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
(一)关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1937年,国际联盟的统计专家委员会 曾对旅游统计中“外国旅游 者”(foreign tourist)的界定标准和人 员范围作了如下的解释和规定: 外国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 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1933年,英国人F·W·奥格威尔在《旅游活动》 一书中,从经济角度出发,指出:
旅游者必须是具备两个条件的人。第一,离开自 己的居住地到外面任何地方去旅行,连续停留时 间不超过一年;第二,在离开居住地期间,把钱 用到他们所到访的地方,而不是在所到访的地方 挣钱。
英国学者诺沃尔(A.J.Norval)在其1936年出 版的《旅游业》一书中提出:
闲 暇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旅游动机
在任何时候,每个人总有许多需要。有些需 要是由生理状况而引起的,另外一些需要是 由心理状况紧张而引起的。其中大部分需要, 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发展到激发人采取行动的 那种程度。只有当需要升华到足够的强度水 平时,这种需要才会变为动机。
动机也是一种需要,它能够及时引导人们去 探求满足需要的目标,一旦需要满足之后, 紧张感随即消除。
实现旅游活动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条件,归 纳起来,也就是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旅游主体,即旅游者; 旅游客体,即旅游对象,通常称旅游资源; 旅游媒介,即旅游业。
三个要素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的活动,是人们离开其惯 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以及在目 的地停留期间所开展的全部活动。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旅游者 进行界定时,所采用的技术性指标通常 都涉及离开定居地或长住地、访问目的、 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这三大方面。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第一节: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 一、生产方式即人们需要的满足方式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在人们为满足自身需 要而从事的劳动中形成的。它们是劳动的产 物,也就是需要的产物,因而生产方式就是 人们需要的满足方式。不论何种生产方式, 不管它们之间多么千差万别,必须按照需要 来进行生产这一点都是一样的,因为任何生 产方式本质上都不过是人们满足自身生活需 要的一定社会活动形式而已。
(四)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指使用物质资料以满足人们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消费是由消费 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爱好、消费方式、 消费倾向等方面构成的。与社会体育关 系最大的是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和消费爱好。
• 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 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I)年的7 70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3.7倍, 平均每年增长6.7%,居民收入水平几乎每隔 几年就上一个台阶。由此,城镇居民的消费 水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恩格尔系数由1981 年的56.7%下降到2002年的37· 7%,并继续 下降。居民在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 保健、居住等高层次消费的比重明显上升, 与人们健康关系较大的食物消费也发生了重 大的变化。
(三)生活空间
•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生活空间是我 们生活方式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也是我们 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当我们的生活空 间过于狭窄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拥挤。空 间狭小也是人最不堪忍受的,当人们生活在 一个窄小的空间里就会有封闭感、压抑感。 然而,生活空间过大,人们也同样不会适应, 人们会感到空旷、孤独。所以生活空间必须 适度。
•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产品除消费外有了剩余,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最重要 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是社 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一方面是生产更加社会化,需 要专门的管理人才和劳动者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及适 应劳动所必需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生产技 术日益高级和社会经济的丰富,需要专门的研究和传 授确保劳动者掌握劳动技能并具有健壮的体魄。这时 人类虽已意识到体育的作用,但尚处于经验水平,对 体育真正的价值和作用还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在这 一历史阶段,社会体育主要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政 治教化型,指把体育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为统治阶 级所垄断。二是自由型,指国家对体育采取自由发展 的策略,社会各方面自主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各种体 育人才。
体育社会学(第三版卢元镇)试题库(自编)
体育社会学(第三版卢元镇)试题库(自编)《体育社会学》题库绪论课后作业一、名词解释1、体育社会学2、结构功能主义3、冲突理论4、符号交流理论5、交换理论二、填空1、体育社会学是介于和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的分支学科,又是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体育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受到当代社会学四大流派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分别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3、社会学是关于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郑杭生答案:1.体育科学、社会学,社会学,体育科学;2.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交流理论、交换理论结构功能主义3、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三、问答题1、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简述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
2、什么是体育社会学?简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社会功能。
3、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4、试述建立体育社会学的必要性。
5、简述我国社会学发展的近况。
6、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7、试述体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第一章体育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简答题1、社会现象2、体育社会现象的专门化3、体育社会现象的扩大化4、体育社会现象的复杂化5、系统论二、填空1、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普遍性、影响力和强制力。
