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s域和z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知识点
描述信源平均信息量的物理量,等于 信源所有可能消息的信息量的数学期 望。
07 模拟调制技术
幅度调制原理及抗噪性能分析
幅度调制原理
幅度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递 信息的一种调制方式。在幅度调制中, 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振幅,使得载波的 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VS
抗噪性能分析
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主要取决于信噪 比(SNR)。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幅 度调制系统的误码率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而 降低。为了提高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 可以采用增加信号功率、降低噪声功率、 采用合适的解调方式等方法。
对于离散时间信号,可以采用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进行频域
分析,DTFT是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离散化形式。
系统频率响应
系统频率响应的定
义
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可以通过 频率响应来描述,频率响应反映 了系统对不同频率分量的放大或 衰减程度。
系统频率响应的求
解
通过系统的传递函数或差分方程 可以求解系统的频率响应,传递 函数描述了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 的关系。
数值计算法
对于难以用解析方法求解的拉普拉斯反变换,可以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近似求解。
系统S域分析
系统函数
在S域中,系统的特性可以用系统函数来描述。系统函数 是系统冲激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它包含了系统的全部信 息。
频率响应分析
通过系统函数在虚轴上的取值可以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描述了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或衰减特性。
通信分类
根据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根据信号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 信。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比较
信号性质
模拟通信传输连续的信号,数 字通信传输离散的信号。
《s域和z域分析》课件
02
S域分析
S域的变换方法
拉普拉斯变换
将时域函数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 数,通过积分运算实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收敛域
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是实数轴上 的一个区间,决定了变换的准确性 和适用范围。
性质
拉普拉斯变换具有线性性、时移性 、微分性等基本性质,这些性质在 分析电路和控制系统时非常有用。
S域的分析方法
传递函数
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由 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式得到。
详细描述
在电力系统和控制工程中,S域的应用更为广泛,主要用于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 的暂态和稳态行为。而在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工程中,Z域的应用更为常见,主 要用于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滤波器设计以及系统稳定性分析等。
05
总结与展望
S域和Z域分析的总结
S域和Z域的定义与特性
01
S域和Z域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总结词
S域和Z域的变换方法在数学原理和应用 上存在显著差异。
VS
详细描述
S域变换主要基于拉普拉斯变换,适用于 处理具有指数特性的信号,如正弦波和指 数函数。而Z域变换则基于离散傅里叶级 数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适用于处理数 字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
分析方法的比较
总结词
S域和Z域的分析方法在系统特性和分析手 段上有所不同。
特点
Z域变换具有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便于分析信号的 频率特性的优点。
Z域的分析方法
01
02
03
定义
Z域分析是指对Z域信号进 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实现
Z域分析通常包括对Z域信 号进行滤波、调制、解调 等操作,以实现对信号的 处理和控制。
信号处理中s域和z域关系
信号处理中s域和z域关系
s域
s域称为复频域,是由拉普拉斯变换引入的,即对信号f(t)×exp后整体进行傅里叶变换。
由于s为虚数,因此可以将s画在直角坐标中。
s域为直角坐标平面,其虚轴表示模拟角频率。
z域为极坐标系,极角表示数字角频率。
模拟角频率和数字角频率关系
二者之间关系可以用采样周期来描述:模拟角频率*采样周期=数字角频率
s域和z域信号对应关系
系统函数H(s)用来描述连续系统,H(z)用来描述离散系统。
系统稳定性判断,极点:分母为零对应的点
对于1 /(s+p),极点为s=-p位于s域左半平面,系统稳定。
要想使离散系统稳定,则需要H(z)极点在单位圆内。
信号与系统总复习要点
《信号与系统》总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抽样信号2.信号的运算:移位、反褶、尺度、微分、积分、加法和乘法3. δ(t)的抽样性质 (式1-14)4.线性系统的定义:齐次性、叠加性5.描述连续时间系统的数字模型:微分方程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字模型:差分方程6.连续系统的基本运算单元:加法器,乘法器,积分器离散系统的基本运算单元:加法器,乘法器,延时器7.连续系统的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法(FT),复频域分析法(LT)离散子系统的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方法,Z域分析方法8.系统模拟图的画法9.系统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的判定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微分方程的齐次解+特解的求法自由响应+强迫响应2.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求法3.系统的暂态响应+稳态响应求法4.0-→0+跳变量冲激函数匹配法5.单位冲激响应h(t), 单位阶跃响应g(t), 与求法h(t)=g'(t), g(t)=h (-1)(t)类似δ(t)与u(t)的关系6.