” “ 针法 ” “ 绣要 ” “ 绣品” “ 绣德 ” “ 绣 节” “ 绣通”。 “ 绣 备”叙 述刺 绣必 备 的工 具 ,如绷 、架 、 剪 、针等 。 “ 绣引 ”叙述绣 制前 的辅助工 序 ,如剪线 、擘 丝 、 汜水 等 。 “ 针 法 ”分列 齐 针 、抢 针 等十八 种 常用 针法 。 “ 绣 要 ”叙述 对绣 制对 象 的光 色变换 关 系和传 神要 点 ,重 点强 调 “ 审势” “ 配色”两节 ,并附有 “ 线色类 目表” ,总计八 十八
第一部刺 绣理论与 实务操作相结合的专 门著作 。 关键 词 : 雪 宦绣谱 ;沈寿 ;张謇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及能够形成产品艺术品的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及能够形成产品艺术品的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及能够形成产品艺术品的介绍一.范围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三.基本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1项):昆曲2003年(1项):中国古琴艺术2005年(2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2009年(22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2010 京剧中医针灸2011 皮影戏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形成产品项目300Ⅶ-1杨柳青木版年画霍庆顺霍庆有冯庆矩王文达301Ⅶ-2武强木版年画马习钦302Ⅶ-3桃花坞木版年画303Ⅶ-4漳州木版年画304Ⅶ-5杨家埠木版年画杨洛书305Ⅶ-6高密扑灰年画吕臻立306Ⅶ-7朱仙镇木版年画郭泰运307Ⅶ-8滩头木版年画钟海仙李咸陆308Ⅶ-9佛山木版年画冯炳棠309Ⅶ-10梁平木版年画310Ⅶ-11绵竹木版年画陈兴才311Ⅶ-12凤翔木版年画邰瑜邰立平312Ⅶ-13纳西族东巴画和训313Ⅶ-14藏族唐卡丹巴绕旦格桑次旦314Ⅶ-15衡水内画王习三315Ⅶ-16剪纸316Ⅶ-17顾绣戴明教317Ⅶ-18苏绣李娥瑛顾文霞318Ⅶ-19湘绣刘爱云319Ⅶ-20粤绣陈少芳林智成320Ⅶ-21蜀绣郝淑萍321Ⅶ-22苗绣322Ⅶ-23水族马尾绣323Ⅶ-24土族盘绣李发秀324Ⅶ-25挑花石九梅奉雪妹325Ⅶ-26庆阳香包绣制贺梅英326Ⅶ-27象牙雕刻孙森王树文327Ⅶ-28扬州玉雕江春源顾永骏328Ⅶ-29岫岩玉雕王运岫329Ⅶ-30阜新玛瑙雕李洪斌330Ⅶ-31夜光杯雕黄越肃331Ⅶ-32