2、体育社会现象的三大变化、和复杂化。
3、社会现象由社会存在和两个基本方面组成。
4、18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依次经历了四个阶段:、、、。
答案:1、非个体性2、专门化、扩大化 3.社会意识 4.军国民体育阶段、体育教育阶段、竞技运动阶段、休闲体育阶段三、问答题1、体育社会现象的专门化包括哪些?2、以你的切身经历表述体育社会现象的扩大化和复杂化。
3、为什么体育必须紧随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如何与时俱进?4、为什么说体育是社会的缩影和焦点?请举例说明。
5、如何理解体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6、为什么说体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1、专门的体育机构2、专门的体育人员3、专门的场所4、专门的法律道德5、专门的理论、学科6、专门的价值观念第二章、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一、名词解释1、社会分化2、社会分层3、社会流动4、科层制5、社会地位6、当然参与7、或然参与8、终身体育9、垂直流动10、水平流动11、社会控制12、合法性控制13、合理性控制14、社会团体二、填空1、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有三种秩序:、经济秩序和。
消费--高考精品班文科综合强化提高班辅导《政治》第三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小学教育网高考精品班文科综合强化提高班辅导《政治》第三章第一节讲义消费考点知识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类型3、消费结构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4、消费心理5、消费行为具体内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A.人们当前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可支配收入:是指税后收入。
我国当前职工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B.预期收入水平与当前消费水平正相关: 对未来收入乐观,预支将来收入可能性加大,反之(预期失业或减薪)会节制当前消费;---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消费。
C.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反之,收入差距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因为收入水平高用于消费的比例低,收入水平低,用于消费比例高。
--- 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有助于提高消费总水平。
(2)物价总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所以,稳定物价也有利于扩大消费。
名义收入:直接以货币计量的收入。
实际收入:以不变价格计算的收入水平即实际购买力。
物价指数:用一篮子固定物品(劳务)不同年份的价格来表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是衡量总体物价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即CPI。
物价指数持续上升是通货膨胀,持续下降是通货紧缩。
2、消费类型--- P20~21第一种:按交易方式不同划分: P20~21■钱货两清的消费A.含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
交易完成,B.适用范围:生活中的大部分商品。
C.特点: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归买者享有。
■贷款消费:A.含义: 即预支未来收入(一般说是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满足当前的消费需要的消费方式。
B.适用范围: 用于购买大件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或高额服务C.特点: 预支未来收入是以预期收入和信用为基础的。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需求
费市场相对滞后。
03
消费环境问题
中国消费需求面临诸多环境问题,如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不力等。
这些问题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美国消费需求的演变与启示
消费需求主导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美国经济以消费需求为主导,消费占GDP的比 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这种模式下,美国经济表现出较 强的韧性和稳定性。
02 消费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总结词
凯恩斯认为消费需求是经济活动的关键,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即消费取决于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详细描述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速度低于 收入增加的速度,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此,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通 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来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物价水平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价格水平
物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 买力,进而影响消费需求。在物价上 涨时,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 需求相应减少。
价格预期
消费者对未来物价的预期也会影响消 费需求。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物价会 上涨,则可能会增加当前消费以避免 未来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
利率水平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通过研究消费需求,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和偏好,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 依据。
消费需求的基本概念
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 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消费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价格水平、消 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等。
消费需求可以分为名义消费需求和实际消费需求,名义消费需求是指以 货币单位表示的消费需求,实际消费需求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的消费需 求。
消费心理学之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与消费行为
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与消费行为3.15引导案例构成消费者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购买行为的心理基础,是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中把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复杂的,它主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指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指气质、性格、能力)。
人的个性特征是通过人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是通过不同的购买行为表现出来的。