卷积的计算公式,零状态响应y zs (t)=e(t)*h(t)=∫∞-∞e(τ)h(t-τ)d τ=h(t)*e(t)7.卷积的性质串连系统,并联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f(t)*δ(t)= f(t)f(t)*δ(t-3)= f(t-3)8. 理解系统的线性 P57 (1) (2) (3)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 t →w1.周期信号FS ,公式,频谱:离散谱,幅度谱2.非周期信号FT ,公式,频谱:连续谱,密度谱3. FT FT -14.吉布斯现象 P100---P1015.典型非周期信号的FT (单矩形脉冲)6.FT 的性质①对称性②信号时域压缩,频域展宽 P127,P128 ()[]⎪⎭⎫ ⎝⎛=a F a at f F ω1()()j t F f t e dt ωω∞--∞=⎰1()()2j t f t F e d ωωωπ∞-∞=⎰③尺度和时移性质 P129④频移性质:频谱搬移 cos(w 0t)的FT⑤时域微积分特性,频域微分特性⑥卷积定理(时域卷积定理、频域卷积定理)7.周期信号的FT :冲激8.抽样信号f s (t)的FT 及频谱F s (ω)9.抽样定理①条件 f s >=2f m w s >=2w m②奈奎斯特频率 f s =2f m③奈奎斯特间隔 T s =1/f s10.关于频谱混叠的概念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 域分析 t →s 1. LT LT -12.典型信号的LT3.LT 性质:时移,频移,尺度,卷积()j 1e baf at b F a a ωω⎛⎫+↔⋅ ⎪⎝⎭0001[()cos()][()()]2F f t t F F ωωωωω=++-()()⎰∞∞--=tt f s F ts d e ()()⎰∞+∞-=j j d e j π21 σσss F t f t s []000()()()e st L f t t u t t F s ---=()e ()αt L f t F s α-⎡⎤=+⎣⎦[]()1() 0s L f at F a a a ⎛⎫=> ⎪⎝⎭4.LT 的逆变换①查表法②部分分式展开法(系数求法)③留数法5.LT 分析法 (第四章课件63张,64张,78张,81张) 求H(s), h(t), y zi (t), y zs (t), y(t)6.系统函数H(s) h(t) 一对拉氏变换对 H(s)的极点决定h(t)的形式H(s)的零点影响h(t)的幅度和相位7.H(s)的零极点 稳定性: ①②极点全在S 面左半面 P241 例4-26 8.连续系统的频响特性 H(jw)=H(s)│s=jw9.全通网络(相位校正),最小相移网络第五章 傅立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滤波、调制与抽样1.h(t) H(jw) 构成傅式变换对2.无失真传输概念3.实现无失真传输的系统要满足的时域条件、频域条件4.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频响特性,及其单位冲激响应5.信号调制、解调的原理()||h t dt M ∞-∞≤⎰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序列的周期判定:2π/w 0,分三种情况讨论2.离散时间信号的运算、典型离散时间信号3.离散系统的阶次确定4.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及模拟图的画法5.u(n), δ(n), g(n), h(n)的关系δ(n)= u(n)- u(n-1) h(n)= g(n)- g(n-1) 6.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求解法 (迭代、齐次解+特解、零输入+零状态)7.离散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n)及其求法8.卷积和9.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 zs (n)=x(n)*h(n) 10.有限长两序列求卷积:x 1(n):长N x 2(n):长M 见书例7-16, 对位相乘求和法, 长度:N+M-111.卷积性质:见课件第七章2,第35张12.离散系统的因果性,稳定性时域:因果性 n<0 ,h(n)=0稳定性 h(n)绝对可和()()k u n n k δ∞==-∑0()()k g n h n k ∞==-∑()()()()∑∞-∞=-=*m m n h m x n h n x ()n h n ∞=-∞<∞∑第八章 Z 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 域分析1.LT →ZT: z=e sTZ 平面与S 平面的映射关系2. ZTZT -13.典型序列的Z 变换 4.Z 变换的收敛域: 有限长序列 有无0,∞右边序列 圆外左边序列 圆内双边序列 圆环5.逆Z 变换 ①查表法②部分分式展开法(与LT -1不同的,先得除以Z ) ③留数法6.ZT 的性质时移性质 (1)双边序列移位(2)单边序列移位 ①左移 ②右移 序列的线性加权性质序列的指数加权性质卷积定理7.Z 域分析法解差分方程:书P81 例8-16第八章课件2 第33张~37张 ()()n n X z x n z ∞-=-∞=∑()⎰-π=c n z z z X jn x d 21)(18.系统函数H(z) h(n) H(z) Z 变换对 求H(z), h(n), y zs (n), y zi (n), y(n), H(e jw ) *见书P86:例8-19, P109 8-36 8-379.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因果性稳定性 因果性时域 n<0, h(n)=0 频域 H(z)所有极点在单位圆内 收敛域(圆外)含单位圆10.离散系统的频响特性H(e jw )=H(z)│z=ejw =│H(e jw )│e j ψ(w)幅度谱:描点作图,2π为周期相位谱书P98,例8-22, 第八章课件:59张,60张 ()n h n ∞=-∞<∞∑。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
根据采样定理,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是离散时间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因此,s域到z域的 变换关系可以通过将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进行周期延拓,并对其进行离散化来实现。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
在信号处理中,s域和z域是两种常用的频域表示方法,分别用于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 号的分析。s域是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表示,而z域是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表示。
s域到z域的变换关系是通过采样操作实现的,具体关系如下:
1. 采样操作:将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离散时间信号。采样操作可以用冲激函数序列 来表示,即将连续时间信号乘以冲激函数序列。
需要注意的是,s域到z域的变换关系是一个近似关系,即z域表示是对s域表示的离散化和 近似。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采样率和信号特性来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以保证变 换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s域到z域的变换关系是通过采样操作和对频谱的离散化实现的。这种变换关系 在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而言,s域到z域的变换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将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进行周期延拓,使其变成一个周期为2π的频谱。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