金石篆刻332Ⅶ-33青田石雕333Ⅶ-34曲阳石雕卢进桥甄彦苍334Ⅶ-35寿山石雕冯久和林亨云335Ⅶ-36惠安石雕336Ⅶ-37徽州三雕方新中冯有进337Ⅶ-38临夏砖雕338Ⅶ-39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339Ⅶ-40潮州木雕李得浓陈培臣340Ⅶ-41宁波朱金漆木雕陈盖洪341Ⅶ-42乐清黄杨木雕342Ⅶ-43东阳木雕陆光正冯文土343Ⅶ-44漳州木偶头雕刻徐竹初徐聪亮344Ⅶ-45萍乡湘东傩面具345Ⅶ-46竹刻曾剑潭346Ⅶ-47泥塑胡新民347Ⅶ-48塔尔寺酥油花348Ⅶ-49热贡艺术更登达吉启加349Ⅶ-50灯彩李湘满陈伟炎李珠琴蔡炳汉杨增贵350Ⅶ-51嵊州竹编俞樟根828 Ⅶ-52 面人829 Ⅶ-53 面花830 Ⅶ-54 草编王群英831 Ⅶ-55 柳编杨进邦832 Ⅶ-56 石雕833 Ⅶ-57 玉雕高兆华宋世义郎晓峰834 Ⅶ-58 木雕835 Ⅶ-59 核雕陈素英宋水官836 Ⅶ-60 椰雕文传述吴名驹837 Ⅶ-61 葫芦雕刻张冰838 Ⅶ-62 锡雕王千钧839 Ⅶ-63 汉字书法840 Ⅶ-64 藏文书法841 Ⅶ-65 木版年画842 Ⅶ-66 彩扎李道亮曹真荣843 Ⅶ-67 龙档844 Ⅶ-68 常州梳篦金松群845 Ⅶ-69 麦秆剪贴846 Ⅶ-70 北京绢花金铁铃847 Ⅶ-71 堆锦凃必成848 Ⅶ-72 湟中堆绣849 Ⅶ-73 瓯绣周悦林850 Ⅶ-74 汴绣王素花851 Ⅶ-75 汉绣任本荣852 Ⅶ-76 羌族刺绣853 Ⅶ-77 民间绣活刘寿仙854 Ⅶ-78 彝族(撒尼)刺绣855 Ⅶ-79 维吾尔族刺绣856 Ⅶ-80 满族刺绣857 Ⅶ-81 蒙古族刺绣858 Ⅶ-82 柯尔克孜族刺绣859 Ⅶ-83 哈萨克毡绣和布绣860 Ⅶ-84 料器邢兰香861 Ⅶ-85 瓯塑周锦云862 Ⅶ-86 砖塑谢学运863 Ⅶ-87 灰塑邵成村864 Ⅶ-88 糖塑865 Ⅶ-89 瓷板画冯杰866 Ⅶ-90 软木画吴传福867 Ⅶ-91 镶嵌程淑美868 Ⅶ-92 新会葵艺廖惠林869 Ⅶ-93 传统插花870 Ⅶ-94 盆景技艺871 Ⅶ-95 布老虎872 Ⅶ-96 建筑彩绘Ⅶ-97棕编(新繁棕编)Ⅶ-98苗画梁德颂Ⅶ-99嘉兴灶头画Ⅶ-100永春纸织画周文虎Ⅶ-101平遥纱阁戏人Ⅶ-102清徐彩门楼Ⅶ-103上海绒绣张梅君许凤英Ⅶ-104宁波金银彩绣许谨伦Ⅶ-105瑶族刺绣李冬梅, 邓菊花Ⅶ-106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Ⅶ-107侗族刺绣Ⅶ-108锡伯族刺绣Ⅶ-109宁波泥金彩漆黄才良绘画:300Ⅶ-1杨柳青木版年画天301Ⅶ-2武强木版年画302Ⅶ-3桃花坞木版年画303Ⅶ-4漳州木版年画304Ⅶ-5杨家埠木版年画305Ⅶ-6高密扑灰年画306Ⅶ-7朱仙镇木版年画307Ⅶ-8滩头木版年画308Ⅶ-9佛山木版年画309Ⅶ-10梁平木版年画310Ⅶ-11绵竹木版年画311Ⅶ-12凤翔木版年画312Ⅶ-13纳西族东巴画313Ⅶ-14藏族唐卡314Ⅶ-15衡水内画841 