因此,研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不仅可以解释他目前的购买行为,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将来的消费趋向。
下面对个性的主要构成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
第一节消费者的气质与消费行为气质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它规定着人的心理活动的特色,是性格的动力基础,并且对行为起着动力作用。
气质的外部表现给每个个体的个性抹上独有的色彩,是区别个体之间不同个性的标志之一。
一、气质的概述(一)气质的本质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和状态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稳定性。
如,有些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有些人安静、稳重、反应迟缓等等。
平常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情”,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气质。
气质受个体生理组织特点的制约。
气质的基础是天赋特性,是由个体先天的生理机能决定的。
由于气质的先天性因素影响,使它的变化很难、很慢,它具有稳定的性质。
气质还具有动力特征,气质的差异仿佛给每个消费者的全部心理活动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并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活动中都表现出来。
如人的动作速度、节奏和步态、语言、面部表现和手势等。
气质会影响情绪和情感发生的速度和强度,如有些人脾气火爆“,一点就着”;有些人柔情似水,温和娴静;有些人喜怒哀乐表情丰富;有些人不形于色,表情平淡等,这和个体独具的气质特征密不可分。
总之,气质的各种特征是个体的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和表现。
(二)气质学说多少个世纪以来,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都试图揭开气质的实质,他们创立了各种有关气质的学说。
第三章 国际经济技术环境
第三节 经济特征分析
一、经济特性分析概述 经济特性分析是指除分析决定或反映市 场规模大小的各项指标外,还需要分析 反映东道国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特征的各 项因素。包括经济制度、生产要素、经 济发展阶段、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因素。
第三节 经济特征分析
二、经济制度 一国经济制度,反映了该国社会资源的 配臵方式;根据资源配臵方式的差异, 经济制度可以分为三类:市场经济、计 划经济、混合经济。
第二节 市场规模分析
(四)恩格尔定律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1857年经过大量调查统计 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食品的开 支比例会相应的递减,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 律”。 1、“恩格尔定律”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家庭消费 的基本法则。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和之比, 称作恩格尔系数。数值越大表明生活水平越低。 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大体将居民消 费水平分为贫困(60℅以上)、温饱(50 ℅--60 ℅)、小康(40 ℅--49 ℅)、富裕(30 ℅-39 ℅)、 最富裕(30 ℅以下)。
第三节 经济特征分析
5、高度消费阶段 社会注意力由供应转向需求,主要经济部门开 始转向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服务。 实际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居民可任意支配 收入规模扩大; 此阶段由三个目标:一是国家追求在国外的势 力和影响,二是福利国家,三是提高消费水平; 国家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臵,进口的需要和 出口的能力稳定平衡地增长。
东道国经济环境
是指目标市场国影响国际企业营销而无法控制的社会 经济状况及相关经济环境。包括东道国的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市场 规模、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供应状况、各种服务体系的 完善程度等经济因素。 衡量或反映这些因素的经济指标有国民收入、国 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就业率、通货膨胀率、 汇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与管理体 制等。
第三章经营环境分析
指在营销环境中所出现的对 营销环境中所出现的不利的
企业的营销活动具有吸引力 发展趋势及由此形成的挑战
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企 。如果企业不采取果断行动
业拥有竞争优势或有得到更 ,这种不利的趋势将导致营
of Substitutes
供应商谈价能力
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产业内现有竞争对手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Rivalry
买方谈价能力
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新进入者威胁
Threat of
New Entrants
2024/8/2
1、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强制性和 不可控性) 2、差异性(表现为同一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企 业的影响不同,这决定了企业战略的多样性) 3、动态性(要求企业设立预警系统追踪不断 变化的环境,以便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4、相关性(如电力供应状况对家电市场的影 响)
2024/8/2
2
企业环境的构成
自然 资源
多营销成果的可能性。
销企业的市场地位被侵蚀。
2024/8/2
5 5
二、宏观环境分析
▪ 1、人口环境分析 ▪ 2、经济环境分析 ▪ 3、自然资源环境分析 ▪ 4、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 5、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6、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2024/8/2
6
1、人口环境分析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第一位因素。市场是由有
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即能够用以作为个人 消费或储蓄的数额。
可任意支配收入: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减掉相当一部
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第一章: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巨大的经济转型和发展。
这使得中国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家庭消费的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中国家庭消费的现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进行阐述。
第二章:中国家庭消费的现状2.1 消费总体水平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家庭消费水平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了39272元,显示出中国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
2.2 消费结构中国家庭消费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过去,食品和日用品消费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性消费逐渐增长,特别是互联网消费和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