2. 对延拓后的频谱进行离散化,即将频谱上的连续频率点离散化为离散频率点。离散化通 常使用等间隔的采样点来表示。
3. 对离散化后的频谱进行z变换,得到信号在z域上的表示。
控制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控制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一、控制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哪一门科目是考察数学基础的核心?A. 高等数学B. 线性代数C.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D. 离散数学(答案:A)二、在控制工程的专业课考试中,以下哪项内容不是经典控制理论的重点?A. 传递函数与系统的频域分析B. 状态空间法与现代控制理论C. 根轨迹法与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D. PID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答案:B)三、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现代控制工程领域常用的控制策略?A. 自适应控制B. 鲁棒控制C. 模糊控制D. 经典PID控制(答案:D)四、控制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中,哪一门课程主要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数学模型?A. 自动控制原理B. 信号与系统C. 控制系统仿真D. 过程控制(答案:A)五、以下哪个概念不是控制工程中“系统辨识”部分的核心内容?A. 参数估计B. 模型结构选择C. 系统稳定性分析D. 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答案:C)六、在控制工程的专业综合考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常见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A. 时域分析法B. 频域分析法C. 复域(Z域)分析法D. 相空间分析法(答案:D,注:复域分析通常指S域或Z域,但Z域主要用于离散系统,相空间分析非标准术语)七、控制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哪一门科目可能涉及对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的深入理解?A. 控制工程基础B. 计算机控制系统C. 电路理论D. 信号处理(答案:A,尽管B也相关,但A更直接涉及硬件)八、下列哪项技术不是控制工程领域中用于优化控制性能的方法?A. 遗传算法B. 神经网络优化C. 粒子群优化D. 傅里叶变换(答案:D,傅里叶变换是信号分析工具,非优化方法)。
期末考试《信号与系统课程要点(吴大正)》
信号与线性系统复习提纲第一章信号与系统1.信号、系统的基本概念2.信号的分类,表示方法(表达式或波形)连续与离散;周期与非周期;实与复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3.信号的基本运算:加、乘、反转和平移、尺度变换.图解时应注意仅对变量t作变换,且结果可由值域的非零区间验证。
4.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极限形式的定义;关系;冲激的Dirac定义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的微积分关系冲激函数的取样性质(注意积分区间);;5.系统的描述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微分或差分方程系统的时域框图,基本单元:乘法器,加法器,积分器(连),延时单元(离)由时域框图列方程的步骤。
6.系统的性质线性:齐次性和可加性;分解特性、零状态线性、零输入线性.时不变性:常参量LTI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常系数微分(差分)方程(以后都针对LTI系统)LTI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微积分特性因果性、稳定性(可结合第7章极点分布判定)第二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1.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齐次解+特解(代入初始条件求系数)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瞬态响应、稳态响应的概念0—~0+初值(由初始状态求初始条件):目的,方法(冲激函数系数平衡法)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注意应用LTI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微积分特性特别说明:特解由激励在t>0时或t〉=0+的形式确定2.冲激响应定义,求解(经典法),注意应用LTI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微积分特性阶跃响应与的关系3.卷积积分定义及物理意义激励、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之间关系卷积的图示解法(了解)函数与冲激函数的卷积(与乘积不同);卷积的微分与积分复合系统冲激响应的求解(了解)第三章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系统的响应差分方程的迭代法求解差分方程的经典法求解:齐次解+特解(代入初始条件求系数)全响应=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初始状态(是),而初始条件(指的是)2.单位序列响应的定义,的定义,求解(经典法);若方程右侧是激励及其移位序列时,注意应用线性时不变性质求解阶跃响应与的关系3.卷积和定义及物理意义激励、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之间关系卷积和的作图解与的卷积和;结合前面卷积积分和卷积和,知道零状态响应除经典解法外的另一方法。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 -回复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回复s域(Laplace域)与z域(Z变换域)是信号与系统分析中常用的数学工具。
s域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分析,而z域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s域与z域之间的变换关系。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s域和z域的定义。
s域是用复变量s表示,它将连续时间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函数或连续时间系统的传递函数)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
而z域是用复变量z表示,它将离散时间信号(可以是离散时间函数或离散时间系统的传递函数)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