Ⅶ-65 木版年画865 Ⅶ-89 瓷板画866 Ⅶ-90 软木画Ⅶ-98苗画Ⅶ-99嘉兴灶头画Ⅶ-100永春纸织画刺绣316Ⅶ-17顾绣317Ⅶ-18苏绣318Ⅶ-19湘绣319Ⅶ-20粤绣320Ⅶ-21蜀绣321Ⅶ-22苗绣322Ⅶ-23水族马尾绣323Ⅶ-24土族盘绣324Ⅶ-25挑花325Ⅶ-26庆阳香包绣制847 Ⅶ-71 堆锦848 Ⅶ-72 湟中堆绣849 Ⅶ-73 瓯绣850 Ⅶ-74 汴绣851 Ⅶ-75 汉绣852 Ⅶ-76 羌族刺绣853 Ⅶ-77 民间绣活854 Ⅶ-78 彝族(撒尼)刺绣855 Ⅶ-79 维吾尔族刺绣856 Ⅶ-80 满族刺绣857 Ⅶ-81 蒙古族刺绣858 Ⅶ-82 柯尔克孜族刺绣859 Ⅶ-83 哈萨克毡绣和布绣Ⅶ-103上海绒绣Ⅶ-104宁波金银彩绣Ⅶ-105瑶族刺绣Ⅶ-106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Ⅶ-107侗族刺绣Ⅶ-108锡伯族刺绣Ⅶ-109宁波泥金彩漆雕刻326Ⅶ-27象牙雕刻327Ⅶ-28扬州玉雕328Ⅶ-29岫岩玉雕329Ⅶ-30阜新玛瑙雕330Ⅶ-31夜光杯雕331Ⅶ-32金石篆刻332Ⅶ-33青田石雕333Ⅶ-34曲阳石雕334Ⅶ-35寿山石雕335Ⅶ-36惠安石雕336Ⅶ-37徽州三雕337Ⅶ-38临夏砖雕338Ⅶ-39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339Ⅶ-40潮州木雕340Ⅶ-41宁波朱金漆木雕341Ⅶ-42乐清黄杨木雕342Ⅶ-43东阳木雕343Ⅶ-44漳州木偶头雕刻344Ⅶ-45萍乡湘东傩面具345Ⅶ-46竹刻832 Ⅶ-56 石雕833 Ⅶ-57 玉雕834 Ⅶ-58 木雕835 Ⅶ-59 核雕836 Ⅶ-60 椰雕837 Ⅶ-61 葫芦雕刻838 Ⅶ-62 锡雕860 Ⅶ-84 料器861 Ⅶ-85 瓯塑862 Ⅶ-86 砖塑863 Ⅶ-87 灰塑864 Ⅶ-88 糖塑编织350Ⅶ-51嵊州竹编830 Ⅶ-54 草编831 Ⅶ-55 柳编842 Ⅶ-66 彩扎846 Ⅶ-70 北京绢花Ⅶ-97棕编(新繁棕编)无法归类346Ⅶ-47泥塑347Ⅶ-48塔尔寺酥油花348Ⅶ-49热贡艺术349Ⅶ-50灯彩828 Ⅶ-52 面人829 Ⅶ-53 面花839 Ⅶ-63 汉字书法840 Ⅶ-64 藏文书法843 Ⅶ-67 龙档844 Ⅶ-68 常州梳篦845 Ⅶ-69 麦秆剪贴867 Ⅶ-91 镶嵌868 Ⅶ-92 新会葵艺869 Ⅶ-93 传统插花870 Ⅶ-94 盆景技艺871 Ⅶ-95 布老虎872 Ⅶ-96 建筑彩绘Ⅶ-101平遥纱阁戏人Ⅶ-102清徐彩门楼315Ⅶ-16剪纸。