2.3 消费习惯中国家庭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改变。
过去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现在更注重品质、品牌和个性化需求。
同时,线上购物的普及以及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也使得消费习惯向线上转移,线上购物、外卖等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消费的重要方式。
第三章:影响中国家庭消费的因素3.1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决定家庭消费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促进了家庭消费的增长。
3.2 城乡差异中国的城乡差异也对家庭消费产生了影响。
城市家庭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家庭,因此城市家庭的消费能力相对更强。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加速了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城市家庭更注重服务性消费,而农村家庭更注重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3.3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中国家庭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金、医疗、康养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新生代消费者的崛起也带动了消费升级和品牌消费的增长。
第四章:中国家庭消费的趋势与挑战4.1 消费升级中国家庭消费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品牌以及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也不断增加。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2004 53.6 41.92
13
造成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居民消费增速低于政府消费增速。2000 年以来,中国的政府消费增 速逐年加快,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约22%);而居民消费增 速则逐年减缓,占最终消费的比重没有明显增长。 (2) 税赋过高。 中国近十多年的税赋,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有些年份经常达到30%以上。税收增长速度经常高于GDP增长速度1到2 倍,也大大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3)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长。尤其占70%的农村居民。 (4)各项改革措施出台相对集中,居民即期消费需求受到影响。改革 开放初期,居民消费需求强劲。1988年后,各项改革措施如国企(造成 下岗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改革政策集中出台,居民对未来收入 和支出的预期发生变化,储蓄意识增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均有所下降,使消费需求不足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 (5)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 (6)其他?
居民居住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建…成与住宅同步交付的公建配套设施面 积329.47万平方米。旧区改造稳步推进。全年拆除住宅建筑面积690万平 方米,比上年下降18.7%;动迁居民4.9万户,下降36.1%。年内完成旧住 房综合改造1000万平方米。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2平 方米;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6.5平方米。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4.7%。
按消费品的不同内容,可以划分为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
27
二、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互动关系 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和最终动因:消费结构的
变化,会引起消费资料生产结构的变化,而消费资料生产结构的变化 又会影响生产资料生产结构的变化 消费需求结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其变化顺序: 农产品食品 日用工业消费品 耐用消费品。 与此相应,产业结构的发展顺序: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重加工工业 现代服务业
消费经济学(第二版)尹世杰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填空题1.消费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是通过消耗生产资料,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
2.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环节。
3.生活消费具有两重性,即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性质。
4.从消费的主要范畴、主要内容来看,更说明消费反映_____________。
5.市场经济是________导向型经济。
6.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促进,互为条件。
生产__________分配、交换和消费,但分配、交换、消费也__________生产,7.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__________。
8. 我们要适当鼓励消费,通过发挥消费需求的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9.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
10.消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费环境三者的结合。
11.我们要从消费领域大量的实际材料出发,分析、综合,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消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的方法。
12.研究消费经济学,还要运用定性分析和_____________分析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里)1.在各个社会,消费资料都是归( A )所有的。
A. 消费者个人B.公有C. 该社会统治者D.社会2.人的需要主要是( B )。
A.生产需要B.消费需要C.家庭需要D.交换需要3.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第几个环节( D )A.第一个B.第二个D.第三个D.第四个4.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C )A.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D.实现共产主义5.要准确地看出与消费相关的各方面的依存关系,就必须( A )A.坚持定性分析B.坚持定量分析C.坚持系统分析D.坚持比较分析6.消费受到生产力、生产关系、自然环境、上层建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研究消费经济必须坚持( A )A.系统的分析方法B.抽样调查法C.典型调查法D.比较法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研究消费经济学,要使消费满足三大需要,这三大需要是指()A.物质需要B.精神需要C.文化需要D.生态需要2.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作用()A.导向作用B.拉动作用C.控制作用D.提升作用3.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关系,必须联系以下哪几个方面()A.消费的自然过程B.生产力C.消费力D.上层建筑4.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消费环境理论B.消费水平理论C.消费方式理论D.消费力理论5.消费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A.辨正唯物主义方法B.系统分析方法C.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方法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四、名词解释1.生产消费2.生活消费3.消费关系4.消费力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研究消费经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简述生活消费的两重性。