s域变换(Laplace变换)和z域变换(Z变换)是两种不同的数学工具,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如下所示:1. 连续时间信号到离散时间信号的变换(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s域函数转换为z域函数。
这个过程被称为脉冲响应不变性方法。
具体的步骤如下:a. 假设我们有一个连续时间信号或系统的传递函数H(s)。
b. 使用部分分式分解等方法将H(s)分解为一个形式为frac{B(s)}{A(s)}的比率函数。
c. 使用z变换的标准转换公式将分解后的B(s)和A(s)转换为B(z)和A(z)。
d. 最后,使用B(z)/A(z)作为离散时间信号或系统的传递函数。
2. 离散时间信号到连续时间信号的变换(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z域函数转换为s域函数。
这个过程被称为双线性变换或者频率采样变换方法。
具体的步骤如下:a. 假设我们有一个离散时间信号或系统的传递函数H(z)。
b. 使用分式分解等方法将H(z)分解为一个形式为frac{B(z)}{A(z)}的比率函数。
c. 使用z变换的逆变换公式将分解后的B(z)和A(z)转换为B(s)和A(s)。
d. 最后,使用B(s)/A(s)作为连续时间信号或系统的传递函数。
需要注意的是,s域与z域之间的变换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在进行变换时,我们需要考虑信号或系统的采样频率、采样间隔以及截止频率等因素。
第六章离散系统z域分析
m1
f (k m) z m F (z) f (k m)z k k 0 第六章离散系统z域分析
f(k+1) ←→ zF(z) – f(0)z
f(k+2) ←→ z2F(z) – f(0)z2 – f(1)z
m1
f (k m) z m F (z) f (k)z mk
k 0
证明:
m1
Z[f(k – m)]= f (k m)z k f (k m)z k f (k m)z (km) z m
F(z) f(k)zk
称为序列f(k)的 双边z变换
k
F(z) f(k)zk k0
称为序列f(k)的 单边z变换
若f(k)为因果序列,则单边、双边z 变换相等,否则不 等。今后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统称它们为z变换。
F(z) = Z[f(k)] ,f(k)= Z-1[F(z)] ;f(k)←→F(z)
(k)
z ,z>1
–(– k –1)
z 1 ,z<1
第六章离散系统z域分析
6.2 z变换的性质
本节讨论z变换的性质,若无特殊说明,它既适 用于单边也适用于双边z变换。
一、线性
若 f1(k)←→F1(z) 1<z<1, f2(k) ←→ F2(k) 2<z<2
对任意常数a1、a2,则 a1f1(k)+a2f2(k) ←→ a1F1(z)+a2F2(z)
Fy
(z)
z
z a
收敛域为|z|>|a|
|a |
o
R e[z]
第六章离散系统z域分析
例3 求反因果序列 的z变换。
bk, ff (k) 0,
k0bk(k1)
s域和z域分析
1.熟练掌握单边Laplace变换及其基本性质和Laplace 反变换。 2.掌握用单边Laplace求解连续系统响应的零输入响应 和零状态响应。 3.重点掌握系统的传输函数,及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频响特性、因果性、稳定性)的关系。
(一)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sa 2 s a 2 1 2 s a
(三)拉氏变换与傅氏变换的关系
F ( j ) F ( s) s j K n ( n )
n 1
N
(四)、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1.线性(叠加)特性 2.时域微分特性 3.时域积分特性 4.s域微分特性 5.s域积分特性 6.延时(时域平移) 7.s域平移 8.尺度变换 9.初值定理 10.终值定理 11.时域卷积定理 12.s域卷积定理(时域相乘定理)
1.熟练掌握单边z变换及其z变换的性质和z反变换。 2.掌握用单边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 态响应。 3.重点掌握系统的传输函数,及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频响特性、因果性、稳定性)的关系。
(一) z变换定义、典型序列的z变换
单 : X ( z ) x ( n) z n
n 0
sin(t )et u(t )
1 ( s 1 j)( s 1 j)
sin(t )et u(t )
(九)零极点与系统的频响特性
频响特性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之下稳态响 应随信号频率的变化情况。
rss (t ) Em H 0 sin(0t 0 )
在频率为 0的正弦激励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响应 仍为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但幅度乘以系数H 0,相位移动 0 , H 0和 0由系统函数在j 0处的取值决定。
时域、S域、Z域转换
自动控制中,基于时间考虑,控制系统包括时间连续和时间离散两种,对于连续时间控制系统,一般会考虑将其转换为s 域进行分析处理;对于离散时间控制系统,则一般考虑将其转换到z 域进行分析处理。
在这几种空间域中,存在相互转换的关系。
下面分别进行分析描述:1 时域时域是对控制系统最直观的描述,不管是连续还是离散控制系统,其结构都可以用时间来进行描述。
2 s 域s 域又称为频域,其对控制系统的分析是纯数学分析,而时域则是对控制系统和控制过程的直观描述。
一般将正弦波视为频域中唯一存在的波形(因为时域中的任何波形都可以用正弦波进行合成)注:任何两个频率不同的正弦波都是正交的。
如果将两个正弦波相乘并在整个时间轴上求积分,则积分值为零。
这说明可以将不同的频率分量相互分离开。
3 z 域z 域是对离散时间系统的描述,其来源于连续系统的拉氏变换,z 变换时对采样函数拉氏变换的变形。
对连续时间系统进行采样,并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的空间域就称为z 域。
4 域间转换 4.1时域到s 域对于时域到s 域的转换可以跟踪积分、微分关系进行转换。
如,对于系统22()d i dif t A B C idt dt dt=++⎰,可根据积分、微分的对应,直接将其转换为2()CF s As Bs s=++。
对于系统的积分,一般都是考虑将积分转换为微分进行处理的。
结合拉普拉斯变换0()()st F s f t e dt ∞-=⎰,可以对时域到S 域进行转换,另外,令s j ω=,则可以对S 域进行频域分析。
4.2时域到z 域对于时域到z 域的转换可以根据各次时间量的时间次序进行转换。
如,对于系统()(1)(2)()(1)y t Ay t By t Cx t Dx t =---++-,则可以将其转换为112()()()1Y z C Dz G z X z Az Bz ---+==-+。
结合z 域的含义,定义0()()n n E z e nT z ∞-==∑,然后结合等比级数求和的方法进行整合。
时域、S域、
时域、S域、Z域转换自动控制中,基于时间考虑,控制系统包括时间连续和时间离散两种,对于连续时间控制系统,一般会考虑将其转换为s 域进行分析处理;对于离散时间控制系统,则一般考虑将其转换到z 域进行分析处理。
在这几种空间域中,存在相互转换的关系。
下面分别进行分析描述:1 时域时域是对控制系统最直观的描述,不管是连续还是离散控制系统,其结构都可以用时间来进行描述。
2 s 域s 域又称为频域,其对控制系统的分析是纯数学分析,而时域则是对控制系统和控制过程的直观描述。
一般将正弦波视为频域中唯一存在的波形(因为时域中的任何波形都可以用正弦波进行合成)注:任何两个频率不同的正弦波都是正交的。
如果将两个正弦波相乘并在整个时间轴上求积分,则积分值为零。
这说明可以将不同的频率分量相互分离开。
