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社会压力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健康概念的提出
健康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者的完整 结合,而疾病是整体素质不好的表现,主要是不良 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所导致。
整体健康模式同时强调医生对患者应进行整体诊断、 治疗和护理,预防现代病要从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入手,要全面提高患者的整体健 康素质。
健康行为的三维结构
例如:“对于离婚事件的看法”、“梵高”、“叶 赛宁”
例如“对于离婚事件的看法”
看法A:认为离婚说明了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是 失败的,离婚使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梦想化作了泡影,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想从头再来已经不可能 了,而且还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结果就会 悲观失望,陷入痛苦之中难以自拔,严重者会成为 抑郁症患者。
3、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始终处于不断的变
化之中。如果人们不注意心理保健,经常处于焦 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水平会下降;如 果心理出现了困饶或出现失衡,及时自我调整或 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很快会恢复到心理健康良 好状态。
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它不仅为 我们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 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向。
心理卫生功能:防治心理疾病——完善心理调节——发 展健康的个体与社会
心理因素概述
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
认知
情绪
健康
个性特征
社会心理 支持
认知与心理健康
“老太太的故事” “苦恼来自于自己的认知” “人们并非因为某些事物本身,而是因为他们自己 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所困绕”——埃利斯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而在于你如何看待 它”————塞里
广州医学院心理学课程
心理健康、压力、应激
尚鹤睿
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健康)
什么是健康及心理健康?
前世界卫生总干事马勒指出:“必须让每 个人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 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传统的观念认为,躯体没病就是健康,人 们重视锻炼身体,而忽视心理卫生的保健。
现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 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世界卫生组织指 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 趋于完满的状态。
北京市对16所重点大学的调查发现,由 于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占37.9%、 退学占64.4%。
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0%以上的大学 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关 系、学习、异性交往、对未来的担忧各 占20%。
心理卫生的目标与功能
心理卫生的“三级预防”功能 初级预防:向人们提供心理卫生知识,以防止和减 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尽早发现心理疾患并提供心理与医学的 干预。 三级预防:设法减轻慢性精神病人的残疾程度,提 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新概念(WHO):
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 感到疲劳和紧张。 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七是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八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九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心理健康的判定标准
一、以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 二、以社会适应的情况为依据 三、以统计学所确定的正常值为依据
心Fra Baidu bibliotek健康的标准(八条)
1、自我评价正确(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人际关系和谐(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社会适应正常(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意志健全(目的性、坚韧性、自制性) 5、情绪健康(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8、心理年龄符合年龄特征
二、心理疾病在蔓延, 人类面临新挑战
美国,每年有大约6%的人加入精神分裂症 的行列,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数占美国人口 的30%左右。
法国,每年镇静药使用总量达1亿多盒,平 均每人每年用2盒。自杀率逐年上升。
日本,日本九洲大学附属医院内科的调查 发现身心疾病的求症率逐年升高。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教委曾 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存在 明显的心理障碍者高达20.23%。
生理健康
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
社会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作 出良好的反映,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 发挥其身心潜能。
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 适应良好的一种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 动协调一致的过程,即认识、情感、意志、 行为和人格完整协调。
认知评价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 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做出估计,对事 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身心反应, 因而是外界刺激能否造成个体应激反应及影响个体身 心健康的关键中介因素之一。
正确的认知系统和认知模式——保护和促进人的 身心健康。
消极的、不合理的认知模式——使人陷入情绪困 扰,严重者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杀。
看法B:认为离婚终于使自己从痛苦的婚姻中得到 了解脱,从此又自由了,又拥有选择的机会了,凭 着过去的婚姻给自己留下的经验,相信自己再处理 婚姻问题一定会更成熟,结果虽然也有伤心、痛苦, 但更多是坦然接受、积极面对。
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健康探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源 泉
《尚书.洪范》,箕子认为幸福必须具备五 种要素:一、长寿;二、富足;三康宁平 安;四、爱好美德;五、寿终正寝
西方的古希腊七贤之一 ,梭伦认为幸福应具 备五个要素:一、中等财富;二、身体不 残疾,没有疾病;三、一生顺利,总能心 情愉悦;四、有儿孙;五、能善终。
我们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时,应注意
1、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和行 为表现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连续的不 良状态,我们不能根据一人、一时、一事简单地 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2、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截 然对立,而是一种连续和交叉的状态。从严重的 心理疾病、轻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状况一般 到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