市场经济与宏观经济管理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网上作业题名词解释第一章1.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主体,包括各类市场在内的有机统一体,即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类型市场的总和。
2.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或者说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时,就称为市场失灵。
第二章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为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对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相应的经济竟是变化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管理过程。
即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的管理。
第三章1.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指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按照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管理手段期望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的理想状态。
第四章:1.经济发展战略:是对较长时期内经济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步骤的总体部署。
2.战略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3.战略阶段:是战略的时间部署,是一定战略时期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部署。
4.战略布局:是资源配置的空间部署,或者说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战略布署,它是经济布局和社会布局两方面的统一。
5.宏观经济计划:是对包括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活动在内的社会经济总体的计划。
它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面所制定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安排,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
6.计划指标:是计划内容、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和数量表现,反映计划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和效率等总体性特征和状况。
第五章:1.国民经济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总规模或总水平,是国民经济总体运动状态在数量上的高度综合表现。
消费经济学 - 全书要点
消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人们心理因素的作用。
2.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
(凯恩斯提出)3.通过财政政策和倾向政策人为地刺激需求,以达到消除危机和失业,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稳定的目的。
4.马克思把经济看作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5.经济学所考察的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6.消费者行为的三个层次:①初次分配选择②再分配选择③购买选择。
初次分配选择:指消费者将个人可支配收入在消费与储蓄间进行的分配。
资源再分配:指消费者将其可用于消费的收入在各大类消费项目之间的分配。
购买选择:最终购买时,对具体商品、品牌、规格以及时间、地点和购买方式的选择。
(是营销学要研究的内容。
)7.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将其收入在储蓄(狭义)、投资及各项消费支出之间进行分配选择的全部活动过程。
8.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在寻找、购买和评定希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9.消费者行为特征:①效用最大化原则②习惯性③不可逆性④示范性⑤复杂性。
①效用最大化:指消费者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
②习惯性: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③不可逆性: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的水平影响,也受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④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
⑤复杂性:消费者的行为是千差万别并不断变化的。
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10.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11.替换是由两种商品的价格决定的。
12.预算约束线变动的两个原因:价格的变动和收入的变动。
13.正常商品: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
14.低档商品: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
15.需求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体育经济学(第二版)课件第三五章
富裕阶段
部分体育服 少量体育服 务产品消费 务产品消费
体育物质产 品消费为主
温饱阶段
小康阶段
体育消费的类型
按购买者分类
个人体育消费 以不同的个体或 消费家庭经济形 式为单位而形成
的体育消费。
集体体育消费 由机关团体、事 业单位、工矿企 业为单位而形成
的体育消费
社会公共体育消费 为实现社会的集 体消费而统筹 安排的体育消费
连带外部效应
连带外部效应:就某些商品而言,一个人的需求往往也 取决于别人的需求。尤其是,已经购买该商品的其他人 的数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需求。连带外部效应可以是正 的,也可以是负的。
攀比效应是正的连带外部效应; 虚荣效应为负的连带外部效应。
第一节 体育消费者的效用
边际替代率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购买所得的一组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感 与幸福感的抽象衡量,每一个消费者都力求效用的最大 化,并采取相应地行动,比如通过比较和计算时间、经 济收入、信息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的多种消费资料 和劳务的构成或比例关系,它反映了居民体育消费质量变 化状况以及内在构成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在体育服务性消费支出方面的 比重明显过低。体育消费整体上仍处于由实物型体育消费 向参与型体育消费和观赏型体育消费过渡的阶段。 1998年上海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中,体育实物性消费支出 比重偏高(占了71.3%),为参与型体育消费的4倍左右及 观赏型消费的6.49倍左右。
第三章 体育消费和消费者行为