3 z 域z 域是对离散时间系统的描述,其来源于连续系统的拉氏变换,z 变换时对采样函数拉氏变换的变形。
对连续时间系统进行采样,并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的空间域就称为z 域。
4 域间转换 4.1 时域到s 域对于时域到s 域的转换可以跟踪积分、微分关系进行转换。
如,对于系统22()d i dif t A B C idt dt dt=++⎰,可根据积分、微分的对应,直接将其转换为2()CF s As Bs s=++。
对于系统的积分,一般都是考虑将积分转换为微分进行处理的。
结合拉普拉斯变换0()()st F s f t e dt ∞-=⎰,可以对时域到S 域进行转换,另外,令s j ω=,则可以对S 域进行频域分析。
4.2 时域到z 域对于时域到z 域的转换可以根据各次时间量的时间次序进行转换。
如,对于系统()(1)(2)()(1)y t Ay t By t Cx t Dx t =---++-,则可以将其转换为112()()()1Y z C Dz G z X z Az Bz ---+==-+。
结合z 域的含义,定义0()()n n E z e nT z ∞-==∑,然后结合等比级数求和的方法进行整合。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复习要点
信号与系统复习书中最重要的三大变换几乎都有。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 1、信号的分类①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②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连续周期信号f (t )满足f (t ) = f (t + m T ), 离散周期信号f(k )满足f (k ) = f (k + m N ),m = 0,±1,±2,…两个周期信号x(t),y(t)的周期分别为T 1和T 2,若其周期之比T 1/T 2为有理数,则其和信号x(t)+y(t)仍然是周期信号,其周期为T 1和T 2的最小公倍数。
③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④因果信号和反因果信号2、信号的基本运算(+ - × ÷) 2.1信号的(+ - × ÷)2.2信号的时间变换运算 (反转、平移和尺度变换) 3、奇异信号3.1 单位冲激函数的性质f (t ) δ(t ) = f (0) δ(t ) , f (t ) δ(t –a) = f (a) δ(t –a)例: 3.2序列δ(k )和ε(k ) f (k )δ(k ) = f (0)δ(k ) f (k )δ(k –k 0) = f (k 0)δ(k –k 0) 4、系统的分类与性质4.1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4.2 动态系统与即时系统 4.3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①线性性质 T [a f (·)] = a T [ f (·)](齐次性) T [ f 1(·)+ f 2(·)] = T[ f 1(·)]+T[ f 2(·)] (可加性)②当动态系统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该系统为线性系统:)0(d )()(f t t t f =⎰∞∞-δ)(d )()(a f t a t t f =-⎰∞∞-δ?d )()4sin(91=-⎰-t t t δπ)0('d )()('f t t f t -=⎰∞∞-δ)0()1(d )()()()(n n n f t t f t -=⎰∞∞-δ4)2(2])2[(d d d )(')2(0022=--=--=-==∞∞-⎰t t t t tt t t δ)(1||1)()()(t a a at n n n δδ⋅=)(||1)(t a at δδ=)(||1)(00a t t a t at -=-δδ)0()()(f k k f k =∑∞-∞=δy (·) = y f (·) + y x (·) = T[{ f (·) }, {0}]+ T[ {0},{x (0)}] (可分解性) T[{a f (·) }, {0}] = a T[{ f (·) }, {0}]T[{f 1(t ) + f 2(t ) }, {0}] = T[{ f 1 (·) }, {0}] + T[{ f 2 (·) }, {0}](零状态线性)T[{0},{a x 1(0) +b x 2(0)} ]= aT[{0},{x 1(0)}] +bT[{0},{x 2(0)}](零输入线性) 4.4时不变系统与时变系统T[{0},f (t - t d )] = y f (t - t d)(时不变性质)直观判断方法:若f (·)前出现变系数,或有反转、展缩变换,则系统为时变系统。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 -回复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回复这篇文章将讨论域变换的一个重要方面——s域与z域之间的变换关系。
s 域和z域是信号处理领域中常用的两种数学表示方法,它们之间的转换可以用于模拟信号在离散时间中的表示。
本文将详细解释s域和z域的概念,并提供从s域到z域和从z域到s域的变换方法和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s域和z域的基本概念。
s域(连续域)是一种用于表示连续时间信号的数学表示方法,在信号处理中常用于分析和设计连续时间系统。
s域中的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函数,如音频信号或图像信号。
s 域中的信号用Laplace变换来表示和处理,Laplace变换将时域中的函数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这个函数通常被称为传输函数,它用于描述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s域的变换结果通常是复数表示。
与s域相对应的是z域(离散域),它是一种用于表示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学表示方法,也常用于分析和设计离散时间系统。
z域中的信号可以是离散时间函数,如数字音频信号或数字图像信号。
z域中的信号用z变换来表示和处理,z变换将时域中的函数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这个函数也被称为传输函数,它用于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z域的变换结果同样通常是复数表示。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如何从s域到z域进行变换。
这种变换称为模拟到数字(A/D)转换。
变换的思路是将连续时间信号离散化,通常是通过对信号进行采样。
采样是指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和记录信号的值。
采样频率(即采样率)决定了每秒钟的采样点数量。
在A/D转换中,我们通常首先将信号进行采样,然后使用z变换对采样后的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
转换的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采样定理确定适当的采样频率,以避免采样信号中的混叠(即频谱重叠)现象。
2. 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离散时间信号。
采样过程可以通过在信号上放置锯齿状脉冲来实现,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脉冲编码调制(PCM)。
3. 对采样后的信号应用z变换,得到z域中的表示。
对于从z域到s域的变换,称为数字到模拟(D/A)转换,其思路是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连续时间信号。
s域和z域有什么区别?