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及发展历史

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及发展历史

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及发展历史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及发展历史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

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四大名绣之苏绣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其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

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苏绣特点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

苏绣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

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

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

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

中国的四大名绣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画面丰收,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除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这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

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品销路尤广,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苏绣】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品的总称,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

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苏绣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的顾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前1559年)进士著称。

他的孙子顾寿潜善画,从师于董其昌。

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在顾家众多的名手中堪称代表,连董其昌看后亦惊叹“技至此乎!”明代的商品经济已较发达,由于顾家的刺绣名扬海内外,因此到了清代时,江南一带的绣庄许多干脆挂起“顾绣”的字号,广义的“顾绣”便由此而来。

苏绣正是在广泛吸取顾绣的特点和长处后,并结合西洋画的特点,逐渐从作坊里孕育成一朵更为奇艳的鲜花。

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

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

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钱月芳:半世顾绣情

钱月芳:半世顾绣情

钱月芳:半世顾绣情徐以立【期刊名称】《质量与标准化》【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4页(P17-20)【作者】徐以立【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钱月芳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顾绣第二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工艺美术大师,曾获“上海优秀女设计师”“三八红旗手”“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几十年来,创作作品100多幅,代表作有《布袋和尚》《竹马欢颜》《小庭婴戏》《松鹤图》《五牛图》《听泉图》《群鱼戏藻》《红蓼水禽》《宋人小品》等。

2017年9月,被评为“上海工匠”。

在松江区的乐都路边树立着一栋小楼。

虽然表面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来到四楼后,记者发现内里别有洞天——“欢迎来到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

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江顾绣(以下简称“顾绣”)的世界。

”一句慢条斯理的问候,夹杂着吴侬软语特有的温柔,打破了记者的沉思。

一位略施粉黛,着粉紫色刺绣披肩的女士出现在记者面前,优雅端庄。

钱月芳,这位年逾花甲的顾绣第二代传承人所着的刺绣披肩,将上海滩的城市韵味和顾绣的典雅精致挥洒得淋漓尽致,彰显着主人特有的江南情怀。

顾绣的前世今生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是顾绣传承的主要中心。

顾绣,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流传至今已400余年,是最富上海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流派,也是江南刺绣的杰出代表。

它具有把松江画派的画理和风格融入刺绣绣艺、画绣结合的艺术特点,对后世江南、乃至中国刺绣的发展影响深远。

明代董其昌曾在《筠清轩秘录》中赞美道:“十指春风,盖至此乎?”但绣画毕竟是民间绣艺与士大夫文化结合的产物。

一旦离开松江画派的土壤,失其精髓而得其技者,大多由纯观赏性艺术珍品变为日用工艺。

随着后继无人,顾绣之名虽盛,而“画绣”真谛却一度在松江濒临绝迹。

20世纪70年代,松江工艺品厂为贯彻周恩来总理发掘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指示,开设了顾绣车间,使顾绣之美重回人间。

从考古角度是如何判断出刺绣的起源时间的

从考古角度是如何判断出刺绣的起源时间的

从考古角度是如何判断出刺绣的起源时间的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刺绣为1974年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刺绣,该墓约在公元前8世纪。

那么从考古角度是如何判断出刺绣的起源时间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从考古角度判断出刺绣的起源时间,希望能帮到你。

布、线丝、绸的发现1926年,清华大学李济先生等人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掘了仰韶文化遗址,在此次发掘了半个蚕茧,后来,经过鉴定,认为是一种家蚕,距今约6000到5500年之间。

1958年,浙江考古队在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个竹筐,筐内装有一些纺织品和丝线等物。

后来,一些专家对其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有利用蚕丝作经纬交织而成的绢片,有用丝线捻制而成的丝带。

经过年代鉴定,发现它们为距今4750年以前的实物。

197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部门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进行了发掘,还出土了陶纺轮、木纬刀、木织轴、骨锥、骨管状针织网等与纺织有关的实物。

同时还出土了成股麻线。

后来,经鉴定,证实其年代为距今6960+100年。

同年,还在江苏吴县草茶生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葛布残片。

1980年,河南卸州考古队在河南荥阳市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距今5500年的丝麻纺织物残片,经分析发现其是用典型的桑蚕丝来织成的,且用赭铁矿之类的矿物质颜料对其进行了染色。

类似的考古成果很多。

如此,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丝线和布线丝绸应在距今6000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考古中针的发现1933年,考古人员在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一枚骨针,此骨针长8.2厘米,直径0.31-.033厘米,异常尖锐,经鉴定,其年代为距今18000年前,当时号称为最古第一针。