目录
预备理论知识 第一节 体育消费者的效用 第二节 消费者剩余与价格歧视 第三节 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第四节 体育消费行为
预备理论知识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2)以2002年为基年:
2002年的名义GDP=100*1.0=100,实际GDP=100*1.0=100,
GDP平减指数=(100÷100)×100=100
2003年的名义GDP=200*1.5=300,实际GDP=200*1.0=200,
GDP平减指数=(300÷200)×100=150
习题库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总量分析:总量分析则是分析这些总量(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和国际收支状况)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经济整体的运行状况及其规律,提出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
非均衡分析:所谓非均衡分析是指凯恩斯《通论》出版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非均衡是与均衡相对而言的,它是采用动态分析方法所研究的是实现某个均衡的过程以及均衡变动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正是一个个连续的非均衡状态。
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计他一生可得到的收入的期望值。比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比一个只受过高中教育的人的收入高,则其较高的收入来自于持久收入。
暂时收入:暂时收入是意料之外的收入,比如,农民由气候原因丰收或歉收而增加或减少的收入。
二、选择题
(1)A (2)A (3) D (4) A (5)A (6)C
四、计算题
(1)折旧=总投资-净投资=1150-292=858, NDP=GDP-折旧=8800-858=7942;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所以,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8800-5800-1150-1500=350;政府财政盈余=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政府购买,所以,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政府财政盈余+政府购买=44+1500=1544,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因为政府的收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救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8800-1544=725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7256-5800=1456。
《消费经济学》重点概念
《消费经济学》各章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生产消费是通过消耗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而生产出新产品的过程,它是直接与生产合而为一的。
2.生活消费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是人们每天消费已生产出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消费)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消费行为,它直接与劳动力再生产相联系。
3.消费关系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一个重要方面。
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
4.消费力消费力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要对消费资料(包括劳务)进行消费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购买力,而且还应该包括人的知识和才能。
第二章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1.消费需要消费需要是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而产生的一种获得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或服务)的内在欲望和意愿,是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自然性需要所谓自然性需要是指人们为维持机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本能需要,主要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
3.社会性需要所谓社会性需要是指人们为了丰富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消费需要。
4.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通过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而得到满足的需要,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如对食品、衣服、鞋帽、家具、家用电器等物品的需要。
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最直接的需要,也是其它社会需要的基础。
5.精神文化需要精神文化需要,既包括主体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力资源的需要,又包括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消费活动的才能和对文化成果的享用。
例如,对于文化艺术、对于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的需要、对美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等,都属于精神文化需要的范畴。
随着科技、文教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重要。
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6.生态消费需要生态消费需要,是对生态环境的消费,同时指消费的内容和方式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税务师《税法一》章节训练营( 第三章 消费税)
税务师《税法一》章节训练营第三章消费税消费税概述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消费税概念、特点和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费税就是对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B.一般来说,消费税的征税对象主要是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C.消费税不具有转嫁性D.为促进节能环保,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2月1日起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消费税具有转嫁性。
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消费税的表述,错误的是()。
A.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B.消费税具有转嫁性C.消费税属于国家运用税收杠杆对某些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特殊调节的税种D.所有应税消费品的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卷烟和超豪华小汽车存在加征的环节,所以卷烟和超豪华小汽车的征税环节不具有单一性。
消费税征税范围确定原则单项选择题企业发生的下列行为中,不需要缴纳消费税的是()。
A.用自产的应税消费品换取生产资料B.用自产的应税消费品抵偿债务C.用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继续生产消费税应税消费品D.用自产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税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纳税人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