S域(s-domain)和Z域(z-domain)是信号处理中常用的两种不同的数学表示方法。
S域是用连续时间(analog)表示信号和系统的域。
在S域中,信号和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是连续时间函数,可以用连续时间的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来描述。
S域适用于对连续时间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Z域则是用离散时间(discrete)表示信号和系统的域。
在Z 域中,信号和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是离散时间序列,可以用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Z变换(Z-transform)来描述。
Z域适用于对离散时间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具体而言,S域和Z域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采样和离散化连续时间信号来实现。
采样是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而离散化是将连续时间系统转换为离散时间系统,包括差分方程形式。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种转换常用于将连续时间信号或系统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数字系统,以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
因此,S域适用于处理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而Z域适用于处理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
它们在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的建
模和分析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学工具。
s域到z域变换公式
在信号处理中,从s域到z域的变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这个变换可以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用于数字信号的处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s域到z域变换公式。
第一段:什么是s域和z域
在信号处理中,s域和z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s域是指复平面上的连续时间信号的频率域,z域是指复平面上的离散时间信号的频率域。
第二段:s域到z域变换公式
s域到z域变换公式可以用于把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
该公式如下:
Z(z)= F[s(t)](z) = ∫[-∞,∞]s(t)z^(-t)dt
其中,Z(z)是z域的函数,s(t)是s域的函数,z^(-t)是z的负幂次方。
第三段:变换公式的解释
该公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s(t)在时间t上的积分,将其变换为一个z域函数F[s(t)](z)。
该函数描述了s(t)在离散时间z上的取值。
第四段:变换公式的应用
该变换公式可以用于数字信号的处理,例如数字滤波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将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转换为z域的函数,从而设计数字滤波器。
第五段:总结
s域到z域变换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用于数字信号的滤波、滤波器设计和其他处理任务。
z域与s域的直接变换方法
z域与s域的直接变换方法在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设计中,频域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s域与z域是完成频域分析的重要工具,使我们能够将信号从时间域转换为频域并进行分析。
本文将介绍s域和z域的直接变换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及其应用。
一、s域s域是一种用于处理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通常用于分析和设计基于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控制系统。
s域变换将一个连续时间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从而可以更容易地分析和理解信号的特性。
1. 拉普拉斯变换(Laplace Transform)拉普拉斯变换是一种广泛使用的s域变换方法。
它将一个时间域的连续信号转换为一个s域的连续函数。
该变换定义如下:$$F(s)=\int_{0}^{\infty} f(t)e^{-st}dt$$其中,$F(s)$是s域函数,$f(t)$是时间域函数,$s$是复数变量。
拉普拉斯变换的逆变换如下:其中,$\sigma$是一个实数,$j=\sqrt{-1}$是虚数单位。
傅里叶变换是另一种用于分析信号的经典方法,它将时间域信号转换为频率域。
由于傅里叶变换只能用于周期函数,因此在连续时间信号分析中很少直接使用。
二、z域其中,$C$是一个包围z平面所有极点的围线。
2. 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DF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信号处理工具,它将一个离散时间序列转换为一组频率系数。
DFT可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来加快计算速度。
三、总结s域和z域是两种用于分析信号的不同方法。
s域适用于连续时间信号的频率分析和系统设计,而z域适用于离散时间信号的频率分析和数字信号处理应用。
选择适当的域,将时间域信号转换到频率域以便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控制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技术。
z域与s域稳定和因果的条件
z域与s域稳定和因果的条件在控制系统中,z域和s域是两个常用的数学工具,用于分析和设计数字控制系统。
在这两个域中,稳定性和因果性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条件在z域和s域中的含义和应用。
一、z域稳定和因果的条件1. 稳定性条件在z域中,一个系统是稳定的,当且仅当其单位圆内的所有极点都位于单位圆内。
这意味着系统的输出不会无限增长或震荡,而是会收敛到一个有限值。
如果系统的极点在单位圆外部,那么系统就是不稳定的,输出会无限增长或震荡。
2. 因果性条件在z域中,一个系统是因果的,当且仅当其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次数相等,且分母的所有系数都是非负的。
这意味着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而不受未来输入的影响。
如果系统不满足这个条件,那么它就是非因果的,输出会出现“先知道未来”的情况。
二、s域稳定和因果的条件1. 稳定性条件在s域中,一个系统是稳定的,当且仅当其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都位于左半平面。
这意味着系统的输出不会无限增长或震荡,而是会收敛到一个有限值。
如果系统的极点在右半平面,那么系统就是不稳定的,输出会无限增长或震荡。