但后来,也发现了比它更早的骨针。

1981年,考古人员在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中又出土了制作精良的三枚骨针。

经鉴定,其年代为距今约45000年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的材料也发生了变化。

后来,考古人员在太原赵卿墓中发现了一枚长7厘米的青铜针。

在湖北江陵包山2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枚长8.2厘米的钢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绣的断代与鉴定
顾绣,又称“露香园绣”,始于明嘉靖年间,影响绵延至晚清民国,历时近四百年,留存传世一定数量的作品。

从顾绣的发展历程来看,顾绣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作品工艺成就和艺术价值大相径庭,因此对顾绣进行断代与鉴定十分必要。

顾绣,以明嘉靖年间顾名世筑“露香园”起始著称。

顾名世,字应夫,号龙泉,是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官至尚宝司丞。

据明人朱察卿《露香园记》和叶梦珠《阅世编》等文献记载,“露香园”是顾名世在明代嘉靖年间修建,在建园挖池时,曾挖到一块有元代书画大家赵孟?\所题篆书“露香池”三字的碑石,遂将新建花园题为“露香园”。

顾名世举家居露香园历经数代,其后辈女眷多善刺绣,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
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为顾绣。

顾绣先后涌现了缪氏、韩希孟、顾兰玉等名家,成为中国刺绣史上白宋代以后又一座高峰,代表了闺阁绣的最高水平。

缪氏是顾绣的创始人。

她是顾名世的长子顾箕英之妾,其生平不详。

她在待字闺中就擅长刺绣,进露香园后有机会见到了不少家族珍藏的宋、元名家字画,又兼顾家文人雅士往来频密,诗画游艺,耳目熏染,绣画水平更臻精致。

清姜绍书《无声诗史》中,称缪氏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袭之”。

缪氏尤其擅长绣佛像和人物,对此有较深的造诣。

清戴有祺《寻乐斋诗集》中有《露香园缪氏绣佛》诗:“须眉老少各不同,笑语欢然并超忽。

”可见其绣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从目前公布的公私收藏资料来看,缪氏并无确定的作品传世。

可能是作品较
少或是没有留款,后人不识。

因此其对后世影响不大,一般将随后出现的韩希孟作为早期顾绣的代表人物。

韩希孟为顾名世的次子顾振海的二儿媳。

韩希孟的丈夫顾寿潜别号绣佛主人,能诗善画,师从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其书画技艺对韩希孟有很大影响。

韩希孟本人亦工画花卉,并有很高的鉴赏水平,自著有《武陵绣史》。

韩希孟在继承宋绣劈丝、配色、针法等优秀传统基础上,把自己的观察和艺术感受渗透到刺绣创作中,在针法运用、配色和材料选配等方面有不少创新和发展。

对刺绣的认识理念方面,韩氏夫妇认为刺绣不应只限于点缀衣服,也反对依赖彩线,眩人眼目,他们主张表现艺术的内涵。

早期顾绣受松江画派影响,松江画派的精神领袖是董其昌。

董画一方面着重传统笔墨技法的运用,以墨韵幽雅、意境深邃取胜,而不刻意追求工似。

另一
方面作品兼顾诗、书、画相得益彰,因而成为晚明以后文人画的典范。

韩希孟的丈夫顾寿潜就是董其昌的入室弟子,故而韩希孟作品在色彩的处理、线条的把握上近似松江画派作品。

在刺绣技法上,采用画绣结合的方法,以画补绣,刻意追求绘画效果,针不及处以笔接色,以画代绣。

韩希孟对画绣运用自如,既用画补足绣的不足,又做到了虚实得体。

在工序上,韩希孟要求极高,刺绣前必须先将丝线辟为单股,经分别染色后再择色依次进行刺绣。

韩希孟的技法工艺最适宜于仿绣古代山水、花鸟、人物等名画,所绣制品精美逼真。

民国工艺美术家朱启钤在《存素堂丝绣录》评价说:“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别有会心。

”韩希孟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了明代刺绣的最高水准,2005年中国丝织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八开“韩希孟花鸟册页”成交价达165
万元人民币。