多项选择题对于关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确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充分考虑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状况B.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C.注重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并适当借鉴国外征收消费税的成功经验和国际通行做法D.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是一成不变的E.具体表现在引导消费、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选项D,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根据国家的政策和经济情况及消费结构的变化适当调整。
消费税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消费税纳税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委托加工高档白酒的纳税人是受托方B.零售金银首饰的纳税人是零售商C.批发卷烟的纳税人是卷烟批发企业D.进口小汽车的纳税人是进口企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委托加工高档白酒的纳税人是委托方,受托方是代收代缴义务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管理概论PPT课件
2
18
8
3
24
6
4
28
4
5
30
2
6
30
0
依据表中的数据做出曲线图
21
2.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
TU
MU
Q
总效用曲线
Q
边际效用曲线
22
(1)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数的导数,而总效用为边 际效用函数的积分。一定消费量的边际效用, 可用总效用曲线在该消费量点的斜率表示。该 消费量的总效用,可用其边际效用曲线与两轴 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也就是说,只要知其一, 便可推知其二。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 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行为, 并最终论证需求规律。
• 第一节 效用及效用函数 •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 第三节 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1
本章知识结构图
基数效用理论
效 用 理 论
效用理论
序数效用理论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均衡
及
消
费
者
选
择
消费者剩余理论
2
第一节、效用及效用函数
26
• 如果消费者购买多种商品,那么消费者 在一定货币收入条件下购买这些商品的 消费者均衡原则为:
• (1)Px×Qx+Py×Qy+Pz×Qz+…… =M
• (2)MUx/Px=MUy/Py=MUz/Pz =……=λ
27
• 四、消费者剩余(不要求)
消费者对某物的需求量与他愿意付出的价格 反方向变动,这就是由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所决 定的需求法则。
37
• 四、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 1.边际替代率 我们把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商品的消费 而必须放弃的Y商品的消费数量,叫商品 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以MRSxy表示。 边际替代率无疑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通常曲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用公式表示 为: MRSxy =-△Y/△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利于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33
合理消费结构的主要标准
生理标准
例如吃的方面:每人每年消费粮食应达到153公斤,薯类34 公斤,干豆类15公斤,食用植物油6公斤,肉类25公斤,水 产品10公斤,蛋奶类22公斤,蔬菜120公斤,水果25公斤, 糖8公斤等。每人每天热能总量达2400千卡,蛋白质达7075克,脂肪达65克。
10
2006全国主要城市消费水平一览 (单位:元)
香港18500.00 温州5020.00 苏州4300.00 福州3380.00 济南3120.00 武汉2680.00 三亚2360.00 澳门 8900.00 北京5000.00 厦门4100.00 常州3380.00 大连3000.00 海口2600.00 石家庄2300.00 上海5350.00 杭州4980.00 青岛4000.00 无锡3200.00 郑州2880.00 秦皇岛2550.00 重庆2250.00 深圳5280.00 广州4750.00 南京3780.00 天津3150.00 昆明2800.00 长沙2480.00 沈阳2100.00 成都1900.00 贵州1600.00 南昌1200.00
乌鲁木齐2100.00 西安2080.00 太原1980.00 哈尔滨1700.00 呼和浩特1700.00 合肥1680.00 长春1500.00 银川1100.00 兰州1500.00 西宁1000.00 南宁1300.00 拉萨900.00
11
200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为13786元
23
第二节
消费结构
24
一、消费结构的概念
1. 概念: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
(包括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
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 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各国或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还与其政治、文化、历史、习俗、所处地理环境
乃至民族生理特点等有关,
25
2.消费结构的表现形式
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的消费资料种类
以及数量。
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
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具体表现 为各项生活支出。
26
3.消费结构的分类
按实际消费支出的不同划分为八大类,包括食品、衣着、家
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工具、文教娱乐用品、
3
二、消费水平的测量指标体系
1.实物指标,即人均消费的消费品实物量和劳务量
4
5
6
7
8
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城 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轿车9辆,家用空调189台,组合音 响52套,移动电话217部,家用电脑104台,热水淋浴器96台。… 居民储蓄有所减少。至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26.45亿元,当年 减少127.68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余额6185.85亿元,减少489.99亿 元;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140.6亿元,新增362.31亿元。
(4)各项改革措施出台相对集中,居民即期消费需求受到影响。改革
开放初期,居民消费需求强劲。1988年后,各项改革措施如国企(造成 下岗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改革政策集中出台,居民对未来收入
和支出的预期发生变化,储蓄意识增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均有所下降,使消费需求不足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 (5)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 (6)其他?