2. 因果性条件在s域中,一个系统是因果的,当且仅当其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次数相等,且分母的所有系数都是实数且非负的。
这意味着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而不受未来输入的影响。
如果系统不满足这个条件,那么它就是非因果的,输出会出现“先知道未来”的情况。
三、应用举例1. z域稳定和因果的条件的应用在数字滤波器设计中,z域稳定和因果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数字滤波器不稳定,那么它的输出会出现无限增长或震荡,导致系统失效。
如果一个数字滤波器非因果,那么它的输出会出现“先知道未来”的情况,也会导致系统失效。
2. s域稳定和因果的条件的应用在控制系统设计中,s域稳定和因果的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不稳定,那么它的输出会出现无限增长或震荡,导致系统失效。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非因果,那么它的输出会出现“先知道未来”的情况,也会导致系统失效。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
s域与z域的变换关系s域与z域是信号处理中常用的两种数学描述域。
s域是连续时间信号的表示域,z域是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域。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我们需要将连续时间信号转化为离散时间信号,这就需要进行s域到z域的变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s域与z域之间的变换关系。
1. 坐标变换s域是连续时间表示域,使用连续的时间变量s表示信号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为复平面上的所有点。
而z域是离散时间表示域,使用离散的时间变量z表示信号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为复平面上的所有点,但是对于离散信号而言,只在单位圆内取值。
s域与z域的坐标变换关系是通过变换公式来描述的,变换公式包括两种形式:正向变换和反向变换。
2. 正向变换正向变换是将s域中的一个函数通过某种变换关系转化为z域中的一个函数。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正向变换有两种方法:映射方法和代数化方法。
2.1 映射方法映射方法中,首先需要将s平面上的每个点映射到z平面上的一个点。
常用的映射方法有三种:反向z变换、正向z变换和双线性变换。
2.1.1 反向z变换反向z变换是将s平面上的一个点通过反向z变换公式映射到z平面上的一个点。
反向z变换公式为:z = e^sT其中,T是采样周期。
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时间系统经过采样后得到的离散时间系统。
2.1.2 正向z变换正向z变换是将s平面上的一个点通过正向z变换公式映射到z平面上的一个点。
正向z变换公式为:z = (1 + sT/2) / (1 - sT/2)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时间系统直接映射到离散时间系统。
2.1.3 双线性变换双线性变换是将s平面上的一个点通过双线性变换公式映射到z平面上的一个点。
双线性变换公式为:z = (2 + Ts) / (2 - Ts)其中,T是采样周期。
双线性变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够保持零频率不变,但会产生失真和频率折叠的问题。
2.2 代数化方法代数化方法是通过对s域的函数进行代数化运算,得到z域的函数。
§6.4 z域分析PPT教学课件
例: 某系统的k域框图如图, 求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 h(k)。
Yzs(z)=X(z) – 3z-1X(z)= ( 1 – 3z-1)X(z)
1
Ff((zk))
X(z)
∑
zD -1 z-1X(z) zD -1
3
2
解:(1)画z域框图
3
z-2X(z)
∑
Yyz(sk()z)
设中间变量X(z)(为最左端延时器的输入) X(z)=3z-1X(z) – 2z-2X(z) +F(z) X (z)13 z 1 1 2z 2F (z)
§6.4 z域分析
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差分方程。 求解差分方程有两种方法: •——已介绍,繁琐! •z变换方法
差分方程的Z域解 系统函数H(z) 系统的Z域框图
一、差分方程的变换解
步骤 (1)对差分方程进行单边z变换; (2)由z变换代数方程求出响应Y(z) ; (3) 求Y(z) 的反变换,得到y(k) 。
Y(z) (12z11)zy(11)2 z22y(2)11z12z22z2F(z) zz22z4z2z2z2 z 22z z1
Yzi(z)(z z22 )4z(z1)z2z2zz1
yzi(k)[2(2)k(1)k](k)
Yzs(z)z2z212z z123zz1
yzs(k)[2k112(1)k
3](k)
例:若某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y(k) – y(k – 1) – 2y(k – 2)= f(k)+2f(k – 2)
已知y( –1)=2,y(– 2)= – 1/2,f(k)= (k)。求系统的 yzi(k)、yzs(k)、y(k)。 解 方程取单边z变换
Y(z)-[z-1Y(z)+y(-1)]-2[z-2Y(z)+ z-1y(-1)+y(-2)]=F(z)+2z-2F(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z变换定义、典型序列的 变换 一 变换定义 典型序列的z变换 变换定义、
单 : X ( z ) = ∑ x( n) z
n =0 ∞ −n
双 : X ( z) =
n =−∞
∑ x ( n) z
∞
−n
典型序列的z变换 *. 典型序列的 变换
(1) ZT[δ (n)] = 1 ZT[δ (n + m)] = z m ZT[δ (n − m)] = z − m
(3)左边序列:只在 n ≤ n2 区间内,有非零的有限值的序列 左边序列: 区间内, 左边序列
X ( z) =
n =−∞
∑ x( n) z
n2
−n
− ∞ ≤ n ≤ n2
圆内为收敛域, 圆内为收敛域, 若n2>0则不包 则不包 括z=0点 点
jIm[ z ]
•
Re[ z ]
(4)双边序列:在 −∞ ≤ n ≤ ∞ 区间内,有非零的有限 双边序列: 区间内, 双边序列 值的序列
z u (n)] = − jω 0 z −e
z sin ω 0 ZT[sin(ω 0 n)u (n)] = 2 z − 2 z cos ω 0 + 1
z ( z − cos ω 0 ) ZT[cos(ω 0 n)u (n)] = 2 z − 2 z cos ω 0 + 1
(二)几类序列的收敛域:
(1)有限序列:在有限区间内,有非零的有限值的序列 (1)有限序列:在有限区间内, 有限序列
(五)拉普拉斯逆变换
1 σ + j∞ f (t ) = F ( s )e st ds 2πj ∫σ − j∞
计算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方法: (一)部分分式展开法。 (二)利用复变函数中的留数定理。
(六)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s域的 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 域的 元件模型 1.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 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
用于结点分析 结点分析
R → I R (s) + VR ( s ) −
sL
→ I L (s) +