以韩希孟为代表的早期顾绣,也是顾绣发展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阶段。

当然这与顾家如日中天的家境和韩希孟等人的艺术修养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整个时代和地域人文息息相关,这里不一一分析。

早期顾绣的艺术特点,首先是进一步发展宋绣以来的审美理念,使用丝线辅助羽毛、麻、绒等丰富色彩和质感,创造性地采用补色技巧来体现原画稿的神韵,力求使所绣的人物、山水、花鸟达到“不是写生画,胜似写生画”的意境。

其次,早期顾绣的针法技巧很高,既灵活利落,又法度严谨。

运用最多的是套针,又采用齐针、戗针、扎针、接针等等,针法因塑造物像的不同而灵活多变。

滚针作为独立使用的针法在画面主题覆满绣面的明代顾绣作品中始现。

白此以后,滚针渐渐接替接针来表
达线条的流畅性。

第三,在题材的选择上,早期顾绣由于作者都是出生于大户人家的名媛贵妇,优裕安定的家庭生活条件和各种全面严谨的女子修养教育使她们视刺绣为日常遣情寄兴、自娱自乐的工具,因此刺绣的题材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心情而定,比较随意。

人物、宗教、山水和花鸟草虫等均有涉猎。

但早期顾绣的作者们由于有较高的书画艺术修养,影响较大且最见功力的绣品还是主要以供奉内廷的画师的作品为粉本,亦以吴门等名家画派的画稿为内容。

这些作品既能摹绣出书画的笔情墨趣和神韵,又能表现绘画所不及的细腻质感,达到运针如笔的艺术境界。

如韩希孟曾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搜访宋元绘画名迹,摹绣成册,计有《洗马图》、《百鹿图》、《女后图》、《鹑鸟图》、《米画山水图》、《葡萄松鼠图》、《扁豆蜻蜓图》和《花溪渔隐图》,
共八开,世称《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中的《米画山水图》有宋人米芾的风格,《洗马图》有元代赵子昂格调,《花溪渔隐图》仿元代王蒙笔意。

第四,在色彩运用上,早期顾绣善于用复杂的针法变化来排列丝线走向,并依靠丝线特有的柔和光泽,再辅以石青、石绿和赭石等颜料皴擦点染来表现画面。

丰富精妙的配色,使色线缤纷明丽,逼真地表现出了物象的质感和动感。

其中尤其是韩希孟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

中期的顾绣,以顾名世曾孙女顾玉兰为开启,直到乾隆初年。

顾玉兰,貌美能诗画,被当时人誉为才女载入县志,与她同时期的画史学家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甚至将她列入“顾姬”小传。

顾玉兰得缪、韩之家传绣技,技艺不亚于韩希孟。

但她命运乖舛,出
嫁后生有一子,24岁就守寡,家贫以卖顾绣来扶孤成长。

据清嘉庆年问《松江府志》记载,顾玉兰“工针黹,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日之为顾绣。

顾绣针法外传,顾绣之名震溢天下”。

顾玉兰设帐授徒,历30余年,将家传秘绣技艺传播四方。

其时,城中四乡许多妇女习以顾绣营生,形成一定规模,当时有“百里之地无寒女”之说。

这时的刺绣虽沿袭顾绣之名,实际上已不全是顾家所制。

中期顾绣具有传播地域广而不时有佳作问世的特点。

这时的顾绣声名最盛,又步入流通市场,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争相购藏顾绣珍品,使顾绣身价陡增。

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宁、沪、苏、杭纷纷设立顾绣庄、顾绣店,以至于顾绣几乎成为丝绣美术工艺品的通称。

连《红楼梦》都有描述,贾元春得一绣佛云:“顾绣,女中神针也。

”可见声誉颇高。

中期顾绣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将早期顾绣出现的绣绘结合进一步发展,画面均是绣绘结合,以绣代画,这也是这一时期最为独特之处。

作品往往是先上底色,后于底色上加绣,人物的面部则是先绣后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