居住以及杂项商品和服务项目等具体形式
按满足消费需要的层次来分类,划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享
受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
按消费品的不同内容,可以划分为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
27
二、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互动关系 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和最终动因:消费结构的 变化,会引起消费资料生产结构的变化,而消费资料生产结构的变化 又会影响生产资料生产结构的变化
22
四、合理消费水平
物质生活合理,保证生理上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促进身心健康。 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提高消费者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
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减少浪费,提高消费品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 发和利用
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正确处理生产增长与消费水平提高的关系,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既不能脱离生产发 展的可能来盲目提高消费,同时也不能压抑消费。
表 2. 1997 年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单位:元)
地区 消 费 支 出 食品 比重 衣着 (%) 比重 家庭用 比重 医 疗 比重 交 通 比重 娱乐教 比重 (%) 品服务 (%) 保 健 (%) 通 讯 (%) 育文化 (%) 居住 比重 (%) 8.6 185.65 5.4 371.81 8.6 223.34 7.9 268.06 杂项 比重 (%) 4.4 5.7 4.3 3.9 5.5 4.0
摘自200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
2.价值指标,通常用年人均消费额(货币单位)表示, 具体:
(1)年人均消费额(货币单位),也可以分类反映
居民消费水平。
(2)人均收入,常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
(3)消费率,是指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为最 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最终消费率由居民消费率 和政府消费率两部分构成
趋势。
31
3.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的变化趋势
•总体上实物消费的绝对量会大大增加,但从其比重来说,
在人们的消费总支出中,实物消费的比重会呈下降趋势,
而劳务消费的比重会逐步呈上升趋势。
32
四、消费结构合理化
消费结构合理化是消费合理化的核心问题,是确定
合理产业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前提,具体:
1.人们的消费需要得到较好满足,保证人的智力、 体力充分而自由地发展。
全国 4185.64 1942.59 46.4 520.91 12.5 316.89 7.6 179.68 4.3 232.90 5.6 448.38 10.7 358.64 北京 6531.81 2854.35 43.7 760.72 11.7 652.35 10.0 297.68 4.6 348.94 5.3 890.30 13.6 355.65 天津 5204.15 2428.37 46.7 536.91 10.3 555.48 10.7 193.09 3.7 267.03 5.1 553.97 10.6 445.96 上海 6819.94 3510.04 51.5 551.58 8.1 590.15 8.65 197.09 2.9 379.19 5.6 784.04 11.5 539.79
1.经济增长速度,是提高消费水平的长久基础; 2.国民收入(NI)水平; 3.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4.人口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5.消费品价格水平;
6.产品质量
21
消费水平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当国民收入增长较快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
水平也增长较快。 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需要提高积累率的情况下,其他情况 不变,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就会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但受到消费基金最低限的限制,离差不能太大。 某些时期需要提高消费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 水平的提高速度会高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但受积累基金 最低限限制,离差不能太大。 一般情况下,应使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略低于(或接近于) 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应使积累率 和消费率都相对稳定,以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 协调发展。
14
15
16
17
农民收入增幅一直大大低于GDP增幅,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只有07年高于GDP增幅
18
3.消费质量指标
(1)健康指标,主要指标人均期望寿命
2007中国男女人均期望寿命亦分别为71岁及74岁,上海(81.08岁)、北京(80.07 岁)、大连(79.86岁),杭州79.74岁,南京(77.82岁)、广州(77.88岁)、武汉 (77.89岁)、青岛(78.87岁)、宁波(76.26岁)。
费结构
30
三、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1.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变化趋势
生存资料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享受资料、发展资料所占比 重将逐步上升。
2.吃、穿、住、用的变化趋势
食物消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呈下降趋势;穿着用品的消费趋于稳
定,略有下降;用的比重有所上升,然后趋于稳定;住的比重呈上升
第三章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1
第一节 消费水平
2
一、消费水平的概念
宏观角度,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人均享
用的生活消费的产品及劳务的数量与质量, 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 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微观角度,指某一消费者及其家庭在某一
时期所获得的消费对象的数量与质量,或 某一消费者及其家庭某个时期的生活消费 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居民居住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建成与住宅同步交付的公建配套设施面 … 积329.47万平方米。旧区改造稳步推进。全年拆除住宅建筑面积690万平 方米,比上年下降18.7%;动迁居民4.9万户,下降36.1%。年内完成旧住 房综合改造1000万平方米。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2平 方米;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6.5平方米。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4.7%。
13
造成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居民消费增速低于政府消费增速。2000 年以来,中国的政府消费增
速逐年加快,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约22%);而居民消费增 速则逐年减缓,占最终消费的比重没有明显增长。 (2) 税赋过高。 中国近十多年的税赋,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有些年份经常达到30%以上。税收增长速度经常高于GDP增长速度1到2 倍,也大大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3)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长。尤其占70%的农村居民。