1 iL (0) s VL ( s) → I C ( s) + VC ( s ) −
(七)系统函数 七 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H(s)与系统特性 与系统特性
LT[r (t )] R ( s ) H (s) = = LT[e(t )] E ( s )
× N
ψ1
1
jω N2
ψ2
M1
σ
×
θ1
(十)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 十
的零、极点分布 极点分布
1.全通函数定义 全通函数定义 全通函数
如 果 一 个 系 统 函 数 的 极 点 位 于 左 半 平 面 , 零 点 位 于 右 半 平 面 , 而 且 零 点 与 极 点 对 于 jω 轴 互 为 镜 像 , 这 种 系 统 函 数 称 为 全 通 函 数 ,此 系 统 称 为 全 通 系 统 或 全 通 网 络 。
0
系统稳定时, 系统稳定时,令H(s)中 s =jω ,则得系统频响特性 中
H ( jω ) = H ( s )
s = jω
H ( j ω ) = H ( jω ) e
jϕ (ω )
N1 N 2 ∴ H ( jω ) = M 1M 2
ϕ (ω ) = (ψ 1 + ψ 2 ) − (θ1 + θ 2 )
t
jω
sin(t )u (t )
1 ( s + 1 + j)( s + 1 − j)
sin(t )e u (t )
−t
×
×
1 ( s + j)( s − j)
×
1 ( s − 1 + j)( s − 1 − j)
σ
×
×
×
sin(t )e u (t )
t
(九)零极点与系统的频响特性
频响特性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之下稳态响 应随信号频率的变化情况。
∫
∞
−∞
h(t ) dt ≤ M
稳定线性系统完全等效条件
七、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 z域分析
1.熟练掌握单边z变换及其z变换的性质和z反变换。 . 反变换。 2.掌握用单边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 . 态响应。 态响应。 3.重点掌握系统的传输函数,及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重点掌握系统的传输函数, 频响特性、因果性、稳定性)的关系。 (频响特性、因果性、稳定性)的关系。
zk 是单极点 Res[ X ( z ) z n−1 , zk ] = ( z − zk ) ⋅ X ( z ) z n−1 z = z
k
zk 是N阶极点
1 d N −1 n −1 N n −1 Res[ X ( z ) z , zk ] = [( z − zk ) ⋅ X ( z ) z ] N −1 z = zk (N − 1 ! dz )
X ( z ) = ∑ x ( n) z
n = n1
n2
−n
n1 ≤ n ≤ n2
除n1 < 0时,z = ∞和n2 > 0时z = 0外,所有z值都收敛
n1 < 0, n2 ≤ 0时,0 ≤ z < ∞ n < 0, n > 0时,0 < z < ∞ 2 1 n1 ≥ 0, n2 > 0时,0 < z ≤ ∞
VR ( s ) = RI R ( s ) VL ( s ) = sLI L ( s ) − LiL (0− ) 1 1 VC ( s ) = I C ( s ) + vC (0− ) sC s
R,L,C串联形式的s域模型
VR ( s ) = RI R ( s ) VL ( s ) = sLI L ( s ) − LiL (0− ) 1 1 VC ( s ) = I C ( s ) + vC (0− ) sC s
(1)s域的元件模型 (1) 域的元件模型
R,L,C元件的时域关系为: 元件的时域关系为: 元件的时域关系为 各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各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vR (t ) = R ⋅ iR (t ) diL (t ) vL (t ) = L dt 1 t vC (t ) = ∫ iC (τ )dτ + vC (0− ) C 0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一)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拉普拉斯正变换 拉普拉逆斯变换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
F ( s ) = ∫ f (t )e − st dt
0−
∞
1 σ + j∞ f (t ) = F ( s )e st ds 2πj ∫σ − j∞
F (s) f (t )可分解为一系列复频率为s, 幅度为 的函 2π j 数的积分和。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存在的条件
充要条件为:
凡有始有终,能量有限的信号, 凡有始有终,能量有限的信号,即有界的非周期 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一定存在。 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一定存在。
(二)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常用信号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表
δ (t ) δ ( n ) (t )
u (t )
e u (t )
t u (t )
用于回路分析 回路分析
R,L,C并联形式的s域模型
VR ( s ) = RI R ( s ) VL ( s ) = sLI L ( s ) − LiL (0− ) 1 1 VC ( s ) = I C ( s ) + vC (0− ) sC s 对电流解出得: 对电流解出得:
1 I R ( s ) = VR ( s ) R 1 1 I L ( s ) = VL ( s ) + iL (0− ) sL s I C ( s ) = sCVC ( s ) − CvC (0− )
rss (t ) = Em H 0 sin(ω 0t + ϕ 0 )
在频率为ω 0的正弦激励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响应 仍为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但幅度乘以系数H 0,相位移动ϕ 0 , H 0和ϕ 0由系统函数在jω 0处的取值决定。
H ( s ) s = jω = H ( j ω 0 ) = H 0 e jϕ 0
1.线性(叠加)特性 线性(叠加) 线性 2.时域微分特性 时域微分特性 3.时域积分特性 时域积分特性 4.s域微分特性 域微分特性 5.s域积分特性 域积分特性 6.延时(时域平移) 延时(时域平移) 延时 7.s域平移 域平移 8.尺度变换 尺度变换 9.初值定理 初值定理 10.终值定理 终值定理 11.时域卷积定理 时域卷积定理 12.s域卷积定理(时域相乘定理) 域卷积定理(时域相乘定理) 域卷积定理
1.围线积分法(留数法) 围线积分法(留数法) 围线积分法
如果X ( z ) z n−1在围线c内的极点用zk 表示,根据留数定理
1 x ( n) = X ( z ) z n−1dz = ∑ Res[ X ( z ) z n−1 , zk ] 2π j ∫ c k
被积函数X ( z ) z n−1在极点z = zk的留数
留数辅助定理:
设被积函数用 F ( z )表示,即
F ( z ) = X ( z ) z n−1 F ( z )在z平面上有N 个极点, 在收敛域内的封闭曲线c将z 平面上的极点分成两部分:c内极点,设有N1个,用z1k 表示;c外极点,有N 2个,用z2 k 表示,N = N1 + N 2
z (2) ZT[u (n)] = ( z > 1) z −1 z (3) ZT[nu (n)] = ( z − 1) 2 1 z n (4) ZT[a u (n)] = = −1 1 − az z−a
(z > a)
(5) ZT[e
jω 0 n
z u (n)] = jω 0 z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